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件(共18张PPT)

浙教版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一 陈
本 节 课 重 点
2020/12/2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正确认识计算机本质,使用word为计算机设 计一张海报。
包括计算机本质,功能,特征,发展等。
资料可通过课本以及网络搜索获取。
2020/12/2
3
1.阅读课本,归纳计算机本质,功能,特征 2.利用浏览器搜索引擎,补充计算机发展
2020/12/2
4
按照时间线总结:
第一代 电子管 第二代 晶体管 第三代 中小型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020/12/2
5
2020/12/2
埃尼阿克(普遍意义上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6
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
2020/12/2
7
图灵(计算机之父)
2020/12/2
8
计算机在日常领域的应用?
2020/12/2
9
计算机在日常领域的应用常领域的应用?
2020/12/2
11
计算机在日常领域的应用?
2020/12/2
12
2020/12/2
计算机本身只能对二进制进行运算。
所有信息通过编码变为数据。
计算机本质是信息处理,即是计算。
13
阅读书本归纳特征:
1、速度快 2、准确性高 3、存储容量大 4、自动化程度高 5、逻辑能力强
2020/12/2
14
2020/12/2
结合网络查找的资料。 完善“计算机”名片。
思考:为了完成名片的 制作,解决问题经过了
哪几个步骤?
15
1.分析问题 2.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章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

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材分析该课在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计算机的基本特征,计算机并非无所不能以及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半步骤。
本节内容属于信息的加工和表达内容。
信息加工和表达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表达,信息资源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承接作用。
学情分析该课学习者是高一的学生,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初中及其高中前半部分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
但是对计算机解决问题没有本质上的认识,会简单的操作,而对什么是计算机,它的基本功能,特征,解决问题过程等并不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1.具备辨别计算机配置是否优良的一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给人们带来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1.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2.计算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
3.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提问:请同学们回顾小学,初中的时候是如何借书呢?需要哪些材料?需要登记什么信息?(借书证,借书卡,根据分类找书,填写借书证,填写借书卡。
)现在同学们是如何借书的?(借书卡,电脑搜索书目,刷卡登记借阅信息。
)总结:如此方便的图书馆借阅,都得益于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引出新课)(标题板书)二、新课讲授提问:计算机无处不在,除了我们习惯使用的计算机外,它还是一个百变金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很多产品中,那么它都存在于哪里呢?播放视频,介绍现代计算机应用于哪些领域,与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息息相关。
(ATM机,POS机,汽车,火车,飞机,家用电器等。
)总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提问:计算机为什么会被如此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它到底具备怎么样的特殊本领?提示并揭示答案:计算机,为什么称之为计算机?因为计算机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计算。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1.2 操作系统的使用让学生熟悉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理解操作系统的种类。
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使用桌面和任务栏等。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种类。
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文档,编辑文本,设置字体和段落等。
2.2 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应用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如插入图片,创建表格,设置页眉和页脚等。
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操作,提高文档的制作效果和质量。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3.1 电子表格软件概述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作用,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种类。
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表格,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等。
3.2 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功能,如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公式和函数的应用等。
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操作,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4.1 演示文稿软件概述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功能和作用,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种类。
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演示文稿,添加幻灯片,编辑文本等。
4.2 演示文稿软件的高级应用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高级功能,如插入图片,创建动画,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等。
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高级操作,提高演示文稿的制作效果和质量。
第五章:网络基础与应用5.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如网络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拓扑等。
5.2 互联网的使用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导入课程上课之前我们回顾一下上一章的几个知识点。
随意抽背几位同学。
第一个问题,评价网络信息资源我们有哪三种方式?第二个问题,检索信息我们采用哪几种搜索方式?如果保存网页时,只保存文本文件,将得到什么文件?好,大家表现还不错。
那么这节课我们要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学习新的章节。
为计算机设计一张名片: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工具,那么一个问题:“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不是就只能是我们平时使用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展开新课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应用随处可见。
我们去超市买东西,收银台的付款机器,我们去银行存取款的ATM机,他们都是不同形式的计算机。
以此类推,大家可以再举几个例子吗?自动洗衣机……所以在我们这里提到的“计算机”其实是指它的一个宏观概念,它的实质就是“微处理器”。
计算机之所以叫计算机,因为它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计算,这里的计算不仅指数据计算也指逻辑计算。
其实目前公认的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诶尼阿克当初研发出来就是为了计算弹道的。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发生过很多有趣又热血的故事,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阅艾伦图灵的人物传记,或者冯诺依曼的传记。
我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的计算机经历了四代发展,它的核心元器件,就是处理器的构成,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从以前的大体积到现在的轻薄,都是经历了一次次技术的革新。
正是因为科技发展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好,才多方面发展。
下面我们观看一个几分钟的短视频,讲述计算机整体的发展演变。
从视频上看,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且成本相对来说也在降低。
