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一、背景

养鱼业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2g,BOD(生化耗氧量)3-5g,耗去溶解氧5-6g(相当于1平方水面2天的自然复氧量)污染1.5立方水体,当前的养殖模式与现行的政策是有冲突的,欧共体上世纪80年代,即禁止自然水域“三网”(网箱、网围和网拦)养鱼和池塘养鱼污水的排放,日本2006年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澳大利亚还规定50km半径内只能举办一个养殖场,发达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管的是很严的,他们的理念是“鱼可以进口,污水不能出口”。

而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有所动作,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禁止水库网箱养鱼;重庆市也先后发布了《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条例》和《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向库区流域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生养殖”,“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放养畜禽或从事网箱、网栏养殖”。养殖污水排放在一些地方也开始试点,因此池塘传统养殖方式废水排放的限制必将越来越严,势必增加养殖成本,我市池塘养殖何去何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是今后水产养

殖的主流方向,池塘鱼菜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目的

鱼池种植蔬菜,蔬菜吸收池塘水体氨氮等富营养因子、进行光和作用和分泌排异性的微毒素(有机酸)(张明华等,上海渔机所),净水、增氧、抑制鱼类病菌生

长,生产绿色蔬菜,上市或作为鱼类食物来源。鱼类排泄物供给蔬菜营养,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其中鱼类生产是第一目标,蔬菜生产是第二目标,蔬菜生产为鱼类生产服务。达到提高池塘综合生产效益,减少成本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定义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知识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茁壮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从而让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的新型复合养殖技术模式,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

四、技术原理

池塘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氮。氮代谢过程。氮随饲料等有机物质进人养殖水体,其沿二条途径转化:一是残饵碎屑经细菌分解,氧化为氨基酸,继而通过氨化作用生成酮酸;二是饲料经鱼类吞食、吸收并在氨基酸的脱氨作用下放出氨,氨氮(NH3-N)对鱼类毒性很大,浓

度超过1mg/l时会对鱼类造成危害。其可被需氧微生物(亚硝化单胞菌等)氧化而生成亚硝酸盐(NO2-N),此时的亚硝酸盐对鱼类具有相当

大毒性(应小于0.lmg/l)。在另外一种好氧微生物(如硝化杆菌)的作用下,亚硝酸盐被进一步氧化生成硝酸盐(NO3-N),硝酸盐是含氧水

系中氮代谢的最后产物,对鱼毒性最微,承受浓度有时可达200mg/l以上,但浓度太高也

会影响鱼类生长并呈现毒性,原因是某些硅藻和藻类(如小球藻)会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另一路径是进行厌氧条件下的反硝化菌处理,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

N2O,并以氮气(N2)形式向大气释放,问题是在有氧养殖水

体中营造厌氧环境的困难和经济性差。

而硝酸盐恰是植物可利用的无机氮形式,鱼菜共生技术正是通过水栽植物固氮作用,将氮结合到有机化合物中,从而以植物的同化吸收将氮代谢末点联接起来,产生了营养物质再循环的生态效应,既节约用水成本,又可收获无污染的鱼、菜绿色产品。

图1:鱼菜共生池塘物质循环流程图

五、技术路线

(一)蔬菜栽培技术路线 1.浮架制作工艺

(1)PVC管浮架制作方法

通过PVC管(110管)制作浮床,上下两层各有疏、密两种聚乙烯网片分别隔断吃草性类鱼和控制茎叶生长方向,重庆引育种中心是按照2m*4m和4m*4m两种规格进行制作,各地可根据自己池塘的实际条件,按照移动、清理、制作、收割方便的原则,选择合适的

规格浮架。

此种制作方法适合于任何养鱼池塘。

要求:各示范点尽按照标准、统一、实用、美观的原则,尽可能采用PVC管制作。

(2)竹子浮架制作方法

选用直径在6cm以上的竹子,首尾相连,按照竹子的长短固定成三角形(防止变形)。或者编制成60cm*80cm*20cm规格的竹篮。具体形状可根据池塘条件、材料大小、操作方便灵活而定。

此种制作方法适合于非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

要求:由于此种方法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美观性,在非示范点可采用此种工艺。

(3)其他材料浮架

凡是能浮在水面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做浮架,如稻草、废旧轮胎、泡沫、废旧塑料瓶等,可根据经济、取材方便的原则选择合适浮架。

2、栽培蔬菜种类选择

这里所说的蔬菜并不单单指吃的蔬菜,还应包括观赏用的花卉、喂食用的饲草等。

栽培蔬菜种类应选择根系发达,处理能力强的蔬菜瓜果植株,利用根系发达与庞大的吸收表面积,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

一般选择的品种有空心菜、水芹菜、丝瓜、水白菜、青菜、生菜等。推荐选择空心菜,因为其生长旺盛,产量大,净水效果好。

3、种植面积的选择

种养殖的面积与比例关系到物种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也就是物质

能量循环利用的最佳比例,比方说,多少鱼排出的粪便能为多少菜提供养分,多少菜能够对水质净化产生最佳的生态效果,这也是鱼菜共生技术的基础。

重庆市引育种中心试验结果表明,在亩产800kg以上,1.2米水深的池塘可栽种15-20%池塘面积的蔬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蔬菜种植的比例应根据池塘水质的肥瘦、水体的大小、养殖鱼类的多少合理确定。也就是说,鱼多则面广,水深则围宽。表1:重庆市水产引育种中心鱼菜共生池塘检测指标对比表

