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出师表》复习试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合集下载

24《出师表》练习 诸葛亮(九上文言文复习指南)

24《出师表》练习 诸葛亮(九上文言文复习指南)

24《出师表》-----诸葛亮(九上文言文复习指南)一、原文及译文二、文学常识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三、语音四、通假字1、必得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疏漏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选拔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五、古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2、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振奋。

今意指激动感谢。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

今指十分憎恨。

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

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六、词类活用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时期(时候,时刻)。

2、恢弘志士之气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3、猥自枉屈猥这里指:降低身份4、此皆良实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

5、庶竭驽钝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七、一词多义1、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给予)(2)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2、效(1)恐托付不效。

(成效)。

(2)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八、重点解释1、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2、当奖帅三军(激励)3、臣本布衣:平民。

4、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5、后值倾覆值:遇,遇到。

(恰逢,适逢,碰到) 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

8、引喻失义义:适当,恰当。

9、宫中府中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10、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刑:罚。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

14、夙夜忧叹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15、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

18、以咨诹善道咨诹:询问19、察纳雅言雅言:正言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治。

九、特殊句式1、躬耕/于南阳2、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_749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_749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 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24. * 出师表一、累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崩殂()自轻自贱()昭()陟罚臧否()()()鄙俗()猥自枉屈()()咨诹()庶竭驽钝()()攘除()以彰其咎()2.以下加点字字形和解说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引喻失义(适合、适合)B.以遗陛下(遗留)C.性行淑均(善)D.夙夜忧叹(清晨)3.与“躬耕于南阳”中的“于”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苛政猛于虎也B.而后知生于忧患C.何尝不惋惜怨恨于桓、灵也D.受任于败军之际4.以下“之”的用法有一项与其余三项不一样,这一项为哪一项()A.恢弘志士之气B.先帝称之日能C.以塞忠谏之路也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5.与“以光先帝遗德”的“以”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悉以咨之B.咨臣以当世之事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6.《出师表》中的“表”的意思是________。

“出师”的意思是______。

建兴五年,作者_____出师伐 ________,临行时写表给 __。

7.下边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此中搭配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武松 --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 --大闹天宫C.诸葛亮 -- 七擒孟获 D .刘姥姥 --进大观园8.依据理解写出课文原句。

① 诸葛亮在出师前,对蜀汉面对的局势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此中指出的不利要素是______________ 。

有益要素是② 《出师表》中表示自己无心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③《出师表》中“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惋惜怨恨于桓、灵也”中的“此”指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课内阅读文段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鄙俗,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颠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授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24课 出师表》同步练习卷(12)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24课 出师表》同步练习卷(12)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卷(12)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勾.当(ɡòu)恻隐忍俊不禁.(jìn)妇儒皆知B.归省.(xǐnɡ)愧作戛.然而止(ɡá)销声匿迹C.藩.篱(fān)瑟索锲.而不舍(qiè)月明风清D.枯涸.(hé)技俩顶礼膜.拜(mó)无可质疑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B.④⑤③①②C.⑤③②①④D.⑤④②①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①藏焉。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课《出师表》练习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课《出师表》练习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课《出师表》练习题一、给加点字注音。

崩殂侍卫陟罚臧否郭攸之费祎以遗陛下裨补阙漏性行淑均行阵倾颓苟全猥自枉屈夙夜忧叹庶竭驽钝斟酌以彰其咎咨诹遗诏恢弘菲薄二、解释加点的词。

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此皆良实..若有作奸.犯科.优劣....也..得所此后汉所以倾颓愿陛下亲.之信.之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深入不毛.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临表涕零..志士之气..恢弘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补救....必能裨补阙漏晓畅....军事臣本布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猥.自枉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三、解释多义词。

1、道中道崩殂:2、遗以光先帝遗德:咨诹善道:先帝简拔以遗陛下:3、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4、无若无兴德之言:每与臣论此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5、为俱为一体:6、行然后施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性行淑均:众议举宠为督:必能使行阵和睦:7、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8、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可计日而待也9、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欲报之于陛下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先帝不以臣卑鄙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咨臣以当世之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0、以遂许先帝以驱驰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愚以为宫中之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四、解释古今异义词。

