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一次函数讲解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讲解

一次函数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正比例函数是当y=kx+b中b=0时特殊的一次函数。
2.待定系数法确定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通常已知一点便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两点便可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3.一次函数的图像:正比例函数y=kx(k≠0)是过(0,0),(1,k)两点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y=kx+b(k≠0)是过(0,b),( b,0)两点k的一条直线。
4.直线y=kx+b(k≠0)的位置与k、b符号的关系:当k>0是直线y=kx+b过第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过第二、四象限;b 决定直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b>0直线交y轴于正半轴,b<0直线交y轴于负半轴。
5.直线L1与L2的位置关系由k、b来确定:当直线L1∥L2时k相同b不同;当直线L1与L2重合时k、b都相同;当直线L1与L2相交于y轴同一点时,k不同b相同。
6.一次函数经常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相联系。
二、中考题型例析1.一次函数的图象例1 (2003·福州)如果直线y=ax+b经过第一、二、三象限,那么ab____0( 填“>”、“<”、“=”).分析:已知直线y=ax+b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可先画出草图,由图可知a>0, b>0或根据直线y=kx+b中当k>0直线过第一、三象限,b>0时交y轴于正半轴来判断.解:由题意可画出草图,由图可知a>0,b>0,∴ab>0,故答案为>.答案:>.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一次函数y=kx+b中k、b 的符号与直线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例2 (2003·青州)下列图形中,表示一次函数y=mx+n与正比例函数y=mnx(m、 n是常数且mn≠0)图象是( )O x yAO xyBO xyCOxyD解析:对于两不同函数图象共存同一坐标系问题,常假设某一图象正确而后根据字母系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来判定另一图象是否正确来解决问题.例如, 假设选项B中的直线y=mx+n正确则m<0,n>0,mn<0则正比例函数y=mnx则应过第二、四象限,而实际图象则过第一、三象限,∴选项B错误.同理可得A正确.答案:A.2.一次函数的性质例3 (2003·甘肃)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2),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则这个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分析:由一次函数图象过点(1,2),可先设出解析式为y=kx+b(或y=kx)将点(1,2)代入其解析式.但函数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这一条件不能丢.解:(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或y=kx)(k≠0)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则k>0,将(1,2)代入y=kx+b,得2=k+b,即k=2-b.不妨取k=1,得b=1.∴解析式为y=x+1;取k=2,得b=0,∴解析式为y=2x;取k=3,得b=-1,∴解析式为y=3x-1;…∴满足条件的解析式有无数个,故答案为:y=x+1或y=2x或y=3x-1等等.点评:本题中是确定解析式的开放性的题目,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抓准已知条件中函数的性质来思考.3. 一次函数的应用例4 (2003·哈尔滨)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中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分别是正比例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请分别求出表示轮船和快艇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轮船和快艇在途中(不包括起点和终点)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问快艇出发多长时间赶上轮船?分析:由已知条件可设两条直线分别为y=k1x(k1≠0)或y=k2x+b(k2≠0),然后根据图象给出的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确定(1)中的两条直线;(2)由图可得轮船8h行160km,快艇4h行160km,分别求其速度;(3)根据追及问题中“快者路程- 相距路程=慢者路程”可求解.解:(1)设表示轮船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为y=kx,由图象知:当x=8时,y=160.∴8k=160,解得k=20.∴表示轮船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为 y=20x.设表示快艇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为y=ax+b.由图象知:当x=2时,y=0;当x=6时,y=160.∴021605a ba b=+⎧⎨=+⎩解得4080ab=⎧⎨=-⎩∴表示快艇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为 y=40x-80.(2)由图象可知,轮船在8h内行驶了160km,快艇在4h内行驶了160km,故轮船在途中的行驶速度为1608=20(km/h),快艇在途中行驶速度为1604=40(km/h).(3)设轮船出发xh快艇赶上轮船.20x=40x-80,x=4, ∴x-2=4-2=2.答:快艇出发2h赶上轮船.点评:本题主要通过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弄清交点的意义是关键,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一典型例题:例1:(2008乌兰察布)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m/s)是气温x(℃)的一次函数,下(2)气温23x=℃时,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s后才听到声响,那么此人与烟花燃放地约相距多远?解:(1)设y kx b =+,3315334b k b =⎧∴⎨+=⎩, 35k ∴=, 33315y x ∴=+ (2)当23x =时,323331344.85y =⨯+=. 5344.81724∴⨯=.∴此人与烟花燃放地相距约1724m .例2:(2007南充)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4,0),点P 在直线y =-x +m 上,且AP =OP =4.求m 的值.解:由已知AP =OP ,点P 在线段OA 的垂直平分线PM上.如图,当点P 在第一象限时,OM =2,OP =4.在Rt △OPM 中,PM== ∴ P (2,.∵ 点P 在y =-x +m 上,∴ m =2+当点P 在第四象限时,根据对称性,P '((2,-. ∵ 点P'在y =-x +m 上,∴ m =2- 则m 的值为2+2-例3:(2007晋江)东从A 地出发以某一速度向B 向A 地而行,如图所示,图中的线段1y 、2y 分别表示小东、小明离B 地的距离(千米)与所用时间(小时)的关系。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定义与定义式: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y=kx+b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 (k为常数,k≠0)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 (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 b取任何实数)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1.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2.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3.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4.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5.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6.初中生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7.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8.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学习总结我我我。
初二下册数学一次函数

