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的4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合集下载

全面质量管理的4个支柱

全面质量管理的4个支柱

全面质量管理、支柱、质量教育、全员、PDCA、标准化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有人把它比喻为一座大厦,要使这座大厦牢固地树立起来,就必须有四根强有力的支柱,即质量教育、QC小组、PDCA循环和标准化,现分述如下i一质量教育质量教育的内容从广义来说.应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思想上的教育,教育全体员工从思想上重视质量,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技术标准,搞好相互协作。

使产品质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其次是组织各个岗位的员工,根据工作需要,学习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最后就是要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

要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员工没有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是不行的。

如果员工不掌握先进的工艺、先进的科学方法和管理技术,就不可能生产出先进的、高质量的产品。

市场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而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

加强技术培训就是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

员工培训是一种智力开发,但这种教育和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

”一生一次”的教育概念,是一种陈旧的概念,而必须代之以”继续教育”的概念。

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已有的知识不断陈旧和老化。

另外,如果人们只靠工作经验来增加和积累知识,那将是很有限的,在现代社会中,将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

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学习。

而企业也必须不断地对其员工进行教育和教训,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

二QC小组在日本,QC(Quality Contr01)小组是员工参加质量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全员参加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报导,在日本各企业中活动着上百万的QC小组,参加的人数已达一千多万。

通常,QC小组是自愿组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活动的。

他们经常研究和提出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各项建议和措施。

Qc小组建立的方式,可以各不相同,既可在—个班组内建立QC小组,也可以跨班组建立QC小组,也可以按产品或零部件组成QC小组。

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维度

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维度

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维度嘿,朋友!您知道吗,全面质量管理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表演”,得从四个维度来精心“编排”,才能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先来说说第一个维度——产品质量。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厨做菜,菜的味道、口感、色泽、营养,哪一样都不能差。

要是盐放多了,太咸;火候没掌握好,糊了;那这道菜能好吗?肯定不行!产品也是一样,质量不过关,消费者能买账?比如说手机,屏幕不清晰,反应慢,电池不耐用,谁会喜欢?所以,产品质量就是根本,是立足市场的基石。

再聊聊第二个维度——过程质量。

这就像一场旅行,从出发到目的地,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如果路线规划不好,堵车了;住宿没安排好,睡不好觉;那这旅行能愉快吗?同样的道理,生产过程中,如果流程不合理,操作不规范,检验不严格,那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吗?第三个维度是服务质量。

您想想,去一家餐厅吃饭,服务员态度冷冰冰,点菜半天不上,有问题也没人解决,您下次还想去吗?服务质量好,那就是给产品加分,让人觉得买得值,用得舒心。

就像网购,售后客服热情耐心,处理问题迅速,是不是会让您对这家店好感大增?最后一个维度是人员质量。

一个团队就像一支球队,每个队员都得有过硬的本领和积极的态度。

要是球员技术不行,配合不好,能赢得比赛吗?在企业里,员工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工作认真负责,那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能差吗?您看,这四个维度就像桌子的四条腿,缺一不可。

少了哪一条,这桌子都不稳当,全面质量管理的“大厦”也会摇摇欲坠。

只有把这四个维度都抓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指导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指导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指导思想1.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任何产品都必需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或未完全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给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讲, 质量必需是第一位的。

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质量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力量和生存力量主要取决于它满意社会质量需求的力量。

“质量第一”并非“质量至上" 。

质量不能脱离当前的消费水平,也不能不考虑成本而一味追求质量。

应当重视质量成本分析,综合分析质量和质量成本,确定最相宜的质量。

2.以顾客为中心,坚持用户至上外部的顾客可以是最终的顾客,也可以是产品的经销商或再加工者; 内部的顾客是企业的各部门和人员。

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全部工作环节都必需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内部顾客满足是外部顾客满足的基础。

因此,在企业内部要树立“下道工序是顾客”“努力为下道工序服务” 的思想。

只有每道工序在质量上都坚持高标准,都为下道工序着想,为下道工序供应最大的便利,企业才能目标全都地、协调地生产出符合要求, 满意用户期望的产品。

可见,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意味着全面质量管理要“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最终满意顾客的需要”。

3.预防为主、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优良的产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制造出来的而不是靠事后的检验打算的。

事后的检验面对的是已经成为事实的产品质量。

依据这一基本道理,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 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使不合格产品消逝在它的形成过程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当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出厂或流入下道工序,并把发觉的问题准时反馈, 防止再消失、再发生,加强质量检验在任何状况下都是必不行少的。

强调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不仅不排斥质量检验, 而且甚至要求其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4.用数据说话, 以事实为基础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

