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距离

合集下载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知识讲解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知识讲解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1.安規要求安全距離:2. a.兩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3. b.三線式:4.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5.一次側、FG安全距離:3.0mm min.(必須確定為FG,否則仍然要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5mm)6. c.ACL、ACN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7. d.一次側高壓安全距離:1.5mm min.8. e.保險絲兩端銅箔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9. 2.PWB製作,佈線最小距離:10.a.銅箔與銅箔:0.5mm min.11.b.銅箔與焊點:0.75mm min.12.c.焊點與焊點:1.0mm min.13.d.銅箔與板邊:0.25mm min.14.e.孔邊與孔邊:1.0mm min.15.f.孔邊與板邊:1.0mm min.16.3.PWB製作,佈線最小銅箔寬度:17.a.2oz:0.5mm min.;1oz:0.3mm min.18.b.電流承受力:1A/1.0mm min.(加錫則可減少為0.5mm min.)19.20.21.電氣要求:22.23.1.一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24.2.二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25.3.CY1佈線位置:一次側接近大電容負端;二次側接近變壓器地端.26.4.回授點佈線位置:正回授端及負回授端接近輸出端.27.5.符合雷擊測試要求:28.a.符合L-N 1KV;L(N)-FG 2KV(V 1.2/50uS、I 8/20uS):加07D471 Varistor29.b.符合L-N 6KV(500A):加07D471 Varistor、LF1加尖端放電、CY1加尖端放電30.c.符合L-N 6KV(3000A):加07D471 Varistor於Fuse前、LF1加尖端放電再並聯雷擊管(300V)*2 、CY1加尖端放電31.IEC 6095032.IEC 6095033.空间/沿面距离 (Clearance/Creepage Distances,Clause 2.10, Tables 2H, 2J, 2Kand 2L)34.35.空间直线距离以峰值电压,根据 Table 2H (primary)、2J (primary additional)、2K(secondary) 计算.36.沿面爬行距离以RMS电压值,根据 Table 2L 计算,但不小于空间直线距离.37.250 V 以下时,L 至 N、初级至地: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整流前).38.250 V 以下时初级至次级:creepage 5 mm,clearance 4 mm.39.TNV 至 SELV线路: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Nemko):creepage 2.0mm,clearance 1.8 mm (TÜV).40.PCB 间距应参照实际工做电压 (peak or dc),若间距不足时 UL 可做耐压测试,CSA 做短路测试.41.零件应施以 10 N 之推力作判断.42.空间距离:43.空间距离的数值应符合下列最小值的规定:44.立地式产品的外壳或桌上型产品上非重直面顶部,可接近导电零件,与危险性电压上零件,用作强化绝缘 (Reinforced insulation) 之空气间隙,不得小于10mm.45.A类插头式产品之外壳上,已接地之可接近导电零件,与危险性电压上零件,用作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之空气间隙,不得小于2mm.46.Primary Circuit之空间距离应符合Table 2H 及2J中最小值之规定.47.如果工作电压之峰值超过AC主电源电压之峰值时,绝缘之最小空间距离为下列两项数值之和:48.工作电压等于AC主电源电压时,Table 2H之最小空间距离值;以及49.Table 2J中附加空间距离值.50.沿面距离:51.沿面距离不得少于Table 2L之最小数值.52.强化绝缘或双重绝缘 (Reinforced or Double insulation) 之沿面距离是Table 2L中基本绝缘数值的两倍.53.如果Table 2L之沿面距离小于Table 2H, 2J 与2K之空间距离时,则空间距离即是最小沿面距离.54.判定沿面距离时之工作电压应考虑下列要项:55.实际的RMS值或DC 电压值.56.如使用DC 电压值,不必考虑附加之纹波.57.短期情况 (如TNV线路中之振铃信号),不必考虑.58.短暂之干扰不必考虑 (如噪声).59.连到TNV 线路中,如果无法得知通讯网络之特性时,其工作电压应假定,TNV-1 线路为60Vdc,TNV-2 与TNV-3线路为120Vdc.60.如果所量测之工作电压,在相邻两点之间可使用内插法,来决定最小沿面距离.所谓安全距离,就是为保护人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危险电压带电部分与人不能轻易接触到,也不能让它来引起危险导致威胁人身安全。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编号:SM-ZD-14062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种安全距离: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

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如工作人员对带电部分的距离,能够保持上述数值时,则允许在该带电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手车开关柜后部铁门内无网状遮栏,打开铁门后也应按此规定的距离执行。

