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

A.石墨B.木炭C.焦炭D.铅
二、非选择题
12.“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CO2的排放,目的是减缓____________效应。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保暖、抗菌等优点。
A. CO2可以使干石蕊纸花变红
B.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7.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一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观察颜色Leabharlann 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闻气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探究空气成分实验中,所用红磷必须过量
D.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5.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碳 B.活性炭C.木炭D.焦炭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C60B.活性炭C.石墨D.金刚石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适宜的仪器是( )
A.广口瓶、集气瓶、酒精灯 B.漏斗、广口瓶、集气瓶、水槽
C.长颈漏斗、广口瓶、集气瓶 D.长颈漏斗、大试管、集气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 60等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见课本略)。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O 2和O 3 ,红磷和白磷等。
金刚石、石墨他们物理性质差异原因: ,但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原因: 。
木炭、活性炭具有 ,因为具有 。
2、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山水画和书法等能保存很久)。
2)、高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①可燃性:C+O 2===CO 2(O 2充足),2C+O 2===2CO(O 2不充足);②还原性:C+2CuO===2Cu+CO 2↑ 现象: 。
注意事项:待试管冷却后再倒出粉末(防止灼热的铜和氧气反应重新生成氧化铜)。
3、二氧化碳(CO 2):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自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酸能使 色的石蕊试液变成 色。
);但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③能与石灰水(Ca(OH)2溶液)反应: (该反应用于签别CO 2)。
4、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1、反应的药品: 和 。
2、反应原理: 3、制取装置:发生装置类型:固+液→气,收集装置:只能用 法。
4、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固体药品,连接仪器,注入液体药品,③检验并收集CO 2:检验:用 ,验满: 。
5、注意事项:长颈漏斗应插入到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处逸出)5、一氧化碳(CO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接近空气,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有毒性:CO 极易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再与氧气结合,使人缺氧而窒息死亡;②可燃性:2CO+O 2===2CO 2 ; ③还原性: ,反应现象: 注意事项:①先充CO 气体再加热(防止CO 不纯引起爆炸),先停止加热后停止充CO 气体(防止灼热的铜和氧气反应重新生成氧化铜)[气灯灯气];②尾气用燃烧的方法处理掉。
点燃 点燃 高温 点燃6、概念和原理等其他知识点:还原反应、氧化剂: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还原剂:的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 (含详细解析)

2024成都中考化学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命题点1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武汉)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高B.可燃性C.难溶于水D.常温下呈固态2.(2023长沙)“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不具有导电性B.C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3.(2023连云港改编)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C.木炭有还原性可还原金属氧化物D.炭黑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命题点2CO和CO2的性质及用途4.(2023常州)干冰可用于疫苗等特殊药品的低温运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由水分子构成B.构成干冰的微粒静止不动C.构成干冰的微粒间无间隙D.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5.(2023金昌)下图中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6.(2023郴州)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C.一氧化碳气体易溶于水D.加热条件下,木炭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7.(2023抚顺辽阳本溪)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固体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能相互转化C.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8.(2023龙东)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
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C.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9.(2023衡阳改编)2023年北京冬奥会场馆中的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它的建设应用了智慧建造技术,减少使用钢材2800吨,采用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
专题06 碳和碳的氧化物 - (知识默写背诵清单)- 【背诵清单】

专题06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填“单质”或“化合物”),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2.因为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多孔,所以具有吸附性,常用作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1)碳完全燃烧C+O2点燃CO2(属化合反应)(2)碳不完全燃烧2C+O2点燃2CO(属化合反应)(3)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属置换反应)(4)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属置换反应)(5)炽热的碳和二氧化碳反应C+CO2高温2CO(属化合反应)(6)CO2使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不属基本反应)4.观察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图回答:(1)此实验的现象是:①黑色固体逐渐变红;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结束后,为何要先撤走石灰水,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3)酒精灯火焰加金属网罩的目的: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5.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供给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得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供给氧的性质叫氧化性,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6.判断题:(1)C60属于化合物×。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3)活性炭吸附毒气是化学变化×。
(4)小孩咬铅笔芯容易造成“铅中毒”×。
(5)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课题2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1.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
(1)为何不适宜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CO2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2)为何不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制CO2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本章知识间的联系:①C→CO :②C→CO2:③CO→CO2:④CO2→H2CO3:⑤H2CO3→CO2:⑥CO2→CaCO3 :⑦CaCO3→CO2 :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无色透明。
