考研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2

合集下载

考研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3

考研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3

考研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3一、填空题1. 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属性。

答案:生理、物理、社会2. 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

答案:音高、音强、音长、音质3.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

答案:动力器官、发音体、共鸣腔4. 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______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______发音器官。

答案:主动或积极、被动或消极5.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______。

答案:舌头6. 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______。

答案:音素7. 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答案:元音、辅音8. 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答案: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9. 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决定的。

答案:发音部位、发音方法10. [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______对立。

答案:清浊11. 汉语拼音方案是以______字母为基础制定的。

答案:拉丁12. 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______和______。

答案:声调、语调13. 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______。

答案:音位变体14. 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调位、量位、时位15. ______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______单位。

答案:音节、结构16. 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______音位构成的,声调是由超音质音位的______构成的。

考研语言学概论-2.doc

考研语言学概论-2.doc

考研语言学概论-2(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5.00)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特殊性就在于语言具有 1功能和 2功能。

(分数:1.00)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 1的几种表现。

(分数:1.00)3.从语言的 1特点出发,可以解释人类语言的多样性。

(分数:1.00)4.依照语言间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可以把语言分为 1、 2、 3和 4。

其中, 5是最大的类,相互间的亲属关系最疏远。

(分数:1.00)5.语言的亲属关系是用 1来确定的,如汉语和藏语是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亲属语言,它们都属于原始 2。

(分数:1.00)二、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20.00)6.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组成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7.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结合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分数:2.00)A.正确B.错误8.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音位不是符号,因为没有和某种意义相结合。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0.语言能力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是没有的。

语言是其他动物无法逾越的鸿沟。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1.语言能力是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劳动中经过许多代的艰苦磨炼而形成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2.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

至于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那是后天的事情。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3.抽象的语言并不存在,有的只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语言。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4.“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5.语言只是抽象思维的工具,动作思维的过程不需要语言。

(分数:2.00)A.正确B.错误三、简答题(总题数:25,分数:75.00)16.人类为什么选择声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聋哑人能不能进行思维?(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汉人说的话就是汉语,英国人说的话就是英语,对吗?为什么?(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什么是语言、言语和超语言的剩余成分?三者关系怎样?(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语言和言语是两样性质不同的东西”这句话中哪些是语言成分,哪些不是语言成分?(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简述符号与征候的异同。

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语法(一)

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语法(一)

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语法(一)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语法(一)一、选择题1. “老人”的“老”和“老师”的“老”都属于语法单位中的______。

A.语素B.词C.词根D.词缀答案:A2. 下列形态属于语法范畴中的“体”的是______。

A.I am coming.B.He writes.C.A tree is broken.D.You shall drink.答案:A3. 确定“忽然”是副词,“突然”是形容词,主要是依据______。

A.词的意义B.词的形态变化C.词的句法功能D.词的意义和形态变化答案:C4. “扮演的是一个年轻人”是一个有歧义的结构,造成歧义的原因是______。

A.层次构造不同C.语义关系不同D.指代关系不同答案:C5. 汉语里有很多主谓结构作谓语的句子,如“大象鼻子很长”等,这种结构成立的原因,是因为有语法结构组合的______。

A.层次性B.递归性C.重复性D.无穷性答案:C6. 下列英、汉短语中,不属于偏正结构的是______。

A.Just left./doc/9c4105508.html,e again.C.塑料杯子D.说清楚答案:D7. 从“我打破了花瓶”变换为“我把花瓶打破了”,使用了______的变换手法。

A.删除B.添加C.替代D.移位答案:BDA.都是词缀B.都是词尾C.“—er”是词缀,“—ed”是词尾。

D.“—er”是词尾,“—ed”是词缀。

答案:C9. 从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来看,以下属于黏着语的是______。

A.英语B.俄语C.日语D.汉语答案:C10. 普通话的助词“着、了、过”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属于语法范畴中的______。

A.时B.体C.态D.人称答案:B11. 下列结构中没有歧义的是______。

A.三个师范大学的学生B.在灯光下慢慢地把纸条展开C.喜欢画画的孩子D.不适当地灌水施肥答案:B12. “世界语”是一种国际辅助语,其创造者是______。

语言学概论模拟题

语言学概论模拟题

语言学概论模拟题一一、填空题1.据研究对象的时限范围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语言学和语言学。

