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究

合集下载

江西东乡南部火山盆地找矿远景探讨

江西东乡南部火山盆地找矿远景探讨
点上。
( 3 )矿床 。矿床 矿化点在 空间的产 出位置 ,受多 因素 控制 ,以
上 阐述 了几种重要的 因素 ,在 以上 因素 中,以火山构造对矿床控制 作
2 成矿地质条件
2 . 1 大地构造环境
用最 强,如果 出现多 因素重叠 的地段则是成矿 的最佳地段 。
3 东乡南部火 山盆地具有成 矿远景的矿床 类型
地层中 。这种拼接混杂在东 乡县大王 桥及余江杨溪一带尤为 明显 ,该
地 段产出完整的蛇绿岩套 ,包括 :蛇纹岩 ( 纯橄榄岩)、变辉长岩 、
长玢 岩体、浩家岭英安玢岩体 、尖尖岭花 岗斑岩群、熊家 山花 岗闪长 变辉绿岩、变花 岗斑岩 、变基性熔岩 、变 角斑岩、块状红色泥岩 。在 斑岩 群、熊家山闪长玢岩墙 ,部分斑岩在 地表 已有铜矿化显示 ,如 尖 临川云 山一东 乡店前一带 ,也有拼 接混杂的痕迹 ,除临川金 山岭 的推 尖岭花岗斑岩群 ,熊家 山花 岗闪长斑 岩群、熊家 山闪长玢岩墙 。区内 覆构造以外 , 在该带的浅变质地层 中存在 大量 的变 中一基熔岩透镜体 , 具有发现斑岩型铜矿 的广 阔前景 ,甚至有发现找到斑岩型钼矿 。
8 5
柬工紊 术
工 程 技 术
江西东乡南 部火 山盆地找矿远 景探讨
曾祥辉 , 刘 蔚 ( 江西省地质 矿产 勘查开发局九 一二大 队 , 江 西 鹰潭 3 3 5 0 0 1)
摘 要 :东乡南部 火山盆地 内已查明的金属矿床 以铜 、金 、银 、铅、锌 为主。本文对 东乡南部 火山盆地成矿地质 条件 进行 了系统探讨 ,认 为该 区成矿条件十分有 利,并提 出了在该地 区具有找寻 斑岩型铜 钼矿 、硅化破碎带型金铅锌矿及破碎 带细脉型钼矿 的潜力,这为该 区进一步找矿提

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究

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究

大科技2015年4月2.3预测组网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形成地震预测组网技术,也是实现地震预测的可行方式之一。

如我国台湾的公司建立了基于通信网络技术的地理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信网络及系统中心,能够对接收到的监控资料加以整合判断;无线感测的模组,能够对地震预测需要的资料加以搜集,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将相应的搜集资料传输到系统中心,由系统中心加以分析判断;当系统中心对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后,得出监控区域可能会有地震发生时,警报发布站就能够经由通信网络向外界发布警报;相应的地震救援组织及单位,通过通信网络获取系统中心发布的警报后,就可以及时做好地震预防及后续救援工作。

美国地震研究领域内,形成了一种参量FK 技术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对观测到的地形、重力、地下水等数据加以分析,通过参数计算,可以得出震源的相关参数,然后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形成关于地震活动的图像[3]。

日本相关的专利文献中,记录了一种地震灾害预测的组网系统,这一系统的原理是,通过设置相应的便于携带的通信装置,对地震灾害来临前的各类异常信号加以探测,通过定位系统,对各个通信装置进行位置实时管理,根据通信装置的位置分布划分灾害整体预测区域,之后根据各个通信装置所收集的信号,对相应的装置所在区位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提高了地震预测的精确度。

3地震预防的措施方法3.1加强建筑抗震等级,建立应急预案作为国家及有关部门来讲,要重视地震预防的重要性,国家可以出台一定的抗震法规,对一些重点项目实施抗震等级设定;建筑及规划部门,要在城乡规划上,制定符合抗震标准的建筑规范,督促相应的建筑施工部门执行;相关的地震预测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预测装置设备,做好地震预测预警工作;社会社区组织加强地震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地震预防水平。

