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答苏武书.ppt
高中语文苏武传ppt37 人教课标版精品课件

梳理第二部分
2--4段
重点词句
1、方欲发使送武等 1、方:副词,正在;发:派遣
2、会缑王与长水虞 2、会:刚好,恰逢
常等谋反匈奴中 (状语后置)
3、及卫律所将降者,3、及:和;将:率领;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暗中
4、幸蒙其赏赐
4、幸:希望;其:代词,指汉朝
5、以货物与常
5、以:把;货物:财物(古今异义)
3、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士未有不廉
而能著节者也。
——清•何 焯
个性解读
相传苏武归汉后,曾致书李陵,望其归汉,李陵 作《答苏武书》回复。试结合课文和这一段文字,谈 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 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 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 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 ,尚犹嘉子之节, 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 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 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 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苏武奉命
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 苏武历 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 历史 上光耀千古的英雄。
苏武传
泰和中学 白芳
作者介绍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
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 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 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 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 狱中。
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2、凡:共
4、始以强壮出,及还
3、在 4、始:当初;及:等到
李陵答苏武书 PPT

❖ 您努力發揚美德,在政治清平之時任 官,光耀的名聲美好而顯赫。真是值 得慶幸啊!真是值得慶幸啊!(我) 托身遙遠的異國,(這是)前人所深 感悲傷的事,仰望風采以懷想好友, (這叫我)怎能不依依不捨!超越骨 肉之情;陵雖然不聰敏,(對此)能 不感慨萬分嗎
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終
於
與子別後,益複無聊,上念老母,臨年被
達到一定的年齡,已至暮年。
戮;妻子無辜,並為鯨鯢;身負國恩,為
雄曰鯨,雌曰鯢。原指兇惡之
世所悲。子歸人受此處榮借指,被牽我連誅留戮的受人。辱,命也如何?
命運(如此)又可以怎樣呢!
身出禮義之鄉,而入無知之俗;違棄君親
卻進入了沒有文化的社會
之恩,長為蠻夷之域,傷已!令先君之嗣,
淚下。嗟乎子卿,陵獨何心,能不悲哉!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
我從投降以來,身處艱難困境,一人獨坐,愁 悶苦惱。整天看不見別的,只見到些異族之人。 他們穿皮袖套,住氈帳幕,靠它們來抵禦風雨; 吃腥羶的牛羊肉,喝牲畜的乳漿,來充饑解渴。 擧目望去,有誰能和我一起談笑歡樂呢?胡地 結著厚厚的堅冰,邊塞上的土被凍得裂開,只 聽見悲慘淒涼的風聲。深秋九月,塞外野草凋 枯,夜晚不能入睡,側耳傾聽,胡笳聲此起彼 落,牧馬悲涼地嘶叫,樂曲聲和嘶鳴聲相混, 在邊塞的四面響起。清晨起來坐著聽這些聲音, 不知不覺地流下淚水。唉,子卿,我難道是沒 有心肝的人,能不悲傷?
整理苏武传教学课件(上课用).ppt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史记》:本纪 • 纪传体
《汉书》: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列传 表 志
课件
听《苏武传》范读,读准字音:
栘(yí)中厩(jiù)监 且(jū)鞮(dī) 单(chán)于(yú) 缑(gōu)王 遗(wèi) 昆(hún)邪(yé)王 浞(zhuó) 阏(yān) 氏(zhī)弩(nǔ) 重(zhòng)负国 秩(zhì) 訾(zī) 熅(yūn) 窖(jiào)衿(jīn) 啮(niè) 旃(zhān) 徙(xǐ) 羝(dī) 廪(lǐn) 旄(máo) 於(wū)靬(jiān) 弋(yì) 缴(zhuó) 檠(qíng) 棫(yù) 辇(niǎn) 劾(hé) 斧钺(yuè)汤镬(huò)
看,环顾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
道歉
责备
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课曰件 :“武等实在确。实”活着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第
召集
随行官员 同“已” 死亡
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
十
总共,一共
相当于“于”,
段
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在始以强壮
被扣留
年 当初
出,及还,须发尽白。
第7、8段:
1、李陵是怎样劝说苏武的?