1、诚宜开张圣听古:今: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今: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今: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今:5、临表涕零古:今:6、先帝知臣谨慎古:今:7、臣本布衣古:今:五、词类活用:1、以光先帝遗德2、恢弘志士之气3、此皆良实4、亲小人,远贤臣5、深入不毛五、翻译句子。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 24 课《出师表》练习题( 一) 阅读一二段,完成下面习题。

1.解说下面加点的词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陟罚臧否臧否: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秋: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刑:引喻失义义: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中道崩殂道:以咨诹善道道:2.翻译句子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如有作奸非法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3.为了不拥堵“忠谏之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空 )4.从这两段文字看,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执掌朝政有哪些劝说?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

5.诸葛亮以为,在执法方面应当“刑( 处罚 ) ”的是_____的人,应当“赏( 奖励 ) ”的是____的人,(用原文回答)6. 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哪一项?()A.诸葛亮剖析蜀汉的紧急形势,意在惹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益条件是有一些忠良志士因感怀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办理奖惩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正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奖惩严正的建议。

7.选段中,表现蜀国有益主观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

(二)阅读三四五段,完成下面习题。

1.解说加点字以光先帝遗德遗:若无兴德之言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无:有所广益益:至于商酌损益益:2. 翻译句子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因此兴隆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痛惜恼恨于桓、灵也此悉贞良死节之臣3.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用原文回答“众议举宠为督”的原由是什么?4.理解第三段的内容,此后填空:⑴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日选拔人材经常提到的“______”这一成语。

⑵“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_______,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_____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

(举本文之外的例子)⑶文中的“计日而待” ,与今日的_____这个成语意义周边,字数相等。

九年级语文上册6.24《出师表》特色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6.24《出师表》特色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出师表》一、阅读第一自然段,完成后面练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崩殂.( ) ②疲弊.( )③菲.薄( ) ④以塞.忠谏.之路也( ) ( )2.下面加点的内容不能连读的一项是( )(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此诚危急....,引喻失义..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益州疲弊..。

( )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 )③恢弘..先帝遗德。

( ) ( ) ..志士之气。

( ) ④以光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古义和今义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今义:。

②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今义:。

5.指出下列文言虚词的意思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欲报之于..陛下也。

()④以.光先帝遗德。

()⑤以.塞忠谏之路也。

()6.翻译下列文言语句成现代汉语。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④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⑤以塞忠谏之路也。

7.理解填空文段中出现的“先帝”是指;“陛下”是指。

诸葛亮在这一段向陛下(后主刘禅)提出第一条建议是。

二、阅读第二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陟()臧否()()昭()2.重点语句翻译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理解性默写①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②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建议③《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出师表》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出师表》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24. 出师表【语言基础练习】1、在朗读课文时,下列加点字你是否读准确了?请你给这些字注上拼音。

⑴中道崩殂.()⑵裨.补阙.漏()⑶行.阵和睦()⑷以彰其咎.()⑸陟.罚臧否.()⑹以遗.陛下()2、你能准确地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吗?请把它们的意思写到括号里。

⑴光.先帝遗德()⑵引喻失义.()⑶以遗.陛下()⑷悉以咨.之()⑸猥.自枉屈()⑹斟酌损.益()⑺咨诹.善道()⑻以彰.其咎()3、请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⑴开张圣听开张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⑷由是感激。

感激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⑸先帝知巨谨慎。

谨慎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4、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积累:⑴请你写出3——4个《出师表》里出现过的成语或典故。

示例:计日而待,三顾茅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请你仿照“示例”举出两例关于《出师表》的诗句。

(要说明出处和作者名)示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请你仿照“示例”写两句出自《出师表》的千古名言。

示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名著导读。

请你就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使南人永不复反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点评。

