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申报建筑类型:项目自评星级: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二〇一五年十月制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评价指标体系所有参评项的总分为100分。

如存在不参评项,应按照比例将其余参评项总分调整至满分再计算实际得分。

3.“达标判定”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参评的项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应在该项“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4.“自评得分”的分值应与“评价分值”一致,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和因项目情况可不参评的项已注明,其余项如不满足“评价内容”要求则为“0”分。

5.“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及查阅路径。

6.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并与申报书、申报声明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7.不得自行删除本报告的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三、自评内容 (2)4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4)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19)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6)5节能与能源利用 (32)5.1控制项 (33)5.2评分项 (39)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39)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4)Ⅲ照明与电气 (52)Ⅳ能量综合利用 (58)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5)6.1 控制项 (66)6.2评分项 (69)Ⅰ节水系统 (69)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4)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79)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3)7.1 控制项 (84)7.2 评分项 (87)Ⅰ节材设计 (87)Ⅱ材料选用 (94)8室内环境质量 (104)8.1 控制项 (105)8.2 评分项 (113)I室内声环境 (113)II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0)III室内热湿环境 (125)IV室内空气质量 (128)11提高与创新 (134)11.2 加分项 (135)I性能提高 (135)II 创新 (145)附表1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计算书 (150)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为分,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要求分,各章节得分情况见表1。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XX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办公室制二〇一年月XX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居住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3。

“实际提交材料”中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

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XX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自评总述XX二、XX自评内容XX4.1 节地与室外环境XX4。

2节能与能源利用XX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XX4。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XX4.5室内环境质量XX4.6 运营管理XX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______星级的标准.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二、项目效果图三、自评内容4。

1 节地与室外环境XX控制项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和其他保护区.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土地出让时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园林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要求:1.现状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2.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实际提交材料:4。

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申报流程

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申报流程

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申报流程一、了解绿色建筑运行标识。

这可是个超酷的标识呢!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就像是绿色建筑的一个荣誉勋章。

它表明这个建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真的达到了绿色环保的要求。

比如说,这个建筑在能源利用方面特别高效,就像一个超级节能小卫士;在室内环境方面也特别舒适,住在里面或者在里面工作就像被温柔呵护着一样。

不过呢,要拿到这个标识,得按照一定的流程来哦。

二、前期准备工作。

1. 建筑相关资料收集。

咱们得把建筑的各种资料都找出来。

像建筑的设计图纸呀,这就像是建筑的出生证明一样,上面详细记录了建筑最初的模样和规划。

还有建筑的设备清单,这里面包括了空调呀、电梯呀这些设备的型号、参数等信息,这就好比是建筑的装备清单呢。

另外,建筑的能耗数据也很重要哦,它能告诉我们这个建筑在能源使用上的表现,是个小贪吃鬼还是个节约小能手。

2. 组建申报团队。

这个团队就像是一个超级战队。

要有熟悉建筑工程的人员,他们就像建筑的医生,了解建筑的结构和各种“身体状况”;还要有懂得能源管理的人,他们就是能源的魔法师,能分析建筑的能源使用有没有魔法漏洞;再有就是了解环保知识的小伙伴,他们是环保小天使,确保建筑在环保方面没有瑕疵。

三、进行申报。

1. 在线申报。

现在很多申报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啦,超级方便呢。

我们要找到官方的申报平台,然后按照平台的要求填写各种信息。

这就像是在填写一份超级详细的建筑简历,把建筑的优点、特长,还有各种数据都一一填上去。

填写的时候可一定要仔细呀,不能像马大哈一样粗心大意,不然可能会影响申报结果哦。

2. 提交申报材料。

把之前收集好的建筑资料、团队的分析报告等材料都打包提交上去。

这些材料就是我们申报的武器,要确保它们齐全、准确。

就像送孩子去参加比赛一样,得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得妥妥当当的。

四、受理与审核。

1. 受理阶段。

申报材料提交之后,相关部门就会开始受理啦。

这个时候我们就像等待考试结果的学生一样,心里有点小紧张呢。

2019新版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模板共159页

2019新版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模板共159页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0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GB/T50378-2019CSUS-GBRC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4)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20)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8)5.1 控制项 (36)5.2 评分项 (42)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2)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8)Ⅲ照明与电气 (55)Ⅳ能量综合利用 (60)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6.1 控制项 (70)6.2 评分项 (73)Ⅰ节水系统 (73)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8)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2)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1)Ⅰ节材设计 (91)Ⅱ材料选用 (98)8 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10)8.2 评分项 (119)GB/T50378-2019CSUS-GBRC I 室内声环境 (119)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5)III 室内热湿环境 (130)IV 室内空气质量 (132)11 提高与创新 (138)附表1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计算书 (151)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申请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材料清单及要求

