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的特点、危害及防范措施正式版
粉尘爆炸及防范

一般粉尘爆炸的防范措施
确保设备清洁
定期清理生产设备内的 粉尘,防止积尘过多引 发爆炸。
控制粉尘浓度
保持生产现场粉尘浓度 在安全范围内,减少爆 炸的可能性。
避免点火源
严格禁止在可能产生粉 尘爆炸的区域使用明火 或产生电火花。
预防粉尘爆炸的重要性
预防粉尘爆炸是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的关 键措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严 格执行防爆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粉尘爆炸监测系统
传感器技术
红外线探测 光学原理应用
报警机制
声光报警 远程监控功能
数据分析
数据存储处理 事故回溯功能
定期维护
系统检测更新 维护人员培训
总结
粉尘爆炸防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生产安全 至关重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充分 了解和应用各种防爆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强安 全意识和培训,做好防范工作,以保障生产安 全,减少事故发生率。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粉尘爆 炸的发生
确保设备维护保养到位
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更 换损坏部件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 制度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流程和 应急预案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
提高现场的检测监控能 力
进行定期的安全演习和培训, 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安装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异常 状况
希望大家加强安 全意识,共同维 护生产环境的安
火源隔离
安全标识
严格防止火源进入粉尘密集 区域
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警示 危险区域
防爆电器
应急预案
使用具有防爆功能的电器设备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应 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粉尘爆炸防范步骤
清除粉尘
01 清洁生产设备表面及设备周围地面上的粉尘
粉尘爆炸与防范措施

通风除尘
利用通风设备将粉尘排出室外,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防止火源进入
01
02
03
严禁烟火
在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禁 火标志,严禁火种进入。
消除静电
通过接地、消除静电等措 施,防止因静电产生火花 引发爆炸。
防止摩擦起火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保养,减少因摩擦产生火 花的风险。
04
CATALOGUE
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预案的制定
01
制定针对粉尘爆炸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指挥流程和救 援方案。
02
预案应包括现场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治、事故调查等内容
,确保应对措施全面。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可操作
03
性。
应急设备的配置
根据粉尘爆炸可能造成的危害, 不限于灭火器材、 防护装备、检测仪器等,确保在
03
CATALOGUE
粉尘爆炸的防范措施
控制粉尘浓度
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通过通风换气、洒水除尘等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防止达到爆炸极限 。
控制粉尘来源
对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进行密闭,减少粉尘外溢,同时对粉尘进行集中收集和 处理。
防止粉尘悬浮
湿法除尘
通过喷水雾、洒水等方式,使粉尘迅速沉降,避免悬浮在空气中。
案例总结与教训
粉尘爆炸事故多发生在金属加工、化工 、烟花爆竹等行业,这些行业在使用、 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浓度粉尘 ,一旦遇到火源或静电等激发能量,极
易发生爆炸。
企业应加强粉尘治理和安全管理,定期 检查和清理生产车间和设备,确保粉尘 浓度不超标;同时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 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爆炸危害及预防措施粉尘爆炸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氧气接触并引发爆炸的现象。
粉尘爆炸危害巨大,可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厂区停产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粉尘爆炸的主要危害包括:1.人身安全:粉尘爆炸可产生冲击波、火灾和烟雾,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命。
2.设备损坏: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和火势可能导致厂房设备的损毁。
这不仅会导致修复和更换设备的费用增加,还可能使厂区停产,影响生产计划。
3.环境问题:粉尘爆炸会导致大量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预防粉尘爆炸,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设备的密封性和防护性能:通过改进设备设计和制造工艺,采用密封性好的设备构件和防爆设备,降低粉尘泄漏和堆积的可能性。
