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知识:野外露营常识
户外露营需要注意什么_户外露营注意事项

户外露营需要注意什么_户外露营注意事项户外露营是很多户外活动爱好者的最爱,无论季节是冷还是热,他们都喜欢体验户外生活,那么户外露营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户外露营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帮助。
户外露营注意事项1、保持服装干燥,特别是手套和袜子的干燥很重要。
2、夜间服装最好用火烘干或放在睡袋里,在人睡眠时用体温使其干燥。
3、鞋最好也放在睡袋里面,如把鞋子放在睡袋外面,到第二天早晨,它会被冻硬,不仅不好穿,而且还会磨伤脚。
融化冻鞋子要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4、不可穿着鞋子烤脚,这样不但不易烘干,反面使鞋内产生水汽,再外出时在冰雪中步行会凝结成冰,容易发生冻伤。
5、可在袜子外面套上塑料袋再穿上鞋,可使双脚保暖并隔潮。
6、最外层穿冲锋衣,建议使用透气性能良好的面料,因为冬季降雨可能性不大,防风和透气性能显得尤其重要,当然大家也可以穿着软壳衣,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7、中间层可以选择保暖性能好的抓绒材料,因为抓绒本身不吸水,排汗效果好,还能够固定一定量的空气,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抓绒尽量选择绒质比较细腻厚实的,这样保暖效果会好很多。
8、将装满热水的军用水壶,去掉保温套,抱在怀里,既可取暖,次日还可洗脸。
9、把一两块烧的石头、砖头放在被窝里取暖,效果也很好。
10、可将少量的生石灰,打碎后装入瓶子、厚塑料袋或水壶内,加入一些水,密封放入被窝,10~20分钟后可产生热量,并可在4~5小时内保持较高的温度。
11、最里面的当然是排汗层了,最好是选择排汗内衣,如果没有排汗内衣也可以选择速干,但一定不要穿棉质内衣,不然走的时候很舒服,停下来就会很冷。
12、如果没有睡袋,可将毛毯折迭成睡袋的形式,方法是:将毯子对折,上部比下部长,将较长的部分迭压在身体下方,再把脚部的毯子迭到毯下,如此就可以如睡袋一样保暖。
13、雪地宿营睡袋不能直接放在冰雪的地面上,可把松树枝和外衣铺在睡袋下面,以免人体使冰雪融化而发冷。
14、在使用睡袋前应使其充分蓬松,这样保温效果更好。
夏季户外露营常识

夏季户外露营常识一、如何选择露营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
在野外,很多意外都可能发生。
在低海拔地区,危险性虽小得多,但仍须遵循营地选择的基本原则。
1.在搭帐篷之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势,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以及那些风化的岩石,一旦发现附近有岩石散落的迹象,绝对不可以再搭帐篷了,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尽量要避免在凹状的地方扎营。
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如果远离水源则会给营地带来很多不便,甚至是危险的。
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2.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
许多石块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迹,这是识别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标志。
营地不要选在离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
3.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
4.雷雨天不要在河滩、河床、溪边及川谷地带建立营地,以防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
许多时候,营地都会选择在山脊上或河的两岸,以便于欣赏风景。
较为理想的露营场所,不外乎河岸的台地或宽大的河岸。
沙地平坦又干燥,而溪谷边有清澈的水流,也有可作为薪材的流木,气候良好时,这里是很不错的宿营地。
但是,如果下起倾盆大雨,山谷里的水很可能会突然暴涨,使河岸没入水中,冲走登山鞋、食品等,甚至连人一起被水流冲走。
5.雨季在野外宿营前一定要关注宿营地当地及河流上游地区的气候、水文情况,宿营时要注意在离水面几公尺高的高地上搭帐篷,不要选择雨水通道,要选排水良好的地方,还要选择危险时可逃生的路径。
当一切都安顿好,还需时常注意水源流水量及浑浊情况以及流水声。
深夜或疲惫时都是导致灾难的主要原因,千万不要粗心或观察不仔细。
6.风会迅速带走人体的热量,给人制造寒冷,甚至引发疾病,同时大风会卷走帐篷,至少会搅得人员无法休息,点燃篝火就更困难了,做饭取暖也难以保证,所以营地一定要避风。
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7.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
十大野外露营技巧

十大野外露营技巧
1. 选好营地很关键哦!就像找房子一样,得挑个舒服又安全的地儿。
比如说,要远离那些容易有落石、泥石流的地方。
可别小看这一点,不然半夜睡得正香呢,突然来个危险可咋办!你说是不是?
