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矿规律与预测复习与习题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与区域成矿考试博士考试题集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与区域成矿考试博士考试题集锦

1、怎么样研究区域成矿?明确了区域成矿学的目的和任务,即深入认识区域成矿规律,提高普查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的科技水平和工作成效;全面总结了区域成矿学的研究现状、动向;提出成矿系统及演化研究是区域成矿学核心内容,全面论述了成矿系统及演化的研究要点和成矿系统研究的找矿评价意义;深入探讨了区域成矿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区域成矿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信息、区域成矿系统结构分析、区域成矿模型建立(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区域成矿编图以及综合信息预测等内容。

2、区域成矿的条件?3、区域成矿研究内容、意义和特点?区域成矿学是研究区域的成矿环境、成矿条件、成矿过程和成矿演化,阐明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地球系统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以区域成矿系统为核心内容,运用矿床学、区域地质学、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来阐明区域成矿系统的发生和演变,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

区域成矿学研究内容相当广,涉及多个方面,基本研究内容包括下列诸方面。

研究区域中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背景和环境,包括区与岩石圈组成、结构和演化,主要地层和构造单元,区域地质发展史,主要的地质成矿事件。

研究区域的控矿条件和因素,包括地质学乃至整个地学的各个方面,有构造、沉积、火山、岩浆、变质、流体、生物、地貌、气候、水文、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作用及其制约因素。

含矿岩石建造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区域内已知的矿种和矿床类型。

研究区内各矿种、各矿床类型之间的相互关联,包括其成因、时间、空间的联系;划分区域成矿时代和期次,查明成矿的空间分带(三维的),建立起区域成矿系列。

研究和建立区域成矿系统。

研究区域内主要成矿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包括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试验模拟和数学模拟。

综合研究和阶段性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包括区域成矿的时空结构和演化,即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区域矿产资源的潜力和前景作出基本评估,提出矿产资源量增长的途径,提取区域矿产预测和普查找矿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以及在必要和可能时,提出有关区域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等。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板块之间的碰撞带包括陆-陆碰撞和海-陆碰撞。

()T.对F.错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包括()A.明确预测要求B.全面收集地质资料C.研究成矿规律和建立矿床成矿模型D.编制预测图,并对重点工程验证,编制报告3.上地幔来源的矿床可分为三大类型是()A.形成于中深成环境下的岩浆矿床B.形成于近地表浅成环境下的岩浆矿床C.热液作用富集形成的热液型矿床D.形成于浅成环境下的岩浆矿床4.下列属于成矿单元划分依据的是()A.区域矿产在空间集中分布B.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作用的一致性C.成矿区域与成矿系统相对应D.一种沿地质线做边界,逐级圈定5.成矿流体按照溶质成分及温度可分为的类型有()A.高温硅钾卤水B.中温硅钾卤水C.低温硅钾卤水D.超低温硅钾卤水6.7.8.矿产资源是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矿物岩石。

()T.对F.错9.沉积岩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A.陆源风化B.火山喷发区域C.地质构造D.岩相古地理10.11.成矿作用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地质构造B.岩浆活动C.底层D.古地理12.以下属于矿体的产状的是()A.矿体的空间位置B.矿体的埋藏情况C.矿体与底层的空间关系D.矿体的物质组成13.东太平洋中脊“烟囱”在喷口附近形成柱状体,主要由()组成。

