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日期:2013 年07月17日08:30
参加手术人员:柯**、刘**、叶**。
手术名称: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术前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
术后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
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麻醉者:张**
手术经过:
1.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2.取左侧腹股沟斜切口,长5cm,逐层切开。
显露疝囊,仔细分离,于疝囊颈部离断。
缝合疝囊及顶片以加强内环。
3.提起精索,将补片放置其后以加强腹股沟后壁,术野彻底止血。
精索血运良好,无异常。
4.清点器械无误,术毕。
术后情况: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清醒,病人安返病房。
标本送检情况:无。
记录者:柯**
2013年07月17日。
手术讲解模板: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术后处理: 2.术后24h内在切口部位压一小沙袋(约 0.5kg重),防止切口出血和阴囊血肿形 成。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术后处理: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受凉和伤风感感冒。 咳嗽时嘱病人用手轻压伤口。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
2.将疝囊高位结扎后,精索保持原位不动。 在精索前面用粗的不吸收缝线将联合腱和 腹股沟韧带间断缝合在一起。其缝合方法 与注意事项同巴西尼法(图1.3.1.1.33)。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
3.将牵开的神经放回原处。用中号不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若 腹外斜肌腱膜较松弛,也可行折叠缝合。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图 1.3.1.1.3-4)。
谢谢!
Ferguson法腹股沟斜 疝修补术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科室:普外科 部位:下腹部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麻醉: 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概述:
根据腹股沟斜疝的解剖特点和临床表现, 证明加强腹股沟管后壁,防止疝复发的重 要环节在于妥善缝牢内环处的腹横筋膜。 腹横筋膜围绕精索形成内环口,并呈漏斗 状向下进入腹股沟管,变成精索内筋膜。 形成腹股沟斜疝后,腹横筋膜则同时围绕 着疝囊和精索。所以,手术修复斜疝时, 必须在此漏斗口部纵行切开精索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并发症:
疝修补手术中,每缝一针都应十分细心。 滑动性疝手术时可以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盲肠或乙状结肠, 由于术者对这种疝缺乏认识,等到认清是 滑动性疝,可能已将肠壁切开或已将肠系 膜血管切断。疝囊位于精索前内侧,因此 所有疝囊的分离和切开都应从前面开始进 行。肠系膜血供都从滑动性疝的后面进入, 在后面分离常会引起出血或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女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女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女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名称】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女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Inguinal Hernioplasty in Females)
【适应证】
适应证、麻醉与体位
同“巴西尼法”。
【手术步骤】
(1)切口与疝囊的处理同一般腹股沟斜疝。
(2)子宫圆韧带一般可与疝囊分开,如因粘连不能分开,也可将圆韧带与疝囊一起在内环处结扎切断,近侧残端缝合在附近腹内斜肌或腹股沟韧带深面(图1)。
(3)在圆韧带前面将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缝合在一起。
(4)分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
手术讲解模板: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5.缝合 仔细止血,必要时用温盐水纱布 敷压创面,小出血点均应一一结扎;然后 冲洗伤口,用细丝线间断缝合浅筋膜深层 和皮肤。一般情况下不需引流。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二)精索腱膜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bassini)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术前准备: 1.明确诊断是斜疝还是直疝,或是二者并 存,是否滑疝,有无嵌顿或绞窄等。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术前准备: 2.详尽了解肠梗阻、脱水、休克等的严重 程度以及全身并发哪种严重疾病,积极采 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术前准备: 3.术前排空膀胱。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外斜 肌腱膜后,依次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5-1 耻骨韧带和腹股沟韧带的关系 5-2 修复内环处的腹横筋膜缺损后,切开腹直肌前鞘,减少缝合张力 5-3 将联合肌腱缝于耻骨韧带上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四)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halsted)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切一 横行小口,切断部分纤维,使精索不致受压。