2.加强粉尘的抑制和防治:采用粉尘收集和净化设备,将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以降低粉尘的浓度和积聚量。
3.进行粉尘防爆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对粉尘防爆的认识和安全意识,掌握防爆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4.加强巡检和维护:定期对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发粉尘爆炸的问题,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5.严格执行相关安全制度和标准: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
6.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对企业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易燃易爆粉尘的储存和使用场所,应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确保通风良好,避免粉尘积聚。
2.对于工作场所容易产生粉尘的设备和工序,应加强除尘设施的配置和使用,及时清理粉尘。
3.对于粉尘易积聚和堆积的地方,应加强清理和维护,避免积聚量过大。
综上所述,粉尘爆炸具有很高的危害性,但通过加强设备密封性、防护性能,抑制和治理粉尘,加强员工防爆培训,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标准,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粉尘爆炸的发生,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粉尘爆炸危害与防范措施

二、粉尘爆炸国内外案例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辅料包装厂车纽车间除尘室发生粉尘爆 炸事故,造成5人受伤。
乌苏市新疆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个生产车间发生粉尘爆炸, 引发该车间失火。
昆山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拋光车间在 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目前已造成75死、200多伤。
二、粉尘爆炸国内外案例
粉尘爆炸危害与防范措施
金华市高鑫安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粉尘爆炸危害与防范措施
一、粉尘爆炸相关概念
二、粉尘爆炸国内外案例 三、粉尘爆炸分类 四、粉尘爆炸形成机理及危害
五、粉尘爆炸安全防范措施
六、粉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
一、粉尘爆炸相关概念
粉尘爆炸
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又称之为爆炸性粉尘),当达到爆 炸下限以上,遇点火源瞬间发生燃烧,产生高温致使有限空间内 燃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迅速膨胀、压力增大,产生声响的过程。
二次爆炸
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 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而发生的连续爆炸。
一、粉尘爆炸相关概念
可燃粉尘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
场所惰化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足够的惰性物质,使粉尘混合物失去爆 炸性的技术。
美国1900~1956年共发生粉尘爆炸事故1000余起,美国仅在1965 年一年中,就发生工业粉尘爆炸事故1173次,损失达1194万美元, 死亡681人,受伤1791人。
日本1952~1979年也发生此类事故200余起; 德国1965—1980年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
二、粉尘爆炸国内外案例
粉尘爆炸:预警、应对和处理策略

粉尘爆炸:预警、应对和处理策略1. 引言粉尘爆炸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在工业生产环境中。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粉尘爆炸的预警、应对和处理策略,以帮助相关企业和组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2. 粉尘爆炸的特点及危害2.1 粉尘爆炸的特点- 随机性:粉尘爆炸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
随机性:粉尘爆炸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
- 隐蔽性:粉尘爆炸前期征兆不明显,难以察觉。
隐蔽性:粉尘爆炸前期征兆不明显,难以察觉。
- 高速传播:粉尘爆炸传播速度快,瞬间可达数千米/秒。
高速传播:粉尘爆炸传播速度快,瞬间可达数千米/秒。
- 高温高压:粉尘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对周围环境和设备造成严重破坏。
高温高压:粉尘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对周围环境和设备造成严重破坏。
2.2 粉尘爆炸的危害- 人员伤亡:粉尘爆炸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粉尘爆炸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 财产损失:粉尘爆炸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工厂停工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财产损失:粉尘爆炸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工厂停工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环境污染:粉尘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环境污染:粉尘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3. 预警措施3.1 监测- 定期检测粉尘浓度,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 安装粉尘爆炸预警装置,实时监测粉尘环境。
