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应用

_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应用
_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应用

2009年第28卷增刊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419·

化工进展

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应用

应卫勇,张海涛,马宏方,房鼎业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 200237)

摘要:由煤制合成气经合成甲醇制燃料和化工产品的技术路线是煤洁净高效利用的方向之一。根据甲醇合成反应的特点,将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应用于甲醇生产中,单塔45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器已设计,单塔30~35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器已投入使用。双塔并联50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技术已经投入使用,工业生产情况表明:甲醇合成反应器结构合理,催化剂装卸方便,催化床温度调节简单,床层热点至出口温差小,回收高位热能、副产蒸汽。正在开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80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器的研究。

关键词:甲醇合成;反应器;工程应用

我国的能源特点是“少油、有气、多煤”,以煤为主。以煤为原料制合成气合成甲醇,甲醇可作为醇醚燃料,可用于生产系列化工产品,特别是用于生产甲醛、乙酸、乙烯、丙烯。因此,以煤为原料经甲醇制燃料、化工产品的技术路线是煤洁净利用、多联产的有效途径[1]。

甲醇合成反应器是甲醇生产的关键设备。华东理工大学30年来一直致力于甲醇反应器的研制开发,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低压甲醇合成反应器”和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气冷-水冷串联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等,形成了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反应器的系列专利。

工业生产情况表明: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甲醇合成系列反应器结构合理,催化剂装卸方便;催化床温度调节简单,床层温度平稳;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达3年;回收高位能热量,副产蒸汽1.1吨/吨甲醇;甲醇产品质量好。

2005~2007年间,根据已收到的效益证明,6家企业生产甲醇271.90万吨;新增产值860 552万元;新增利润117 117万元,新增税收960 33万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甲醇合成反应器国产化,提高了我国甲醇生产技术水平。在上海研究开发的甲醇合成反应器技术用于全国,尤其是用于西部地区的开发,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从2008年以来,华东理工大学继续将以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为核心的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工艺应用于甲醇生产中。2008年4月河南永煤集团龙宇煤化工一期年产50万吨甲醇项目顺利投产。

1 2008年应用情况

2008年前,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型甲醇合成反应器已经转让给二十多个企业实施:包括兖矿鲁化(100 kt/a)、华鲁恒升(200 kt/a)、浙江巨化(100 kt/a)、兖矿国泰(240 kt/a)、兖矿国宏(500 kt/a)、兖矿国际(200 kt/a)、山西丹峰(100 kt/a)、新疆克拉玛依(200 kt/a)、南京惠生(300 kt/a)、宁夏煤业(250 kt/a)、河南永城(500 kt/a)、河南平安(200 kt/a)、甘肃牛家峡(100 kt/a)、安徽临淮(200 kt/a)、陕西神木(400 kt/a)、山东凤凰(360 kt/a)、哈尔滨气化(300 kt/a)、新疆天富(200 kt/a)、江苏索普(540 kt/a)、宁波万华(200 kt/a)等。

2008年,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型甲醇合成反应器在以下单位得到应用。

企业甲醇规模/kt·a-1工艺路线投产运行兰州蓝星化工有限公司200 水煤浆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设备制造综能协鑫煤化工有限公司300 U-Gas煤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详细设计久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00 固定床制气、NHD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设备安装山西省焦炭集团200 以焦炉气为原料气,转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详细设计延长石油集团兴化300 多元料浆煤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设备制造重庆万盛300 水煤浆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设备制造新能凤凰能源有限公司360 水煤浆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设备制造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260 水煤浆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详细设计

化工进展 2009年第28卷·420·

2 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器技术

2.1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技术的运行情况

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技术首先应用于山东滕州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当年生产甲醇23.4万吨,为设计负荷的100%;2007年度生产甲醇29.5万吨,为设计负荷的123%;2008年生产甲醇30万吨,为设计负荷的125%;甲醇反应器使用3年来均超过设计负荷,甲醇合成双塔并联操作弹性大,系统阻力小。甲醇产品除需符合国家标准(GB—338—2004)外,其中乙醇含量≤50 μg/L,完全满足国内外厂家生产乙酸的要求。采用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技术的催化剂使用寿命达3年,生产强度大于1万吨精甲醇/m3催化剂;时空产率大于0.8 t/(m3·hr);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技术能量利用合理,3年中平均副产中压蒸汽1.4吨/吨甲醇以上,除满足甲醇精馏再沸器加热外,还有富裕蒸汽送入蒸汽管网。

河南永煤集团龙宇煤化工一期年产50万吨甲醇项目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技术,于2008年4月投产顺利投产。煤制气采用SHELL粉煤气化技术,实际稳定运行时间最长达2个月。反应器单塔直径φ3800 mm,列管管长7000 mm,催化剂采用托普索公司的MK-121型甲醇合成催化剂,装填量为57.33吨(单塔),其中绝热层高度为426 mm(还原前)。由于造气气量不足,目前最大生产负荷达到产能的75%~85%。从龙宇煤化工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工艺运行的数据可以看出:双塔并联运行压力相同,利用压差形成合成气自然分布的状态,合成塔压降小;由于两塔共用一个汽包,所以两塔温度控制需要特别关注,由运行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两塔进口温度相差5℃(可能是仪表问题),但出口温度仅相差1℃,表明双塔并联采用一个汽包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2.2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技术的特点

(1)通过建立以“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为基础的双塔并联流程,大大增强了生产强度,满足了大型化甲醇生产的要求。同时双塔并联流程通过两个反应器的床层阻力自然均布原料气,降低了合成塔床层压降,节约了循环机压缩功。

(2)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技术建立了催化床轴向、径向温度分布、浓度分布的二维数学模型,开发了甲醇合成反应器模拟设计软件,优化设计了甲醇合成反应器,反应器床层内温度平稳,床层热点到床层出口温度变化很小。

(3)硫能使铜基催化剂永久中毒,所以在甲醇合成生产中一般要求新鲜气中的总硫含量(H2S+COS)≤0.1×10-6。为此,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技术在甲醇净化系统采用2台精脱硫槽串联运行的方式,切实做到新鲜气中总硫含量低于催化剂要求标准。

(4)为保证合成塔维持一个稳定、正常的压差,在催化剂装塔之前,用筛子进行严格过筛,装填完毕之后,再进行彻底吹除,尽量去除粉尘。装填前,制定严格的装填方案,避免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出现“偏流”现象。由于事先制定了较为完善、可行的升温还原方案,并对还原用气成分、空速等关键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而使整个升温还原过程进展比较顺利,还原进度控制得相对较好,没有异常情况出现,特别是整个出水过程均匀、流畅、稳定,且温度易于控制,催化剂还原比较彻底。

(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技术的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定期进行在线煮蜡;优化了合成塔内部的反应条件;通过调节水冷器的温度、分离器的液位、系统压力、空速、催化剂热点温度等措施,抑制了烷烃、醚类、高级醇及其它杂质的生成,使粗醇中副产物大大降低,为生产用于乙酸原料的高质量甲醇提供了保证。

3 单塔45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器

鄂尔多斯市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能源煤化工基地建设年产45万吨甲醇生产装置。生产装置由惠生上海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基础工程设计和详细工程设计。甲醇生产装置中甲醇合成反应器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专利技术。现已处于详细设计阶段。

