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与_死魂灵_的艺术特色
果戈理《死魂灵》的讽刺艺术

果戈理《死魂灵》的讽刺艺术作者:庄国雷姚道刚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17期庄国雷姚遣刚内容摘要:果戈理是俄国十九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他在其代表作《死魂灵》中以精湛娴熟的笔触,不仅深刻揭露了那个时代封建农奴制度的腐朽和没落,同时也为我们刻画了五个不同的典型地主形象。
他在小说人物性格,以及突出人物性格的环境描写上,讽刺艺术匠心独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关键词:《死魂灵》讽刺人物性格果戈理是俄国十九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以对现实问题与时代风尚的敏锐关注,大大加强了俄国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最能体现果戈理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当推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死魂灵》。
这部作品描写了诡计多端的投机家奇奇科夫为了发财致富想出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在N市及其周围地主庄园贱价收购在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渔利。
果戈理以精湛娴熟的笔触,不仅深刻揭露了那个时代封建农奴制度的腐朽和没落,同时也为我们刻画了五个不同的典型地主形象。
他在小说人物性格,以及突出人物性格的环境描写上,讽刺艺术匠心独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典型细节讽刺法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绝不能成为所谓讽刺。
”《死魂灵》正体现了这一点。
作者在作品中并不直接表露对司空见惯的人情世态的看法,而是通过典型的情节和细节来寄托作者的爱憎感情,使读者从客观事物中得到启发,从而寄寓讽刺意义。
如作品第四章以诺兹德廖夫赶集、赌钱、喝酒、跳舞、打架闹事、玩马玩狗等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讽刺了诺兹德廖夫流氓恶棍的罪恶行径。
文中写奇奇科夫刚到诺兹德廖夫家就看到一群狗,“有长毛狗,有短毛纯种狗,毛色各种各样,应有尽有……这儿狗的名字也无奇不有,各种动物的命令式都用上了:开枪,骂呀,飞吧,着火啦……狠狠咬,性急鬼,小燕子……诺兹德廖夫站在群狗中间完全像一家之主一样:他们立刻竖起尾巴,就是养狗行家称为旗杆的东西,径直迎着客人飞跑过来,开始向他们问好。
果戈理与《死魂灵》的艺术特色

果戈理与《死魂灵》的艺术特色
高建华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今年是俄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尼古拉,瓦希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诞辰二百周年。
鲁迅说果戈理是“写实派的开山祖师”。
别林斯基称果戈理的创作为“含泪的微笑”,从而揭示出果戈理喜剧风格所蕴含的悲剧力量。
天才的果戈理正是为了填补俄罗斯散文体叙事文学里留下的一个明显真空,【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高建华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12.074
【相关文献】
1.从《狄康卡近乡夜话》到《死魂灵》——论果戈理作品中“人民性”的演化与深入 [J], 侯丹
2.从《死魂灵》的三段文字看果戈理的幽默讽刺技巧——以满涛版《死魂灵》为分析文本 [J], 崔森林;何维
3.用丑陋包装而成的另一类“死魂灵”-解读果戈理《死魂灵》的人物世界 [J], 田运宏
4.用丑陋包装而成的另一类“死魂灵”-解读果戈理《死魂灵》的人物世界 [J],
