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一)

合集下载

粉尘爆炸的条件及预防

粉尘爆炸的条件及预防

粉尘爆炸的条件及预防粉尘爆炸,指可燃粉尘在受限空间内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粉尘云,在点火源作用下,形成的粉尘空气混合物快速燃烧,并引起温度压力急骤升高的化学反应。

产生条件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五个:(1)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或者爆炸性;(2)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3)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即点火源;(4)粉尘具有一定扩散性;(5)粉尘存在的空间必须是一个受限空间。

产生原理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

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例如,铝粉只要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就有爆炸的危险。

粉尘爆炸的难易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

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硫黄等。

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氧化亚铁、染料等。

容易带电的粉尘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

这些导电不良的物质由于与机器或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起来,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放电产生电火花,构成爆炸的火源。

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

这类物质的粉尘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不易燃烧。

但是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及CO、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爆炸。

主要危害(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煤炭、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部门都时有发生。

(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及控制措施 (1)》

《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及控制措施 (1)》

《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及控制措施(1)》第一篇: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及控制措施(1)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及控制措施粉尘爆炸是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中国每年都有发生粉尘爆炸事故,而且还常常属于重、特大安全事故。

在这些安全事故中,最严重的是铝粉尘爆炸,其它发生爆炸事故较多的粉尘还有煤粉、饲料粉、塑料粉、钛酸酐粉、木粉等。

一、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分析1.粉体的深加工使粉尘愈来愈细。

粉尘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燃烧越完全,燃烧速度越快,升压速度越快,爆炸压力越大。

2.为了实现高效、节能,生产设备朝着大型化发展,大容积设备爆炸发生时会有较多粉尘参与爆炸,爆炸压力增大;同时大容积设备的强度比小容积设备高,如果不能及时泄爆,发生爆炸时会产生较大的压力。

生产中对于可能产生粉尘飞扬的设备和场所必须尽可能密封,在密闭设备里粉尘浓度容易达到爆炸极限,密闭性越好,爆炸产生的压力也越大。

3.现代生产的工艺参数具有高温、高压、高速等特点,这增加了系统发生粉尘爆炸时的初始压力和紊流度,从而加大爆炸后果的严重程度。

4.生产的连续化使爆炸的传播路线加长,沿着相邻设备和连接管道传播,爆炸压力和升压速度会在管道里发生叠加,甚至有发生爆轰的危险。

5.粉尘爆炸易产生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6.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工艺过程主要有。

粉碎过程、分离过程、除尘过程、干燥过程、输送过程、清扫、吹扫过程等。

二、预防粉尘爆炸的对策1.防止粉尘沉积和及时清理粉尘对于处理粉料的设备或场所,要防止泄漏而使粉尘到处飞扬,尤其应将易于产生粉尘的设备隔离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并设专门的保护罩和局部排风罩或考虑吸尘装置。

粉尘爆炸安全知识及预防措施

粉尘爆炸安全知识及预防措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3)粉尘云和粉尘层 粉尘云:悬浮在助燃 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 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
粉尘层:指的是沉积在
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的可
燃粉尘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2 什么是粉尘爆炸
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 一次爆炸:也叫初始爆炸,由初始点火源引起的爆炸。 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 起来,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1952—1979年间,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共546人,其中 以粉碎制粉工艺和除尘系统较突出。 1965—1980年间,联邦德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其中较严重的是 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爆炸事故。 1980—2005年间,美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81起,死亡119人,受伤 718人。 新西兰:奶制品冷库爆炸 马来西亚:面粉厂爆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三、预防技术措施
3.1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3.2 容易引起粉尘爆炸的工艺 3.3 粉尘爆炸防护方法与技术 3.4 粉尘防爆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3.1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
特点:活泼金属 或 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3)电气火花 – 电气线路短路 • 电缆老化 • 电缆因环境原因被破坏(机械破坏、老鼠啃咬等) – 非防爆电气设备启停或运行过程产生的火花 • 非防爆的接插件、非防爆开关、非防爆电机 – 电气设备过载 (4)静电放电 – 火花放电、刷型放电、电晕放电、静电积累 – 人体静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8 粉尘爆炸性参数

粉尘爆炸原理及防范处置措施

粉尘爆炸原理及防范处置措施

22 《生命与灾害》 2020-6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在这种爆炸中,其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发展。