初二下册数学一次函数
一、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是指具有形式为y = kx + b的函数,其中k和b为常数,
且k不等于0。
其中k为斜率,代表函数曲线在坐标系中的倾斜程度,b
为截距,代表函数曲线与纵轴的交点。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斜率k:斜率k越大,函数曲线越陡峭;斜率k为正数时,函数曲
线从左下向右上倾斜,表示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为正相关关系;斜率
k为负数时,函数曲线从左上向右下倾斜,表示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为负相关关系。
2.截距b:截距b决定函数曲线与纵轴的交点位置,当b为正数时,
表示y轴上的点在原点上方;当b为负数时,表示y轴上的点在原点下方。
3.零点:一次函数的零点是指x满足y=0的点,即函数曲线与x轴的
交点。
4.初中相关知识:初中数学学过了坐标系,理论上我们可以利用一次
函数绘制一个准确的直线图形。
一次函数讲解

一次函数讲解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函数之一。
它是一种线性函数,由一个常数和一个一次项组成。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应用以及解题技巧。
一、定义一次函数也称为线性函数,其定义为:f(x) = kx + b,其中k 和b分别是常数,x是自变量,f(x)是因变量。
其中,k称为函数的斜率,b称为截距。
二、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其中,斜率k表示这条直线的倾斜程度,正斜率表示直线向上倾斜,负斜率表示直线向下倾斜,斜率为0表示直线水平。
截距b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
三、性质1.一次函数是一种线性函数,其图像是一条直线。
2.斜率k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正斜率表示直线向上倾斜,负斜率表示直线向下倾斜,斜率为0表示直线水平。
3.截距b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
4.一次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成正比例关系。
5.一次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值域为实数集。
四、应用1.物理学中,一次函数可以用来描述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2.经济学中,一次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商品价格、销售量等经济变量的关系。
3.工程学中,一次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电压、电流等工程量的变化规律。
4.统计学中,一次函数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线性趋势。
五、解题技巧1.求斜率k:斜率k可以通过两个点的纵坐标之差除以横坐标之差来求得。
2.求截距b:截距b可以通过直线与y轴的交点来求得。
3.求函数解析式:可以通过已知的两个点的坐标来求得函数解析式。
4.求函数值:可以直接代入自变量的值来求得函数值。
六、例题解析1.已知一次函数y = 2x + 3,求当x = 5时的函数值。
解:将x = 5代入函数中,得到y = 2 × 5 + 3 = 13。
因此,当x = 5时,函数值为13。
2.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2,当x = 3时,y = 5;当x = 4时,y = 8。
求函数解析式。
解: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列出如下方程组:k × 3 + 2 = 5k × 4 + 2 = 8解得k = 1。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乎

