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无线通信基本概念0805
无线通信知识点总结

无线通信知识点总结一、无线通信概述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物联网等各个领域。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便利。
二、无线通信基本原理1. 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无线通信中的信息传输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的。
发射无线电波需要一个发射器,而接收无线电波需要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进行辐射。
接收器则用天线接收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被传输到接收端。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调制技术主要包括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移调制(PM)。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分离成原始信息信号和载波信号的过程。
3.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进行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FDMA)、时分复用(TDMA)、码分复用(CDMA)等。
4. 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5. 天线技术天线是无线通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
常见的天线形式包括全向天线、定向天线和扇形天线等。
6.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而对数字信息进行编码的技术。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包括奇偶校验码、卷积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等。
7. 功率控制无线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是指通过调整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使得通信质量能够得到最优化。
8. 频谱规划频谱是无线通信中的宝贵资源,频谱规划是为了合理分配和利用频谱资源,以满足不同通信系统的需求。
三、移动通信技术1. 2G技术2G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系统,采用了GSM、CDMA、TDMA等技术。
通信行业无线通信原理(知识点)

通信行业无线通信原理(知识点)无线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通信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通信行业中的无线通信原理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无线通信技术。
一、无线通信的定义和特点无线通信是一种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相比有线通信,它具有以下特点:1. 无线传输:无需通过物理线缆进行信息传输,更加灵活方便;2. 高速传输:无线通信可以通过调制、编码等技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3. 广泛覆盖:无线通信可以覆盖更广的区域,支持移动通信需求。
二、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调制、传输和接收等过程。
1. 信号调制:在无线通信中,信号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为适合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2. 传输过程:经过信号调制后,电磁信号通过天线进行无线传输,其中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损耗、传输距离等因素。
3. 接收过程: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传输的电磁信号后,通过解调和解码等过程将信号转化为原始信息,使其可以被用户所理解和使用。
三、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及其相关技术:1. 移动通信:无线通信技术的代表之一就是移动通信,如手机通信、移动互联网等。
移动通信技术包括蜂窝网络、Wi-Fi等。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传输和处理,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
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来传输和接收信号,广泛应用于远程通信、广播电视、导航等领域。
4. 物联网:物联网通过无线通信将各种设备和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应用于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
四、无线通信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尽管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1. 频谱资源受限:无线通信需要使用可用的频谱资源进行传输,但频谱资源有限,在高密度用户和设备下可能会导致频谱拥塞。
最新《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总结教学讲义PPT课件

常用通信使用频段
移动通信
制式 GSM900 GSM1800 CDMA 1X 3G FDD
TD-SCDMA
PHS 集群
频段(MHz)
上行
下行