(1)终不得归;(2)家人不幸遭遇:
①长兄苏嘉(长君),伏剑自刎
②弟弟苏贤(孺卿),饮药而死
③母亲已死,妻子改嫁,儿女生死未卜
(3)自己投降的经历;(4)现在的皇帝不
值得为他守节
苏武传PPT课件完美版

《苏武传》PPT课件(完美版)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第三、四段重点词句 1、其一人夜亡(在夜里,名词作状语;逃跑) 2、虞常生得(被活捉) 3、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话;告诉) 4、事如此,此必及我。(连累) 5、见犯乃死,重负国。(才;更加;对不起) 6、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假使;使动用法,使 ……投降) 7、舆归营(抬,名词作动词) 8、单于壮其节(以……为壮,意动用法)
《苏武传》PPT课件(完美版)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苏武传》PPT课件(完美版)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人物形象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等细节刻画人物 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的烘托,其他人物的映衬
单于和卫律逼降 副使张胜的屈降 朋友李陵的劝降
北海无人处 廪食不至 天气寒冷
《苏武传》PPT课件(完美版)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苏武传》PPT课件(完美版)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苏武两次自杀未遂,坚贞不屈。 对比 烘托 反衬 卫律劝降 张胜投降 李陵
《苏武传》PPT课件(完美版)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苏武传》PPT课件(完美版)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李陵答苏武书

《李陵答苏武书》【注释】〔1〕子卿:苏武字。
足下:古代用以称上级或同辈的敬词,周、秦时多以之称君主,后世则多用于同辈之间。
〔2〕令德:美德。
令,美。
〔3〕策名:臣子的姓名书写在国君的简策上。
这里指做官。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世。
此处指昭帝在位之际。
〔4〕荣问:好名声。
问通“闻”。
休畅:吉祥顺利。
休:美。
畅:通。
〔5〕幸甚:这里表示为对方的处境顺利而高兴。
〔6〕异国:此指匈奴。
〔7〕风:此处指怀念对象的风采。
〔8〕依依:恋恋不舍之状。
〔9〕辱:承蒙,书信中常用的谦词。
〔10〕敏:聪慧。
〔11〕然:此处作动词“慨”的词尾。
〔12〕异类: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贬称。
此处指匈奴。
〔13〕韦韝(gōu沟):皮革制的长袖套,用以束衣袖,以便射箭或其他操作。
毳(cuì脆)幕:毛毡制成的帐篷。
〔14〕膻(shān山)肉:带有腥臭气味的羊肉。
酪(lào涝)浆:牲畜的乳浆。
〔15〕玄冰:黑色的冰。
形容冰结得厚实,极言天气寒冷。
〔16〕胡笳:古代我国北方民族的管乐,其音悲凉。
此处指胡笳吹奏的音乐。
〔17〕嗟(juē撅)乎:叹词。
〔18〕独:反诘副词,有难道的意思。
〔19〕临年:达到一定的年龄。
此处指已至暮年。
〔20〕鲸鲵(qíngní情泥):鲸鱼雄曰鲸,雌曰鲵。
原指凶恶之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
”此处借指被牵连诛戮的人。
〔21〕先君:对自己已故父亲的尊称,此处指李当户。
当户早亡,李陵为其遗腹子。
嗣:后代,子孙。
〔22〕戎(róng荣)狄: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贬称,与前面“蛮夷”均指匈奴。
〔23〕蒙:受到。
明察:指切实公正的了解。
〔24〕孤负:亏负。
后世多写作“辜负”。
区区:小,少。
此处作诚恳解。
〔25〕刺心:自刺心脏,意指自杀。
〔26〕已矣:表绝望之辞。
〔27〕攘(ráng瓤)臂:捋起袖口,露出手臂,是准备劳作或搏斗的动作。
《苏武传》ppt课件(94页)

第2—3段 简述缑王、虞常谋反的
经过。
勾结卫律的部属
私候张胜,得到张胜的支持
趁单于出猎准备起事
被人告发,起事失败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
即使活着 受审讯
拔出、拿出
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
第
抱住扶好 介宾倒置 坑
放
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
四
使…覆 敲打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此时碰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 是“负国〞呢?
