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管理提升项目方案.doc

基础管理提升项目方案.doc
基础管理提升项目方案.doc

谢谢你的观赏

基础管理提升项目方案1

乘用车公司

基础管理项U

批准: 戴刚

审核: 姚传中

编制: 综合管理部

一、项U概况

为有效落实公司"2010-345工程”要求,做好精细管理,本项U按照“组

织保障、讣划指导、目标导向、激励有效”的原则,以基础管理能力提升为抓

手,通过自查自纠和专项攻关相结合的手段,持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二.项U实施范W

本项U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专业厂。

三、过程拥有人

㈠.组织机构

1、资源支持组

戴茂方、杨文江、王朝云、戴刚、杨士钦

2、领导组

组长:戴刚

副组长:姚传中(常务)、张金汉、樊宗发、董恒建

组员:洪礼悦、纪开成、江东、张礼进、赵宇刚、柯吕启、梁为红、刘疗兵、刘琳、龙凯峰、马刚良、施勇、陶中华、叶书丛、邱亚东、吕木松、黄晓峰、雷建业、牛斌、曲茂林、施道清

3、工作小组

组姚传中

副组长:曹凤鸾

组员:陈学轩、潘海功、潘兵、徐强、何敬梅、修方鲁、刘健、张政、王晓霞、李昱霞、徐东波、曹光明、周仁发、秦建雨、滕辉、方丽、曾各峰、王兴海㈡、贵任分工

仁资源支持组

负责业务开展指导及资源支持。

2、领导小组

负责确定项UU标:

负责参与项U会议并监督计划进度:

负责参与项U的验收。

3、工作小组

负责基础管理标准的制定;

负责自査自纠工作的开展:

负责整改工作的推进:

负责项U总结关闭。

四、项UU标

仁总体U标

争取股份公司评分第一名,最终评价得分290分。

2、分U标

(1)、制定乘用车共公司基础管理标准:

(2)、培养一支基础管理队伍:

(3)、基础管理项U专项计划改进完成率:$95%;

(4)、识别问题,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即流程。

五、项U实施办法

1、实施过程

(1)明确标准和要求

根据股份公司要求,编制《乘用车公司基础管理工作要求》;

(2)充分发挥各单位作用

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基础管理开展悄况及《乘用车公司基础管理工作要

,理清现状,自查不足。(两个层面:符合性、有效性)

(3) 分类处置问题

① 对于一般的问题,编制整改计划实施整改,山综合管理部进行跟踪:

② 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实施项U 制运作,相关部门共同攻关。

(4) 定期检查、总结

① 每月检査整改计划完成悄况,对于进度滞后.效果较差的项U,提前预

② 每半年开一次专题会,验收已完成的项Lh 总结推进悄况9部署后续工

③ 年末,组织开展基础管理评优、专项成果评价活动,给予一定的奖励;

同时召开表彰会,展示成果,营造&好的氛围。

2、项U 总体计划

2010年乘用车公司基础管理项U 推进计划

子指标达成U 标责任单位完成时间1组织召开启动会启动会召开综合管理

求》 警。

作。

2编制乘用车公司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输出要求综合管理部

各单位

4月20日

3组织各单位根据标准进行第一轮自查输出自查结果各单位5月10日

4根据自查结果编制整改计划输出整改计划综合管理部

各单位

5月15日

组织各单位实施实施完成各单位6月30日组织第一轮验收验收完成综合管理部7月10日组织各单位根据标准进行第二轮自查输出自查结果各单位7月15日根据自查结果编制整改计划输出整改计划综合管理部

各单位

7月20日

9组织各单位实施实施完成各单位12月15日

10组织验收验收完成综合管理部12月25日

六、激励办法

按照“组织保障、计划指导、U标导向、激励有效"的原则,设定激励方案。

①对于一般的问题,编制整改计划进行整改的,山综合管理部确认完成后根据整改难度给予每项1CM00元奖励;

②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实施项U制运作,按照《乘用车公司项目管理制度》和《乘用车公司奖励基金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奖励;

