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

合集下载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等级标准及原则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等级标准及原则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维护、改造和拆除等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及其室内外环境的适宜性和健康性,从而保障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标识评价等级标准及原则,以推动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应用。

一、建筑设计阶段1. 基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合理选用可再生能源,充分考虑被动式设计和自然通风采光等设计要素,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通风透光性。

2. 采用环保建材,降低建筑材料的污染排放,提高维护和改造阶段的可持续性。

3. 注重绿色景观设计,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绿色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舒适性。

二、建筑施工阶段1. 严格控制施工废弃物的产生,推行可循环再利用的施工废弃物处理方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 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采用节水设施和技术,减少施工中的用水量,降低施工对水资源的消耗。

三、建筑使用阶段1. 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加强室内环境调节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2. 引导建筑用户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提高建筑使用阶段的可持续性,鼓励绿色建筑认证,促进建筑节能减排。

3. 强化室内外环境监测,确保环境质量达标,提高建筑使用阶段的健康、舒适性。

四、建筑维护改造阶段1. 采用环保材料进行维护和改造,减少对原有建筑结构的破坏,提高维护改造的可持续性。

2. 合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尽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维护改造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3. 强化对维护改造施工过程中施工废弃物的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五、建筑拆除阶段1. 采用绿色拆除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及污染,确保拆除过程中安全、清洁。

2. 加强对拆除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3. 优化拆除规划,降低拆除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推动建筑拆除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体来说,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等级标准及原则包括了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改造和拆除等全寿命周期,在不同阶段均有相关要求和指导原则。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申报项目名称:XXXXXX项目申报单位名称:XXXXXX房地产有限公司深圳XXXXXX技术有限公司XXXXXX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一星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制二〇一一年四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4. 本报告封面的“项目名称”和“申报单位”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1)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8)4.5 室内环境质量 (60)4.6 运营管理 (73)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运行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运行阶段__一_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二、项目效果图二、自评内容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 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土地出让时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项目编号: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申报时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编制
2019年7月
填写说明
1、申报书一律采用A4规格的纸打印,装订成册,一式一份,并提供电子文档;
2、申报书封面的“项目名称”应与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审批文件的“工程名称”一致,在尽量一致的情况下,项目名称中最好包含地域、楼号等信息,例如“天津锦绣园住宅1~3号楼”;
3、申报书封面的“申报单位”名称应与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名称一致;如有其他联合申报单位,请在此处一并列出,以顿号隔开;
4、“申报建筑面积”指参加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面积;
5、基本材料的纸质材料,按A4规格装订成册,文件名为“1基本材料”,一式一份,并提供电子文档;
6、基本材料列表中“是否提交”按提交情况填写,已提交的材料打“√”,不提交的材料打“×”;
7、评价材料应包括自评报告中涉及到的所有材料。

按9类“材料分类”分别归类整理,文件名分别为:“1基本材料”、“2规划设计”、“3建筑设计”、“4景观设计”、“5暖通设计”、“6给排水设计”、“7结构建材”、“8电气设计”、“9施工管理”、“10其他材料”,并
提供电子文档;
8、申报材料具体要求:所有材料必须为有签字和盖章的有效文件;
9、严格按照填写说明的要求如实填写,如有虚假,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

一、项目基本情况表
二、关键评价指标情况
三、增量成本情况(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四、工程概况
五、主要技术措施简介
六、项目创新点、推广价值和综合效益分析
七、申报单位概况
八、项目主要参加人员
九、提交基本材料列表。

绿建标识申请流程

绿建标识申请流程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依据国家《标准》、《技术细则》 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对已 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建筑,按照意见进行评价标识,颁发证书和挂 牌,标识有效期为3年。
设计标识与标识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阶段)》 标识有效期1年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主要内容
一、绿建评价标识简介 二、评价标识申报流程 三、评价标识等级划分 四、绿建案例 五、绿色建筑咨询服务公司业务
一、绿建评价标识简介
1.评价标识与标识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简称“评价标识”),是 指对申请进行绿色建筑一、二星级评定的建筑物,依据国家《绿 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按照 本实施意见确定的程序和要求,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 评价活动。
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通过 工程质量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未发生 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工程款。
绿建标识申请整体流程
各种认证体系
二、评价标识申报流程
评 价 申 请 流 程 图
评价申请流程图说明
1.“申报意向” 可由申报单位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绿色建筑
7.“专业评价” 是指绿标办成员单位中工作经验丰富、熟悉绿色建筑评价工
作的专业人员根据已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材料,核实申报单位自 评结果,并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核实。 8.“专家评审”
是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委员对申报材料和专 业评价结果进行核实和确认,并对,则给出专家评审结论,得到最 终评价结论;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制二〇一一年四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4. 本报告封面的“项目名称”和“申报单位”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1)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8)4.5 室内环境质量 (60)4.6 运营管理 (73)三、附录 (I)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运行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______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项目效果图二、自评内容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定义说明解析

