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1意义与要求 (1)1.1实际意义 (1)1.2技术要求 (1)2设计容及步骤 (1)2.1方案设计 (1)2.2详细设计 (2)2.2.1 主要硬件介绍 (2)2.2.2 电路设计方法 (3)2.2.3绘制流程图 (6)2.2.4程序设计 (7)2.3调试和仿真 (7)3结果分析 (8)4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1)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1意义与要求1.1实际意义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场合需要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要算空调和冰箱了,他们都能根据环境实时情况,结合人为的设定,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
工业生产中的电加热炉温度监控系统和培养基的温度监控系统都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小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目的在于将理论结合实践以加深我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1.2技术要求要求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并用软件仿真。
功能要求如下:(1)能够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实时温度;(2)能对所要求的温度进行设定;(3)将传感器检测到得实时温度与设定值相比较,当环境中的温度高于或低于所设定的温度时,系统会自动做出相应的动作来改变这一状况,使系统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的温度值。
2设计容及步骤2.1方案设计要想达到技术要求的容,少不了以下几种器件:单片机、温度传感器、LCD 显示屏、直流电动机等。
其中单片机用作主控制器,控制其他器件的工作和处理数据;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环境中的实时温度,并将检测值送到单片机中进行数值对比;LCD显示屏用来显示温度、时间的数字值;直流电动机用来表示电加热炉的工作情况,转动表示电加热炉通电加热,停止转动表示电加热炉断电停止加热。
整体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我们通过按键设定所需要的温度值,然后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电加热炉的实时加热温度,并送至单片机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若检测值小于设定值,则无任何动作,电加热炉继续导通加热;若检测值大于设定值,则单片机控制光电耦合器导通,继电器动作,电加热炉断电停止加热。
计算机课程设计--基于某数字 PID 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数字 PID 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内容电阻加热炉用于合金钢产品热力特性实验,电加热炉用电炉丝提供功率,使其在预定的时问内将炉内温度稳定到给定的温度值。
在木控制对象电阻加热炉功率为 8Kw ,由 220V 交流电源供电,采用双向可控硅进行控制。
本设计针对一个温区进行温度控制,要求控制温度范困 50-350 ℃ ,保温阶段温度控制精度为土 l ℃ .选择和合适的传感器,计算机输出信号经转换后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器控制加热电阻两端的电压。
其对象温控数学模型为:1)(+=-s T e K s G d sd τ 其中:时间常数T d = 350 秒放大系数 K d = 50滞后时间T d = 10 秒控制算法选用PID 控制。
设计步骤一、总体方案设计二、控制系统的建模和数字控制器设计三、硬件的设计和实现1、选择计算机机型(采用51内核的单片机);2、 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 EPROM , RAM 、I/O 端口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等)3、设计输入信号接口电路;4、设计D/A 转换和电流驱动接口电路;5、其它相关电路的设计或方案(电源、通信等)四、软件设计1、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框图;2编写A/D 转换和温度检测子程序枢图;3、编写控制程序和 D/A 转换控制子程序模块粗图;4、其它程序模块(显示与键盘等处理程序)枢图。
五、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A3 幅面)。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1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书写认真.字迹工稚,论文格式参考国家正式出版的书籍和论文编排。
2 .论理正确、逻辑性强、文理通顾、层次分明、表达确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目录、摘要、序言、主干内容(按章节编写)、主要结论和参考书,附录应有系统方枢图和电路原理图。
