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资源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受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影响,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愈发举足轻重,从而推动了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的蓬勃发展,但跟发达国家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存在一定的不足,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在实现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关键设备国产化、开启数字化管道建设三方面入手,将有效推动我国天然气市场的良性发展。

标签: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1.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在当今“低碳环保”大形势下,我国能源结构不断转型,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愈发举足轻重。

我国进口天然气管道陆续开通,同时国家基干管网基本形成,部分区域性天然气管网逐步完善,非常规天然气管道蓬勃发展,我国天气运输“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格局已经形成。

当前我国已建成建成由跨境管线、主干线与区域联络线、省内城际管线、城市配气网与大工业直供管线构建的全国性天然气管网。

截至2018年底,我国运行的长输天然气管线总里程达到7.6万千米,国内油气长输管道主要集中在三大石油公司手中,其中中国石油占比最大。

干线管道总输气能力约3500亿立方米/年。

我国的基干天然气管网主要由西气东输管道系统、陕京天然气管道系统、和联络天然气管道组成。

我国的进口管道气主要来自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缅甸等国家,目前运行的管道有中亚天然气管线A/B/C线以及中缅天然气管线,在建的管道有中亚天然气管道D 线以及中俄东线和西线。

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天然气管网构成了我国重点区域天然气管网。

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指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藏气,伊宁—霍尔果斯煤制天然气管道是我国第一条煤制气管道,大唐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是我国第二条煤制气外输管道。

页岩气外输管道有三条,分别为四川长宁地区页岩气管道、威远页岩气集输干线和涪陵—王场页岩气管道。

煤层气产地主要集中于我国山西省等华北地区,目前煤层气产量相对较低,优先满足周边地区消费,多余气量外输。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多用途的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能源需求的增长,对天然气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而长输天然气管道是连接产地和消费地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目前,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已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国-缅甸天然气管道等为代表的管网体系。

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最大的工程,它将西部地区的丰富天然气资源输送至东部地区,填补了东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不足的空白,满足了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中亚天然气管道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重要管道,为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天然气资源,弥补了国内天然气资源不足的缺口。

而中国-缅甸天然气管道是中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拉近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关系,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尽管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在国际上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管道规模不够大、经营模式不够多样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国家沿线发展速度不均、天然气消费量总量较大,管道运力还不足以满足需要,导致了一些地方天然气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了天然气滞销的情况。

二、发展趋势分析1. 增加国内长输管道建设投资力度未来,我国将继续增加国内长输管道的建设投资力度,加快管道建设,满足天然气资源的长期供给需求。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天然气管道网规划》,强调加快天然气管道网建设,提升管道规模和运力,加快推进西气东输、中亚天然气管道等工程。

建设新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将有利于提高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率,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安全,促进天然气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2. 推进天然气管道与其他管道的联网未来,我国还将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与其他管道的联网,形成多种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

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

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
方米 ; 根据 2 0 1 4 年更新 的资源分析数据显示 , 须家河组含 的项 目。 有 的致 密气 量大 致是 6 . 2 X 1 0 惶立方 米 ,现在 可采 集 的总量 =、 非 常规 天然 气发展 现 状 2 _ 1 致密 气 是在 7 0 0 0×1 0 立 方米 以上 。 从 二 十世 纪 以来 , 以苏里 格气 田为模 型 的气 田 , 经 过 科 1 . 2煤层 气
RE S 0URCE S / 1 2 9
弼 《 论 文 天 地 l
国 已经完成 和使 用致 密 气开发 的核心 技术 。并 且加 快 推广
排 水采 气方 式 和数 字化 系统管 理现 代新 技术 的应用 。


根本 无 法 供应 使 用 的需求 量 ,所 以 国家和 许 多石 油公 司对 国大致 占总数 的百 分之 二 十一 , 排 在各 国首位 。 我 国页 岩气 而且 分散 面积大 、 有 着较 好 的发 展前 景 。我 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探索和开发非常的关注 。通过这 不 仅 种类 繁 多 , 些 年来 的实践 研 究表 明 ,我 国可 以开 发 的非 常规 天然 气 资 国海 中潜 藏 资 源面 积高 达 2 9 8×1 0 k m , 海 陆交互 处 资 源分 源储 量 大 , 具有 良好 的开发 前景 。现在 我 国对致 密气 和煤 层 布 多于 2 0 0 X 1 0 k m , 海相资源沉降面积大致为 2 7 0 X 1 0 k m 。
2 0×1 0 立 方米 / 每年 , 比2 0 1 0年 以前 总量的 7 8 %。其 主 要 分布 在 我 国的 中西 部 。在我 国南部 区 国致 密气 已经 高 达 3 7 %, 占我 国天 然 气使 用量 总额 的 2 9 % 。现 在 我 同步 增长 2

