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腾浩可靠性
虚拟仪器在整车热平衡测试上的应用

虚拟仪器在整车热平衡测试上的应用
王腾浩;张保军
【期刊名称】《机电技术》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虚拟仪器正广泛地应用于车辆测试领域,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 的车辆热平衡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热平衡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为后续的理论分析以及硬件优化提供基础的数据储备;通过全工况下的某车辆整车热平衡试验与分析,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验证,有效验证了其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并指出了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总页数】4页(P45-48)
【作者】王腾浩;张保军
【作者单位】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72;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
【相关文献】
1.HIL测试在新能源车整车控制策略测试中的应用
2.HIL测试在新能源车整车控制策略测试中的应用
3.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整车测试数据采集系统
4.整车在环仿真测试法在自动驾驶汽车室内快速测试中的应用
5.虚拟仪器技术在专用测试设备上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效节能减压阀流量特性测量技术”项目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会

“高效节能减压阀流量特性测量技术”项目通过教育部组织的
专家鉴定会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27)10
【总页数】1页(P863-863)
【关键词】测量技术;流量特性;高效节能;专家鉴定;教育部;减压阀;组织;鉴定会【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4
【相关文献】
1.高效节能的减压阀流量特性测量新技术 [J],
2.工信部组织召开高效高压永磁同步电动机节能技术鉴定会 [J],
3.跟踪微分器在减压阀流量特性测量新方法中的应用研究 [J], 张宏立;范伟;高爽;彭光正;王涛
4.高效节能的减压阀流量特性测量方法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J], 高爽;彭光正;张宏立;范伟;王涛
5.气动减压阀流量特性连续测量方法的研究 [J], 王涛;姚蘅;彭光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N209342459U】一种便于检修的环境监测装置【专利】

(51)Int .Cl . G01N 1/14(2006 .01) G01N 1/34(2006 .01)
(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于检修的环境监测装置
(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
了便于检修的 环境监 测装置 ,包括主输送管 ,所 述主输送管的外侧包括有第一法兰边、螺栓、副 输送管、密封圈、第二法兰边和螺母。该便于检修 的 环境监 测装置 ,通过设置的 主输送管 ,以 及第 一法兰边、螺栓、副输送管、密封圈、第二法兰边 和螺母的配合设置,使第一法兰边上的螺纹杆插 入第二法兰边上 后 ,旋转螺母 ,从而使螺母能 够 在螺栓的上端旋紧 ,从而使第一法兰边与第二法 兰边连接紧密,从而使主输送管与副输送管能够 通过密封圈连接紧密,从而使受监测的泥浆样本 能够正常的进行输送,从而使碎石在副输送管道 或者是主输送管道中卡住,监测装置不能正常工 作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将螺母旋松。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18)的 下端包括有钻头(19),所述钻头(19)的顶部与钻杆(18)的下端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送管 (1)的内腔与副输
说 明 书
1/3 页
一种便于检修的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检修的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比现有技术中的环境监测装置,尤其是用于河道环境监测装置,大多在使用时 都是采用螺旋钻头进行钻取输送泥浆监测样本,而这些泥浆监测样本中,往往会掺杂碎石, 卡住输送管道,而现有的输送管道都为一体式,不便于拆开进行检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 便于检修的环境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企业绩效改进方法的选择

企业绩效改进方法的选择
夏欣跃
【期刊名称】《企业管理》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一些浒的流程改进方法并不总是致的,在某些方面它们看起来互不支持,甚至可能互相矛盾。
这种情况下,企业该如何选择?