③需预设奖励基金3万元,保证奖励按照季度进行兑现。

2、预期效果分析

“基础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公司文件 特种分公司“基础管理年”活动实施案 各项目部(分公司、处、中心),机关各部门: 根据工程公司《“基础管理年”活动实施案》,为进一步提升基础管理,促进分公司基础管理工作更加规、科学、高效,经研究,决定在分公司围开展“基础管理年”活动。现结合分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案》。 一、工作思路 以实现分公司2017年生产经营目标为主线,以提升机关科室、恒编单位、项目部级机构、班组基础管理能力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制定工作措施、抓好抓实整改,全面提升分公司基础管理能力和创效能力。 二、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分公司“基础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成员单位:、 工作职责:负责分公司“基础管理年”活动的组织、领导、检查、考核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经营部、财务部、生产安全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 工作职责:按领导小组工作安排,负责“基础管理年”活动的各项日常工作。 三、工作目标 (一)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以项目成本管理为中心,坚持单项目核算,强化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切实增强成本管理的肃性;健全项目费控体系,增强费控管理的准确性、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以安全、质量、工期为重点,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提升施工组织能力,优化项目资源配置,提升科技创效水平,切实做精做细项目基础管理工作,提高项目盈利能力。 (二)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开展岗位专项培训、技术技能培训,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履责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提升生产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操作技能,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以既能发挥个体优势又能

基础管理提升年总结知识分享

宁阳农行扎实做好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 今年以来,宁阳农行按照上级行“基础管理提升年”的内容和要求,通过落实全面覆盖、持续优化、不断构建长效机制等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收到了明显效果。该行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做好前期工作。根据省市分行对“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的部署,该行分别成立了“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相关人员责任。要求全行上下以活动为契机,紧密联系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实际,进一步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并结合单位实际,围绕全行“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应该“做什么、谁来做、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及如何总结活动中的经验”等问题,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二是认真查找问题,确立管理重点。该行对全行近年来的基础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不足,梳理查摆各部门、各岗位在基础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揭示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查找规章制度的盲点、漏洞、矛盾、脱节之处,以及深层次原因等,并进行分类、梳理、汇总,分析问题形成原因,研究解决改进办法和措施。(董广红) 河口农行支行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 “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以下简称“提升年”活动)是今年上级行确定的全行重点工作之一。活动开展以来,河口农行支行按照上级行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及配档表,落实推进保障措施,认真梳理存在问题,扎实推进活动开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该行“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按照上级行部署,在行党委领导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成立由行长任组长,副行长为副组长,各部门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为强化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及活动推进配档表,督促全行做好“提升年”活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梳理查摆,认真整改。根据“提升年”活动配档表的安排,按照具体实施方案要求,认真梳理查摆岗位、部门、条线、单位基础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查找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简单化执行、递减式执行、选择性执行的深层次原因,对梳理出的问题及时上报市行。同时针对梳理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提出切实改进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到位。 三、强化考核,注重实效。针对上级行将“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纳入今年内控评价的情况,该行要求各部门、各网点对该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落实推进措施,按业务板块、条线将“提升年”活动纳入日常工作的考核,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张惠东)

基础管理提升方案

基础管理工作规划 第一部分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二部分06年度基础管理工作规划 第三部分基础管理重点工作计划 编制: 审核: 审批: 2006年4月

第一部分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管理体系不健全,零散与分割,缺乏合力: 如:目标管理体系、制度与流程体系、过程控制体系、沟通反馈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考评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体系、标准化与规范化体系,暂未发育成一个目标一致、认同一致、协同高效、流程清晰、运作规范、顺畅、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柔性制造体系。 二、工作计划制度、流程执行力不足,工作效率大有潜力可挖:计划虚置,缺乏分解、跟踪、落实,执行脱节、偏差大: 制度虚置,一方面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差,未能及时的梳理、维护,与实际操作流程、细节脱节,另一方面缺乏宣贯和督促检查,未在操作环节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尚需进一步加强。05年管理职能开展了诸多工作,但不够深入,对制度流程、计划管理、基础管理的监控与通报力度不够,没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监控、考核、导向的职责与作用;流程为导向的工作方式未充分建立,流程优化工作的推进力度须加强,部门和个人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人力资源未实现从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人力资源工作尚未形成体系运作的能力,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缺少系统的规划和策略,员工引进的渠道较少,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偏低,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不到位,员工培训工作未系统开展,培训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考核工作刚刚起步,激励手段及晋升渠道单一,未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 四、财务工作精细化、专业化程度低: 1、税务筹划工作未能强有力的开展,成为会计核算管理的一个盲点; 2、成本管理粗放,车间成本管理未取得实质进展,各种原因造成异常报废、浪费严重;成本工作推进乏力,基础提升缓慢,成本控制手段单一、被动、缺乏创新;成本管理流程相互割裂,片面停留于显性成本和分析,成本控制的系统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基础管理提升项目方案.doc