2023年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建设
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
市场需求也逐渐扩大,逐渐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油气市场之一。

目前,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财富石油、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在石油
天然气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实力也在不断壮大。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在不
断增长。

关于农业、交通、汽车、工业、煤化工等多个行业的日益增长
对石化产品的依赖,也对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燃气市场也成为了石油天然气开
发行业的新增长点,市场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虽然已经和国际先进水平
不相上下,但还存在人才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同时,特别是对于非
常规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我国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政策环境方面,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石油天然气资源保障体系。

总的来说,2023年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表现出需求旺盛、技术不断革新、政策力度加大等特点,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要着重解决行业内部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努力,促进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全面发展。

天然气限气情况说明

天然气限气情况说明

1.关于新奥天然气每月天燃气使用情况与你家里的使用人数、炉具数量、热水器大小(升数)、水的常温、气体质量有关。

一般一家四口家庭,用瓶装气作炒菜与洗澡,很少熬汤的,每月约使用液化气1瓶。

你使用天然气大半年才144方,平均一个月3方不到,这样看很省了。

2.一、我国天然气的基本情况1.天然气资源和供应现状根据我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全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38.04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29.9万亿立方米、海上8.14万亿立方米。

据分析,全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中,最终可采储量为14万亿立方米,其中东部占30.3%,西部占28.2%,海上占21.4%。

到2000年底,全国已经探明天,然气储量2.6万亿立方米,已经形成了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莺琼、东海六大盆地为主的气层气资源区,以及渤海湾、松辽、准噶尔三大盆地气层气与溶解气共存资源区的格局。

按照常规天然气统计,全国共发现69个含天然气盆地,其中天然气资源量比较丰富的塔里木、四川、陕甘宁、东海、渤海湾、琼东南、珠江口、准噶尔、柴达木盆地的总资源量为32.2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84.8%。

根据国家经贸委制定的石油工业“十五”计划,今后10~15年内将建成全国天然气工业体系,实现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

重点加强东海、南海、渤海湾、东部老气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加快南方海相天然气勘探研究,力争到“十五”末或“十一五”建成几大天然气生产基地,即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东海、南海、渤海湾、鄂西―川东北―渝东、中原油田、胜利油田和南方海相。

2.天然气消费现状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和市场开发比较晚,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左右,2000年达到2.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2%,也低于亚洲的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和韩国(见表1)。

从天然气消费结构看,用于发电的天然气占12.7%,化工用气占42.7%,工业燃料用气占11.1%,城市燃气占14.6%,油田生产用气占18.9%。

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及改革方向

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及改革方向

浅论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及改革方向摘要:天然气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增加其对煤炭,石油产品的替代,将对环境的改善有较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的发展较快,但发展现状不尽乐观。

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从国家资源安全,或是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来讲,天然气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尽快解决和完善。

关键词:清洁能源现状调整发展2013年1月17起,中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大部分地区雾霾天数在3天以上,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等城市污染严重。

所受雾霾天气影响城市居民争相购买口罩等防护用品,pm 2.5指数居高不下。

所谓pm 2.5就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 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但究其污染物来源,重要是燃煤的排放、机动车的排放、工业排放。

从环境保护来分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是减缓或解决该问题的根本。

天然气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增加其对煤炭,石油产品的替代,将对环境的改善有较大的作用。

一、天然气利用表观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1.环境效益从燃烧清洁度讲,天然气造成的污染大体为石油的1/40,为煤炭的1/8000,从经济效益讲,按照相同热值计算,国际天然气价格仅为石油的80%左右;从用途讲,天然气用途广泛,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发电、工业和城市商业、民用等各个方面。

2.生态效应通过天然气的替代使用,减少悬浮颗粒物排放量,增加空气清洁度;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缩小酸雨覆盖面积。

于煤相比,天然气燃烧仅产生微量二氧化硫和少量氮氧化物,排放的二氧化硫量要比煤排放二氧化硫量大约少90%,且天然气使用效率高。

天然气的使用也将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

矿物燃料燃烧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取决于燃料中碳含量,天然气与其他矿物燃料相比,含碳少,含氢多。

教案中我国不同地域天然气利用现状对比分析

教案中我国不同地域天然气利用现状对比分析

教案中我国不同地域天然气利用现状对比分析。

一、天然气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天然气储量众所周知很高,但其分布却不均衡。

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是我国天然气主要的产区,而东南、华北和华南地区整体天然气资源严重不足。

对于拥有丰富天然气储量的地区来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

而对于缺乏天然气资源的地区,不得不采取节能节电政策,或者引进外来的能源。

二、各省、市、自治区天然气利用情况(一)东北地区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产区之一,拥有我国最大的气田——长庆气田。

因此,东北地区在天然气的利用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目前,东北主要利用天然气发电,这也是当地天然气利用的主要领域。