885~915
930~960
1710~1755
1805~1850
825~835
870~880
1920~1980(主) 2110~2170(主)
2005-2006无线专业技能认证课程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2005-2006无线专业技能认证课程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2005-2006无线专业技能认证课程
无线通信分类
按技术体制分类:模拟、数字、数模兼容 按工作波长分类:长、中波、短波等 按无线应用分类:移动、无线接入、微波、卫星等 按工作状态分类:固定、移动等 按在通信网中的位置分类:无线传输、无线接入
10
2005-2006无线专业技能认证课程
仙农(Shannon)定理
C=Blog2(1+S/N)
C-信道容量(bit/s) B-信道带宽(Hz) S-信号功率(W) N-噪声功率(W)
扩频通信即据此原理。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11
2005-2006无线专业技能认证课程
波长λ、频率f的关系
c=f*λ
常用通信使用频段(续)
微波
4~11GHz,13GHz,15GHz,18GHz
卫星
1.5GHz,2.5GHz,4/6GHz,11/14GHz,12/14GHz,20GHz, 30GHz,40GHz
无线接入
2.4GHz,3.5GHz,5.8GHz,26GHz,28GHz,38GHz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2、我国常用移动通信使用频段(a)GSM900:上行:890~915MHz,下行:935~960MHz,每载波带宽200 KHz;GSM1800:上行:1710~1720MHz,下行:1805~1815MHz,每载波带宽200 KHz;(b)CDMA2000:上行:825~835MHz,下行:870~880MHz,每载波带宽1.23MHz;(c)PHS:1900~1920MHz,每载波带宽300KHz;(d)集群:上行806~821MHz,下行851~866MHz,每载波带宽25KHz;3、波长λ、频率f的关系为c=f*λ式中:c为光速,数值为3×108m/s,f单位为Hz,λ单位为m。
4、波传播的几种方式a)表面波传播:以绕射方式,沿着地球表面传播。
b)天波传播:通过高空电离层反射传播。
c)空间波传播:通过直线传播和地面反射传播。
d)散射传播:利用大气对流层和电离层的不均匀性来散射传播。
长波一般通过表面波传播;中波、短波一般通过表面波或天波传播;微波一般通过空间波、散射波传播。
5、仙农(Shannon)定理C=Blog2(1+S/N)上式中C为信道容量,B为信道带宽,S/N为信噪比。
扩频通信即据此原理。
6、TDD、FDD、TDMA、FDMA、CDMA的区别a) TDD (时分双工)收发信共用一射频频带,上、下行链路使用不同的时隙来进行通信。
b) FDD (频分双工)收发信使用一个不同的射频频率来进行通信。
c) TDMA(时分多址)传送给不同终端用户的信息通过同一载波的不同时隙来区分。
d) FDMA (频分多址)传送给不同终端用户的信息通过不同载波来区分。
CDMA(码分多址)传送给不同终端用户的信息通过不同码调制来区分。
7、大尺度路径损耗和小尺度路径损耗大尺度路径损耗:无线信号经长距离上的场强变化,又叫慢衰落。
自由空间损耗即属于典型的大尺度路径损耗。
小尺度路径损耗:无线信号经过短时间或短距离传播后其幅度快速衰落,又叫快衰落。
无线通信的知识点整理

无线通信的知识点整理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等无线方式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对无线通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进行整理和介绍。
一、无线通信的定义和分类无线通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的通信方式。
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无线通信可分为远程无线通信、近程无线通信和局域无线通信等。
1.远程无线通信:远程无线通信主要是指长距离的通信,如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进行遥远距离信息传输的场景。
2.近程无线通信:近程无线通信通常用于相对较近的通信距离,如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在相对近的范围内进行信息传输的场景。
3.局域无线通信:局域无线通信是指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进行通信,如Wi-Fi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在特定范围内进行信息传输的场景。
二、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
在通信过程中,需要经历信号的调制、传输、接收和解调等过程。
1.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形式,例如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
2.传输与接收:传输过程中,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等传播介质发送出去,在接收端通过天线接收到信号。
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送到接收设备。
三、无线通信的常见技术和应用无线通信涉及众多技术和应用,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术和应用。
1.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实现移动设备间的通信。
其中包括2G、3G、4G和5G等不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每一代技术都在无线传输速度、覆盖范围和用户体验等方面有所提升。
2.Wi-Fi技术:Wi-Fi技术是一种局域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场景。