3.2 预防-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粉尘产生。
- 加强通风除尘,降低粉尘浓度。
- 储存和运输粉尘时采取防尘措施。
3.3 培训与宣传-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粉尘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4. 应对策略4.1 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粉尘爆炸应急预案,明确各环节职责和任务。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4.2 疏散与救援- 确定安全疏散路线,确保人员迅速撤离。
- 配备足够的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4.3 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粉尘爆炸预防

粉尘爆炸预防标题:粉尘爆炸预防引言概述:粉尘爆炸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常见但危(wei)险性较高的事故,它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以及生产中断。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预防粉尘爆炸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1. 粉尘爆炸的原理和危害1.1 粉尘爆炸的原理:粉尘爆炸是指当粉尘与氧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相遇并遇到可燃源时,由于点火源的作用,粉尘与氧气迅速燃烧并释放大量热能,产生爆炸。
1.2 粉尘爆炸的危害:粉尘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导致火灾、爆炸和火球等危(wei)险情况,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环境污染。
2. 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2.1 粉尘的有效控制:2.1.1 确定粉尘的来源和生成途径,采取措施防止粉尘产生。
2.1.2 定期清理工作场所,避免粉尘积聚。
2.1.3 使用防尘设备,如吸尘器和除尘器,有效控制粉尘扩散。
2.2 空气中氧气浓度的控制:2.2.1 定期检测空气中氧气浓度,确保其处于安全范围内。
2.2.2 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氧气浓度。
2.2.3 安装氧气浓度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3 点火源的防范:2.3.1 严禁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明火和电火花产生设备。
2.3.2 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减少电火花的产生。
2.3.3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4 安全教育和培训:2.4.1 开展粉尘爆炸的危害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4.2 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使其了解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4.3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2.5 应急响应和处理:2.5.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粉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2.5.2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应急救援器材。
2.5.3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
总结:粉尘爆炸的预防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粉尘的有效控制、空气中氧气浓度的控制、点火源的防范、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应急响应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粉尘爆炸的危害特点和预防措施详解

案例#12021年12月29日,台湾地区汉翔公司台中水浦厂发生粉尘爆炸,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地点为8号棚厂钳工作业区的集尘区发生粉尘爆炸,起火燃烧的物品是铝合金与粉尘。
#22021年2月24日,新加坡西部一个工业区内的一处厂房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导致3人死亡,5人重伤。
初步调查显示,这起事故是由这家工厂使用的马铃薯淀粉原料引发的。
粉尘爆炸危害的特点粉尘爆炸本身是一类特殊的燃烧现象,它也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3个条件,当上述3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就可能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
引发粉尘爆炸产生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某些(特别是可燃、易燃)粉尘,且有足够的量。
★存在助燃剂,如氧气、空气(氧气)或氧化剂,且有足够的量。
★存在点火源,且有足够的强度。
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从可燃物方面进行预防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控制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可以有下面几种措施:从可燃物方面进行预防1、处理粉尘的设备、容器和输送系统要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尽可能防止粉尘从设备泄漏。