最后将精索置于皮下层,间 断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6-1 拉开精索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缺损后,将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 6-2 重叠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精索置于皮下层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五)腹横筋膜修复术(shouldice)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其次,将提睾肌切开缘作间断缝合后,用 4号或7号丝线从上方开始将联合肌腱间断 缝于腹股沟韧带上,针距1cm左右。待全 部缝好后,自上向下依次将线打结[图312]。腹股沟韧带上的针孔要浅而宽,以 防损伤股动、静脉。几个针孔不要缝在同 一纤维束间,以防拉紧后撕裂,影响修复 后强度。缝合时还要注
腹股沟疝修补方法

腹股沟疝修补方法
腹股沟疝修补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传统开放手术修补:通过在腹股沟区域进行切口,将腹股沟疝囊复位,并用缝线将腹股沟肌肉修补。
这种方法是传统的修补方式,但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2. 腹腔镜手术修补:通过在腹部进行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其他外科工具,修补腹股沟疝。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的优点。
3. 不张力修补(tension-free repair):在腹股沟区域放置一块特殊的网状支架(mesh),以加固腹股沟区域,避免因肌肉张力引起的疝复发。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
4. 对复杂腹股沟疝的修补:对于复杂或难治的腹股沟疝,可能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和更复杂的修补方式,如修补可能涉及到附睾或输精管的腹股沟疝。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
手术前需要进行评估和必要的准备工作,手术后还需要注意伤口护理和术后恢复。
手术记录:疝修补术手术

手术记录:疝修补术手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1.术前诊断:腹股沟疝
2.术后诊断:腹股沟疝修补术
手术方式:
腹股沟疝修补术。
麻醉方式:
在腹股沟区作常规的局部麻醉。
手术经过: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腹股沟斜切口,长约6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确认疝囊。
在游离疝囊过程中,发现疝囊外组织轻度粘连,小心分离并探查后确认无副损伤。
将疝囊完全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处,充分暴露腹股沟管后壁。
选择合适的补片材料,将其裁剪并放置于腹股沟管后壁处,间断缝合固定于腹股沟管后壁的组织上。
再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术野内无出血,操作轻柔细致,避免损伤精索及周围组织。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平卧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补片移位。
2.术后第一天开始下床活动,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3.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咳嗽,防止腹压增加。
4.术后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防止感染。
5.术后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以上为本次疝修补术的详细手术记录,包括术前及术后诊断、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经过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五个章节。
希望这份记录能对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在外科中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技术合理、安全的无张力修补手术,主要是在腹壁打洞置入观察镜,利用长器械分离疝囊,然后植入补片,一般包括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前者需要进入腹腔切开腹膜分离疝囊,后者则不需进入腹腔,是在腹膜前分离疝囊。
一般情况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是比较低的,为1%-2%,相当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手术。
一、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一、术后疼痛感属于轻微程度。
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后有着非常明显的疼痛感,一般在术后的三天内会通过注射止痛药降低疼痛感,在术后一周左右仍然存在疼痛感。
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后几乎没有疼痛感,在术后也不需要利用止痛药。
二是:术后恢复比较快。
传统开放手术后患者一般需要住院一周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出院,并在两周左右的时间才可以恢复基本活动。
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一般2-3天的时间就可以出院,并在出院后就可以恢复基本活动,大大缩短恢复时间。
三是:切口小,美观。
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在腹股沟区切一个大概7-8cm长的切口。
而腹腔镜手术则需要在腹壁上切三个0.5-1.0cm的小切口,不会留下很大的疤痕。
