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1.常见的碳单质:自然界中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人工生产的无定形碳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新发现的碳单质有C 60、C 70、C 84、C 240、碳纳米管、碳片等。

前六种碳单质化学式都是C (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完全燃烧后都生成CO 22.各碳单质的物理特性和用途: ⑴金刚石:○1为金刚石很坚硬,所以可用于做钻头、切割玻璃 、切割大理石等 ②天然金刚石经加工琢磨后变得璀璨夺目,所以可做钻石。

⑵石墨: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可作电极;因石墨很软且为黑色,所以可作铅笔芯;因石墨有润滑性,所以可作润滑剂,因熔点高,所以可作高温润滑剂。

⑶木炭:因木炭有可燃性,所以可作燃料,也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⑷炭黑:用于制造墨水,也可做轮胎的添加剂以增加耐磨性。

⑸焦炭:常用于冶炼金属。

⑹活性炭: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所以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冰箱去味剂,或用于自来水净化。

若把它放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观察到紫色液体变浅甚至变成无色,此过程是物理变化。

注意:碳纳米管的吸附能力最强,木炭也有吸附性但比活性炭弱;即吸附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碳纳米管、活性炭、木炭。

3.各个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4.碳单质补充说明:⑴C 60、C 70、碳纳米管是新发现的物质,物质类别都属于单质,但分别由碳六十分子、碳七十分子、碳纳米管分子构成。

⑵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如:金刚石很硬可作钻头;石墨很软且为黑色可作铅笔芯。

5.由碳可知,一种元素有可能形成多种单质,故,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单质、混合物,但不可能是化合物。

6.影响物质用途的因素主要是物质的性质,但还有造价、是否容易获得、是否环保等。

7.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但化学性质相同,因为都由碳元素组成。

8.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⑴常温下碳化学性质不活泼,如:①古代字画年深日久不变色是因为墨水中含碳,而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点拨 本题以减缓“温室效应”为命题背景,从不同角度采取措施,以及处理 过程中引发的新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社 会的决策意识有积极作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全球气温升 高(温室效应),致使两极冰山融化,淹没沿海城市,由于气温升高,水分过 度蒸发导致土壤沙漠化,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减缓温室效应 的措施可以从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两个方面入手,如大量植树造林、提 倡使用新能源、对工厂排放的废气净化处理等。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澄江三中 陈荣明
金刚石 ,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 刻划玻璃(制作钻 1.在碳单质家族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 机钻头) ;最软的是______ 石墨 ,可用于制铅笔芯 (作干电池电极) ,它们虽然组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原子排列方式 不同,从而使它们的________ 物理 性质 成元素相同,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含碳的燃料,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
两极冰川融化淹没沿海城市、 会引起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导致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室效应
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变坏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减缓这种现象的发生, 可提出的建议有
澄清石灰水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_________________ 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 的试剂是___________
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 我能看到
低的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 不能燃烧也不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的性质, 灭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推知二氧化碳用途之一是_____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 60等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见课本略)。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O 2和O 3 ,红磷和白磷等。

金刚石、石墨他们物理性质差异原因: ,但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原因: 。

木炭、活性炭具有 ,因为具有 。

2、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山水画和书法等能保存很久)。

2)、高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①可燃性:C+O 2===CO 2(O 2充足),2C+O 2===2CO(O 2不充足);②还原性:C+2CuO===2Cu+CO 2↑ 现象: 。

注意事项:待试管冷却后再倒出粉末(防止灼热的铜和氧气反应重新生成氧化铜)。

3、二氧化碳(CO 2):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自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酸能使 色的石蕊试液变成 色。

);但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③能与石灰水(Ca(OH)2溶液)反应: (该反应用于签别CO 2)。

4、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1、反应的药品: 和 。

2、反应原理: 3、制取装置:发生装置类型:固+液→气,收集装置:只能用 法。

4、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固体药品,连接仪器,注入液体药品,③检验并收集CO 2:检验:用 ,验满: 。

5、注意事项:长颈漏斗应插入到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处逸出)5、一氧化碳(CO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接近空气,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有毒性:CO 极易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再与氧气结合,使人缺氧而窒息死亡;②可燃性:2CO+O 2===2CO 2 ; ③还原性: ,反应现象: 注意事项:①先充CO 气体再加热(防止CO 不纯引起爆炸),先停止加热后停止充CO 气体(防止灼热的铜和氧气反应重新生成氧化铜)[气灯灯气];②尾气用燃烧的方法处理掉。

点燃 点燃 高温 点燃6、概念和原理等其他知识点:还原反应、氧化剂: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还原剂:的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合理即 ⁠
可) (任写一条)。
1
2
3
4
5
6
7
考点2 CO与CO2的性质及用途 3. (娄底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 金刚石和石墨都很硬
C.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D. 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 4.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B)
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类型三 气体的检验和鉴别 7. 下列操作方法中,鉴别二氧化碳、氧气两瓶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D ) A. 测量两瓶气体的密度 B. 测量气体的溶解性 C. 称量两瓶气体的质量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B. 用MnO2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 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CO2和O2 D. 用检验燃烧产物的方法来区分CO和H2
烯),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这种单层的石墨片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 奇特性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在电子、复合材 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
1
2
3
4
5
6
7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中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 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 进新陈代谢。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 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全单元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全单元复习
4、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diànjí)的是( )
A.D金刚石 B. 活性炭 C. 炭黑 D. 石墨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A.北宋(běi sònɡ)画家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保存至
今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将C60分子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方面的研究, 我国以取得许多成就
MnO2
23OK2C↑lO3=△2KCl+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A
BCDE
A
B
C
D
E
所选制取的气体(qìtǐ)
氧气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所用药品名称
有关化学方程式 所选用的发生装 置
过氧化氢(ɡuò yǎnɡ huà 大理石(或石灰
qīnɡ)溶液、二氧化 石)、稀盐酸
锰 MnO2
CaCO3+2HCl=CaCl2+
No 防止红色物质被氧化,又要防止试管破裂必须对小明的装置进行改进。(可叙述(xùshù),
可图示)。把玻璃导管中间接一段胶皮管,胶皮管处夹上止水夹。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 质量为46.7g(不含烧杯质量),假定钙片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Image
12/11/2021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鉴定
验满
二4氧. 化碳
CO2
澄的石清灰(水chéngq涂īng)有石燃口灰烧水(rá的nshā玻o)的璃木片条盖接在近瓶口瓶
滴有紫色石蕊的滤纸接触瓶口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只能
收集(shōují)CO2该选择下列哪一装置? 选择B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xiàngshàng)
排 空气集气法
C:向下(xiànɡ xià)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知识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知识复习

