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脉冲群测试原理及分析

合集下载

电快速脉冲群试验大型电器试验方法

电快速脉冲群试验大型电器试验方法

电快速脉冲群试验大型电器试验方法以电快速脉冲群试验大型电器试验方法为标题,我们将介绍一种用于大型电器试验的电快速脉冲群试验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电器试验方法,用于测试大型电器在电快速脉冲群作用下的耐受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试验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电快速脉冲群试验是一种电器试验方法,用于模拟大型电器在电快速脉冲群作用下的工作环境。

该试验方法可以评估电器的耐受能力,并验证其设计和制造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该方法在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该试验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施加电快速脉冲群到待测电器上,观察其对脉冲群的耐受程度。

电快速脉冲群是由高压脉冲组成的,其特点是脉冲间隔时间短、脉冲幅值高、脉冲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快。

通过改变脉冲群的参数,可以模拟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故障情况。

该试验方法的步骤如下:1. 准备试验设备:包括电快速脉冲群发生器、高压电源、电流测量仪等。

确保设备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2. 设定脉冲参数:根据试验要求和标准要求,设定脉冲群的参数,如脉冲幅值、脉冲间隔时间、脉冲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等。

3. 连接测试电路:将待测电器与电快速脉冲群发生器和电流测量仪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 施加脉冲群:通过电快速脉冲群发生器,将设定好的脉冲群施加到待测电器上。

观察待测电器在脉冲群作用下的电流变化和电器的工作状态。

5. 观察和记录结果:根据试验要求,观察待测电器在脉冲群作用下的工作状态。

记录电流变化、电器的工作状态和任何异常现象。

该试验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可以使用该方法测试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耐受能力。

在电子设备中,可以使用该方法测试电源、开关电源等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方法还可以用于评估电器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

电快速脉冲群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大型电器试验方法,用于评估电器在电快速脉冲群作用下的耐受能力。

该方法的原理简单,步骤清晰,应用范围广泛。

电快速脉冲群测试及对策

电快速脉冲群测试及对策

电快速脉冲群实验(IEC 61000-4-4 EFT/Burst Test)及其对策综述一.试验波形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目的是验证由闪电、接地故障或切换电感性负载而引起的瞬时扰动的抗干扰能力。

这种试验是一种耦合到电源线路、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上的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试验。

此波形不是感性负载断开的实际波形(感性负载断开时产生的干扰幅度是递增的),而实验所采用的波形使实验等级更为严酷。

电快速脉冲群是由间隔为300ms的连续脉冲串构成,每一个脉冲串持续15ms,由数个无极性的单个脉冲波形组成,单个脉冲的上升沿5ns,持续时间50ns,重复频率5K。

根据傅立叶变换,它的频谱是从5K--100M的离散谱线,每根谱线的距离是脉冲的重复频率。

二.实验设备1. 电快速脉冲发生器其中储能电容的大小决定单个脉冲的能量;波形形成电阻和储能电容配合,决定了波形的形状;阻抗匹配电阻决定了脉冲发生器的输出阻抗(标准为50欧姆);隔直电容则隔离了脉冲发生器中的直流成分。

2.耦合/去耦网络交/直流电源端口的耦合/去耦网络(CDN---Couple and Decouple networks),这个网络提供了在不对称条件下把试验电压施加到受试设备的电源端口的能力。

这里所谓不对称干扰是指电源线与大地之间的干扰。

可以看到从试验发生器来的信号电缆芯线通过可供选择的耦合电容加到相应的电源线(L1、L2、L3、N及PE)上,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则和耦合/去耦网络的机壳相连,机壳则接到参考接地端子上。

耦合/去耦网络的作用是将干扰信号耦合到EUT并阻止干扰信号干扰连接在同一电网中的不相干设备。

一些电快速脉冲发生器已将耦合/去耦网络集成于一体。

3.电容耦合夹关于电容耦合夹的应用,在GB/T17626.4的第6.3节中指出,耦合夹能在受试设备各端口的端子、电缆屏蔽层或受试设备的任何其他部分无任何电连接的情况下把快速瞬变脉冲群耦合到受试线路上。