要求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 必需做到“心中有数” ,以事实为基础。

s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

s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学习要点 全面质量管理
一个概念, 五个核心观点, 四项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及其核心思想
1、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 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
最先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 姆提出。
二、质量目标管理 • 目标管理的原理:
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各级主管人员必 须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 质量目标管理—将目标管理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工作
中,就是所谓的质量目标管理。
• 质量目标管理的内容:
一个中心、四个环节、八项主要工作。 一个中心就是以企业的总质量目标为中心; 四个环节就是指对目标实施的PDCA循环; 八项主要工作包括:企业质量目标的制定;质量目标的展开;
自律:自觉执行工厂的规定和规则,养成
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素养。它是整理、 整顿、清扫、清洁持续、有序、自觉开展 的保障。
工具:标语、醒目的标识、值班图表、进
度管理、照片、录相、手册和表格等。
5S活动的意义
有助于改善物质环境,提 高职工素质,对提高工作 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 低生产成本,保证交货期 具有重要作用。
OEC管理法把质量互变规律作为基本思想,坚持日事日清, 积沙成塔,使员工素养、企业素质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寓于每日 工作之中,通过日积月累的管理进步,使生产力诸要素的组合 与运行达到合理优化的状态,不增加投入就可使现实生产力获 得尽可能大的提高,从而令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海尔运用PDCA来管理日常事务
• 对于OEC管理法的主要理念,海尔认为是“坚持两个原则,最大 限度地对待两种人”

全面质量管理包含的四个方面

全面质量管理包含的四个方面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包含的四个方面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或TQC),是以参加项目的全体职工为主体,综合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专业技术等科学,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施工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和全方位的管理,最终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突出的在“全”字上,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是指参加工程项目的全体人员(管理人员、工人等)全部参加到项目全范围的管理中去;
2、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即从项目的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都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3、是指不但管理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而且更主要的是管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保证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
4、是指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必须统筹考虑工期和成本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管理,它使质量管理从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在不增加成本、保证工期的前提下,使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二〇二四年八月二十二日。

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内容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内容
1.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1)质量第一 (2)用户至上 (3)质量源于设计和制造,而不是检验 (4)一切用数据说话 (5)突出人的积极因素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1)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2)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的内容 (3)辅助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4)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空间性和消费对象性上。
二、商品质量的特性与基本要求
(一)商品质量的特性 (二)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二)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对有形商品质量特性的要求
(1)使用性
(2)安全卫生性
(3)寿命周期
(4)可信性
(5)经济性
(6)审美性
(7)信息性和可追溯性 (8)环境友好性
2.对服务性商品的要求
(1)功能性 (2)时间性 (3)文明性
思考练习
1.商品质量的特性有哪些? 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服务性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有哪些? 3.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 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 4.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有哪几方面?试给以简要说明。 5.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 PDCA循环基本方法。想一想ຫໍສະໝຸດ 案例分析:维维豆奶问题事件
李女士于2009年7月5日购买维维集团生产的维维豆奶(袋装)一箱共 12袋,里面有吸管,因为平常都是在喝,李女士的先生(王先生)说口渴, 正好没有饮用水在,即刻煲的话又很烫,所以喝一袋豆奶,喝的时候王先 生说很难吸出来,而且说那味道很怪,因为他没喝过,如果之前有喝过, 肯定知道那味道不正常。后来用剪刀剪开发现有超过一半的沉淀物成糊状, 用吸管可以挑得起来,有酸臭味,李女士赶紧拿出剩余未喝的其它袋检查, 生产日期为:2009年7月2日,常温下保质期是45天,今天才7月22日,没 有过保质期,离保质期还有一半多时间呢!又在箱内的几张小合格证的背 后发现,有提醒说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出现坏包,出现坏包的时候请于厂家 联系,可以换同等量的产品,有联系号码。这样属于正常吗?难道提醒说 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出现坏包,就不属于质量问题吗?像生产商所保证的可 以换同等量的产品,消费者还敢喝吗?喝的时候又碰到所谓万分之一的可 能怎么办,虽然万分之一看起来是个很小的比例,但是量一大,就有成千 上万的朋友要遭遇不幸,而且他们那种包装,根本看不到里面的质量是怎 么样的。再说,这次可能只是发现沉淀物成糊状、有酸臭味,下次有可能 长虫、发霉。

全面质量管理的4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全面质量管理的4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强调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一切以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突出人的积极因素以及按PDCA循环办事。

1.强调质量第一任何产品都必须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或未完全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给消费者、给社会带来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讲,质量必须是第一位的。

1984年首届世界质量会议提出“以质量求繁荣”,1987年第二届世界质量会议提出“质量永远第一”,这些都说明“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

贯彻“质量第一”就是要求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要求企业在确定经营目标时,首先应根据用户的需求,科学确定质量目标,并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证。