4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按上述设计步骤进行设计的分析和思考内容和引用的相关知识.摘要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锅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题目:锅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2011年06月08日目录摘要 (2)1系统简介 (2)1.1 控制方式的确定 (3)1.2 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的选择 (4)1.2.1 检测元件的选择 (4)1.2.2 执行机构的选择 (4)1.2.3 微型计算机的选择 (4)1.2.4 输入输出通道及外围设备的选择 (6)2设计方案及仪表选型2.1系统控制硬件的设计2.1.1系统的原理框图.2.1.2 温度检测电路单元 (7)2.1.3 执行器的选择 (14)2.1.4 控制系统仪表配接图及说明2.1.5 仪表型号清单2.2 系统控制的软件设计3系统仿真的实现4设计总结参考文献 (20)摘要电阻炉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装备,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次设计是根据电阻炉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温度实时串级控制系统。
其控制原理、思想非常适用于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以及现场环境比较复杂的控制场所。
本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变送器、PLC及其配套的A/D转换器件MAD02、上位计算机等,完成了电阻炉温度可编程控制器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以CX-Programmer、Windows为平台,通过上位机和下位机软件的设计,实现电阻炉温度的实时串级控制。
1、系统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锅炉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而锅炉温度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过程控制,有些工艺过程对其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现代锅炉的生产过程可以实现高度的机械化,这就为锅炉的自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锅炉自动化是提高锅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措施。
目前,锅炉的自动化主要包括自动检测、自动调节、程序控制、自动保护和控制计算五个方面。
实现锅炉自动化能够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运行人员。
锅炉是工业企业重要的动力设备,其任务是供给合格稳定的蒸汽或热水,以满足负荷的需要。
计算机课程设计报告--基于数字PID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数字 PID 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内容电阻加热炉用于合金钢产品热力特性实验,电加热炉用电炉丝提供功率,使其在预定的时问内将炉内温度稳定到给定的温度值。
在木控制对象电阻加热炉功率为 8Kw ,由 220V 交流电源供电,采用双向可控硅进行控制。
本设计针对一个温区进行温度控制,要求控制温度范困 50-350 ℃ ,保温阶段温度控制精度为土 l ℃ .选择和合适的传感器,计算机输出信号经转换后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器控制加热电阻两端的电压。
其对象温控数学模型为:1)(+=-s T e K s G d sd τ 其中:时间常数T d = 350 秒放大系数 K d = 50滞后时间T d = 10 秒控制算法选用PID 控制。
设计步骤一、总体方案设计二、控制系统的建模和数字控制器设计三、硬件的设计和实现1、选择计算机机型(采用51内核的单片机);2、 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 EPROM , RAM 、I/O 端口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等)3、设计输入信号接口电路;4、设计D/A 转换和电流驱动接口电路;5、其它相关电路的设计或方案(电源、通信等)四、软件设计1、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框图;2编写A/D 转换和温度检测子程序枢图;3、编写控制程序和 D/A 转换控制子程序模块粗图;4、其它程序模块(显示与键盘等处理程序)枢图。
五、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A3 幅面)。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1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书写认真.字迹工稚,论文格式参考国家正式出版的书籍和论文编排。
2 .论理正确、逻辑性强、文理通顾、层次分明、表达确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目录、摘要、序言、主干内容(按章节编写)、主要结论和参考书,附录应有系统方枢图和电路原理图。
4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按上述设计步骤进行设计的分析和思考内容和引用的相关知识.摘要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完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信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设计题目1:22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设计任务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新建一座220kV终端变电站。
该站建成后与A、B、C三个220kV电网系统相连并供给110、10kV近区用户供电。