该安全距离并不是单纯从放电距离着想的,也不是“最小安全距离”,而是考虑了一定的意外情况和安全裕度以后所确定的数值。

第二种安全距离: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内和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它考虑了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可能活动的最大的空间位置,对带电设备所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

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4m,35kV一0.6m,110kV—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

如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对带电导体的安全距离小于上列数值时,带电部分必须停电;当安全距离大于上列数值且又小于第一种安全距离数值时,在工作地点和带电部分之间加装牢固可靠的遮拦后,允许在该带电部分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Life is like sailing on the sea in the dark. Only a lighthouse can find its wa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第一种安全距离: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

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如工作人员对带电部分的距离,能够保持上述数值时,则允许在该带电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手车开关柜后部铁门内无网状遮栏,打开铁门后也应按此规定的距离执行。

该安全距离并不是单纯从放电距离着想的,也不是“最小安全距离”,而是考虑了一定的意外情况和安全裕度以后所确定的数值。

第二种安全距离: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内和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它考虑了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可能活动的最大的空间位置,对带电设备所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

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4m,35kV一0.6m,110kV—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

如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对带电导体的安全距离小于上列数值时,带电部分必须停电;当安全距离大于上列数值且又小于第一种安全距离数值时,在工作地点和带电部分之间加装牢固可靠的遮拦后,允许在该带电部分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但是,如带电导体在检修人员的后侧或两侧,即使大于第一种安全距离,亦应将该带电设备停电。

第三种安全距离: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4m,35kV一0.6m,110kV—1.0m,220kV一1.8m(1.6m),500kV一3.6m。

如220KV设备进行地电位的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受设备条件限制不能满足1.8m的要求时,可使用括号中1.6m的安全距,它是进行特别需要的地电位带电作业时所作的适当放宽数值。

《安规》中140种施工安全距离

《安规》中140种施工安全距离

《安规》中140种施工安全距离一涉电区域1.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者。

2. 无论高压设备是否带电,作业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应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表1的安全距离。

(摘自变电安规表1、线路安规表1、配电安规表3-1、电工制造安规表1、建设安规表15)表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3. 10、20、35kV户外(内)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分别小于2.7 m(2.5 m)、2.8 m(2.5 m)、2.9m(2.6m),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网。

4. 户外1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根据表2设置行车安全限高标志。

(摘自变电安规表2、配电安规表2-1、建设安规表16)表2 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至无围栏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5. 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的工作。

(摘自线路安规表4、配电安规表5-1、建设安规表24)表3 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6. 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表4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

(摘自变电安规表18、线路安规表19、配电安规表6-1、电工制造安规表3)表4 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7. 施工机械作业安全距离起重机、高空作业车和铲车等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及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5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

如小于表5、大于表1 所示安全距离时应制定机械操作和现场监控的专项安全措施,并经施工单位和运维部门会审、批准。

小于表1的安全距离时,应停电进行。

(摘自建设安规表18)表5 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8. 在电力线附近组塔时,起重机应接地良好。

起重机及吊件、牵引绳索和拉绳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6的规定。

变压器安规距离

变压器安规距离

变压器安规距离:
变压器与裸露导线、可接触建筑构件、栏杆、树木等障碍物的安全距离至少为1.5米以上。

变压器与人行道的安全距离至少为2.5米以上。

变压器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至少为3.0米以上,对于户外油浸式变压器,这一距离应达到5米以上。

变压器与停放车辆的安全距离至少为3.5米以上。

变压器与交通干线的安全距离一般为5~10米以上。

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有效距离应大于2米。

同一台变压器不同侧之间的安全距离应大于变压器额定电压的10%。

室内变压器的安全距离,如100至1000千伏安的室内变压器,其外廊与四周的最小距离为0.6米,变压器与后壁和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8米;对于1250千伏安及以上的室内变压器,这些距离分别为0.8米和1.0米。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119-99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种安全距离: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

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如工作人员对带电部分的距离,能够保持上述数值时,则允许在该带电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手车开关柜后部铁门内无网状遮栏,打开铁门后也应按此规定的距离执行。

该安全距离并不是单纯从放电距离着想的,也不是“最小安全距离”,而是考虑了一定的意外情况和安全裕度以后所确定的数值。

第二种安全距离: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内和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它考虑了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可能活动的最大的空间位置,对带电设备所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

