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壁垒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分析与应对的开题报告

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分析与应对的开题报告

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分析与应对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贸易自由化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然而,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也导致了在贸易领域中出现了种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在技术、标准、认证等方面设置的限制性措施,有可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产品的贸易造成不利影响,也阻碍了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因此,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对于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探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和分类,以及造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的影响,包括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对产业创新和发展的影响等;3.世界贸易组织(WTO)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定和作用;4.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包括通过规范技术标准、加强技术合作、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等。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分类、影响、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查阅和分析;2.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对其发生的过程和影响进行分析;3.构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深化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认识和理解;4.结合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提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的策略和方法;5.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改进,为后续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如下:1.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高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认识和理解;2.总结和归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因和影响,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参考和借鉴;3.提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和方法,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技术进步;4.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提供参考和基础。

贸易壁垒开题报告

贸易壁垒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析贸易壁垒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课题类型
理论研究-Z
导师姓名
阿宁
学生姓名目的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而言,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乃至我国入世战略的实施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本文通过介绍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剖析其基本特点,适时提出可操作性应对对策,力求对积极推动贸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起到一定的舆论作用。当前,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深入把握其形成和发展规律,成为当前一项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加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付对策的研究已显得尤为必要。
在绿色壁垒的效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研究他们认为绿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研究他们认为绿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研究他们认为绿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的污染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扭曲的效应更是不能忽视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TBT)是指对进口商品施加技术标准、认证、检验、标记等条件的贸易壁垒,它直接限制了进口商品的市场准入,增加了贸易成本,影响了贸易合作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实施了1470项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其中最多的为美国和欧盟所实施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对出口国造成负面影响,也对进口国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跨国企业的重要市场,然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使得国内企业并不具备与外商竞争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也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使国内消费者受到损失。

因此,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对于促进贸易合作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保护国内市场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市场准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内容包括: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和主要类型;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合作和国际分工的影响;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出口国企业的影响;4.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本研究的目标在于:1.深入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本质和影响机制;2.明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3.提出有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建议,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向更加稳定、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法使用文献分析法,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发展趋势、类型、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2.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贸易数据和经济数据,探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包括技术创新、企业竞争力、市场准入等方面。

开题报告-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

开题报告-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
开题报告-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等) (一)选题的意义 众所周知,WTO 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及其他壁垒,消除歧视性待遇,逐步实 现贸易自由化。然而,有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设置并滥用 WTO 所允许的技术贸 易壁垒、绿色壁垒,对其他国家出口贸易进行限制,并且在多边贸易谈判中针对 我们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所谓的劳工标准,欲筑起蓝色贸易壁垒,这对中国的出口 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蓝色贸易壁垒是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以 保护“蓝领”工人权益为目标,所以被称为蓝色贸易壁垒。蓝色贸易壁垒的核心 是 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8000)标准,即社会责任标准。它是在国际 市场上逐渐被认可而且是全球第一个有关企业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 其宗旨是确 保生产商和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 它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 同时还要对员工、消费者、社区等各方面承担社会责任,包括商业道德、安全生 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等。如果说 ISO9000 标准针对的是产品的质 量,ISO14000 标准针对的是环境标准,那么 SA8000 标准针对的就是工人的生存 质量和权益。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之 所以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靠的就是劳动力成本低带来的价格优势。而蓝色贸易 壁垒的实施,将通过影响我国外贸企业成本而削弱这一优势。珠江三角洲、长江 三角洲等沿海地区不少出口企业因为 SA8000 认证不合格而导致订单被取消,更 有些企业认为 SA8000 要求太高而主动放弃检测。据估计,我国接受过 SA8000 标 准核查的企业超过 8000 家,很多企业因为达不到标准而被大量撤单,更有部分 企业可能因此再也难以迈出国门。所以 SA8000 标准实际已经成为我国加工制造 企业产品出口的一道门槛,引起我国很多企业的高度关注。我国现在已成为全球 社会责任运动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研究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蓝色贸易壁垒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选题的目的 由于我国产品结构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劳动力成本是我国重要的比较优 势,而受 SA8000 约束的主要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 对我国出口企业不利的现状,积极寻找应对的策略,让劳资双方关系和谐,让我 国产品畅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便让我国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在西方国家,一场以“劳工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 为主题的企业责任运 动方兴未艾。企业、政府、学界和其他社会各界都很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含提纲)2500字】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含提纲)2500字】
[8]陈红.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应对绿色壁垒对策研究[N].企业经营与行业发展,2015,11.
[9]王红.我国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壁垒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2010.
[10]兰梅.绿色壁垒制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D].无锡:江南大学食品贸易与文化专业,2008.
[11]GUANGZHONG1I;JANP.《RISK,UNCERTAINTYANDCHINA,SEXPORTS»[J].Austra1ianEconomicPapers,2006,2.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废气排放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各个国家也开始意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无比重要性,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意识特别强。各国都希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平衡,于是发达国家制定了各式各样的国际绿色贸易壁垒: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为理由,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因为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而自从绿色贸易壁垒出台之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明显减少,。农业发展情况影响着国民经济,浙江省作为中国农业出口大省之一,其发展情况自然影响着浙江省的国民经济。近几年随着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出台,中国农产品出口数量明显下降,其中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数量也受到显著影响。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
(二)行业层面的对策
(三)企业层面的对策
基本框架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一)预期成果
①收集资料:通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书刊资料和网络资料,收集各类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和中国农产品出口,以及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资料。