4.蔬菜栽培技术方法主要采用移植的方式栽种。

如pvc标准浮架可采用直接栽培法、营养杯栽培法和泥团栽培法。

直接栽培法指直接将植物茎秆(空心菜等)按20-30cm株距插入下层较密网目,即可成活,此法操作快捷、简单,但成活率相对较低,适宜面积人员少区域采用。

营养杯栽培法主要是花草培育杯,将杯内置入营养液或泥土(塘泥),按20-

30cm株距放入浮架,此法成活率较高,但相对繁琐,成本也较高。

泥团栽培法主要是指将植物茎秆直接插入做好的小泥团(塘泥即可),按20-

30cm株距放入浮架,此法成活率相对较高,操作也简单方便,成本低,建议大家采用此种栽培方法。

竹子浮架的栽种方法主要通过硬质绳子或者薄的塑料板将植物茎秆按合适株距固定其上即可。

竹篮浮架栽种方法相对更简单,直接将塘泥盛入竹篮,其上栽种,漂浮于水面即可。

栽种方法多种多样,总之只有一个目的,将植物固定好即可。

5(蔬菜收割技术方法

每次采摘的时候应做好记录,包括收获池塘编号、池塘面积、收获蔬菜面积以及产量、处理方式(销售或者投喂),销售收入以及投入量等。

如空心菜的收割方法,可以采用手摘、剪刀剪以及用镰刀范围收割。手摘、剪刀剪等方法选择性,采摘的蔬菜也均一,对长势也没有影响。镰刀收割,具有快捷、范围大,省时省力的特点,但其选择性差,将成熟未成熟,全部收割,影响其后续生长和以后出售都不太

利。

鱼菜共生蔬菜属水上生长,采摘的时候要下水,每次都划船、穿水裤下水费时费力,且天气炎热,操作人员容易中暑。有条件可以采用游乐船划动采摘,但价格投入较大,且不易管理。推荐采用废旧轮胎,中间固定木板或者放个大的水盘,操作人员坐着采摘。

6(理化指标测定

各示范点应对池塘较为详细的指标进行检测,如包括透明度、溶氧、pH值、氨氮、总氮、总磷、亚硝酸盐等,非示范点对常规指标应进行简单检测,如透明度(黑白盘)、pH值和溶氧等。

(二)池塘养殖技术路线

养殖技术路线按照我们80::20养殖模式进行。

1.水源条件

养殖用水必须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 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

水质标准) 规定,池塘最好保持一定的透明度30cm以上。水源方便,水量充足。

2.池塘条件

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佳(长宽约比为2.5:1),有效蓄水保持

1.8-

2.5米,面积2-10亩皆宜。池塘背风向阳,不渗漏,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

3.养殖模式

80::20养殖模式。即主要鱼类占总量的80%左右,搭养鱼类占总量的20%左右。

4.苗种放养

一般苗种放养前,就应分批栽种各种蔬菜等植物,以保证系统运行后,就具处理水质之功能。

苗种放养前15天左右进行,用生石灰200mg,l,250 mg,l或漂白粉20 mg,l带水清池。

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搭养鱼类的个体大小一般不得大于主养鱼类的个体大小。

假如说鲫鱼池塘放养密度:每亩投放50,60 g的大规格鲫鱼种1500,2000尾,50,150 g的鲢鱼150尾,100,250 g的鳙鱼20,30尾,50,100 g的团头鲂100尾。

5.饲料投喂

做好日志:做好养殖日志,掌握主养鱼类的数、量、饲料系数及生长速度等。

饲料的选择:饲料是鱼类和蔬菜的主要营养源。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要

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口性,要求新鲜、不变质、物理性状良好、营养成份稳定;饲料加工均匀度、饲料原料的粒度符合饲料加工的质量要求。

饲料投喂:坚持“四定” (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吃食和活动)原则,一般每天投喂3次。

6.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在整个成鱼养殖过程中,都是一项经常性、多方面、细致性的工作。要做到责任到人,专人巡塘,白天巡塘3次以上,观察水质、蔬菜生长情况、鱼类活动和吃食情况,检查有无鱼病等异常情况,晚上每隔2小时以内要巡塘一次,观察鱼类是否有缺氧情况,防止池鱼泛塘。

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对鱼种的来源、放养情况、投喂情况、防病治病用药情况和清塘情况等内容详细记录,定期做好鱼体抽样检查工作。

7.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逐步建立常见病害用药处方,严禁乱用药,用禁药。

一般措施为:

鱼苗、鱼种入塘前,严格进行消毒,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

mg/L(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分钟,或30 mg/L的聚维酮碘溶液(1%有效碘)浸浴5分钟;

鱼苗、鱼种下塘半月后,每立方米水使用1,2 g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一次;

巡塘时,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埋入土中;

病鱼池中使用过的渔具要浸洗消毒,可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 mg/L(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分钟,或30 mg/L的聚维酮碘溶液(1%有效碘)浸浴5分钟;

六、测产

各项目区域应严格做好测产工作。

详细记录鱼种来源以及成鱼销售去向,定期(月)抽样检测鱼类生长情况,测算生长速率,

投喂饲料量,测算饲料系数,每次采摘蔬菜均应有记录,蔬菜去向(销售或投喂),记录销

售产量,销售收入,投喂数量。

迷你鱼菜共生系统制作

迷你鱼菜共生系统制作 小小3平米的鱼菜共生系统,1年可以结出100多斤瓜果蔬菜以及三四十只可以吃的鱼——的确是收获颇丰!不管是叶菜还是瓜果类,都可以在鱼菜共生系统中茁壮成长。 和土壤种植比起来,水耕的栽培方式对于城市家庭来说有诸多好处: ?避免土壤中带进的虫卵; ?下大雨时不会造成土壤从花盆里被冲出、阻塞阳台水管; ?避免更换营养液时倒掉的废水造成的水体污染; ?用养鱼的水取代营养液,回收鱼类产生的废物; ?节省水; ?不会因为忘记浇水或者浇水过多而导致植物死掉。 有这么多好处的鱼菜共生,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什么是鱼菜共生系统? 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动