申请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材料清单及要求

申请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材料清单及要求
一、纸质材料清单及要求
注:1、申请单位提交的纸质材料必须与电子材料内容一致。

2、申请单位应按照上表提交合规的申请材料,其中材料1、2、
3、
4、6应A4大小、胶装,不可用活页夹、拉杆夹装订。

3、专家评审结束后,纸质材料5、7由申请单位带回;收到专家审查意见后5个工作日内,申请单位将修改完善的纸质材料1、2、3、
4、6交由厅科技发展中心存档。

二、电子材料清单及要求
注:1、申请单位提交的电子材料必须与纸质材料内容一致。

2、电子材料应按上表要求整理后提交。

提交的证明材料应简洁明了,与申请无关的内容请剔除。

各条文所需图纸,属同一章节的,只需提供一次。

3、上表中涉及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及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

申报绿色建筑标识证明材料清单及要求

申报绿色建筑标识证明材料清单及要求

申报绿色建筑标识证明材料清单及要求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考虑到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建筑。

在居住建筑领域,绿色建筑不仅能够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够节约能源和资源。

为了申请绿色建筑标识证明,以下是申报材料的清单及要求。

1.建筑设计与能耗分析报告:该报告应包括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形式、能源利用和节能措施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能耗分析报告,分析建筑的能耗情况。

2.能源效率证明材料:申请者需要提供建筑的能源效率证明材料,包括建筑的能耗数据、建筑中使用的节能设备和技术等。

3.室内环境质量评估报告:提供由专业机构进行的室内环境质量评估报告,评估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照明情况、噪音等。

4.节水措施实施证明:提供节水设施和措施的实施证明,如太阳能热水器、水龙头节水器、雨水收集系统等。

5.建筑材料证明:提供建筑使用的环保材料证明材料,如低污染、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等。

6.废物管理证明:提供建筑废物管理计划和实施证明,包括废物分类、回收和处理的措施。

7.智能系统证明材料:提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证明材料,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等。

8.绿色交通证明材料:提供建筑周边绿色交通设施的证明材料,如自行车停车位、公共交通站点等。

1.材料的真实性:提供的申报材料应真实、准确,不能有虚假内容。

2.材料的完整性:申报材料应齐全,包括所有要求的材料和证明文件。

3.材料的规范性:申报材料应按照要求的格式和规范进行整理和提交。

4.材料的有效性:提供的证明材料应在有效期内,并且与申报内容相符合。

5.材料的可核实性:申报材料应提供可核实的证明材料,如相关机构的评估报告、证书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工作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工作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1.06.10•【文号】建办标〔2021〕23号•【施行日期】2021.06.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工作的通知建办标〔2021〕23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建标规〔2021〕1号),为做好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申报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由项目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或业主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自愿进行申报。

除特殊情况外,申报单位可随时申报。

申报单位注册登录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网址:,以下简称标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申报。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操作手册》可在标识管理信息系统下载。

申报单位应在标识管理信息系统中填写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技术指标信息,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逐条对项目达标和得分情况进行自评,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报项目所在地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初审。

二、初审推荐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应由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推荐,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登录标识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对本地区申报项目进行初审,主要审查以下内容:(一)申报单位和项目是否满足《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规定的申报条件;(二)申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程序;(三)申报项目是否有知识产权纠纷,是否存在项目成果归属争议;(四)申报项目是否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五)申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相关政策规定;(六)申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效。

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逐条审查项目达标和得分情况,初步审查项目是否满足三星级标准要求。

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实施方案

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实施方案

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实施方案绿色建筑标识是指对建筑项目进行评价和认证,以评估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制定评价标准我们将制定一套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建筑设计、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材料选择、室内环境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将基于国际上通用的绿色建筑标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二、建立评估机构我们将成立绿色建筑评估机构,负责进行绿色建筑标识的申报和评估工作。

评估机构由经过培训和认证的专业人员组成,具备相关技术和知识,并独立、公正地进行评估工作。

三、申报流程绿色建筑标识的申报流程分为三个步骤:预申报、正式申报和评估。

预申报阶段,建筑项目申请者需提交一份初步申报材料,包括建筑设计图纸、能源利用计划、材料选择方案等。

评估机构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正式申报阶段,申请者根据评估机构的要求,完善申报材料,并提交正式申报申请。

评估机构将对申请材料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实地考察、数据采集和室内环境测试等。

评估阶段,评估机构根据评估结果,对建筑项目进行评定,并颁发相应的绿色建筑标识。

四、评估结果公示评估机构将对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包括评估报告、标识等信息。

建筑项目的评估结果将在评估机构的官方网站上公示,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

同时,评估机构也将与建筑项目申请者签订保密协议,确保评估结果的保密性。

五、建立激励机制为鼓励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我们将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包括奖励和优惠政策。