A.硫化物B.硫酸盐C.少量硅酸盐矿物D.碳化物14.成矿物质的来源包括()A.宇宙源B.上地幔源C.地壳源D.过渡类型15.围岩蚀变是一种有效的找矿标志。

()T.对F.错16.走滑大陆边缘或称转换边缘,即大陆与大洋板块间或陆—陆间相对的(),以走滑构造带相接,常形成宽的复杂的构造变形带。

A.水平运动B.纵向运动C.倾斜运动D.复杂运动17.矿区局部预测理论有()A.工业矿体定位构造控矿理论B.工业矿体定位的热力学理论C.成矿动力学理论D.板块构造论18.低温热液矿床是指低于(),富含挥发份的硫酸盐型卤水,一般为地热增温作用形成的盆地建造水A.220℃B.250℃C.300℃D.350℃19.主要的大地构造理论包括()A.槽台说和地质力学B.地注说和断块说C.波状镶嵌说D.旋卷构造20.黄铁矿中的Co/Ni值均(),表现为热液成因特征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小于等于1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F2.参考答案:ABCD3.参考答案:ABC4.参考答案:ABCD5.参考答案:ABC8.参考答案:T9.参考答案:AB11.参考答案:ABCD12.参考答案:ABC13.参考答案:ABC14.参考答案:ABCD15.参考答案:T16.参考答案:A17.参考答案:ABC18.参考答案:B19.参考答案:ABCD20.参考答案:A。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复习题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复习题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复习题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定量预测: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

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成矿期: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

成矿省:某一特殊矿物组合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矿化类型为特征的矿床集中区(有利于成矿的区域)矿化空间分带:指一系列有成因联系的成矿元素或矿物组合、矿化类型等特征在空间上表现出的规律性分布。

矿化的局部分带性:是指矿田矿床或矿体范围内展现出的分带现象。

原生晕:局部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

原生晕分布的范围大于矿体本身的范围,因而显著地扩大了矿床目标的探测范围。

靶元素和探途元素:在勘查地球化学中,成矿的金属元素称为靶元素,容易探测的而且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称为探途元素。

矿物共生:是指在各种金属矿床的矿石中,某些种类的矿物,常由于成因上的联系而构成一套特征的矿物组合。

矿物共生顺序:是指矿床中矿物形成的时间顺序,如果这些矿物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特点则称为矿物分带。

矿物共生组合:是指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矿物在同时同地开始结晶和结束结晶、晶位与晶粒间相互密切共生并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而不改变的矿物组合,又称为矿物平衡组合。

地质建造:在一定构造条件下形成的一套岩石组合。

成矿建造:在一定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和共生关系的矿床组合。

成矿系列: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在一定的地质发展时期,与一定地质作用有关,在不同或相同演化阶段,形成的有相互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

地质成矿规律培训试题

地质成矿规律培训试题

地质成矿规律培训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80分)1、成矿规律是指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及共生关系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2、凡产生特定矿产组合的一段地质时期(代)就成为。

3、根据我国地壳发展的主要构造运动及成矿特征,将我国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六个主要成矿期。

4、矿床在空间上也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分布,具体体现为、等。

但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也可表现出特征,即在空间上的。

5、矿床的丛聚性分布是指矿床在平面的分布上往往在一定范围内,构成的现象。

6、矿化集中区的认识及研究意义在于指导“”工作的开展。

长期以来我国地勘工作者进行的行之有效的“就矿找矿”工作的理论依据就是的存在的这一自然现象。

5、我国赣南粤北一带黑钨—石英脉矿床中十分明显,形成著名的模式,即矿化从隐伏岩浆岩穹隆向上直至地表可分为大脉带、薄脉带、细脉—薄脉带、细脉带、线脉带等五个带,每一带有一定的深度范围、称为一层楼,工业矿化主要产于前3-4带中。

6、所谓等距性分布,指、、、等在空间分布上大致以相等的距离有规律地出现的现象。

7、低温热液金矿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等。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20分)1、划分成矿期是研究矿床在时间上的发展、演化和分布规律性的有效途径。

()2、内生成矿物质主要有三大来源:幔源、壳源、渗滤源。

()3、世界上70%的金矿、62%的镍和钴、60%以上的铁矿形成于前寒武纪。

( )4、金厂沟梁金矿赋矿围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如似斑状中细粒花岗岩、斑状中粗粒花岗岩()5、地史中一定类型的矿床及其组合的出现往往和一定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有关,构成了以大型构造时期为研究阶段的成矿期()6、“三位一体”理论包括成矿必备的赋矿地层、与成矿有关的容矿、导矿构造以及为成矿提供热和源物质的侵入岩体等方面()7、断裂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即为密切,尤其有色金属、贵金属的成矿与断裂构造的关系更为密切。

