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国文化介绍(课堂PPT)
合集下载
第三讲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PPT课件

03
2
第三讲:对外汉语教学的 文化学基础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原则
3
一、语言与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与分类 1、文化的定义
有的说有100多种,有的说有500种,还有的 说有上万种。没有定论。
在古代汉语中,“文化”的基本含义是文治教 化,跟“武威”相对。
38
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的基本的 语用文化举例:
称呼。中国人在敬老的称呼中加“老”字, 如“老先生”。或者在称呼中喜欢把别人 的辈份抬高,如,婆婆,小弟弟。或为了 表示亲近和尊重,有时对不熟悉的人采用 亲属称谓,如,护士阿姨。作为“官本位” 思想的残留,汉语中常用“姓+职务/职业” 构成称谓,如,会计,科长,有时还故意 省略“副”字。
35
(二)语义文化
指语言中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 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 模式和思维方式。这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最基本、最大量的表现形式,也是语言教 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
语义文化常和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
36
(二)语义文化
首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 在词汇中,而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语, 如不加以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就难以理解。 如,梅雨、科举、虚岁、红娘等,此外还有很 多的汉语中特有的典故和熟语。
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汉 语没有语法”
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势。如,中国 人听老外说汉语的感觉
交际的结果:文化的相互影响。 可见,跨文化交际的根本特征是发现、认识和
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16
(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 冲突和适应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ppt课件

在一起。 5、 ﹡我随着他走,因为他认识路到那儿。
27
3、句式中的重点与难点 (1) “是” 字句 (2)比较句 (3) “把” 字句 (4) “被” 字句 (5)存现句
28
三、语法阶段的教学环节
1、复习检查 2、生词的学习 3、语法点的导入 4、语法点的操练 5、课文的处理 6、小结
29
四、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尽量少用语法术语; 2、注重语法结构的语义、语用教学; 3、注意分化难点。
3
1、综合课是将汉语基础知识转化为技 能的讲练课;
2、综合课是语言技能课与语言知识课 间的“过渡课”。
4
二、综合课的主要任务 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
练为中心,进行必要的语言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和语用规则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5
三、汉语综合课的教学阶段
初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一年级) 中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二年级) 高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三、四年级)
6
四、综合课的教学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交际化原则 3、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 原则 4、听说读写技能全面要求的原则 5、结构、语义、语用、文化相结合 的原则
7
第二章 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
一、初级综合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1、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2、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 3、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及一般场合
特点的多种题材、体裁、语体、风 格的文章; 2、继续进行听说读写等全方位、高要 求的语言技能的训练;
53
3、逐步培养运用汉语进行思维的的习 惯;
4、学习2800个高级阶段的词语; 5、学习100个左右高级阶段的语言点; 6、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及语用知识; 7、培养成篇表达的能力。
54
27
3、句式中的重点与难点 (1) “是” 字句 (2)比较句 (3) “把” 字句 (4) “被” 字句 (5)存现句
28
三、语法阶段的教学环节
1、复习检查 2、生词的学习 3、语法点的导入 4、语法点的操练 5、课文的处理 6、小结
29
四、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尽量少用语法术语; 2、注重语法结构的语义、语用教学; 3、注意分化难点。
3
1、综合课是将汉语基础知识转化为技 能的讲练课;
2、综合课是语言技能课与语言知识课 间的“过渡课”。
4
二、综合课的主要任务 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
练为中心,进行必要的语言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和语用规则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5
三、汉语综合课的教学阶段
初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一年级) 中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二年级) 高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三、四年级)
6
四、综合课的教学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交际化原则 3、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 原则 4、听说读写技能全面要求的原则 5、结构、语义、语用、文化相结合 的原则
7
第二章 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
一、初级综合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1、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2、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 3、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及一般场合
特点的多种题材、体裁、语体、风 格的文章; 2、继续进行听说读写等全方位、高要 求的语言技能的训练;
53
3、逐步培养运用汉语进行思维的的习 惯;
4、学习2800个高级阶段的词语; 5、学习100个左右高级阶段的语言点; 6、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及语用知识; 7、培养成篇表达的能力。
5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PPT精品文档42页PPT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对外汉语教学——春节文化展示PPT课件

