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市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评分:_______说明:1、本卷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2、卷面书写规范、美观、整洁。
一、积累运用(2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澄澈(chéng)。
B.(yín)。
C.怂恿(sǒng)。
D.拈轻怕重(niān)2、下面各项中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热忱。
B.抽噎。
C.掺和。
D.麻木不仁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⑴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
⑵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的骑士来了。
⑶“这布是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A.适当高雅美丽。
B.稳当富有富丽。
C.妥当高贵华丽。
D.得当尊贵华美4、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通过《蚊子和狮子》的研究,使我知道了寓言的特点。
B.济南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皇帝的新装》的作者的国籍是丹麦的人。
D.同学们都喜欢《春》中描绘的美景。
5、古诗文默写。
(6分)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势崇峻本无垠。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6、名著阅读(4分)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
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⑴上述文字出自(作家)的小说《西游记》。
(2分)⑵文中的他是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
(2分)7、综合性研究。
(7分)少年时期是阅读的黄金时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真正拥有过硬的软实力。
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和答案(精品)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1.请根据要求填写是诗文名句。
(10分)(1)子曰:“岁寒,。
(《论语》)(2)“”,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8)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来源:](9)《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称.职()呵.责()点zhuì()宽shù()3.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A.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5.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
(4分)⑴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赏月饮酒,借月传情,留下传诵千古的名句,形成了“月亮情结”。
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两句)。
[来源:]。
⑵小芳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李阿姨说:“小芳,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你听出李阿姨的言外之意是:。
6.从备选项中选择相应的答案填入空格中。
(3分)两千多年来,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新人教版2017—2018年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2017—2018年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贮.蓄/伫.立纯粹./憔悴.羞怯./默契荫..蔽/绿草如茵.B.分歧./企.盼气概./慷慨炫..耀/晕眩.烘.托/哄.堂大笑C.滑.稽/狡猾.静谧./谥.号热忱./称.职沾.染/拈.轻怕重D.侍.弄/伺.候勋.章/殉.职厌倦./蜷.伏吓.唬/随声附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莅临奥秘咄咄逼人莫不关心B.决别坍塌翻来覆去惊慌失措C.徘徊微薄恍然大悟大相径庭D.渊博惩戒不求深解骇人听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绚烂的灯光将鸟巢体育场烘托..得更加金碧辉煌。
B.它制造的幻象如同海市蜃楼,让人迷醉和恍惚..,每一个毛孔都被贵族气息所感动。
C.“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D.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对他作过多次劝告,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的一项是()(2分)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日‟浴阳光,预防近高”。
C.铁人三项赛包括哪些项目?什么时候在我市举行?老师逐一做了回答。
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6.下列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2分)A.老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等。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册)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 8 页,满分为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6分)xù()叨匿.()笑jiàn()赏脊.()椎贪婪.()狭ài()拈.()轻怕重páo()根问底大相jìng()庭骇.()人听闻jié()然不同滑jī()2.诗文积累,填空默写。
(10分,每空..1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5)《天净沙·秋思》中三个名词性短语连排,抓住毫无生气的景物,表现深秋傍晚典型特点的句子是:,。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__ , _。
(7)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勉励,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诫A.蚊子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C.小家伙开口就喊:“妈妈!”D.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看法,就化作凡人。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C.下课后急忙赶到这条“文化街”,这里书店林立,使我有更多的机会。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是丹麦人。
《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就是谦称自己的父亲C.《动物笑谈》中的“我”蹲下走路并学鸭子叫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
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七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与积累(25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
(10分)(1)□□□□,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1分)(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分)。
(4)《诫子书》中记述“宁静”“淡泊”对坚定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的子为:□□□□□□□,□□□□□□□。
(诸葛亮《诫子书》)(2分)(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⑴母亲xìn fú()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⑵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liànɡ()地响着。
⑶我páo ɡēn wèn dǐ(),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⑷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shàyǒu jièshì()地问他价钱。
3.下列句子中加点黑体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B.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C.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我是集邮迷,每次得到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惜爱有加。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夏天的大北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把“季节”改为“地方”)B.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删去“和生活”)C.由于电脑的广泛运用,使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删去“由于”或者“使”)D.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地讨论。