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定义说明解析

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人体健康等因素的建筑。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出现,为评价建筑的环保性、能源效率和人居舒适性提供了依据,也为建筑从业者和业主提供了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指导与参考。

本文将对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向更加环保、高效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介绍文章的主题和背景,引出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正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讨论:- 绿色建筑的概念:解释绿色建筑的定义和特点,为后续内容铺路。

- 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意义:介绍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对于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 目前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现状:分析目前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应用和普及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 结论:总结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号召行动,推动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普及和应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重要性,并对目前标识的现状进行分析。

旨在引起社会对绿色建筑的关注,促进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和推广。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未来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实现绿色建筑在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呼吁行动,推动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普及和应用,为建设更加环保、健康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2.正文2.1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舒适度的建筑。

绿色建筑注重可持续发展,力求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住区建筑规划图电子版
4. 单体建筑设计图/建筑室外布局
5. 自然采光措施与设施
6. 室外工程设计
7. 交通规划/绿化规划
8. 能源规划
9. 屋面与下垫面材料的种类、面积
10. 单体建筑材料及热工性能
11.能源系统设计
12. 水环境规划/暖通空调设计
13. 资源再利用
三、美国LEED和中国绿色建筑认证“绿三星”比较分析
LEED-CS:Core and shell projects核心筒和外壳
LEED-H:Homes家
LEED-ND: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社区邻里开发
LEED Application Guides:Retail (currently in pilot), Multiple Buildings/Campuses,Schools, Healthcare, Laboratories, Lodging零售(现正拟定中)、建筑群/园区、学校、医疗卫生、实验室、住宿
5. LEED评估认证的分类
LEED-NC:New commercial construction and major renovation projects新商业建设和主要修复项目
LEED-EB:Existing building operations现有建筑营运
LEED-CI:Commercial interiors projects商业室内项目
绿色建筑的精髓在于“因地制宜”,一个大洋彼岸的非官方标准,能否通用于我国量大面广的建设项目,究竟谁更适合中国的绿色建筑?这是不少企业面临的两难选择:一面是尽管费用昂贵但普遍认为操作简单、附加值明显的“国际标准”,一面是虽然花费不大但却必须实打实干、还要推后“成果”享受的“本土化标准”,谁才是中国绿建标签?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附件2 项目编号:江西省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盖章)主管部门申报时间说明1、申报书一律采用A4规格的纸和4号宋体字打印,一式两份,装订成册,并提供电子文档;2、申报书封面的“项目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工程名称”一致;3、申报书封面的“申报单位”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名称一致;4、“申报建筑面积”指参加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面积;5、对于非住宅类建筑,“住区绿地率”、“住宅建筑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两项不必填写;6、严格按照填写说明的要求如实填写,如有虚假,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

一、工程基本情况1、建筑类型□住宅(选项打√)□公建(□宾馆类□办公类□其他)□住宅/公建(其中公建属于(□宾馆类□办公类□其他))2、项目现状□施工图阶段(预计开始施工时间:年月)□施工阶段(开始施工时间:年月)3、实施起止年限项目立项时间:年月日项目竣工时间:年月日4、占地面积万m2建筑总面积万m2申报建筑面积万m2 5、总投资万元绿色建筑总增量成本(元/m2)6、经济效益静态回收期:年动态回收期:年7、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等级□施工图阶段□运营阶段(选项打√)□一星级□二星级(选项打√)8、主要指标住区绿地率:%节能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产生热水量比例:%发电量比例:%采用新型热泵空调技术制冷(热)量比例:%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9、是否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是□否(选项打√)10、是否拖欠工资或工程款□是□否(选项打√)11、住宅建筑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否(选项打√)12、开发单位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联系人电话手机13、设计单位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联系人电话手机14、施工单位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联系人电话手机二、工程计划进度与安排(新、改、扩建项目填写)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内容安排三、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四、评价内容简介1、节地与室外环境(选址、用地指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室外环境(声、光、热)、出入口与公共交通、景观绿化、透水地面、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等)2、节能与能源利用(建筑节能设计、高效能设备和系统、节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节水灌溉、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等情况)(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况)5、室内环境质量(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噪声控制、新风量、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300字以内)6、运营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物业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300字以内)五、申报单位概况(包括人员组成、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固定资产、年产值、负债以及对绿色建筑项目实施的贡献、承担的工作内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申报项目名称:深圳市**工程申报单位名称:深圳市**中国**科学研究院**分院参与单位名称:深圳市**建筑设计事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自评星级:★★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制二〇一一年四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4. 本报告封面的“项目名称”和“申报单位”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总述 (1)三、自评内容 (1)5.1节地与室外环境 (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18)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3)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9)5.5 室内环境质量 (73)5.6 运营管理 (90)四、附录 (I)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一、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等级划分按表1确定。