年产45万吨甲醇合成反应器采用一台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反应器内径φ4200 mm,管长9000 mm,装填催化剂66.85 m3。反应器操作压力5.3 MPaG,新鲜气组成为(摩尔分数,%)H2 67.92、CO 28.82、CO2 2.95、CH4+N2+Ar 0.32,总S<0.1 μg/L,新鲜气流量133 812.7 m3/h。甲醇合成模拟计算结果见表1,表1列出了入塔气组成、出塔气组成、粗甲醇组成。甲醇合成反应器数学模型及有关模拟计算方法,参考有关文献[2]。

从表1可以看出,出塔气中甲醇含量为7.74%

增刊应卫勇等: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应用·421·

(摩尔分数)(这时循环比为4),循环量较少,循环压缩功减少。粗甲醇中甲醇浓度95.24%(质量分数),甲醇净流量59.47 t/h,日产甲醇为1427 t/d,达到年产45万吨甲醇规模。

表1入塔气、出塔气、粗甲醇摩尔分数

入塔气出塔气粗甲醇

组分

总量/(Nm3·h)-1含量/%总量/(Nm3·h)-1含量/%总量/(Nm3·h)-1含量/%

H2519 934.10 78.33 432 985.30 74.60 0.81 0.00

CO 74 902.13 11.28 36 784.39 6.34 16.09 0.03

CO215 647.18 2.36 12 076.06 2.08 82.20 0.13

CH4 4071.65

0.61

4071.65

0.70

0.21 0.00 N238 689.23 5.83 38 689.23 6.67 0.94 0.00

Ar 7172.73

1.08

7172.73

1.24

0.00

0.00 CH3OH 3232.74 0.49 44 921.61 7.74 594 72.18 95.24(质量分数)

H2O 162.92 0.02 3734.04 0.64 2868.88 4.59

合计663 812.60 100.00 580 434.90 100.00 62 441.30 100.00

t/℃221.8252.540

P/MPaG 5.3 4.90.4

4 100万吨/年以上甲醇合成反应器

华东理工大学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大型气冷-水冷串联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编号2006BAE02B02),进行年产100万吨串联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开发和设计,开展180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器技术分析。

100万吨/年以上甲醇合成反应器采用气冷-水冷串联式甲醇合成工艺,见图1[3]。新鲜气在压缩机内加压与循环气混合,混合气经换热器与出气冷式反应器的气体换热,然后进入气冷式反应器冷管内升温后出气冷式反应器,进入水冷式反应器。在

图1 气冷-水冷串联系统流程图

1—水冷式反应器;2—气冷式反应器;3—换热器;4—冷凝器;

5—甲醇分离器;6—闪蒸槽;7—压缩机水冷式反应器内,催化剂作用下,CO、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热传给壳程的沸腾水,产生蒸汽进入汽包。出水冷式反应器的气体进入气冷式反应器的催化床,CO、CO2和H2进一步反应合成甲醇,然后离开气冷反应器,经换热器换热后去水冷却器。冷凝后的粗甲醇经甲醇分离器分离,粗甲醇去精馏,未反应的气体一小部分放空,大部分气体进入循环压缩机加压后返回合成系统。

华东理工大学从以下方面开展了超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研究。

(1)对8.0 MPa下含甲醇混合气体物系性质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加压下混合气体热容的计算方法、较高压力下甲醇合成反应平衡常数计算方法、较高压力下混合气体中各给分逸度的计算方法以及较高压力下混合气体的黏度和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为反应器设计提供可靠的物性数据。

(2)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情况下,研究不同压力、温度等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获得国产催化剂本征动力学方程;在无梯度反应器中,采用工业粒度国产催化剂,研究不同压力、温度等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获得国产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方程。

(3)在生产规模为100万吨/年的串联式甲醇合成反应器条件下,对甲醇生产中的操作条件对甲醇合成反应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

(4)对年产100万吨大型气冷-水冷串联式甲

化工进展 2009年第28卷·422·

醇合成反应器串联方式、催化床优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产能的情况下,为了使串联式反应器中的温度分布最优的同时,减小生产及投资成本,气冷式反应器的管长不应太长或太短。

(5)催化剂还原要贯彻“三低、三稳、三不”的原则。“三低”为低温出水,低温还原,还原后有一个低负荷生产期;“三稳”为提温稳,补氢稳,出水稳;“三不”为提氢浓度与提温不同时进行,水分不带入塔内,高温出水时间不能太长。

(6)对不同催化剂使用时期进行模拟计算。从反应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催化剂使用前期,催化活性比较好,此时所采用的操作压力较低,水冷式反应器的沸腾水温度也较低,入塔气中CO和CO2浓度也较高。随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会慢慢降低,此时需要增加循环气量,降低入塔气中CO和CO2浓度,减轻催化剂的负荷。为保证产量,需要提高水冷式反应器的沸腾水温度、提高操作压力等手段来增大生成甲醇的反应速率。

(7)应用CO、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双速率动力学方程,以甲醇和CO2为关键组分,建立了气冷-水冷串联式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编写了反应器设计软件。

(8)采用过程系统的优化方法编写甲醇合成系统模拟软件,获得合成圈的物料、热量衡算表及各节点物性数据,为反应器的设计和合成圈的设备提供基础设计工艺包。

受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年产180万吨串联式甲醇合成反应器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

表2年产180万吨甲醇合成反应器计算结果

组分新鲜气摩尔组成/% 水冷式反应器入口摩尔组成/%水冷式反应器出口摩尔组成/%气冷式反应器出口摩尔组成/% 粗甲醇质量组成/%

H2 67.81 76.28 70.79 69.05 0.00

CO 28.42 11.05 3.80 2.07 0.02

CO2 2.99 1.89 1.61 1.29 0.21 CH40.13 1.86 2.24 2.34 0.00 N2 0.62 8.66 10.42 10.90 0.00

Ar

0.00 0.00 0.00 0.00 0.00 CH3OH 0.03 0.25 10.47 13.25 95.24

H2O 0.00 0.01 0.68 1.11 4.52

合计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t/℃40 223.7 252.5 198.3 40 P/MPa 5.3 7.9 7.7 7.5 0.4

5结论

以“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为基础的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反应技术在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24万吨/年甲醇装置上成功应用,已经平稳运行了4年,生产能力超过设计负荷125%。同时该技术也在河南永煤集团龙宇煤化工50万吨/年甲醇装置上成功应用。

采用一台45万吨/年“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也已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能源煤化工基地开始设计。

华东理工大学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已经完成了气冷-水冷串联式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的研究,并已形成180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装置设计工艺包,为实现甲醇合成反应器国产化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应卫勇,曹发海,房鼎业. 碳一化工主要产品生产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应卫勇,房鼎业,朱炳辰等. 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模拟设计[J]. 华

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26(1):5-9.

[3] 马宏方,应卫勇,房鼎业. 气冷-水冷串联式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性

能模拟[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34(2):149-153.