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开题报告

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1、设计(论文)题目:《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学、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3、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加强,生态环境的破坏、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国家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绿色贸易壁垒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 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

我国外向型企业只有正确认识绿色壁垒,以开放的视角、哲学的思辨,对绿色壁垒问题重新审视和定位,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在全球化框架内重新整合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加强清洁生产,以适应全球绿色贸易的需求;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歧视性待遇,要健全环保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要积极加入国际认证,参与国际标准互认,争取国际社会对我国产品的认可。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保护共同利益。

因此,系统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即可以丰富已有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阐述又可以对外贸企业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目前关于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问题,各国学者对它的理解已经产生了不少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观点:(1)国外学者Bauscher(1992)认为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学者Johns Wilson(2000)则认为绿色贸易壁垒会对贸易和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当然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如Danicl C. Esly and Danien Gera din(1998)则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含义:一方面就是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的加强,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来保护本国的环境资源和人类健康,这无形中给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设置了障碍;另一方面,就是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原因,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会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免受冲击,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壁垒。

我国应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应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应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目前,国际贸易中存在着许多技术性壁垒,这些壁垒主要来自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保障民生安全等多方面的考虑。

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削弱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阻碍了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应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内容:1. 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的种类及影响通过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的来源、种类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技术性壁垒的实质。

2. 传统措施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有效性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在过去采取的应对贸易技术性壁垒的传统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优缺点,从而总结有效性,为提出新的措施提供参考。

3. 新兴技术与应对贸易技术性壁垒从新兴技术应用的角度探究我国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新兴方式,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方式,了解新兴技术在应对技术性壁垒方面的实际效果,为我国未来应对技术性壁垒提供新的思路和认识。

4. 我国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战略和措施根据上述分析,提出我国应对贸易技术性壁垒的战略和措施,包括完善外向型经济体制、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市场宣传等方面。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产出以下成果:1. 详细分析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的种类及影响2. 总结传统措施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有效性3. 探究新兴技术与应对贸易技术性壁垒的关系4. 提出我国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战略和措施,为我国未来应对技术性壁垒提供新的思路和认识。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综合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和专家访谈,从不同角度探究我国应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的策略和方法。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加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对技术性壁垒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企业实施战略提供依据。

另外,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学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贸易壁垒研究领域的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的开题报告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的开题报告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意识不断增强,绿色贸易逐渐成为各国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贸易壁垒也逐渐被各国采取。

鉴于中国出口贸易占其国民经济比
重较大,绿色贸易壁垒不仅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贸易,也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形象。