田运宏
5.用丑陋包装而成的另一类"死魂灵"--解读果戈理《死魂灵》的人物世界 [J], 田运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死魂灵》的艺术成就

《死魂灵》的艺术成就
1.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含泪的讽刺。
“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
”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泪,来历览一切大活动的人生。
对资产阶级人物的讽刺,同时又从寄希望于理想地主的社会主张出发,对他们的无聊、堕落表示同情和哀婉,对他们的丑恶存在,饱含着“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
”健康的笑,在被笑的一方面是悲哀的。
所以果戈理的“含泪的微笑”,倘传到了和作者地位不同的读者脸上,也就成为健康。
2.人物形象的典型化。
作者从环境、肖像、语言、动作来突出人物的典型性。
如对梭巴开维支的描写,突出了一样粗笨的家具;在泼留希金的性格塑造上,突出他乞丐般的外表,不男不女的打扮。
生动地说明了农奴制,寄生生活对人性的扭曲。
3.广泛运用了抒情手法。
关于祖国、人民前途的关心、有关人物出场的评价。
如把祖国比喻成飞奔的三驾马车,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正义热情,表示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死魂灵》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 《 死魂勋 ;艺术特 色;果戈里 中图分类号:1 1 0 6 .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l 6 7 2 - 5 4 o 9 ( 2 0 l 4 ) 0 l - 0 1 3 6 - 0 2
咒 魂 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果戈里的代表 作 ,也是其创 作 的顶 峰 ,这部 长篇小说 以无情 的笔 触揭示并讽刺了封建农奴制度和专制政体 , 成为俄 罗斯 “ 写实派 ” 的里 程碑 。鲁迅 称果 戈里是 “ 写实 派的开山祖师” ;别林斯基说 : “ 《 歹 E 魂 甚至使 他 自己在这 之前所 写的全部 作 品黯然 失色 ,它彻底 解决了我们这个时代 的文学问题 , 巩固了新流派的 胜利。 ”这说明了 咒 魂灵》的影响力 。 咒魂灵》 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与其深入地揭示现 实和 独特 的艺 术特 色密不可 分 ,本文 侧重分析 它 的 艺术 特色 ,从 典型形 象 、叙事 结构 、写作 技巧 三个 方面深 入探讨 。
边疆 经济 与文化
THE BORDER EC ONOMY AND CU删 RE
N o .I . 2 0 1 4
Ge n e r a 1 . No . 1 21
【 作术 特 色
曲 直
( 绥化学院 外 国语学院 , 黑龙江 绥化 1 5 2 0 0 0 )
笑眯眯的眼睛,笑起来就细成一条线。从外表来看 是一位很有教养的绅士 ,其实是一个懒惰 、空虚 、 爱幻想 的农奴主。梭巴开维支的形象鲜 明, 笨重的 行为像一只 “ 熊” ,他有着狗熊一样的体格 ,袖子 和裤子都很长 , 走起路来老想踩别人的脚 ,他的脸 色通 红 的像铜 钱 ,这样 的脸世界 上有很 多 ,不必 动 用精细的锯子等之类的工具 ,只要简单 的劈几下就 成 ,再 用大号 斧头凿两下 ,一双 眼睛就 出来 了 ,有 着极其 奇怪 的长相 。罗 士特莱夫 中等身 材 ,面颊 通 红 ,牙齿 雪亮 ,胡 子黝 黑 ,这个 家 伙 做尽 了坏 事 , 过着粗 暴放荡 、花天酒地 的生 活 ,因为 经常 打架 斗 殴 ,所 以嘴边 的胡子总 是被别人 拔去 。泼 留希金 最 为贪婪、吝啬 ,他丧失 了人性 ,象征着没落 、腐 朽 ,在 肖像描写时 ,作者抓住 了泼 留希金的小眼 睛 ,形 象 的刻 画 了他谨 小慎微 的性格 。其次 ,非 凡 的环境描写。