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男女对读、分组比赛 读、齐读。
三、再读课 文,理清顺 序。
带着问题,再去认真 读课文。
鼓励 学生 用自 己最喜欢的、 最
小组讨论。
习惯 的方 法认 识汉字,学写汉
字,夯实了学生
的基础,为学生
打下 坚实 的基
本功。
交流识字方法
四、规范写 字,书写指 导
观察生字的位置和 本身的结构,书写这 些生字时要注意什 么
交流识字方法
“艺”上窄下宽,注意下面的部分 是个“乙”,要写美观一些,是横折弯 钩,不是横折斜勾。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 词,相互借鉴。
(3)小结:书写美观、正确的,请 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 没有得到星的同 学可要加油了!
以自 然段 为单 位把课文拆分, 在概 括段 落的 内容 的同 时理 清课 文的 顺序 和结构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描绘了急性子的顾客三 番两次地改变自己的想法,整天 毛毛躁躁,而慢性子的裁缝虽然答应得很好,却迟迟没有给急性子的顾客裁剪衣服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毛毛躁躁,也不能太慢慢腾腾,应该不急不慢,张弛 有度,懂得分寸。
《方帽子店》讲述了一群孩子因为方帽子戴着不舒服,而发明了各种形状的帽子,并受 大家的欢迎,让之前大家都习惯戴的方帽子变为“古董”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成 不变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学会变通才是最好的出路。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习活动
1. 指名朗读生字、 新词。(课件出示 7)
一、复习旧 课,导入新课
箱子 夸奖 歪着头 承认 袖子 负 责 泄气 凭手艺
慢性子 一卷 交货 取衣服 夹起 朗读生字、新词
服务 衬衫 负责 手艺
2. 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反思

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2.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3.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4.朗读并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难点]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学会转述别人的话;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回忆交流: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学过哪些故事?2.同桌互相提点,把《漏》这个故事复述给同桌听。
3.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讲出来。
复述《漏》课后的示意图。
4.学生交流说出并展示《漏》课后的示意图。
5.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出示下表:时间人物事件古时候夫妻两人生了枣核大的孩子,就叫“枣核”一年又一年枣核不见长,很勤快很聪明有一年衙役们大旱,衙役们把牛、驴牵走了到了晚上枣核到县衙闹腾,躲在驴耳朵里,赶着牲口回了村子天一亮县官、枣核枣核被抓到县衙,衙役们打枣核,结果打了县官学生根据图表复述。
6.小结: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也不会遗漏重要情节。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词语。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
(1)指导读准轻声,如“嗽”在“咳嗽”中读轻声;“唠叨”的“叨”在词语中也读轻声。
(2)指导读准“呕吐”,这里“吐”读tù。
而“吐气、扬眉吐气、吞吞吐吐”中都读t ǔ。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能发现什么。
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巧用偏旁归类识字。
(1)口字旁的字和口有关。
例如:咳、吐、唠、叨、嘀、咕等。
(2)言字旁的字大都和语言有关。
例如:谚、语、谣、诫、辩、论等。
5.复习巩固词语。
(1)抽读词语卡片。
(2)找词语游戏:找朋友。
6.学以致用。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试着再找出几组这样的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堂小结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语文园地八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1.扌:打扫拉把拔讠:说话课议论辶:近进迁达迅
木:树林槐栏杆2.(1)飞机呜的一下子飞远了。
(2)苹果咚的一声掉进水里。
3.(1)善良的羊和凶恶的狼(2)勤劳的蚂蚁和懒惰的蜗牛(3)谦虚的大海和骄傲的小河
4.(1)小明说,他要请江波到他家去玩。
(2)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3)姐姐说,她太喜欢这本书了。
(4)王宁说,他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5)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6)李楠小声说,她家在少年宫附近。
(7)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她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优秀版教案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目标】1.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的特征的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作为创编童话故事的主角,大胆想象它的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
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习作中的不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一、情景导入1.出示动物图片:母鸡、蚂蚁、老鹰、蜗牛。
2.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3.母鸡会下蛋,但它飞不高。
蚂蚁的个头比较小,身体是细长的,头部较大,长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
老鹰的上嘴弯曲,脚强健有力,趾有锐利的爪,翼大善飞,勇猛善战。
蜗牛有甲壳,形状像小螺,颜色多样化,头有两对触角,爬行速度非常慢。
二、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感知想象。
1.同学们,你们看看,今天谁来了?(出示课文中的四幅图)2.仔细观察这几幅插图,你发现了什么?3.指名交流,发现这些小动物的不同之处。
预设:生1:第一幅图中的母鸡,飞得比树还要高。
生2:第二幅图中的蚂蚁,长得比树还要高大。
生3:第三幅图中的老鹰,在悬崖边,不敢飞,很害怕的样子。
生4:第四幅图中的蜗牛,跑得飞快。
4.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多么不可思议的四幅图,赶快去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吧。
5.生自由朗读习作要求,思考本次习作的要求。
6.引导学生交流你知道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吗?预设生1:这次习作的主角是动物,可以是书上出示的动物,也可以自己选一种小动物。
生2:这次习作的小动物,都失去了它们原来的主要特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动物是完全相反的。
生3:这次习作是要写这些特殊的动物身上发生的奇异的事情,所以需要我们展开想象。
写出来的事情要能突出小动物“变异”后的特征来。
7.小结,同学们,你们分析得十分到位。
确实,这次习作要求我们以这些不可思议的动物为主角,创编童话故事。
大家看过、听过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发现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二)明确习作要求。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创新教案】

创新教案《复述故事》