电快速脉冲群及其对策

电快速脉冲群及其对策

电快速脉冲群及其对策电快速脉冲群实验及其对策综述RT电快速脉冲群实验(IEC61000-4-4 EFT/Burst Test)及其对策综述一.试验波形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目的是验证由闪电、接地故障或切换电感性负载而引起的瞬时扰动的抗干扰能力。

这种试验是一种耦合到电源线路、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上的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试验。

此波形不是感性负载断开的实际波形(感性负载断开时产生的干扰幅度是递增的),而实验所采用的波形使实验等级更为严酷。

电快速脉冲群是由间隔为300ms的连续脉冲串构成,每一个脉冲串持续15ms由数个无极性的单个脉冲波形组成,单个脉冲的上升沿5ns,持续时间50ns,重复频率5K。

根据傅立叶变换,它的频谱是从5K--100M 的离散谱线,每根谱线的距离是脉冲的重复频率。

二•实验设备1.电快速脉冲发生器其中储能电容的大小决定单个脉冲的能量;波形形成电阻和储能电容配合,决定了波形的形状;阻抗匹配电阻决定了脉冲发生器的输出阻抗(标准为50欧姆);隔直电容则隔离了脉冲发生器中的直流成分。

2.耦合/去耦网络交/直流电源端口的耦合/去耦网络(CDN---Couple and Decouple networks),这个网络提供了在不对称条件下把试验电压施加到受试设备的电源端口的能力。

这里所谓不对称干扰是指电源线与大地之间的干扰。

可以看到从试验发生器来的信号电缆芯线通过可供选择的耦合电容加到相应的电源线(L1、L2、L3、N及PE上,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则和耦合/去耦网络的机壳相连,机壳则接到参考接地端子上。

耦合/去耦网络的作用是将干扰信号耦合到EUT并阻止干扰信号干扰连接在同一电网中的不相干设备。

一些电快速脉冲发生器已将耦合/去耦网络集成于一体。

3.电容耦合夹关于电容耦合夹的应用,在GB/T17626.4的第6.3节中指出,耦合夹能在受试设备各端口的端子、电缆屏蔽层或受试设备的任何其他部分无任何电连接的情况下把快速瞬变脉冲群耦合到受试线路上。

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介绍

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介绍

电压峰值(kV) 重复频率(kHz) 电压峰值(kV) 重复频率(kHz)
1
0.5
5
0.25
5
2
1
5
Hale Waihona Puke 0.5532
5
1
5
4
4
X*
特定
2.5 特定
2 特定
5 特定
注:* “X”表示一个开放等级,在专用设备技术规范中必须对这个级别加以规定。
10
測試判定
➢在技術要求限值內性能正常。 ➢功能或性能暫時降低或喪失,但能自行恢復。 ➢功能或性能暫時降低或喪失,但需操作者干預或系統重定。 ➢硬體或軟體損壞或數據丟失造成功能或性能衰降,且不可恢復。
2.5 or 5 kHz,100K
脈沖群頻率依據測試電壓有 不同之測試頻率
15ms脈沖群持續時間
75個Pulse (@pulse 0.2ms)
300ms 脈沖群週期
t
8
EFT測試
9
EFT實驗等級
开路输出试验电压(±10%)和脉冲的重复频率(±20%)
等级 在供电电源端口,保护接地(PE) 在I/O (输入/输出)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
EFT簡介
1
EFT?
2
什麼是EFT
EFT:電快速瞬變脈衝群(EFT/B,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 / Burst)是在同一 供電回路中,多種用電器(或設備)在工作過程中(如開關、繼電器等在 使用時)產生的瞬態脈衝群。如果電感性負載多次重複切換,脈衝群就會 以相應的時間間隔多次重複出現。這種脈衝上升時間短,重複率高,能 量低,頻譜分佈較寬。脈衝群干擾會使電器(或設備)性能下降或失 靈。
6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哎呀,你们可真是让我费劲了!今天咱们要聊一聊那个神奇的话题——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听起来好像是个很严肃的话题,但别担心,我会尽量让它变得轻松愉快一些。