基础管理提升项目方案1 乘用车公司 基础管理项目 项 目 策 划 书 批准: 戴刚 审核: 姚传中 编制: 综合管理部 一、项目概况 为有效落实公司“2010-345工程”要求,做好精细管理,本项目按照“组织保障、计划指导、目标导向、激励有效”的原则,以基础管理能力提升为抓手,通过自查自纠和专项攻关相结合的手段,持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二、项目实施范围 本项目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专业厂。

三、过程拥有人 ㈠、组织机构 1、资源支持组 戴茂方、杨文江、王朝云、戴刚、杨士钦 2、领导组 组长:戴刚 副组长:姚传中(常务)、张金汉、樊宗发、董恒建 组员:洪礼悦、纪开成、江东、张礼进、赵宁刚、柯昌启、梁为红、刘厚兵、刘琳、龙凯峰、马刚良、施勇、陶中华、叶书丛、邱亚东、昌木松、黄晓峰、雷建业、牛斌、曲茂林、施道清 3、工作小组 组长:姚传中 副组长:曹凤鸾 组员:陈学轩、潘海功、潘兵、徐强、何敬梅、修方鲁、刘健、张政、王晓霞、李昱霞、徐东波、曹光明、周仁发、秦建雨、滕辉、方丽、曾各峰、王兴海㈡、责任分工 1、资源支持组 负责业务开展指导及资源支持。 2、领导小组

负责确定项目目标; 负责参与项目会议并监督计划进度; 负责参与项目的验收。 3、工作小组 负责基础管理标准的制定; 负责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 负责整改工作的推进; 负责项目总结关闭。 四、项目目标 1、总体目标 争取股份公司评分第一名,最终评价得分≥90分。2、分目标 (1)、制定乘用车共公司基础管理标准; (2)、培养一支基础管理队伍; (3)、基础管理项目专项计划改进完成率:≥95%;(4)、识别问题,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即流程。 五、项目实施办法

基础管理提升项目方案.doc

谢谢你的观赏 基础管理提升项目方案1 乘用车公司 基础管理项U 批准: 戴刚 审核: 姚传中 编制: 综合管理部 一、项U概况 为有效落实公司"2010-345工程”要求,做好精细管理,本项U按照“组 织保障、讣划指导、目标导向、激励有效”的原则,以基础管理能力提升为抓 手,通过自查自纠和专项攻关相结合的手段,持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二.项U实施范W 本项U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专业厂。

三、过程拥有人 ㈠.组织机构 1、资源支持组 戴茂方、杨文江、王朝云、戴刚、杨士钦 2、领导组 组长:戴刚 副组长:姚传中(常务)、张金汉、樊宗发、董恒建 组员:洪礼悦、纪开成、江东、张礼进、赵宇刚、柯吕启、梁为红、刘疗兵、刘琳、龙凯峰、马刚良、施勇、陶中华、叶书丛、邱亚东、吕木松、黄晓峰、雷建业、牛斌、曲茂林、施道清 3、工作小组 组姚传中 副组长:曹凤鸾 组员:陈学轩、潘海功、潘兵、徐强、何敬梅、修方鲁、刘健、张政、王晓霞、李昱霞、徐东波、曹光明、周仁发、秦建雨、滕辉、方丽、曾各峰、王兴海㈡、贵任分工 仁资源支持组 负责业务开展指导及资源支持。 2、领导小组 负责确定项UU标:

负责参与项U会议并监督计划进度: 负责参与项U的验收。 3、工作小组 负责基础管理标准的制定; 负责自査自纠工作的开展: 负责整改工作的推进: 负责项U总结关闭。 四、项UU标 仁总体U标 争取股份公司评分第一名,最终评价得分290分。 2、分U标 (1)、制定乘用车共公司基础管理标准: (2)、培养一支基础管理队伍: (3)、基础管理项U专项计划改进完成率:$95%; (4)、识别问题,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即流程。 五、项U实施办法