类型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3.(2017重庆)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zhèngquè)的是(
)B
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B.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
C.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2021/12/10
No 而具有氧化性。CaCl2+H2O+CO2↑。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CO2与H2O生成的H2CO3。B.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易错易混点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使人和动物致死的原因。 常见错解:①③ ①③。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ránshāo)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ránshāo)时生成CO。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谢谢观赏
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mù ti放 áo)在集气瓶口
3.检验(jiǎnyàn)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变水浑浊

2021/12/10
第五页,共十四页。
易错易混点一: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与水反应是化学变化;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CO2与H2O生 成的H2CO3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不可选。
2021/12/10
第七页,共十四页。
易错易混点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使人和动物致死的原因
2.现有(xiàn yǒu)A、B两个塑料软瓶,A瓶内装有一氧化碳气体,B瓶内装有二氧化碳气体,某同学
从野外捉来了两只蝗虫,分别放入两个塑料软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蝗虫很快都死了。请根
据下面所给选项回答,造成蝗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
练一练
4、由于(yóuyú)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大,产生“温室效应”,
使地球变暖,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小。为了减小大气中
CO2的含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B
A、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的绿化面积;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
C、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代替化石
燃料;
气体,并将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最
高的是 A.石灰石和稀盐酸

)A
B.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 碳不完全燃烧
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
练一练
3、自然界中消耗CO2的过程有如下的几个方面 ①溶于海水、江、河、湖水;②绿色植物的光
合作用;③动物的呼吸作用;④植物的呼吸
D、冬天采取集中供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练一练
5、按题意从O2、N2、H2、CO2、CO中选择(xuǎnzé)适宜的化学式,
填入下列横线上
(1)有剧毒的气体: CO 。
(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O2 ( ((354)))能能空在使气空 澄中气 清含中石量燃 灰最烧水多的变的气浑气体浊体:的:气体:H2N、2 CO
3 CO+ Fe2O3 = 2 Fe + 3 CO2
高温
4 CO+ Fe3O4 = 3 Fe + 4 CO2
第九页,共二十六页。
练一练
1、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方法是( )C A.通入紫色石蕊(shí ruǐ)试液 B.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闻气味
D. 点燃
2、如果(rúguǒ)要除去CO2中少量的CO,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一节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三、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没有固定形状。

常见的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

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四、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五、金刚石、石墨、C60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六、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具有可燃性:C+O2CO2(充分燃烧)2C+O22CO(不充分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碳具有还原性: C+2CuO2Cu+CO 2↑ 2Fe 2O 3+3C 4Fe+3CO 2↑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七、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实验操作】① 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②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③ 集中加热;④ 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 2↑⏹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八、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系统复习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考点聚焦:(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________的物质,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石墨(C)是__________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

可用于制__________、干电池的___________、电车的滑块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_________性,焦炭用于_________,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__________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__________!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____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反应方程式)3、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反应)应用:_________工业现象:黑色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2O3高温4Fe+3CO2↑二、基础训练:66、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_____元素组成的单质。

67、根据下列物质的性质,写出其对应的一种或几种用途。

(1)金刚石的硬度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墨的导电性良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性炭的吸附性强__________________(4)单质碳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___________________(6)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8、1999年,曾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它们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造成设备短路而停电。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9、木头电线杆或木桩在埋入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0、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人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会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71、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三、测试反馈( )2. (08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为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 B.碳是非金属元素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3. (08广东揭阳)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 A.蓝墨水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 )6. (08河南)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干冰作制冷剂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煤作燃料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7. (08黑龙江)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用天然气作燃料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10.(08江苏南通)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11.(08江苏南通)有关2 CuO + C高温2 Cu + 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uO具有氧化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62 4( )18.(08江苏镇江)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21.(08四川眉山)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A.4:1 B.2:1 C.3:2 D.1:1(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试分析导致下列两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①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 不同;②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 不同 9. (08湖北宜昌)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右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性。

右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冶金工业。

9. (08江西) (6分)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下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 因是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

请你写出带点部分的化学方程式: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

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考点聚焦: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 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 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 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应用向________排空气法,________用排水法 4)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 3高温CaO+CO 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 2O=Ca(OH)2二、基础训练:72、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足量的盐酸与250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C+CuO澄清的 石灰水三、测试反馈( )20.(08山东临沂)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

其中错误的是1. (08福建福州)请结合图10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0中 (填标号,下同)与 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

2. (08广西贵港)(24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

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__________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

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 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查阅资料 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 3)2]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 ①溶液呈酸性;②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Ⅰ:把一小片pH 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_________蘸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测得被测液的pH =8猜想①_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实验Ⅱ: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交流与反思 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3. (08黑龙江)有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为了将他们分开,有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