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鱼菜共生耕作体系有以下几种模式: 1、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滤液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2、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 根据种植部份的技术差异又分为以下几种共生方式: 1、直接漂浮法(比如艾维农庄的鱼菜共生):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杂食性的鱼会有吃食根系的问题存在,需对根系进行围筛网保护,较为繁琐,而且可栽培的面积小,效率不高,鱼的密度也不宜过大。 2、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如下图):两者之间通过砾石硝化滤床设计连接,养殖排放的废水先经由硝化滤床或(槽)的过滤,硝化床上通常可以栽培一些生

鱼菜共生技术培训教材

内部资料一 鱼菜共生技术培训教材 徐伟忠编 浙江省丽水市农科所农业智能化快繁中心

目录 鱼菜共生技术 (3) 鱼菜共生的发展历史及背景 (3) 鱼菜共生系统中物种间的生态关系 (4) 鱼菜共生技术的商业化模式 (7) 一、养殖部份 (7) 二、种植部份 (8) 以基质栽培为主的鱼菜共生系统 (8) NFT循环为特征的鱼菜共生系统 (9) 以气雾培的空间设计为特点的共生系统 (10) 以浮板栽培为特点的共生系统 (10) 水柱状设计的共生系统 (11) 与污水处理结合的共生系统 (12) 三、微生物处理: (12) 庭院式的鱼菜共生模式 (15) 一、养殖桶的建设, (16) 二、硝化过滤桶与床 (16) 三、气雾栽培与NFT系统的结合运用 (17) 四、辅助技术的建造 (17) 五、日常的管理: (17) 六、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18)

(a) 第 II 条鱼菜共生技术 养鱼种菜原本是两项分离的农业技术,但采用鱼菜共生方法实现了两者间的互作组合,形成了共同促进与效益叠加的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项综合效益最高的纯有机耕作模式,种菜不需再施肥,养鱼不需常换水,是一种资源节省型的可循环有机耕作模式,鱼排泄的废水及饲料残渣是蔬菜生长的最好养料,而蔬菜的根系与微生物群落又是水质处理净化的最佳生物过滤系统,三者所建立的植物---微生物---鱼生态关系实现了养鱼种菜的可持续与循环,是生态农业中一种最完美的结合。 当前农业生产资源也日渐匮乏,土地资源,淡水资源,可利用无污染的农业资源也将越来越少,农业生产面临着生态与资源的危机,如水的污染让很多水体的鱼虾资源面临危害,更不能进行生产性的规模化养殖,而种菜也因化肥的大量运用导致土壤严重之退化,可持续性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而鱼菜共生模式是结合了工厂化养殖与无土栽培蔬菜技术,是高科技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边缘优势与综合累加效益,比单独的养殖与种菜更省空间与资源,更省设备与成本管理投入。更为重要的是生产的蔬菜与鱼皆为有机鱼与有机蔬菜,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是符合现代食品消费趋势的一种最好生产模式。 节 2.01 鱼菜共生的发展历史及背景 鱼菜共生技术听似好像是一项全新的技术,但如果从它的特点进行分析,其实早在我国1500年前的古代农耕技术中就可以找到它的存在与痕迹。就是笔者孩提时,都有深刻的记忆,就是时常拿着网兜或畚箕到水稻田的沟里或水边的丛草间茭白丛中捉鱼,而且是自然生长的鲫鱼、小鲤鱼、泥鳅、鳝鱼等,有时凑巧还会捉到鲶鱼。这种看似自然农业群落所形成的自然生态共同体,其实它就是鱼菜共生的最朴素与原始的绉形。不管是鱼粮共生、还是鱼草共生以及鱼茭共生,其实都是与植物形成的共生体,蔬菜与植物本生不存在实质性区别,只有人们利用用途不同而进行了区分,它们的生态关系与共生促进原理都是相同的,这就是鱼菜共生技术形成的启示吧,无非它是鱼与水生植物的自然共生过程。还有一种朴素的鱼与植物的共生体就是,在自然水体的池塘进行养鱼与放养鸭子,利用淤泥与池塘水培肥庄稼,这种从实质分析也是一种朴素的共生关系,无非就是没有现代鱼菜共生技术那么直接与一体化而已。前者是鱼与水生植物间建立共生关系,后者是与陆地的庄稼建立了共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基于植物自然生态基础上所形成的,它因植物的特性而限制了它跨越性的直接共生,而现代无土栽培技术则可以让所有植物都统一到水中生长与栽培,这样就打破了植物及立地的屏障,直接把植物与鱼整合到同一的一体化的水系统中,就形成了现在直观的鱼菜共生系统。 那么,我们看近代的鱼菜共生技术发展史,也可以从中追寻到该技术的发展踪迹,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生态农业开始兴盛时,许多地方就开始推广稻萍鱼系统,萍作为鱼的饲料,而鱼的排泄物又成为肥田的有机养分,三者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生态共生关系,直到现在,如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龙现村已把稻田养鱼技术申报世界遗产保护,并在周边一带大面积发展该产业,这是鱼与植物共生最成功的技术范例,其实推而广之,水稻是适水性强的植物能直接在水中生长,所以它最有可能在生产中被农民所利用,但现代科技可以实现所有植物的水生栽培,这就自然把这技术嫁接到其它的经济植物或粮食作物之上,形成了以水培技术为支撑的新时期鱼菜共生体,只要把蔬菜改成水培即可。还有较为常见的就是荷鱼共生,在荷田里放养鱼,也同样实现共生互利关系,其实鱼与植物的共生是一种自然的