四是:术后的应激反应比较小:由于传统开放手术后疼痛感比较大,非常容易刺激患者,进而增加心肺器官的负担。
而腹腔镜收手术的疼痛感比较小,患者的反应比较小,不会出现很大波动。
另外,就是腹腔镜手术可以同时处理腹股沟疝和其他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结石等,针对双侧腹股沟疝不需要额外增加切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在治疗复发疝时可以避免原来的手术切口,使得手术更加简单。
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前注意事项首先:应该进行做好术前相关检查,不仅包括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胸片等常规检查,还需要特别注意高龄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的中重要脏器功能,必要时应该进行心彩超、肺功能、肺部CT、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1.术前诊断:左腹股沟斜疝
2.术后诊断:左腹股沟斜疝
手术方式:
1.手术名称: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疝修补术(TAPP)
麻醉方式:
1.麻醉类型:全身麻醉
2.麻醉方法:气管插管
手术经过:
1.患者平卧,脐下作一弧形切口,长约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
膜;
2.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充分分离腹膜外脂肪及腹膜,显露耻骨上窝;
3.在耻骨上窝后方约1cm处作一小切口,穿过腹壁下血管;
4.牵拉两侧腹壁,形成腹膜前空间,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维持腹内压在8-10mmHg;
5.在脐部及左右侧腹壁各作一小切口,通过脐部切口插入腹腔镜,并在左右侧腹壁切
口插入操作钳;
6.在耻骨上窝处将腹膜打开一小口,显露疝囊口;
7.用操作钳提起疝囊,沿疝囊颈上部分离并游离疝囊至根部;
8.将疝囊完全游离后,将腹膜前间隙关闭,将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内,覆盖整个耻骨
上窝及疝环口;
9.放置牵拉器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关闭腹腔及各小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
1.手术完毕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
2.常规心电监测和氧气吸入;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等异常情况;
4.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术后第一天可进流食,第二天可逐渐增加半流食及软食等易消化食物;
6.术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7.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
8.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适应症】
易复性和难复性斜疝均应行手术治疗。
有下列情况者不宜手术:
1.增加腹压的因素未能解除或缓解者,如慢性咳嗽、顽固性便秘、排尿困难、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气腹未愈期间。
2.其他系统有严重疾病,全身情况不适于手术者,如严重的心力衰竭、晚期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3.手术区域或全身存在感染。
4.婴儿腹肌可随身体的生长而渐强壮,故婴儿期腹股沟斜疝有自愈的可能,因此1岁以的婴儿不主手术。
嵌顿疝,时间短者,可以试行手法复位,若复位不成功,则行手术复位。
无论任何年龄,一旦发生绞窄疝,都应行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1.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先行控制症状以后手术。
2.术前1周戒烟,训练床上大小便。
3.术前排尿,使膀胱空虚,必要时可置尿管,以免手术误伤膀胱。
4.巨大疝,术前需卧床休息3天,使疝容物还纳。
局部组织疏松,减轻水肿,有利于术后愈合。
5.特殊巨大疝,腹腔脏器有一部分降入疝囊,突出腹外。
若估计手术不能将容物完全还纳,术前可作气腹,以扩大腹腔。
6.绞窄疝,术前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输液,可给胶体液防止休克,剂量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应在积极准备的前提下,尽早手术。
【麻醉】
可用局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局麻较理想,其优点是: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术中可嘱病人增加腹压,以辨别斜疝和直疝。
修补前后,嘱病人抬头或抬肩检测腹股沟管后壁的强度和修补效果。
【体位】
平卧位,床脚略抬高。
【手术步骤】
1.切口:取下腹部斜切口,自腹股沟韧带上2cm处,与腹股沟韧带平行(图1),一般上端超过环2cm左右,下端至耻骨结节。
2.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切开皮肤以后,切开皮下组织,注意结扎腹壁浅动、静脉和阴部外动、静脉的分支(图2),直至腹外斜肌腱膜,暴露出腹股沟管浅环。
于腹股沟管浅环和深环的连线上,沿腹外斜肌腱膜纤维走行的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图2、3)。
切口应略偏浅环口的上方,以免伤及髂腹股沟神经。
3.寻找、切开疝囊:用2把止血钳夹起上下两片腹外斜肌腱膜,于其下面钝性分离,上片至显露出联合腱,下片至腹股沟韧带(图4)。
注意分离下片时勿伤及髂腹股沟神经,可将此神经自腹斜肌上分离出来(图4),用止血钳自神经下将下片腱膜拉至神经下方,再将腱膜外翻,使神经被腱膜覆盖加以保护(图5、6)。
嘱患者增加腹压,于精索的前侧可见隆起的疝块,纵行于此处切开提睾肌和精索筋膜,于精索的前侧可见到灰白色疝囊(图6),用有齿镊子提起疝囊,于两镊子之间纵行切开疝囊(图7),勿伤及疝容物。
扩大切口,示指伸入疝囊探查其容物(图8),大多为小肠、大网
膜。
4.游离疝囊:示指伸入疝囊将疝容物顶回腹膜腔,切口边缘用小止血钳提起,示指于疝囊顶起疝囊,钝性轻轻将疝囊周围的精索组织分开(图8)。
分离疝囊下方时,勿伤及输精管(图9),直至疝囊颈部,即见到腹膜外脂肪。