2. 带上足够的保暖装备呀!夜晚的野外可不像你家被窝那么暖和,要是没保暖好,那可就惨啦。
想象一下,在寒冷的野外瑟瑟发抖的样子,多难受呀!所以一定要带厚睡袋、保暖衣物啥的。
3. 食物和水可不能少哦!这就好比汽车没油了可跑不动。
一定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还有方便易做的食物,可别到时候饿着肚子呀!就像那次我和朋友们去露营,差点就因为水带少了而难受。
4. 照明工具得备齐呀!夜晚的野外可黑啦,没有手电筒或者头灯,那真的跟瞎子一样。
你想想,走在路上啥也看不见,多吓人啊!
5. 防虫措施要做好哇!野外的小虫子们可都很活跃呢,不做好防护,被叮一身包,那可太难受啦。
就像被一群小恶魔围攻一样,烦都烦死啦!记得带上防虫喷雾啥的。
6. 带上一把趁手的工具刀吧!用处可多啦,像削个树枝、割个绳子啥的。
没有它,有时候还真不方便,就跟少了只手似的。
7. 别忘了带上急救包呀!万一有个小擦伤、小碰伤的,能及时处理。
这就像你的随身小医生一样,关键时候能救命呢!
8. 提前了解天气很重要哦!要是下雨或者刮大风,那可就有的受了。
就像有一次没看天气,结果被淋成了落汤鸡,那滋味,别提多难受啦!
总之,野外露营要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享受美好的露营时光呀!。
野外露营活动安全知识

野外露营活动安全知识野外露营是一种令人兴奋和充满乐趣的户外活动。
然而,与其带来的欢快和刺激相比,野外露营活动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每次露营经历都是安全和愉快的,我们应该了解一些野外露营活动安全知识。
首先,选择合适的露营地点和时间是确保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选择露营地点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那些有安全设施和服务的地方,例如有专门的露营区域、消防设施和医疗服务。
此外,我们还需要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露营。
夏季的高温和降雨季节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如中暑、雷电等。
因此,在进行野外露营活动之前,务必查看天气预报,并确保所选时间和地点是安全的。
其次,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对野外露营活动的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确保携带必要的装备,例如帐篷、睡袋、照明设备、急救包和食物供应等。
当选择这些装备时,我们应该优先选择品质可靠的产品,以确保它们能在野外环境下正常使用。
此外,在使用这些装备时,我们应该遵循使用说明,并妥善保养和维护它们,以确保其性能和功能的可靠性。
第三,了解并尊重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也是确保野外露营活动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野外露营期间,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野生动物,如鸟类、昆虫、松鼠等。
尽管它们通常对人类无害,但我们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遵循观察和拍摄野生动物的道德规范。
此外,在露营地周围,我们应该注意垃圾的处理,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不砍伐树木、不破坏植被等。
最后,与伴侣、家人或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紧密的合作也是确保野外露营活动安全的关键。
在进行露营之前,我们应该与参与活动的人员共同制定安全策略和行动计划,并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角色。
在露营期间,我们应该保持联系,并在必要时向亲友或当地有关部门报告我们的行踪和计划。
总而言之,野外露营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户外活动,但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通过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正确使用装备,尊重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并与他人紧密合作,我们可以确保每次野外露营活动都能成为难忘和安全的经历。
露营注意事项及安全防范

露营注意事项及安全防范
露营是一种很有趣的户外活动,但在进行露营之前,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及安全防范:
1. 选择一个合适的露营地点:确保选取一个安全、舒适的地点进行露营。
选择一个平坦的区域搭建帐篷,并远离水源、陡峭的地势和易燃物。
2. 帐篷选择和搭建:选择一个高质量、透气、防雨的帐篷,并学会正确搭建帐篷。
确保帐篷稳固,避免被风吹倒。
3. 火源控制:谨慎使用火源,遵守当地的火源使用规定。
选择一个适当的地点搭建篝火,并确保将篝火完全熄灭离开。
4. 草地和树林中的安全:避免在离营地较远的草地或树林中露营,以防野生动物的侵扰。
同时避免踩踏植被,保护环境。
5. 食物保存:将食物妥善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避免吸引昆虫或动物。
在露营结束后,清理并妥善处理食物残渣。
6. 监测气象条件:在露营之前,检查当地的天气预报,并根据预测做出相应的准备。
遇到恶劣的天气条件时,应尽快撤离露营地。
7. 资源利用与环保:在露营中要尽量合理利用资源,控制垃圾产生。
将垃圾妥善处理,不留下破损的帐篷、勺子等物品在现场。
8. 急救措施:随身携带基本的急救工具和药品,并确保了解附近的急救中心和紧急电话号码。
9. 社交安全:在露营中,应注意自己和朋友们的安全。
不要单独外出,尽量避免与陌生人接触。
10. 遵守规则:遵守当地和露营地的规定和规则,尊重自然环境和其他露营者。