2、消除或控制粉尘扩散范围,降低可燃粉尘的浓度。
如,将易于生产粉尘的设备单独隔离设置,并设专门的保护罩、局部排风罩或考虑吸尘装置;粉尘运动系统应尽可能在负压下操作,以减少或杜绝粉尘的泄漏;安装有效的通风和除尘系统,加强通风排尘和抽风排尘。
3、防止粉尘沉积和及时清理粉尘,避免二次爆炸。
如,粉尘车间的地面、墙面、顶棚要求平滑无凹凸处;做好清洁工作,及时采用防爆型真空式吸尘设备进行人工清扫,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在粉尘车间喷雾状水进行湿润降尘;将空气的相对湿度提高到65%以上,可促使粉尘沉降,并能大量吸收粉尘氧化产生的热量,同时减少静电;做好通风工程,将粉尘及时排出车间。
另外,除尘设备的风机应装在清洁空气一侧。
应注意易燃粉尘不能用电除尘设备,金属粉尘不能用湿式除尘设备。
设备启动时应先开除尘设备,后开主机;停机时则正好相反,防止粉尘飞扬。
从助燃剂方面进行预防这方面的预防措施主要采用惰性气体保护,降低系统中的氧气含量。
粉尘爆炸的特点及其防护措施

粉尘爆炸的特点及其防护措施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粉尘在各种行业中越来越普遍,然而粉尘也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粉尘爆炸就是其中之一。
粉尘爆炸不仅会带来财产的损失,还会严重威胁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对于粉尘爆炸的特点及其防护措施的掌握至关重要。
粉尘爆炸的特点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形成的悬浮物。
当粉尘在一定浓度下遇到外源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
粉尘爆炸的主要特点如下:1.爆炸速度快:粉尘爆炸的速度一般为几百米/秒,比一般气体的速度高。
2.爆炸压力大:爆炸时会产生极高的气压,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3.爆炸范围大:粉尘爆炸可以蔓延至整个建筑物,甚至影响附近的建筑物。
4.容易引发二次爆炸:粉尘爆炸后,爆炸产生的火苗或高温很容易引起周围粉尘的再次爆炸,形成连锁反应,导致爆炸不断蔓延。
粉尘爆炸的防护措施为了预防粉尘爆炸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1. 降低粉尘浓度降低粉尘浓度是预防粉尘爆炸的首要措施。
通过加强工业生产及装置的设计和优化,将粉尘产生的过程降到最低,并采用特殊装置协助排除粉尘,这样粉尘浓度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 预防点火源粉尘爆炸必须要有点火源。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要进行科学的防止点火源措施,如:使用防火材料、减少机械摩擦、规范进行岗位作业和工艺,避免操作中发生明火、高温等情况。
3. 提高排风设备效率排风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空气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防止空气中的粉尘遇到外部点火源而发生爆炸。
因此,排风设备应该配备齐全,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时清理设备积尘,确保室内洁净。
4. 配备防爆设备配备粉尘防爆设备,可以提供快速的应急措施,缓解粉尘爆炸的影响。
例如,安装防爆门、防护罩、喷淋设备等特别的防爆装置,以及采取动态隔离技术等,都是常用的防爆设备。
5. 员工培训和防护用品员工是工业生产中能调节的因素,员工自我防范的能力也能为企业带来防御粉尘爆炸的启示。
因而,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知识应是企业预防粉尘爆炸的一项必要措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粉尘爆炸的特点、危害及防范措施正式版
粉尘爆炸的特点、危害及防范措施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
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
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事故案例:
20xx年3月11日凌晨1时许,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的惠济村一个十年前停工的铝粉厂车间发生粉尘爆炸、坍塌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20人受伤。
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和有关方面的专家赶往现场调查,得知事发地十年前是一家生产铝粉的工厂,该厂当年停工的时候就已经把厂房清理干净。
当事人质疑,即使没有清理干净,时隔十年之后的厂房,残存的铝粉是否就是爆炸的罪魁祸首?而为
什么是在工人住进去一个月之后才发生了爆炸?调查组专家根据这次爆炸的特点判断,符合粉尘爆炸的基本条件在报告书上已经显示,虽然明火源已经无法查证,但从技术上而言,抽剩下的烟头可能引起明火,也是不确定的猜测。
即使有两项符合粉尘爆炸的条件,但如果铝粉悬浮成分粉尘云并达到爆炸的条件,按照粉尘爆炸的常理,即使是比铝粉更容易燃烧的镁粉,如果是在堆积状态下,不浮起来也只能发生快速燃烧而不会发生爆炸。
专家分析,十年前停工的铝粉厂,如果有氢气产生,应该是十年前刚停产时产生的氢气几率最大。
假设多年来产生的氢气一直在房间内聚集,那么,因为氢气引
起的爆炸应该在工人住进房间内首次使用火源,例如划火柴、抽烟、开灯、燃火取暖等任何可能发生起火的火源点。
但是“3•l1”事故的发生已是工人住进铝粉厂30天之后的事,这说明工人住进厂房的当时,厂房内存留十年的氢气浓度不够爆炸所需。
调查组和专家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认为:由于爆炸之后,现场一片狼藉,取证和现场证据的搜集都有不小的困难,明火的原因现在已无法查证,只能从技术上推测并总结教训,防患于未然。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随后发出通报指出,经初步分析,事故是由租用的生活用房地表及墙面残留的危险化学品铝粉粉尘遇水受潮产
生化学反应,燃烧并爆炸而造成的。
粉尘爆炸的危害:
(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煤炭、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行业都时有发生。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粉尘爆炸的频率为:局部爆炸150~300次、系统爆炸1~3次,且呈增长趋势。
我国发生的这些粉尘爆炸尤其是系统爆炸,造成了严重损失,仅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的亚麻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轻重伤177人,直接经济损失882万元。
(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
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例如,某硫磺粉厂,磨碎机内部发生爆炸,爆炸波沿气体管道从磨碎机扩散到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发生了二次爆炸,爆炸波通过爆炸后在旋风分离器上产生的裂口传播到车间中,扬起了沉降在建筑物和工艺设备上的硫磺粉尘,又发生了爆炸。
(3)能产生有毒气体。
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
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
后大量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粉尘爆炸的预防: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1995)规定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要求,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设计、管理、生产、贮存和运输。
粉尘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破碎机、粉磨机、筛分机、干燥机、加料机和贮料仓等部位。
在除尘系统中,粉尘入口处的吸尘罩内一般不会发生爆炸事故,因为粉尘浓度在这里是安全的。
但吸尘罩可以将作为火源的火花吸入,故要引起注意。
例如砂轮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火花,如果和其他设备(可燃性粉尘发生源)共用一台除尘器就非常危险,应该采取隔离措施。
除尘设备的风管发生爆炸的实例较多,这是因为粉尘在管内沉积,当受到某种冲击时,可燃性粉尘再次飞扬,在瞬间形成高浓度粉尘云,若遇上火源,很容易爆炸。
粉尘在风管内沉积的主要原因,是输送风速太小或有漏风现象。
所以为防止发生爆炸,可燃性粉尘的除尘管路应尽可能短些,并要求同一系统的除尘器所担负的产尘设备(生产加工中能形成粉尘的产尘源)最多不超过四台。
对于系统中的弯头、变径管等,在设计时应使弯头曲率半径在管道直径的1.5倍以上,变径管的展开角在15度以下,以减少阻力。
当粉尘浓度增大时,输送风速也应相应地加大。
在袋室和灰斗处应安装便于检修和清扫的活动门,
当联接处采用插入止口联接时,应精心施工,使管内基本看不出缝隙或衬垫,没有阻挡粉尘的现象和漏气现象。
对于除尘器来说,灰斗部分是工作条件最为恶劣的地方,也最容易产生起火爆炸。
因为吸人风管的粉尘有一部分直接落入灰斗,大部分在滤袋中被过滤。
粉尘在滤袋表面形成层后,靠重力自行脱落或被喷吹、振打后脱落,这时就有可能产生高浓度粉尘云,或者在灰斗内的加强筋上及钢板焊缝上堆积起来。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粉尘二次飞扬,条件适宜,又遇上火源,将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对于产生尘源(加工设备)和除尘系统的防火、防爆措施,首先是要清除
火源。
对于机械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需采取措施将火星除掉,并在吸尘罩口安装适当的金属网,以防止铁片、螺钉等物被吸入与管道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燃烧。
防止静电火花是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处理有可燃性粉尘的除尘设备,应将除尘系统的除尘器、管道、风机等设施连接起来接地处理。
也可采用防静电滤布或将除尘器的袋子用铁夹子夹牢后接地。
对于金属粉尘,如铅、锌、氧化亚铁、锆等,在除尘系统的灰斗中堆积时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以及塑料合成树脂、橡胶等仍保持着制品加工时的摩擦热的粉尘,应采取连续排灰的方法,勿使灰斗内积存过多的粉尘,并要经常观察灰斗及袋
室内的温度,或安装温度传感器,以便随时控制装置内的温度,防止积蓄热诱发火灾引起爆炸。
生产车间的含油雾和含可燃性气体的通风排风设施,绝对不能与可燃性粉尘的除尘系统或有机溶剂作业的通风设备相联接或共用风机。
特别是炼铁高炉用的袋式除尘器,尽管整个系统都有相应的防爆、防火措施,但在高炉休风时仍要严格防止煤气爆炸。
为此在高炉无蒸汽的情况下,必须迅速打开煤气系统所有的放散阀及清灰阀,与箱体外大气串通,以便在很短时间内将煤气驱出除尘器。
对于原则上不能分开的通风系统,除考虑以上措施外,在除尘器运转、停机前后,还应清除整个除
尘系统中的残余气体。
除尘系统中的防灭火措施:
干式除尘设备一般采用以下防灭火措施。
1.室外设备的大型除尘装置,如果发现有着火现象需关闭除尘器风机时,为防止烟气经管道倒灌人车间,应在关闭防火阀或风量开关后,再关掉风机。
电除尘及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部分通常是密封结构,没有特殊情况,滤袋的燃烧不会向其他部位蔓延。
对设立在室内的小型除尘装置,遇到袋室起火冒烟情况则应立即关闭风机。
2.堆积在灰斗内的粉尘一旦着火,可用灭火器扑灭,然后将其内部的粉尘排
出。
排出的粉尘要认真处理,防止死灰复燃,并要注意在清除过程中避免出现爆燃事故。
灰斗或袋室清理干净后再换上新滤袋。
3.灭火后,为了防止袋室内缺氧及一氧化碳中毒,人员进入前应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待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查看、操作。
4.清理可燃性、摩擦性强的粉尘时,原则上风机应设在袋式除尘器后。
若放在前面,粉尘附着在风机叶片上,受潮后粘结形成结垢层会使叶轮失去平衡,导致运转时偏心扭矩过大、轴承发热、振动或折断叶片,撞坏机壳,产生火花,成为粉尘的着火源。
为了避免这种事故,可加装振
动开关,当风机出现异常时自动控制风机关闭。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