【教学设想】
1.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知道什么是复述;
2.掌握一定的复述技巧,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故事;
3.培养学生善于表达、流利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清楚。
二、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的方法有很多,本单元的方法有:
1.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比如学习了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后,我们可以先来填好表格,再根据表格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1)学生填表格。
(2)根据表格练习复述课文。
2.借助示意图,复述课文。
学习了课文《漏》之后,根据以上示意图复述课文。
三、复述课文注意问题
教师指导:复述不是要一字不差的背诵课文,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叙述出来,并适当加上表情和动作;
四、学生再述,互评互学,教师及时认可和鼓励。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匹配版】

4.“悄悄话”游戏,口头转述。
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台来,老师 对这个同学说一段话,请这个同学转述 给下一位同学听,下一位同学再转给下 下一位同学听。游戏结束后,评比优秀 话务员。
“悄悄话”传话内容:
• 胡老师对同学们说:“明天下午我要去 教育局开会,下午第一节语文课临时换 成音乐课。”
尝试取名:
试着给自己想象的童话故事取个类似 的有趣的题目。
① 给自己的故事定一对性格相反的或者长相 互相颠倒的人物。
示例:警察和小偷、老鹰和兔子、老 板和员工。
② 给人物加上一对意思相反或有巨大反差的 词语。
提示:选的词语一定要有反差,故事 才会有趣味。
转述话语,活用语言。 1.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第二句中的“扑通一声”形象地写出 了椰子掉进水里的声音,也说明椰子掉进 水里很突然。
读读自己查找到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子, 并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或者你的感受。
拟声词可以给句子增添色彩和情趣,使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乒乓哧唰哗嘭嘘咻 扑哧 吱呀 滴答 扑通 咕嘟 轰隆 喵呜 哗哗 汪汪 咩咩 咚咚 啾啾 嗡嗡 咕咕咕 笃笃笃 咚咚咚 观察这些拟声词,你有什么发现? 使用拟声词口头说句子,把句子说通顺,
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2.了解转述。 (1)刚才胡老师说了什么?把胡老
师说的话写在本子上。 • 胡老师对张×说:“我批改了你们的
习作之后,发现黄×同学编的童话故 事特别有趣。”
(2)张×是怎样把胡老师的话转述给黄 ×听的?和刚才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 张×对黄×说:“胡老师批改了我们的习 作之后,发现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
辩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文化自信: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2.语言运用: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思维能力: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4.审美创造:积累“桃花”相关诗句,初步感受“桃花”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6.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点】1.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培养热爱阅读故事的兴趣,并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2.能够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转述句的表达形式,能够准确进行句子转换练习,能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认知内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教师板书:语文园地二、复述小达人——学习“交流平台”(一)过渡: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讲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二)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生1:《漏》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可以借助课后的示意图来复述故事。
生2:《枣核》这篇文章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帮助我们梳理故事情节。
生3: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生4: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知道复述是用自己的话讲述,学会复述故事。
2.能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3.多种形式朗读字族文,读准确、读流利。
4.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形声字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
5.了解并运用象声词,巧用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方法。
6.积累古诗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复述是用自己的话讲述,学会复述故事;能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并运用象声词,巧用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故事大王”擂台赛。
1.第一环节:回忆故事我会说。
本单元讲了哪几个故事?哪位同学来讲故事?师生交流基本要求:讲故事需讲清故事的主要情节;听故事需安静倾听,不要插话打断。
2.第二环节:听清故事我来评。
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同学分别交流复述故事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讨论得出:讲故事不是背诵课文,需用自己的话讲。
要想把故事讲完整、讲清楚,需按一定顺序,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提纲、关键词等。
3.第三环节:创编故事我最行。
师生一起讲故事,可以是本册书上的故事,也可以是课外听来或看来的故事。
(教师准备一个新故事,课件出示复述提纲或图画,提示学生复述)。
二、识字加油站小小汉字研究员1.第一环节:看图读字,感知偏旁。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看图,借助拼音读出汉字。
吃(吃饭图) 喝(喝水图)唱(唱歌图) 叽(鸟叫图)说(两人说话图) 读(学生读书图)讲(老师讲课图) 议(群众议论图)2.第二环节:读准词语,发现偏旁。
课件出示词语,先让学生借助拼音第一次自由读,读淮字首。
第二次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吐是多音字)第三次分组读,读熟词语。
第四次去拼音读,识记词语。
第五次看图读,解词义(呛水咳嗽图、病人呕吐图、妈妈唠叨图、两人窃窃私语图、一句谚语图、造谣伤人图、老师谆谆教诲图、辩论赛图)。
第六次教师描述语境,学生说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功能。
3.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积累古诗。
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功能。
3.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多媒体。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训练了复述课文,复述需要注意些什么?复述的方法有哪些?