2021
22
2021
23
年夜饭
• 吃年夜饭,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最热闹 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 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 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 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 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 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2021
24
年夜饭
•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 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 火。
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
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
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
可缺少的节目。
2021
40
2021
41
逛庙会
•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
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
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
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
守岁
• 守岁的传统来自一个有趣的民 间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叫
做“年”的怪兽,在春节前的
晚上,它会从地洞里出来吃人 。
•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 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一直到深
夜。夜里不睡,迎接新一年的 到来。
2021
30
拜年
•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
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
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原
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
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
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2021
12
2021
13
贴年画
• 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 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 类,为驱邪纳祥、祈 福禳灾和欢乐喜庆、 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 风俗活动,表达了民 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 美好生活的愿望。
对外汉语教学-春节文化PPT展示

年夜饭的意义
年夜饭寓意着团圆和和睦, 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
年夜饭的菜肴
年夜饭的菜肴非常丰富, 包括鱼、肉、蔬菜等多种 菜式,寓意着年年有余、 五谷丰登。
拜年
拜年的起源
拜年源于古代的拜贺新年习俗, 是人们为了互相祝福而进行的仪
式。
拜年的方式
现代人通常通过电话、短信、微信 等方式拜年,也可以亲自上门拜访 亲朋好友。
春节故事的教学
总结词
通过讲述春节相关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与春节相关的故事,如“年的传说”、“贴福字的由来”等,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创作与春节相关的故事,以激发他们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拜年的意义
拜年寓意着祝福和问候,是增进亲 情和友情的良好时机。
03 春节的象征意义
红色
红色是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颜色,象 征着喜庆、幸福和繁荣。人们会在春 节期间穿红色的衣服,贴红色的对联 和窗花,以及放红色的鞭炮。
红色还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信仰密切 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被视 为能够驱邪避凶的颜色,因此春节期 间人们会特别注重红色的运用。
福字
“福”字是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符号之一,象征着幸福和好 运。人们会在春节期间贴“福”字,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 祈求幸福和好运的到来。
“福”字的写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五福临门”, 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种福气的到来。此外, “福”字还可以与其他汉字组合,形成各种吉祥的词语,称过年。春节的文化意义在于 团圆和谐、吉祥如意、孝老爱亲等价 值观念。在春节期间,人们不论身在 何处都会尽力回家团聚,共享天伦之 乐;人们互赠礼物,祝福新春;拜访 亲朋好友,增进感情;各种民俗活动 热闹喜庆,驱邪避疫求平安健康。
对外汉语教案ppt

情景对话练习:通 过模拟真实场景, 让学生进行对话练 习,提高口语表达 能力
完成句子练习:给 出不完整的句子,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 语法知识,补充完 整并表达意思
语法运用实践
语法点的选择与排列 语法点的讲解与演示 语法点的练习与巩固 语法点的评估与反馈
语法难点解析
词类辨析: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 时态和语态:掌握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等时态和被动语态 句子结构:理解并列句、复合句等复杂句子结构 语气和语调: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不同语气和语调的用法
教学内容回顾: 包括语音、词汇、 语法等各个方面 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总结: 包括讲解、示范、 练习等教学方法 的运用
学生表现评价: 包括学生的语音、 词汇、语法等各 方面的表现评价
教学效果评估: 包括学生对教学 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目标的实现 程度等方面的评 估
学生表现评价与反馈
评价标准:根 据学生的语言 水平、学习态 度、课堂表现 等方面进行评
词汇记忆方法
词根词缀法:通过 词根词缀的意义来 记忆和理解词汇
联想记忆法:将词 汇与相关的事物或 情景联系起来,形 成记忆的联想
语境记忆法:将词 汇放入具体的语境 中,通过上下文来 记忆和理解
分类记忆法:将词 汇按照不同的分类 标准进行分类,如 语义、词性、用法 等,然后分别记忆
词汇运用练习
词汇造句练习
20XX.XX.XX
对外汉语教案PPT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课 程 介 绍 03 语 音 教 学 04 词 汇 教 学 05 语 法 教 学 06 文 化 教 学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对外汉语教案中国传统节日ppt