()8、成矿期的构造是导矿和容矿构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结晶学与矿物学问答题和论述题总结简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结晶学与矿物学问答题和论述题总结简版

问答题1、简述石英族矿物的分类及成因产状。

(7分)答案要点:分类:α-石英,β-石英,α-磷石英,β-磷石英,α-方石英,β-方石英,柯石英,斯石英成因:α-石英各种地质作用下均可形成,β-石英酸性火山岩,α-磷石英β-磷石英,α-方石英,β-方石英,酸性火山岩,柯石英,斯石英陨石,高压成因。

2、简述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型式及形态物性特点。

(8 分)答案要点:在层状硅酸盐矿物中,按八面体片中阳离子数目不同,可分为两种结构型式。

在四面体片与八面体片相匹配中,[SiO4]四面体所组成的六方环范围内有三个八面体与之相适应。

当这三个八面体中心位置均为二价离子(如Mg2+)占据时,所形成的结构为三八面体型结构;若其中充填的为三价离子(如Al3+),为使电价平衡,这三个八面体位置将只有两个为离子充填,有一个空着的,这种结构称为二八面体型结构。

若二价离子和三价离子同时存在,则可形成过渡型结构。

本亚类矿物的形态和许多物理性质常与其层状结构密切相关。

形态上,多呈单斜晶系,假六方板、片状或短柱状。

物理性质上,一般具一组极完全的底面解理;低的硬度;薄片具弹性或挠性,少数具脆性;相对密度较小。

玻璃光泽,珍珠光泽。

3、试述矿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并举例说明(15 分)答案要点:大类:化合物类型,类:阴离子和络阴离子种类,亚类:络阴离子结构,族:晶体结构型和阳离子性质,亚族:阳离子种类和结构对称性,种一定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亚种:完全类质同象中的端元组分比例,异种(变种)形态物性成分稍异,例如含氧盐大类,硅酸盐类,链状硅酸盐亚类,辉石族,单斜辉石,普通辉石钛辉石。

4、简述辉石族和角闪石族矿物在成分、结构、性质和成因上有何共同和不同之处?(15 分)答案要点:辉石族矿物(1)化学成分和分类辉石族矿物的化学通式可表示成XY[T2O6]。

其中:X=Na+、Ca2+、Mn2+、Fe2+、Mg2+、Li+等,在晶体结构中占据M2位置,Y=Mn2+、Fe2+、Mg2+、Fe3+、Cr3+、Al3+、Ti4+等,在晶体结构中占据M1位置,T=Si4+、Al3+,少数情况下有Fe3+、Cr3+、Ti4+等,占据硅氧骨干中的四面体位置(2)晶体结构在辉石族矿物的晶体结构中,[SiO4]四面体各以两个角顶与相邻的[SiO4]四面体共用形成沿c轴方向无限延伸的单链。

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方法考核试卷

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方法考核试卷
4.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实时等特点,但受限于分辨率和地表覆盖。多源信息融合可提高预测准确性,如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分析。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6.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分析矿床的成因?()
A.岩石学分析
B.矿物学分析
C.地球化学分析
D.地质年代学
17.以下哪些是沉积矿床的典型特征?()
A.成层性好
B.矿石结构构造简单
C.常伴有化石
D.成矿温度较低
18.以下哪些因素影响成矿作用的强度和规模?()
A.成矿物质来源
B.地幔
C.海水
D.宇宙尘埃
3.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成矿物质的迁移?()
A.地下水
B.风力
C.河流
D.冰川
4.成矿预测中,以下哪些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A.重力法
B.磁法
C.电法
D.遥感法
5.以下哪些是热液矿床的典型矿物?()
A.石英
B.方解石
C.黄铁矿
D.萤石
6.以下哪些属于地球化学勘查方法?()
C.遥感技术
D.地质填图
15.以下哪个阶段是成矿预测的重要阶段?()
A.成矿前期
B.成矿期
C.成矿后期
D.矿床形成后
16.以下哪种矿床成因与生物活动有关?()
A.岩浆矿床
B.沉积矿床
C.变质矿床
D.热液矿床
17.在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中,以下哪个参数可以反映矿化信息?()
A.元素含量
B.元素组合
C.元素分布
9.地球物理勘探中,______方法适用于寻找磁性矿床。
10.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应考虑其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复习题第四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复习题第四章