————————

联系人:张海青。E–mail zht@https://www.360docs.net/doc/228202839.html,。

甲醇合成塔入塔人员安全规定

编号:SY-AQ-03551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甲醇合成塔入塔人员安全规定Safety regulations for personnel entering methanol synthesis tower

甲醇合成塔入塔人员安全规定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入塔人员条件:必须是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具备安全救护知识和自救能力的人。 2.合成塔必须与外系统进行有效的隔离,并工艺处理合格后,方可打开人孔。 3.现场拉好警戒线,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 4.准备好灭火器材及消防水。 5.120救护车及专业医护人员由合成车间在指定地点现场待命。(综合部负责) 6.加一空气软管在上管板上部,距离上管板300mm,尽量增加塔内管箱上部的O2含量,以创造安全环境。 7.按照规定办理各种作业票证,动火作业前须做可燃气体 (H2+CO≤0.2%)分析,合格后方可执行动火作业,灭火器材配备齐全。

8.办理设备内作业安全票证,严格落实安全施工条件。 9.由安检部人员、监护人员和佩带者共同检查,保证正压式呼吸器使用前完好。作业人员佩带后自行确认完好后,经合成车间安全人员再次检查确认,最后经安监部专职安全人员现场检查确认佩带合格后方可入塔正式作业。 10.塔内人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塔内人员一人作业,一人监护;监护人员位置在溜槽附近,便于处置突发事情。工作时动作不要做大幅度摆动,避免呼吸器脱落漏气。 11.塔内作业人员应时刻注意避免安全绳、长管呼吸器气管缠绕热电偶,以免发生事情后抢救人员不好施救,耽误抢救时间。 12.塔外设专门双人监护,塔外监护人员视线时刻不离塔内作业人员,若有意外情况,设备内作业人员与塔外监护人员通过声光报警器联系。(声光报警器由机电部负责落实) 13.现场监护人员发现塔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将塔内作业人员拉出。 14.用轴流风机吹扫自人孔出来的氮气,人员不应站在下风向。

煤制甲醇工艺设计

煤制甲醇工艺流程化设计 主反应为:C + O 2 → C O + C O 2 + H 2 → C H 3O 副反应为: 1 造气工段 (1)原料:由于甲醇生产工艺成熟,市场竞争激烈,选用合适的原料就成为项目的关键,以天然气和重油为原料合成工艺简单,投资相对较少,得到大多数国家的青睐,但从我国资源背景看,煤炭储量远大于石油、天然气储量,随着石油资源紧缺、油价上涨,在大力发展煤炭洁净利用技术的形势下,应该优先考虑以煤为原料,所以本设计选用煤作原料。 图1-1 甲醇生产工艺示意图 (2)工艺概述:反应器选择流化床,采用水煤浆气化激冷流程。原料煤通过粉碎制成65%的水煤浆与99.6%的高压氧通过烧嘴进入气化炉进行气化反应,产生的粗煤气主要成分为CO ,CO 2,H 2等。 2423CO H CH H O +?+2492483CO H C H OH H O +?+222CO H CO H O +?+

2 净化工段 由于水煤浆气化工序制得粗煤气的水汽比高达1.4可以直接进行CO变换不需加入其他水蒸气,故先进行部分耐硫变换,将CO转化为CO2,变换气与未变换气汇合进入低温甲醇洗工序,脱除H2S和过量的CO2,最终达到合适的碳氢比,得到合成甲醇的新鲜气。 CO反应式: CO+H O=CO+H 222 3 合成工段 合成工段工艺流程图如图1。 合成反应要点在于合成塔反应温度的控制,另外,一般甲醇合成反应10~15Mpa的高压需要高标准的设备,这一项增加了很大的设备投资,在设计时,选择目前先进的林达均温合成塔,操作压力仅5.2MPa,由于这种管壳式塔的催化剂床层温度平稳均匀,反应的转化率很高。在合成工段充分利用自动化控制方法,实行连锁机制,通过控制壳程的中压蒸汽的压力,能及时有效的掌控反应条件,从而确保合成产品的质量。 合成主反应: CO+2H=CH OH 23 主要副反应: CO+3H=CH OH+H O 2232 4 精馏工段 精馏工段工艺流程图见图2。 合成反应的副产主要为醚、酮和多元醇类,本设计要求产品达质量到国家一级标准,因此对精馏工艺的合理设计关系重大,是该设计的重点工作。设计中选用双塔流程,对各物料的进出量和回流比进行了优化,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甲醇质量,从主塔回流量中采出低沸点物继续进预塔精馏,这一循环流程能有效的提高甲醇的质量。

_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应用

2009年第28卷增刊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419· 化工进展 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应用 应卫勇,张海涛,马宏方,房鼎业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 200237) 摘要:由煤制合成气经合成甲醇制燃料和化工产品的技术路线是煤洁净高效利用的方向之一。根据甲醇合成反应的特点,将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应用于甲醇生产中,单塔45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器已设计,单塔30~35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器已投入使用。双塔并联50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技术已经投入使用,工业生产情况表明:甲醇合成反应器结构合理,催化剂装卸方便,催化床温度调节简单,床层热点至出口温差小,回收高位热能、副产蒸汽。正在开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80万吨/年甲醇合成反应器的研究。 关键词:甲醇合成;反应器;工程应用 我国的能源特点是“少油、有气、多煤”,以煤为主。以煤为原料制合成气合成甲醇,甲醇可作为醇醚燃料,可用于生产系列化工产品,特别是用于生产甲醛、乙酸、乙烯、丙烯。因此,以煤为原料经甲醇制燃料、化工产品的技术路线是煤洁净利用、多联产的有效途径[1]。 甲醇合成反应器是甲醇生产的关键设备。华东理工大学30年来一直致力于甲醇反应器的研制开发,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低压甲醇合成反应器”和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气冷-水冷串联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等,形成了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反应器的系列专利。 工业生产情况表明: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甲醇合成系列反应器结构合理,催化剂装卸方便;催化床温度调节简单,床层温度平稳;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达3年;回收高位能热量,副产蒸汽1.1吨/吨甲醇;甲醇产品质量好。 2005~2007年间,根据已收到的效益证明,6家企业生产甲醇271.90万吨;新增产值860 552万元;新增利润117 117万元,新增税收960 33万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甲醇合成反应器国产化,提高了我国甲醇生产技术水平。在上海研究开发的甲醇合成反应器技术用于全国,尤其是用于西部地区的开发,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从2008年以来,华东理工大学继续将以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为核心的双塔并联式甲醇合成工艺应用于甲醇生产中。2008年4月河南永煤集团龙宇煤化工一期年产50万吨甲醇项目顺利投产。 1 2008年应用情况 2008年前,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型甲醇合成反应器已经转让给二十多个企业实施:包括兖矿鲁化(100 kt/a)、华鲁恒升(200 kt/a)、浙江巨化(100 kt/a)、兖矿国泰(240 kt/a)、兖矿国宏(500 kt/a)、兖矿国际(200 kt/a)、山西丹峰(100 kt/a)、新疆克拉玛依(200 kt/a)、南京惠生(300 kt/a)、宁夏煤业(250 kt/a)、河南永城(500 kt/a)、河南平安(200 kt/a)、甘肃牛家峡(100 kt/a)、安徽临淮(200 kt/a)、陕西神木(400 kt/a)、山东凤凰(360 kt/a)、哈尔滨气化(300 kt/a)、新疆天富(200 kt/a)、江苏索普(540 kt/a)、宁波万华(200 kt/a)等。 2008年,管壳外冷-绝热复合型甲醇合成反应器在以下单位得到应用。 企业甲醇规模/kt·a-1工艺路线投产运行兰州蓝星化工有限公司200 水煤浆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设备制造综能协鑫煤化工有限公司300 U-Gas煤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详细设计久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00 固定床制气、NHD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设备安装山西省焦炭集团200 以焦炉气为原料气,转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详细设计延长石油集团兴化300 多元料浆煤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设备制造重庆万盛300 水煤浆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设备制造新能凤凰能源有限公司360 水煤浆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设备制造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260 水煤浆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低压合成、三塔精馏详细设计