包粽子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粽子,这是为了 纪念屈原,同时也是一种美食文化。
挂艾草、菖蒲
人们在家门口悬挂艾草和菖蒲,寓意驱邪 避疫,祈求平安健康。
饮雄黄酒
端午节民间有饮雄黄酒的习惯,据说可以 药晕蛟龙水兽,使其不再伤害人。
端午节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端午节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团结和勇气。赛龙舟活动体现了 集体协作和竞争精神,包粽子则体现了家庭亲情和邻里之间的互助。
中秋节源于古代对月亮的祭祀,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 日。
中秋节的历史
中秋节自唐代起成为官方认定的节日,历代以来一直传承至今,承载着丰富的 历史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习俗与活动
赏月
中秋节的晚上,家人会一起赏月,寄托思 念之情。
吃月饼
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吃月饼,月饼成为中 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
春节的起源与历史
01
春节起源于古代岁首祈年祭祀, 经过演变成为集拜神祭祖、祈福 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 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02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 涵,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和传统文化。
春节的习俗与活动
贴春联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春联, 寓意着祝福和喜庆。
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最为盛行的习俗之一, 据说能驱邪避祟,使家庭平安。
04
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与历史
清明节起源
清明节源于古代农耕文化,是祭 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据史书记 载,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历史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的习俗 和活动逐渐丰富和演变。在唐代 ,清明节成为了法定节日,民间 扫墓、踏青等活动逐渐盛行。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粽子,这是为了 纪念屈原,同时也是一种美食文化。
挂艾草、菖蒲
人们在家门口悬挂艾草和菖蒲,寓意驱邪 避疫,祈求平安健康。
饮雄黄酒
端午节民间有饮雄黄酒的习惯,据说可以 药晕蛟龙水兽,使其不再伤害人。
端午节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端午节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团结和勇气。赛龙舟活动体现了 集体协作和竞争精神,包粽子则体现了家庭亲情和邻里之间的互助。
中秋节源于古代对月亮的祭祀,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 日。
中秋节的历史
中秋节自唐代起成为官方认定的节日,历代以来一直传承至今,承载着丰富的 历史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习俗与活动
赏月
中秋节的晚上,家人会一起赏月,寄托思 念之情。
吃月饼
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吃月饼,月饼成为中 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
春节的起源与历史
01
春节起源于古代岁首祈年祭祀, 经过演变成为集拜神祭祖、祈福 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 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02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 涵,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和传统文化。
春节的习俗与活动
贴春联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春联, 寓意着祝福和喜庆。
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最为盛行的习俗之一, 据说能驱邪避祟,使家庭平安。
04
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与历史
清明节起源
清明节源于古代农耕文化,是祭 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据史书记 载,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历史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的习俗 和活动逐渐丰富和演变。在唐代 ,清明节成为了法定节日,民间 扫墓、踏青等活动逐渐盛行。
ppt对外汉语中国文化介绍

PPT对外汉语中国文化介绍
contents
目录
• 中国历史 • 中国文化 • 中国语言 • 中国教育 • 中国科技 • 中国经济
01
中国历史
古代历史
夏、商、周
唐、宋
这是中国历史的早期阶段,也是中华 文明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 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这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时期,唐诗、宋 词繁荣发展,科技、经济也取得了巨 大的进步。宋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 达到了巅峰。
墨神韵。
绘画
包括国画、水墨画等, 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
戏曲
如京剧、昆曲等,融合 音乐、舞蹈、表演于一
体。
音乐
如古琴、二胡等传统乐 器演奏的音乐,旋律优
美,内涵丰富。
传统习俗
01
02
03
04
茶文化
中国茶道源远流长,品茶不仅 是解渴,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
生活方式。
酒文化
酒在中国社交场合中扮演重要 角色,酒令、酒诗等文化形式
详细描述: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地区和民 族的语言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化的语言体系。例如 ,藏语、满语、蒙古语等都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详细描述:汉语的书写系统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楷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 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汉语的语音和语法
总结词:语音特点
经济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实现 了从贫穷落后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转 型,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contents
目录
• 中国历史 • 中国文化 • 中国语言 • 中国教育 • 中国科技 • 中国经济
01
中国历史
古代历史
夏、商、周
唐、宋
这是中国历史的早期阶段,也是中华 文明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 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这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时期,唐诗、宋 词繁荣发展,科技、经济也取得了巨 大的进步。宋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 达到了巅峰。
墨神韵。
绘画
包括国画、水墨画等, 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
戏曲
如京剧、昆曲等,融合 音乐、舞蹈、表演于一
体。
音乐
如古琴、二胡等传统乐 器演奏的音乐,旋律优
美,内涵丰富。
传统习俗
01
02
03
04
茶文化
中国茶道源远流长,品茶不仅 是解渴,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
生活方式。
酒文化
酒在中国社交场合中扮演重要 角色,酒令、酒诗等文化形式
详细描述: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地区和民 族的语言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化的语言体系。例如 ,藏语、满语、蒙古语等都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详细描述:汉语的书写系统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楷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 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汉语的语音和语法
总结词:语音特点
经济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实现 了从贫穷落后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转 型,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