微量元素:将各种地质体系中呈微量或痕量(<0.1wt%)的元素称为痕量或微量元素。

严格定义:只要元素在所研究的客体(地质体,岩石,矿物等)中的含量低到可以近似地用稀溶液定律描述其行为, 即可称为微量元素。

Major elements (主量或常量元素):大多数地质物质中含量大于0.1%的元素: O ,Si ,Al ,Fe ,Ca , Na , K , Mg 。

造岩矿物的基本组成。

用氧化物质量百分比表示。

Minor elements (少量元素):不太丰富的主量元素: Ti , Mn , P 等。

常量元素:SiO 2、TiO 2、Al 2O 3、TFe 2O 3、FeO 、MnO 、MgO 、CaO 、Na 2O 、K 2O 、P 2O 5、烧失量;Trace elements (微量或微迹元素): 大多数地质作用中含量小于0.1%的元素。

除主量和少量(总重量丰度占99%左右)以外呈微量或痕量(<0.1wt%)的元素。

相容元素(Compatible elements): 岩浆结晶或固相部分熔融过程中偏爱矿物相的微量元素; 不相容元素(Incompatible elements): 岩浆结晶或固相部分熔融过程中偏爱熔体或溶液相的微量元素。

也称为亲岩浆元素(hygromagmatophile)高场强元素(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HFSE): 离子半径小的高电荷阳离子 (离子电位>3.0)。

Zr , Hf , Nb , Ta , Th , U , Ti , REE 。

低场强元素(low field strength elements-LHSE): 离子半径大的低电荷阳离子(离子电位<3.0)。

又称大离子亲石元素(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LILE)。

如K , Rb , Cs , Sr , Ba 。

此组元素更活泼, 特别在涉及流体相的体系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学题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学题库

矿床学题库名词解释1.矿床学2.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3.矿脉4.矿体产状5.矿床与矿体6.矿田7.围岩与母岩:围岩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母岩即是在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有着密切联系。

8.矿源层9.矿物的反射率与分级10.矿物的显微硬度与分级11.矿石12.脉石和夹石13.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14.矿石的品位15.矿石品级16.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17.有益组份和有有害组份18.矿石的结构和构造19.海绵陨铁结构:是岩浆矿床的一种矿石结构。

是在岩浆冷凝过程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如磁铁矿、钛铁矿)比硅酸盐矿物从熔浆中晶出较晚、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颗粒之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如辉石)而形成的一种矿石结构,它类似于在海绵体的空隙中充填其它物质后形成的结构。

20.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21.克拉克值与浓度克拉克值22.浓集系数23.交代作用24.成矿作用25.内生成矿作用26.外生成矿作用27.变质成矿作用28.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在广大地区内,由于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一般是在高温、高压以及岩浆活动的联合作用下,使原来的岩石或矿石经受强烈的改组和改造。

29.叠生成矿作用30.同化作用31.混染作用32.岩浆熔离作用:在较高温度下的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熔的熔融体的作用33.斑岩铜矿34.风化矿床35.伟晶岩矿床36.气水热液:在一定深度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气态和液态的溶液,其成分是以水为主,并含有F、Cl、Br、B、S、C等多种挥发成分,以及W、Sn、Mo、Nb、Ta、Cu、Pb、Zn、Ag、Au、Hg等成矿元素。