咱们得先了解一下这个试验是干什么用的。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顾名思义,就是测试电子设备在面对快速瞬变脉冲群时,能否保持稳定工作,不受干扰。

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测试,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无处不在,而这些设备都需要具备抗干扰的能力,才能确保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那么,这个试验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其实,它就像是一场严格的考试。

科学家们会设计一个特殊的信号,这个信号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快速瞬变脉冲群。

然后,他们会将这个信号发送给电子设备,看看设备是否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如果设备能够保持稳定,那么说明它具备了抗干扰的能力;反之,如果设备出现了故障,那么就需要对它进行改进,提高它的抗干扰能力。

说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试验挺简单的。

其实,这可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在这个试验中,电子设备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干扰,比如电磁干扰、射频干扰等等。

这些干扰可能会让设备产生误报、漏报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电子设备在面对这些干扰时,需要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才能够顺利通过这个试验。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

因为抗干扰能力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信号处理等等。

要想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优化。

我们要保证电路的设计合理。

一个优秀的电路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干扰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因此我们要尽量选择高质量的元器件,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我们还要对信号进行有效的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因此我们需要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以消除干扰的影响。

电快速脉冲群测试及对策

电快速脉冲群测试及对策

电快速脉冲群实验(IEC 61000-4-4 EFT/Burst Test)及其对策综述一.试验波形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目的是验证由闪电、接地故障或切换电感性负载而引起的瞬时扰动的抗干扰能力。

这种试验是一种耦合到电源线路、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上的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试验。

此波形不是感性负载断开的实际波形(感性负载断开时产生的干扰幅度是递增的),而实验所采用的波形使实验等级更为严酷。

电快速脉冲群是由间隔为300ms的连续脉冲串构成,每一个脉冲串持续15ms,由数个无极性的单个脉冲波形组成,单个脉冲的上升沿5ns,持续时间50ns,重复频率5K。

根据傅立叶变换,它的频谱是从5K--100M的离散谱线,每根谱线的距离是脉冲的重复频率。

二.实验设备1. 电快速脉冲发生器其中储能电容的大小决定单个脉冲的能量;波形形成电阻和储能电容配合,决定了波形的形状;阻抗匹配电阻决定了脉冲发生器的输出阻抗(标准为50欧姆);隔直电容则隔离了脉冲发生器中的直流成分。

2.耦合/去耦网络交/直流电源端口的耦合/去耦网络(CDN---Couple and Decouple networks),这个网络提供了在不对称条件下把试验电压施加到受试设备的电源端口的能力。

这里所谓不对称干扰是指电源线与大地之间的干扰。

可以看到从试验发生器来的信号电缆芯线通过可供选择的耦合电容加到相应的电源线(L1、L2、L3、N及PE)上,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则和耦合/去耦网络的机壳相连,机壳则接到参考接地端子上。

耦合/去耦网络的作用是将干扰信号耦合到EUT并阻止干扰信号干扰连接在同一电网中的不相干设备。

一些电快速脉冲发生器已将耦合/去耦网络集成于一体。

3.电容耦合夹关于电容耦合夹的应用,在GB/T17626.4的第6.3节中指出,耦合夹能在受试设备各端口的端子、电缆屏蔽层或受试设备的任何其他部分无任何电连接的情况下把快速瞬变脉冲群耦合到受试线路上。

电磁兼容中关于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检验

电磁兼容中关于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检验

电快速瞬变脉冲检验未通过原因分析及整改意见1.背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是由电感性负载(如继电器、接触器等)在断开时,由于开关触点间隙的绝缘击穿或触点弹跳等原因,在断开处产生的暂态骚扰。