为了刻画典型形象 ,作者还描写了典 型环境 ,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梭巴开维支 生活环境中的椅子、柜子、马房等都 比较结实、笨 重, 一如梭巴开维支的笨重。科罗博奇卡是小地主 婆 ,不 仅贪婪 、吝 啬 ,还 愚蠢 、迷 信 ,她生 活 的环 境是旧式的房子,陈设也是古色古香的。玛尼罗夫 家 的摆设 没有实 用 的 ,都是 一些 时髦 的东西 。泼 留 希金家的小屋显示着腐朽气息 ,木材被虫蛀了,仿 佛 衰 老 的病 人 ,给 人 一 种 没落 、灭 亡 的感 觉 。再 次, 个性化的语言。人物塑造中,作者采用了个性 化 的语 言 ,玛尼 罗夫喜欢用 华丽 的词藻 ,叫 自己的 太太是 “ 心儿” ,虽然结婚八年多了 ,但他还是称 自己的太太是 “ 心肝” ,还 与太太一 起分 吃糖果 等 。 他对官员们总是称赞 ,不管是谁都加上 “ 非 常可 爱”等字样 , 故作文雅。科罗博奇卡的语言优柔寡 断 ,罗士特莱夫总是晦 所欲的说话 ,没有任何顾
果戈里作品有哪些

果戈里作品有哪些果戈里作品介绍著名文学家果戈里的作品一直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佳作,其中《死魂灵》更是有着异常耀眼的殊荣,可以说是果戈里的代表作之一。
果戈里的作品主要有《钦差大臣》、《狂人日记》等等,其中每一本小说都是文学史上面的经典之作。
果戈里的作品中有着十分鲜明的创作特色,在果戈里的小说中能够十分清晰地感觉到浓烈的讽刺批判现实的味道,可以说讽刺是果戈里作品的代名词。
在众多的果戈里作品中,目前流传最为广泛的莫过于其中的《死魂灵》以及《钦差大臣》。
小说《死魂灵》主要是描写着一个野心勃勃的投机家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惜一切,想要发财致富,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手段莫过于是利用了当时土地政策的缺陷,从中不断地牟取私利。
小说《死魂灵》之所以能够流传,不是因为小说情节的诙谐幽默,而是因为在小说中真实地表现出了俄国农奴制的弊端,可以说是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果戈里曾经想要再续写《死魂灵》的第二部,但是由于众多的限制性原因而没有成功。
果戈里作品创作艺术果戈里十分擅长用诙谐幽默的手法来刻画一个人物和描写一个故事情节,而这种具有讽刺意味的喜剧则也一直都扣人心弦。
在果戈里的作品中,还能够随处可见一个创作特色便是大量一语双关和修辞手法的使用。
大量地使用一语双关,能够较为含蓄地展现出小说中潜在的含义,由于当时的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的限制性的因素,所以很多的情节和场面都不能直接地描写,因而一语双关便成为了其中最为主要的手法。
在果戈里的作品中也有很多的修辞手打的使用,但是在果戈里的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是夸张和比喻。
果戈里作品中的创作艺术风格是十分贴近现实的,在很多的作品中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在果戈里的代表作《死魂灵》中,有着大量的一语双关手法的应用,往往都能起到一种让人深省的作用。
在《死魂灵》中,果戈里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比喻手法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的,这样使得小说的文艺性大大增强,同时也使得小说中的刻画十分的形象。
果戈里讽刺喜剧果戈里讽刺喜剧创作的初衷便是为了希望能够较为深刻地揭露出社会中的弊端,并且对于小说中的艺术性的提升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果戈理《死魂灵》的创作特色

果戈理《死魂灵》的创作特色09涉外2班徐佳伟20091002233 【摘要】《死魂灵》写于1835年至1842年,是果戈理创作的顶峰,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部光辉杰作。