基础管理提升项目方案

乘用车公司 基础管理项目 项 目 策 划 书 批准: 戴刚 审核: 姚传中 编制: 综合管理部

一、项目概况 为有效落实公司“2010-345工程”要求,做好精细管理,本项目按照“组织保障、计划指导、目标导向、激励有效”的原则,以基础管理能力提升为抓手,通过自查自纠和专项攻关相结合的手段,持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二、项目实施范围 本项目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专业厂。 三、过程拥有人 ㈠、组织机构 1、资源支持组 戴茂方、杨文江、王朝云、戴刚、杨士钦 2、领导组 组长:戴刚 副组长:姚传中(常务)、张金汉、樊宗发、董恒建 组员:洪礼悦、纪开成、江东、张礼进、赵宁刚、柯昌启、梁为红、刘厚兵、刘琳、龙凯峰、马刚良、施勇、陶中华、叶书丛、邱亚东、昌木松、黄晓峰、雷建业、牛斌、曲茂林、施道清 3、工作小组 组长:姚传中 副组长:曹凤鸾 组员:陈学轩、潘海功、潘兵、徐强、何敬梅、修方鲁、刘健、张政、王晓霞、李昱霞、徐东波、曹光明、周仁发、秦建雨、滕辉、方丽、曾各峰、王兴海

㈡、责任分工 1、资源支持组 负责业务开展指导及资源支持。 2、领导小组 负责确定项目目标; 负责参与项目会议并监督计划进度; 负责参与项目的验收。 3、工作小组 负责基础管理标准的制定; 负责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 负责整改工作的推进; 负责项目总结关闭。 四、项目目标 1、总体目标 争取股份公司评分第一名,最终评价得分≥90分。 2、分目标 (1)、制定乘用车共公司基础管理标准; (2)、培养一支基础管理队伍; (3)、基础管理项目专项计划改进完成率:≥95%; (4)、识别问题,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即流程。 五、项目实施办法 1、实施过程

“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集团公司、公司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和公司基础管理建设工程试点工作方案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基础管理建设工程试点工作,实现基础管理工作“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试点工作总体走在集团公司试点单位前列”的试点目标,公司决定2012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以“质量、安全体系整合,制度完善、汇编,内控流程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基础管理建设工程的指导思想和集团公司、公司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完善体系、过程控制、异体监督、责任追溯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制约质量、计量和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提高基础工作,保障公司战略发展的能力;着力形成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流程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等基础工作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公司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持续科学发展上水平,加快建成国际一流石油工程公司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主题

夯实管理基础,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强化基础管理,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 三、活动组织 为加强对公司“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公司决定成立“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工作办公室设在公司质量管理处,负责公司“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日常工作。负责编制“活动实施方案”,提出活动工作内容及要求;指导督促各单位有效开展活动,分阶段对活动成果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及措施,向领导小组汇报,并经领导小组批准后负责监督实施;负责对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信息交流汇总、成果推广及总结上报等工作。 四、活动安排 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丰富,工作量大,影响面广,实施时间跨度较长。为确保活动紧紧围绕主题,取得实效,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2年2月初至4月30日)。 组织、编制《公司“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对活

管理提升年活动方案

财务部“基础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公司开展“基础管理年”活动,加快公司财务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跨越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思路 一是要找准工作定位,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从于公司的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要紧紧围绕分公司的发展战略做好服务工作。 二是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改善财务状况,提升企业价值,强化公司财务管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完成新疆公司年度考核指标,为公司“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实现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撑。 三是把握道德操守,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跟紧新疆公司的步伐,从分公司的大局出发,做领导放心的资金管理部门。 (二)工作目标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强化会计核算和财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务监督和控制职能作用,为分公司年度生产目标及新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财务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安排财务资源,确保利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完善管理体系,

