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变色龙教案

合集下载

变色龙教案六篇

变色龙教案六篇

变色龙教案六篇变色龙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愿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中变色龙变色的过程。

2.尝试想象并表述变色龙连续变色的故事。

活动预备:绘本《贪吃的变色龙》、ppt课件、自制魔术花、多种颜色变色龙小卡片、收集的彩色瓶子、包装袋等。

活动过程:1.魔术导入,激发幼儿探究学习的爱好。

老师变花色的魔术,出示会变“魔术”的变色龙,引起幼儿的爱好。

2.ppt分页阅读,引导幼儿讲解并描述、理解变色龙变色的过程。

出示影音ppt:贪吃的变色龙,引导幼儿分页观看画面,通过想象,猜想,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观看绘本,完好观赏故事。

出示大书,集体完好阅读故事《贪吃的变色龙》。

4.尝试想象,表述变色龙连续变色的故事。

想一想,变色龙还可能吃些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颜色?请小伴侣来说一说。

5.音乐对答,肢体动作表现故事。

嬉戏过程中,让孩子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故事,拓展物品颜色的对应关系,进展孩子的想象力。

〔“吃汽车,变红色;吃大树,变绿色;吃草莓,变红色等。

”〕6.拓展延长:变色镜嬉戏〔可多种物品,多种颜色〕。

引导孩子用“颜色”的眼睛观看观赏四周的环境。

师:“珍宝儿们,盼望你们能动动脑,动动手,将我们住的地方变成五颜六色七彩的世界。

好啦,让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都有哪些颜色吧!”变色龙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对动物过冬产生爱好。

(重点)2、知道关怀爱惜小动物的情感。

3、进展动手观看力、操作力量,把握简洁的试验记录方法。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活动预备:PPT课件,动物图片(打印),塑料筐4个。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活动,引发幼儿对故事产生爱好。

1、师:"小伴侣,如今是什么季节啊?"幼:"冬天。

"师:"天气怎么样呢?"幼:"很冷。

"师:"我们应当怎样度过这个冬天呢?"老师提示:(幼儿)有穿棉衣、安装取暖设备、加强体育熬炼等。

变色龙说课稿10篇

变色龙说课稿10篇

变色龙说课稿变色龙说课稿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变色龙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变色龙说课稿1一、说教材:《变色龙》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6课。

本文通过继续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

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3段。

第一至第八自然段,写我们发现变色龙,那是条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第九至第十五自然段,写我们端详变色龙,了解了变色龙的特点。

第十六自然段是第三大段,写我们将变色龙放回了原始森林。

本课主要是介绍变色龙的特点,作者巧妙的将他儿童国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

其中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

《变色龙》这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根据上面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二、说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本课教学中,我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作为学生的探究伙伴也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课上与学生资源共享。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变色龙尚属罕见动物,极为罕见,同学们对于它的认识还是知之甚少,所以光靠读来悟变色龙的特征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变色龙。

通过一些图画,了解变色龙捕捉食物之迅,以及它能在不同的环境和温度下变色的过程,学生饶有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画,直观导入:首先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大自然生物活动情景图,非常醒目。

此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找动物,发现有些动物与环境颜色一致,很难发现;而有些动物的体色却很鲜艳,一目了然;更有趣的是,有些动物的体态竟然与植物的样子相类似等等,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初步感知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变色龙》教学设计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种动物叫做变色龙,它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体色,非常神奇。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变色龙的课文,一起去探索它的奥秘。”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如:变色龙能够改变体色、拥有长长的舌头、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等。
作业要求:
1.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书写工整、内容准确。
2.家长协助督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将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设想: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变色龙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阅读理解: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关注生字词和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理解变色龙的特点。
3.写作实践:
(1)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2)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但对文章内涵的挖掘和情感体验方面可能需要教师引导。
3.写作技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但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生动描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不足,教师应予以指导。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变色龙》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的一篇现代文阅读篇目。

该文章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家里的变色龙之间的有趣故事,同时强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对自然及其生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对自然及其生物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在上课前讲述《变色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提纲,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初步的了解。

2. 朗读课文安排学生轮流朗读《变色龙》,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3. 学习词汇选择生词和词语,通过听读、讲解、互动、单词卡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词汇,并在语境中灵活运用。

4. 阅读策略指导选取部分段落和句子,让学生通过理解段落主题句和上下文关系,推测文章的大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

5. 作文训练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撰写相关的作文,如小品文、应用文、讲故事、写感想等。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和生活,进行创新性的写作。