下面分别从《死魂灵》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艺术特点等方面介绍果戈理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果戈理《死魂灵》乞乞科夫艺术特点创作特色《死魂灵》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主要由乞乞科夫走访地主庄园收买死农奴名单的活动组成。
乞乞科夫是一个精明、狡猾而又无耻的掠夺者。
他自称六品文官,在一次代书抵押农奴的事项中得到启发,决定做一次贩卖死魂灵的投机生意。
于是,他带着仆人乘车到了N 市,走访该市的名流和周围的地主,廉价收买已死去的但尚未注销的农奴,然后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南俄无主的荒地。
乞乞科夫要买的"死魂灵",是指那些实际上已经死了但是在法律上还算活着的农奴。
这些名存实亡的农奴已经不再是农权主剥削的对象,但按照俄国的法律,地主们还得为占有这些虽然死了却还没有被注销的农奴纳税。
因此,地主们是愿意把"死魂灵"送人,或是低价卖出的。
可是在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已经死了的农织在法律上还算活着,因此他们可以成为交易的对象。
狡诈的乞乞科夫就钻了这个空子,先是向愚昧无知的地主去索要或者低价收买这些"死魂灵",然后又按买活奴隶的办法办理过户手续,再凭着这些死魂灵的名单向政府当局申请土地。
在得到土地后,他就可以把土地和农奴一块儿拿去抵押,从这种买空卖空的投机勾当中发一笔大财。
他还可利用这种骗得的财富,讨一个陪嫁丰厚的妻子,使自己变成一个富翁。
《死魂灵》主要是通过描写地主暴露和嘲讽农奴制度。
在结构上,《死魂灵》全书包括十一章。
在第一章里果戈理既写了官僚,也写了地主。
从第二章到第六章集中写5个地主,从第七章到第十章,主要描写城里的官僚,也夹杂着写乡下的地主。
结尾一章写乞乞科夫性格形成的历史。
全书把乞乞科夫的活动串成一个整体,结构自然,叙述流畅。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果戈理:《死魂灵》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果戈理:《死魂灵》内容梗概某省城来了一位仪表堂堂、举止优雅的绅士,名叫巴维尔伊凡诺维奇乞乞科夫。
他自称是六品文官,来此作私事旅行。
一到旅馆,他就向伙计详细地打听省城官员的情况,对地主的情况格外感兴趣。
次日,乞乞科夫忙于拜会各级官吏,他巧于奉迎,很快便博得了达官显贵们的好评。
乞乞科夫其实是个投机钻营的能手,他发现死亡农奴可以拿来作为骗取大笔押金的抵押品,便决定来此地做一笔死魂灵的投机买卖。
一个星期后,乞乞科夫开始到各个地主庄园去访问。
他访问的第一个人是在省城认识的玛尼罗夫。
这是一位富有的地主,精神空虚,安逸、舒适的生活使他养成了懒散的习性。
平日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沉思默想,可是到底思索什么,只有上帝才知道。
乞乞科夫在去索巴凯维奇庄园的途中迷了路,误入女地主科罗皤契加的庄园。
她闭塞、迟钝而又讲求实利。
凡是可以赚钱的事,她都会做。
在一家小酒店里,他遇到了另一地主罗士特莱夫。
罗士特莱夫是一位出了名的乡间恶少,嗜酒好赌,多嘴饶舌,撒谎成性,蛮横霸道。
乞乞科夫终于来到了索巴凯维奇的庄园。
这个地主虽然长相像熊一样笨拙,却精明务实,行为贪婪而又冷酷。
在与他的交谈中,乞乞科夫得知附近有一位大地主泼留希金,于是随后便来到了那里。
可是,乞乞可夫发现,泼留希金吝财如命、渺小鄙俗、猥琐无耻,是人类的灰堆。
对以上各地主,乞乞科夫总能巧妙对付。
在购得将近四百个死魂灵之后,他心满意足地返回省城。
第二天,就办妥死魂灵过户手续。
他被说成是百万富翁,达官显贵将他奉若上宾,名门闺秀竞相求亲但是,一次舞会上,罗士特莱夫在大庭广众之下揭露了乞乞科夫购买的是死的魂灵。
于是,形势突变,官员们不知所措,乞乞科夫的身份也引起种种猜测。
检察长因与他购买死魂灵的事有关而一命呜呼。
官员们的府第已不对他开放。
乞乞科夫见势不妙,离开该地,逃之夭夭。
研究综述《死魂灵》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译介到中国,译者主要有鲁迅、满涛、许庆道、陈殿兴等。
《死魂灵》的艺术特色之浅析