人教版(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试题一、语文知识与应用(30分)(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酝酿yùn niàng 窠巢kē cháo 静谧jìng mì吝啬lìn sèB。
菜畦:cài qí竦峙sǒng zì憔悴qiáo cuì匿笑nì xiàoC.秕谷bǐ gǔ贪婪tān lán 尴尬gān gà狭隘xiáàiD。
恍惚huǎng hū怂恿sǒng yǒng 褴褛lán lǚ蹒跚pán shā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花枝招展贮蓄咄咄逼人莅临B.翻来覆去烂漫人迹罕至徘徊C。
截然不同奥秘油然而生诅咒D。
饥肠漉漉殉职拈轻怕重缥缈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行其是....,终不愿意B.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C.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D.“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困难像一张,只要敢于面对并奋力拼搏,就能摆脱困难,成为胜利者。
B.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钟情于月色,他们赏月、颂月,表达心中美好的情愫和祝福。
C.我们要把每一次的测验当成一个台阶,步步为营,稳中求胜,去打开成功之门。
D.一到秋冬季,不少人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瘙痒甚至皲裂等。
5.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
①有道德②脱离了低级趣味③高尚④有益于人民⑤纯粹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①②⑤③④ D①⑤②④③6、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在散文《春》一文所写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杨柳风”指的是春风。
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上期末考试题(精品)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其中卷面分5分)二题号一(一)(二)(三)三卷面分(5分)总分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2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形、读音都正确的一项()(3分)A、庞然大物(pánɡ)明察秋豪(háo)忍俊不禁(jīn)擎(qínɡ)天撼地B、瘦骨嶙殉(xún)头晕目眩(xuán) 红灯绿酒(lǜ)获益匪浅(fěi)C、是知也(zhì)精神抖擞(sǒu)花枝召展(zhāo)高垣睥睨(nì)D、黯然缥缈(miǎo)骇人听闻(hài)踉踉跄跄(liànɡ)海市蜃楼(shèn)2、假如你是文字编辑,你能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吗?(4分)塞翁失马晃然大悟德高望众弱肉强食险象还生随声附和心旷神贻昂首挺立改为改为改为改为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谧(安静)智子疑邻(神智)御聘(指皇帝)相委而去(丢下,舍弃)B、至爱(最,极)碧瓦飞甍(屋檐)匿笑(隐藏)津津有味(渡口)C、猝然(突然)变化无常(规律)小憩(休息)海枯石烂(碎)D、贮蓄(蓄积)具体而微(尘土)危楼(危险)弱肉强食(吃)4、“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要求填空(8分)(1)《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陶醉于美丽春色,流连忘返的诗句是:(2)《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3)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写出农家优美风光的两句诗是:(4)大教育家孔子用“ ” 形象地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5、下面歇后语中要填的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
赶快试试吧!(2分)(1)借荆州——有借无还(2)照镜子——里外不是人6、阅读下面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子更匀称整齐,协调一致。
(2分)我认为提高写作水平,要从多方面着手训练,否则便是舍本逐末。
最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共四大题,16小题,满分100分(含卷面书写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城南旧事》2.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
(《蜀相》杜甫)(2)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关》谭嗣同)(3)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俭以养德。
(《诫子书》诸葛亮)(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成绩好,组织力强,但他刚转到我们班来,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我们可以引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帮他解开心结。
3.名著阅读。
(7分)(1)《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____▲____,书中“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脍炙人口。
第一次借扇,悟空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第二次借扇,悟空____▲______,却借得一把假扇;最后一次,悟空使诈,▲,骗得真扇。
(5分)(2)“唐敖道:“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象五方杂处一般,是何缘故?”多九公道:“原来本地向无此国。
只因三代以后,人心不古,撒谎的人过多,因此冥官上了条陈,将历来所有谎精,择其罪孽轻的俱发到此处托生。
因他生前最好扯谎,所以给一张猪嘴,罚他一世以糟糠为食。
”以上文段出自《镜花缘》,“此国”指的是____▲__(2分) A 白民国 B豕喙国 C 两面国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其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世人强烈的震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大庆市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32分)1.给加点字注音。
(4分)狭隘()虐待()称职()畏罪潜逃()��斜()惩戒()戳穿()面面相觑()2.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发jì( ) péng勃()tān塌()hài人听闻()j ué别()抽yē()jiāo媚()疲倦不kān()3.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2)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见异思迁:4.修改病句。
(2分)(1)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2)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张今天下午居然收到了哥哥寄给他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B.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
C.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D.我们不能把这两件无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子,名丘,字仲尼。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B.《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以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国别)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7.名著阅读(2分)《朝花夕拾》原名是,是创作的一部散文集。
这部散文集收录了他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请你列举出其中你最熟悉的两篇、。
8.综合性学习(4分)中学生名著阅读调查〖阅读目的〗有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或其他小说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且大多在课外时间阅读。
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名著是为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且带有极大的阅读向往和兴趣。
从文学名著中可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他人、了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品质。
〖阅读数量〗调查的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7%,读过其中3本的占12%,读过其中2本的占21%,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
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只有20%的学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
5%的学生对这30部作品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
〖阅读方式〗在阅读名著时,做笔记的学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会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的学生有0.8%。
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7%。