推进财务制度完善;坚持以成本对标为依托,全面落实标准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推进管理创新,提高财务现代化水平。 三、年度重点工作 准确把握分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不断强化管理的统筹性、协调性、持续性,推进覆盖全过程的管理提升,为分公司热电联产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根据新时期工作要求,完善财务制度 分公司由基建时期转入生产经营期,财务制度有新的要求,按照有效、管用、实用、可操作的原则,在全面梳理财务部各岗位权责、分工内容,轮岗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优化制度内容体系,对整体规章制度体系进行再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补充完善意见,加快分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制度编制修订、汇编整理工作。根据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健全制度编制修订、执行评价、更新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制度的全覆盖。切实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落实制度执行监督,确保制度执行的实效性和约束力,于4月底前完成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发布工作。 (二)统筹资金安排,保障资金合理利用 1.严格遵守新疆公司“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分公司银行账户的管理;依托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做好资金的上收与支出。 2.强化资金支出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加强资金月度计划管理,根据计划合理、及时安排各项资金,避免付款紧张

物业基础服务管理品质提升方案和措施样本

物业基础服务管理品质提升方案措施 为使公司服务品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树立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 实现物业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 提高客户满意度。根据公司李总的总体构想及安排, 本年度第四季度将在全公司大力开展”物业基础服务管理品质提升”专项工作, 目的在于提高全员服务意识、强化各项目内部管理、提升岗位服务技能, 为客户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专项工作时间阶段、工作要点及要求 ( 一) 专项工作时间阶段划分 1、动员宣讲阶段: 09月25日——10月15日 2、自查自纠阶段: 10月16日——10月30日 3、整改预防阶段: 11月01日——11月25日 4、检查验收阶段: 11月26日——11月28日 5、专项总结阶段: 12月29日——12月31日 ( 二) 各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 ★动员培训阶段 1、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于9月30日前编制《物业基础服务管理品质提升方案》报李总审批。 2、公司及各项目在10月10日前召开动员会, 正式启动专项工作, 由项目管理中心牵头实施。 3、各项目在10月15日前集中组织各专业、各部门员工进行《岗

位职责》、《岗位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标准》、《岗位服务要求》等相关制度文件的学习。结合公司本次”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 贯彻执行公司最新的制度、标准及各类规范。 4、本次专项工作要求全员参与, 所有的会议、培训等工作, 都必须留存书面资料, 每名员工必须有笔记。 ★自查自纠阶段 1、各项目于10月17日前召开”岗位服务批评与自我批评”会, 发扬民主,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共同查找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2、各项目于10月18日, 根据本项目各部门服务现状, 历次检查发现问题, 遗留问题等实际情况, 编制项目《物业服务品质提升实施计划方案》报送项目管理中心审核备案。 3、各项目报备的资料所涉及的相关工作, 必须要有责任人、完成时间等必备项目, 不得走过场敷衍了事。 4、项目管理中心各专业口, 根据各项目实际需求, 于10月28日前组织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一次, 积极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5、项目管理中心各专业口, 根据不同专业类别,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考试, 验证培训效果, 强行提高基层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 并于10月31日向公司提交相关专业《专业考试报告》。 ★整改预防阶段 1、项目管理中心各专业口于11月5日前组织”专业服务研讨”会议, 主要针对各专业版块在服务过程中出现或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集思广益, 深入剖析, 形成计划方案逐一解决。 2、 11月20日前, 项目管理中心各专业口利用专业优势, 协调资源,

基础管理提升方案

第一部分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管理体系不健全,零散与分割,缺乏合力: 如:目标管理体系、制度与流程体系、过程控制体系、沟通反馈机制、人 力资源开发体系、考评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体系、标准化与规范化 体系,暂未发育成一个目标一致、认同一致、协同高效、流程清晰、运作规范、顺畅、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柔性制造体系。 二、工作计划制度、流程执行力不足,工作效率大有潜力可挖:计划虚置,缺 乏分解、跟踪、落实,执行脱节、偏差大: 制度虚置,一方面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差,未能及时的梳理、维护,与实际操作流程、细节脱节,另一方面缺乏宣贯和督促检查,未在操作环 节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尚需进一步加强。05年管理职能开展了诸多工作,但不够 深入,对制度流程、计划管理、基础管理的监控与通报力度不够,没能充分发 挥管理职能监控、考核、导向的职责与作用;流程为导向的工作方式未充分建立,流程优化工作的推进力度须加强,部门和个人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人力资源未实现从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人力资源工作尚未形成体系运作的能力,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缺 少系统的规划和策略,员工引进的渠道较少,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 偏低,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不到位,员工培训工作未系统开展,培训目的性和针 对性不强,考核工作刚刚起步,激励手段及晋升渠道单一,未达到企业发展的 要求。 四、财务工作精细化、专业化程度低: 1、税务筹划工作未能强有力的开展,成为会计核算管理的一个盲点; 2、成本管理粗放,车间成本管理未取得实质进展,各种原因造成异常报废、浪费严重;成本工作推进乏力,基础提升缓慢,成本控制手段单一、被动、缺 乏创新;成本管理流程相互割裂,片面停留于显性成本和分析,成本控制的系 统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基础管理提升项目方案