它可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多个设备,实现互联网接入和资源共享。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无线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手机的通话、短信到无线网络连接,从卫星导航到物联网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身影无处不在。
那么,什么是无线通信?它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关键的技术和概念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无线通信的世界,探索其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简单来说,就是在不使用物理连接(如电线或电缆)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它依靠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来传递信号。
这些电磁波可以在不同的频段上传输,例如我们熟知的无线电频段、微波频段等。
要理解无线通信,首先需要了解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它们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并且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波长。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所能携带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在无线通信中,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是通过天线来完成的。
天线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出去,同时也能够接收电磁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如声音、图像、数据等)进行编码和调制,使其能够加载到电磁波上。
调制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接收端接收到电磁波后,通过解调和解码的过程,将加载在电磁波上的信息还原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干扰和噪声,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纠错编码可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均衡技术可以补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失真。
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带宽。
带宽决定了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和速度。
较宽的带宽可以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同时也需要更复杂的技术和更多的频谱资源。
频谱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出现了多种多址技术。
比如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这些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进行通信,通过不同的时间、频率或编码方式来区分用户。
无线通信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的优点
是可以免去布线的繁琐工作,使得通信更加便捷和灵活。
在现代社会中,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移动电话、
Wi-Fi网络、蓝牙设备等。
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输介质:无线电波是无线通信的传输介质。
它们是由电场和磁场
交替变化形成的电磁波。
2. 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将数字或模拟信号转换成适合于在无线电波
中传输的形式。
常见的调制技术有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3. 天线技术:天线是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并向空间辐射出去的装置。
不同类型的天线适用于不同频率范围内的通信。
4. 信道:在无线通信中,信道指信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经过的路径。
由于空气中存在各种干扰因素,如多径效应、衰落等,导致信息传输
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5. 编码技术:编码技术是将原始信息转换成一定规则下的编码形式,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编码技术有卷积码、纠错码等。
6. 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将其发送到天线上进行传输。
同时,在接收端,调制解调器还能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7. 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多个设备并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
常见的无线网络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
总而言之,了解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通信技术,并更好地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课件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14
小结
无线通信基本常识