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 什么是鱼菜共生?鱼菜共生就是水中养鱼,水上种菜,鱼的排泄废物成为植株的生产养料,植物生长则为鱼类提供食物的一种综合种养新模式。那么,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它好在哪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实践中,农户需要注意什么呢? 鱼菜共生种养结合 据介绍,鱼菜共生是一种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隐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系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地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在养鱼虾的池塘种蔬菜,利用鱼类与蔬菜的共生互补关系,池塘水面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实现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互惠互利。 三种优势产品绿色 专家介绍,利用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来搞农业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其一,产品绿色。鱼菜共生的系统内严禁使用任何药物。如果业主使用渔药会危及蔬菜部分的生长,如果在蔬菜种植中使用农药,会导致鱼虾等水产品死亡。同时,鱼菜共生系统中也严禁添加对鱼有毒害的化肥。 事实上,由于鱼粪具备蔬菜所需要的全面营养元素,蔬菜对病虫害的抗性强,蔬菜根部的根际微生物分泌的植物抗生素对鱼的健康也非常有利。所以,养鱼和种菜都不需要打药,养出来的鱼虾,种出来的菜绿色、健康。而且品质好,鱼吃起来没有任何腥味,鱼肉鲜美紧致;蔬菜营养全面、鲜嫩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次,没有连作障碍。鱼菜共生系统不会出现传统土壤栽培的休耕、轮作,也没有连作障碍,不会发生病虫害,减少了生产成本。 最后,不长杂草。作物栽培在种植孔中,根系漂浮在水中,天然隔绝了杂草生长。因此,业主完全无需喷施除草剂。 及时收菜监测水质 虽然利用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搞农业生产,有很多优势,但业主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生产前,选择蔬菜品种应多样化,这样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构成一个好的生态环境。种菜的上下两层网片要绷紧,形成一定间距,控制蔬菜向上生长和避免倒伏。 其二、要及时收割蔬菜,避免蔬菜腐烂掉到水中,污染水质。 其三、要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及时监测,尤其是夏季,防止水质变坏,影响水产品产量。 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综合来看,鱼菜共生生态养殖不仅可以净水,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池塘底部的水产动物增加氧气,遮阴避暑,最终提高水产品质量,而且卖菜还有一笔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据测算,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平均亩产能提高10%左右,节约水电成本投入约30%,鱼药成本投入50%左右,病虫害显著减少,鱼类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综合生产效益可以提高30-80%。 鱼菜共生种菜技术要点 1、种类选择 栽培蔬菜种类应选择根系发达,处理能力强的蔬菜瓜果植株,利用根系发达与庞大的吸收表面积,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鱼菜共生的生产模式中一般主选空心菜,因为空心菜属蔓生植物,根系分布浅,喜充足光照,对密植的适应性也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 养殖户也可以根据生产和市场需要,选择其他蔬菜,一般夏季种植绿叶菜类有空心菜等,藤蔓类蔬菜有丝瓜、苦瓜等;冬季种植蔬菜有西洋菜、生菜等。 2、栽培时间 空心菜、丝瓜、苦瓜等夏季蔬菜,4月下旬以后,水温高于15℃时开始种植;西洋菜等秋季蔬菜,10月下旬以后,温度15℃以上时,开始种植。其他蔬菜种植品种根据生长季节和适宜生长温度栽种。 3、种植比例 池塘种植蔬菜就是消耗水体有效氮而达到净水的目的,较肥的池塘适合开展水上蔬菜种植,水质越肥,种植蔬菜比例越高。可以通过水色、气味、底泥深度和

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与技术专家知识系统.doc

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与技术专家知识系统 鱼菜共生是一种生态型可持续发展渔农结合的新技术,通过在鱼类养殖池塘水面种植 蔬菜,利用蔬菜根系发达、生产时对氮磷需求高等特性,水质原位生物调控方式,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循环系统,达到鱼和菜和谐共生。具有原位生物调水,吸收池塘废弃N、P,缓解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充分利用土地(水面)资源,光合作用增氧、 遮阴避暑、提高水产品品质、卖菜增收、减少水电药成本投入等优势,还能节约土地资源, 制造景观工程等诸多优势。 一、主要技术要点 (一)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1. 改造池塘基础设施: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佳( 长宽约比为 2.5:1) ,面积10-20 亩 为宜。鱼种池水深 1.5 米左右,鱼苗池水深在0.8 ~1.2 米之间。 2. 养殖品种放养:按池塘80:20 养殖模式进行主养品种和搭养品种的放养。主养品种 选择以销路好、苗种来源稳定的优质鱼类,如优质鲫鱼、草鱼、斑点叉尾鮰、团头鲂、泥鳅、翘嘴红鲌、黄颡鱼等。要求品种纯正、来源一致、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入塘前对 鱼种进行消毒,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食盐(浓度2%-4%,浸洗5-10 分钟)、漂白粉 (浓度10 克/ 立方米-20 克/ 立方米,浸洗10 分钟左右)。 3. 饲料投喂:坚持“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看”( 看季节、 看天气、看水质、看鱼吃食和活动) 原则进行饲料投喂,并视天气、水温和鱼摄食情况合理 调节投饲量及投喂次数。一般情况下每天投喂三次,上午8:00-9:00 时、下午12-13:00 时 和晚上18:00-19:00 时左右各投喂一次。水温低于18℃时,3 月份以前,日投食量一般体重 的1 %~2%;18℃以上时,4-6 月份为3%-5%;7 月份到9 月为5%-8%;10 月份以后为2%-3%, 并根据水温逐渐减少。以 1 小时内吃完为宜。 4. 病害防治:做好日常疾病的预防工作。在养殖中后期根据养殖池塘底质、水质情况 每月使用环境改良保护剂1-2 次。合理放养和搭配养殖品种,保持养殖水体正常微生物 丛的生态平衡,有效预防传染性暴发性疾病的流行。若发生病害,渔药使用应当符合《兽药 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5071-2002) 。不使用违禁渔药。在3-9 月流行病季节,每隔半月用生石灰30 克/ 立方米等消毒,并加强体内预防,选用中草药(每100 千克鱼用大黄30 克、黄芩24 克、黄柏16 克、小苏打30 克)粉碎后拌饲投喂。