因此,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学术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
1.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和分类,阐释各种类型的绿色贸易壁垒在对中国对外贸易上的具体影响。

2.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从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限制、贸易准入的限制、技术转移的限制、市场份额的影响等多个角度,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
贸易的实际影响。

3.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应对策略:从政策、技术和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中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策略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实证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
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三、研究成果和预期目标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影响和应对策略,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预期目
标如下:
1. 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释;
2. 通过具体实证数据和实例,揭示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负面影响;
3. 提出可行性较高的绿色贸易壁垒对策,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早用模型进行贸易对环境影响研究的是Copeland和Taylor(1994)。在这个模型中他们将国家分为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且通过模型得出:贸易自由化减轻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Copeland和Tayor(1995)得出实行CO:排放许可证制度会比实行贸易自由化导致更多的污染排放。Chichilnisky(1994)认为,环境恶化的根源并不是国际贸易,而是不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源的过度开发,但贸易活动加剧了这种扭曲。Lee和Roland-Holst(1997)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贸易带来的收益除了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抵消贸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外,还可能有剩余,带来净的经济利益。Grossman和Krueger(1991)发现,开放度较大的国家城市的SOZ浓度比较低,而其他的空气质量指标,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和黑子污染等,与贸易没有明显的联系。
[4]万后芬等.《绿色营销》.第1版.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P231-237
[5]赵春明.《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P194-264
[6]张汉林等.《国际化竞争—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1版.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P63-66
Urs Steiner Brandt和Gert Tinggaard Svenddsen(2003)以美国为例进行研究并阐述了绿色壁垒产生的微观原因,即当本国工业企业认为提高环境标准可以为本集团带来市场和利润的保护作用,就会促使该国政府采取环境壁垒政策。Sorsa,Piritta(1995)认为绿色保护主义源于环境保护者处于自身目的对于环境产品规定的使用,以及滥用贸易措施从而对其他国家的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以及使用贸易措施强制实现国际环境准则的统一。Eduardo Engel(1999)提出了新保护主义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保护主义形式。Daniel Sturm(2001)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两国模型,通过模型研究认为一个国家政策的失败内在的导致了不同国家对于合格产品标准的意见分歧。同时根据模型提出了两个解决贸易争端的建议,分别是对于标准的共识以及对于协调性的认识。
[7]任泉和任颖.《WTO规则与应对方略700问》.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P51-52,P362-363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2.实证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四、时间安排
五、预期成果
形成一篇字数在7000字以上的论文
2012年5月9日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年月日
注:课题类型填写: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软件工程、理论研究等,同时注明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
2.研究现状
基于绿色贸易壁垒在当前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国内很多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苗建军提出了广义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梁咏(2003)定义了狭义的绿色贸易壁垒,他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继贸易技术壁垒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它的核心是借保护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理由,利用环保差别优势,通过蓄意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限制进口,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曾凡银和郭羽诞(2004)以总成本梯度模型来解释发达国家绿色壁垒设置的原因。焦志云(2004)则从实施绿色壁垒的动机来分析,认为绿色壁垒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在绿色壁垒性质论述方面,俞海山(1997)从绿色壁垒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实施结果的歧视性五个方面论述了绿色壁垒的性质。在绿色壁垒的效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研究,他们认为绿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的污染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扭曲的效应更是不能忽视。卢授永和杨晓光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出发,论证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影响。
3.主要参考文献
[1]董长德.《企业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实用指南(修订版)》.第2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P134-140
[2]杨永华.《突破绿色壁垒—ISO14000标准实务》.第1版.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年:P11-21
[3]余永定和郑秉文.《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P589-595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析贸易壁垒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课题类型
理论研究-Z
导师姓名
阿宁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国贸
一、选题依据
1.目的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而言,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乃至我国入世战略的实施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本文通过介绍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剖析其基本特点,适时提出可操作性应对对策,力求对积极推动贸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起到一定的舆论作用。当前,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深入把握其形成和发展规律,成为当前一项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加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付对策的研究已显得尤为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