2.交际和思维都要使用语言,前者叫言语,后者叫言语。

3.在研究音响的仪器中,用音波形状显示的是,用频谱显示的是。

4.元音的不同是不同形状造成的。

一般元音的差别正是决定于的不同形状。

5.语法的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的和的规则。

6.词类是按照词在中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分出来的类。

7.词的色彩意义(附加色彩)包括色彩、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等。

8.文字是在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为它与语言中的联系在一起,才具备文字的资格。

9.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不同是,前者内部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方面,后者表现在语音方面;前者不能发展成,后者能够。

10.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为;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消磨直到替换。

二、判断题1.“什么人说什么话”。

因此,语言具有阶级性。

( )2.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构成的。

( )3.在汉语普通话中,[n][l]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 )4.非音质因为同样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 )5.英语有“性”的语法范畴。

( )6.语素、词、句子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

( )7.文字就是书面语,所以文字是形体、声音和意义三统一的。

( )8.现代社会中文字的使用十分频繁,因此文字比有声语言更重要。

( )9.一个国家越大,它的国语就越多。

( )10.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起作用。

(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在时间线条上的某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 )①组合关系②聚合关系③层次关系④层级关系2.语言符号的基本形式是( )①词汇②语音③文字④语法3.在人们不能够区分[i]和[y]的方言中,它们是( )①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②两个音位的自由变体③两个对立的音位④两个发音相近的音位4.决定音高的是声音的( )①振幅②陪音③频率④声波复合的形式5.汉语副词出现的语言环境是( )①名词后面②形容词后面③动词前面④谓词前面6.英语单词“Work”( )①附加“-ed”是构词法,附加“-er”是构形法②都是构词法③附加“-ed”是构形法,附加“-er”是构词法④都是构形法7.下列文字或记音符号采用拉丁字母的是( )①俄语文字②朝鲜文字③汉语拼音④日语文字8.英、俄、法语等语言使用的文字是属于( )②音节文字③语素文字④表词文字9.分布区域最广的是( )①汉藏语系②印欧语系③闪含语系④南亚语系10.英语、俄语分属印欧语系中的( )①拉丁语族、波罗的语族②斯拉夫语族、波罗的语族③斯拉夫语族、拉丁语族④拉丁语族、斯拉夫语族(二)多项选择1.下面关于语言学发展路线表述正确的项是( )。

(完整版)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 ),语言符号的内容是( ) 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 ),但决不可缺少( )。

 4、方言词是诣( )。

 5、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

 6、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

 7、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 )和( )。

 8、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 )和( )。

 9、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 ),也叫做( )。

 10、文字起源于(记事的图画)。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15分)1、社会语言学属于( )①理论语言学 ②广义应用语言学③普通语言学 ④狭义应用语言学2、元音[]的名称是( ) 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 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 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④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 ) ①邮 ②欧 ③玩 ④农4、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 ) 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 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 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5、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 ) ①玻璃 ②黑扳 ③语言 ④红旗6、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 ) ①傻子 ②席子 ③天子 ④椅子7、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 ) 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 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