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八十七至九十回这样写道: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为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以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赵云、魏延为大将,率蜀兵五十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征犯境侵掠的蛮王孟获。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出师表(测)(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4 出师表(测)(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历史时空第24课出师表(30分 30分钟)一、(2015,四川南充)基础题(12分)1.下列词语完全正确,划线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提防(dī)躯壳(ké)忧心忡忡(chōng)锐不可当(dāng)B.亵渎(dú)拮据(jú)如法炮制(páo)良莠不齐(yǒu)C.闷热(mēn)吞噬(shì)藏污纳垢(gòu)销声匿迹(nì)D.肖像(xiào)匀称(c hèng)相形见拙(chù)鲜为人知(xiǎn)2.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嘉陵江畔,南充渡口,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B.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在柔和舒缓的乐曲声中,老人们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扇舞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嘉陵江流域旅游深度开发,不仅要有纵贯南北的水系开发,但还应该融入山水相连,横贯东西的丘陵美景。

B.柴静聚焦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电视上播出后,有不少人对其拍摄动机或猜忌种种或横加指责,这种现象不能否定不是网络时代的怪异产物。

C.据中央地震台网测定,当地时间约25日12时左右(北京时间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受地震波及,我国拉萨、日喀则等地震感明显。

D.孙犁《芦花荡》中的“老头子”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4.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出师表》复习试题2011年精选题1. 1.臣本布衣古义: 今义: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 今义: 4.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 今义: 5.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2. 《出师表》的作者是 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表”是 的一种文体。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 、 。

4. 作者指出汉兴隆、后汉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5. 文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6. 《出师表》情真意切,是诸葛亮耿耿忠心的忠实写照。

陆游曾称赞它道:“ ,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翻译下面的句子。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装 订 线(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2.“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中的领导地位。

请摘录选文中的句子来形容毛泽东同志当时的处境。

3.诸葛亮自叙了“三顾茅庐”这一情节。

试分析他的用意。

4.结合《三国演义》,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出师表(节选)先帝虑汉、贼①不两立,王业不偏安②,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③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④。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⑤。

令贼适疲于西⑥,又务于东⑦,兵法乘劳⑧,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注]①贼:指曹魏。

蜀以继承汉的正统自居,所以称曹魏为贼。

②偏安:偏居于一个角落。

指蜀汉当时偏居在四川一地。

③思惟:考虑。

④并日而食:两天才能吃到一天的饭。

意思是说行军艰苦,不能按时进食。

⑤非计:决策不正确。

⑥今贼适疲于西:指蜀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出祁山伐魏。

⑦又务于东:指建兴六年曹休攻吴,被吴将陆逊大败于石亭,魏词军东下。

⑧乘劳:乘敌人疲劳的时候。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先帝虑汉、贼不两立( )(2)以先帝之明( )(3)固知臣伐贼( )(4)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2.翻译下列句子。

(1)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译文:(2)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

译文:3.为完成先帝的遗愿,诸葛亮是怎样做的?与课文中哪些内容相似?4.本次出征应了《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哪些话?9.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

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 2.七擒: 3.东和:4.北拒: 5.收二川: 6.排八阵:10.片段写作本文中诸葛亮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有人认为,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不该忠心于后主,可取而代之。

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来阐述你的观点。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武王将伐纣。

召太公望①而问之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为之有道乎?”太公对曰:“有道。

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不肖,则不卜而知吉矣。

彼害之,我利之。

虽非吾民,可得而使也。

”武王曰:“善。

”乃召周公而问焉,曰:“天下之图事者,皆以殷为天子,以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乎?”周公对曰:“殷信天子,周信诸侯,则无胜之矣,何可攻乎?”武王忿怒曰:“汝言有说乎?”周公对曰:“臣闻之,攻礼者为贼,攻义者为残,失其民制②为匹夫,王攻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武王曰:“善。

”乃起众举师,与殷战于牧之野,大败殷人。

上堂见玉,曰:“谁之玉也?”曰:“诸侯之玉。

”即取而归之于诸侯。

天下闻之,曰:“武王廉③于财矣。

”入宣见女,曰:“谁之女也?”曰:“诸侯之女也。

”即取而归之于诸侯。

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色也。

”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天下闻者,成谓武王行义于天下,岂不大哉?(《说苑》) [注]①太公望:指姜尚(姜子牙)。