低压甲醇合成塔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 气体流程:来自脱硫脱碳工序的~3.0MPa(G)新鲜气经压缩至5.5Mpa后与来自循环气压缩机的出口气进循环气油分混合,循环气油分出口气(~54℃)去塔前换热器(E8101)预热;出塔前换热器的合成气(5.44MPa(G),~200℃),进入甲醇合成塔(R8101)催化床层反应,反应热由塔内换热器的中的热水移去,同时副产蒸汽(~1100kg/t醇);出甲醇合成塔(R8101)的工艺气体温度(5.24MPa(G),~225℃),进入塔前换热器(E8101)预热进塔的合成气体;出塔前换热器的工艺气体(5.20MPa(G),~91℃)进入蒸发水冷器(E8102);出蒸发水冷器的气体(5.05MPa(G),~37℃)进入甲醇分离器(S8101);出甲醇分离器的粗甲醇送入甲醇膨胀槽(V8103),出甲醇分离器的工艺气体(5.05 MPa(G),~37℃)少部分去回收系统,大部分去循环气压缩机(K8102)于系统循环生产。 11.1甲醇合成塔 11.1.1 GC 型水冷板轴向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先进性 (1)该甲醇合成反应器中内置了水冷板式换热器,催化剂床层的反应热由板式换热器中的热水移走;整个催化剂床层温度基本均衡,甲醇合成基本在等温条件下进行。 (2)GC型水冷板轴向甲醇合成反应器是用循环沸水移去反应热,反应时催化剂床层温差较小,达到接近等温反应的目的;副产饱和蒸汽量多(~1.1t/t醇),压力高。 (3)GC型水冷板轴向合成反应器设计阻力<0.4Mpa。 (4)操作简单(控制蒸汽压力),易于控制。 11.1.2 GC 型水冷板轴向甲醇合成反应器设计条件 表6 甲醇合成反应器设计条件 主要设计条件 计算结果 备注 1.原料气量:63390 Nm3/h 2.合成塔进口气量:331847 Nm3/h 3.进塔气体成分 组分:H2 CO CO2 CH4 N2+Ar CH3OH H2O V% :72.15、12.49、3.42、3.46、7.95、0.52、0.01 4.小时产醇量:28.94 t 5.正常运行压力:5.0~5.5 MPa(G), 6.水冷折流板承受内压(设计值)≤2.5 MPa 7.水冷折流板承受外压(设计值)≤3.5 MPa 8. 运行阻力<0.4MPa 1.塔内件选用GC型水冷板轴向甲醇合成反应器 (合成塔φ3200); 2.板式换热器设在合成塔内。

甲醇合成反应器概述

甲醇合成反应器概述 现有的工业化甲醇合成工艺基本上是气相合成法。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除了在反应器的放大催化剂的研究方面有些进展外。其合成工艺基本上没有大的突破。鉴于气相合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人们把甲醇合成工艺研究开发重点转移到液相合成法,相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也将开发高效节能的合成甲醇工艺和装置列为技术开发的重点。 甲醇合成反应器是甲醇合成生产的心脏设备。设计合理的甲醇合成塔应做到催化剂床的温度易于控制,调节灵活,合成反应的转化率高,催化剂生产强度大,能从较高位能回收反应热,床层中气体分布均匀,低压降。在结构上要求简单紧凑,高压空间利用率高,高压容器及内件无泄露,催化剂装卸方便。在材料上要求具有抗羰基化物的生成及抗氢脆的能力。在制造、维修、运输、安装上要求方便。 1.现有的有工业化的甲醇合成反应器 (1)ICI冷激型甲醇合成塔 ICI冷激型甲醇合成塔是英国ICI公司在1966年研制成功的。它首次采用了低压法合成甲醇,合成压力为5 MPa,这是甲醇生产工艺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采用固定床4段冷激式绝热轴流动反应器,通过特殊设计的菱形分布系统将冷激气喷人床层中间带走热量,床层多段连续,压降为0.5-0.6 MPa。反应热预热锅炉水。该反应器适于大型化,易于安装维修。上世纪80年代ICI公司又开发出一种新型轴.径向流动的固定床反应器,其直径、壁厚明显减少.操作简单。已有31个生产能力约1 400 t/d的这种装置运行。 ICI冷激型合成反应器的主要结构为:①塔体。为单层全焊结构,不分内件、外件,故简体为热壁容器,要求材料抗氧蚀能力强,抗张强度高,焊接性好。②气体喷头。为4层不锈钢的圆锥体组焊而成,固定于塔顶气体入口处,使气体均匀分布于塔内。这种喷头可以防止气流冲击催化床而损坏催化剂。③菱形分布器。菱形分布器埋于催化床中,并在催化床的不同高度平面上各安装1组,全塔共装3组,它使冷激气和反应气体均匀混合,以调节催化床层的温度,是塔内最关键的部件。这样结构的合成塔,装卸催化剂很方便,3 h可卸完30 t的催化剂,装催化剂需10 h可以完成。 (2)Lurgi管壳型甲醇合成塔 Lurgi型甲醇合成塔是德国Lurgi公司研制的一种管束型副产蒸汽合成塔。操作压力为5MPR,温度为250℃。Lurgi合成塔既是反应器又是废热锅炉。合成塔内部类似一般的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内装催化剂,管外为沸腾水。甲醇合成反应放出的热很快被沸水移走。合成塔壳程的锅炉水是自然循环的,这样通过控制沸腾水的蒸汽压力,可以保持恒定的反应温度,变化0.l MPa相当于l 5"C。这种合成塔温度几乎是恒定的,有效地抑制了副反应,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但该合成塔结构复杂,装卸催化剂不方便。 (3)TEC新型反应器 多年来甲醇合成反应器的设计基本上是ICI冷激式和Lurgi列管式,直到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TEC公司才在此方面向前迈进一步。 该公司开发的MRF—Z新型反应器的基本结构是反应器为圆筒状,有上下两

合成气制备甲醇原理与工艺

合成气制备甲醇原理与工艺 简要概述 班级:xxxxxxxxxxxxxxxxxxxxx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名:xxxxx 学号:201473020108 指导教师:xxxxx

一、甲醇的认识 1.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略带醇香气味;易吸收水分、CO2和H2S,与水无限互溶;溶解性能优于乙醇;不能与脂肪烃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盐磺化钠、氯化钙、最简单的饱和脂肪醇。 2.化学性质 3.甲醇的用途 (1)有机化工原料 甲醇是仅次于三烯和三苯的重要基础有机化工原料 (2)有机燃料 (1)、甲醇汽油混合燃料;(2)、合成醇燃料;(3)、与异丁烯合成甲基叔丁基醚(MTBE)、高辛烷值无铅汽油添加剂;(4)、与甲基叔戊基醚(TAME)合成汽油含氧添加剂