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8、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 ) ①杜鲁门——杜绝 ②负荆一负担 ③忽然--突然 ④花朵——浪花9、英语的‘foot”(脚,单数)变为“feet”(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 ) ①附加 ②异根 ③内部屈折 ④重叠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 ) ①语素 ②音节 ③前缀 ④词1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 这属于( ) ①异化 ②类化 ③新语法范畴的形成 ④实词虚化12、下列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 ) ①苗语 ②越南语 ③俄语 ④日语1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脑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 ) ①语法 ②语义 ③语音 ④词汇14、下列词的词义,属于词义缩小的是( ) ①“皮”原指兽皮 ②“涕”原指眼泪③“瓦”原指一切烧好的上器 ④“江”原捐“长江”15、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 ) ①象形的 ②会意的 ③表音的 ④形声的三、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多请把为正确答 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语言学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3.符号(单项选
择)★★
(1)符号可以表示特定的意义;
(2)符号是记号,是标记;
(3)自然联系,有理据的不是符号。
(符号:言语、文字、红绿灯、烽火烟;反例:炊烟、打狗棍、月晕而风)
4.言语符号的特性(单项选
择、术语解释、
简答、论述)
★★★
(1)能指与所指:能指是言语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史宣;所指是言语符号中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由索绪尔提出。
★★★
(1)调值:声调上下升降变化的实际情况,一般用“五度标调法〃来表z]so
(2)调类:一个言语里的全部字音按照不同的调值加以分类,得到的类别。
(3)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24.语流音变[单项选择、简答、论述、分析)
★★★
(1)冏儿化:发音时在韵母末尾加上一个卷舌的动作,一般在书面就写成“儿〃。作用:①区别词义,如头/头儿。②区别词类一如盖/盖儿。③表细小及可爱的感情色彩。如小鱼儿。
第三章言语的建筑材料一一语汇
28.语汇(术语解释)★★
语汇是言语里所使用的各式各样词语的总称,是一种言语中词和语的总和,是意义凝固,形式固定的最根本的言语单位。
29.单纯词与合成词(术语解释)★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30.重叠词(术语解释)★★
重叠词是由翊母g案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的合成能一个接一个出现,言语符号的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
离散性:由于言语符号是一个又一个出现的,所以言语符号又可以分解复原成原来的一个一个符号。
(2)层次和层级:
层次:一个小单位内部成分的排列组合。
层级:各个小单位之间的联系。
言语结构中的大层级: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法系统中包含:语素、词、词组、句了:层次和层级的特性使得言语结构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考研模拟试题二【圣才出品】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考研模拟试题二【圣才出品】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考研模拟试题二一、名词解释1.语流音变答: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称为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如北京话的h棉”/mian/、h面”/mian/中的/n/在h棉袍”h面包”中变成/m/,这是被h袍”h包”的声母/P/、/P h/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两个上声字相连时,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h土改”调同h涂改”),这是调位的异化;北京话口语中h木头”/mu thou/弱化成/rout h o/;豆腐”/tOU”fu‘/说成[tou51f‘]是脱落。

2.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答:(1)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

(2)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指的是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

语法范畴就是词形变化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类。

由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范畴,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具有的。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3.双语现象答:双语现象指的是在一片地域或一段时期出现的两种语言共存的现象。

长期共存于同一地理区域、亲缘关系并不亲密的若干语言,在语言结构类型上却十分相似,这一定是语言长期密切接触的结果。

在同一地区若干语言长期地密切接触,会造成区域内的双语(或多语)现象。

双语或多语是指一群人既会讲自己的母语,也会讲其他语言。

而地区双语或多语,则是指在一片地理区域内若干民族的人既会说自己的母语,也会说同居一地的其他民族的语言,他们会根据交际的需要、交际的对象而选择使用其中的一种语言。

4.历史比较法答:历史比较法是指通过两种或几种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来探索语言发展规律的方法。

从符号的任意性出发,必须要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词义(二)

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词义(二)

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词义(二)一、分析题1. 下列句子里都含有名词“人”,请指出它们各自的意思并说明词义的特性以及词语使用中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1)这本书人手一册。

(2)小明已长大成人。

(3)人是高等动物。

(4)这是给人捎的东西,别乱动。

(5)他人很好。

答案:(1)这本书人手一册。

人:每人。

(2)小明已长大成人。

人:成年人。

(3)人是高等动物。

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4)这是给人捎的东西,别乱动。

人:别人。

(5)他人很好。

人: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

词义具有概括性和模糊性。

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

在词义的概括中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

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语境具有思维的耦和性、制约性、潜意识性的特性。

在语言交际中语境对词义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为确定词义提供背景;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加强最初词义;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减弱最初词义。

2. 请用学到的语言学理论分析下列短文。

某公学习英语,自以为小成,一日行在街上,与一老外相遇,忙说:“I am sorry.”老外回答:“I am sorry too.”某公听后忙说:“I am sorry three.”老外不解,问:“What are you sorry for?”某公回答:“I am sorry five.”答案:这则短文是同音异义造成了歧义,从而闹出了笑话。