新型鱼菜共生系统项目

新型鱼菜共生系统项目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新型鱼菜共生系统项目申报单位: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地址:丽水市丽阳街827号 邮政编码:323000 联系人:徐伟忠 电话: 传真: 申报日期:2007年5月 目录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三、研发内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技术流程 四、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期限 五、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七、效益分析

八、项目结论 一、项目概要 新型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集蔬菜粮食药草等作物的栽培合资循环工业化鱼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并结合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农业专家系统,实现鱼菜共生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其物种间和谐共生运行良好,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液,经植物净化吸收的水又可作为养殖水返回,双方间形成生态互利关系。该系统以其生态循环为特点,以其资源互补共生为技术思路,除了让产业链得以延伸完善外,更重要的是让农业排放实现最小化,符合当前倡导的生态绿色环保理念,是当前与未来可持续循环型有机农业的最佳生态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该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同时要考虑到三者之间生物种类及生物量之比例,从而达到一种最佳的生态组合,以实现鱼菜生产的高效益。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拟建立新型鱼菜共生系统基地,项目规划用地1000平方米,年可产无公害时鲜蔬菜100吨,鱼类10吨,预计产值52万元,上缴税金约13万元,投资利润率达76%,投资回收期年。 本项目建设期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 二、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传统数千年农民的农事活动与从业分工,大多是较为明晰而专业的,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等,从而形成了拥有各种专业技术技能的农民与专业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把生

新型鱼菜共生系统项目

新型鱼菜共生系统项目 申报单位: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地址:丽水市丽阳街827 号邮政编码:323000 联系人:徐伟忠电话:传真:申报日期:2007 年5 月

、项g概要、项g的意义及必要性 三、研发内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技术流程 四、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期限五、项g承担单位概况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匕效益分析八、项0结论

、项目概要 新型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集蔬菜粮食药草等作物的栽 培合资循环工业化鱼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并结合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农业专家系统,实现鱼菜共生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其物种间和谐共生运行良好,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液,经植物净化吸收的水又可作为养殖水返回,双方间形成生态互利关系。该系统以其生态循环为特点,以其资源互补共生为技术思路,除了让产业链得以延伸完善外,更重要的是让农业排放实现最小化,符合当前倡导的生态绿色环保理念,是当前与未来可持续循环型有机农业的最佳生态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该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同时要考虑到三者之间生物种类及生物量之比例,从而达到一种最佳的生态组合,以实现鱼菜生产的高效益。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拟建立新型鱼菜共生系统基地, 项目规划用地1000 平方米,年可产无公害时鲜蔬菜100 吨,鱼类10 吨,预计产值52 万元,上缴税金约13 万元,投资利润率达76%,投资回收期年。 本项目建设期从2007 年1月至2007 年12 月。 、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传统数千年农民的农事活动与从业分工,大多是较为明 晰而专业的,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等,从而形成了拥有各种专业技术技能的农民与专业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把生产环节或农业内部划分过于专一的生产模式渐渐被一种以农业内部生态优化,以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延伸循环为特征的可持续循环型农业经济所取代。鱼菜共生技术的运用,它巧妙地把养鱼业与蔬菜种植得以有机的生态结合,让种菜养鱼之间形成一种密不可分的相依关系,形成种互生共促的生态关系,除了让产业链得以延伸完善外,更重要的是让农业排污实现最小化,这是符合当前所倡导的生态绿色环保理念的生产模式。

(完整word版)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一、背景 养鱼业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2g,BOD(生化耗氧量)3-5g,耗去溶解氧5-6g(相当于1平方水面2天的自然复氧量)污染1.5立方水体,当前的养殖模式与现行的政策是有冲突的,欧共体上世纪80年代,即禁止自然水域“三网”(网箱、网围和网拦)养鱼和池塘养鱼污水的排放,日本2006年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澳大利亚还规定50km半径内只能举办一个养殖场,发达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管的是很严的,他们的理念是“鱼可以进口,污水不能出口”。 而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有所动作,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禁止水库网箱养鱼;重庆市也先后发布了《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条例》和《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向库区流域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生养殖”,“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放养畜禽或从事网箱、网栏养殖”。养殖污水排放在一些地方也开始试点,因此池塘传统养殖方式废水排放的限制必将越来越严,势必增加养殖成本,我市池塘养殖何去何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是今后水产养

殖的主流方向,池塘鱼菜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目的 鱼池种植蔬菜,蔬菜吸收池塘水体氨氮等富营养因子、进行光和作用和分泌排异性的微毒素(有机酸)(张明华等,上海渔机所),净水、增氧、抑制鱼类病菌生长,生产绿色蔬菜,上市或作为鱼类食物来源。鱼类排泄物供给蔬菜营养,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其中鱼类生产是第一目标,蔬菜生产是第二目标,蔬菜生产为鱼类生产服务。达到提高池塘综合生产效益,减少成本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定义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知识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茁壮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从而让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的新型复合养殖技术模式,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 四、技术原理 池塘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氮。氮代谢过程。氮随饲料等有机物质进人养殖水体,其沿二条途径转化:一是残饵碎屑经细菌分解,氧化为氨基酸,继而通过氨化作用生成酮酸;二是饲料经鱼类吞食、吸收并在氨基酸的脱氨作用下放出氨,氨氮(NH3-N)对鱼类毒性很大,浓度超过1mg/l时会对鱼类造成危害。其可被需氧微生物(亚硝化单胞菌等)氧化而生成亚硝酸盐(NO2-N),此时的亚硝酸盐对鱼类具有相