4.甲醇的生产原料 甲醇合成的原料气成分主要是CO 、 CO2、 H2 及少量的N2 和CH4。主要有煤炭、焦炭、天然气、重油、石脑油、焦炉煤气、乙炔尾气等。 天然气是生产甲醇、合成氨的清洁原料,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等优势,世界甲醇生产有90%以上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煤仅占 2%。 二、合成气制甲醇的原理 1.合成气的制备 a.煤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煤气化炉内制得高 CO 含量的粗煤气; b.经高温变换将 CO 变换为 H2 来实现甲醇合成时所需的氢碳比; c.经净化工序将多余的 CO2 和硫化物脱除后即是甲醇合成气。 说明: 由于煤制甲醇碳多氢少,必需从合成池的放气中回收氢来降低煤耗和能耗,回收的氢气与净化后的合成气配得生产甲醇所需的合成气, 即( H2-CO2) /( CO+CO2)=2.00~2.05。 2.反应机理 主反应 OH CH H CO 322→+ △H 298=-90.8kJ/mol CO 2 存在时 O H OH CH H CO 23222+→+ △H 298=-49.5kJ/mol 副反应 O H OCH CH H CO 233242+→+ O H CH H CO 2423+→+ O H OH H C H CO 2942384+→+ O H CO H CO 222+→+ 增大压力、低温有利于反应进行,但同时也有利于副反应进行,故通过加入催化剂,提高反应的选择性,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3. 影响合成气制甲醇的主要因素 (1)合成甲醇的工业催化剂

【优秀毕设】年产4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设计

设计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年产4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 设 学院:内门古化工职业学院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班级:应化09-4班 学生:张琦 指导教师:杨志杰李秀清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1) 结合专业知识和工厂实习、分析选定合适的工艺参数。 (2) 进行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能力的训练。 (3) 进行工程图纸设计、绘制能力的训练。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 本车间产品特点及工艺流程。 (2) 主要设备物料、热量衡算、结构尺寸计算及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 (3) 参考资料 3.主要参考文献 [1] 谢克昌、李忠.甲醇及其衍生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7 [2] 冯元琦.联醇生产.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57~268. [3] 柴诚敬、张国亮。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25-530 4.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 1 收集有关资料 20111-01-28~2010-02-11 2 熟悉资料,确定方案 2010-02-12~2010-02-26 3 论文写作 2010-02-27~2010-03-19 4 绘制设计图纸 2010-03-20~2010-04-03 5 准备答辩 2010-4-10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甲醇精馏的工艺原理 (2) 第1.1节基本概念 (2) 第1.2节甲醇精馏工艺 (3) 1.2.1 甲醇精馏工艺原理 (3) 1.2.2 主要设备和泵参数 (3) 1.2.3膨胀节材料的选用 (6) 第2章甲醇生产的工艺计算 (7) 第2.1节甲醇生产的物料平衡计算 (7) 第2.2 节生产甲醇所需原料气量 (9) 2.2.1生产甲醇所需原料气量 (9) 第2.3节联醇生产的热量平衡计算 (15) 2.3.1甲醇合成塔的热平衡计算 (15) 2.3.2甲醇水冷器的热量平衡计算 (18) 第2.4节粗甲醇精馏物料及热量计算 (21) 2.4.1 预塔和主塔的物料平衡计算 (21) 2.4.2 预塔和主塔的热平衡计算 (25)

甲醇合成塔的设计

甲醇合成塔的设计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甲醇合成塔的设计 Design of carbinol Synthetic Tower 摘要:本文针对设备DN3400甲醇合成塔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论述。详细介绍了大直径不带法兰的立式列管固定床甲醇合成塔材料和加热方式的选择,以及各主要部件结构的设计特点。 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main point of designing de DN3400 carbinol synthetic tower, describes the section of material and heating method used to fabricate large diameter- non-flange, vertical pipe line carbinol synthetic tower. This text also explains the structure design character of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parts. 关键词:甲醇合成塔;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特点 Key Words: Carbinol synthetic tower working theory structure design character 1.引言 甲醇工业始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甲醇工业取得重大进展。1966年英国ICI公司首先推出了低压甲醇合成工艺—ICI工艺,此为低压法生产甲醇的开端。所有中、低压法甲醇装置工艺过程类似,在压力为~、温度205℃~275℃操作。各种工艺的主要区别在于反应器的设计、反应热的移走及回收利用方式的不同,另外,所用的催化剂亦有差异。 国内低压甲醇装置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引进的是ICI公司的冷激型低压甲醇合成塔装置,数量不多。某公司年产50万吨甲醇合成装置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绝热—管壳外冷复合式反应器”专利技术,我公司设计、制造的甲醇合成塔是此项目的关键设备,其建成投产后,运行状况一 直良好,对兖矿高硫煤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减少资源浪费,使煤炭行业向高附加值—化工方 向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该设备的主 要设计过程进行简单的介绍。 2.甲醇合成塔的工作原理 新鲜气在离心式透平压缩机内加压至(A),与循 环气以1:5比例混合(入塔气),经过与出塔 气换热并升温至230℃后,从顶部的入口进入甲 醇合成塔,经过装填一定粒径的(Cu-Zn-AL)催化 剂在换热管内,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CO2加 氢合成甲醇,反应热传给壳程的沸腾水,产生蒸

年产5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初步设计

年产50万吨甲醇合成工艺初步设计 摘要 本设计重点讨论了合成方案的选择,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甲醇工业的现状、甲醇原料的来源和甲醇本身的性质及用途。其次介绍了合成甲醇的基本原理以、影响合成甲醇的因素、甲醇合成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合成方案里面主要介绍了原料路线、不同原料制甲醇的方法、合成甲醇的三种方法、生产规模的选择、改善生产技术来进行节能降耗、引进国外先进的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控制水平,来发展我国甲醇工业及简易的流程图。在工艺条件中,主要介绍了温度、压力、氢与一氧化碳的比例和空间速度。主要设备冷激式绝热反应器和列管式等温反应器介绍。最后进行了简单的物料衡算。 关键词:甲醇,合成塔

一、综述 (一)国内外甲醇工业现状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生产甲醛,其消耗量约占甲醇总量的30%~40%;其次作为甲基化剂,生产甲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叔丁基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醇羰基化可生产醋酸、酸酐、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等。其次,甲醇低压羰基化生产醋酸,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碳化工的发展,由甲醇出发合成乙二醇、乙醛、乙醇等工艺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国内甲醇装置规模普遍较小,且多采用煤头路线,以煤为原料的约占到78%;单位产能投资高,约为国外大型甲醇装置投资的2倍,导致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高,这些都会影响成本。据了解,我国有近200家甲醇生产企业,但其中10万吨/年以上的装置却只占20%,最大的甲醇生产装置产能也就是60万吨/年,其余80%都是10万吨/年以下的装置。根据这样的装置格局,业内普遍估计,目前我国甲醇生产成本大约在1400,1800元/吨(约200美元/吨),一旦出现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国内甲醇价格有可能要下跌到约2000元/吨,甚至更低。这对产能规模小,单位产能投资较高的国内大部分甲醇生产企业来讲会加剧增。 而以中东和中南美洲为代表的国外甲醇装置普遍规模较大。目前国际上最大规模的甲醇装置产能以达到170万吨/年。2008年4月底,沙特甲醇公司170万吨/年的巨型甲醇装置在阿尔朱拜勒投产,使得