各个部位做好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

3.2借助多种途径,做好震前预防地震发生总是伴随有前兆反应,此时要多加留意,如天气出现各种骤变等异常反应,动物出现骚动等异常行为,另外,震区由于地下板块挤压运动,会造成地下水出现各种变化,如冒泡、色变、混沌、升降等,这些都是地震的前兆反应[4]。

江西东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实践探究

江西东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实践探究

58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江西东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实践探究孙喜新(辽宁省冶金地质四〇二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2)摘 要:江西东乡铜矿是我国发现历史时期较早的中型铜矿矿山,现阶段经过长期的开采与应用,江西东山铜矿的矿产资源已经逐渐开发殆尽,因此结合江西东乡铜矿的地质矿产特征以及成矿规律,找出该地区的隐伏矿床,进一步扩大江西东乡铜矿的矿产开发规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前人对于江西东乡铜矿的矿产地质特征和相关勘测数据进行研究,进一步针对江西东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实践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成矿的矿岩以斑岩型铜矿为主,现阶段已经成为了赣东北斑岩铜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地区的花岗岩闪长斑岩小岩体以及深部隐伏斑岩体出现了连续连接的状态,为该地区的找矿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途径,是该矿区成矿的主要形成条件,因此基于此条件进行江西东乡铜矿的地质特征和进一步找矿分析,为解决江西东乡铜矿的矿产资源危机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江西;东乡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实践中图分类号: 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3-058-2收稿日期:2019-03作者简介:孙喜新,男,生于1986年,汉族,吉林大安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查。

江西东乡铜矿位于江西东北地区,其地理位置属于德兴 - 遂川深断裂带以及广丰——萍乡构造带交接部位,在江南地体南缘、江西东北地区德兴地体的西南部位,该地区的矿床类型主要以铜矿为主,此外还有同屋多金属矿床。

江西东乡铜矿矿区属于江西东北地区有色金属成矿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地区的矿床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充分的结合东乡铜矿矿区的成矿条件然后应用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理论,结合地质学成矿构造学以及矿物岩石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江西东乡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进一步分析与研究,从而构建江西东乡铜矿找矿实践策略,对于该地区的找矿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江西东乡枫林铜矿成因探讨

江西东乡枫林铜矿成因探讨

成因存有海底喷流沉积、海相火山沉积和岩浆热液型以及多因复成矿床之争议,本文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矿
石特征、石炭系地层成矿元素丰度、花岗斑岩体的赋矿特征,初步认为东乡铜矿为海相火山沉积 + 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的
“多位一体”铜矿床。
关键词 :多位一体 ;成因 ;花岗斑岩 ;东乡铜矿ຫໍສະໝຸດ 中图分类号 :P618.41
(1.Jiangxi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am I, Yingtan 335000,China;
2.Jiangxi Copper Corporation Dongtong Mining Co.Ltd, Fuzhou 331800,China)
Abstract: Fenglin copper mine is located 6km northeast of Dongxiang District,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There are many disputes on the origin of Dongxiang Copper Deposit, such as submarine exhalation deposit, marine volcanic deposit, magmatic hydrothermal type and polygenetic compound deposit. This paper makes full use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s the ore characteristics, the abundance of ore-forming elements in Carboniferous strata and the ore-forming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 porphyry, and preliminarily considers that Dongxiang Copper Deposit is a "multi-component" of marine volcanic deposit + magmatic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pper deposits. Keywords: many in one; genesis; granite porphyry; dongxiang copper mine

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

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

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邬俊龙(江西铜业集团地勘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上饶 334200)摘 要:铜矿石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每个地点的铜矿床受岩浆岩的形成,构造和控制的影响,形成含盐矿石规律。