从这两话的理由里面,我们能看到 苏武什么样的品行?
• 对汉朝忠贞不渝,事事为维护国家利益的 品行。国家利益至上。
• 正是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想法,才有为国家 所想的行为。所以,副使出了问题,苏武 为代表团的正使,应该承当这个责任。可 是苏武本人未参加,不接受耻辱的审问, 只能自杀。
阅读文章第二段,指出以下红色字的意思:
1、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
匈奴中。 〔 适逢
〕
2、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陷没
〕
3、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归汉。 〔 率领
〕
4、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 〕 埋伏弓箭手
5、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 把 〕〔 〕财物;今义:货品
第
私自拜访
痛恨
虞常
二
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
希望得到
段 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
把 之,以货物与常。
汉天子,皇帝
财物〔古今异义〕
第二段重点词句
省略句,“谋反〞后省 “于〞
《苏武传》课件

7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石灰吟》)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 马迁《报任安书》)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 祥《过零丁洋》)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 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 画·竹石》)
3 《苏武传》最基本的艺术手法,是
以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及细节描写来 刻划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但也运用了正侧面描写、对比烘托 等手法。
4 《苏武传》语言不仅精炼准确,而 且表现力和形象性。叙事语言精炼 传神,描写如画;人物语言深入到 了人物精神与心理世界的深处。
在第四自然段的叙述中,主要体现了苏武的什么 精神? 结合课文谈谈作者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
• 对苏武的评价
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参与谋反而 被扣押,在危难时他处处维护国家利益与 民族尊严,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 也不愿意“屈节辱命”,对卫律的劝降从 容处之,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即使在 恶劣的环境下仍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 志和信念,仍念念不忘自己的使者身 份.通过这些描写,塑造了一个爱国者的 光辉形象.
《汉书》
• 高一二册第50课读本《苏武牧羊》没选的段落:
•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 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 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 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 [木或]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 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 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 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 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 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今复十余一定礼仪授予某种官职。译为 “授……官职”。如:于是辞相印不拜。
李陵答苏武书

悲,增忉怛耳。
但異邦的歡樂,只是令人更感悲哀(袛:通「只」。),增加那份悲痛感而已。
我在與匈奴作戰中功大罪小,卻沒有得到 明察,辜負了我小小的報國的誠意,每當 想到這裏,恍惚之中失去了對生存的留戀。 我原也不難刺心自殺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自刎斷頸來顯示志向,但國家對我已經恩 斷義絕,自殺毫無益處,只會增加羞辱。 因此常常強自振作,忍受恥辱,苟且地活 在世上。左右的人,見我這樣,用不中聽 的話來勸告勉勵我,可是異國的快樂,只 能令人悲傷,增加憂愁罷了。