通过以上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更好地享受露营的乐趣,同时确保安全与环保。
关于野营活动安全常识有哪些

关于野营活动安全常识有哪些野营活动的地点大都远离城市,比较偏远,物质条件较差,那么野营活动安全常识有哪些呢?本文是关于野营活动安全常识有哪些,野营活动安全常识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l.要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2.准备好手电筒和足够的电池,以便夜间照明使用。
3.准备一些常用的治疗感冒、外伤、中暑的药品。
4.要穿运动鞋或旅游鞋,不要穿皮鞋,穿皮鞋长途行走脚容易磨泡。
5.早晨夜晚天气较凉,要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6.活动中不随便单独行动,应结伴而行并报告老师或家长,防止发生意外。
7.晚上注意充分休息,以保证有充足的精力参加活动。
8.不要随便采摘、食用蘑菇、野菜和野果,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9.要有成年人组织、带领。
另外还有:宿营营地的选择及其建设是关系到全部人员休息的大问题,在营地的选择很讲究,以下是注意事项:近水:露营休息离不开水,近是选择营地的第一要素。
因此,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靠近溪流、湖潭、河流边,以便取水。
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有些河流上游有发电厂,在蓄水期间河滩宽、水流小,一旦放水时将涨满河滩,包括一些溪流,平时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发大水或山洪暴发,一定要注意防范这种问题,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
背风:在野外扎营,不能不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
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
背风同时也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
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近村: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有柴禾、蔬菜、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
近村的同时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队伍的行动和转移。
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
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
野外露营最全注意事项

野外露营最全注意事项一、帐篷搭建安全在搭建帐篷时,首先要选择一个平坦且远离潜在危险的地方,如崖边、枯树、垮塌的土地等。
确保帐篷搭建稳固,避免在夜间因风雨而倒塌。
同时,确保帐篷的入口畅通无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二、防蚊虫措施在野外露营时,蚊虫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建议携带驱蚊液、蚊香、蚊帐等防蚊用品。
同时,穿着长袖长裤等防护措施,以减少被叮咬的机会。
三、防晒保护在户外活动中,防晒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涂抹防晒霜外,还应佩戴宽边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以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四、食物储存处理在野外露营时,食物的安全储存和处理至关重要。
食物应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被动物或昆虫接触。
同时,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以防止食物中毒。
五、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要勤洗手、洗澡,并尽量穿着干净的衣服。
此外,避免随地大小便,以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
六、防潮准备在潮湿的环境中露营时,防潮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选择防潮性能好的帐篷和睡袋外,还可以在帐篷内部铺设防潮垫,以减少地面湿气的影响。
七、夜间安全保障在夜间,要确保营地的安全。
首先,保持营地内的照明,避免在黑暗中发生意外。
其次,确保帐篷的入口紧闭,并准备好手电筒、备用电源等应急照明设备。
八、应急工具箱准备一个包含急救药品、胶带、剪刀、绳子等基本工具的应急工具箱是非常重要的。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这些工具可能会派上用场。
九、野外导航技能掌握基本的野外导航技能可以帮助你在迷路时找到正确的方向。
了解如何使用地图和指南针、识别标志性景观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十、篝火安全技巧在野外露营时,篝火是营造氛围和保暖的重要工具。
但是,在使用篝火时也要注意安全。
确保火源远离易燃物品,如帐篷、木材等。
同时,在离开营地时,要确保火源已经完全熄灭。
十一、风雨抵御准备在野外露营时,可能会遇到突发的风雨天气。
因此,在出发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携带防水帐篷、雨衣、防风外套等防雨用品,以应对突发的天气变化。