2、原始资料2.1 按照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本期投产2台变压器预留1台变压器的扩建间隔220kV出线7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10回其中备用2回10kV出线14回其中备用2回。
2.2 根据规划本所与系统的连接方式为220kV侧与A及C系统各通过2回架空线路相连与B系统通过1回架空线路相连A与B及B与C之间各有1回架空线路联络。
2.3系统阻抗220kV侧电源A、B、C三个系统容量分别为SA2000MVASB1500MVASC4000MVA系统阻抗标幺值分别为XA 0.3XB 0.4XC 0.2各电抗均以各电源容量为基值计算的标幺值110及10kV侧没有电源。
2.4 110kV侧负荷主要为工厂和地区变电站最大负荷约231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8其中I、II级负荷占8510kV侧总负荷为12.4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7Ⅰ、Ⅱ级负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2500kW所用负荷为400kVAⅠ、Ⅱ级负荷占50。
2.5 220kV和110kV侧出线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2s变压器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1s220kV和110kV侧断路器燃弧时间按0.05s考虑。
2.6 本站拟建地区位于山坡上南面靠丘陵东西北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土壤电阻率为1.5³102欧²米。
加热炉操作说明

1 概述1.1前言本操作手册为整个系统的操作说明,上岗操作人员上岗前请详细阅读本手册及有关仪表说明书。
1.2系统简介加热炉系统包括加热炉炉体、燃烧器等设备和燃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
加热炉本体由多根立柱支撑,炉本体自挪娥、塑垂段及逛堕度城。
下部辐射段为圆筒形,炉管采用多头并联立管;中部对流段采用横向列管结构,靠近辐射段的换热管采用光管,其余选用翅片管结构;对流段上方设计带翻板的烟囱,通过控制翻板可调节炉膛压力。
辐射段底部炉底安装三台燃烧器。
燃烧系统由燃烧器、燃料管线、燃气放空管线、灭火管线、氮气置换吹扫管线组成。
燃烧器为自然通风型燃气燃烧器;燃料管线分为主燃料输送管线和长明灯燃料输送管线;烟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给燃烧器供风。
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点火控制、负荷调节控制、炉膛负压控制及安保联锁控制等。
通过控制点火步骤保证加热炉安全点炉,通过物料出口温度控制燃料流量实现加热炉负荷自动调节,通过炉膛负压测点和烟囱翻板阀实现炉膛负压调节,在点炉及运行中可以通过操作画面实现直观显示相关参数,通过对敏感测点监控实现安保联锁控制保证加热炉设备安全。
2 功能及技术特征2.1工艺系统2.1.1工艺系统简介加热炉燃烧工艺系统流程详见随机资料之“系统流程图P&ID”。
燃烧系统主要包括主燃气管线、点火燃气管线、氮气置换吹扫管线和灭火管线。
主燃料气管线的燃料供应及调节阀组内设置有带温压补偿的流量计、流量调节阀、双切断加放空阀组,在燃烧器前设置手阀、阻火器和金属软管,在燃气进入界区处设置氮气置换管线,主燃气切断阀后设氮气吹扫管线。
系统可实现对燃料气的流量控制和切断,阻火器可保证燃料气管道的安全,当燃气系统停止工作时可以通过氮气管线对燃气管线进行安全置换。
长明灯燃料气管线为燃烧器的长明灯提供燃气,气源来自主燃气管线,长明灯火焰稳定燃烧,从而保证主火焰被可靠引燃,长明灯管线设置双切断加放空阀组可通过程序控制燃料气的供应,并在长明灯火焰熄灭时及时切断燃气,保证系统安全。
电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电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之一。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日益成为今后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一、前言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之一。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日益成为今后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本设计要求用单片机设计一个电炉温度控制系统。
二、电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特性温控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仪、执行装置、被控对象四个部分组成,其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被控制对象是大容量、大惯性的电热炉温度对象,是典型的多阶容积迟后特性,在工程上往往近似为包含有纯滞后的二阶容积迟后;由于被控对象电容量大,通常采用可控硅作调节器的执行器,其具体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
执行器的特性:电炉的温度调节是通过调节剂(供电能源)的断续作用,改变电炉丝闭合时间Tb 与断开时间Tk的比值α,α=Tb/Tk。
调节加热炉的温度,在工业上是通过在设定周期范围内,将电路接通几个周波,然后断开几个周波,改变晶闸管在设定周期内通断时间的比例,来调节负载两端交流平均电压即负载功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功器或周波控制器;调功器是在电源电压过零时触发晶闸管导通的,所以负载上得到的是完整的正弦波,调节的只是设定周期Tc 内导通的电压周波。
如图3所示,设周期Tc内导通的周期的波数为n,每个周波的周期为T,则调功器的输出功率为P=n×T×Pn /Tc,Pn为设定周期Tc内电压全通过时装置的输出功率。
三、电炉的电加热原理当电流在导体中流过时,因为任何导体均存在电阻,电能即在导体中形成损耗,转换为热能,按焦耳楞次定律:Q=0.2412 Rt Q—热能,卡;I一电流,安9R一电阻,欧姆,t一时间,秒。