37.导矿构造与容矿构造:导矿构造指热液自深部进入矿田范围的通道;容矿构造是使矿体定位,并决定其形态、产状、大小,有时决定其内部结构的构造。

38.充填成矿作用和交代成矿作用39.围岩蚀变和蚀变围岩40.铁帽:金属硫化矿床在氧化带的表部,铁和锰的硫化物和碳酸盐很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它们和难溶物质如粘土、砂粒等残留地表,构成了铁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矿规律学: 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是经济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按研究尺度划分:•全球成矿规律:洲际成矿域:古亚洲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区域成矿规律:成矿省、成矿带•局部成矿规律: 矿田\矿床\矿体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定量预测: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控矿因素:一般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

如构造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层、岩相、古地理)等。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指一定类型的岩浆岩与一定类型的矿床之间的专属对应关系.成矿期: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成矿省:某一特殊矿物组合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矿化类型为特征的矿床集中区(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矿系列: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在一定的地质发展时期,与一定地质作用有关,在不同或相同演化阶段,形成的有相互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成矿系统:在一定的时域-空域中,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动力学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是具有成矿功能的一个自然系统矿物共生:是指在各种金属矿床的矿石中,某些种类的矿物,常由于成因上的联系而构成一套特征的矿物组合。

成矿模型为精心组织的、用于描述矿床类型基本属性的信息系统,是表达矿床如何形成与控制因素的模型。

找矿模型——又称勘查模型,它是表述目标矿床及其对一定勘查技术产生预期效应的模拟体系,是描述矿化特征和找矿标志的模型找矿模型和成矿模型都具有成矿预测的功能,二者之间实际上有着紧密的关系:成矿模型是找矿模型的基础;找矿模型是成矿模型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延伸描述性模型——对一类矿床本质属性的概括,是对该类矿床基本而共同的特征的总结,或者说是一类矿床输出信息的系统总结。

矿床成因模型——对观察到的矿床地质现象作出合理的成因解释。

是一组相关矿床属性的汇集,从中可发现某些属性之所以有用的原因。

成矿信息:是指示矿化存在的各种显示和标志,它直接或间接指示识别矿床可能的形成条件和存在方式。

地球化学背景:化探中将未受成矿作用影响的地区内各种天然物质中(如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地表水、地下水、植物和空气等)各种地化指标(如元素和同位素含量和比值、pH、Eh值、温度等)的数值称为地球化学背景地球化学异常•定义:是相对于地球化学背景区而言的,是指某些地区的地质体或天然岩石、土壤、水、生物、空气中,一些元素的含量明显地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地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异常区内,各种自然介质中,指示元素的含量与周围的背景区有明显的差异,那么该指示元素的含量值称为地球化学异常值,简称异常值矿田:由统一地质作用形成的,成因上近似,空间上邻近的一组矿床,分布面积一般在几十到一、二百平方公里。

沉积矿床大地构造背景: 形成于特定地质历史时期,以持续沉降运动为主的拗陷区;成矿作用: 以沉积(火山、生物)成矿作用为主;成矿物质来源: 来自于陆源风化和/或火山喷发区域;主要控矿因素: 岩相古地理.岩浆矿床大地构造背景: 板内裂谷\板块边缘活动带;成矿作用: 以结晶分异和熔离成矿作用为主;成矿物质来源: 来自于起源于上地幔岩浆\地壳;主要控矿因素: 温度\压力\挥发分\围岩组分.变质矿床大地构造背景:形成于以持续抬升运动为主的地台区;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接触变质成矿作用、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和混合岩化成矿作用);成矿物质来源:原地和异地;主要控矿因素: T\P物理化学条件和动力学因素.热液矿床成矿热液来源:岩浆(火山)水\变质水\海水\地下水成矿作用: 以充填作用和交代作用为主;主要控矿因素: 构造、成矿热液的来源与性质.基性、超基性岩类的成矿特点(1)主要相关矿床包括岩浆型Cr-Pt矿床、Cu-Ni硫化物矿床、V-Ti 磁铁矿矿床及产于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矿床等。

