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基础知识手册(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基础知识手册单选题1、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A.明矾B.活性炭C.石子D.细沙答案:BA、明矾的作用是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故A选项不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除去水中异味,故B选项符合题意;C、小石子起过滤作用,除去水中固体杂质,故C选项不合题意;D、细沙可起过滤作用,除去水中固体杂质,故D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以及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DA、金刚石硬度大,可做玻璃刀,故错误;B、用墨绘制字画,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错误;C、在冶金工业上,一氧化碳可用来从某些氧化物中冶炼金属,这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故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可用作净化剂,故正确。
故选D。
3、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下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 C.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D.物质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答案:BA、物质①是CO2,根据化学式代数和为0,其中氧为-2价,因此C为+4价,A选项不合题意;B、物质而为CaCO3,其阳离子为钙离子,符号为Ca2+,因此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物质③为CH4,其是由C、H两元素组成,C选项不合题意;D、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反应为C和CO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因此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
4、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能导电B.都是黑色固体C.硬度都很小D.都由碳元素组成答案:DA、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B、石墨是灰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B .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C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也发生了改变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B 解析:B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4NH +6NO5N +6H O 催化剂。
A 、由图可知,Z 是由X 和Y 反应生成的,不符合题意;B 、1个氨分子中含7+3=10个电子,1个水分子含8+2=10个电子,符合题意;C 、在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C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解析:C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由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
A.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 说法正确;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B 说法正确;C. 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故C 说法不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D 说法正确。
故选C 。
3.刚刚过去的9月27日,我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 、B 卫星。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其燃烧的反应为2822422C H N +2N O 2CO 3N 4X ↑+↑+点燃,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NH 3B .N 2OC .H 2OD .C 2H 4C解析: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C 、H 、N 、O 的个数分别是2、8、6、8,反应后已知的两种物质中C 、H 、N 、O 的个数分别是2、0、6、4,所以4X 中含有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X 的化学式为H 2O 。
《常考题》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0分)[ID:1330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B.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2.(0分)[ID:133030]下列说法中,合理的个数是()①西藏是旅游胜地,平原地区的旅客到达西藏时,常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21%②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反应速率加快,说明氢氧化钠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④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分⑤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要检验其纯度⑥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只能显一种化合价⑦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 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4 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A.1 个B.2 个C.3 个D.4 个3.(0分)[ID:133014]下图为教材中的部分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实验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乙实验通过A烧杯中酚酞变红,可说明分子不断运动C.丙实验塑料瓶变瘪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D.丁实验铜片上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接触氧气4.(0分)[ID:132995]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条件①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②两个胶头滴管的规格③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④烧杯中溶液的体积;以上条件中必需控制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5.(0分)[ID:13299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C.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6.(0分)[ID:132980]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答案知识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附答案1.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 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净化水B.干冰能灭火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种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气体判断错误的是()A.一定是CO2B.一定不是O2C.可能是CO2D.可能是氮气4.关于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D.CO2是由碳、氧元素组成5.实验室制CO2选用的合适药品为()A.木炭燃烧B.煅烧石灰石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6.按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C、CO、CO2B.CO、C、CO2C.CO2、C、CO D.CO2、CO、C7.下列各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C.石灰石可用来粉刷墙壁D.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8.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马路上喷洒石灰水②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③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控制助力车数量。
这些建议中,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很快又变黑了。
你推测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B.温度太低C.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D.试管口倾斜了10.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A.1:2B.2:1C.7:11D.11:711.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
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不断增多、呼吸作用增加B.绿色植物减少、光合作用减少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D.冰箱中制冷剂“氟里昂”的泄漏12.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13.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最终得到的黑色物质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碳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A.20%B.80%C.15.8%D.84.2%1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O2B.H2C.CO2D.CH41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是()A.点燃混合气体B.把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16.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A.CO2B.CO C.N2D.SO217.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64%,将该混合气体5g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气体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A.5g B.10g C.15g D.20g18.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A.氧气与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B.食盐水和蒸馏水:过滤C.铜绿与二氧化锰:看颜色D.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肥皂水2.地表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C.软水一定是纯净物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3.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C.铜丝用于作导线D.用氢气填充气球4.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中的催化剂需要经常添加D.反应④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CaCO3难溶于水5.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物质的鉴别B 环保知识蔗糖和食盐:看颜色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木条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积极植树种草减少雾霾:用燃烧法处理秸秆C 物质的宏观组成D 化学史①氮气是由氮元素构成的②二氧化碳中含有两个氧元素①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物质燃烧的本质②门捷列夫: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A.A B.B C.C D.D6.右图是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CO2的含量差异。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滴入的澄清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B.该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 CO2体积含量比空气大C.该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是 CO2D.滴入石灰水震荡集气瓶有利气液充分接触短时产生更明显现象7.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