某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学号城建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某加热炉温度控制起止日期:2014 年 6 月 23 日至 2014 年 6 月 27 日学生班级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2014年 6月27 日城建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 -2014学年第 2学期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级 13电气11班学号课程设计名称:过程控制设计题目:某加热炉温度控制完成期限:自 2014 年 6 月 23 日至 2014 年 6 月 27 日共 1 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容:一、设计任务某温度过程在阶跃扰动1/∆=作用下,其温度变化的数据如下:q t h试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25%δ≤的无差控制系统。
具体要求如下:p(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二、设计要求采用MATLAB仿真;需要做出以下结果:(1)超调量(2)峰值时间(3)过渡过程时间(4)余差(5)第一个波峰值(6)第二个波峰值(7)衰减比(8)衰减率(9)振荡频率(10)全部P、I、D的参数(11)PID的模型(12)设计思路三、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要做到层次清晰,论述清楚,图表正确,书写工整;详见“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要求”。
四、参考资料[1] 何衍庆.工业生产过程控制(1版).:化学工业,2004[2] 邵裕森.过程控制工程.:机械工业2000[3] 过程控制教材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批准日期:年月日摘要在工业生产中必然地要求对加热炉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之保持在某一特定的围。
而温度的维持又要求燃料在炉稳定地燃烧。
加热炉燃烧过程是受随机因素干扰的,具有大惯性、纯滞后的非线性过程。
本设计针对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主要介绍的控制方案有单回路控制系统、串级比值控制系统、单交叉限幅控制系统、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并对每一种控制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加执八、、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 设计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场合需要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要算空调和冰箱了,他们都能根据环境实时情况,结合人为的设定,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
工业生产中的电加热炉温度监控系统和培养基的温度监控系统都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
2. 方案的设计:
要求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 加热炉温度检测,到设定温度后,进行保温控制. 要想达到技术要求的内容,用到的器件有:单片机、温度传感器、LCD 显示屏、直流电动机等。
其中单片机用作主控制器,控制其他器件的工作和处理数据;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环境中的实时温度,并将检测值送到单片机中进行数值对比;LCD 显示屏用来显示温度、时间的数字值;直流电动机用来表示电加热炉的工作情况,转动表示电加热炉通电加热,停止转动表示电加热炉断电停止加热。
原理图如下图1:
图1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原理图
2.1 硬件选择:
1. 单片机
这里选用AT89C52 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处理器。
AT89C52 是一种带4K 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 位微处理器。
2.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有很多种型号,这里我选用DS18B20 温度传感器。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具有独特的单总线接口方式,支持多节点,使分布式温度传感器设计大为简化。
测温时无需任何外围原件,可以通过数据线直接供电,具有超低功耗工作方式。
测温范围为-55 到+125 摄氏度,可直接将温度转换值以16 位二进制数字码的方式串行输出,因此特别适合单线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由于传输的是串行数据,可以不需要放大器和A/D 转换器,因而这种测温方式
大大提高了各种温度测控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成本,缩小了体积。
3.开关器件
由于单片机与电动机之间需要用开关器件连接,并且前者用弱电控制,后
者由强电控制,这就尤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于是我想到了在课本中学过
的高性能安全开关器件光电耦合器。
光电耦合器是由一个发光器件和和一个光电转换器件组成,这里所用的光电耦合器OPTOCOUPLER-NPN 是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晶体管所组成。
当发光二极管发光,就会使得光敏晶体管导通,继电器通电动作,将开关吸合,电动机回路断开。