对于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如财政资金支持、建筑产权优先等。

同时,我们还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对绿色建筑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如增加建筑容积率、降低土地出让价格等。

六、定期检验和复评绿色建筑标识的有效期为五年,评估机构将在有效期满前对项目进行定期检验和复评。

定期检验将对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审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复评将对项目重新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决定项目是否可以继续持有绿色建筑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公共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二〇一一年四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17)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2)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7)5.5 室内环境质量 (71)5.6 运营管理 (88)三、附录 (I)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二、项目效果图自评内容5.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土地出让时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

要求: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5.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可能的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简要说明:(3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土地出让时规划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相关专项报告等。

要求: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应包括场址检测或评价报告;3.如场地内包含可能的威胁或危险源,应提供针对不同类型威胁或危险源的防护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5.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是、□否。

如是,简要说明采用何种措施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200字以内)。

室外景观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是、□否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是、□否如周边有居住建筑,本项目是否影响其日照要求:□是、□否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建筑效果图、建筑设计说明、建筑立面设计图纸、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设计文件、室外景观照明图纸和设计说明、玻璃幕墙相关专项报告,设计单位或者第三方提供的日照分析报告1等。

要求:1.总平面图中应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居住类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2.幕墙设计文件中需包含光污染分析说明;3.日照分析报告须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日照阴影及日照时间进行模拟计算,提供该地块可能产生日照影响范围内的日照分析图及详细的计算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1模拟分析报告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进行介绍,并提供模拟计算电子文件。

下同。

5.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以上皆无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设计图、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图纸或说明,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等。

要求:如有以上提到的建筑或设施,应说明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

实际提交材料:5.1.5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设计阶段此项不参评一般项5.1.6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位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类型如环境噪声值不达标,简要说明降噪措施。

(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噪声现场测试报告、噪声相关设计分析文件等。

要求:1.应提供场地环境噪声测试结果;2.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需提供降低噪声的措施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5.1.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室外风环境模拟得到的建筑周围人行区1.5m处风速是否小于5m/s:□是、□否简要说明本项目室外风环境情况或改善风环境的措施:(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图纸,由第三方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要求:1.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中应提供建筑周围人行区1.5m处风速预测结果;2.如采取措施改善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环境,应提供相应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清单: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采用屋顶绿化:□是、□否是否采用垂直绿化:□是、□否屋顶可绿化面积:m2;屋顶绿化面积:m2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简要说明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200字以内)1.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的位置、方式等2.主要植物种类等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设计单位提供的屋顶总平面设计图、屋顶绿化设计图纸及说明、垂直绿化设计图纸及说明、种植设计图。

要求:1.屋顶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屋顶可绿化面积、屋顶绿化的类型和面积;2.垂直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垂直绿化的位置、面积。

实际提交材料:5.1.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是、□否是否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是、□否请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设计单位提供的景观设计图纸和说明、种植设计图、苗木表等。

要求: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和数目,并与图纸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5.1.10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交通组织是否人车分行:□是、□否距离主要出入口500m内公交线路有条公交线路名称为:请对交通组织进行简要分析。

(3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图、交通分析图、申报单位提供的当地交通地图等。

要求:提供的当地最新交通地图上应标明项目所在位置。

实际提交材料:5.1.1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有地下空间:□是、□否地下建筑面积:m2建筑占地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地下空间设计图纸、说明。

要求:设计文档中应包括地下空间的功能、面积、设计图纸等。

实际提交材料:优选项5.1.1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利用废弃场地:□是、□否所选废弃场地为:□不可建设用地、□仓库、□工厂弃置地、□其他对原有场地是否进行检测或处理:□是、□否简要说明该废弃场地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申报单位提供的场地地形图,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检测评估报告、处理方案等。

要求:1.应包括原有废弃场地地形,并标明废弃场地区域;2.说明对废弃场地采取的检测和处理措施,提供相应的检测、评估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5.1.13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如本项目无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此项不参评)(项目本身原因不参评,仍应在“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证明材料”中提供相应的材料,无原因、无证明材料,则判为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将尚可利用的旧建筑纳入规划项目:□是、□否保留和利用的旧建筑部分为:□立面、□环境、□主体结构、□室内空间简要说明以下内容:(300字以内)1.原有旧建筑基本情况2.对旧建筑如何进行再利用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申报单位提供的场地地形图、旧建筑相关图纸或照片,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设计图纸、旧建筑改造方案(图纸和说明),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旧建筑结构检测报告等。

要求:1.需在总平面中标出旧建筑位置;2.说明原有旧建筑的功能、面积等基本情况,旧建筑的结构检测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