这些矿床多为岩浆矿床。

(2)矿化类型与岩石成分关系密切镁质超基性岩:铬铁矿(铂)矿床镁铁质超基性-基性岩:铜镍硫化物矿床铁质基性岩: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酸性岩浆岩类的成矿特点(1)成矿专属性较复杂。

中酸性岩成因类型多,因此有关的矿产类型也多,主要有W、Sn、Li、Be、U、Th、Fe、Cu、Pb、Zn等有色金属矿产、稀有、稀土和放射性矿产。

(2)矿化类型与岩石成分关系密切岩浆活动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许多内生矿床的形成和分布都不同程度地受岩浆活动因素所控制。

各类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类岩浆活动是成矿物质运移分配的重要因素;2.一定类型的矿化与一定成分的岩浆岩有关(岩浆成矿专属性);3.在空间上,不同类型的矿化产于不同岩浆产物的特定部位;4.在时间上,不同类型矿化富集在岩浆活动的不同旋回和阶段;5.矿化与岩浆活动存在着物理化学条件和地质条件的一致性•1)超深成带:地表下10~15km(大洋5~8km),只有少数超变质矿床(兰晶石、夕线石、刚玉等)。

•2)深成带:距地表3~5km至10~15km,此带成分均一,有基性超基性岩中Fe、Cr、Pt、Ti岩浆分异矿床、中酸性岩中部分云英岩和矽卡岩矿床。

•3)浅成带:深度在1~1.5km至3.5km,此带岩浆成分复杂,各种蚀变及交代作用发育,有与基性岩有关的熔离型Cu、Ni、Ti、Fe矿床,与斜长花岗岩、正长岩伴生的矽卡岩Fe-Cu矿床,以及与晚期小侵入体有关的各类热液型有色、稀有、贵金属(Au)和放射性矿床。

•4)近地表带:深度1~1.5km,有碱性岩中稀有碳酸盐矿床,与细碧角斑岩有关的含黄铁矿矿床,基性和酸性喷出岩有关的Au、Ag、Hg、Cu等火山热液矿床;次火山斑岩型Cu、Mo、Au矿床,以及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等。

一般说来,形态简单、规模较大的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利于形成Cr、Cu-Ni硫化物类的岩浆矿床。

特别是岩体形态呈岩盆、岩盘等近似球状体时更易成矿,原因是球体表面积最小、容积最大、散热慢、有利于结晶分异作用的进行著名的加拿大肖德贝里岩体就呈一岩盘产出。

形态复杂、规模较小的中酸性岩体有利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特别是岩体形态变化大、规模小于10km2时更易成矿,原因在于岩体和围岩接触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接触交代作用的充分进行。

岩浆岩被剥蚀程度对矿体保存的影响?对基性、超基性岩体由于与其有关的岩浆矿床通常位于岩体的偏下部位,当岩体经受一定程度的剥蚀时,各种矿化显示增多、物化探异常增强,这种情况下对找矿反而有利。

对于中酸性侵入体,由于与其有关的各种岩浆期后矿床分布于岩体的顶部及其附近围岩中,岩体的剥蚀程度对矿床的保存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剥蚀程度较低,未及岩体顶部时,围岩的蚀变现象及脉岩分布区可作为找寻Pb、Zn、Hg、Sb等中低温矿床的标志及有希望的地区;当剥蚀程度中等,刚刚达到岩体顶部,侵入体呈岛状出露,各种蚀变较强时,是找寻各种热液矿床和矽卡岩矿床很有希望的地区;当剥蚀程度很高、中酸性岩体大面积出露时,对找矿一般不利,因为在成因上与该岩体有关的矿床数量将大为减少。