当电感性负载多次重复开关,则脉冲群又会以相应的时间间隙多次重复出现。

这种暂态骚扰能量较小,一般不会引起设备的损坏,但由于其频谱分布较宽,所以会对电子、电气设备的可靠工作产生影响。

2.目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电子、电气设备在遭受这类暂态骚扰影响时的性能。

重复快速瞬变试验是一种将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耦合到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电源端口、信号和控制端口的试验。

试验的要点是瞬变的短上升时间、重复率和低能量。

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所需测量仪器和测量场地测量仪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仪(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单相/三相耦合/去耦网络+瞬变脉冲群测试专用电容耦合夹)测量场地:测量间(环境满足一般实验室环境要求即可,电磁环境以不影响被测设备正常工作为度)其他:接地平板、绝缘木桌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脉冲群试验主要是进行电源线和信号/控制线的传导差/共模干扰试验,只是干扰脉冲的波形前沿非常陡峭,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含有极其丰富的高频成分,这就导致在干扰波形的传输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干扰从传输的线缆中逸出,这样设备最终受到的是传导和辐射的复合干扰。

电快速瞬变脉冲试验波形的上升沿很陡,包含了很丰富的高频成分。

另外,由于试验脉冲是持续一段时间的脉冲串,因此它对电路的干扰有一个累积效应,大多数电路为了抗瞬态干扰,在输入端安装了积分电路,这种电路对单个脉冲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于一串脉冲则不能有效地抑制。

电快速脉冲对设备影响的原因有三种,包括:a)通过电源线直接传导进设备的电源,导致电路的电源线上有过大的噪声电压。

当单独对火线或零线注入时,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存在着差模干扰,这种差模电压会出现在电源的直流输出端。

快速脉冲群测试原理与分析

快速脉冲群测试原理与分析

快速脉冲群测试原理及对策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机理1.实验的目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电子设备机械开关对电感性负载切换、继电器触点弹跳、高压开关切换等引起的瞬时扰动的抗干扰能力。

这种试验方法是一种耦合到电源线路、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上的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试验。

容易出现问题的场合有电力设备或监控电网的设备、使用在工业自动化上面的设备、医疗监护等检测微弱信号设备。

2.干扰的特点EFT的特点是上升时间快,持续时间短,能量低,但具有较高的重复频率。

EFT一般不会引起设备的损坏,但由于其干扰频谱分布较宽,会对设备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其干扰机理为EFT对线路中半导体结电容单向连续充电累积,引起电路乃至设备的误动作。

1)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及相关要求不同的电子、电气产品标准对EFT抗扰度试验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这些标准关于EFT抗扰度试验大多都直接或间接引用GB/T17626.4这一电磁兼容基础标准,并按其中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该标准的内容。

2)信号发生器和试验波形a)信号发生器其中,U为高压直流电源,Rc为充电电阻,Cc为储能电容,Rs为内部的放电电阻,Rm为阻抗匹配电阻,Cd为隔直电容,R0为外部的负载电阻,Cc的大小决定了单个脉冲的能量,Cc和Rs的配合决定了脉冲波的形状(特别是脉冲的持续时间),Rm决定了脉冲群发生器的输出阻抗(标准规定是50Ω),Cd则隔离了脉冲群发生器输出波形中的直流成分,免除了负载对脉冲群发生器工作的影响。

b)实验波形试验发生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三个:单个脉冲波形、脉冲的重复频率和输出电压峰值。

GB/T17626.4要求试验发生器输出波形应如图1,2所示。

EFT是由间隔为300ms的连续脉冲串构成,每一个脉冲串持续15ms,脉冲波形组成,单个脉冲的上升沿5ns,持续时间50ns,重复频率5kHz和100kHz。

为了保证5kHz和100kHz注入的能量具有等效性,当用100kHz的重复频率代替5kHz 时,EFT的持续时间从15ms缩减到0.75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脉冲群测试原理及对策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机理1.实验的目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电子设备机械开关对电感性负载切换、继电器触点弹跳、高压开关切换等引起的瞬时扰动的抗干扰能力。