②民制:对人民的控制。

③廉:不苟取。

1.给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武王将伐纣( ) 黜其战车而不乘( )2.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以图不道( )(2)殷信天子( )(3)咸谓武王行义于天下( )3.太公望和周公都认为武王伐纣有理。

太公望的理由是“以贤伐不肖”,周公所述理由与此类似,原文是:“”。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攻礼者为贼,攻义者为残。

译文:5.武王伐纣胜利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赢得天下人心?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良马对高宗问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日嘧①刍②豆数升,饮泉水一斛③。

然非精洁不受。

介④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⑤迅。

自午至酉⑥,犹可百里。

褫⑦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方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⑧,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⑨疾驱,甫⑩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高宗称善。

(《宋史》) [洼]①略(dàn):通“啖”,吃。

②刍(chú):牲口吃的草。

③斛(hú):古代的一种量器,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④介:通“甲”,这里作动词用,披上甲。

⑤奋:振作精神。

⑥午: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酉:酉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五时至七时。

⑦褫(chǐ):夺去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

⑧秣(mò)不择粟:喂养它什么粮食都要吃。

秣:喂养(马匹)。

⑨踊跃:蹦跳的样子。

⑩甫(fǔ):开始,刚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日略刍豆数升( )(2)初不甚疾( )(3)比行百里( )(4)此其受大而不苟取( )(5)殆欲毙然( )(6)此其寡取易盈( )(7)然非精洁不受( )(8)若无事然( )2.注意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词性变化,并写出其在句中的意思。

(1)介而驰( )(2)日不过数升( )(3)褫甲而不息不汗(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译文:(2)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译文:(3)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译文:4.岳飞从、和三个方面对“致远之材”与“驽钝之材”进行了对比,指出能成为“致远之材”的原因是,而沦为“驽钝之材”的原因则是。

5.文末说:“高宗称善。

”你认为高宗从岳飞的话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13.学习完《出师表》,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诸葛亮那份日月可鉴的耿耿忠心。

然而扶不起的阿斗却未能感受,最终闹得个“乐不思蜀”的笑话,而后蜀也被历史的巨轮辗作尘泥,烟消云散,这就成了一幕历史的悲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生活中,遇到悲哀、痛苦的事在所难免,请把你当时的感受写出来,200字以内。

14.给加横线字注音崩殂侍卫陟罚臧否郭攸之费祎以遗陛下裨补阙漏性行淑均15.给加横线字注音行阵和睦倾颓苟全猥自枉屈夙夜忧叹庶竭驽钝斟酌以彰其咎咨诹遗诏16.一词多义(1)道(2)遗中道崩殂:以光先帝遗德:咨诹善道:先帝简拔以遗陛下:(3)论(4)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若无兴德之言:每与臣论此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17.一词多义(1)为(2)行俱为一体:然后施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性行淑均:众议举宠为督:必能使行阵和睦:1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诚宜开张圣听(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古义:今义:今义:1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先帝不以臣卑鄙(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古义:今义:今义:20.表,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的一种文体。

2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22.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答:23.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答:24.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答:25.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答:26.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最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答:27.诸葛亮向刘禅所提建议中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而亲贤远佞则是核心。

就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而言,小至一个集体,大至一个国家,其实想要把事情做好,想要把局面稳定,这三点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假如你是你们班的班长,请你在毕业班的最后一个学期来到之前思考,并向班主任老师谈谈如何在最后的时间里,更加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帮助同学们有效学习提高成绩。

答:答案1. 1.平民。

用棉布做的衣服。

2.痛心遗憾。

深切地痛恨3.时刻,时。

秋天。

4.扩大。

商业等开始营业。

5.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2.三国诸葛亮占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3.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7.1.(1)只想在乱世苟且保全性命。

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大官。

(2)先帝知道我办事严谨慎重.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表现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及对后主的效忠。

(意思对即可)4.赤壁之战马谡,不听将令,丢了街亭,影响了整个战局8. 1.(1)存在 (2)凭借 (3)本来 (4)考虑到2.(1)只是坐等灭亡,为何不去讨伐它呢? (2)所以冒着危险艰辛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议论的人说伐贼是不正确的决策。

3.寝食不安.率荤平定南方,建立稳定的后方为进军打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