“质量第一”并非“质量至上”。

质量不能脱离当前的消费水平,也不能不问成本一味讲求质量。

应该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把质量与成本加以统一,确定最适宜的质量。

2.强调用户至上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用户至上”就是要树立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服务的思想。

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必须满足用户的要求,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应以用户的满意程度为标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

这里的用户是广义的,不仅是产品的直接用户,而且指在企业内部,下工序是上工序的用户,下工段或下车间是上工段或上车间的用户等。

3.预防为主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凡事要防患于未然。

重视产品设计,在设计上加以改进,消除隐患。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尽量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发生之前,同时对产品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并认真处理。

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在生产过程中,检验是重要的,可以起到不允许不合格品出厂的把关作用,同时还可以将检验信息反馈到有关部门。

但影响产品质量好坏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检验,而主要是在于设计和制造。

4.强调用数据说话这就是要求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在研究问题时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和表面现象,要对问题除去有定性分析外还尽量定量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4根支柱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4根支柱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4根支柱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有人把它比方为一座大厦,要使这座大厦坚固地树立起来,就必需有4根强有力的支柱,即质量教育、QC小组、PDCA循环和标准化,现分述如下。

1. 质量教育既然产品的质量打算于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质量,那就必需要求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

因此,就必需不断地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质量,在管理行为上把握与自己的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方法,并有高度的技术操作水平,以保证产品质量。

这样才能达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

质量教育的内容从广义来说,应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思想上的教育,教育全体员工从思想上重视质量,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技术标准,搞好相互协作,使产品质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其次是组织各个岗位的员工,依据工作需要,学习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最终就是要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

要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员工没有文化和科学技术学问是不行的。

假如员工不把握先进的工艺、先进的科学方法和管理技术,就不行能生产出先进的、高质量的产品。

市场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而质量的竞争归根究竟又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

加强技术培训就是培育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

员工培训是一种智力开发,但这种教育和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

“一生一次”的教育概念,是一种陈旧的概念,而必需代之以“连续教育”的概念。

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的高速进展,使人们已有的学问不断陈旧和老化。

另外,假如人们只靠工作阅历来增加和积累学问,那将是很有限的,在现代社会中,将远远不能满意工作的要求。

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学习。

而企业也必需不断地对其员工进行教育和教训,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和进展的需要。

2. QC小组在日本,QC(quality control)小组是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报道,在日本各企业中活动着上百万的QC小组,参与的人数已达一千多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质量管理的4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强调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一切以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突出人的积极因素以及按PDCA循环办事。

一、强调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1.强调质量第一:任何产品都必须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或未完全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给消费者、给社会带来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讲,质量必须是第一位的。

1984年首届世界质量会议提出“以质量求繁荣”,1987年第二届世界质量会议提出“质量永远第一”,这些都说明“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

贯彻“质量第一”就是要求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要求企业在确定经营目标时,首先应根据用户的需求,科学确定质量目标,并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证。

“质量第一”并非“质量至上”。

质量不能脱离当前的消费水平,也不能不问成本一味讲求质量。

应该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把质量与成本加以统一,确定最适宜的质量。

2.强调用户至上: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用户至上”就是要树立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服务的思想。

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必须满足用户的要求,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应以用户的满意程度为标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

这里的用户是广义的,不仅是产品的直接用户,而且指在企业内部,下工序是上工序的用户,下工段或下车间是上工段或上车间的用户等。

二、一切以预防为主
1.预防为主: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凡事要防患于未然。

重视产品设计,在设计上加以改进,消除隐患。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尽量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发生之前,同时对产品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并认真处理。

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在生产过程中,检验是重要的,可以起到不允许不合格品出厂的把关作用,同时还可以将检验信息反馈到有关部门。

但影响产品质量好坏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检验,而主要是在于设计和制造。

三、用数据说话
1.强调用数据说话:这就是要求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在研究问题时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和表面现象,要对问题除去有定性分析外还尽量定量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事实依据是很重要。

四、突出人的积极因素以及按PDCA循环办事
1.突出人的积极因素:与质量检验阶段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相比,全面质量的特点之一就是全体人员参与管理,“质量第一”、“人人有责”,格外强调调动人的积极因要提高质量意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一是靠教育,二是靠规范,同时还要有关质量的立法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各种激励以及处罚措施。

2.按照PDCA循环办事:PDCA循环是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总结(action)循环上升的过程。

PDCA循环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程序,它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质量管理原则。

PDCA这四个阶段不是孤立的,不能把它们分开。

四个阶段有先后,但又有联系,头尾衔接。

如同一个车轮,车轮向前转动,我们的工作就不停顿的前进。

因此,可以认为质量管理就是PDCA循环不断地转动。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