鱼菜共生系统的建立

鱼菜共生系统的建立 鱼菜共生技术就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在建立这样的系统时要考虑到三者之间生物种类、及生物量之比例,从而达到一种最佳的生态组合。 为了使三者间都有一个良好的互生环境,硬件设施的建设就是基础,软件的调控就是关键,物种 的选择就是达到成功共生的重要环节。在生产上可以根据上述原则去构建相关的设施设备与鱼种选择、微生物的培养。 开发鱼菜共生系统达到最适的生态平衡与最佳的经济回报,需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步,在光照充足,水源保障,电力交通方便的地方选择基地,最适就是在郊区或城市空旷地带,可以更贴近市场,便于产品的直销上市,减少中间运输环节,也可以改变传统长途运输对鱼菜产品新鲜度及质量的影响,得以发挥近郊农业的地域优势与市场优势,也就是对城市农业水资源运用的最经济生产模式,以往在城区或郊区常因水资源的制约而难以进行水产养殖,而鱼菜共生具有用水量极省,循环利用率高特点,完全可利用饮用水进行洁净化无污染之生产,就是普通养殖业用水量的10%,种植用水量的1/3,也就就是该系统几乎可以实现水的100%利用,除了自然蒸发与植物蒸腾耗水外,系统的运行没有任何浪费,就是节水集约型农业生产模式,更就是适合城市发展的都市农业项目。 第二步,确定种养殖的面积与比例,种养殖的面积与比例关系到物种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也就就是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最佳比例,适合的比例就是系统成功运行之关键,比方说,多少鱼排出的粪便能为多少菜提供养分,什么微生物种类的培育能够对水质净化产生最佳的生态效果,这些就是三者间共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也就是该系统最为核心的技术基础。 虽然目前,有许多地方也进行着工业化养鱼,但它们主要依靠物理与化学净化水质的方法来实现净化,与达到高密度的目的,设备设施与运行的成本极高,难以让普通业主所接受,存在的养殖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而引进植物与微生物参予系统共建时,就可以发挥微生物的强大分解能力来处理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及转化对鱼生存影响较大的氨氮,可以启动植物庞大的根系表面积来吸收吸附分解后可利用吸收的矿物质,从而达到水中残留物及有害物的及时转化与生物净化,为鱼的高密度养殖提供可循环利用的水资源,达到节水节能节料的目的。按照一立方水体配置14平方米的蔬菜种植面积来规划种养比例及布局,也就就是一个10立方米的养殖桶每天产生的排泄物就需要14平方米的蔬菜来净化吸收,来达到净化与平衡之目的,这个比例就是通过实践证明的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

鱼菜共生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鱼菜共生耕作体系有以下几种模式: 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滤液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 根据种植部份的技术差异又分为以下几种共生方式: 直接漂浮法: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杂食性的鱼会有吃食根系的问题存在,需对根系进行围筛网保护,较为繁琐,而且可栽培的面积小,效率不高,鱼的密度也不宜过大。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两者之间通过砾石硝化滤床设计连接,养殖排放的废水先经由硝化滤床或(槽)的过滤,硝化床上通常可以栽培一些生物量较大的瓜果植物,以加快有机滤物的分解硝化。 经由硝化床过滤而相对清洁的水再循环入水培蔬菜或雾培蔬菜生产系统作为营养液,用水循环或喷雾的方式供给蔬菜根系吸收,经由蔬菜吸收后又再次返回养殖池,以形成闭路循环。这种模式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效率高,系统稳定。 养殖水体直接与基质培的灌溉系统连接,养殖区排放的废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循环至基质槽或者栽培容器,经由栽培基质过滤后,又把废水收集返回养殖水体,这种模式设计更为简单,用灌溉管直接连接种植槽或容器形成循环即可。大多用于瓜果等较为高大植物的基质栽培,需注意的地方是,栽培基质必须选质豌豆状大小的石砾或者陶粒,这些基质滤化效果好,不会出现过滤超载而影响水循环,不宜用普通无土栽培的珍珠岩、蛭石或废菌糠基质,这些基质因排水不好而容易导致系统的生态平衡破坏。 水生蔬菜系统,这种方式就如中国的稻鱼共作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养殖与种植分离式共生,即于栽培田块铺上防水布,返填回淤泥或土壤,然后灌水,构建水生蔬菜种植床,把养殖池的水直接排放农田,再从另一端返还叫集回流至养殖池,这样废水在防水布铺设下无渗漏,而水生蔬菜又能充分滤化废液,同样达到良好的生物过滤作用,有点类似自然的的沼泽湿地系统。如茭白与鱼共生、水芋慈菇等水生蔬菜的共生,都可以采用该系统设计。 鱼菜共生技术原理简单,实际操作性强,可适合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也可用于小规模的家庭农场或者城市的嗜好农业,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需注意的是鱼及菜之间比例的动态调节,普通蔬菜与常规养殖密度情况下,一般一立方水体可年产50斤鱼,同时供应10平方米的瓜果蔬菜的肥水需求。家庭式的鱼菜共生体系,一般只需2-3立方水体配套20-30平方米的蔬菜栽培面积,就可基本满足3-5人家庭蔬菜及鱼产的消费需要,是一种极适合城市或农村庭院生产的农耕模式,也是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主体技术与趋势。

鱼菜共生模式的优点及四种搭配模式介绍

鱼菜共生模式的优点及四种搭配模式介绍 鱼菜共生即有机结合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科学的协同共生。利用种植蔬菜来吸收转化水体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同时鱼儿的排泄物以及饲料残渣等又可充当蔬菜生长的养料。这样,养鱼就可以不换水,种菜也可以不施化肥,一举两得就是这么简单! 这么伟大的发明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古代,中国温江、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就有了稻田养鱼的先例,稻田里养殖鲤鱼、鲫鱼、泥鳅、黄鳝、田螺等,这就是古人们创造出来的古代“鱼菜共生”模式,距今已1000多年。 现在我们所说的鱼菜共生,虽然发源于古代的稻田养鱼,但却具备了相当科技含量。当鱼儿遇上了蔬菜,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近年来,国内多位水产人在池塘开展过一些试验,发现下列四种种养模式可以让鱼儿和蔬菜更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1、直接漂浮法:这个最简单,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 2、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两者之间通过砾石硝化滤床连接,养殖排放的废水先经由硝化滤床的过滤,再循环利用作为滴灌湿地种植植物的营养液,经由蔬菜吸收后又从湿地经水生植物净化水,再次返回养殖池,形成闭路循环。 3、养殖水体直接与灌溉系统连接:养殖区排放的废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循环至栽培容器,经过滤后废水又返回养殖水体。 4、水生蔬菜系统:这种方式就如中国传统的稻田养鱼,不同之处在于养殖与种植是分离式共生。什么叫分离式共生呢?就是把养殖池的水直接排放农田,经农田土壤植被等处理后,再从另一端返回到养殖池。 上述方式种菜也是有讲究的,最好选择适合水生的经济蔬菜,如空心菜、水芹菜和竹叶菜等。空心菜是鱼菜共生的首选哦,因为空心菜生长快,产量大,对池塘过滤净化的效果是极好极好的。