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50mL量筒量取5.0mL的水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C.用活性炭使硬水转化为软水D.观察颜色区分二氧化锰和铁粉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A.氧气与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B.食盐水和蒸馏水:过滤C.铜绿与二氧化锰:看颜色D.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肥皂水3.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说法正确是A.①、②、③、④都变红B.③不变红,④变红,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C.实验中的CO2可通过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D.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4.一位同学在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有下面的几个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将盛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底略向下倾斜B.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受热面积C.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收集氧气D.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酒精蒸发,分子体积增大C.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D.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6.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A.A B.B C.C D.D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用作燃料B.红磷可制作烟幕弹C.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8.碳的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和C60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90、C240、C540等系列物质,据此可作出的推测是()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互相转化。
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和典型习题附答案

第6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金刚石、石墨和C 60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反应。
还原性 2高温CO 2Cu 2CuO C ++与氧化铜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高温323CO 4Fe O 2Fe 3C 与氧化铁反应: 2CO CO C 高温2+与二氧化碳反应: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1)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应。
(2)提供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得到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3)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提供氧的性质叫氧化性,物质得到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2高温CO 2Cu 2CuO C ++例如:,在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碳得到氧,叫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去氧,叫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习题1、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什么?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下列有关碳单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不相符的是A .焦炭用于炼铁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B .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与有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C .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比玻璃大 4、将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均匀放在试管中加热。
(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色的粉末最终变成_______色,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在反应中,氧化铜发生_______反应。
5、碳可用于冶金工业,焦炭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2高温323CO 4Fe O 2Fe 3C 式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C 具有氧化性B 32O Fe .发生了还原反应C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6、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③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3)C 为+4价,Cl 为-1价,由C 和Cl 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4)以上三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Fe2O3+3C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AB +CD=AD +CB2选用和过氧化氢制氧气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 高温CaO+CO 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 2O=CaOH 2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骤 一检、二装、三注入、四收集5、正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错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6、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1不能用碳酸钠粉末替代块状碳酸钙;因为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太快;反应难以控制..2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HCl 气体;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使浓盐酸挥发出更多的HCl 气体;混在CO2中;使收集的CO2气体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产生的硫酸钙属于微溶物;会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 2+H 2O==H 2CO 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 2CO 3==H 2O+CO 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OH 2==CaCO 3↓+H 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 高温2CO 吸热反应;CO 2是氧化剂;C 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其物理性质.. 温室肥料4、危害及防治措施温室效应——原因:过多的CO 2、O 3、CH 4、氟氯代烷等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五、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H 2、CO 、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 点燃2CO 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把CO 收集在试管中;用手指堵住试管口;用点燃的小木棒靠近试管口松开手指;如果听到扑扑爆鸣声就是纯净CO..H 2和O 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 和O 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 4和O 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2还原性:CO+CuO △Cu+CO 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记住要领: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部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3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B.金钢石石墨里碳原子排列不同C.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D.金刚石是纯净物;石墨是混合物2.活性炭常用来脱色、除臭味;这是因为碳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有吸附性C.有还原性D.有可燃性3.以下不能作燃料的气体是 A.氢气 B.空气C.一氧化碳D.甲烷4.取等质量的下列四种物质分别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是ANaHCO 3BNa 2CO 3CCaCO 3DK 2CO 35.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杂质;若除去一氧化碳杂质;可将含杂质的气体通过 A.石灰水 B.灼热的铜C.灼热的氧化铜D.碳酸钠溶液6.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的依据或采取的方法是A .把混合物隔绝空气强热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 .氧化铜可溶于水;炭粉不溶D.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7.在足量的石灰水中通入克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是 克 克克 克8.不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金属铜的气体有 A.硫 B.氢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9.相同分子数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含一样多的是 A.氧元素 B.氧原子C.碳原子D.碳元素10.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充分;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氮气和氢气11.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的排列的是 ACaCO 3、CO 、CO 2B :C 、CO 、Na 2CO 3 C :CaCO 3、CO 、CD :C 、CO 2CO12.在11克二氧化碳里含碳的克数与一氧化碳中含碳的克数相等;一氧化碳质量是 克 克克 克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石灰石C.澄清的石灰水D.大理石14.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溶于水B.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都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两种元素的百分含量不同D.都有毒;可使人致死15.欲除去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是A.