它具有易造成多次爆炸、爆炸威力大、破坏力强、能产生有毒气体等特点。

产生条件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 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

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具有爆炸性的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等。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2. 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

3. 有火源或者强烈的振动与摩擦。

爆炸原理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

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氢(H)、碳(C)、氮(N)、硫(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例如,铝粉只要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就有爆炸的危险。

粉尘爆炸的难易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

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粉尘、碳、硫黄等。

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氧化亚铁、染料等。

容易带电的粉尘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

一、可燃粉尘爆炸的危害性提起爆炸,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爆炸物或可燃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爆炸时震天动地的轰响。

殊不知,悬浮在空气中的那些悠悠飘扬的粉尘也会引起威力巨大的爆炸。

粉尘爆炸事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

昭和41年,日本横滨饲料厂的玉米粉尘爆炸,引起累积性连锁燃烧,使整个工厂遭到蔓延性重大“天灾”。

1921年美国芝加哥一台大型谷类提升机发生粉尘爆炸,其爆炸力将40座每座约装30万吨粮食的仓室,从底座掀起,并移动了152.4毫米,结果6死1伤,经济损失达400万美元。

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煤尘爆炸,死亡1549人,重伤246人。

1987年3月15日凌晨,我国哈尔滨亚麻纺织厂联合厂梳麻、前纺、预备3个车间,忽然发生强大的粉尘爆炸并引起大火,使103万平方米厂房、189(套)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直接经济损失881.9万元。

事故中死亡58人,重伤数人,轻伤112人。

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原来是由于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燃烧而形成的高气压所造成的。

粉尘是固体物质的微小颗粒。

它的表面积与相同重量的块状物质比较要大得多,故轻易着火。

假如它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便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一旦碰到火星,就可能引起迅速燃烧—爆炸。

爆炸时,气压和气压上升率越高,其爆炸率也就越大。

而粉尘的燃烧率又是与粉尘粒子的大小、易燃性和燃烧时所开释出的热量以及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根据科学试验测定,粉尘爆炸的条件有三个。

一是烧料。

干燥的微细粉尘、浮游粉尘的浓度每立方米达到:煤粉30~40克、铝粉40克、铁粉100克、木粉12.6~25克、小麦粉9.7克、糖10.3克。

二是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21%。

三是热能,即40毫焦尔以上的火源。

面粉或饲料等粉尘的起爆温度相当于一张易燃纸的点燃温度。

车间内机械装置的轴承或皮带摩擦过热,即可达到引爆的能量。

此外,易产生静电的设备未能妥善接地或电气及其配线连接处产生火花,尤其是粉碎机的进料未经筛选,致使铁物混进,产生碰撞性火星,皆可引发粉尘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可燃粉尘在很多行业中都是存在的,如化工、制药、食品等。

如果不注意防范,它们很容易引发爆炸,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以下是关于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的详细内容。

一、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1. 源头:可燃粉尘的源头主要有三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清理残留物,工作区域的积尘和处理粉尘的处置。

2. 爆炸可能性:可燃粉尘本身的可燃性和排放火源很容易引发爆炸。

它们可以在简单的静电电弧、热点或火具的引发下产生爆炸。

爆炸会释放大量能量,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爆炸后果:可燃粉尘的爆炸后果严重,包括但不限于:破坏机器和设备,损坏建筑结构,引起火灾,污染空气,伤害人员等。

4. 隐患存在:可燃粉尘是一种无形的危险,如果忽视它们的存在和积累,那么就会潜藏一种不可预见的隐患。

二、预防措施为了防止可燃粉尘爆炸,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1. 清洁:定期清理提升设备及工作区域中的积尘,这样可以降低可燃粉尘的积累量,减少爆炸可能。

2. 排风:安装好补充新鲜空气,同时通风设备确保工作区域的空气质量,降低可燃粉尘的浓度。

3. 禁火:在可能积累粉尘的区域内切勿使用明火。

4. 预防静电:采用大地接线系统和静电绝缘设备预防静电释放。

5. 设备的定期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可以有效的预防燃爆。

6. 预防措施纳入安全教育: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和宣传工具,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总结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不能被忽视,只有定期清理,良好的通风设备,预防静电和单位正常运转的设备,才能有效地预防燃爆。