“某公”学习英语学会了从一到十的发音,也浅显地理解了“I am sorry”的意思。

然而他不知道英语中“too”和“two”发音相同,意思却不同,前者是“也”,后者是“二”。

“for”和“four”发音相同,意思不同,前者是“为了”,后者是“四”。

所以这个人闹出了笑话,弄得老外云里雾里。

3. 下列语言单位有什么特点?是词还是词组?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洗澡改口画图打仗评奖审题鞠躬压价增光招生答案:以上语言单位都是动宾结构,是离合词,而不是词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2
一、填空题
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特殊性就在于语言具有______功能和______功能。

答案:交际、认知
2.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______的几种表现。

答案:系统性
3. 从语言的______特点出发,可以解释人类语言的多样性。

答案:任意性
4. 依照语言间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可以把语言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其中,______是最大的类,相互间的亲属关系最疏远。

答案: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系
5. 语言的亲属关系是用______来确定的,如汉语和藏语是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亲属语言,它们都属于原始______。

答案:历史比较法、汉藏语系
二、判断题A对B错
1. 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组成的。

答案:A
2. 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结合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答案:A
3. 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答案:A
4. 音位不是符号,因为没有和某种意义相结合。

答案:B
5. 语言能力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是没有的。

语言是其他动物无法逾越的鸿沟。

答案:A
6. 语言能力是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劳动中经过许多代的艰苦磨炼而形成的。

答案:A
7.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

至于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那是后天的事情。

答案:A
8. 抽象的语言并不存在,有的只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语言。

答案:B
9.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答案:B
10. 语言只是抽象思维的工具,动作思维的过程不需要语言。

答案:B
三、简答题
1. 人类为什么选择声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
答案:第一,声音具有表现方式上的优点。

它可以随时产生,随时消失,使用中不占空间,不需要光线等条件,没有携带和储存等负担,不需要占用人的手、眼睛等,从而不影响一般的劳动。

第二,语音具有组合上的优点。

它可以在相对无限的时间的线条上组合成相对无数的声音单位,为语言符号提供足够的表现形式。

当然,声音也有它的缺点,看不见摸不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所以口语中的词清晰度不高,稍微不留意就听不懂。

人们经常利用手势、眼神、重复、解释等办法弥补。

2. 聋哑人能不能进行思维?
答案:聋哑人不会说话,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比较抽象的意思无法准确地表达,但事实证明,聋哑人是能进行思维的。

研究表明,失语症患者已丧失了语言能力,但并未丧失思维能力,他们照样能进行思维活动,只是说不出来。

多数先天性聋哑儿童,虽没学会手势语和文字,但都能根据“a>b 和b>c”来完成推断“a>c”这样高水平的抽象推理。

3. 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
答案:比较有影响的是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
(1)思维和语言各自发生说。

该派认为,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发展过程,互不相干。

这种观点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思维是一种洞察,无法用语词说出来。

(2)语言、思维同时发生说。

该派认为,语言和思维同时发生,而且思维只能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那么应该先有语言后有思维。

该观点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思维只有通过语言实现并存在下去。

而20世纪50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更是进一步指出,语言是出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语言,离开语言就无思维可言。

(3)思维先于语言发生说。

该意见认为,思维先于语言发生,人类早在语言出现以前就已有思维。

语言出现以后成了思维的主要工具,但也存在不需要语言的思维活动。

4. 汉人说的话就是汉语,英国人说的话就是英语,对吗?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语言不是说话,把人们所说的话同他们说话时所使用的语言等同起来是不对的。

它们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却不是一回事。

不管中国人还是英国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属于言语的一部分内容,是具体的、个别的言语活动;而他们在说话时所使用的词语和所遵循的确定的规则才是语言。

人们所说的话是使用语言的产物,即运用语言的言语活动。

因此,我们不能把人们所说的话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等同起来。

5. 什么是语言、言语和超语言的剩余成分?三者关系怎样?
答案: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言语是人们讲话的行为和所讲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

超语言的剩余成分(语余)是指没有放在言语当中进行运用的,或者未被社会承认的言语成分。

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它作为言语的表现形式而存在,特定的言语内容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的。

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表现形式),又是言语的产物。

也可以这样说,语言是从千百万人的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言语则是个人具体运用这种公共模式的结果。

语言的存在只是由于它的运用,由于它在言语中,在言语行为中发挥作用。

语言成分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语余成分则带有个人的特点。

从来源看,一切语言成分都来自语余成分,但并不是一切语余成分都可能转变成语言成分。

6.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