这种试验方法是一种耦合到电源线路、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上的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试验。

容易出现问题的场合有电力设备或监控电网的设备、使用在工业自动化上面的设备、医疗监护等检测微弱信号设备。

2.干扰的特点EFT的特点是上升时间快,持续时间短,能量低,但具有较高的重复频率。

EFT一般不会引起设备的损坏,但由于其干扰频谱分布较宽,会对设备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其干扰机理为EFT对线路中半导体结电容单向连续充电累积,引起电路乃至设备的误动作。

1)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及相关要求不同的电子、电气产品标准对EFT抗扰度试验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这些标准关于EFT抗扰度试验大多都直接或间接引用GB/T17626.4这一电磁兼容基础标准,并按其中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该标准的内容。

2)信号发生器和试验波形a)信号发生器其中,U为高压直流电源,Rc为充电电阻,Cc为储能电容,Rs为内部的放电电阻,Rm为阻抗匹配电阻,Cd为隔直电容,R0为外部的负载电阻,Cc的大小决定了单个脉冲的能量,Cc和Rs的配合决定了脉冲波的形状(特别是脉冲的持续时间),Rm决定了脉冲群发生器的输出阻抗(标准规定是50Ω),Cd则隔离了脉冲群发生器输出波形中的直流成分,免除了负载对脉冲群发生器工作的影响。

b)实验波形试验发生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三个:单个脉冲波形、脉冲的重复频率和输出电压峰值。

GB/T17626.4要求试验发生器输出波形应如图1,2所示。

EFT是由间隔为300ms的连续脉冲串构成,每一个脉冲串持续15ms,脉冲波形组成,单个脉冲的上升沿5ns,持续时间50ns,重复频率5kHz和100kHz。

为了保证5kHz和100kHz注入的能量具有等效性,当用100kHz的重复频率代替5kHz 时,EFT的持续时间从15ms缩减到0.75ms。

传统上使用5kHz的重复频率,然而100kHz更接近实际情况。

在电力上一般要求为100kHz。

c)干扰实验等级受试设备的被试验部分主要包括设备的供电电源端口,保护接地,信号和控制端口。

需要注意,并不是信号和控制信号在相同测试等级下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就比对电源测试的电压要低,实际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幅度是一致的,是由负载阻抗决定的。

信号线一般阻抗为50欧,信号发生器内有50串接电阻。

所以信号测量电压应为0.5xVp(开路)。

此电压可以正负偏差10%。

耦合装置GB/T17626.4提供的耦合装置有两种:耦合/去耦网络和容性耦合夹。

一般情况下,耦合/去耦网络主要用于电源端口试验,容性耦合夹主要用于I/O端口和通信端口试验。

耦合/去耦网络耦合/去耦网络的作用是将干扰信号耦合到受试设备并阻止干扰信号连接到同一电网中的不相干设备。

耦合脉冲干扰是通过33nF的电容,同时施加到L1、L2、L3、N、PE信号上。

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则和耦合/去耦网络的机壳相连,机壳则接到参考接地端子上。

这表明脉冲群干扰实际上是加在电源线与参考地之间,即加在电源线上的干扰是共模干扰。

容性耦合夹对于采用耦合夹的试验来说,耦合夹能在受试设备各端口的端子、电缆屏蔽层或受试设备的其他部分无任何电连接的情况下把快速瞬变脉冲群耦合到受试线路上。

电容耦合夹的结构如图?所示。

试验中受试线路的电缆放在耦合夹的上下两块耦合板之间,耦合夹本身应尽可能地合拢,以提供电缆和耦合夹之间的最大耦合电容。

耦合夹与电缆之间的典型电容是50-200pf。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失败原因分析从干扰施加方式分析对电源线通过耦合/去耦网络施加EFT干扰时,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一端通过33nF的电容注入到被测电源线上,另外一端通过耦合单元的接地端子与大地相连;对信号/控制线通过容性耦合夹施加EFT干扰时,信号发生器输出通过耦合板与受试电缆之间的分布电容进入受试电缆,而受试电缆所接收到的脉冲是相对接地板而言的。