可用于制钻石、(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
可用于(体现它深灰色、质软)、(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CO和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2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练习:1、“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画,至今任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2、请将下面左列和右列的相关内容用短线连接起来。
金刚石硬度大冰箱去问剂石墨导电性能好切割玻璃活性炭吸附性强干电池的电极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做燃料碳燃烧时放热冶炼金属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制墨水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可能是混合物D、可能是化合物4、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
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3、还原性:(1)现象:(2)C在反应中氧元素,发生反应,是剂,具有性。
CuO在反应中氧元素,发生反应,是剂,具有性。
小结:还原剂:夺去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大全)经典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大全)经典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1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氧化物:物质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水、双氧水属于氧化物,碳酸钙属于盐,故不正确;B、氢气、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氧气具有助燃性,本身不燃烧,故不正确;C、焦炭、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故正确;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不正确。
【点睛】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镂根离子与非金属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金刚石、Go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B.C。
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D.上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高温Cu+CO个【答案】D【解析】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石墨、金刚石、C6。
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正确;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验纯,正确;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正确;D、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物中是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中产物书写不正确,错误;故选>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答案】C【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故选C.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ppt课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灭火
人工降雨
CO2的用途
纯碱
尿素
工业原料
汽水
CO2
致冷剂
光合作用
二、碳的氧化物
组成:CO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一 氧 化 碳 ① 可燃性 2CO+O2 = 2CO2 化学性质 ② 毒性
点燃
性质
用途
③还原性 3CO+Fe2O3 = 2Fe+3CO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其性质的装置。 (1)指出图中的几处错误。 (2)纠正错误,反应一段时间后,B中的紫色石蕊试液会变 色。C中哪 一支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 ,且 的性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 可用CO2来
。
(1)该装置图有3处错误:①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CO2从长 颈漏斗逸出。②用稀硫酸作反应物,由于生成的CaSO4微溶会覆盖CaCO3表面, 使反应不能顺利进行。③A中导气管口伸入液面以下,这样CO2会把酸液从导管 压出,无法收集气体。 (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 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既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因此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复习课
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回顾 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3、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知识 网络
金刚石 存在:
石墨
C60
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导电性、吸附性 一、碳 性质 ① 稳定性(常温)
化学性质
② 可燃性
C+O2 = CO2
2、除去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
典型例题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四部分真题分类训练专题16碳和碳的氧化物

专题16 碳和碳的氧化物1.(2021·安徽)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
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 处加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D.装置中发生反应:C+2CuO2Cu+CO 2↑ 【答案】D【解析】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的条件,酒精灯的温度一般很难达到,需要加网罩提高火焰温度,A 项正确;反应中生成的CO 不能完全参与反应,故需要处理尾气,气球起到收集尾气的作用,防止污染空气,B 项正确;反应中氧化铜被还原为金属铜,所以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固体,C 项正确;根据反应装置可知,炭粉先与试管中的CO 2发生反应生成CO,CO 再与CuO 发生反应,炭粉与CuO 没有接触,无法发生反应,D 项错误。
2.(2019·安徽)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B.盐酸和氨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答案】A【解析】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故A 正确。
B.盐酸和氨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B 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变,故C 错误。
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尿素中含氮元素,是氮肥,故D 错误。
故选A 。
3.(2023·安徽)已知草酸钙(24CaC O )加热易分解:242ΔCaC O CaO CO CO +↑+↑。
为验证分解产物中既有CO 又有2CO ,小明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B 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写出其在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本章知识间的联系:(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C→CO :②C→CO2:③CO→CO2:④CO2→H2CO3:⑤H2CO3→CO2:⑥CO2→CaCO3 :⑦CaCO3→CO2 :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无色透明。
可用于制钻石、(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
可用于(体现它深灰色、质软)、(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CO和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2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练习:1、“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画,至今任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2、请将下面左列和右列的相关内容用短线连接起来。