甲醇合成塔介绍

甲醇合成塔介绍 2011-09-01 16:17 【打印】【收藏】百川资讯更新时间:来源:甲醇合成塔关键字: 甲醇合成塔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要高效移走和利用甲醇合成反应所放出的巨大热量。摘要:甲醇合成塔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要高效移走和利用甲醇合成反应所放出的巨大热量。甲醇合成反应器根据反应热回收方式不同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下面将应用较广的几种合成器分别予以简单介绍。一、I.C.I反应器 英国ICI公司低压法甲醇合成塔采用多层冷激式绝热反应器,内设3-6层催化剂,催化剂用量较大,合成气大部分作为冷激气体由置于催化剂床层不同高度平行设立的菱形分布器喷入合成塔,另一部分合成气由顶部进入合成塔,反应后的热气体与冷激气体均匀混合以调节催化床层反应温度,并保证气体在催化床层横截面上均匀分布。反应最终气体的热量由废热锅炉产生低压蒸汽或用于加热锅炉给水回收。该法循环气量比较大,反应器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呈锯齿形。 ICI冷激塔结构简单、用材省且要求不高、并易于大型化。单塔生产能力大。但由于催化剂床层各段为绝热反应,使催化剂床层温差较大,在压力为8.4MPa和12000h-1空速下,当出塔气甲醇浓度为4%时,一、二两段升温约50℃,反应副产物多,催化剂使用寿命较短,循环气压缩功耗大,用冷原料气喷入各段触媒之间以降低反应气温度。因此在降温的同时稀释了反应气中的甲醇含量,影响了触媒利用率,而且反应热只能在反应器出口设低压废锅回收低压蒸汽。为了防止触媒过热,采用较大的空速,出塔气中甲醇含量不到4%。最大规模3000t/d,全世界现有40多套。 二、德国林德Lurgi管壳式反应器 水冷型。图2Lurgi甲醇合成反应器是管壳式的结构。管内装催化剂,管外充满中压沸腾水进行换热。合成反应几乎是在等温条件下进行,反应器能除去有效的热量,可允许较高CO含量气体,采用低循环气流并限制最高反应温度,使反应等温进行,单程转化率高,杂质生成少,循环压缩功消耗低,而且合成反应热副产中压蒸汽,便于废热综合利用。可以看出Lurgi公司正是根据甲醇合成反应热大和现有铜基触媒耐热性差的特点而采用列管式反应器。管内装触媒,管间用循环沸水,用很大的换热面积来移去反应热,达到接近等温反应的目的,故其出塔气中甲醇含量和空时产率均比冷激塔高,触媒使用寿命也较长。其主要性能特点是:该塔反应时触媒层温差小,副产物低,需传热面大。但该反应器比I.C.I反应器结构复杂,上下管板处联结点和焊点多,制作困难,为防壳体和管板、反应管之间焊接热应力,对材料及制造方面的要求较高,投资高。反应器催化剂装填系数也不如I.C.I反应器大,只有30%,且装卸触媒不方便。塔径大,运输困难 Lurgi管壳式反应器已在国内不少甲醇厂使用,但在大型化甲醇装置中因结构复杂、反应管数较多、体积大,国内目前。单塔最大生产能力为1250吨/天。产量增大时,反应器直径过大,而且由于管数太多,反应管长度只能做到10米,因此在设计与制造时就有困难了。1 / 5 近年来又提出与冷管型串联的流程以适应大型化生产的需鲁奇公司曾提出两塔并联的流程,座套甲醇装置(约40两个塔),全世界现有29求,但是都还未工业化。最大规模3000t/d( /年。,总产能810万吨合成塔) MRF型反应器三、东洋公司(TEC)的反应器为多段间接冷却径向流动反应器,采用套管锅炉水强制循环冷却副产蒸气,MRF字分温度分布呈多段Z反应气体呈径向流过沿径向分布的多级冷却套管管外分布的触媒层,径向流动使气体通过床层的阻力降低;温度分布有所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寿命;布,有催化剂在管外装填,反应器催化剂装填系数得到适当增大,多孔板可保证气体分布均匀;利于实现大型化,但其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 米,反应器吨的产能,甲醇塔直径5MRF-Z型反应器达到日产5000据了解,TEC可用单台催化米,米,床高12按14万吨/年的反应器直径2.5管长22.4m,催化剂装填量为350m3。。工业业绩:

甲醇合成工艺

甲醇合成工艺 当今甲醇的生产主要采用低压法和中压法这两种,很少采用高压法,目前高压法的发展已处于停滞的状态,主要以低压法为主。用中压法和低压法这两种工艺生产出来的甲醇约占世界甲醇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1. 低压合成工艺(5.0- 8. 0MP a) 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甲醇合成技术。低压法主要采用CuO- ZnO- Al2 O3- V2O5 催化剂,其活性较高,能耗低,反应温度最佳,一般反应温度在(240- 265)℃,在压力较低的的条件下即可获得较高的甲醇产率。并且其选择性好,减少了很多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了原料的损耗,并且提高了甲醇的质量。除此之外,由于压力要求较高,可以有效的减少动力的消耗,使工艺设备的制造更加容易。这一方法被英国ICI公司在1966 年研究使用成功,从而打断了甲醇合成高压法的垄断制度。这一制度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甲醇的产量,为日后甲醇的高产带来了合适的方法。 2. 中压合成工艺(9.8- 12. 0MP 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甲醇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继续采用低压法就要改造工艺管道,使工艺管道变得更大,设备也就变得更大,这样就浪费了空间和成本,因此在低压的基础上适当的加大压力,即发展为中压法。中压法采用的催化剂和低压法的相 同,都为C uO- ZnO- Al2O3 - V2O5催化剂,因此反应温度与低压法大致相同,由于压力的提高使动能的消耗也增加了。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引进了联邦德国公司的中压甲醇合成装置。使得该公司的日产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 高压合成工艺(30- 32 MP a) 是比较原始的一种方法,采用ZnO- C r 2O3 催化剂,其活性远不如铜系催化剂,反应温度在(350- 40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压法也开始逐步采用活性相对较高的铜系催化剂,以改善合成的条件。高压法虽然存在了70 多年,但由于材质苛刻,投资高,能耗物高,反应温度高,且生成的粗甲醇中杂志含量较多不易提纯,所以其发展前景不可观,目前处于停滞状态。

年产3万吨甲醇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年产3万吨甲醇合成工艺设 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甲醇合成原理方法与工艺

甲醇合成原理方法与工艺 图1煤制甲醇流程示意图 煤气经过脱硫、变换,酸性气体脱除等工序后,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含量小于0.1mg/m3。进入合成气压缩机,经压缩后的工艺气体进入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粗甲醇,并利用其反应热副产3.9MPa中压蒸汽,降温减压后饱和蒸汽送入低压蒸汽管网,同时将粗甲醇送至精馏系统。 一、甲醇合成反应机理 自CO加氢合成甲醇工业化以来,有关合成反应机理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之中。早期认为合成甲醇是通过CO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生成中间产物而合成的,即CO是合成甲醇的原料。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过同位素示踪研究,证实合成甲醇中的原子来源于CO2,所以认为CO2是合成甲醇的起始原料。为此,分别提出了CO和CO2合成甲醇的机理反应。但时至今日,有关合成机理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了阐明甲醇合成反应的模式,1987年朱炳辰等对我国C301型铜基催化剂,分别对仅含有CO或CO2或同时含有CO和CO2三种原料气进行了甲醇合成动力学实验测定,三种情况下均可生成甲