其实在计算机处理器的发展上,有一个比较著名的理论“摩尔定律”,这是由因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他认为价格不变时,每经过18-24个月,集成电路上的元器件会增加一倍,性能也提升一倍。
换个角度,我们同等价格买到的电脑手机,今年的肯定比去年的好,也类似于这种道理。
2019-2020年高一信息技术《第06课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案

2019-2020年高一信息技术《第06课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案问题引导本节课,我们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2、数据与信息有何不同?3、计算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为什么说计算机不是万能的?5、用计算机处理信息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6、为什么说学习算法和编程知识很有必要?教学活动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几乎无所不在。
小到手机、家用电器,大到飞机、汽车。
还有取款用的自动取款机(ATM),买东西时用的销售点终端机(POS),买车票机票所用的自动售票机……它们都在使用计算机或嵌有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芯片的设备进行信息处理工作。
计算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
自动取款机(ATM)收银pos机地铁自动售票机一、计算机的基本功能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计算机本身的特点,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地执行指令。
二是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本身只能对二进制数进行运算,所以它最初的应用仅限于科学计算领域。
现在,计算机能够在众多领域里应用,是因为人们发现了把各种形态的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方法,从最初的文字,到后来的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都能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处理。
在某些人看来,计算机似乎无所不能。
实际上,计算机是“笨拙”的,它只是一堆由集成电路构成的高速电子开关,只会按照程序的规定执行指令。
计算机一般只“认识”数十条到数百条不同的指令。
实际上这些指令只有算术(如+、-、*、/)和逻辑运算(如and、or、not)、存储、输入输出以及控制、转移等几种基本功能。
所以,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计算(puting),信息加工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完成的。
2、人类社会计算工具的演变人类社会的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石块、结绳,到算筹,直至电子计算机的演变,计算速度越来越快、计算精度越来越高,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一章至第五章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信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
3. 演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1.2 计算机简介【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教学活动】1. 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2.1 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理解硬件设备的作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分类、作用。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分类。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作用。
2.2 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掌握软件的分类和使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分类、使用。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
2.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使用。
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2. 讲解如何使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第三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3.1 操作系统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教学活动】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
2. 讲解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3.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目标】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桌面操作、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信息技术基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三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具体内容包括:3.1节计算机硬件组成,3.2节计算机软件概述,以及3.3节操作系统简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理解各硬件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了解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计算机硬件模型、计算机软件安装盘、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分类和功能,以及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硬件,对照教材了解各部件的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计算机软件分类及操作系统的作用,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相关问题。
7.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所学知识,讨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硬件组成: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等。
2. 计算机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软件等。
3. 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2)列举三种计算机软件分类,并分别给出至少一个实例。
(3)谈谈你对操作系统的认识,以及它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知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学习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浙教版信息科技三上 第3课 了解信息处理工具 教案2

3.教师引出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计算机及其组成,以及如何使用计算机处理简单问题。”
1.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我们通常会用手机或电脑搜索资料,用纸笔写作业等。”
2.学生分组讨论各种信息处理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
3.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简单问题。
重点
了解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难点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
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每天都会处理很多信息,比如收发邮件、写作业、搜索资料等,那么你们是怎么处理这些信息的呢?”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并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自评和互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第
课题
了解信息处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信息处理工具,例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教材将介绍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特性,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材还关注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网络素养。本课注重实践和探索,让学生在游戏和互动中体验信息处理工具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信息科技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教学活动
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3minutes 提问:
请同学们回顾小学,初中的时
候是如何借书呢?需要哪些材
料?需要登记什么信息?
(借书证,借书卡,根据分类
找书,填写借书证,填写借书
卡。
)
现在同学们是如何借书的?