通过了解当地铜资源概况,总结了相应矿床形成的规律性,然后以具体方式分析了找矿前景,这也对铜矿勘探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主要总结了矿化的地质条件,研究了成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勘探前景。

关键词:铜矿成矿规律;找矿前景研究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7-0067-2Study on Metallogenic Law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 of Copper DepositsWU Jun-long(Jiangxi Copper Group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rao 334200, China)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copper ore requires specif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copper deposits in each place are affected by the forma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of magmatic rocks, forming the law of salt bearing ore. By understand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local copper resources, the regularity of the formation of corresponding deposits is summarized, and then prospecting prospects are analyzed in a specific way, which also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pper exploration.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mineralization, studies the metallogenic law, and on this basis, studies the prospects for exploration.Keyword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copper deposits; prospecting prospects铜在中国总是供不应求,但铜是有色金属材料,仅次于铝。

江西东乡铜矿床地质勘探工作的实践探讨

江西东乡铜矿床地质勘探工作的实践探讨

江西东乡铜矿床地质勘探工作的实践探讨吴健翔(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江西 南昌 330030)摘 要:针对铜矿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大问题,提出江西东乡铜矿床地质勘探工作的实践探讨。

应用地、物、化地质勘探方法对江西东乡铜矿床进行实地勘查,通过对勘查数据分析,在江西东乡发现燕山时期由地壳岩浆活动形成的铜矿床,矿床总体面积较大、质量较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江西东乡铜矿床;地质勘探工作;地、物、化地质勘探方法;燕山时期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7-0294-2Discussion o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Dongxiang copper deposit, Jiangxi ProvinceWU Jian-xiang(Jiangxi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Jiangx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Nanchang 330030,China)Abstract: 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copper resourc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ractical discussion on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the Dongxiang copper deposit in Jiangxi Province.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the copper deposits in Dongxiang, Jiangxi Province, have been explored and the copper deposits formed by magmatic activity in the crust during the Yan Mountains period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Dongxiang, Jiangxi Province The deposit has a large total area and high quality, and has a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Keywords: Dongxiang Copper Deposit, Jiangx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Yan Mountains Period江西东乡多以铜矿矿床类型为主,其次还有小型的金矿床和硫矿床,属于多金属矿床地区[1]。

江西东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靶区优选

江西东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靶区优选
黄 苏锦
( 西铜 业集 团东 同矿业 有 限责 任公 司 , 江 西 抚 州市 江

3 11 ) 382
要: 通过 对江 西 东 乡铜矿 的区域成 矿 背景 、 成矿 地 质特 征 、 床 地质 特征 ( 体特 征 、 矿 矿
矿 石特征 、 围岩蚀 变) 的研 究 , 出了“ 带 、 提 三 两层 、 异 常” 三 的找 矿模 型 , 为本 区找 寻 富铜 矿体提 供 了理 论依 据 ; 并在 此基础 上 , 区 内铜 矿 体 成矿 的有 利 区段 进 行 了预 测 , 选 出 对 优
÷ 基金项 目: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 司项 目资助 ( 编号 2 0 0 5 082 )
其 中 , 中元古 界双 桥 山群 浅 变 质岩 系 构 成 了 由
该 区基底 , 且大面积出露于矿区北部 ; 四系 、 第 石炭
系和 白垩 系地层 构成 了该 区 的沉积 盖层 。 区内主要
的含矿建造为 : 下石炭统梓 山组上段粉砂岩 , 以及中
l5 1
是矿 区基 本 构造 形 态 ( 图 1 , N 见 ) 呈 E走 向 (0 5 。~ 6 。 , 向 s 倾 角 较 缓 ( 5 4 。 , 矿 床 的形 O)倾 E, 2 。~ 0 ) 为 成 、 体 的赋存 提供 了有利 的构 造条 件 。 矿
液, 通过充填 、 交代和叠加改造 , 为矿体 的形成提供
I S 6 l一2 0 S N 17 90 CN 4 3—1 4 / 3 7 TD
采矿 技 术
第1 1卷
第 4期
2 1 年 7月 01
J l 0 1 uy2 1
Mi ig T c n lg ,Vo . , . n n e h oo y 1 1 No 4 1

