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青铜器的用途和功能;司母戊鼎的制造过程;甲骨文的发现、内容、意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实验室为司母度鼎铸造过程进行配音,让生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真切地了解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难点: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图片,设置问题:1.看过这些气势宏大,工艺高超的青铜器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哪品个朝代是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的时期?(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导入新课)图片内容分别是:四羊方尊、毛公鼎、铜象尊。

[设计意图:幻灯片呈现图片,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民豪感,导入新课过渡自然。

](二)、讲授新课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师生互动:关于青铜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关于青铜器你想知道什么?请小组讨论后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最有助于我们了解青铜器?教师总结学生问题,归纳出重要的问题:1,什么是青铜器?2.青铜器的用途和特点有哪些?3.青铜艺术达到高峰是在什么时期?代表作品是什么?小组代表答疑:1,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2.主要用于饮食、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特点是种类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3.商周时期。

代表作是司母戊鼎。

[设计意图:总结出学生感兴趣和要深入探究的问题,突出主干知识。

]教师过渡: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时期为青铜时代。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新人教版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设计一份关于青铜器或甲骨文的简报。
- 提供拓展资源: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书籍、网站和视频,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 关于甲骨文的学术著作:《甲骨文与殷商史》、《甲骨文的世界》等,这些著作深入探讨了甲骨文的发现、解读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 夏商周时期的历史纪录片:《中华古代文明》、《神秘的三星堆》等,这些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了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
- 博物馆资源: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收藏有丰富的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和甲骨文实物,可供学生实地参观学习。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笔记、问题清单等预习成果提交至平台,便于教师了解预习效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青铜器与甲骨文”课题,设计问题如“青铜器在古代社会有哪些用途?”“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的互动功能,检查学生的预习反馈,确保学生对新课内容有所了解。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要求,学生阅读预习资料,对青铜器和甲骨文形成初步认识。
(4)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PPT、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商朝的开国(kāiguó)君主和亡国之君分别是谁?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时期的文字被称什么?
第一页,共九页。
一、青铜器的高超(gāochāo)工艺 自读课本,说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用途和代表。
时期 原始社会后期
发展概况 我国出现了铜器
代表
商朝 以后
第八页,共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2.历史地位: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
No 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学完本课后,同学们合作做了一块
关于夏、商、西周文化的展板在学校里展示。师生互动:(4)通过对夏、商、西周文化的搜集整理,你得到了哪 些启示。尝试解答:(1)途径:网上查找,翻阅历史书籍,参观考古发掘文物等。(2)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 工艺(gōngyì)高超。影响
第七页,共九页。
甲骨文
出现时期 书写材料 历史地位
造字特点
影响
商朝
龟甲和兽骨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 完整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形 声最为进步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五页,共九页。
合作交流:(2)从图中你能欣赏到青铜器的哪些特点?青铜器除了用作礼器外,还有哪些用途?请列
举(lièjǔ)两例。
【文字演变】 “马”字的演变
(3)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请简要介绍一下甲骨文。 【感悟认识】 师生互动:(4)通过对夏、商、西周文化的搜集整理,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新人教版

司母戊 鼎
这说明了什么?
食 器
兵 特点二:品种多 农 具 器
盥(guàn)水器
酒 器
乐 器
铜特点三:用途广 镜
一、青铜器的高 超工艺




羊的前

蕉叶形 纹理清 晰
四只大卷角 羊
四、工艺精美
利簋[guǐ]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天亡簋 (陕西岐[qí]山出土)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 艺
我国是什么时候 开始出现青铜器 的呢?
到了夏、商、西 周青铜器的发展 呈现什么样的趋 势了?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 1.工匠先用程1000℃的烈火,
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 按2.熔一化定后比的例金熔属化液。体被倒进泥造 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 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 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 两个字,你认识吗?能说出他们的 造字方法吗?