望蒼天
形容極度悲傷
昔範蠡不殉會稽之恥
❖ 魯哀西元年(前494)越王勾踐兵敗,率五千 人被圍在會稽山,向吳王夫差求和,范蠡作 為人質前往吳國,並未因求和之恥自殺殉國。 范蠡,字少伯,春秋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 縣)人,是輔助勾踐振興越國、興師滅吳重 要謀士。後至齊,改名鴟夷子皮。晚經商, 稱陶朱公。
曹沬不死三敗之辱
漢高祖七年,高祖親率大軍三十萬駐平城準備伐匈奴,被冒頓單于帶領四十萬騎兵圍困七日之久。
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於平城。當此之時,
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
只是才能夠免於難
免。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而執事者云云,
用力,用 兵
多言的樣子
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視陵,
但,只
這樣
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寧有背君親,捐妻
足下又云:漢與功臣不薄。子為漢臣,安得不
對
云爾乎!昔蕭樊囚縶,韓彭葅醢,鼂錯受戮,
說這樣的話
囚禁
肉醬
周魏見辜。其餘佐命立功之士,賈誼亞夫之徒,
加罪,懲治
輔助帝王治理國事
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魏見辜
❖ 周:周勃(?——前169),沛人,從劉邦起 事,以軍功為將軍,拜絳侯。曾做文帝的相 國,後來免職回封地。因害怕被誅殺,常披 甲並讓家裡的人持兵器自衛,被告謀反下獄。
望蒼天
形容極度悲傷
昔範蠡不殉會稽之恥
❖ 魯哀西元年(前494)越王勾踐兵敗,率五千 人被圍在會稽山,向吳王夫差求和,范蠡作 為人質前往吳國,並未因求和之恥自殺殉國。 范蠡,字少伯,春秋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 縣)人,是輔助勾踐振興越國、興師滅吳重 要謀士。後至齊,改名鴟夷子皮。晚經商, 稱陶朱公。
曹沬不死三敗之辱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前書倉通卒猝,未盡
所懷,故復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
域心,中的五話 將失道,陵獨遇戰;而裹萬里之糧,帥徒極遠步的之地方
迷路
所以帶著(用來征戰)萬里的糧食,率領徒步的
師;出天漢之外,入強胡之域;以五千之眾,對十萬
之 軍隊軍;策漢武疲帝乏年號之兵,當新覊之馬。然猶斬將拔搴取旗,追
奔逐北,鞭打滅,指跡揮掃塵,剛斬上馬其絡梟頭的帥馬,。這使裡指三剛入軍戰之場、士養精,蓄視銳的死士兵如。
如滅行跡、掃塵埃一般追殺敵軍的勇將
歸。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
通“稀”,難得
勝,比得上
唉,子卿!人們要相互瞭解,貴在相互知心。前一 封信匆忙寫成,沒有能夠充分表達我的心情,所以 再作簡略敍述。
與子別後,益複無聊,上念老母,臨年被
達到一定的年齡,已至暮年。
戮;妻子無辜,並為鯨鯢;身負國恩,為
雄曰鯨,雌曰鯢。原指兇惡之
世所悲。子歸人受此處榮借指,被牽我連誅留戮的受人。辱,命也如何?
命運(如此)又可以怎樣呢!
身出禮義之鄉,而入無知之俗;違棄君親
卻進入了沒有文化的社會
之恩,長為蠻夷之域,傷已!令先君之嗣,
古人出仕,登錄姓名於官府簡策中。
(子蘇武卿字足子卿下) : 努勤力 宣令美德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 美
尊稱敬辭
政治清明 好名聲,通“聞”。
幸甚幸甚。遠託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
通
遠瞻仰望風采
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懃懃 ,
羡慕
承蒙,謙詞
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
懇切的樣子
聰慧
❖ 子卿閣下:
❖ 曹沬曾與齊國作戰,三戰三敗,並不因 屢次受辱而自殺身死。曹沬,春秋魯國 人,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十三年(前 681),齊桓公伐魯,莊公請和,會盟 于柯(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南),沬以匕 首劫持桓公,迫使他全部歸還戰爭中侵 佔的魯國土地。
❖ 既然如此,那末,我之所以不死,是因為想 有所作為。本來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說的那 樣,要向皇上報恩啊。實在因為徒然死去不 如樹立大節,為名而死不如報答恩德。前代 範蠡不因會稽山投降之恥而殉國,曹沫不因 三戰三敗之辱而自殺,終於,範蠡為越王勾 踐報了仇,曹沫為魯國雪了恥。我一點赤誠 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們的作為。哪里料到 志向沒有實現,怨責之聲已四起;計畫尚未 實行,親人作刀下之鬼,這就是我擡頭問天 捶胸痛哭的原因啊!