表1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经自评估,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二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5.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土地出让时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

要求: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5.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可能的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简要说明:(3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土地出让时规划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相关专项报告等。

要求:1.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应包括场址检测或评价报告;3.如场地内包含可能的威胁或危险源,应提供针对不同类型威胁或危险源的防护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5.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是、□否。

如是,简要说明采用何种措施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200字以内)。

室外景观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是、□√否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是、□√否如周边有居住建筑,本项目是否影响其日照要求:□是、□否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建筑效果图、建筑设计说明、建筑立面设计图纸、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设计文件、室外景观照明图纸和设计说明、玻璃幕墙相关专项报告,设计单位或者第三方提供的日照分析报告1等。

要求:1.总平面图中应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居住类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2.幕墙设计文件中需包含光污染分析说明;3.日照分析报告须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日照阴影及日照时间进行模拟计算,提供该地块可能产生日照影响范围内的日照分析图及详细的计算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5.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以上皆无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设计图、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图纸或说明,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等。

要求:如有以上提到的建筑或设施,应说明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

实际提交材料:5.1.5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设计阶段此项不参评一般项5.1.6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位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Ⅱ类型如环境噪声值不达标,简要说明降噪措施。

(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噪声现场测试报告、噪声相关设计分析文件等。

要求:1.应提供场地环境噪声测试结果;2.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需提供降低噪声的措施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5.1.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室外风环境模拟得到的建筑周围人行区1.5m处风速是否小于5m/s:□√是、□否简要说明本项目室外风环境情况或改善风环境的措施:(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图纸,由第三方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要求:1.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中应提供建筑周围人行区1.5m处风速预测结果;2.如采取措施改善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环境,应提供相应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清单: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采用屋顶绿化:□√是、□否是否采用垂直绿化:□是、□×否屋顶可绿化面积:**m2;屋顶绿化面积:**m2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简要说明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200字以内)1.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的位置、方式等2.主要植物种类等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设计单位提供的屋顶总平面设计图、屋顶绿化设计图纸及说明、垂直绿化设计图纸及说明、种植设计图。

要求:1.屋顶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屋顶可绿化面积、屋顶绿化的类型和面积;2.垂直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垂直绿化的位置、面积。

实际提交材料:5.1.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是、□否是否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是、□否请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设计单位提供的景观设计图纸和说明、种植设计图、苗木表等。

要求: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和数目,并与图纸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5.1.10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交通组织是否人车分行:□√是、□否距离主要出入口500m内公交线路有8条公交线路名称为:**线、21路、26路、123路、202路、209路、222路、223路请对交通组织进行简要分析。

(3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图、交通分析图、申报单位提供的当地交通地图等。

要求:提供的当地最新交通地图上应标明项目所在位置。

实际提交材料:5.1.1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有地下空间:□√是、□否地下建筑面积:**m2建筑占地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停车场、设备用房、配套设施、员工餐厅等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地下空间设计图纸、说明。

要求:设计文档中应包括地下空间的功能、面积、设计图纸等。

实际提交材料:优选项5.1.1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利用废弃场地:□是、□√否所选废弃场地为:□不可建设用地、□仓库、□工厂弃置地、□其他对原有场地是否进行检测或处理:□是、□否简要说明该废弃场地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申报单位提供的场地地形图,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检测评估报告、处理方案等。

要求:1.应包括原有废弃场地地形,并标明废弃场地区域;2.说明对废弃场地采取的检测和处理措施,提供相应的检测、评估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5.1.13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如本项目无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此项不参评)(项目本身原因不参评,仍应在“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证明材料”中提供相应的材料,无原因、无证明材料,则判为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将尚可利用的旧建筑纳入规划项目:□是、□否保留和利用的旧建筑部分为:□立面、□环境、□主体结构、□室内空间简要说明以下内容:(300字以内)1.原有旧建筑基本情况2.对旧建筑如何进行再利用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申报单位提供的场地地形图、旧建筑相关图纸或照片,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设计图纸、旧建筑改造方案(图纸和说明),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旧建筑结构检测报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