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导是多么迫切。
(1)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存在哪些问题?(2分)(2)阅读上面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进行阅读。
(至少写出两点)(2分)9.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 (1)水何澹澹, (《观沧海》曹操) (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4)远远的街灯明了。
天上的明星现了,。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5)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两句是,。
(7《潼关》中谭嗣同以大气浩然之笔抒发冲决一切人生羁绊的豪迈情怀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38分)(一)阅读古诗,回答10--11题(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0.《次北固山下》一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标题中“次”的意思是。
(2分) 1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颔联展现的画面。
(2分)(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12--14题。
(11分)(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乙)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 吾日三省吾身(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足兵,民信之矣 (4)去食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为人谋而不忠乎?(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4.(甲)文强调从(用文中的三个字回答)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乙)文中孔子强调了这一品质的重要性。
(3分)(三)阅读《植树的牧羊人》选段回答15--19题。
(13分)①那是在1913年,我的一次旅行。
长途跋涉走进法国普洛旺斯高原,来到阿尔卑斯山地,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放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光秃秃的山上,一棵树也没有。
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一座尖塔倾圮的教堂,显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但是现在却毫无生命的迹象。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我的水在两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饮用水。
我原本以为村子里应该有水井,找到时才发现,它早已干涸。
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心想:要找到水,恐怕是没指望了。
②就在我爬上一个山坡时,忽然看见远处山谷似乎有人影,开始还以为是棵枯树,但我还是走了过去。
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的一群绵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牧羊人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
他从一口深井里汲水给我,井水甜丝丝的。
他很少说话,但我感觉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坚强的人,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
看得出,这是他一点一点在这个荒凉的高地砌起来的,屋顶很严实,风吹过屋顶的瓦片,发出仿佛浪花冲到岸边拍打海岸的声音。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洁,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
他的胡子刚刚刮过,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补丁针脚细密,几乎看不出来。
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递上烟草袋,他说他不抽烟。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不一会儿,他拿出一个小袋子,倒出一堆橡实,然后一颗一颗仔细地拣着。
我好奇地问:“你在做什么?”他回答:“我要选一百颗种子,明天种。
”他极其认真地把饱满、无裂缝、个头大的橡树种子挑拣出来,十颗一堆地放好,全部弄好后,我们就去睡了。
③第二天清早,我请求他让我在这里再住一个晚上,其实再待一天并非必要,只是受了好奇心的驱使,想要了解他更多一点儿,他痛快地答应了。
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够扰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儿去吃草了。
出发前,他把昨夜精挑细选的橡实,连同袋子,浸到一桶水中,背着那桶水离开屋子。
他带了一根铁棒,大概像拇指那么粗,一米半长。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
他停了下来,拿起铁棒向下戳一个坑,轻轻放入一颗橡实,再仔细覆盖上泥土。
就这样一颗一颗耐心地种下橡实。
我好奇地问:“这个山坡是你的吗” “不是。
”“那么这是谁的土地呢” “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他一心一意把一百颗橡实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
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实。
这其中只有两万颗发了芽,长成树苗;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之中,又只有一半能逃过干旱的气候和野鼠的啃食,存活下来。
他今年五十五岁,名叫艾尔则阿•布非耶,以前在平地有一个自己的农庄,不幸的是他先失去儿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决定搬到高地。
“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种树呢?”我问。
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就显得没有生机。
反正他没重要的事情做,那就种树吧,好给大地上带来些生气。
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 ④每当我想到这位种树的老人,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不禁叹服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普通的牧羊人油然升起无限的敬佩。
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15.认真阅读短文,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请在文中找出两处标志性的语句。
(2分)16.说一说文章第一段划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结合全文谈谈有什么作用?(3分)17.找出牧羊人种树时的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说一说这个句子的作用。
(3分)18.选文最后一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19.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四)读《母狼的智慧》完成20―23题(10分)母狼的智慧毕淑敏①“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
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
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
……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
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②“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
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
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
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③“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
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
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
我很吃惊。
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
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④“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
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
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
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
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
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
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⑤“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
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