基础管理项目 项 目 策 划 书 批准: 戴 刚 审核: 姚传中 编制: 综合管理部 乘用车公司

一、项目概况 为有效落实公司“2010-345工程”要求,做好精细管理,本项目按照“组织保障、计划指导、目标导向、激励有效”的原则,以基础管理能力提升为抓手,通过自查自纠和专项攻关相结合的手段,持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二、项目实施范围 本项目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专业厂。 三、过程拥有人 ㈠、组织机构 1、资源支持组 戴茂方、杨文江、王朝云、戴刚、杨士钦 2、领导组 组长:戴刚 副组长:姚传中(常务)、张金汉、樊宗发、董恒建 组员:洪礼悦、纪开成、江东、张礼进、赵宁刚、柯昌启、梁为红、刘厚兵、刘琳、龙凯峰、马刚良、施勇、陶中华、叶书丛、邱亚东、昌木松、黄晓峰、雷建业、牛斌、曲茂林、施道清 3、工作小组 组长:姚传中 副组长:曹凤鸾 组员:陈学轩、潘海功、潘兵、徐强、何敬梅、修方鲁、刘健、张政、王晓霞、李昱霞、徐东波、曹光明、周仁发、秦建雨、滕辉、方丽、曾各峰、王兴海㈡、责任分工 1、资源支持组 负责业务开展指导及资源支持。 2、领导小组 负责确定项目目标; 负责参与项目会议并监督计划进度; 负责参与项目的验收。

3、工作小组 负责基础管理标准的制定; 负责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 负责整改工作的推进; 负责项目总结关闭。 四、项目目标 1、总体目标 争取股份公司评分第一名,最终评价得分≥90分。 2、分目标 (1)、制定乘用车共公司基础管理标准; (2)、培养一支基础管理队伍; (3)、基础管理项目专项计划改进完成率:≥95%; (4)、识别问题,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即流程。 五、项目实施办法 1、实施过程 (1)明确标准和要求 根据股份公司要求,编制《乘用车公司基础管理工作要求》; (2)充分发挥各单位作用 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基础管理开展情况及《乘用车公司基础管理工作要求》,理清现状,自查不足。(两个层面:符合性、有效性) (3)分类处置问题 ①对于一般的问题,编制整改计划实施整改,由综合管理部进行跟踪; ②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实施项目制运作,相关部门共同攻关。 (4)定期检查、总结 ①每月检查整改计划完成情况,对于进度滞后、效果较差的项目,提前预警。 ②每半年开一次专题会,验收已完成的项目,总结推进情况,部署后续工作。 ③年末,组织开展基础管理评优、专项成果评价活动,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召开表彰会,展示成果,营造良好的氛围。

班组安全基础管理现状及提升方案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班组安全基础管理现状及提升方案正式版

班组安全基础管理现状及提升方案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结合关于开展安全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我车间对班组安全基础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了班组在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制定了相应的提升方案,现总结如下: 一、对班组安全基础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1、新员工的大量涌入导致班组整体安全水平有所下降 型钢行车车间的新进员工占全员比例61%,新进员工的大量涌入直接导致班组整体安全水平的下降,主要体现在员工安全

理论、安全技能掌握不够;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不足,效果不理想;实践培训时间较短,且培训后仓促上岗,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对事故的预防预控能力;另一方面新员工对待安全态度不够严谨、安全态度不端正,意识淡薄,未养成良好的安全作业行为。 2、班组的安全管理还比较薄弱,离自主管理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班组安全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还存在普遍性的问题,体现在: (1)、班组长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不足,他们还尚未从麻烦的解决者转变为问题的预防者,还没有从现在的命令执行者转变为团队的引导者,管理上远没有达