再加上员工的安全意识,可燃粉尘爆炸事故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设备和人员才能得到长久的保护。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新编版)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新编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新编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新编版)一、可燃粉尘爆炸的危害性提起爆炸,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爆炸物或可燃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爆炸时震天动地的轰响。

殊不知,悬浮在空气中的那些悠悠飘扬的粉尘也会引起威力巨大的爆炸。

粉尘爆炸事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

昭和41年,日本横滨饲料厂的玉米粉尘爆炸,引起累积性连锁燃烧,使整个工厂遭到蔓延性重大“天灾”。

1921年美国芝加哥一台大型谷类提升机发生粉尘爆炸,其爆炸力将40座每座约装30万吨粮食的仓室,从底座掀起,并移动了152.4毫米,结果6死1伤,经济损失达400万美元。

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煤尘爆炸,死亡1549人,重伤246人。

1987年3月15日凌晨,我国哈尔滨亚麻纺织厂联合厂梳麻、前纺、准备3个车间,突然发生强大的粉尘爆炸并引起大火,使103万平方米厂房、189(套)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直接经济损失881.9万元。

事故中死亡58人,重伤数人,轻伤112人。

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原来是由于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燃烧而形成的高气压所造成的。

粉尘是固体物质的微小颗粒。

它的表面积与相同重量的块状物质比较要大得多,故容易着火。

如果它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便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一旦遇到火星,就可能引起迅速燃烧—爆炸。

爆炸时,气压和气压上升率越高,其爆炸率也就越大。

而粉尘的燃烧率又是与粉尘粒子的大小、易燃性和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以及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三篇)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三篇)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粉尘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废品,如果粉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和控制,就有可能引发粉尘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事故具有爆发突然、危害大、蔓延快等特点,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应对粉尘爆炸事故,并最大程度减轻事故损失,制定此专项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加强对粉尘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员工的防爆意识,加强培训;2. 建立健全粉尘防控管理制度;3. 设立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4. 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和队伍的建设;5. 加强与消防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三、应急组织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

由企业领导担任指挥长,企业应急协调小组成员担任副指挥长。

2. 小组成员:包括安全管理部门、职工代表、生产管理部门、设备维护部门、供应商等,各部门根据需要组建。

四、应急响应级别划分与扩大1. 级别划分:应急响应分为Ⅰ、Ⅱ、Ⅲ三个级别。

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启动响应级别。

2. 扩大:应急响应扩大范围为企业内部,尽量控制在被吹袭区内。

五、应急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防控意识;(2)建立健全粉尘防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安全要求;(3)设置防爆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4)加强火灾防控,提高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的完善程度。

2. 预警措施:(1)建立健全对可燃物粉尘的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隐患;(2)建立预警机制,当粉尘达到预警值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3)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救援,确保人员安全转移;(2)切断氧气、电力等供应,防止次生事故发生;(3)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具体情况展开救援和灭火工作;(4)通知有关专家参与事故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5)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接受组织和监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及预防(一)
一、可燃粉尘爆炸的危害性
提起爆炸,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爆炸物或可燃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爆炸时震天动地的轰响。

殊不知,悬浮在空气中的那些悠悠飘扬的粉尘也会引起威力巨大的爆炸。

粉尘爆炸事故在国内外屡见不鲜。

昭和41年,日本横滨饲料厂的玉米粉尘爆炸,引起累积性连锁燃烧,使整个工厂遭到蔓延性重大“天灾”。

1921年美国芝加哥一台大型谷类提升机发生粉尘爆炸,其爆炸力将40座每座约装30万吨粮食的仓室,从底座掀起,并移动了152.4毫米,结果6死1伤,经济损失达400万美元。

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煤尘爆炸,死亡1549人,重伤246人。

1987年3月15日凌晨,我国哈尔滨亚麻纺织厂联合厂梳麻、前纺、准备3个车间,突然发生强大的粉尘爆炸并引起大火,使103万平方米厂房、189(套)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直接经济损失881.9万元。

事故中死亡58人,重伤数人,轻伤112人。

粉尘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原来是由于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燃烧而形成的高气压所造成的。

粉尘是固体物质的微小颗粒。

它的表面积与相同重量的块状物质比较要大得多,故容易着火。

如果它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便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一旦遇到火星,就可能引起迅速燃烧—爆炸。