【CN209711148U】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69000.7 (22)申请日 2019.03.22 (73)专利权人 陈知雨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 新华村13组27户 (72)发明人 陈知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张丹 (51)Int.Cl. A01K 63/00(2017.01) A01K 63/04(2006.01) A01G 3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属 于种养技术领域,该种养系统包括养殖池、酵化 过滤桶、集中回水池、A水泵、B水泵和种植植株的 种植槽,酵化过滤桶内悬挂有过滤袋,A水泵设置 在养殖池内,过滤袋通过第一水管与A水泵出水 端连通,种植槽通过第二水管与酵化过滤桶连 通,种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种植槽分别通过 一根第三水管与集中回水池连通,B水泵安装在 集中回水池内,B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四水管, 第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养殖池内。本种养系统 利用种植槽种植的植株净化养殖池内的水,成本 投入相较于现有技术更低。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209711148 U 2019.12.03 C N 209711148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11148 U 1.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酵化过滤桶、集中回水池、A水泵、B水泵和种植植株的种植槽,所述酵化过滤桶内悬挂有过滤袋,所述A水泵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内,所述过滤袋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A水泵出水端连通,所述种植槽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酵化过滤桶连通,所述种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种植槽分别通过一根第三水管与所述集中回水池连通,所述B水泵安装在所述集中回水池内,所述B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浮板,所述植株种植于所述浮板上且所述植株的根系伸入所述种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酵化过滤桶所处高度高于所述种植槽所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悬挂于所述酵化过滤桶上端,所述第二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酵化过滤桶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回水池内设有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根据所述集中回水池内液面高度控制所述B水泵的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推浪增氧管,所述推浪增氧管位于所述养殖池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水泵和所述第四水管以及所述推浪增氧管的数量均是两个且一一对应,两个所述推浪增氧管分别位于所述养殖池两侧且两个所述推浪增氧管推水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中央池底还设置有推水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酵化过滤桶以及所述A水泵的数量均是两个且一一对应,两个所述A水泵分别设于所述养殖池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水泵外还设有网罩。 2

鱼菜共生系统视频集生菜先生

鱼菜共生系统视频集——生菜先生 1、生菜先生的鱼菜共生系统(集)AP系统:鱼池、鱼菜比例、介质PH测试和介质质量、蚯蚓、水泵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u11/v_MTE3MDAwNTc2.htmlAP系统介绍:鱼池2。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show/xDTs7N1xlcvmAC9r0nqRSw...html AP系统介绍:水翠菜、菜池鱼池大小。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show/5DBaL76QKiWMdqhZGD3WEA...ht mlAP系统介绍:水自动循环原理——潮汐式水循环系统原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show/stKOicT8mgSSq5lrp7K2Og...htmlA P系统介绍:输水系统改造。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show/4AhVo2bY5boaiKvTpdPVEQ...html AP系统建造:种植床、排水系统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u67/v_MTE2OTcyMTIw.htmlAP系统建造:支起了大瓷缸当种植床。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u67/v_MTE2OTcyMTIw.html AP系统建造:鱼池建造——坑、木框、塑料布.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v_show/id_XNjE4OTkxMDIw.html?tpa= 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

AP系统建造:棚架。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v_show/id_XNjE4OTU1Nzgw.html?fro m=y1.2-1-103.3.3-2.1-1-1-2-0AP系统建造:棚架2。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v_show/id_XNjE5NjMxODc2.html?tpa= 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 AP系统建造:盖棚膜。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v_show/id_XNjE5NTk3NzY4.html?from =y1.2-1-176.3.3-1.1-1-1-2-0古画、支起瓷质种植盆。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v_show/id_XNjE5MTkyMDA0.html?fro m=y1.2-1-176.3.1-2.1-1-1-0-0AP系统建造:木质种菜床、木料建造的养鱼池。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v_show/id_XNjE5NjM0MjI0.html?from= y1.2-1-176.3.3-2.1-1-1-2-0生菜先生:电视采访片段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v_show/id_XNzI1OTQwMDEy.html?tpa =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 浙江丽水:鱼池结构——铁丝网+塑料膜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programs/view/K7asHeemNL4/?bid =03&pid=02&resourceId=0_03_05_02河马王爷出品之47:谈谈鱼菜共生里鱼和菜的矛盾 https://www.360docs.net/doc/226921405.html,/v_show/id_XNzI3Mjk0NzM2.html?from

