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奇方文档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奇方文档.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奇方
有一种中草药叫黄花铁线莲,北方作透骨草入药,北方好多县房前屋后、田边地头到处都有,土名叫鸡蔓、火蔓、狗蔓、拉拉蔓,也有叫蒿蔓、麻布草、羊羔草的。取夏天的蔓、花、叶或秋后的籽和白毛,捣乱如泥,干的可少加水,然后患处挨肉先放一张麻纸或卫生纸,把捣乱的透骨草外敷在麻纸上,只敷八至十分钟就马上去掉,每天一次,连用三天治好,严重者休息三天,再敷一疗程。

不管痛了十年、二十年,只要是‘风湿性关节炎’用此方都可治好,但有三点必须注意:一、敷的时间绝不可延长,时间长会起大水泡,起泡后按烧疮治疗,注意不要感染;二、春天刚上来的幼苗毒性更大,很难掌握敷的时间,最好不用;三、近几天患处贴过伤湿止痛膏一类药物的当下不可用,因为更容易起泡。



准提咒的意义 「南无」(namah)是归命的意思。「飒哆喃三藐三勃陀俱胝南」是七千万正等觉。「怛侄他」「即说咒曰」。这句常常出现在一般的咒语之中,「怛侄他」之前的咒语是归敬文,接下来的是咒语的中心内容。「唵」。是咒的起音。唵字是皈命。也可以说是咒的起始。「折隶」是觉动。「主隶」
「主隶」是生起。 「准提」是清净。「娑婆诃」是成就的意思。 整句咒意是:由觉动,大觉之动,而生起清净的成就。依此咒意看来,「觉动」是属于大悲心遍起的作用。所以他的体性是清净的。而以清净的体性生起大悲作用。 这都是由于七十七俱胝佛所共同加持。 想必是曾有人對於鏡壇法提出批評,
所以才有這段的解釋。其實鏡壇法不只準提法特有,以下節錄其他有關鏡壇的修法:(11:55:47)
(1)準提問事鏡壇(出自:准提三經) a、叉手捧雜花,咒千八遍,散一鏡面;又於鏡前正觀,誦咒亦千八遍,得見佛菩薩像,應咒花百八遍,而散供養,隨請問法,無不決了。(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11:56:11)
b、或於淨潔鏡面,以好花念誦一百八遍,散置鏡上使者即現鏡中。復以前法更取好花,散鏡面上,即有善惡相自現鏡中。(佛說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11:56:21)
c、又法,取一明鏡置於壇中,先誦真言加持花一百八遍已,然後又誦真言,一遍一擲打鏡面,於鏡面上即有文字現,說善惡事。(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 “七俱胝”是无量无边的意思,“准提”表示清净,七俱胝准提佛母是说无量无边那么长远的时间以来,有很多修行者因

为修习清净的准提妙法而终得成佛,故称(11:56:31)
为“准提佛母。”(11:56:46)
三、准提菩萨法要 准提菩萨为观世音菩萨的一种神变像,其身常出现在人道与天道以渡此两道的众生。人天两道的众生,不论其食肉、喝酒、嫁娶与否,只要能有清净心能不著世间诸相者皆可修准提法(11:56:58)
(一)在显教可念诵“南无准提菩萨”圣号,可消无始以来及现世所造之贪业,可免除因贪所起之地狱苦报。恭敬一心称念此圣号可得人天褔报,求官位得官位,求子女得子女,求财富、健康、长寿等亦皆能如愿。(11:57:16)
“准”为不空,绢索为“胝”,“准提”不空绢索菩萨也,或为多罗菩萨 金刚藏 菩萨,是六道中救度天道及人道之观世音菩萨,是释迦如来之化身。 (11:57:38)
修习准提法要有成就除了坚守五戒十善外,最重要是行者要有长住人天两道以渡众生的大愿力,准提化身是否得以修成,此愿力是最重要的关键。(11:57:47)
准提化身菩萨修行开始一般尚在地前位,行者往生后,此化身菩萨可以人身或天身出现在人道或天道中,继续渡生修行,直到修成不退转的“地上位”准提化身菩萨才算成功,在地前位时,若对人天善法不能坚守,或对永住人天渡生愿力不能持续,则可能产生“退转”,无法保住化身菩萨。(11:58:07)
准提坛法,只须准备准提宝镜即成,不须像其它坛法,要拣选净处,香泥涂地,广造佛像,多用供具,因此方便易修。且对镜诵咒,久之可从镜中知未来事(当本尊从准提镜中示现时,可用上师降魔咒测其真伪)。 (11:58:23)
功德简介: 此咒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出自《准提陀罗尼经》。 (11:58:50)
佛言: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增寿无量。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余病!若不消灭,无有是处。(11:59:04)
若诵满四十九日,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随其,所有善恶心之所念,皆于耳边一一具报。若有无福、无相、求官不遂、贫苦所逼者,常诵此咒,能令现世得轮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称遂(禅宗《传灯录》中引古人云: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是也)。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11:59:28)
一切随心。(若只诵“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咒心亦可,准提菩萨同样感应;若时间和地点不便,或卧或坐或立或行,均可诚心念诵,出声默念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