露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露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露营是一种短时的户外生活方式,夏天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喜欢到野外露营。
那么你知道露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露营的注意事项1、天气当野外露营第一个首先要考虑是天气问题,在出发前必须先查看当地的天气,尽量避免选择雨天或者反复不定的季节。
2、防雨防风在野外搭建帐篷的时候,尽量选择好的营地,加固帐篷并增强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帐篷外加盖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将各种旅行用品放置在帐篷中等。
防雨应在扎营前观察天气变化情况,经常外出旅行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就会掌握是个大慨。
?由于风向的不稳定,有条件的可以带上一个风向风力表,或根据下表查知风力,在记日记时不妨记录一天最大的风速。
,以选择一个防风的扎营地。
3、驱虫由于在野外,难以避免蛇虫的出没,可以在扎营地的附近生一堆火,然后把柴灰扫在帐篷的周围,生火堆,可以起到保暖,而且驱虫驱蚊的作用,而火光可以吓走蛇,老鼠及野兽,所以生火堆会让在野外扎营的朋友有安全感。
露营需要准备的物品帐篷帐篷是露营必备的物品,由于帐篷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可以根据户外的地点、季节的变化去选择合适的帐篷,有条件的朋友,建议选择质量好,防风防雨,透气的帐篷。
药品由于在野外露营会有很多虫蚁的出现,所以药品是必备的物品,在出发前,先预测有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备无患。
防潮垫或气垫在野外露营,地面都会比较潮湿,在市面上,有物理防潮垫或充气睡垫购买,可以有效隔离地面潮气,保持体温及睡眠质量。
驱蚊剂山间、树林、海边这些露营常用地,平常都是人迹罕至,所以蚊子会很多,过夜需要驱蚊剂。
背包根据露营的天数可以自行选择合适规格的背包,背包往往是最适合野外露营地包类,不仅方便而且容量大。
建议选择分隔的背包,可以将所需品分类放置。
头灯在晚上露营的时候,到了一个陌生环境,可能会缺乏安全感。
出发前准备好灯具,用于夜间活动,走夜路或营地活动,解放双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户外露营安全知识户外露营安全知识首先,野外宿营地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近水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
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背风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避险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
防兽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
要有驱蚊、虫、蝎药品和防护措施。
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会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蝎、毒虫的侵扰。
日照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干燥、清洁。
便于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
平整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这样会损坏装备或刺伤人员,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的休息质量。
在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撤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
垃圾废物要尽可能带出,丢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无法带走时可将垃圾挖坑掩埋。
火的引燃及实际应用首先是要寻找到易燃的引人物:如枯草、干例叶、桦树皮、松针、松脂、细树枝、纸、棉花等。
其次是捡抬于柴:干柴要选择干燥、未腐朽的树干或枝条。
要尽可能选择松树、栎树、柞树、桦树、槐树、山樱桃、山杏之类的硬木,燃烧时间长,火势大,木炭多。
不要捡拾贴近地面的木柴,贴近地面的木柴湿度大,不易燃烧,已烟多熏人。
接下来是要清理出一块避风、平坦、远离枯草和于柴的空地。
将引人物放置中间,上面轻轻放上细松枝、细干柴等,再架起较大较长的木柴,然后点燃引人物。
火堆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可设计成锥形、星形、“并”宁形、并排形、屋顶形、牧场形等等。
也可利用石块支起干柴或在宕石壁下面,把干柴斜靠在岩壁上,在下面放置引人物后点燃即可。
一般情况下,在避风处挖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约30厘米的坑。
如果地面坚硬无法挖坑也可找些石块垒成一个圆圈,圆圈的大小根据火堆的大小而定。
然后将引人物放在圆圈中间,上面架些干柴后,点燃引人物引燃干柴即成篝火。
如果引火物将要燃尽时干柴还未燃起,则应从干柴的缝隙中继续添人引火物,直到把干柴燃烧起来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点火。
点篝火最好选在近水处,或在篝火旁预备些泥上、沙石、青苔等用于及时灭火。
一、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利用太阳判定方位非常简单可以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
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就是东西方向。
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