基础管理提升方案

基础管理提升方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基础管理工作规划 第一部分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二部分 06年度基础管理工作规划 第三部分基础管理重点工作计划 编制: 审核: 审批: 2006年4月

第一部分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管理体系不健全,零散与分割,缺乏合力: 如:目标管理体系、制度与流程体系、过程控制体系、沟通反馈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考评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体系、标准化与规范化体系,暂未发育成一个目标一致、认同一致、协同高效、流程清晰、运作规范、顺畅、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柔性制造体系。 二、工作计划制度、流程执行力不足,工作效率大有潜力可挖:计划虚置,缺乏分解、跟踪、落实,执行脱节、偏差大: 制度虚置,一方面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差,未能及时的梳理、维护,与实际操作流程、细节脱节,另一方面缺乏宣贯和督促检查,未在操作环节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尚需进一步加强。05年管理职能开展了诸多工作,但不够深入,对制度流程、计划管理、基础管理的监控与通报力度不够,没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监控、考核、导向的职责与作用;流程为导向的工作方式未充分建立,流程优化工作的推进力度须加强,部门和个人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人力资源未实现从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人力资源工作尚未形成体系运作的能力,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缺少系统的规划和策略,员工引进的渠道较少,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偏低,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不到位,员工培训工作未系统开展,培训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考核工作刚刚起步,激励手段及晋升渠道单一,未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 四、财务工作精细化、专业化程度低: 1、税务筹划工作未能强有力的开展,成为会计核算管理的一个盲点; 2、成本管理粗放,车间成本管理未取得实质进展,各种原因造成异常报废、浪费严重;成本工作推进乏力,基础提升缓慢,成本控制手段单一、被

“固基础强素质促提升”供电所管理提升方案说课材料

“固基础强素质促提升”供电所管理提升 方案

“固基础强素质促提升”供电所管理提升方案供电所是公司的最基层组织,担负着密切联系乡镇政府和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加强基层供电所管理,健全供电服务保障体系,打造技能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农村供电服务队伍,全面提升农村供电保障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是更好服务“三农”的客观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供电所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电网办[2017]78号)、《国网营销部关于印发2017 年“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的工作意见》(营销农电[2017 ]16号)有关工作部署,解决供电所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水平,紧紧围绕李总提出的“固基础强素质促提升”的相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为契机,按照公司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将专业化管理延伸至供电所,健全完善供电所组织机构,优化业务流程和人员配置、加强关键岗位和核心指标管控,全面提升农村配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营销管理和供电服务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一)供电所管理提升领导小组 组长:李飞 副组长:刘玉峰 成员:袁荣亮、田希民、柳绪栋、蔚阳、梁健

职责:负责公司供电所管理提升工作的指导;审批供电所管理提升方案;批准全能型供电所建设规划;研究部署供电所管理提升工作的其他重大事项等。 (二)供电所管理提升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制定供电所管理提升方案;联络、协调专业部室工作,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召开工作小组会议,协调研究解决供电所管理提升方案及全能型供电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加大供电所人力、物力、精力、财力投入,强化关键环节管控,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丰富工作载体,实现公司辖区内农村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和供电所基础设施、人员技能、供电质量、班组对标、服务水平等明显提升。 专业目标:通过实施管理提升工程,促使供电所在基础管理、人力资源、安全管理、运维检修、营销服务、依法治企六 个方面实现专业指标全面提升。 四、活动内容 (一)固基础 1、固全能型建设基础 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开展供电所优化设置工作。因地制宜 优化供电所布局和设置,统筹谋划、统一规范供电所机构和