(借书卡,电脑搜索书目,刷
卡登记借阅信息。
)
思考提出的
问题,并自
由发言。
通过学生回忆自身经
历过的图书借阅手续
的改变,感受现代信
息处理工具计算机给
我们的生活带了了极
大的便捷,激发学生
的兴趣,并引出新课。
章节名称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学时 1
设计理念更多的关注学生,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去,单纯的讲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
本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进行设计。
教材分析该课在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计算机的基本特征,计算机并非无所不
能以及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半步骤。
本节内容属于信息的加工和表
达内容。
信息加工和表达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表达,信息资源的管
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承接作用。
学情分析该课学习者是高一的学生,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初中及其高中前半部分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
但是对计算机解决问题没有本质上的认识,会简单的操作,而对什么
是计算机,它的基本功能,特征,解决问题过程等并不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具备辨别计算机配置是否优良的一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给人们带来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教学重点 1.理解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2.计算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
3.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总结:
如此方便的图书馆借阅,都得益于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引出新课)
(标题板书)
新课1
4minutes 提问:
计算机无处不在,除了我们习
惯使用的计算机外,它还是一
个百变金刚,以不同的形式存
在于很多产品中,那么它都存
在于哪里呢?
展示:
播放视频,介绍现代计算机应
用于哪些领域,与人们的生活
又是怎样息息相关。
(ATM机,POS机,汽车,火车,
飞机,家用电器等。
)
总结:
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
重要工具。
思考并自由
发言。
观看视频
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和
视频播放介绍,使得
学生理解计算机是现
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
要工具并感受到计算
机给我们的日常生活
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
和有效性,解决教学
重点之一。
新课2
4minutes 提问:
计算机为什么会被如此广泛的
应用到各个领域?它到底具备
怎么样的特殊本领?
提示并揭示答案:
计算机,为什么称之为计算
机?
因为计算机最最基本的功能就
是计算。
总结强化:
总结同学们对于计算机具有什
么本领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
案,并且指出这些功能都是计
算机的基本功能,而基本功能
的本质就是计算。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板书)
思考并自由
发言。
通过同学思考并回答
问题,解决计算机的
基本功能是计算这个
问题。
新课3 15minutes 提问: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如此“简
单”,那么为什么计算机会得到
人们的青睐呢?主要原因是什
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书本之
后回答问题。
)
(板书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
提问:
如果同学们要去购买一台计算
机,如何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
行选择?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进行讨
论,并作好相关的记录。
)
请两组同学阐述讨论结果。
总结
当前计算机的主流配置。
快速浏览
《3.1.2计
算机的基本
特征》内容,
回答问题。
以四人小组
为单位进行
讨论,并记
录。
浏览书本的形式了解
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从三个基本特征的角
度入手,同学们以小
组讨论的形式,讨论
现在计算机的主流配
置,从而对计算机的
基本特征有了更加感
性的认识。
通过讨论总结,使学
生具备辨别计算机配
置是否优良的一般能
力。
新课4 10minutes 给出问题:
一位同学的质量是50kg,重力
加速度g=10N/kg,求这位同学
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提示:
这个问题每一位同学都会求,
我们今天得目的不是简单的算
出结果是多少,而是要来分析,
解答这个问题的步骤。
请同学
回答:你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
的。
板书解答过程。
(看题目,列出
公式,计算结果)
引出: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
骤。
板书。
解答
回答问题
根据解答最简单的求
重力的题目,引出计
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
步骤,能让学生迅速
的理解,不感到陌生,
从而较好的掌握计算
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
骤这一内容。
新课5 3minutes 提问:
我们讲了有关于计算机的基本
功能,基本特征,也讲了它解
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那么,计
算机是不是万能的呢?我们能
够用计算机解决一切问题吗?
总结:
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它只会按
照人编制的程序行事,不能脱
离程序的安排自主的去完成任
何工作。
计算机不具备人所独
有的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
计算机只能做人让它做的事。
思考回答
课堂总结5minutes 回顾: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计算机的
基本特征,计算机解决问题的
一般步骤,现在计算机的主流
配置。
课堂总结,强化课堂
知识。
板书设计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重要工具
基本功能:计算
基本特征:1.速度快——CPU(intel酷睿双核,AMD)
2.准确性高——品牌
3.存储容量大——硬盘容量(250G,320G),内存(2G,4G)
解题过程:
读题目———>写公式———————————>计算
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用计算机处理
评价本堂课的设计,基本上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讨论的形式,
让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