金刚石硬度大冰箱去问剂石墨导电性能好切割玻璃活性炭吸附性强干电池的电极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做燃料碳燃烧时放热冶炼金属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制墨水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可能是混合物D、可能是化合物4、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
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3、还原性:(1)现象:(2)C在反应中氧元素,发生反应,是剂,具有性。
CuO在反应中氧元素,发生反应,是剂,具有性。
小结:得氧氧(氧化反应)失氧还 (还原反应)要说剂,恰相反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 高温4Fe+3CO2↑练习: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C60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活泼吗?为什么?()2、在2Fe2O3+3C 高温4Fe+3CO2↑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具有氧化性。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考点)1、药品:①不能用H2SO4与CaCO3反应的原因: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②不能用HCl与Na2CO3反应的原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气体收集。
2、原理:3、装置图装置的注意事项:(1)若用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须(2)若用试管来装药品,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与铁架台面接触。
4、气体收集方法:(因为)5、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三、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三不:(2)与水反应生成: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
其原理是(4)与灼热的碳反应:(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是还原剂)3、用途:①灭火(灭火器原理:)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②干冰用于、(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③温室肥料④做碳酸型饮料(利用二氧化碳能)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⑴过多排放引起。
(2)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练习:1、在蒸馏水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此时溶液变成色,这是生成了(用化学式表示)的缘故,此化学方程式为;若把此液体加热,溶液由色变为色,这是发生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缘故。
再向该液体中放入少量木炭,振荡,溶液又呈色,这是因为的缘故。
2、实验室久盛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物质,其成分是,化学式为,写出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此物质(填“能”或“不能”)用水洗掉,清除此物质的方法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4、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由上述结论可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二、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因此在冬季用煤炉来取暖时,要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换气。
3、化学性质:(1)可燃性:(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不可根据火焰颜色)(2)还原性:应用:冶金工业现象:尾气处理方法:实验步骤:练习1. 如图是二次进风煤炉示意图(煤的主要成分是碳)(1)分析煤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写出各部位的一个主要反应方程式。
煤炉底部煤炉中部煤炉口_________________2. 利用下图的装置可以洗气、检验、贮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证明一氧化碳中有二氧化碳,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气体从____________通入(2)若用排水法贮备一氧化碳时瓶中应先盛满水,气体从____________通入;(3)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一氧化碳排出,水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
3、.实验题。
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事实填写下表:观察到的现象所发生现象的化学方程式A处(CuO处)B处(澄清石灰水中)C处(3)C处为什么要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A B C4、写出编号①②③④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和。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装置中作适当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若用A装置来进行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该在A装置中作适当的变化是。
5、实验室按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试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①②③④A B C D⑴若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写名称)_________________⑵若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之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当将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烧杯D中放着燃着的蜡烛,当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C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用右图装置还原CuO,从A处通入CO,B处是CuO,C处是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一段时间后,在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在做这个实验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①通入CO之前应先②应先,再给试管,以免③D处排出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以免。
7. 现有A和B组成黑色混合物,按以下图示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B. ______C. ____D. ______E. _____8、现有A、B、C、D四种物质,A、B为无色气体,C、D为黑色粉末,B跟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A,A和D都能跟C反应生成B和一种红色固体E,其中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F。
(1)根据上述现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 + D→A A+ C→E + B9、有氮气、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六种气体,请用化学式填空:①使用前需验纯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②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③具有还原性的单质气体有______________;④制干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⑤既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又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10、请你根据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所寓示的含义是:(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3)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纸张双面使用。
纸张双面使用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4)请你再举二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①②。
11、计算题:在试管里加入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后试管里剩余物质的质量比原来石灰石和稀盐酸的质量之和少2. 2g,计算(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2)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