无线通信概念 无线通信分类 频段的划分 常用通信使用的频段 仙农(Shannon)定理 波长λ、频率f的关系 双工方式与多址方式 蜂窝移动通信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15
无线专业技能认证课程
内容提纲
无线通信基本常识 编码
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 语音编码
• 卷积编码 • Turbo编码
调制 电波传播基本知识 天线知识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16
无线专业技能认证课程
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把语言、图像等原始信号转为数字信 号进行的编码。 语音编码
常见通信系统的语言编码
通信系统 PSTN PCM (脉冲编码调制) GSM RPE-LTP (规则脉冲 激励长期预 测编码) 13 CDMA QCELP (高通码激 励线性预测 编码) 1.2/2.4/4.8/9.6 WCDMA AMR (自适应多 速率编码) 4.75~12.2 PHS ADPCM (自适应差 分脉冲编码 调制) 32
按无线应用分类:移动、无线接入、微波、卫星等
按工作状态分类:固定、移动等 按在通信网中的位置分类:无线传输、无线接入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7
无线专业技能认证课程
无线频段的划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频段名称 极低频(ELF) 超低频(SLF) 特低频(ULF) 甚低频(VLF) 低频(LF) 中频(MF) 高频(HF) 甚高频(VHF) 特高频(UHF) 超高频(SHF) 极高频(EHF) 至高频 3~30Hz 30~300Hz 300~3000Hz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30~300MHz 300~3000MHz 3~30GHz 30~300GHz 300~3000GHz 频率范围 波段名称(波长) 极长波(100~10Mm) 超长波(10~1Mm) 特长波(1~0.1Mm) 甚长波(100~10km) 长波(10~1km) 中波(1000~100m) 短波(100~10m) 米波(10~1m) 分米波(1~0.1m) 厘米波(10~1cm) 毫米波(10~1mm) 丝米波(1~0.1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用无线通信基本概念培训手册.上海新干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目录Table of Contents一、术语和缩略语Glossary of Terms (3)二、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 (4)三、常用指标 (6)四、其它 (6)五、常用符号 (8)注意:1、因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2、本手册仅作为培训使用,请参照随机资料。
一、术语和缩略语Glossary of TermsRF Radio Frequency发射频率Rx Receiver接收机Tx Transmitter发送机S/N Serial Number串号,本设备每一单元对应一个工厂唯一的编号。
Repeater orCell Enhancer A Radio Frequency (RF) amplifier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amplify and re-broadcast Mobile Station (MS) and BaseTransceiver Station (BTS) signals.中继器或者单元放大器一种同时放大和转发移动台(MS)和基站(BTS)信号的射频放大器。
Band Selective Repeater A Cell Enhancer designed for operation on a range of channelswithin a specified frequency band.带宽选频中继器一个用来在特定的频率带宽里工作的单元放大器。
Channel SelectiveRepeater A Cell Enhancer, designed for operation on specified channel(s)within a specified frequency band. Channel frequencies may befactory set, remotely set by computer, or on-site programmable. 信道选择中继器一个单元放大器,用来在特定带宽里的工作。
信道频率可以在工厂设定,由计算机设定,或者现场写频。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地台M.S. Mobile Station移动台C/NR Carrier-to-Noise Ratio载噪比Downlink (D.L.) RF signals transmitted from the BTS and to the MS下行链路从BTS传到MS的RF信号。
Uplink (U.L.) RF signals transmitted from the MS to the BTS上行链路从MS传到BTS的RF信号。
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GND Ground地DC Direct Current直流AC 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ID Identification Number认证号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N/A Not Applicable不适用N/C No Connection无连接(或空)二、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1、常用单位1)射频单位射频/载波功率指在50Ω负载上的功率。
定义:在未加调制情况下,一个射频周期内发射机加给传输线的平均功率。
P= V2/RdB, dBm, dBudB是相对值。
dBm指在50Ω负载上以1mW为参考功率的绝对功率。
dBm=10log(P mW/P1mW)dBu指参考1uV时的绝对电压。
dBW指参考1W时的绝对功率。