醇,试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2均可在铜基催化剂表面加氢生成甲醇。因此基于化学吸附的CO连续加氢而生成甲醇的反应机理被人们普遍接受。 对甲醇合成而言,无论是锌铬催化剂还是铜基催化剂,其多相(非匀相)催化过程均按下列过程进行: ①扩散——气体自气相扩散到气体一催化剂界面; ②吸附——各种气体组分在催化剂活性表面上进行化学吸附; ③表面吸附——化学吸附的气体,按照不同的动力学假说进行反应形成产物; ④解析——反应产物的脱附; ⑤扩散——反应产物自气体一催化剂界面扩散到气相中去。 甲醇合成反应的速率,是上述五个过程中的每一个过程进行速率的总和,但全过程的速率取决于最慢步骤的完成速率。研究证实,过程①与⑤进行得非常迅速,过程②与④的进行速率较快,而过程③分子在催化剂活性界面的反应速率最慢,因此,整个反应过程的速率取决于表面反应的进行速率。 提高压力、升高温度均可使甲醇合成反应速率加快,但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由于CO、C02和H2合成甲醇的反应是强放热的体积 缩小反应,提高压力、降低温度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甲醇的方向移动,同时也有利于抑制副反应的进行。 二、甲醇合成的主要反应 (1)甲醇合成主要反应 CH3OH CO+2H CO2CH3OH+H2O 同时CO2和H2发生逆变换反应 CO 2CO+H2O

甲醇合成塔设计说明书

甲醇合成塔设 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与说明- 3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3) 二、方案说明 (3)

第二章:设计计算与校核 (4) 一、工艺计算 (4) 二、主要接管尺寸计算 (6) 三、合成塔的总体结构 (7) 第三章:设计计算结果 (9)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与说明-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传统的甲醇合成塔主要有一下几种:①三管并流合成塔②单管并流合成塔③I.C.I四段冷激式合成塔④三菱瓦斯的四段冷激式合成塔⑤多段径向甲醇合成塔⑥Lurgi式甲醇合成⑦轴径向甲醇合成塔 三管并流合成塔,内件结构简单、操作稳定,但从气体并流换热的特点出发,能起到冷管作用的仅是外管,而内管只是担负了输送气体的任务。 单管并流合成塔,冷管的输气管和冷管的端部都连接在环管上,而冷管与输气管的气量和传热情况都不相同,前者的温度要高得多,如不考虑膨胀,当受热后,冷管与环管的连接部位会因热应力而断裂,使合成塔操作恶化甚至无法生产。 Lurgi式合成塔,合成塔既是反应器也是废热锅炉,合成甲醇所产生的反应热由管外的沸腾水带走,管外沸腾水与汽包维持自然循环,汽包是那个装有压力的控制器,以维持恒定的压力,因此管外沸腾水的温度是恒定的,于是管内催化剂的温度也几乎是恒定的,因此当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循环机故障等),催化剂也没有超温的危险,仍然可以安全运转。 综合以上各甲醇合成塔的优缺点,选择Lurgi式合成塔作为甲醇合成的设备。 二、方案说明 Lurgi式合成塔,合成塔既是反应器也是废热锅炉,列管中装填C306型催化剂,合成气在列管中反应,合成甲醇所产生的反应热由管外的215℃,25 bar 的沸腾水带走。冷却水的流量通过流量调节阀进行调整,以精确控制反应器的温度,使其符合工艺要求。

甲醇合成的工艺方法介绍

甲醇合成的工艺方法介绍 自1923年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甲醇合成的原料路线经历了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以煤和焦碳为原料;50年代以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流程被广泛应用;进入60 年代以来,以重油为原料的甲醇装置有所发展。对于我国,从资源背景来看,煤炭储量远大于石油、天然气储量,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紧缺、油价的上涨和我国大力发展煤炭洁净利用技术的背景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煤是我国甲醇生产最重要的原料。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甲醇生产的各种方法。按生产原料不同可将甲醇合成方法分为合成气(CO+H2方法和其他原料方法。 一、合成气(CO+H2生产甲醇的方法 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甲醇工艺过程有多种。其发展的历程与新催化剂的应用,以及净化技术的进展是分不开的。甲醇合成是可逆的强放热反应,受热力学和动力学控制,通常在单程反应器中,CO和CO2的单程转化率达不到100%,反应器出口气体中,甲醇含量仅为6~12%,未反应的CO、CO2和H2需与甲醇分离,然后被压缩到反应器中进入一步合成。为了保证反应器出口气体中有较高的甲醇含量,一般采用较高的反应压力。根据采用的压力不同可分为高压法、中压法和低压法三种方法。 1、高压法 即用一氧化碳和氢在高温(340~420℃高压(30.0~50.0MPa下使用锌-铬氧化物作催化剂合成甲醇。用此法生产甲醇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这是八十年代以前世界各国生产甲醇的主要方法。但高压法生产压力过高、动力消耗大,设备复杂、产品质量较差。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经压缩后的合成气在活性炭吸附器1中脱除五羰基碳后,同循环气一起送入管式反应器2中,在温度为350℃和压力为30.4MPa下,一氧化碳和氢气通过催化剂层反应生成粗甲醇。含粗甲醇的气体经冷却器冷却后,迅速送入粗甲醇分离器3中分离,未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氢经压缩机压缩循环回管式反应器2。冷凝后的粗甲醇经粗

吨甲醇生产净化工段的低温甲醇洗工艺设计

1绪论 引言 在国内天然气供应紧张和国际油价、天然气价格连续上涨情况下,国内许多公司将目光转向用煤生产天然气的项目,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合成气通过一氧化碳变换和净化后,通过甲烷化反应生产天然气的工艺在技术上是成熟的,煤气化、一氧化碳变换和净化是常规的煤化工技术,甲烷化是一个有相当长应用历史的反应技术,工艺流程短,技术相对简单,对于合成气通过甲烷化反应生产甲烷这一技术和催化剂在国际上有数家公司可供选择。对于解决国内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各种非常规石油和非常规天然气技术路线进行综合比较后判断,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合成气进一步生产甲烷(代用天然气)项目是一种技术上完全可行的项目,在目前国际和国内天然气价格下,这个项目在财务上具有很好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另外,作为天然气产品,依赖国内日趋完善的国家、地区天然气管网系统进行分配销售,使得天然气产品的市场空间巨大。充分利用国内的低热值褐煤、禁采的高硫煤或地处偏远运输成本高的煤炭资源,就地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进行煤炭转化天然气是一个很好的煤炭利用途径。 天然气的特性和用途 天然气系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之气态碳氢化合物,具可燃性,多在油田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天然气蕴藏在地下约3000—4000米之多孔隙岩层中,主要成分为甲烷,通常占85-95%;其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比重,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天然气公司皆遵照政府规定添加臭剂,以资用户嗅辨。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广义的天然气是指地壳中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撑器和生物生成气等。按天然气在地下存在的相态可分为游离态、溶解态、吸附态和固态水合物。只有游离态的天然气经聚集形成天然气藏,才可开发利用。 天然气是生产氨和氢气的理想原料,由其制成的合成气能被更有效、更清洁、更经济地(通过蒸汽转化)生产和净化,而用其他普通原料制成的合成气就逊色得多。对采用合成气制成的碳产品而言,如甲醇、羰基醇和费—托法制成的烃,这类产品有个小缺点:蒸汽转化法制成的合成气中氢气比例通常太低。 天然气的世界储量依然十分丰富,但在工业发达、经济发展更成熟的地区天然气资源正趋于殆尽,只是最近这种趋势更明显。前几年的冬天,美国天然气价格在需求高峰期已达到高位,而今年冬天,因北海天然气产量下降,造成欧洲天