东乡铜矿开采情况报告

东乡铜矿开采情况报告

东乡铜矿开采情况报告
东乡铜矿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东乡县,是该地区重要的铜矿资源之一。

以下是该铜矿开采情况的报告。

自2015年开始,东乡铜矿开采进展顺利,年产量逐年增加。

铜矿石的开采主要通过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进行。

在露天开采方面,铜矿石的采取主要通过爆破方式进行,然后通过装载机将矿石装载到运输车上,运往加工厂进行矿石的破碎和浸出。

采取露天开采的优势是操作相对简单,生产效率高。

自2015年以来,该矿的露天开采量每年稳步增加,2019年达
到了200万吨。

而在地下开采方面,利用地下采矿井的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的开采相对较为复杂,需要钻探、爆破、采运等多个环节。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地下开采效率也在逐步提高。

2019年,地下采矿达到了150万吨,占总产量的40%左右。

除了开采铜矿石外,东乡铜矿还注重环保和资源利用。

在开采过程中,铜矿尾矿通过浸出方式进行处理,提取其中的铜资源,并进行环境治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铜矿石破碎后产生的精矿渣和其他废弃物也进行合理利用,用于生产建材等。

通过上述努力,东乡铜矿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19年,该矿
的铜矿石年产量达到了350万吨,较2015年的200万吨有大
幅增长。

这不仅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也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发展。

总之,东乡铜矿的开采情况良好,铜矿石产量逐年增加。

该矿注重环保和资源利用,在开采过程中进行环境治理,并充分利用废弃物。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改进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乡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究
作者:玛依拉·艾山
来源:《地球》2013年第07期
[摘要]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矿床成矿规律,总结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型,进行找矿靶区优选,发现隐伏矿体,为矿山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关键词]东乡铜矿成矿规律找矿预测
[中图分类号] P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137-1
东乡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西省的中北部距东乡县城北东约7公里处,是在上世纪5、60年代发现并建矿投产的中型矿山企业,伴随采掘生产的进行,目前已开采殆尽,进入了资源危机状态。

自赣东北地质大队发现铜矿以来,省内外有关地质单位均对东乡铜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成矿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

1成矿规律
(1)褶皱控矿:矿区内褶皱构造主要有2组,一为北东东向的褶皱,在矿区东北部的小璜一带尤为发育,而矿区中部与西南部则比较少见,且隐伏于白垩系的红层之下,沿着这一方向的褶皱所形成时代比较早(印支期),最初其轴向主要为东西向,受到后期构造叠加改造而转为北东东向,尤其是经过南北向的褶皱横跨叠加后从而形成了盆地状或鞍状构造;另一组为北北西向褶皱,表现开阔,被后期构造改造而呈北西西向,其形成时代稍晚,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对早期形成的东西向褶皱具明显的叠加改造作用的该组背斜的轴部往往形成虚脱或滑脱空间.
(2)断裂控矿:矿区内断层十分发育,按断层发育程度及其走向可分为北东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三组.其中,北东东向断层为区域性大断裂的组成成分,为矿区内控岩、控矿的主要构造.该组断层中F1,F2,F3断层规模较大,工程控制程度较高且与成矿密切。