此外,还有天然气锅炉和城市天然气管道储气等方面的应用。

(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也是我国的天然气产区之一,虽然其储量不如东北,但依然居于全国前列。

目前,西北地区的天然气主要利用领域是供热、工业和运输。

其中,供热领域的天然气利用占比最大,而工业和运输领域因其特殊性,天然气的利用也很广泛。

(三)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整体天然气储量较少,主要来自国内天然气管道的走向,如西气东输线。

因此,华北地区主要依靠外来天然气进行供应。

目前,华北地区的天然气主要应用领域是城市燃气、工业燃烧和民用燃气。

其中,城市燃气占比较大,民用燃气也在逐渐普及。

(四)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天然气储量很少,主要依靠国内天然气管道的输送。

目前,华南地区主要利用天然气的领域是城市燃气和工业燃烧。

尤其是城市燃气在华南地区应用得非常广泛,是其天然气利用中的主角。

(五)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整体天然气储量很少,主要仰仗西气东输管道进口。

目前,华东地区的天然气应用主要集中在城市燃气和工业燃烧两个领域。

但相比于其他地区,华东地区的天然气利用能力较低。

(六)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很高,主要来自四川盆地和陕南地区。

在天然气利用领域,西南地区主要依靠地方的建设和天然气管道的建设。

目前,西南地区的天然气主要应用于城市燃气、工业燃烧和电力。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现状一、天然气产量近年来,随着煤改气政策的推行,天然气的消费水平以及供应能力相对提高,产量逐渐增长,解决近年来天然气供需整体宽松格局。

据统计,截至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188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7%;2021年1-5月中国天然气产量为871.8亿立方米,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10.62%。

二、城市燃气行业现状从统计数据来看,反映燃气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城市燃气用气人口规模与城市人口数量在增长方向和速度上都基本一致。

2012-2019年,我国城市燃气用气人口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5.1亿人。

城市燃气用气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上升,城市人口数量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燃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使得人们用气更加方便。

可以预计,随着未来城市燃气设施的继续完善,以及政策的推进,城市燃气将覆盖城市所有人口。

就终端消费气量分布来看,工商业气量占比最高,达到75%以上,其中工业用气量增幅达到9%,商业用气量降幅平均达到7%。

居民用气量占比约20%,平均增幅与上年相比高出10个PPT,说明受疫情影响居民无法出行和延长供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民生用气量增长较大。

其他用气量占比较小,不超过5%。

三、四大城市燃气公司现状中国四大城市燃气公司分别为港华燃气、华润燃气、新奥能源、昆仑能源。

从天然气销售量来看,港华燃气实现天然气销售量约1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占四大公司总销售量的11.08%;华润燃气实现天然气销售量约2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6%,占总销售量的26.77%;新奥能源实现天然气销售量29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占总销售量的27.29%;昆仑能源实现天然气销售量377.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5%,占总销售量的34.86%。

从天然气用户数量来看,港华燃气2020年新增天然气用户数量为70万户,天然气用户达到1414万户,同比增长5.2%;华润燃气新增天然气用户数量为235万户,天然气用户达到4184万户,同比增长6.2%;新奥能源新增天然气用户数量为228万户,天然气用户达到2339万户,同比增长10.8%;昆仑能源新增天然气用户数量为161万户,天然气用户达到1236万户,同比增长1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现状
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都相对比较落后,已探明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的1.2%,目前年产量2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00年达到250亿立方米/年。

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估计超过38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前景看好,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7-10万亿立方米,可采95年,在世界上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陆上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资源集中在南海和东海。

此外,在渤海、华北等地区还有部分资源可利用。

1.四川盆地的天然气是我国开采较早、储量较丰富的资源,基本可在满足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需求的同时,通过管道外送部分剩余气量。

主要市场是武汉,预计可供气20-30亿立方米/年。

2.陕甘宁气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天然气整装资源,可采储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目前主要通过北京、西安和银川三条管线外送。

输气能力分别为:北京方向660mm900km,30亿立方米/年,供北京、天津、河北;西安426mm480km,8-9亿立方米/年,银川426mm300km,3-4亿立方米/年。

该资源已具备建设第二条东送管道的条件,今后市场主要可能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以及华东地区。

3.塔里木盆地和青海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预计可采储量与陕甘宁气田相当,今后主要靠管道经兰州、西安东送,主要市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4.南海天然气资源蕴藏品质最佳,气田储量集中,单井产量大。

现已通过海底管道年输香港29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发电。

还有部分天然气送海南岛三亚的一座100MW燃机电厂和化肥厂使用。

南海的资源开发前景看好,但海上天然气开发难度较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也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制约,因此,暂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

