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46分)

1. (2分)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A . 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 . 鼠害猖獗

C . 草场的季节变化

D . 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2. (4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

①阿尔卑斯山的冰雪厚度增加②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③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④一些地区会造成森林火灾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①②④

(2)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不可取的是()

A .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B . 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C . 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D . 加强国际间合作

3. (4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 . 塔里木盆地

B . 太湖平原

C . 华北平原

D . 东北平原

(2)“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 . 降低大气温度

B . 提高水体温度

C . 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 . 增强地面辐射

4. (4分) (2017高三上·吴忠月考)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说,华北地区的降水有“七下八上”的说法,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1)“七下八上”的含义是指华北地区的降水多发生在()

A . 每天七、八点钟的时候

B . 每年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

C . 每月的七、八日前后

D . 年降水量在700~800mm之间

(2)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A . 地形雨所致

B . 台风的影响

C . 受低压控制的结果

D . 锋面的影响

5. (2分)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A . 航空器

B . 传感器

C . 胶片质量

D . 磁带质量

6. (6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月考) 古湖堤的形成是河流、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是吉兰泰盐湖古湖堤示意图,古湖堤呈线状或条带状分布,实测宽度为5~100米。某考察队在其中一条古湖堤(道口梁)上钻孔取样发现淡水螺贝等化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古河流最可能经过()

A . 甲地附近

B . 乙地附近

C . 丙地附近

D . 丁地附近

(2)推测道口梁所在古湖堤形成时,图示区域()

A . 湖泊盐度增加快速

B . 地壳抬升运动强烈

C . 气候总体温暖湿润

D . 风力堆积作用显著

(3)推测古湖堤钻孔取样的样品()

A . 砾石磨圆度都很差

B . 岩性都坚硬致密

C . 都具有层理构造

D . 都有淡水生物化石

7. (2分) (2016高三下·河北模拟) 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交流量越大。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显示()

A . 廊坊指数大小与距离北京远近无关

B . 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 . 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 . 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8. (2分) (2018高一下·灌南期中) 不是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是()

A .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B .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C . 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

D . 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

9. (4分) (2019高一上·台州期末) 下图示意亚欧大陆40°N左右四地1月和7月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

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地,最有可能表示伦敦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影响①、②两地1月和7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海陆位置

B . 大气环流

C . 地形地貌

D . 洋流性质

10. (4分) (2017高一下·赣州月考)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A . 时装设计

B . 炼铝厂

C . 电视机装配

D . 水果罐头厂

(2)

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B . 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C . 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 . 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11. (6分)我国季风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图。读图回答小题。

(1)

该河流流域降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A . 6月

B . 8月

C . 10月

D . 11月

(2)

引起湖泊TSS通量方向改变的直接原因是()

A . 流域降水量季节变化

B . 植被生长季节变化

C . 湖泊和河流水位季节变化

D . 河流流速季节变化

(3)

该湖泊最可能位于我国()

A . 西南地区

B . 江南丘陵

C . 江淮地区

D . 华北地区

12. (2分) (2019高一下·大庆开学考) 如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 . 气温日较差大

B .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 .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13. (4分) (2017高一下·舒兰月考)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 . 人均耕地多

B . 水热条件好

C . 工业基础强

D . 科技水平高

(2)

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 . 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 . 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C . 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 . 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0分)

14. (4分)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 ①地区为乳畜业

B . 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 . 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 . 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 . ②地区发展种植业的科技水平高

C . 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 .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15. (17分) (2018高二上·江苏期末)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图(下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下表)

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

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

200841.879.8917.270.040.0323.91 6.350.630.01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淡水养殖业发达,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长江三角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长江流域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不足是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梅雨”天气,而7、8月份又常出现“伏旱”天气。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

区。简述上海建立我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区位条件。

(3)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简述上海建立我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区位条件。

16. (5分) (2016高三上·广州期末) 【环境保护】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如图所示为湖北大冶铁矿矿坑。借鉴国外经验,废弃矿坑的身份转换往往与新鲜的创意密不可分,比如反恐演习场、垂钓中心、特色医院等等。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17. (4分)沪汉蓉高速铁路,亦称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是中国一条兴建中的高速铁路,全长2 078 km,由上海出发,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到达成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沪汉蓉高速铁路修建的决定因素是()

A . 自然因素

B . 经济因素

C . 国防因素

D . 科技因素

(2)

下列有关沪汉蓉高速铁路修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将填补中国陇海和浙赣线之间无横向铁路的空白,提高中国铁路的灵活性

B . 把上海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 . 有利于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D . 有利于东中西部资本、技术、人力资源跨区域快速流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3题;共46分)

1-1、

2-1、

2-2、

3-1、

3-2、

4-1、

4-2、

5-1、

6-1、

6-2、

6-3、

7-1、

8-1、

9-1、

9-2、

10-1、

10-2、

11-1、

11-2、

11-3、

12-1、

13-1、

13-2、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0分)

14-1、

14-2、

15-1、

15-2、

15-3、

15-4、

16-1、

17-1、

17-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