合成气生产甲醇工艺流程

编号:No.20 课题:合成气生产甲醇工艺流程 授课内容:合成气制甲醇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 了解合成气制甲醇过程对原料的要求 ?掌握合成气制甲醇原则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分析和判断合成气组成对反应过程及产品的影响 ?对比高压法与低压法制甲醇的优缺点 思考与练习: ?合成气制甲醇工艺流程有哪些部分构成? ?对比高压法与低压法制甲醇的优缺点 ?合成气生产甲醇对原料有哪些要求?如何满足?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四、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 (一)生产工序 合成气合成甲醇的生产过程,不论采用怎样的原料和技术路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工序,见图5-1。 图5-1 甲醇生产流程图 1.原料气的制备 合成甲醇,首先是制备原料氢和碳的氧化物。一般以含碳氢或含碳的资源如天然气、石 油气、石脑油、重质油、煤和乙炔尾气等,用蒸汽转化或部分氧化加以转化,使其生成主要由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甲醇合成气要求(出—CO2)/(CO+CO2)=2.1 左右。合成气中还含有未经转化的甲烷和少量氮,显然,甲烷和氮不参加甲醇合成反应,其 含量越低越好,但这与制备原料气的方法有关;另外,根据原料不同,原料气中还可能含有 少量有机和无机硫的化合物。 为了满足氢碳比例,如果原料气中氢碳不平衡,当氢多碳少时(如以甲烷为原料),则 在制造原料气时,还要补碳,一般采用二氧化碳,与原料同时进入设备;反之,如果碳多,则在以后工序要脱去多余的碳(以CO2形式)。 2.净化 净化有两个方面: 一是脱除对甲醇合成催化剂有毒害作用的杂质,如含硫的化合物。原料气中硫的含量即 使降至1ppm,对铜系催化剂也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因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对锌系催化剂也有一定的毒害。经过脱硫,要求进入合成塔气体中的硫含量降至小于0.2ppm。脱硫的方法 一般有湿法和干法两种。脱硫工序在整个制甲醇工艺流程中的位置,要根据原料气的制备方 法而定。如以管式炉蒸汽转化的方法,因硫对转化用镍催化剂也有严重的毒害作用,脱硫工

大型甲醇合成塔结构形式选择探讨

大型甲醇合成塔结构形式选择探讨 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公司楼寿林楼韧任筱娴 一、大甲醇的发展趋势 随着甲醇制二甲醚(DME)、甲醇制丙稀(MTP)、甲醇制氢(MTH)的发展,为甲醇工业提供了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而单系列大型甲醇生产装置和合成塔又是提高甲醇生产经济性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外已提出百万吨级大甲醇装置,国内随着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方针的考虑和大力发展煤化工和醇醚清洁燃料的进展,目前在建和在立项设计的甲醇装置不断扩大规模,有多套20万、30万、40万、50万、60万和更大甲醇装置在建和计划兴建。 杭州林达公司以其多年来在合成氨厂中压联醇合成塔和近年来在低压甲醇合成塔中取得的优良业绩,引起广泛关注。至今已加工出厂的低压甲醇塔5套,均已成功投运,正在加工的有云南曲靖等五套甲醇塔。林达均温甲醇塔以其工艺性能好、合成率高和结构简单紧凑、催化剂装填系数大、外形尺寸小而在大型化甲醇装置中的优势广受关注。泸天化年产40万吨甲醇装置的甲醇合成塔招标,共邀四家国内外公司,其中有杭州林达公司,其余三家为国外公司。陕西渭化年产20万吨甲醇合成塔通过多家国内外公司调查比较,最终确定选用林达公司均温型甲醇合成塔。正在设计的有从几万到几十万吨的多套装置。 二、大型甲醇塔的几种可选形式 目前在文献中论述大甲醇的文献虽不少见,但至今已投产的单系列百万吨级装置不多见,可选择塔型主要有:1.ICI冷激型。据文献介绍可用四段冷激ICI冷激型塔达到年产百万吨能力。 合成塔内径6.1米,床高12.2米,内装甲醇催化剂283m3,采用煤制原料气在10.34MPa下,出塔气中甲醇含量5.7%,日产甲醇3600吨,催化剂空时产率0.53吨/m3·h,折成无惰性气5MPa下有效合成压力的基本空时产率0.327吨/ m3·h。一般认为单台甲醇合成塔的直径最大为6米,否则加工制造运输等难度更大。 2.Topsφe甲醇塔。 文献报导Topsφe公司2500T/日甲醇合成方案采用内径3米绝热塔串联绝热反应,二台合成塔之间用加热水移走反应热,一塔进口182℃,末塔出口271℃,装触媒136m3,在7.83MPa压力下,日产甲醇2500T,三塔均采用径向流动形式,若采用轴向,按上述塔径,三塔串联阻力很大,难以运行。 3.TEC公司MRF反应器 TEC提出百万吨级可用单台MRF反应器,采用MRF-2反应器(5000吨/日甲醇塔直径5米,反应器管长22.4米),按我国四川某厂设计能力420T/日反应器为直径2.5米,床高12米,装触媒43m3,在5.82MPa压力下,日产405吨,催化剂生产强度只有0.407吨/ m3·h。以上百万吨级催化剂为后者的8倍-350m3。 4.Lurgi联合反应器 Lurgi管壳式反应器已在不少甲醇厂使用,但在大型化甲醇装置中因结构复杂、体积大,需多套塔。近几年Lurgi提出用于百万吨级甲醇的联合反应器,即用管壳式反应器和冷管式反应器各一台串联组合。冷气(125℃左右)先进冷管反应器管内与管外触媒逆流换热加热到250℃,然后先在管壳反应器反应温度265℃,出塔再进冷管反应器管外反应,对2500吨/日装置,需高度为12.19米、内径4.572米管壳反应器和内径3.048米冷管反应器各一台,合成压力9.14MPa,循环比为现用甲醇塔的一半,以便避免合成塔阻力过大,节约能耗。国内四川建峰年产60万吨甲醇合成塔专家评审通过了采用国内华东理工大学绝热管壳反应器和林达冷管型塔串联组合方案。 三、林达均温型甲醇塔在大型化装置中的优势 1. 同样大小的均温型甲醇塔生产能力比冷激塔和管壳式高。林达均温型塔催化剂装填系数和冷激塔一样,均在70%以上,但因接近等温反应,反应中间不用冷激气降温避免降低反应器中甲醇生成浓度。据哈气化均温型和冷激型比较,在同样原料气量、进塔气量、合成压力和催化剂装量下,提高产量50%。若在同样入塔气有效压力下将增产更多。故达到同样能力其反应器尺寸可比冷激塔减少1/3以上。 林达均温型塔比管壳式温差还小,Lurgi管壳反应器原设计反应器内不设测温点,现我国有的管壳反应器设了3-5个测温点测轴向温差,但均不测同平面温差,在二者同样合成效率,即催化剂生产强度一样情况下,因触媒装管外,装填系数比管壳式多一倍,故外形尺寸可减小一半。下表一为同样床层高度7米下的比较: 表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