Hale Waihona Puke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初二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指形如y = ax + b的函数,其中a和b是常数,且a不等于0。这 种函数也被称为线性函数,因为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在一次函数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a表示直线的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当 a大于0时,直线向上倾斜;当a小于0时,直线向下倾斜;当a等于0时,直线是水平的。
b表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即直线与y轴的交点。当b大于0时,直线在y轴上方交点;当b 小于0时,直线在y轴下方交点;当b等于0时,直线与y轴相交于原点。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通过两个点就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如果已知直线上的两个点 ,可以利用这两个点的坐标来确定a和b的值,从而得到函数的具体表达式。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性质,6大考点+例题解析,抓紧记!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性质,6大考点+例题解析,抓紧记!考纲要求: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平移的方法.3.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4.一次函数的与三角形面积的问题.命题趋势:一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及其实际应用,有时与方程、不等式相结合.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考数学一次函数知识梳理:一、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就成为y=kx(k是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二、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一次函数的图像(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点(0,b)和(-b/k,0)的一条直线.(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是经过点(0,0)和(1,k)的一条直线.(3)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知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取两个点即可.2.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可由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平移得到,b>0,上移b个单位;b<0,下移|b|个单位.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四、一次函数与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1.y=kx+b与kx +b=0直线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kx+b=0的解,方程kx+b=0的解是直线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2.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它们的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是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对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3.一次函数的平移y=kx+b遵循左加右减原则如果向左平移a个单位,可得y=k(x+a)+b如果向上平移a个单位,可得y=kx+b+a 通过以上对一次函数的整体了解和综合的学习,快速掌握一次函数,就从下面的六大考点出发,每个考点的精髓和解题的技巧唐老师都在例题的下方给大家进行了总结,记得一定要牢记。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课件

进阶习题
01
A. (4,4) 或 (-4,-4)
02
B. (4,-4) 或 (-4,4)
03
C. (-4,8) 或 (4,-8)
04
D. (-4,-8) 或 (4,8)
高阶习题
1
高阶习题1:已知一次函数 y = kx + b(k≠0) 经过点 (0,2),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4,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
A. y = x + 2 或 y = -x + 2
3
B. y = x - 2 或 y = -x + 2
高阶习题
01
C. y = x + 2 或 y = -x - 2
02
D. 以上都不对
03
高阶习题2:已知一次函数 y = kx + b(k≠0)的图象经过点 P(3,4),它与 x、 y 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 A、B 两点,且 OA+OB=15,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
详细描述
斜截式为 $y = mx + b$,其中 $m$ 是斜率,$b$ 是截距。这种形式简洁 地表示了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便 于理解和计算。
一次函数的点斜式
总结词
点斜式是一次函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用于描述通过某一点的直线方程。
详细描述
点斜式为 $y - y_1 = m(x - x_1)$,其中 $(x_1, y_1)$ 是直线上的一个点,$m$ 是斜率。该形式通过一个已知点和斜率来表示直线方程,具有更强的实际应用价 值。
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函数的性质和特点应通过理解来掌握,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公式。
多做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一次函数的运用,提高解题能力 。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知识点1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知识点2函数的图象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轴的交点,直线与x轴的交点。
.不必一定选取这两个特殊点.画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即可.知识点3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性质(1)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①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②k﹤O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①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上;②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上;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4)由于k,b的符号不同,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也不同;①如图所示,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如图所示,当k>0,b③如图所示,当k﹤O,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如图所示,当k﹤O,b﹤O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5)由于|k|决定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的大小,k相同,说明这两个锐角的大小相等,且它们是同位角,因此,它们是平行的.另外,从平移的角度也可以分析,例如:直线y=x+1可以看作是正比例函数y=x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知识点4正比例函数y=kx(k≠0)的性质(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必经过原点;(2)当k>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当k<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知识点5点P(x0,y0)与直线y=kx+b的图象的关系(1)如果点P(x0,y0)在直线y=kx+b的`图象上,那么x0,y0的值必满足解析式y=kx+b;(2)如果x0,y0是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一对对应值,那么以x0,y0为坐标的点P(1,2)必在函数的图象上.例如:点P(1,2)满足直线y=x+1,即x=1时,y=2,则点P(1,2)在直线y=x+l的图象上;点P′(2,1)不满足解析式y=x+1,因为当x=2时,y=3,所以点P′(2,1)不在直线y=x+l的图象上.知识点6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1)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x,y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k的值.知识点7待定系数法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未知系数也叫待定系数.例如:函数y=kx+b中,k,b就是待定系数.知识点8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一般步骤(1)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2)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组);(3)求出k与b的值,得到函数表达式.思想方法小结(1)函数方法.(2)数形结合法.知识规律小结(1)常数k,b对直线y=kx+b(k≠0)位置的影响.①当b>0时,直线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b﹤0时,直线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②当k,b异号时,直线与x轴正半轴相交;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k,b同号时,直线与x轴负半轴相交.③当k>O,b>O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k>0,b=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