象形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
艺1、青铜器的发展历
程及成就 1、出 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
现: 现了青铜器;
2、发 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
展: 增多;
3、盛 行:
4、成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祭祀。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甘肃地区齐家

七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七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12/ຫໍສະໝຸດ 0/2021原始商周
商朝
12/10/2021
龟甲
祭祀
商朝
象形
指事
年代最早
完整
D C D C
12/10/2021
答:图一是司母戊鼎,图二是四羊方尊。
答:商朝。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 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 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12/10/2021
答:我们为先民用伟大的智慧创造的“瑰宝”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好 好学习,将先民的智慧继续发扬光大,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10/2021
B B
12/10/2021
D C
B
12/10/2021
D
B A
12/10/2021
答:从以上青铜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青铜器制造工艺的精湛、艺术价 值的高超以及古代人民智慧和技能水平的非凡。
12/10/2021
答:酒器、礼器、生活用具。
12/10/2021
答:甲骨文。
答: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答:甲骨文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 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12/10/202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青铜器的种类与功能;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及用途;甲骨文的定义;甲骨文发现的意义;甲骨文造字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案例阅读、分析、思考,了解青铜礼器的作用和司母戊鼎的工艺成就。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探究究、个人独立感受、体验等多种形式,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铜器是先秦地对文明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辨认甲骨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难点: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

三、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CBA总短军奖杯,是一尊极具中国文化”的精髓的奖杯,--------中国篮球全尊鼎、角重约10千克、高45厘米米,为法长方形,底座为边长22厘米的正方形,正面刻有“中国球至至尊鼎”和“CBA联赛总冠军牟云杯”这座奖杯是仿造青铜器司母戊鼎模型而造的。

CA总军的奖杯为么选用鼎的造型?这有什么重要意义?本课我们将学习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二)、讲授新课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做工精湛、技艺高超的青铜器。

夏商周时期被誉为“青铜时代”,对中国文明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案例一:楚王问鼎晋楚城濮之战后,楚国转而向东发展。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

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新
• 它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对汉字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造字方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象形字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 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都是 象形字。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等多种造字方法
•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 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拓展延伸
猜猜以下几个甲骨文都是什么字?
拓展延伸
甲骨文依次是:
狗猴虎鸡龙马 牛蛇鼠兔羊猪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增多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制模 制范
分范
削模 浇铸
• 先用泥土做一个模子 • 模子烧制后用泥土包裹在外面,并将包裹好的泥土切分、剥离,
成为外范
• 将模子最外层刮去,并与外范重新组合 • 进行高温焙烧,并趁热将青铜溶液倒进模和范中间的空隙中 • 冷却后弄碎内外的模范,一件青铜器就完成了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 A.甲骨文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B.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 C.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 D.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 17.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许多种,下列选项对甲骨文造
字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 A.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符号、线条把D物体外形
特征勾画出来
• •
4(1.)甲意骨义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年文代字最中早__________、体系
较为完中国整文的字文字,对__________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2)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知识点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____1_._是造最字原方始法的:造象字形方、法指。事、会意、形声、假象借形等。 •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__________,很多字体至今 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基展本的结重构要阶段。
• (1)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由于商王几乎 每事必卜,故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反映 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阶级关系,记录了商 朝后期大量的史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 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演变而来的。
• B.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图形,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 C.会意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 意义
• D.形声是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 18.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图 一 是 _司__母__戊__鼎___, 它 代 表 了 安 阳 殷 商 文 化 , 与 其 并 称 的 是 _四__羊__方__尊___。图二是西__周____时的礼器利簋。它们反映了商周时期哪一手 工业部门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等地就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当时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如著名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

2.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司母戊鼎【常考点】
1.相关朝代:商朝。

2.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

4.同类型器物:四羊方尊。

5.特别提醒: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常考点】
1.发现地点:河南安阳。

2.概况:这片甲骨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
事刻辞。

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160余字,背面字内填朱,色
彩炫丽,内容涉及商朝社会生活和天气等方面情况,有重要的文史价值。

3.特别提醒: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
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刻有文字的甲骨
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