2.2 电路设计方法:
1 .显示部分电路
显示电路截图如下图所示:
图2 显示部分电路图
这里我选用LCD1602 液晶显示屏作为系统的显示器件,如图所示,LCD1602 采用标准的16 脚接口,仿真时隐藏了背光正极和背光负极两个引脚。
它通过D0-D78 位数据端来与单片机进行数据和指令传输,这里我们将它与单片机的P0 口连接。
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包括设定的温度值SET 、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SA 以及时钟,这个时钟是可以调整的,这样方便工作人员在对系统进行操作时有一个时间概念。
2 .温度检测电路
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3 温度检测电路图
温度传感器18B20 将检测到的环境实时温度进行A/D 转换和放大,然后串行送入单片机P1.7 口,便于单片机将此数值与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然后先做出相应反应。
在仿真时,我们只能通过按18B20 上的加减按钮来调节实时温度,是一个模拟的过程。
3 .键盘电路
键盘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3 键盘电路图
这里减排设计得比较简单,S0 键是切换调整对象的,调整对象包括时、分、温度设定值三项,S1 键是向上加调整对象的值,S2 键是向下减调整对象的值,S3 键是打开和关闭系统自动调节功能的开关键。
4 .电气开关及工作电路
电器开关及工作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4 电气开关及工作电路图
如图所示,光电耦合器1 脚接电源,2 脚接单片机P2.7 脚。
工作过程用以下三个阶段来描述:
(1)单片机将温度传感器送入的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若送入值小于设定值,则P2.7 脚保持高电平,这样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光敏晶体管保持高阻态,继电器也不会工作,电动机和灯泡维持导通,相当于电炉继续加热,指示灯亮;
(2 )一旦送入值比设定值大,单片机将会控制P2.7 脚变为低电平,
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光敏晶体管受光照影响导通,继而继电器工作,电磁铁将单刀双掷开关吸向左端,使电动机和灯泡同时停止工作,这就相当于电炉断电,停止加热;
(3)电炉短路一段时间后,必然导致炉温降低,而温度传感器
DS18B20 在不间断地检测炉温,当检测值低于设定值后,单片机又控制
P2.7 脚恢复高电平,光电耦合器恢复高阻态,继电器断电,单刀双掷开关被弹回右端,电动机和灯泡又开始工作,这相当于电炉从新开始加热。
2.3 绘制流程图
将P2.7 口置 1
2.4 程序设计:
由于整个程序工程量比较大,我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来设计这个程序。
首先定义在后面将会用到的变量,不可能一次定义准确,所以边定义边补充。
然后编写子函数,包括LCM 初始化子函数、显示指定坐标的一个字符子函数、ds18b20 初始化函数、
ds18b20 延迟子函数、读取ds18b20 当前温度子函数、液晶显示子函数、键盘扫描子函数、设定工作模式子函数、按键加法子函数、按键减法子函数、24C02 读写驱动程序、定时器t0 中断子函数等子程序,最后是主函数。
(程序略)
2.4 调试和仿真结果:
在Keil 软件中编写完程序后,编译生成.Hex 文件,单片机可以执行.Hex 文件。
在Protues 软件中,给单片机加载所生成的.Hex 文件,按下运行按钮,系统开始仿真由仿真结果可以知道,此次的设计基本成功。
当采样温度低于设定值的时候,系统不会对电热炉做出相应动作,电热炉保持加热。
一旦采样温度高于设定值,系统就会做出反应,使电加热炉断电停止加热。
当温度降下来后,系统又会自动控制电加热炉重新开始加热。
系统的反应速度也是十分精确的,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相应动作。
另外,由于在电路中加入了EPROM24C64 ,使得该系统具有掉电保护功能,来电后自动恢复正常
工作。
除此之外,该系统还有一个比较实用的小功能—电子钟,这样的话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它准确掌握系统已经工作的时间,也就是说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定时器来用。
在安全保护方面,该系统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由于使用了光电耦合器和就电磁继电器,将强电部分和弱电部分充分隔离,十分安全。
综合以上分析,该系统的设计十分成功。
3. 设计的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是设计一个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说到电加热炉,我们都比较熟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特别是冬天用它来煮火锅。
我们也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般的电加热炉是没有温度自动控制的,当温度上升到我们需要的程度时,它仍然继续加热,这不仅会影响到加热效果,还会造成电能的浪费。
那么就有必要设计一种能自动调节炉温的系统,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将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于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具有惯性大,连续性的特点。
因而可以归于具有纯滞后的一阶大惯性环节。
一般来说,热过程大多具有较大的滞后,它对任何信号的响
应都会推迟一段时间,使输出与输入之间产生相移。
对于这样一些存在大的滞后特性的过渡过程控制。
解决办法可以用PID 控制算法调节,可以使控制更加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