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4m,35kV一0.6m,110kV—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

如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对带电导体的安全距离小于上列数值时,带电部分必须停电;当安全距离大于上列数值且又小于第一种安全距离数值时,在工作地点和带电部分之间加装牢固可靠的遮拦后,允许在该带电部分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在安全生产领域中,安全距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概念。

安全距离指的是在某些特定的危险场所中,需要保持的和潜在危险源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实践中,安全距离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安全控制区距离安全控制区距离是指在进行某项危险操作时,需要保持周围的安全距离。

这种距离通常适用于涉及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操作的环境中。

在这些环境中,人员需要穿戴特定的防护装备,同时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免受到潜在危害。

安全控制区距离可以通过对危险因素的考虑、合理的工艺设计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来确定。

安全防护距离安全防护距离是指在固定和移动的机器设备周围必须保持的距离。

这种距离适用于需要机器设备运转的场合。

由于机器设备的运转存在较大危险性,因此需要保证人员与机器设备的距离,避免发生机器设备对人身安全的损害。

在实践中,安全防护距离需要结合机器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环境因素来确定。

安全间距安全间距是指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动车辆、行人等在同一时间、同一路线上行驶时,为了保证安全,各车辆或行人所保持的距离。

这种距离一般适用于高速公路、常规公路等交通路段。

在这些路段上,各车辆或行人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避免因相互追尾、碰撞等引起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

在实际应用中,安全间距的大小需要考虑交通流量的大小、天气、路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安全距离。

结论安全距离是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不同的危险场合需要遵守相应的安全距离。

本文介绍了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分别为安全控制区距离、安全防护距离和安全间距。

在进行危险操作、使用机器设备和行驶交通路段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安全距离要求来操作,从而从根本上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简易版

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简易版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第一种安全距离: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

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如工作人员对带电部分的距离,能够保持上述数值时,则允许在该带电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手车开关柜后部铁门内无网状遮栏,打开铁门后也应按此规定的距离执行。

该安全距离并不是单纯从放电距离着想的,也不是“最小安全距离”,而是考虑了一定的意外情况和安全裕度以后所确定的数值。

第二种安全距离: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内和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它考虑了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可能活动的最大的空间位置,对带电设备所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

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4m,35kV一0.6m,110kV—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