全球成矿期和矿床分布1.1 太古宙成矿期太古宙的时间区间为38亿~25亿优势金属矿产: 金、铁、镍-铜、铜-锌、铬等缺失: 铅、铀、钍、汞、铌、稀土、金刚石等太古宙存在二个主要的大地构造环境:高级变质区绿岩带1.2 古-中元古宙成矿期古-中元古宙的时间区间为25亿~10亿优势金属矿产:金-铀、锰、铅-锌、镍-铜铂-铬、铁、金刚石等古-中元古宙存在二个主要的大地构造环境:沉积盆地、大陆边缘裂陷槽1.3 晚元古宙成矿期:晚元古宙的时间区间为10亿~5.4亿优势金属矿产:铜、锰、铁、锡等首次出现大规模的沉积型铜矿床,实例包括赞比亚和扎伊尔铜带以及美国西北部的一些沉积型铜矿床;第二个沉积型锰矿形成时期;Rapitan型铁矿形成时期1.4 显生宙成矿期显生宙的时间区间为5.4亿~现在优势金属矿产: 钨、锡、铋、钼、铜、铅、锌、金、银等大地构造环境:由于板块的碰撞造就了显生宙宏伟的造山带、大规模的洋壳再循环形成了长的火山链和大陆边缘弧、后弧盆地、裂谷盆地以及其他的地质构造特征显著地增加了成矿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中国主要的成矿期2.1前震旦纪成矿期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条带状含铁建造鞍山式铁矿是这一成矿期最显著的特征,条带状铁建造从吉林东部的板石沟经辽宁鞍山地区,一直西延至河北迁西一带,呈明显的带状分布,我国太古宙铁矿资源的全部储量几乎都集中在这个带内(张秋生等,1984)。

太古宙绿岩带,广泛发育在吉林和龙、夹皮沟,辽宁清原、鞍本地区、辽西,内蒙古固阳,冀东青龙一滦县、山西五台,豫陕小秦岭,河南登封、鲁山一舞阳,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和胶东等地区(张贻侠等,1994)。

2.2加里东成矿期(寒武-志留纪)•(1)在地台的被动边缘形成重要的沉积矿床,包括昆阳式磷矿、襄阳式磷矿、湘潭式锰矿、宣龙式铁矿等;塔里木地台区内稳定的海相沉积提供了良好的油气生、储、盖岩系组合。

•(2)祁连山褶皱带是这一成矿时期内生金属矿化最集中的区域,与海底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镜铁山铁矿、白银厂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等大型、超大型矿床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3)华南褶皱系也表现出显著的金属富集,包括湖南桃林铅锌矿、潘家冲铅锌矿、七宝山多金属矿田、黄金洞金矿、沃溪金矿、龙山金矿等。

2.3海西成矿期(泥盆-二叠纪)(1)这是我国最重要的成煤期之一,尤其在华北地台上发育了大同、开滦、平顶山、淮南等大型煤田,鄂尔多斯盆地号称世界十大聚煤盆地之一;在扬子地台区,广布于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的煤田以及湖南中部、江西萍乡一带的煤田等也是在这一成矿期内发育的。

(2)这一成矿期还孕育了其他许多类型的沉积矿产,包括宁乡式铁矿、四川盆地内富饶的天然气田;克拉玛依油田也赋存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3)我国铝土矿床的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海西成矿期,如山东淄博、山西阳泉、河南巩县、广西平果等矿床。

2.3海西成矿期•(4)本成矿期也是继加里东期之后又一次较强烈的岩浆活动期,涉及的范围较加里东期有所扩大(程裕淇,1994),因而,这一时期内生金属矿化分布的范围更广,阿尔泰富含稀有金属的伟晶岩型矿床、新疆黄山地区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矿床、河北矾山、姚家庄等地的磷灰石矿床、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床、•产于准噶尔蛇绿岩中的铬铁矿床(萨尔托海、鲸鱼等矿产)、内蒙古白乃庙斑岩铜矿等。

2.4.燕山成矿期(侏罗-白垩纪)•(1)大量断陷盆地的发育为我国储藏了极为丰富的煤和石油,如东北、内蒙古东部的大型和超大型煤田,鄂尔多斯超大型煤田(鄂尔多斯地区的煤盆地常常上叠在海西期含煤岩系之上,构成“双纪煤田”)以及新疆北部准噶尔、伊宁、吐哈以及塔里木北缘等聚煤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