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精品教案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素养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分析硫的原子结构,推断硫元素可能的化学性质并进行证实,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结合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硫的主要用途,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3.通过二氧化硫与水、与氧气反应的学习,初步建立可逆反应的概念。

结合生活实例,了解单质硫与二氧化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方面的学科素养。

过程方法: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更加喜爱化学。

3、通过实验设计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领会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

【教学过程】引入:初中我们学习氧气的相关性质,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什么?硫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什么样的?不难看出氧和硫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由此可以推知硫的性质应该与氧相似。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习与硫有关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知识。

板书一、硫(S)展示:单质硫图片或实物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存在形式:在自然界中硫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

举例说明3.硫的化学性质 硫的常见价态2-、0、4+、6+思考:单质硫可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能与什么样的物质发生反应呢?(1)氧化性 与铜反应:22Cu S Cu S +思考:为什么不是2+价铜?回忆:S 与钠、铝、铁的反应 与氢气反应:22H SH S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22S O SO +演示燃烧视频? (1)与碱反应 与氢氧化钠的反应:22326NaOH 3S 2Na S Na SO 3H O +++ 提示:歧化反应的特点,如比例问题,电子转移问题,另外注意离子方程式的写法4、用途:用于制取硫酸引入:单质硫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硫,它是一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例如草编织物的漂白,某些商人的漂白馒头,再比如酸雨等,那二氧化硫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呢?板书:二、二氧化硫(2SO )2SO ,应从哪几方面入手?[讲解]首先研究其物理性质让学生思考了解物理性质应注意什么,观察2SO ,闻气味(注意操作方法)1.2SO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有毒。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硫与二氧化硫 教案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硫与二氧化硫 教案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5.1 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硫与二氧化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硫元素的结构、性质、存在与用途(2)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了解二氧化硫的制备和用途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硫原子结构分析解释硫单质有关的化学性质,增强学生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

(2)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同时通过实验强化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并能依此设计和优化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二氧化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的影响, 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

【课前准备】查阅硫和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一、自然界中的硫单质和硫的化合物(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述:印尼东爪哇省的硫磺矿工从事着世界上条件最恶劣的工作,他们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在火山坑中呼吸12小时的有毒气体,这些强悍的矿工用自己的双手打碎固化硫磺,然后将它们装入篮子中运送出火山坑。

他们需要爬过锋利的岩石表面,沿着陡峭的山坡下降到2600米高的活火山坑中,承受火山随时喷发的风险。

这样的工作每日12小时重复10多次以上,导致他们的寿命平均不超过30岁。

而他们每天的收入仅为3英镑(约合人民币28元),生存极其艰辛。

二、硫的性质1、硫的物理性质教师讲述:硫为黄色晶体(俗称硫磺),质脆,易研成粉末,硫的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硫的化学性质教师讲述:硫与氢气、铁、铜、氧气的反应情况。

学生活动:让学生思考通过硫原子结构解释硫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

教师讲述: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呈-2价;硫的最高正价为+6价;单质硫的化合价为0,处于中间价态,故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反应中既可做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硫及其化合物优质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硫及其化合物优质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硫及其化合物》是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内容。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要求为:“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实验探究,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价值的要求为:“结合实例认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这节内容主要包括:硫、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学生可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教材重点关注“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突出了硫及其化合物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应用及教育价值,这样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硫及其化合物,有利于学生建立价类二维的元素观,也是渗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

这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理论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元素周期律的重要体现。

其中,二氧化硫被称为高中化学的明星分子,是各类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二、学情分析在必修第一册,学生已经以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为例,能从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化学物质,并学习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能从周期和族的角度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递变性和相似性。

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微观视角认识化学物质。

学生初步具备了在具体问题情境下评价、改进、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初步具备了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初步具备了基于具体物质的具体性质和反应的类比思维,基于一类物质的一般性质的概括思维,基于离子的性质和反应的微观概括思维,基于化合价升降的氧化还原思维。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精品教学课件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 1 : 40 ) 易液化(-10 ℃ ) 有毒 (发生呼吸道疾病、浓度高时会令人死亡)
【注意】 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
有害物质之一
二、二氧化硫 2.化学性质(两个角度分析) (1)与水反应:
SO2 + H2O 亚硫酸的性质
H2SO3(亚硫酸)
SO2 + X2 + 2 H2O = H2SO4 + 2HX ( X为Cl、Br、I )
2KMnO4+5SO2+2H2O =K2SO4 +2MnSO4+2H2SO4
所以:SO2能使氯水、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二、二氧化硫 2.化学性质 (3)氧化性:
SO2+ 2H2S = 3S↓+2H2O 状态
【探究1】
1.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什么位置? 第三周期、第ⅥA族?
2.根据硫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硫的化学性质? 非金属性较强,单质具有氧化性,能跟活泼金 属,一些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非金属性小于同周期的氯,单质的氧化性小于 氯气。非金属性小于同主族的氧,故其氧化物
一、单质硫
2.化学性质
(1)氧化性: 与Na、Ag、Hg、H2
(2) 与碱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吸收尾气) SO2+Ca(OH)2=CaSO3 ↓+H2O(类比CO2)
(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燃煤污染的治理,钙基固硫)
钙基固硫
+
燃煤烟气中含有SO2为了减少它 的污染排放我们通常在燃煤中 添加一定量的生石灰
SO2 +CaO=CaSO3 (亚硫酸钙)