(3)地层岩性控矿
区内矿体受控于壶天群的下亚群(C2-31)下部和梓山组上段(C1z2)上部两个层位.由于这两个层位不同岩性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在构造变形过程中导致层间断裂带异常发育,形成了有利于成矿的导矿和储矿构造条件.区内所有矿体都严格控制在这个岩层组合范围内发育的近于层间的断裂带内.在矿液存在的条件下,由于不同的岩性具不同的被交代性与蚀变特征,导致矿区不同岩性的矿化程度差异很大,其选择性交代作用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如:泥灰岩>页岩;碳酸盐胶结的砂岩>粘土质胶结或石英化砂岩;粗粒石英岩>细粒砂岩,前序列的相对后序列的易受矿化或矿化程度更强,铜品位较后者富.
(4)岩浆岩对成矿的控制
矿区内发育的岩体主要有2种: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它们对成矿控制的作用是不一致的.花岗闪长斑岩多分布在赋矿构造带的外围,较少有矿化现象;花岗斑岩具有富铝高钾贫钠的特点,属于钙碱性S型花岗岩,一般呈脉状、扁豆状、圆筒状产出。

岩体或本身就是矿体,或与矿体侧向相生相伴.而花岗斑岩在空间上与矿的关系较为密切,往往在有矿体的部位及其附近,就有花岗斑岩的分布,而且花岗斑岩的规模越大,发育越强烈,则矿体就厚大、矿化也越好.如在Ⅴ号矿体的-235m中段31~35线之间,在矿体受花岗斑岩小岩体-岩枝穿插构成的包围-半包围部位,常有以原生为主的富铜矿体赋存。

(5)次生富集对成矿的控制经内生成矿作用形成原生矿体后,在长期氧化淋滤和强烈的次生富集作用下,可以形成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从而大大提高了矿床的品位,扩大了矿床的工业价值.
2找矿预测
(1)找矿标志依据东乡铜矿床的成矿规律,可以将地层岩性、岩体、构造、原生矿化、围岩蚀变及氧化带铁帽等归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2)找矿模型根据前述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和矿区地质特征(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等)、矿床成因、成矿规律等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东乡铜矿的综合找矿模型为(图4):三带:构造破碎发育有利地带、岩浆活动有利地带、硅化蚀变带;二层:中-上石炭统壶天群(C2-3h)下段、下石炭统梓山组(C1Z);三异常:铜元素的异常浓集区、物探重磁异常区、物探电磁异常区.
(3)找矿预测主要区段
1)矿区内51线隐伏向斜、31线隐伏背斜等的轴部及在初期勘探阶段确定为“无矿带”的57-65勘探线范围内,是本次进行找矿预测找寻富铜矿体的首选地段。

2)矿区内含SiO2为60%~66%的小型中酸性岩体,也是找寻富铜矿体的重要区段。

3)白垩纪红色砂砾岩层与石炭系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凹陷部位,也是次生富铜矿的重要预测地段。

4)矿区内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的矿化现象和矿化异常区段,也是找寻富铜矿体的重要区段。

5) 4对找矿预测区段今后工作的建议:
①采用磁法面积测量方法,找寻小斑岩体的边部可能存在的富铜矿体。

②采用浅层地震方法,找寻区内有利富铜矿体就位的特殊构造部位。

③采用电磁测深方法,找寻富铜矿体。

④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加大在硅化角砾岩破碎带范围内的找矿力度;对已有勘探和科研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二次开发利用;争取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

⑤在开采生产过程中,建议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摸边、探底工作,切实保证生产与勘探的有机结合,用勘探成果指导生产过程,让生产过程及时为勘探工作提供更多信息,从而达到快速找寻和发现隐伏矿体的目的,解决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结语
本文阐述了**铜矿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运用有关区域成矿学和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理论,通过矿床地质学、成矿构造学、矿物岩石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表明,其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基底岩系;石炭系地层主要作为赋矿岩石,同时也可以提供部分成矿物质;区内岩浆活动和深层卤水的运移更是使“初始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得到进一步交代、改造和富集的主要原因;矿体的最后定位与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有关.其矿床成因主要为以晚古生代同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为主体,并伴有其它成矿作用为特点的多因复成矿床。

参考文献
[1]裴荣富.中国矿床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刘继顺,吴延之.东乡铜矿田喷流沉积成矿机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27(1):8-12.
[3]岳文浙,黄福泉,王庆元,等.东乡枫林铜矿床成因探讨[J].江西地质科技,1980(1):28-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