利用指针式手表对太阳的方法判定方向。
方法是: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
假如现在时间是16时,则手表8时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夜间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
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能熊星座(即我们人称的北斗星)。
该星座由七颗星组成,开头就像一把勺子一样。
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一颗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指示的方向就是北方。
还可以利用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
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状像W。
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位是一种补助方法。
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独立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
树桩上的年轮线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
农村的房屋门窗和庙宇的正门通常朝南开。
建筑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积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
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则易生青苔。
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切勿惊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来,总冷静地回忆一下所走过的道路,想办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标志重新制定方向,然后再寻找道路。
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退回于原出发地。
在山地迷失方向后,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应该向什么方向走。
通常应朝地势低的方向走,这样容易碰到水源、顺河而行最为保险,这一点在森林中尤中为重要。
因为道路、居民点常常是滨水临河而筑的。
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而令人无所适从时,首先要明确要去的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
若几条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先走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错了路,也不会偏差太远。
二、复杂地形行进方法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
要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行进时,能大步走就不小走。
这样几十公里下来,可以少万许多步。
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步来休息,而不停下来。
攀登岩石时,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确定攀登的方向和路线。
攀登岩石的基本方法是“三点固定”法,即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剩余的一手或一脚,使身体重心上移。
手脚要很好地配合,避免两点同时移动,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
攀登时,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
坡度大于30度时,一般采取“之”字形攀登路线。
攀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
在行进中不小心滑倒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但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的速度。
这样,就可设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
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河流是山区和平原地区经常遇到障碍。
遇到河流不要草率入水,要仔细地观察之后再确定渡河的地点和方法。
山区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温低,河床坎坷不平。
涉渡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应当用一根午子支撑在水的上游方向,或者手执重达15~20公斤石头。
集体涉渡时,可三人或四人一排,彼此环抱肩部,身体最强壮的位于上游方向。
三、采捕食物的方法野外生存获取食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猎捕野生动物,另一种是采集野生植物。
猎捕野生动物首先要知道动物的栖息地,掌握动物的生活规律,然后再采取压捕、套猎、捕兽卡以及射杀等方法进行猎捕。
这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后才能真正掌握。
下面仅简单介绍一下可食用昆虫和可食野地生植物的种类、食用方法。