【总页数】3页(P95-97)
【作者】夏欣跃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应用Routh判据的FAST TCP参数选择改进方法 [J], 王伟斌;陈晓龙
2.某型飞机TCAS高度源选择改进方法研究 [J], 卢允娥;刘远光
3.A公司生产物料供应商选择的改进方法研究 [J], 董德胜
4.中小型煤矿综掘机械选择和改进方法探究 [J], 熊权湘;张卓慧;蔡翰庭;谢子弄;
5.原油储罐超声波壁厚检测测点选择改进方法应用 [J], 刘瑾;陈凯;刘丽;孙振华;王凯;刘晶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N209326966U】一种医疗器械疲劳测试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215391.7(22)申请日 2019.02.20(73)专利权人 济南美特斯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张庄路72号407室(72)发明人 牛发收 (51)Int.Cl.G01M 13/00(2019.01)G01N 3/02(2006.01)G01N 3/04(2006.01)G01N 3/36(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医疗器械疲劳测试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器械测试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疲劳测试装置,其可增强人工结构件在操作台上的稳固性,保证检测效果,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可根据需求对人工结构件的固定位置进行调整,提高固定效果和使用性;包括操作台、安装架、液压器、固定座、压力板、控制器、左驱动器、左固定板、右驱动器、右固定板、疲劳测试器、传感器和显示器,液压器的底部输出端上设置有液压杆,疲劳测试器检测头设置在固定槽内;还包括左伸缩电机、左夹紧件、右伸缩电机和右夹紧件,左伸缩电机和右伸缩电机分别位于左驱动器和右驱动器上方;还包括两组伺服电机、两组螺杆、两组滑杆、两组螺母和两组安装板,两组螺母分别螺装在两组螺杆外侧壁上。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CN 209326966 U 2019.08.30C N 209326966U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209326966 U1.一种医疗器械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1)、安装架(2)、液压器(3)、固定座(4)、压力板(5)、控制器(6)、左驱动器(7)、左固定板、右驱动器、右固定板(8)、疲劳测试器(9)、传感器(10)和显示器(11),安装架(2)设置在操作台(1)顶端,液压器(3)设置在安装架(2)上,液压器(3)的底部输出端上设置有液压杆,固定座(4)设置在液压杆底端,压力板(5)设置在固定座(4)底端,左驱动器(7)和右驱动器分别设置在操作台(1)顶端左右两侧上,且左驱动器(7)的右部输出端和右驱动器的左部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8)分别设置在左驱动轴右端和右驱动轴左端上,疲劳测试器(9)和传感器(10)均设置在安装架(2)上,且疲劳测试器(9)与传感器(10)电连接,右固定板(8)左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槽,疲劳测试器(9)检测头设置在固定槽内,显示器(11)设置在安装架(2)内顶壁右侧,且显示器(11)与传感器(10)电连接,控制器(6)设置在安装架(2)内顶壁左侧,且控制器(6)与液压器(3)、左驱动器(7)、右驱动器和疲劳测试器(9)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伸缩电机、左夹紧件(13)、右伸缩电机(12)和右夹紧件,所述左伸缩电机和右伸缩电机(12)分别位于左驱动器(7)和右驱动器上方,且左伸缩电机的右部输出端和右伸缩电机(12)的左部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所述左夹紧件(13)和右夹紧件分别设置在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上;还包括两组伺服电机(14)、两组螺杆(15)、两组滑杆(16)、两组螺母(17)和两组安装板(18),所述两组伺服电机(14)分别设置在安装架(2)顶端左前侧和右前侧上,两组伺服电机(14)的底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传动轴,两组螺杆(15)分别设置在两组传动轴底端,所述两组滑杆(16)分别设置在安装架(2)内顶壁左后侧和右后侧上,两组安装板(18)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分别设置有前固定口和后固定口,且两组滑杆(16)均穿过两组后固定口,所述两组螺母(17)外侧壁分别与两组前固定口内侧壁连接,且两组螺母(17)分别螺装在两组螺杆(15)外侧壁上,所述两组安装板(18)分别与左伸缩电机左端和右伸缩电机(12)右端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课程设计题目:螺栓连接可靠性分析学院:环境与安全学院姓名:王腾浩学号: 201323010124 完成日期: 2015年12月27日一、可靠性及所选课题概述 (3)1.1可靠性概述 (3)2.2螺栓连接可靠性概述 (3)二、可靠性分析、设计方法 (3)2.1 FTA (3)2.2故障模式、效应及危害度分析法 (3)2.3概率可靠性设计法 (3)2.4模糊可靠性设计法 (4)2.5灰色可靠性设计法 (4)2.6疲劳强度的概率可靠性设计 (4)三、螺栓疲劳断裂定量分析 (5)3.1螺栓结构疲劳强度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不同应力比条件下结构疲劳强度的转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螺栓结构疲劳应力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螺栓疲劳可靠性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联结螺栓疲劳可靠性随时间变化规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疲劳可靠度影响因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结论 (6)五、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对策 (7)5.1调整螺纹牙的受力分配 (7)5.2增大被联接件刚度 (7)5.3减轻应力集中 (7)一、可靠性及所选课题概述1.1可靠性概述可靠性在实际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产品来说,可靠性问题和人身安全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产品的可靠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非常迫切。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尤其避免灾难性的事故发生,从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可以使产品总的费用降低;可以减少停机时间,提高产品可用率,一台设备可以顶几台设备的工作效率;对于企业来讲,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改善企业信誉,增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产品责任赔偿案件的发生,以及其它处理产品事故费用的支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可靠性分析方法中故障树分析是可靠性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造成产品故障的硬件、软件、环境、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故障树模型,从而确定产品故障的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和其发生概率的一种分析技术。
1.2螺栓连接可靠性概述螺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连接、固定的重要零件。
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很多,且工况多变,工艺水平各异,因而增加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困难,应用可靠性分析设计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二、可靠性分析、设计方法2.1 FTA故障树分析又称失效树分析FTA,是大型复杂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分析和风险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将系统故障形成原因按树枝状逐级细化的图形演绎方法,它系统所不希望发生的时间作为分析目标,找出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所有直接因素和可能原因,并将这些直接因素和可能原因作为第二级事件,然后再往下找出造成第二级事件发生的全部直接因素和可能原因,按照这种方式逐级地找下去,直至追溯到引起系统发生故障的那些最基本的直接因素,采用相应的符号表示这些事件,在用描述事件间逻辑因果关系的逻辑门符号把上述各种级别的事件,即顶事件,中间事件和底事件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倒立的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称之为故障树。
2.2故障模式、效应及危害度分析法故障模式、效应及危害度分析法包括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和危害度分析两部分。
该方法是与产品设计并行的可靠性分析技术,可以对产品进行全面、规范的故障及影响分析和对策研究,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方案一最终满足产品设计的可靠性要求。
2.3概率可靠性设计法概率可靠性设计融入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并以普通集合论和二值逻辑为基础,其可靠性设计的本质特征是将产品的设计变量是为随机变量,并运用随机过程方法对产品使用的二值状态、如故障或正常,成功或失败等进行量化的概率描述。
从设计过程和效果上看,该方法传统设计扩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2.4模糊可靠性设计法模糊可靠性设计法是利用模糊数学来解决产品可靠性问题的一种理论评价和系统设计的方法。
其主要是考虑了产品的模糊状态和设计过程中模糊的客观因素。
比如,好与坏、高与低等均是相对模糊的评价,产品的状态中除了故障或正常的二值状态,实际中海油处于非好非坏的模糊状态。