1. 多媒体出示。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
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
出来。
(1)
(2)小组派代表汇报发言。
(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复述课文不能背诵课文,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2. 多媒体出示。
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
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
会遗漏。
(1)从这句话中你学会了哪些复述的方法?
(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
(2)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有什么好处?
(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教师小结:复述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说出来,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这样就很有条理,复述不会遗漏重要内容。
(板书:复述用自己的话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三识字加油站
1.
2.指名拼读生字,
注意读准平舌音“嗽”,前鼻音“谚、辩”。
其中,多音字“吐”,在这里读tù,它还有一个读音tǔ,可以组词为“吞吐”。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2)分析本题的形声字。
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
如“咳、嗽、呕、吐、唠、叨、嘀”偏旁都是“口”,表示与嘴巴或嘴巴的动作有关。
“谚、谣、诫、辩”偏旁都是“讠”,表示与语言有关。
(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口字旁言字旁)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
1.学习运用拟声词。
(1)
(2)读一读,指名读
(3)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加点的短语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加点的短语含有拟声词。
(板书: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
(4)小组代表发言。
“噌的一下子”“扑通一声”都是修饰后边相应的动词的。
“噌的一下子”表现出顾客内心的着急;“扑通一声”说明椰子落水声很响,椰子很重。
(5)类似的句子,你会写吗?
学生1:听到老师的批评,小红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
学生2:他嗖的一下跑到了最前面。
2.带有反义词的题目。
(1)
(2)学生自由读,
(3)说一说:这些题目有趣吗?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学生1:这些题目中的修饰语,都是一对反义词。
学生2:这些题目都是“……和……”表示并列关系的短语。
(板书:含有反义词的并列关系的题目)
(4)照样子,写写这样的题目。
3.学会转述。
(1)
(2)读读上面的例句,说一说,转述别人的话和直接引语有什么不同之处?
(3)小组交流,代表展示。
①转述别人的话时,冒号、引号不用了,冒号变成了逗号。
②转述别人的话时,人称发生了变化,第一人称“我”变成了第三人称“他”。
③语气词要省去。
(板书:转述去掉冒号、引号,第一人称变成第三人称,省略语气词)
(4)仿照例句,
1.出示古诗,
2.教师范读,
3.教师简介:这首七绝是一首游记诗,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这首诗描写了美丽的春光,也写出了高山和平地的气候差异。
(板书:《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4.
5.
6.看注释,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8.
9.
10.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复述,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学习了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了解了带有反义词的并列关系的题目能够引起读者兴趣,学会了转述别人的话,积累了古诗《大林寺桃花》。
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教师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语文园地
复述:用自己的话讲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口字旁言字旁
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含有反义词的并列关系的题目
转述:去掉冒号、引号,第一人称变成第三人称,省略语气词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课题语文园地八课型讲读课文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复述的方法。
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3.词句段运用,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古诗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不会遗漏重要内容。
(板书:复述:用自己的话;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二)识字加油站
版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4)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嗽”,边音“唠”,前鼻音“谚、辩”。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课件出示5)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2)分析本题的形声字。
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是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
如第一组的七个生字“咳、嗽、呕、吐、唠、叨、嘀”形旁都是“口”,表示与嘴巴或嘴巴的动作有关,第二组的“谚、谣、诫、辩”偏旁都是“讠”,表示与说话有关。
(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口字旁言字旁)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6)
带有“口”字旁和“讠”的字还有:【设计意图:把相
同偏旁的生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学习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口字旁:吃、吵、吻、喊、咯、哈、呵、喝言字旁:许谭谌谢计、讨
三、词句段运用
版块三:词句段运用
1.学习运用拟声词
(课件出示7)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加点的短语含有拟声词。
(板书: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加点的短语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3.小组代表发言:
“噌的一下子”“扑通一声”都是修饰后边的动词“跳起来、掉进水里”的。
“噌的一下子”说明顾客非常生气,火气很大的样子,“梆的一声”说明石头落地声很响,石头很重。
4.类似的句子,我还会写:
听到老师的批评,小红的脸“唰”一下子红了。
他“嗖”地一下跑到了最前面。
(二)带有反义词的题目。
【设计意图:把拟
声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增强学生对这些词语修饰作用的理解。
】
(课件出示8)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些题目有趣吗,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预设:这些题目中的修饰语,都是一对反义词。
预设:这些题目都是“……和……”的并列关系短语。
(板书:含有反义词的并列关系的短语)
3.照样子,写写这样的题目:《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三)学会转述。
(课件出示9)
1.读读上面的例句,说一说,转述别人的话和直接引语有什么不同之处?
2.小组交流,代表展示:
(1)转述别人的话时,冒号、引号不用了。
冒号变成了逗号。
(2)转述别人的话时,人称发生了变化,第一人称“我”【设计意图:理解
分析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