6. 知识拓展如动物保护、环保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通过讲解、讨论、课件展示等方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术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法通过提问、分析文章主要内容、辨认事物、创设情境、情感训练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文本思想及语言技能。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协作、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借鉴,并辅助解答阅读和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图书阅读法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和其他阅读环境,通过数码媒体、文献检索等方式查询相关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根据课堂表现、作品、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评价。

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熟记生词、提高口头表达水平、物尽其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变色龙_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变色龙_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变色龙_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课文,结合相关视频图片资料等,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捕食过程。

2.学习课文的对动物外形的写作顺序,学会观看动物的特点。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隐秘的探究。

二、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教学预备1.网络下载的变色龙图片、视频、PPT课件。

2.教学过程中各环节中适时播放变色龙图片、捕食过程视频、PPT课件。

五、教学环节(一)导入:同学们,漂亮的大自然充满了许多奇异和隐秘,众多的动植物生活其中,它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其中的一位新朋友。

(出示变色龙图片,生读课题,看图片。

)(二)讲授:学习“发觉变色龙”部分: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样发觉变色龙的呢?你从哪里明白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课文的1-8自然段。

媒体出示:“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确实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专门难发觉。

”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学生自己读课文,交流)。

学习“端详变色龙”部分:1.变色龙到底是什么模样的呢?看图片。

文中作者又是如何样来看的呢?(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给它找一个近义词(打量、观看)。

请同学们快速扫瞄课文9-15节,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2.学生读书,交流(依照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3.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爱好,选择那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

外形(1)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节,其他学生看着图片。

(2)课文是如何介绍变色龙的外形?请学生结合其中的语言文字谈一谈。

(全身——头——身躯)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各部分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

依照插图,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

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过渡,承上启下)捕食(1)变色龙的模样“怪”,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快”(2)你从哪里能够体会到?自己读读第12节,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3) 看捕食视频,交流(迅雷不及掩耳:雷声传得快,来不及遮挡耳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认识变色龙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习惯等,爱惜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学会察看动物的特色。

二.教课要点:认识变色龙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习惯。

三.教课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

四.教课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五.教课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

教课要点: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难点:学文的写作序。

教课程:一.入1.:同学,大自然是色的本,是五彩的百科全。

它有多的神秘等着我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多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指名。

2.尺蠖能够模竹枝的形;枯叶蝶几乎能够乱真。

而色能够依据周的境改自己的色。

我一同来一下位新朋友。

(出示色的片)二.初感知1.我翻开,自己文,一步认识色。

2.出示生字。

① 自由。

② 指名,。

3.再文,注意准字音,通句子。

4.通文,你色位朋友认识了多少?指名。

5.出示:“( 1)我色。

( 2)我端色。

( 3)我放回色。

”你依据文的表达序,文分段。

三.第一部分小学:1.分角色朗文第一部分。

2.完第一部分,你认识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 似蛇非蛇的怪物。

”指朗。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

2.指读。

3.察看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部署作业1.朗诵课文。

2.采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认识变色龙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习惯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次序,学会察看动物的特色。

教课要点:认识变色龙的外形特色及其生活习惯等。

教课难点:学会察看动物的特色。

教课过程:一.沟通资料。

沟通采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量着变色龙。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优秀教学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获取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相关信息。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变色龙变色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点拨。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教师强调变色龙的保护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教师通过设置阶梯式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教师组织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分享成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师评价小组合作成果,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2.问题导向: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教版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变色龙教学设计第1篇:苏教版五上《变色龙》教学设计7、变色龙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名副其实”的意思。

3、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文章写作顺序。

4、重点了解变色龙会变色这一特点,并了解其变色的原理。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会变色这一特点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课件,变色龙变色的视频文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通过第四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神秘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出示尺蠖和壁虎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特殊本领),今天我们还要再认识一位新朋友——变色龙。

2、出示资料小卡片---------变色龙,也称避役,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己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让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1、下面让我们打开书,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具体写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2、(出示生字词)学习生字词,并范写其中较难写的几个字。

3、字词学完了,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给文章分分段。

(出示: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4、评读5、汇报段落的划分6、你现在能说一说文章写了变色龙那些特点吗?(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7、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家最感爱好的变色这一特点吧。

三、细读变色这一部分1、变色龙这的会变色吗?不仅我们有这样的疑问,开始听说的时候也很好奇。

幸亏他的非洲朋友朋加沙为他解惑。

2、朋加沙为了证明变色龙会变色一共做了几次试验?(3次)3、你从哪里知道的?引导找到“先……接着……再……”,你能用它造个句子吗?4、(出示文章填空: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______上,它的皮肤变成了______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色龙
教学设计:上虞区实验小学胡杰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流利朗读课文,读准窥视、伺机、刹那间等词语,理
“绘声绘色、名副其实”,能在语境中用“名副其实”说话。