并且社会和经济等因素日益融入设计过程,改变了其技术单一的面貌,使设计过程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模糊性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常规可靠性设计可视为模糊可靠性设计的特例。
并且,模糊可靠性不是否认常规可靠性的设计理论,而是在系统中有不容忽视的模糊现象或信息时,是对常规可靠性设计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它将常规可靠性设计理论处理模糊现象或信息提供一种途径。
2.5灰色可靠性设计法灰色可靠性设计法师基于湖色理论进行产品可靠性设计的方法。
该方法为概率可靠性设计和模糊可靠性设计的补充。
在可靠性设计中,概率可靠性设计解决的是大样本、数据多但缺乏明显规律的问题,即“大样本不确定”问题;模糊可靠性设计解决的是人的经验与认知先验信息的不确定问题,即“认知不确定“问题;而灰色可靠性设计则是解决既无经验、数据又少的不确定问题,即”少数据又不确定“问题。
2.6疲劳强度的概率可靠性设计随着现代工业产品大型化、集成化程度的加深,机械构件在使用中承受的应力也越来越复杂,加之疲劳文艺本身的复杂性和难以控制性,使得疲劳问题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据统计,机械零件的破坏有50%—90%为疲劳破坏。
针对结构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特性,确定联结螺栓疲劳可靠性的一般计算方法如下: a ) 在1-=r (即平均值0=m S ,对称恒幅循环载荷)条件下,开展材料的疲劳试验,获取不同载荷循环次数对应的材料疲劳强度a S ,作出材料的N S -曲线;b )根据螺栓的尺寸、表面状态、应力集中等因素对材料疲劳强度进行修正,采用相应的随机变量综合计算方法,得到在1-=r 条件下螺栓结构的疲劳强度概率分布;c )确定螺栓结构的等寿命曲线,得到在特定的应力比r (与结构疲劳应力比相同)下螺栓结构疲劳强度的概率分布;d )在应力比r 条件下,计算联结螺栓疲劳应力的概率分布;e )采用修正的强度-应力干涉模型计算联结螺栓可靠性。
三、螺栓疲劳断裂定量分析试设计气缸盖紧螺栓联接,如图,已知:气缸工作压力P 在0-1N/mm 2之间变化,气缸直径D 2=400mm ,螺栓材料为5.6级的35钢,螺栓个数14,使F''=1.5F,采用石棉铜皮垫片,工作温度低于15℃。
解 1.计算各力大小1)计算每个螺栓承受的最大工作载荷气缸最大载荷N D Q 12566414400p 422=⨯⨯=∙=ππ 螺栓最大工作载荷N F 897614125664z ===θ则工作载荷F 在0~8976N 之间变化。
2)剩余预紧力N F F 1346489761.51.5=⨯==''3)螺栓最大拉力N F F F 224401346489760=+=''+=4)预紧力 N F F F 1525989760.8-2240c c c -2110=⨯=+='' 5)许用拉应力 按控制预紧力取安全系数[n]=1.5,查《机械零件手册》知[][]2b 2b /2001.5300n /mm 300mm N N ====σσσ,且。
2.按静强度计算螺栓尺寸 []mm F 13.622003.14224401.341.34d 01=⨯⨯⨯=⨯=σπ 3.螺栓疲劳强度校核1)计算各参数危险剖面积22211183.7mm 15.29443.14d 4=⨯==)(πA ②螺栓受最大应力210max /16.1227.18322440/mm N A F ===σ ③螺栓受最小应力21min /06.837.18315259/mm N A F =='=σ ④螺栓应力幅 2minmax a /55.19206.8316.1222mFS N =-=-=σσσ ⑤螺栓平均应力2minmax a min /102.61206.8316.1222N =+=+=σσσ ⑥查《机械零件手册》知平均应力的折算系数 0.25=σψ疲劳极限 21-/210mm N =σ又查知 0.90.873.45k ===βεσσ,, 则综合影响系数 4.40.90.873.45k k =⨯==βεσσσ 2)疲劳强度校核按应力幅规律计算,有 [][][]5.1n 63.14.45.155.1921055.19k n n 01-a a =>=⨯⨯===σσσσσσ 满足强度条件,安全。
四、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疲劳可靠性与静载可靠性相比更加复杂,不仅需要考虑可靠性随载荷循环次数的变化,而且需要考虑强度(应力)幅值和均值的综合影响以及材料疲劳强度同结构疲劳强度之间的关系;S 形态和各随机变量2)联结螺栓的疲劳可靠性随时间而不断降低,变化的趋势与N的影响相关,在寿命期内的最低可靠度是是结构承受了N循环载荷作用后的可靠性;3)在实际工况中,对联结螺栓的可靠性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是确保螺栓预紧力大于最大工作载荷,且尽量降低联结相对刚度。
五、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对策5.1调整螺纹牙的受力分配即使是制造和装配非常精确的螺栓和螺母,传力时其旋合各圈螺纹牙的受力也是不均匀的。
螺栓受拉。
螺距增大;而螺母受压。
螺距减小。
由于螺栓刚度比螺母刚度小得多,螺栓螺距的增大量也远大于螺母螺距的减小量。
这种螺距变化差主要靠旋合各,螺纹牙的变形来补偿。
即各圈螺纹牙的变形是不同的,从传力算起的第,螺纹变开多最大,因而受力也最大,以后各,递减。
螺纹旋合圈数越多。
受力不均匀程度也越显著。
5.2增大被联接件刚度减小附加应力附加应力主要是弯曲应力,由于螺纹牙根对弯曲很敏感。
因此。
弯曲应力常对螺栓断裂起关键作用。
如果被联接件刚度不够螺栓受偏心载荷如钩头螺栓。
将会引起弯曲应力。
此外。
被联接件螺栓头部螺母等的支承面倾斜。
螺纹孔不正。
也会引起弯曲应力。
减小或避免弯曲应力的措施有保证被联接件具有足够刚度,尽量少用钩头螺栓,工艺上保证螺纹孔轴线与联接中各支承面垂直,在结构上采用球面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