5.东海地区的勘探工作一度受一些政策的影响而比较迟缓,但从现在工作成果看,资源储量看好。

在钱塘江口以外的平湖气田发现的部分天然气资源正在供应上海,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气。

但东海资源的情况与南海情况相近,也暂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市场及其发展前景
2001年天然气占中国总能源需求比例为2.96%(石油占27.4%,煤炭占62.0%,核能占0.47%,水力占6.9%)。

我国天然气资源量为38.04万亿立方米,估计可采储量(7-10)万亿立方米。

陆上62个盆地和地区的天然气储量29.9万亿立方米,78.6%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省。

10个海上盆地大多集中在南海和东海,总计8.14万亿立方米,占总量21.4%。

据分析,全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中,最终可采储量为14万亿立方米,其中东部占30.3%,西部占28.2%,海上占21.4%。

我国天然气储量大于1万亿立方米的地区有10个:塔里木、四川、陕甘宁、东海、渤海湾、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准噶尔和柴达木。

现已形成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莺琼、东海六大盆地为主的气层气资源区,以及渤海湾、松辽、准噶尔三大盆地气层气与溶解气共存资源区格局。

据统计,全国共发现69个含天然气盆地,其中天然气资源量比较丰富的塔里木、四川、陕甘宁、东海、渤海湾、琼东南、珠江口、准噶尔、柴达木盆地的总资源量为32.2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84.8%。

2001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3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0.9%。

资源探明率3.6%。

2000年我国还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发现首个世界级大气田: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达到6025.27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储量6亿吨的特大油田,不仅是我国现在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田,也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级储量的大气田。

我国近海天然气工业拥有较大发展潜力。

对近海10个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综合评价认为,天然气总资源量8.4万亿立方米。

目前在海上找到的天然气储量4211亿立方米,占近海天然气资源量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天然气生产能力将由2000年100亿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150亿-200亿立方米。

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盆地、东海西湖和渤海渤中是今后寻找天然气的有利地区。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有巨大的天然气资源,其中崖13-1气田年产天然气36.13亿立方米,预计天然气资源量约为1.5万亿立方米。

东海盆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2000亿立方米以上。

2000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量277.3亿立方米(2001年303亿立方米),其中,中国石油
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占66%,CNOOC占14.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占14.2%,地方占5.5%。

21世纪我国天然气发展将进入黄金期。

1998年全国天然气产量223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221亿立方米,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2.1%。

2001年产量增加到303亿立方米,消费量302亿立方米,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提高到2.96%。

据预测,天然气需求量将增加到2005年640亿立方米、2010年950亿立方米和2015年1850亿立方米,在能源消费中比例将分别提高到3.61%、6.02%和10.08%。

预计到2020年,化工领域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将达325亿立方米。

预计2010年中国天然气缺口将达数百亿立方米,2020年将达上千亿立方米。

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了天然气供应初步协议,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林斯克Chayadin天然气田天然气可望于2015年通过3009公里管道输送到中国沈阳、北京、大连,该气田天然气储量约为1.24万亿立方米,年输气量可达200亿立方米。

土库曼斯坦(或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至上海的天然气干线也在研讨之中。

总投资200亿美元的“西气东输”工程的天然气资源已基本落实。

作为主供气源的塔里木盆地,至2001年底,获国家储委批准的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267亿立方米,可采储量3725亿立方米,使西气东输工程年供气12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20年的资源条件更加可靠。

此外,去年发现的具有上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迪那2、迪那1等气田,现正在评价勘探。

作为启动气源的长庆气区,至2001年底,获国家储委批准的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7504亿立方米,成为全国储量规模最大的气区。

下游用气市场进一步落实,目前,中国石油已与上海、江苏、浙江以及沿线的河南、安徽等省市45家用户正式签订了供气意向书,意向用气量为:2003年8亿立方米,2005年83亿立方米,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2008年将达到123亿立方米,2010年可达到145亿立方米。

市场调查显示,2007年下游市场天然气需求将达到166亿立方米,到2010年可望超过200亿立方米。

目前确定管道全线天然气加权平均价格为每立方米1.29元,有着明显优势。

“西气东输”工程中,壳牌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将共持股45%,平均各占15%股份。

西气东输管道西起新疆轮南,东至上海市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共九省一市66个县,线路全长4000公里。

2004年初建成靖边到上海段,先期将长庆天然气送到上海,2005年上半年全线贯通,把新疆的气送到上海。

上海年消费天然气2005年将达30亿立方米。

据2001-2005年天然气消费计划,上海市60万-100万户家庭在此5年中将成为天然气新用户。

计划增加10亿立方米天然气替代煤气,以节约300万吨标煤,每年减少SO2排放量36000吨、烟尘30000吨。

2005年上海使用天然气的汽车将达到3300万辆,耗用天然气29.7万立方米/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