这两种干扰注入方式都是对大地的共模注入方式。

因此,所有的差模抑制方法对此类干扰无能为力。

从干扰传输方式分析脉冲群的单个脉冲波形前沿tr达到5ns,脉宽达到50ns,这就注定了脉冲群干扰具有极其丰富的谐波成分。

幅度较大的谐波频率至少可以达到1/πtr,亦即可以达到64MHz左右,相应的波长为5m。

对于一根载有60MHz以上频率的电源线来说,如果长度为1M,由于导线长度已经可以和信号的波长可比,不能再以普通传输线来考虑,信号在线上的传输过程中,部分依然可以通过传输线进入受试设备(传导发射),部分要从线上逸出,成为辐射信号进入受试设备(辐射发射)。

因此,受试设备受到的干扰实际上就是传导与辐射的结合。

很明显,传导和辐射的比例和电源线长度相关,线路越短,传导成分越多,而辐射比例越小;反之辐射比例就大。

单纯对EFT干扰施加端口采取传导干扰抑制(例如加滤波器)方式无法完全克服此类干扰的影响。

根据EFT干扰造成设备失效的机理分析单个脉冲的能量较小,不会对设备造成故障。

但由于EFT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单极性脉冲串,它对设备线路结电容充电,经过累积,最后达到并超过IC芯片的抗扰度电平,将引起数字系统的位错、系统复位、内存错误以及死机等现象。

因此,线路出错会有个时间过程,而且会有一定偶然性和随机性。

而且很难判断究竟是分别施加脉冲还是一起施加脉冲设备更容易失效。

也很难下结论设备对于正向脉冲和负向脉冲哪个更为敏感。

测试结果与设备线缆布置、设备运行状态和脉冲参数、脉冲施加的组合等都有极大的相关性。

而不能简单认为在EFT抗扰度试验中受试设备有一个门槛电平,干扰低于这个电平,设备工作正常;干扰高于这个电平,设备就失效。

正是这种偶然性和随机性给EFT对策的方式和对策部位的选择增加了难度。

同时,大多数电路为了抵抗瞬态干扰,在输入端安装了积分电路,这种电路对单个脉冲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于一串脉冲则不能有效抑制。

IEC61000-4-4新版标准在单组脉冲群注入受试设备的脉冲总量没变(仍为75个)的情况下,将脉冲重复频率从5kHz提高到100kHz,单位时间内的脉冲密集程度大大增加了。

单位时间内的脉冲个数越多,对结电容的电荷积累也越快,越容易达到线路出错的阈限。

因此,新的标准把脉冲重复频率提高,其本质上也是将试验的严酷程度提高。

这样能通过旧标准EFT测试的产品,在按照新标准进行测试时未必能通过。

从EFT干扰的幅度分析与其它瞬态脉冲一样,EFT抗扰度测试时施加在被测线缆上的EFT脉冲幅度从几百伏到数千伏。

对付此类高压大能量脉冲,仅依靠屏蔽、滤波和接地等普通电磁干扰抑制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对此类脉冲应先使用专用的脉冲吸收电路将脉冲干扰的能量和幅度降低到较低水平再采取其他的电磁干扰抑制措施,这样才能使被测设备有效抵抗此类干扰。