注意止血,以免手术后形成血肿。
5.高位结扎疝囊:用小止血钳将疝囊四周边提起,右手示指伸入疝囊进一步探查深环口的大小,也可以进一步确定是斜疝还是直疝(图10)。
纵行切开疝囊,将疝囊周边的止血钳向四周拉开,显露疝囊颈面,于腹股沟管深环的深部即疝囊颈基底部面,用4号线行荷包缝合(图11),注意疝囊针距要小,疝囊外针距要大,这样才能收紧荷包不留腔隙,结扎缝线,关闭疝囊颈(图12)。
可用7号线在荷包缝线上方0.5cm处再结扎一道,以防线结脱落。
也可取7号线贯穿缝扎疝囊颈。
缝扎完毕后,距结扎线结0.5cm处,将多余的疝囊切除(图12)。
此时疝囊颈残端可自行回缩至腹斜肌深面,不必固定。
也有人习惯将疝囊颈结扎线缝合固定于其前方的腹斜肌上(图13)。
远端疝囊若较小,可以剥除;若较大,不必剥离,敞开不缝合,如有渗液,皮下组织可以吸收。
6.修补斜疝:腹沟斜疝修补有多种方式,根据腹股沟管前后壁的薄弱程度,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Ferguson修补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于精索前将联合腱、腹斜肌下缘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以增强腹沟管前壁。
适合于儿童、青壮年患者腹股沟管后壁较完整的情况。
用1 号线将切开的提睾肌和精索筋膜缝合,修复精索(图14)。
可再用1号线将提睾肌和腹斜肌、联合腱间断缝合(图15),以使腹股沟韧带与联合腱靠拢。
用7号线将联合腱、腹斜肌下缘自下而上和腹股韧带间断缝合,一般缝3~4针,最下一针不可太紧,以能容一示指尖,以免过紧压迫精索。
腹股沟韧带的缝线不应在同一纤维间隙,以免撕裂腹股沟韧带(图16)。
再将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重建腹股沟管浅环(图17、18)。
用1号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图19)。
(2)Bassini修补法:此法特点是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适合于青壮年或年老病人腹股沟管后壁缺损者。
寻找疝囊前先游离精索。
左手示指自精索的侧、耻骨结节的上方伸入精索的下面,将精索和腹股沟韧带分离(图20、21)。
取纱布条或橡皮管穿过精索(图22),以备牵引之用。
用拉钩将腹斜肌向上拉开,纵行切开提睾肌和精索筋膜,显露疝囊,用镊子提起疝囊,纵行切开(图23),左手示指伸入疝囊将其顶起,钝性分离周围的精索组织直至疝囊颈(图24),用4号线于颈部行荷包缝合,高位结扎疝囊(图25)。
将精索提起,暴露出腹横肌腱膜和腹横筋膜(图26),用7号线将腹横肌腱膜连同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韧带自上而下行间断缝合(图27、28),先不打结,缝完以后一起打结。
注意在精索上端的侧和外侧,缝合腹横筋膜,使扩大的腹股沟管深环缩小,以不压迫精索为宜。
将腹斜肌弓状下缘、联合腱向腹股沟韧带牵拉、靠拢,测试其力(图29)。
若力大,可钝性分离腹外斜肌腱膜的上片,显露出腹直肌鞘前层(图30),此时可使力缓解一部分。
若仍不能使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靠拢,可于腹直肌鞘前层上做减的纵行切口(图31),每个长1cm,一般切8~10个小切口可使力得以缓解(图32)。
用7号线自下而上将联合腱、腹斜肌下缘和腹股沟韧带结节缝合(图33)。
注意第1针要将联合腱、腹横肌腱膜、耻骨结节附近的骨膜和腹股沟韧带缝合在一起(图33)。
用7号线将腹外斜肌腱膜上下两层折叠缝合(图34、35)。
将精索置于联合腱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间。
(3)Halsted修补法:此法亦为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老年患者或腹股
沟管后壁明显薄弱者。
将疝囊颈高位结扎后,除如Bassini法将腹横肌腱膜、联合腱和腹斜肌下缘缝合于腹股沟韧带上,还将上、下二叶腹外斜肌于精索下作间断缝合,将精索置于腹外斜肌腱膜和皮下脂肪之间(图36)。
一般将精索自腹外斜肌腱膜切口的上1/3拉出,注意出口处不可过紧(图36),用1号线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和皮肤(图37)。
(4)Shouldice修补法:为多层加强疝修补或加拿大疝修补术。
其重点在修复腹横筋膜,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
开始的分离操作同前几种修补术。
游离出精索以后用纱布条牵开,暴露出腹横筋膜(图38)。
切开并切除部分提睾肌,切开、游离疝囊,并于疝囊颈部行荷包缝合高位结扎,切除多余疝囊(图39)。
自环口至耻骨结节纵行切开腹横筋膜(图39),并行分离形成上下两瓣。
用7号线将腹横筋膜的下瓣自耻骨结节上方开始缝于腹直肌鞘外侧的深面和上瓣腹横筋膜、腹斜肌的深面(图40)。
再自上而下将上瓣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韧带连续缝合(图41)。
再取7号线自环处由上而下将腹斜肌、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深部上(图42),到耻骨结节上方向回返转将联合腱和腹斜肌与腹股沟韧带的浅部连续缝合(图43)。
用7号线将腹外斜肌腱膜与精索前结节缝合(图44)。
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术后处理】
1.一般处理:术后取平卧位。
窝部加小枕使髋部屈曲,以减轻缝合的力,减轻切口的不适和疼痛。
2.预防血肿,术后手术区用沙袋压迫24小时,用丁字带托起阴囊以免发生血肿。
亦可用冷敷。
3.防止腹压增高:术后腹压增高易致疝复发,故应首先防治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咳嗽;便秘者可口服缓泻剂,多食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使大便通畅。
4.防止感染:切口感染可致疝复发,除术中注意无菌操作以外,术后切口的处理亦较重要。
5.残余疝囊和液体的处理:先穿刺抽液,可反复穿刺,无效可行手术引流。
6.休息和劳动力恢复:疝修补较好,无力,术后2~3天可下床活动。
术后3周不可剧烈活动,2个月可以恢复轻体力劳动,3个月可以恢复重体力劳动。
图1 图2
图3 图4图5 图6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图23 图24
图25图26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Halsted修补法
图36 图37
Shouldice修补法
图38
图39
图40
图41 图42
图43
图44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