然陵不死,有所有所為作爲也,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于
國主耳,確誠實認以爲 虛死不如立節,滅名不如報德也。
白白的死去
立下大節
為名而死
昔範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沬不死三敗之辱,卒複
勾踐之仇因爲,……報的魯恥辱國而殉之國 羞,區區之心,竊慕此耳互。文
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
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漢高祖七年,高祖親率大軍三十萬駐平城準備伐匈奴,被冒頓單于帶領四十萬騎兵圍困七日之久。
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於平城。當此之時,
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
只是才能夠免於難
免。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而執事者云云,
用力,用 兵
多言的樣子
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視陵,
但,只
這樣
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寧有背君親,捐妻
難道
子而反為利者乎?
捨棄,拋棄
難道會有人背離國君雙親、拋妻棄子反而認為是對自己有利的呢?
❖ 以前高皇帝率領三十萬大軍,被匈奴圍 困在平城。那時,軍中猛將如雲,謀臣 如雨,然而還是七天斷糧,只是僅僅能 夠脫身免於難而已。何況當時像我李陵 這樣的情況,難道是容易有所作爲的嗎? 而當權者卻議論紛紛,一味怨責我未能 以死殉國。不過我未以死殉國,確實是 罪過;但您看我難道是貪生怕死的小人 嗎?又哪里會有背離君親、拋棄妻兒, 卻反而認為是對自己有利的人呢?
李陵答蘇武書
閲讀題解,了解李陵與蘇武
❖蘇武是什麽人? ❖李陵為甚麽答蘇武?
❖ 李陵是李廣的孫子,(李廣兒子李當戶的遺腹子) 漢武帝曾派給他五千步卒,攻打匈奴。李陵率領五 千步卒打敗了數倍於自己的敵人,殺帥奪旗,後匈 奴大漢親帥精兵,仍敗于李陵手中,最後李陵的軍 隊兵矢用盡,軍士死傷無數,然而李陵一聲令下, 軍士無不扶傷而起,這種為國捐軀的精神實在是令 人感動。然而即使是這樣,李陵還是難逃戰敗的命 運。是以死殉國還是降敵保命?李陵選擇了後者, 他覺得只要還活著,就有報國的機會。然而在漢武 帝的眼裏是公然的叛國行為,他的這一舉動掩蓋了 他所有的功勞,即便是先前以五千步卒打敗十萬精 兵的功績。於是漢武帝誅殺了李陵的妻兒老母。
從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遠方。五員將 領迷失道路沒到,我單獨與匈奴軍交戰,攜帶著供 征戰萬里的糧草,率領著徒步行軍的部隊;出了大 漢國境,進入強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對付十萬 敵軍;指揮疲敝不堪的隊伍,抵擋養精蓄銳的騎兵。 但是,依然斬敵將,拔敵旗,追逐敗逃之敵。像滅 腳印、掃塵埃一樣肅清殘敵,斬殺其驍勇將領,使 三軍將士,都能視死如歸。我沒有什麼能耐,很少 擔當重任,自以爲此時的戰功,是很少人能夠比得 上的了。
❖ 樊:樊噲(?——前189),沛人。從劉邦起 兵,屢建功勳,封舞陽侯。在高祖病危時被 誣告與呂后結黨誅殺戚夫人、趙王等人,高 祖大怒,派遣陳平及周勃帶兵到軍營斬殺樊 噲,陳平畏懼呂后,故下令綑綁樊噲至長安 再治罪,至長安時,高祖駕崩,呂后遂釋放 樊噲,並恢復其爵位。
韓彭葅醢
❖ 韓信(?——前196),淮陰(今江蘇省淮陰 市)人,初隨項羽,後歸劉邦,拜大將,屢 建奇功,封楚王,後貶為淮陰侯。他因要回 應陳狶起兵造反,被呂氏斬首。
淚下。嗟乎子卿,陵獨何心,能不悲哉!