从EFT干扰传输途径分析如图3所示,EFT干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干扰被测设备的正常工作,包括:a)EFT干扰通过耦合单元进入设备的电源线和控制信号线,在这些线缆上产生高达数千伏的共模脉冲噪声并沿着这些线缆进入被测设备内部,当通过接口滤波器时干扰有所衰减,但依然有较高的干扰电压进入设备内部电源和PCB电路,影响PCB的正常工作。

b)同时,注入到电源线或信号控制线上的EFT干扰会在传导的过程中向空间辐射,这些辐射能量感应到邻近的电缆上,通过这些电缆进入设备内部对电路形成干扰,当没有对EUT所有连接电缆采取EFT防护措施时,较易出现这种现象。

c)注入到电源线或信号控制线上的EFT干扰进入设备内部后,直接通过空间辐射被PCB电路接收,对电路形成干扰。

当PCB接口上有良好滤波措施,但传输线缆与电路距离较近时,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电子产品通过电快速瞬变脉冲试验的对策抑制EFT干扰的一般对策从上一节分析我们可知,EFT干扰有以下几个特点:a)EFT干扰以共模方式侵入敏感设备;b)EFT干扰在传递过程中通过辐射和传导两种方式影响被测设备电路;c)EFT干扰是由一组组的密集的单极性脉冲构成,对敏感设备电路结点的影响具有连续累积性;d)EFT干扰侵入敏感设备的频率覆盖中高频频率段,且电源端口的频谱分量比信号端口低频分量更丰富;e)EFT干扰是一种典型的高压快速脉冲干扰;f)EFT干扰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影响敏感设备电路:直接通过干扰线传导进入敏感设备电路;通过干扰线辐射到相邻的干扰线,再从相邻干扰线进入敏感设备电路;通过干扰线辐射直接进入敏感设备电路。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采取的对策包括:a)对直接传导干扰应以共模抑制为主;b)为抑制传导和辐射两者途径的干扰,我们除对端口线进行滤波外,还需对敏感电路进行屏蔽;c)为了有效抑制这种密集的单极性脉冲,单纯使用反射型电容、电感滤波会很快饱和,考虑到电源和信号传递RC类的吸收滤波器未必适用,较好的方式是利用高频铁氧体对高频干扰呈阻性,能直接吸收高频干扰并转化为热能的特性,来吸收此类干扰;d)选择传输线滤波电路应覆盖侵入的EFT干扰的频谱范围;e)对EFT类共模的高压快速脉冲干扰,若在干扰通道先采用对地的脉冲吸收器吸收大部分脉冲电压和能量,再配合吸收式共模滤波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f)为了对EFT干扰侵入敏感设备的三条路径都有较好的防范,我们除对干扰直接传输通道采取脉冲吸收和滤波,对空间辐射采取屏蔽等措施外,为防止EFT干扰通过空间辐射到非EFT干扰直接侵入的端口线,再从这些端口线侵入敏感设备,应让这些端口线与其他端口线加以空间分隔,并对些端口也采取适当的共模干扰抑制措施。

EFT干扰传输环路图8所示为EFT干扰传输环路。

EFT是共模干扰,它必须通过大地回路完成整个干扰环路。

EFT干扰源通过传导或空间辐射以共模方式进入敏感设备电源线或控制信号线,通过这些线缆以传导或辐射方式进入敏感设备内部PCB电路。

若EUT为金属外壳,PCB上的EFT干扰通过PCB与金属外壳间杂散电容C1或直接通过接地端子传输到金属外壳,再通过金属外壳与大地之间杂散电容C2传输到大地,由大地返回EFT干扰源。

若EUT为非金属外壳,PCB上的EFT干扰通过PCB 与大地之间较小的杂散电容C3传输到大地,由大地返回EFT干扰源。

完成整个干扰环路。

针对电源线试验的措施解决电源线EFT干扰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被测设备电源线入口处安装瞬态脉冲吸收器和吸收型的共模电源线滤波器,阻止EFT干扰进入被测设备。

下面根据被测样品外壳的性质不同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被测设备的机箱是金属的:当被测设备机箱为金属材料时,如图8所示,金属机箱与大地之间有较大的杂散电容C2,能够为EFT共模电流提供比较固定的通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