爆炸时,气压和气压上升率越高,其爆炸率也就越大。

而粉尘的燃烧率又是与粉尘粒子的大小、易燃性和燃烧
时所释放出的热量以及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根据科学试验测定,粉尘爆炸的条件有三个。

一是烧料。

干燥的微细粉尘、浮游粉尘的浓度每立方米达到:煤粉30~40克、铝粉40克、铁粉100克、木粉12.6~25克、小麦粉9.7克、糖10.3克。

二是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21%。

三是热能,即40毫焦尔以上的火源。

面粉或饲料等粉尘的起爆温度相当于一张易燃纸的点燃温度。

车间内机械装置的轴承或皮带摩擦过热,即可达到引爆的能量。

此外,易产生静电的设备未能妥善接地或电气及其配线连接处产生火花,尤其是粉碎机的进料未经筛选,致使铁物混入,产生碰撞性火星,皆可引发粉尘爆炸。

最常见的粉尘爆炸有煤粉、面粉、木粉、糖粉、玉米粉、土豆粉、干奶粉、铝粉、锌粉、镁粉、硫磺粉等。

但只要我们加强防范措施,这类爆炸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如采用有效的通风和除尘措施,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

在设备外壳设泄压活门或其他装置,采用爆炸遏制系统等。

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严格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并单独设置通风、排尘系统。

要经常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和聚集。

保证系统要有很好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二、可燃粉尘爆炸案例分析
1999年2月,美国麻萨诸塞州的某铸造厂发生一起火灾爆炸案。

美国
职业安全卫生署(OSHA)与州及当地政府对此次事故直行联合调查。

联合调查报告指出,火灾起因于未知点火源引燃壳模铸造机(shellmoldingmachine),再借由灌入铸造造机而形成大量沉积的酚醛树酯粉尘原料蔓延至通风系统的导管。

小型的初始爆燃(deflagration)先于导管内发生,并使粉尘在导管外开始沉降。

接踵而至的粉尘气云成为了二次爆炸所需的燃料,而二次爆炸的威力足以掀起屋顶并造成墙壁损毁。

联合调查报告中所列的事故原因,包括下列缺失项目:①控制粉尘累积方面管理不善;②通风系统设计存在缺陷;③火炉的维护不善;④设备缺乏有效的安全装置。

2003年1月,破坏力极大的火灾爆炸毁坏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以生产合成橡胶制药物传递元件的制药厂,造成6名员工死亡,38名人员受伤,其中包括2名消防队员。

美国化学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U.S.ChemicalSafetyandHazardInvestigationBoard,CSB),其为独立的联邦机构并负责调查化学品事故,公布最终报告,结论为可燃性聚乙烯粉尘的累积于天花板上而引起爆炸。

CSB并没有确定是何种原因引燃初始火灾,或粉尘是如何在隐蔽的天花板空间内散布而产生爆炸性气云。

爆炸严重毁损此座工厂,造成附近工厂轻微损害。

CSB指出事故原因,包括下列缺失项目:①没有进行危险评估;②对危害认识不足;③工程管理不善。

2003年2月,一家位于肯塔基州的隔音棉制造工厂发生另一件致命粉尘爆炸事故。

CSB也对此事故进行调查,其报告指出,可能的点火原因
为小火自一个未被注意的火炉蔓延开,而引燃了附近生产线清除作业所产生的粉尘气云,随后,致死的粉尘爆炸接连发生遍及全厂区。

CSB 辩识出几个粉尘控制不当、爆炸预防及减缓措施不当的原因:①没有进行危险评估;②对危害认识不足;③维修程序不当;④建筑物设计不合理。

在1970年后期,在具有货梯的谷仓内,发生了一连串破坏力强大的稻谷粉尘爆炸事故,共造成59死49伤。

为了回应这些悲惨的事故,OSHA 发布了《稻谷货梯为业危害警讯(GrainElevatorIndustryHazardAlert)》提供雇主、员工及其他官员了解稻谷储存及分配的安全卫生危害。

1987年,OSHA公布《稻谷作业设施标准(GrainHandlingFacilitiesstandard,29CFR1910.272)》,现今仍然有效。

此标准、紧急应变计划(EmergencyActionPlan,29CFR1910.38)等其他OSHA标准及新版产业标准等,对降低此产业的爆炸发生及减缓其影响皆扮演了重要角色。

稻谷产业案例,可以应用至其他生产或使用可燃性粉尘的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