果戈里经常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加强讽刺效果。他经常给人物性格中某一主要特征,作为人物心理和行为描写的基础,集中笔墨对它加以淋漓尽致的描写,形成夸张的形象,未揭示其隐藏的本质。如:玛尼罗夫的幻想;罗士特来夫的吹牛;泼留希金的悭吝等都是实例。果戈里的夸张一般抓住富于表现力的细节进行现实主义的描写。比如:玛尼罗夫和乞乞科夫在城里相遇时,“两个人互相拥抱”,足足“过了五分钟”,“相互接吻,很有劲,很热烈,至于后来门牙都疼了一整天”……这些细节的描写,无疑是夸张的,但同时又是现实主义的真实写照,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果戈里(1809—1852)是世界著名的讽刺作家,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彼得
堡故事》,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等。他以自己丰富多采的艺术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俄国封建农奴专制的种种罪恶,并诗意盎然地歌颂了祖国的光辉未来和人民的无穷力量。他的创造,不仅标志着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而且对俄国人民自由思想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戈理与《死魂灵》的艺术特色
□高建华
今年是俄国著名的小说
家和戏剧家尼古拉·瓦希里耶
维奇·果戈理(1809——
—1852)
诞辰二百周年。
鲁迅说果戈理
是“写实派的开山祖师”。
别林
斯基称果戈理的创作为“含泪
的微笑”,从而揭示出果戈理
喜剧风格所蕴含的悲剧力量。
天才的果戈理正是为了填补
俄罗斯散文体叙事文学里留
下的一个明显真空,完成俄罗
斯文学讽刺与批判这一伟大
使命而诞生的。
果戈理的社会
讽刺小说《死魂灵》(第一部),
深刻揭露了农奴制度的反动和腐朽,确立并开拓了俄国“自然派”文学的新时期,《死魂灵》一经问世,不仅震动了整个俄罗斯,且享誉欧洲文坛。
果戈理1809年3月20日生于乌克兰波尔达瓦省密尔格拉德县的一个地主家庭。
孩提时代果戈理就对戏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8年,中学毕业后,果戈理在彼得堡谋得了一份抄写公文的工作,这段卑微的小公务员的生活为他日后描写小人物的作品积累了素材。
1831年,遇到普希金,普希金成为他的朋友并帮助他走上写作的道路。
1834年,他在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历史,写下了第一篇作品《狄康卡近乡夜话》,这篇小说生动地反映了乌克兰人民的生活和习俗,现实的描绘和神奇的幻想巧妙结
合,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1835年出版的小说《密尔格
拉得》和《小品集》,标志着果
戈理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
的过渡和跨越。
《彼得堡故
事》由原来的小品集中的《涅
瓦大街》、《肖像》和《狂人日
记》等三篇小说,再加上后来
写的《鼻子》、《马车》、《外套》
等作品组成,因集中反映彼
得堡社会生活,故名“彼得堡
故事”。
“彼得堡故事”的揭露
对象从乌克兰农村移至彼得堡京城,深化了由普希金《驿站长》开拓的描写小人物的主题,表现了果戈理同情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人道主义情怀。
1836年果戈理正式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此剧引起当局不满,他被迫离开俄国,在意大利和德国生活了近5年时间。
1842年《死魂灵》正式出版,这部小说通过对地主群丑的刻画,把批判的锋芒对准腐朽没落的农奴制度,使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达到了光辉的顶点。
这部小说的主题,还是在普希金启发下获得的。
俄语中“魂灵”一词,一作农奴解,一作灵魂解。
小说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的故事。