_S_O__3_+__H_2_O_=_=_=__H_2_S_O__4 ___________。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二册)

第3节硫的转化第1课时硫与二氧化硫一、自然界中的硫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1)硫元素的存在①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②存在范围:存在于海洋、大气和地壳及动植物体内。

(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2.认识硫单质(1)物理性质俗名颜色状态溶解性熔、沸点硫黄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较低(2)化学性质根据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两角度理解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H 2S -2、Na 2S -2、Fe S -2←――――被还原S 0―――→被氧化S +4O 2、S +4O 2-3 (1)硫与金属反应规律①硫在一定条件下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相应金属硫化物。

②硫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

③常温下硫粉易与汞反应,Hg +S===HgS ,撒落金属汞时,可用硫黄粉覆盖。

(2)硫与热的碱溶液反应为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 ,硫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 B.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二硫化碳清洗C.过量的硫跟铁反应生成Fe 2S 3,表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答案 B解析 A 项,硫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错误;B 项,硫溶于二硫化碳,正确;C 项,硫与铁反应时,硫得电子做氧化剂,但反应产物为FeS ,与铁和硫的用量无关,错误;D 项,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都只生成二氧化硫,燃烧产物与氧气用量无关,只是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错误。

思维启迪(1)不论氧气是否过量,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都只能生成SO 2,不能生成SO 3。

(2)硫与O 2等较活泼非金属反应时表现还原性,硫与H 2、金属反应时表现氧化性。

(3)硫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氯气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反应产物均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故氧化性:Cl 2>S 。

[新教材]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教案

[新教材]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教案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5。

1 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硫与二氧化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还原性和漂白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应用、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归纳提升来学习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还原性、漂白性等.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二氧化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2。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三、教学过程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请同学们观看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学生】回答问题.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关于二氧化硫的相关问题2。

探索新知【PPT展示】关于硫的图片。

【师】这种块状的硫,易研成粉末,在初中我们就见过,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有关它的一些性质的描述.【学生】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易升华等.【师】讲解二氧化硫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状态:气体颜色:无色气味:有刺激性沸点:-10 ℃毒性: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溶解度: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SO2。

【实验5—1】实验现象:经测量pH〈7,说明溶液呈酸性。

实验结论:SO2是酸性氧化物,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H2SO3。

这同CO2溶于水极为相似,亚硫酸也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很不稳定,易分解成SO2和H2O。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师】CO2+H2O H2CO3这两个反应有什么特点呢?通过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学生】能同时向两个反应方向进行。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详案设计附板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详案设计附板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分别列举含硫元素的典型代表物质。

2.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变化。

3.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角度,设计含硫物质的转化路径。

4.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试剂,探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5.能利用二氧化硫、硫酸根的性质和反应,选择适当的实验试剂,检验二氧化硫、检验溶液中硫酸根及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方案。

6.能根据硫酸的性质,分析实验室、工业生产及环境保护中的某些常见问题。

7.能说明硫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社会性议题(如酸雨及防治)的讨论。

二、课时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列举、交流常见的含硫元素的代表物质,在基于物质类别、化合价态的不同视角下分析论证出含硫物质的化学性质,形成研究化合物的一般思路,构建物质转化思维模型。

(2)通过基于物质类别、化合价态的不同视角对含硫物质转化路径的预测,设计含硫物质间相互转化路径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能选取合适的试剂进行初步实验验证,并能分析和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形成简单化学实验设计的思路和基于物质类别研究其一般通性同时基于化合价研究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

(3)通过认识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工业制备硫酸铜路径的设计和交流,参与社会性议题(如制备工艺的改进)的讨论。

2.评价目标(1)通过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角度,列举典型含硫物质并建立含硫物质的价类二维图,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途径的认识水平(孤立水平和系统水平)。

(2)通过利用分类观与价态观推测物质性质,设计转化路径并选取合适的试剂进行初步实验验证等活动,诊断并发展学生基于事实获取结论,解释现象等认知水平和设计物质性质实验的水平(孤立水平和系统水平)。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

第五章讲述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主要内容有: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元素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众多的化工原料和产品中,都能见到硫和氮等元素的踪迹。

这些元素具有怎样的性质?应该如何进行研究和利用呢?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研究硫和氮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以深化对物质间转化关系的认识。

工业上利用这些转化关系,通过控制条件等方法,遵循生态文明思想,可以获得相应的化工产品,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和谐统一。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5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此标准可以看出,本课学习主题属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

二、说教材分析
《硫及其化合物》讲述了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本课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优质
教案
【教材分析】
《硫及其化合物》讲述了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本课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硫和二氧化硫、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四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硫原子导入,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实验方法导引、化学与职业”,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探究”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
1.通过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2.通过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研究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