我從投降以來,身處艱難困境,一人獨坐,愁 悶苦惱。整天看不見別的,只見到些異族之人。 他們穿皮袖套,住氈帳幕,靠它們來抵禦風雨; 吃腥羶的牛羊肉,喝牲畜的乳漿,來充饑解渴。 擧目望去,有誰能和我一起談笑歡樂呢?胡地 結著厚厚的堅冰,邊塞上的土被凍得裂開,只 聽見悲慘淒涼的風聲。深秋九月,塞外野草凋 枯,夜晚不能入睡,側耳傾聽,胡笳聲此起彼 落,牧馬悲涼地嘶叫,樂曲聲和嘶鳴聲相混, 在邊塞的四面響起。清晨起來坐著聽這些聲音, 不知不覺地流下淚水。唉,子卿,我難道是沒 有心肝的人,能不悲傷?
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強踰十萬。單于臨陣,
重新挑選
親自合圍。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馬之勢,又甚懸絕。
疲兵再戰,一以當敵軍千和我,軍然猶扶乘創痛扶:,支決撐。命乘:爭冒首著 。死傷 積極、野甚,。《餘漢書不·李滿陵百傳》,:而“士皆卒中扶矢病傷,,三不創者任載干輦,戈兩創,者然將車陵,振一創臂者一持兵呼戰,。
背棄國君雙親的恩德,長留蠻夷的地方
矣
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 矣
同您分別以後,更加無聊。上念老母,在垂暮 之年還被殺戮;妻子、兒女們是無罪的,也一 起被認爲無義而慘遭殺害。我自己辜負了國家 之恩,被世人所悲嘆 。您回國後享受榮燿,我 留此地蒙受羞辱。命運如此,又有什麼辦法呢? 我出身於講究禮義的邦國,卻進入對禮義茫然 無知的社會。背棄了國君和雙親的恩德,終身 居住在蠻夷的異域,真是傷心極了!讓先父的 後代,變成了戎狄的族人,自己怎能不感到更 加悲痛呢 。
足下又云:漢與功臣不薄。子為漢臣,安得不
對
云爾乎!昔蕭樊囚縶,韓彭葅醢,鼂錯受戮,
周 說這魏樣的見話 辜。其餘佐囚禁命立功之士肉醬,賈誼亞夫之徒,
加罪,懲治
輔助帝王治理國事
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讒,
應時運而出生
才能
並受禍敗之辱,卒使懷才受謗,能不得展。彼
二子之遐舉,誰不為之痛心哉?
本指遠行,這裡引伸
日無睹,但見異類。韋gō韝u cù毳i 幕,以禦風雨;羶肉
匈奴人 皮革制的長袖套 ,毛氈製成的帳篷
酪漿,以充饑渴。舉目言笑,誰與為歡?胡地玄
黑色厚實的冰
冰,邊土慘裂,但聞悲風蕭條之聲。涼秋九月,
凍裂得很慘重
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
此起彼落
馬悲鳴,吟嘯成群,邊聲四起。晨坐聽之,不覺
邊地的聲音從四方響起
❖ 彭:彭越(?——前196),昌邑(今山東省 金鄉縣西北)人,秦末聚眾起兵,後歸劉邦, 多建軍功,封梁王。他因造反被囚,彭越被 貶為庶人,流放途中遇呂后,呂后深怕釋放 彭越會為日後帶來禍患,遂假裝接受其求情, 誘其至洛陽將其處斬及葅醢之刑。並夷三族。
鼂錯受戮
❖ 鼂錯:或為晁錯,漢景帝時任御史大夫, 患諸侯強大,請削奪諸侯封地,後吳楚 等七國諸侯反,有人認為是削地所致 , 景帝遂殺鼂錯以求平息叛亂。
應
作被疏遠 ,或死亡
陵先將軍,功功績謀略略 蓋超越天地,義勇冠冠絕 三軍,只徒是
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此功臣義士
遙遠的邊境之外
所以負戟而長歎者也。何謂不薄哉?
的原因
謂何,說什麼
昔蕭樊囚縶
❖ 蕭:蕭何(?——前193),沛(今江蘇省沛 縣)人,輔助劉邦建立基業,論功第一,封 酂侯。他曾因為請求上林苑(專供皇族畋獵 的場所)向老百姓開放而遭囚禁。
創病皆起,舉刃指虜,胡馬奔走。兵盡矢窮,人無尺鐵,
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當此時也,天地為陵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