他在NN市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打通了上至省长下至建筑技师的大小官员的关系,而后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
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
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买到一大批死魂灵,当他高高兴兴地凭着早已打通的关系迅速办好法定的买卖手续后,其罪恶被人揭穿,检察官被谣传吓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匆逃走。
小说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农奴制主人的道德堕落、人性泯灭,展示了的他们的灵魂已经腐朽死亡。
果戈理以一种纯粹俄罗斯式的幽默,平静、宽厚、纯朴,有时又严峻而尖刻。
这种幽默感在对乞乞科夫和诸地主的描写中,对于刻画他们的性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作者写乞乞科夫刚一来到NN市参加省长家的晚会,“刚走进大厅时,乞乞科夫不得不把眼睛眯起一分钟,因为蜡烛、灯和女士们的衣衫晃晃闪闪的实在厉害。
……黑色的燕尾服或者分散或者簇成一团,在那里闪动、飘荡,活像在七月炎夏,一大群苍蝇围着洁白的糖块飞旋一样……”写头脑空虚、故弄风雅的地主玛尼洛夫说话时脸上浮出微笑,高兴地眯起眼睛,“活像一只被人在耳朵背后搔了一下的猫。
”写女地主柯罗博奇卡的庄园里“一只母猪带着它的全家也出现在这儿;也就在这儿它拱开一堆垃圾,顺便把一只小鸡吃掉了,它没有觉察到这件事,继续在自顾自地大啃几块西瓜皮。
……其中一个稻草人的头上还戴着女主人的一顶睡帽。
大门没一扇是东倒西歪的……”无赖之徒般的地主诺兹德廖夫“一笑起来就张大了嘴,露出白糖般洁白的牙齿,笑得脸上的肌肉直发抖,跳动个不停,一个隔开两重门、住在第三个房间里的邻居,也会给笑声惊醒,从床上跳起来,瞪大了眼睛,说:哎呀,他发疯啦!”贪婪、奸诈的索巴凯维奇“那张脸有一种类似五戈币那样的火红的、火辣辣的颜色。
大家知道,世上有许多这样的脸,造化在捏造它们的时候,不曾多下功夫推敲琢磨,也不曾动用细巧的工具,譬如锉刀啦、小钻子啦,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东西,却只顾大刀阔斧地砍下去:一斧头就是一个鼻子,再一斧头就是两片嘴唇,用大号斧头凿两下,一双眼睛就挖出来了,也不刨刨光洁就把他们送到世上来,说了声:‘活啦!’索巴凯维奇便生着这样一幅顶顶结实的、拼凑得极为奇特的长相。
”而著名的吝啬鬼泼留希金“那件衣服实在不伦不类,很像是女人的睡袍。
头上戴一顶乡下女人戴的小圆帽,只有那条嗓子比起女人的似乎嫌沙哑了一点。
‘噢,是个女的!’他自个儿寻思道,但转念一想,‘噢,不是的!’‘当然是个女的!’”果戈理创作中的这种渲染和夸张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的。
这种夸张手法和盘托出了这些农奴主庸俗丑恶的嘴脸和爱才如命的贪婪本性,很有讽刺意义。
作家通过这种具有讽刺意义的幽默笔法表达了对生活的批判态度。
除了讽刺艺术以外,小说的突出艺术特色还表现在浓厚的抒情风格。
果戈理通过外在的喜剧形式表现内在的深刻的悲剧内容。
小说里叙述中插入了带有作者主观评价的抒情插笔,体现了作家对俄罗斯祖国和民族的深沉的爱。
果戈里对贵族阶级的批判和否定,对人民和祖国处境的沉思,对理想的探索,都体现在这种抒情插笔中:“俄罗斯,你不也就在飞驰,像一辆大胆的、谁也赶不上的三驾马车一样?……俄罗斯,你究竟飞到哪里去?给一个答复吧。
没有答复。
只有车铃在发出美妙迷人的叮当声,只有被撕成碎片的空气在呼啸,汇成一阵狂风;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在旁边闪过,其他的民族和国家都侧目而视,退避在一边,给她让开道路。
”
没有人能否认果戈理的天才,这是连普希金都赞叹不已的。
从《死魂灵》发表至今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这部标志着果戈理一生创作高峰的作品已被译成各国文字而为世人传颂,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艺术瑰宝。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