物业基础服务管理品质提升方案47604

物业基础服务管理品质提升方案 为使公司服务品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树立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实现物业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提高客户满意度。根据公司李总的总体构想及安排,本年度第四季度将在全公司大力开展“物业基础服务管理品质提升”专项工作,目的在于提高全员服务意识、强化各项目内部管理、提升岗位服务技能,为客户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专项工作时间阶段、工作要点及要求 (一)专项工作时间阶段划分 1、动员宣讲阶段:09月25日——10月15日 2、自查自纠阶段:10月16日——10月30日 3、整改预防阶段:11月01日——11月25日 4、检查验收阶段:11月26日——11月28日 5、专项总结阶段:12月29日——12月31日 (二)各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 ★动员培训阶段 1、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于9月30日前编制《物业基础服务管理品质提升方案》报李总审批。 2、公司及各项目在10月10日前召开动员会,正式启动专项工作,由项目管理中心牵头实施。 3、各项目在10月15日前集中组织各专业、各部门员工进行《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标准》、《岗位服务要求》等相关制度文件的学习。结合公司本次“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贯彻执行公司最新的制度、标准及各类规范。 4、本次专项工作要求全员参与,所有的会议、培训等工作,都必须留存书面资料,每名员工必须有笔记。

★自查自纠阶段 1、各项目于10月17日前召开“岗位服务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共同查找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2、各项目于10月18日,根据本项目各部门服务现状,历次检查发现问题,遗留问题等实际情况,编制项目《物业服务品质提升实施计划方案》报送项目管理中心审核备案。 3、各项目报备的资料所涉及的相关工作,必须要有责任人、完成时间等必备项目,不得走过场敷衍了事。 4、项目管理中心各专业口,根据各项目实际需求,于10月28日前组织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一次,积极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5、项目管理中心各专业口,根据不同专业类别,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考试,验证培训效果,强行提高基层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并于10月31日向公司提交相关专业《专业考试报告》。 ★整改预防阶段 1、项目管理中心各专业口于11月5日前组织“专业服务研讨”会议,主要针对各专业版块在服务过程中出现或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集思广益,深入剖析,形成计划方案逐一解决。 2、11月20日前,项目管理中心各专业口利用专业优势,协调资源,深入项目,督促各项目查找及解决问题。 3、11月25日前,项目管理中心根据各项目存在及解决问题类型,结合物业服务需求,对公司现有制度、规程、标准等进行完善及补充,完成“事前干预性制度”的编制,并上报公司审批,杜绝同类别问题再次出现。 ★检查验收阶段 1、专项工作验收由公司领导组织及项目管理中心具体实施。 2、验收方式采取明查、暗访、岗位询问、客户回访、笔试等方式综合进行。 3、本次验收实行100分制,综合考评分值为79分(含)以下的为不及格、 80(含)- 90分的为良好、91(含)- 100分为优秀。(评分标准见附件)

公司管理提升方案

为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公司决定,将2015年确定为“管理提升年”,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针对2014年查找出的基础管理、专业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以解决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以筑牢管理根基、转变管理方式、完善管理机制、强化风险控制、提升效率效益为目标,切实增强企业管控能力,构建管理提升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公司效益。 二、组织机构 (一)公司成立开展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负责指导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开展,审定公司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工作方案,研究决定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重大事项,解决管理层面和专业层面的重大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机制。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要职责: 1. 负责制定本部门、本分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工作方案和推进 计划,并组织基层单位实施。实施方案、推进计划和实施结果按要求上报经理办公室。

2. 负责本专业管理提升活动的统筹协调。公司各部门对各单 位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进行分类指导,掌握管理提升活动的总体进展,通报工作情况。 3. 负责组织收集本专业本系统内的先进指标,形成比较完整 的对标对象指标和案例库。 4. 负责组织本专业管理诊断,查找突出问题和管理薄弱环 节,提出管理提升工作方案,组织基层单位实施,监督检查各单位管理提升活动开展情况及其效果。 5. 负责组织本专业整改工作。负责提出本专业管理提升活动 评价标准并组织开展评价工作,组织工作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三、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 ——三基工作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健全率100%;开展“五型班组”创建活动,争创“五型”标杆班组;员工基本素质显著增强,岗位技能培训合格率100%,业务水平、岗位贡献不断提高;质量、计量、标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度、流程和标准体系相互配套、规范完善,风险管控体系科学健全,诚信合规体系基本建立。 ——体制机制更具活力。管理框架健全完善,职能定位和管理界面更加清晰,激励约束机制作用充分发挥,权责分配合理,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效率提升,企业活力明显增强。 ——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管理体系有机融合、更加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