目前,世界上人们在食用的昆虫有蜗牛、蚯蚓、蚂蚁、知了、蟑螂、蟋蟀、蝴蝶、蝗虫子、蚱猛、湖蝇、蜘蛛、螳螂等。
人们对吃昆虫虽然不习惯,甚至感到厌恶,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维持生命,保持战斗力,继而完成任务,不防一试。
但是应注意,一事实上要煮熟或烤透,以免昆虫体内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导致中毒或得病。
常见的可食昆虫有,蝗虫;浸酱油烤着吃,煮或炒也可以;螳螂:去翅后烤或炒,煮也可以;蜻蜓:干炸后可食:蝉:生吃或干炸,幼虫也可食;蜈蚣:干炸,但味道不佳;天牛:幼虫可生食或烤;蚂蚁:炒食,味道好;蜘蛛:除去脚烤食;白蚁:可生食或炒食;松毛虫:烤食。
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地衣、蘑菇等。
对可食野生植物的识别是野外自下而上知识的主要内容。
我国地域广大,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000种左右。
我国常见的可食野果有:山葡萄、笃斯、黑瞎子果、茅莓、沙棘、火把果、桃金娘、胡颓子、乌饭树、余甘子等,特别是野栗子、椰子、木瓜更容易识别,是应急求生的上好食物。
常见的野菜有苦菜、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刺儿草、荠菜、野苋菜、扫帚菜、菱、莲、芦苇、青苔等。
野菜可生食、炒食、煮食或通过煮浸食用。
但是,一般人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这些知识,这里介绍一种最简单的鉴别野生植物有毒无毒的方法,供紧急情况下使用。
通常将采集到植物割开一个小口子,放进一小撮盐,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改变原来的颜色,通常变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四、获取饮用水的方法获取饮用水的途径通常有两条:一条是挖掘地下水,另一种是净化地面水。
我们只介绍一下从地表水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通常雨水可以直接饮用。
下雨时,可用雨布、塑料布大量收集雨水,也可用空罐头盒、杯子、钢盔等容器收接雨水。
当没有可靠的饮用水又无检验设备时,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水迹,概略鉴别水质的好坏。
纯净水的在水层浅时无色透明,深时呈浅蓝色。
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盛水观察。
通常水越清水质越好,水越浑则说明杂质多。
一般清洁的水是无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则时常带有一些异味。
地面水的水温,因气温变化而变化,浅层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深层地下水水温低而恒定。
如果所取样的水不符合这些规律,则水质一般都有问题。
此外还可以用一张白纸,将水滴在上面晾干后观察水迹。
清洁的水无斑迹,如有斑迹则说明水中有杂质,水质差。
在野外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以从断崖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为佳。
饮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时,可在离水边1~2米的沙地上挖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较之直接从河湖中提取的水清洁。
在野外,可以用饮水消毒片、漂白粉精片以及明矾等药品净化水。
在专家指导下,还可用一些含有粘液质野生植物净化水。
切记,不论多么口喝,都不要饮用不洁净的水,万不得已时,也要把水煮开再喝。
五、野外常见的伤病的防治昆虫叮咬的防治:在野外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
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
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昆虫。
被昆虫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卡痒消毒。
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
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
部队行进中,应经常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
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
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为4~8小时。
此外,将大蒜汁涂抹于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作用。
昏劂:野外昏劂多是由于摔伤、疲劳过度、饥饿过度等原因造成的。
主要表现为脸色突然苍白,脉搏微弱而缓慢,失去知觉。
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一般过一会儿便会苏醒。
醒来后,应喝些热水,并注意休息。
中毒:其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胃疼、心脏衰弱等。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触咽部引起呕吐,然后吃蓖麻油等泻药清肠,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药及其他镇静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
为保证心脏正常跳动,应喝些糖水、浓茶,暖暖脚,立即送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