dB=20log(V2/V1)=10log(P2/P1)P=1mW时,V=223.6Mv,20log223.6=107dBu有线射频单位dBm指在75Ω负载上以1mW为参考功率的绝对功率电平。
2)天线dBi指相对于点源的相对增益,也称天线的绝对增益。
dB指相对于耦极子天线的相对增益。
3)有线单位dBm指在600Ω负载上以1mW为参考功率的绝对功率电平。
dBm=10log(P mW/P1mW)=20 log(V O/0.775) 其中:V O单位为伏2、常用概念1)同频、异频通信同频指通信的双方收发在同一工作频率上。
异频指通信的双方收发在不同工作频率上。
2)单工、双工通信单工通信指通信的一方收发不在同时进行工作的通信。
双工通信指通信的任一方收发可同时进行工作的通信。
3)收发间隔150M频段--------5.7MHz, 350M、450M、800M和900M频段-----10MHz,800M频段和900M频段-----45MHz4)频道间隔指通话频道的间隔。
中国制式,FM、TETRA 25KHz,GSM、GSM-R 200 KHz,CDMA 1.25MHz5)信令信令,是指为使通信网中各种设备协调运作,在设备之间传递的有关控制信息。
它用来说明各自的运行情况,提出对相关设备的接续要求。
常用的信令有:单音CTCSS亚音频FFSK快速频移键控DTMF双音多频数字6)波长对于频率为F的正弦波,在自由空间里传播,波长λ0定义为:λ0=C/F其中:C为光的传播速度3×108米/秒7)电压驻波比VSWR反映波在不同介质或器件传播时因不匹配而造成的反射特性。
VSWR=(∣V F∣+∣V R∣)/(∣V F∣-∣V R∣)8)避雷和接地避雷针----防直击雷,天线高15米以上需要安装。
避雷器----防侧击雷、感应雷,一般室外需要装。
避雷带-----防直击雷、侧击雷、感应雷接地----防干扰、人身保护、防雷漏缆为防电气化干扰需要装避雷器和接地。
不同系统的接口需要装抗冲击装置---------数据保护器。
9)天线反射板指为产生镜像作用而在天线底部安装的金属板。
10)天线的隔离度指天线之间在间隔距离上产生的空间损耗,通常分水平隔离度和垂直隔离度。
水平隔离度Lh是收发信天线在水平间隔距离上产生的空间损耗,表示公式如下:Lh=22.0+20lg(d/λ)-(Gt+Gr)+(Dt+Dr)(1)其中:22.0为传播常数;d为收发天线水平间隔(m);λ为天线工作波长(m);Gt、G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天线的增益(dB);Dt、D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天线的水平方向性函数造成的损耗,具体数值可以在天线方向图中查得,当上下行天线夹角为180°时,方向性损耗即为天线的前后比。
垂直隔离度Lv是收发信天线在垂直间隔距离上产生的空间损耗,表示公式如下:Lv=28.0+40lg(d/λ)-(Gt+Gr)+(Dt+Dr)(2)其中:28.0为传播常数;d为收发天线垂直间隔(m);Dt、Dr为两天线的垂直方向性函数造成的损耗,与水平方向性函数类似。
三、常用指标1)载波功率定义:在未加调制情况下,一个射频周期内发射机加给传输线的平均功率。
射频/载波功率指在50Ω负载上的功率。
P= V2/R2)载波频率容差或载频误差定义:测量载波频率和它的标称频率数值之间的差。
3)调制灵敏度定义:发射机输出标准试验调制的载波所需要的音频输入信号电压,用mV单位表示。
4)杂散射频分量或杂波定义:除了载波及其发射带宽附近的调制分量外,在离散频率上或在窄带内有一显著分量的信号,这些杂散射频分量包括谐波、非谐波分量及寄生分量。
5)接收机灵敏度定义:在规定的频率和调制下,使接收机输出端产生标准信噪比的输入信号电平(匹配负载电压),用μV和dBμV为单位表示。
指接收机接收小信号的能力。
通常指接收机可用灵敏度。
通常分可用灵敏度、双工灵敏度、静噪开启灵敏度、抑噪灵敏度等。
6)音频失真定义:除去其基波分量的失真正弦信号的均方根值与全信号均方根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这个失真的正弦信号包括谐波分量,电源纹波和非谐波分量。
7)接收门限定义:能使门限开启的未调制的输入信号电平。
8)阻塞定义:在无线移动业务中,用频率与有用信号频率之差等于有用信号频率1%的无用信号所测得的邻信号选择性。
一般为90dB以上。
9)接收机误码率指在某特定输入电平下的误码率。
四、其它1)热噪声热噪声功率P N=KT0B0其中K为波尔兹曼常数,T0为开尔文温度,B0为工作带宽。
从上式中可见,温度越高,带宽越宽,噪声功率越高。
室温下在1Hz带宽上产生的热噪声功率P N= -174dBm2)噪声系数Noise Factor在无源器件和有源电路中都有噪声产生,对于一个单级放大器,噪声系数可表示为:F=输出噪声/由输入引起输出噪声=P N0/G A P NI =(G A P NI +P N )/G A P NI上图中,P NI 为输入噪声功率,P N0为输出噪声功率,P N 为放大器本身的噪声。
从上式中可见,放大器的增益高,噪声系数低; 3)NF Noise Figure 噪声指数噪声指数可表示为:NF=10log(F)多级放大器时噪声指数主要取决于第一级。
4)底噪Noise Floor放大器无输入时的带内噪声功率。
5)互调 指放大器非线性而产生的新的频率分量,一般指标是指两信号三阶交调产物,输出电压是与输入电压立方成正比的。
Z LRN+-+-+=21312111G G F G F F F sys Wanted signal6)OIP3 Output Third Order Intercept Point = RF out +(C/I)/2 3阶输出交叉点=RF out +(C/I )/2其中:RF out 输出功率,C 为两载波输入时的输出功率,I 为互调信号7)功率回退多路信号加到同一放大器的输入而造成输出可利用的功率下降。
● All amplifiers have a peak power limit● When multiple carriers are applied, the composite peak power is a function ofnumber of carriers squared●Thus input power must back-off in accordance with N 2 to operate within thephysical peak power limits of the amplifier● Additionally power back-off to maintain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at the outputto acceptable levels8)时延(延迟)RF 信号在空中、光纤和直放站等中的传输时间。
RF 信号在直放站中传输时,不同频率分量的延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