鱼菜共生系统的建立

鱼菜共生系统的建立 鱼菜共生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在建立这样的系统时要考虑到三者之间生物种类、及生物量之比例,从而达到一种最佳的生态组合。 为了使三者间都有一个良好的互生环境,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基础,软件的调控是关键,物种的 选择是达到成功共生的重要环节。在生产上可以根据上述原则去构建相关的设施设备和鱼种选择、微生物的培养。 开发鱼菜共生系统达到最适的生态平衡与最佳的经济回报,需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步,在光照充足,水源保障,电力交通方便的地方选择基地,最适是在郊区或城市空旷地带,可以更贴近市场,便于产品的直销上市,减少中间运输环节,也可以改变传统长途运输对鱼菜产品新鲜度及质量的影响,得以发挥近郊农业的地域优势与市场优势,也是对城市农业水资源运用的最经济生产模式,以往在城区或郊区常因水资源的制约而难以进行水产养殖,而鱼菜共生具有用水量极省,循环利用率高特点,完全可利用饮用水进行洁净化无污染之生产,是普通养殖业用水量的10%,种植用水量的1/3,也就是该系统几乎可以实现水的100%利用,除了自然蒸发与植物蒸腾耗水外,系统的运行没有任何浪费,是节水集约型农业生产模式,更是适合城市发展的都市农业项目。 第二步,确定种养殖的面积与比例,种养殖的面积与比例关系到物种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也就是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最佳比例,适合的比例是系统成功运行之关键,比方说,多少鱼排出的粪便能为多少菜提供养分,什么微生物种类的培育能够对水质净化产生最佳的生态效果,这些是三者间共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也是该系统最为核心的技术基础。 虽然目前,有许多地方也进行着工业化养鱼,但它们主要依靠物理与化学净化水质的方法来实现净化,与达到高密度的目的,设备设施与运行的成本极高,难以让普通业主所接受,存在的养殖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而引进植物与微生物参予系统共建时,就可以发挥微生物的强大分解能力来处理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及转化对鱼生存影响较大的氨氮,可以启动植物庞大的根系表面积来吸收吸附分解后可利用吸收的矿物质,从而达到水中残留物及有害物的及时转化与生物净化,为鱼的高密度养殖提供可循环利用的水资源,达到节水节能节料的目的。按照一立方水体配置14平方米的蔬菜种植面积来规划种养比例及布局,也就是一个10立方米的养殖桶每天产生的排泄物就需要14平方米的蔬菜来净化吸收,来达到净化与平衡之目的,这个比例是通过实践证明的较为科学的比例。通常生产上构建时,可建直径3.5米、高1米约10-12立方水量的圆桶作为养

鱼菜共生概念与案例

鱼菜共生 一、技术简介 (一)鱼菜共生概念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把水产养殖(Aquaculture)与水耕栽培(Hydroponics)结合起来形成有机循环的生态系统,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鱼菜共生自动智能化管理,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二)鱼菜共生原理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中的氨氮含量增加,毒性越来越大,需要定期换水,以维持水质干净、延续产能;水耕栽培是一种无土栽培的耕作方式,能够稳定一年四季的产量,需调配营养液供植物吸收,但必须排放的废弃营养液中的化学肥料会造成环境污染。鱼菜共生技术刚好能够结合两者优点并改善缺点,不需换水,而是不断循环再利用。 鱼菜共生其实也可以视为鱼、菜、菌共生。 鱼:鱼类呼吸及排泄物中含有氨,氨累积过多会对生物造成伤害,甚至死亡,而水中的微生物亚硝化单胞菌能将氨分解成亚硝酸盐NO2,再由硝化杆菌转化为硝酸盐NO3,被植物所利用。

植物:植物的根部是以离子的方式来吸收养分,因此不论是哪种营养来源,都必须转换成硝酸盐的形态,才能被吸收利用,当植物吸收了被微生物分解的养分的同时,也净化了水质。此外,植物的根部会释放天然的抗生素,而这些抗生素可溶于水,也会帮助鱼类维持健康。 菌:水中的微生物会居住在介质、植物根系或水管内壁等氧气充足的区域中,约15-20小时便会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其中转换氨为氮肥的菌均称为硝化菌。硝化菌是净化鱼塘水质的关键角色。 水:最后,被植物根部净化后的水再循环回鱼池,便形成一个重复利用水资源的循环。鱼菜共生农法使用的循环水,也可称之为“生态水”或“系统水”。 (三)鱼菜共生耕作体系模式 1、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硝化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2、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 (四)鱼菜共生方式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资料讲解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 殖技术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一、背景 养鱼业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2g,BOD(生化耗氧量)3-5g,耗去溶解氧5-6g(相当于1平方水面2天的自然复氧量)污染1.5立方水体,当前的养殖模式与现行的政策是有冲突的,欧共体上世纪80年代,即禁止自然水域“三网”(网箱、网围和网拦)养鱼和池塘养鱼污水的排放,日本2006年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澳大利亚还规定50km半径内只能举办一个养殖场,发达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管的是很严的,他们的理念是“鱼可以进口,污水不能出口”。 而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有所动作,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禁止水库网箱养鱼;重庆市也先后发布了《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条例》和《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向库区流域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生养殖”,“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放养畜禽或从事网箱、网栏养殖”。养殖污水排放在一些地方也开始试点,因此池塘传统养殖方式废水排放的限制必将越来越严,势必增加养殖成本,我市池塘养殖何去何从,生态、循环

养殖模式将是今后水产养殖的主流方向,池塘鱼菜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目的 鱼池种植蔬菜,蔬菜吸收池塘水体氨氮等富营养因子、进行光和作用和分泌排异性的微毒素(有机酸)(张明华等,上海渔机所),净水、增氧、抑制鱼类病菌生长,生产绿色蔬菜,上市或作为鱼类食物来源。鱼类排泄物供给蔬菜营养,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其中鱼类生产是第一目标,蔬菜生产是第二目标,蔬菜生产为鱼类生产服务。达到提高池塘综合生产效益,减少成本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定义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知识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茁壮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从而让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的新型复合养殖技术模式,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 四、技术原理 池塘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氮。氮代谢过程。氮随饲料等有机物质进人养殖水体,其沿二条途径转化:一是残饵碎屑经细菌分解,氧化为氨基酸,继而通过氨化作用生成酮酸;二是饲料经鱼类吞食、吸收并在氨基酸的脱氨作用下放出氨,氨氮(NH3-N)对鱼类毒性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