2.了解课文是从变色龙的形态、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来写的,分别感受变色之“名副其实”,捕食之专注、迅速,外形之怪。

3.感悟作者介绍变色龙时是按不同顺序有条理介绍地。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变色之“名副其实”,捕食之专注、迅速,外形之怪。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的外形,通过动词感悟变色龙捕食时的警觉,耐心,和迅速,并能仿写片断。

课前游戏,慧眼识破“伪装者”
一.预习反馈,理清课文内容。

1.出示练习:文章写了一天清早,我们和几个中非工人在采摘四季豆时,发现了一条变色龙,然后通过端详和介绍,我们了解了变色龙的,,,最终我们将它放回了原始森林。

2.(快速浏览,填空——反馈)
同学们你们可真厉害,初略一读,你们就把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读成了三个词语,了不起啊!其实文章主要就讲了(变色龙的——指板书一起说)
二.板块学习,关注表达。

板块一:外形
T:说了那么次变色龙,它究竟长什么样呢?对于这只变色龙,作者在文中做了细致的外形描写,快速找到,谁来读读?(S:抽一生朗读)1.作者说这是一条似蛇非蛇的怪物。

它怎么怪了,仔细默读第9小
节,圈圈变色龙那些怪异的部位。

(交流反馈,出示文字,出示图片)
2.来,看着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读他怪异的样子,读完后你得思
考一下,我是按怎样的顺序细细端详的。

3.引导概括出(板书:从头到尾巴,从整体到局部)
4.你们看,作者介绍变色龙时及其准确地抓住了这些部位的特点,
又按一定的顺序地介绍,这可都是写作的诀窍啊,都被你们发现了。

现在谁能看着这张图片,不看课本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条变色龙。

(学生介绍)
板块二:变色
1.变色龙真能变色吗?文中哪段文字介绍了它的变色?谁来读读?
2.我们来看看,为了说清楚变色龙的善变,作者都用了哪些表示先
后的连接词,请圈起来。

(先,接着,再)
师生对读,感受有了这些连接词有什么好处?(是的,这样说话就有条理,顺畅自然。


我们先把它放在——香蕉叶上,它变成了——
接着,把它放在——棕色的泥土上,它慢慢地从——变为——
再把它放在水泥板上,又从——变为——
4.那如果还有试验呢?我们还能用上什么连接词?(然后,最后)(然后),把它放在火红的枫叶上,又从变为。

(最后,)我们把它放在枯黄的草丛上,它就从逐渐变为。

这变色龙的本领可真是——(高超,炉火纯青)
是啊,变色龙这三个字绝不是徒有虚名,怪不得作者禁不住赞叹,——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啊。

(一起赞叹)
5.名称和实际相符合就叫做——名副其实。

我请咱们班的朗读高手来读读这一小节。

——(评价,谁能用上“名副其实”来赞扬一下他。


板块三:捕食
T:变色龙不光颜色变化绝,捕捉食物也有一套。

文中那几小节写了它
捕食?(11,12)
1.默读11,12小节,圈圈变色龙捕捉食物时动作的词。

(反馈)
2.细细琢磨感受一下这些动词,前后联系着想想,你能感受到变色
龙捕食时怎样?(把感受到的简单写在旁边)
3.重点理解“窥探,几个小时一动不动,(耐心,警觉,聪明,小心
翼翼)单独转来转去(感受单独,用词准确)
变色龙窥探一动不动,显得那么谨慎,但一旦行动起来又显得怎样?
这一伸一卷是来得那么?(哪里读出来?“刹那间”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 是啊,动作是那么快速,那么突然,让人防不胜防啊!
4.视频欣赏想不想看看变色龙捕食?
5.变色龙伺机而动时,是那样耐心,警觉,行动起来又是如此迅猛,
快速。

谁能绘声绘色地来介绍一下他捕食。

(抽两位学生,朗读)
三.模仿练写。

大自然中,很多小动物捕食都很有特色,老师这儿给大家带来一段
视频,大伙儿要睁大眼睛,仔细看,然后像作者一样,运用不同的
动作,有顺序地创作一段文字。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点评。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大自然向我们打开了绿色的课本,让我们投入他的怀抱,去收获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变色龙
外形从头到尾从整体到局部
捕食动作
变色连接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