加热B.用砂子擦洗C.加稀盐酸浸洗D.加碳酸浸洗二、填空16.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K第一层_____个电子;______层4个电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自然界存在的碳单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17.写出下列物质或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大理石______________;2煤气____________;3烧碱_______________;4生石灰_______________;5金刚石_______________..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_______________为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19.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里;应先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后加热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20.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_____________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_______________结合;致使人体缺_______________..21.要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22.在下表空格里写出相应的化学式..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23. 碳在氧气里不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4. 鉴定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25. 酒精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6. 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27.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28:1改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错误改在图上2写出实验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液就变成__________色;把颜色变化了的液体加热;又恢复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五、计算29.在含氢氧化钙克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多少克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30.在标准状况下升的一氧化碳和足量的氧化铜反应;可得到多少克铜co=克/升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二、填空16:2;L 第二;稳定;金刚石;石墨;171CaCO 32CO3NaOH 24CaO5C18:碳酸钙和稀盐酸、CaCO 3+2HCl=H 2O+CO 2↑+CaCl 219:①可燃性②还原性;CO;氧化铜..黑色氧化铜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金属铜20:血红蛋白;氧;氧..21:.11∶1422:NH 4CO 3、Na 2CO 3H 2CO 3MgCO 3BaCO 3Fe 2CO 33三、23:2C+O 2点燃2CO24:CaOH 2+CO 2=CaCO 3↓+H 2O25:C 2H 5OH+3O 2点燃2CO 2+3H 2O 26:CaCO 3高温CaO+CO 2↑27:CO 2+C 高温2CO四、实验题:28:1应用稀盐酸、导气管要插快到集气瓶底、不要倒放..2a 长颈漏斗b 广口瓶c 导气管d 集气瓶e 双孔塞3浅红色;紫色;CO 2+H 2O=H 2CO 3 H 2CO 3=CO 2↑+H 2O 五:29::96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
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3、还原性:C+2CuO 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AB+CD=AD+CB)2) 选用和过氧化氢制氧气(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骤一检、二装、三注入、四收集将固体药品放入锥形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加入酸5、正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错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6、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1)不能用碳酸钠粉末替代块状碳酸钙,因为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太快,反应难以控制。
2)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使浓盐酸挥发出更多的HCl气体,混在CO2中,使收集的CO2气体不纯。
3)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产生的硫酸钙属于微溶物,会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 高温2CO (吸热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其物理性质。
温室肥料4、危害及防治措施温室效应——原因:过多的CO2、O3、CH4、氟氯代烷等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五、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1)可燃性:2CO+O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把CO收集在试管中,用手指堵住试管口,用点燃的小木棒靠近试管口松开手指,如果听到扑扑爆鸣声就是纯净CO。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2)还原性: CO+CuO △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记住要领: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部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3)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复习捡测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B.金钢石石墨里碳原子排列不同C.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D.金刚石是纯净物,石墨是混合物2. 活性炭常用来脱色、除臭味;这是因为碳[]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有吸附性C.有还原性D.有可燃性3. 以下不能作燃料的气体是[]A.氢气B.空气C.一氧化碳D.甲烷4. 取等质量的下列四种物质分别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是[]A NaHCO3 B Na2CO3C CaCO3D K2CO35. 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杂质,若除去一氧化碳杂质,可将含杂质的气体通过[]A.石灰水B.灼热的铜C.灼热的氧化铜D.碳酸钠溶液6. 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的依据或采取的方法是()A.把混合物隔绝空气强热 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氧化铜可溶于水,炭粉不溶 D.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7. 在足量的石灰水中通入8.8克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是[]A.5克B.10克C.15克D.20克8. 不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金属铜的气体有[]A.硫B.氢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9. 相同分子数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含一样多的是[]A.氧元素B.氧原子C.碳原子D.碳元素10. 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充分),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A.氮气B.二氧化碳和氮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氮气和氢气11. 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的排列的是[]A CaCO3、CO 、CO2B:C、CO、Na2CO3C:CaCO3、CO、C D:C、CO2 CO12. 在11克二氧化碳里含碳的克数与一氧化碳中含碳的克数相等,一氧化碳质量是[]A.7克B.12克C.3克D.4克1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干冰B.石灰石C.澄清的石灰水D.大理石14. 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溶于水B.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都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两种元素的百分含量不同D.都有毒,可使人致死15. 欲除去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是( )A. 加热B.用砂子擦洗C.加稀盐酸浸洗D.加碳酸浸洗二、填空16. 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K(第一)层_____个电子,______层4个电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自然界存在的碳单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7. 写出下列物质或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大理石______________,(2)煤气____________,(3)烧碱_______________,(4)生石灰_______________,(5)金刚石_______________。
1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_______________为原料。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
19.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里,应先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后加热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
20. 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_____________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_______________结合,致使人体缺_______________。
21. 要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22. 在下表空格里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23. 碳在氧气里不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4. 鉴定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25. 酒精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6. 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27.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28:(1)改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错误(改在图上)(2)写出实验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液就变成__________色,把颜色变化了的液体加热,又恢复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五、计算29. 在含氢氧化钙14.8克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多少克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30. 在标准状况下33.6升的一氧化碳和足量的氧化铜反应,可得到多少克铜?co=1.25克/升)(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16:2,L(第二),稳定,金刚石,石墨;17(1)CaCO3(2)CO(3)Na(OH)2(4)CaO (5)C 18:碳酸钙和稀盐酸、CaCO3+2HCl=H2O+CO2↑+CaCl219:①可燃性②还原性,CO,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金属铜20:血红蛋白,氧,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