如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对带电导体的安全距离小于上列数值时,带电部分必须停电;当安全距离大于上列数值且又小于第一种安全距离数值时,在工作地点和带电部分之间加装牢固可靠的遮拦后,允许在该带电部分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的距离判定是更具IEC60950来说的啊,如果其他标准可能距离会有不同但是判定方式是一样的:
这个是根据你的产品的工作电压的(peak,和RMS)确定的距离。
按照你的描述两个产品的绝缘距离各个对应部分是一样的。
"L和N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多少?"保持基本绝缘,假设你的电压Peak是小于420V,那么爬电距离为2.5mm。电气间隙是2.0mm。
呵呵,谢谢好心人的资料。
还没来得急发呢~邮箱就被屏蔽了,我粘贴到这儿来,大家一块儿看看,今天忙还没来得急测量一下呢~~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电气间隙,所以当电气间隙不够时,开槽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开槽时要注意槽的位置、长短是否合适,以满足爬电距离的要求。
PCB板94V—1以上
6、有关于绝缘等级
(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
(2)、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3)、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保护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
(4)、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
(5)、加强绝缘: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
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
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保险丝部分有Dcl1.5mm,Dcr2.5mm-功能绝缘要求。你图中靠近AC input端口部分的开槽不知是什么考虑,那个部分都是高压部分保持功能绝缘就好了Dcl1.5mm(电气间隙),Dcr2.5mm.(爬电距离)
欢迎拍砖啊,快!!积极讨论才有进步啊
Gary_yang
2010-07-26 20:32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
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
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
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
4.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电气隔离距离指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综合考虑)
对于Ⅰ类设备的开关电源(本公司的大部分开关电源均为Ⅰ类设备),在元件及PCB板上的隔离距离如下:(下列数值未包括裕量)
a、对于AC—DC电源(以不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d、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
C、补充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a、一般而言,介于可触及的导体零件及在基本绝缘损坏后有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零件之间,如:
Ⅰ、介于把手、旋钮,提柄或类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轴心之间。
Ⅱ、介于第二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穿过此外壳的电源线外皮之间。
Ⅲ、介于ELV电路及未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
要求的隔离距离挡墙的最小宽度
AC—DC(输入电压100-240V~,未含PFC电路)6.4mm3.2mm
AC—DC(输入电压100-240V~,含有PFC电路)9.0mm4.5mm
DC—DC(电压36-76V)2.8mm1.4mm
注:变压器的引脚如果没有套上绝缘套管,那么在引脚处的隔离距离可能也仅为胶纸加挡墙的厚度,所以变压器的引脚需要套上绝缘套管且套管要穿过挡墙。
SELV电路:安全特低电压电路。
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条件下或单一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可触及的零部件之间,以及任意的可触及零部件和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仅对I类设备)之间的电压,均不会超过安全值。
TNV:通讯网络电压电路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携带通信信号的电路。
完了,就这么多~~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DC+)-(DC-)(保险管之前)0.7mm1.4mm
输入-地(保险管之前)0.7mm1.4mm
输入-地(保险管之后)0.9mm1.4mm
输入-输出(考虑为基本绝缘)0.9mm1.4mm
输入-输出(考虑为加强绝缘)1.8mm2.8mm
输入-磁芯、输出-磁芯0.7mm1.4mm
4.2.3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
将导电组件用绝缘材料包住既解决了空间距离(Creepage distance)也解决了沿面距离(clearance)问题,此方法一般用在电源板上变压器和周边组件之间距离不够时,将变压器包住。
另外可在不影响产品功能的情况下适当降低两导体之间的电压差
电气间隙的决定: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
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
(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
——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各种绝缘的适用情形如下:
A、操作绝缘oprational insulation
a、介于两不同电压之零件间
b、介于ELV电路(或SELV电路)及接地的导电零件间。
B、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a、介于具危险电压零件及接地的导电零件之间;
b、介于具危险电压及依赖接地的SELV电路之间;
c、介于一次侧的电源导体及接地屏蔽物或主电源变压器的铁心之间;
b、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
D、双重绝缘
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
一般而言,介于一次侧电路及
a、可触及的未接地导电零件之间,或
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电路之间或
c、TNV电路之间
双重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
注:ELV线路:特低电压电路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42.4V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
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是指变压器两边的挡墙宽度的总和,如果变压器挡墙的宽度为3mm,那么变压器的电气隔离距离值为6mm(两边的挡墙宽度相同)。如果变压器没有挡墙,那么变压器的隔离距离就等于所用胶纸的厚度。另外,对于AC-DC电源,变压器初、次间绕组应用三层胶纸隔离,DC-DC电源,可只用二层胶纸隔离。下列数值未包括裕量:
“红色虚线分割了高压和低压部分,他们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又是多少?”是加强绝缘。假设你的电压Peak是小于420V,那么爬电距离为5.0mm。电气间隙是4.0mm。(如果你的电压超过420V的话4.2mm)
另外不知道你的变压器有没有使用三层绝缘线,这样会对初级和次级到铁芯的判定会有影响。
变压器的内部距离也是比较重要。选家好的变压器厂家绝缘和距离应该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空间距离(Creepage distance):在两个导电组件之间或是导电组件与物体界面之间经由空气分离测得最短直线距离;
沿面距离(clearance):沿绝缘表面测得两个导电组件之间或是导电组件与物体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沿面距离(clearance)不满足标准要求距离时:PCB板上可采取两个导电组件之间开槽的方法,导电组件与外壳、可触及部分之间距离不够,则可将导电组件用绝缘材料包住。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
(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
(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
3、绝缘穿透距离:
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
——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
——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
——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L线-N线(保险管之前)2.0mm2.5mm
输入-地(整流桥前)2.0mm2.5mm
输入-地(整流桥后)2.2mm3.2mm
输入-输出(变压器)5.2mm9.0mm
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4.4mm6.4mm
输入-磁芯、输出-磁芯2.2mm3.2mm
c、对于DC—DC电源(以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36-76V为例)
L线-N线(保险管之前)2.0mm2.5mm
输入-地(整流桥前)2.0mm2.5mm
输入-地(整流桥后)2.2mm3.2mm
输入-输出(变压器)4.4mm6.4mm
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4.4mm5.5mm
输入-磁芯、输出-磁芯2.0mm2.5mm
b、对于AC—DC电源(以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
有的外壳设备内铺PVC胶片时,应注意保证安规距离(注意加工工艺)
零件点胶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胶丝等异物。
在加工零件时,应不引起绝缘破坏。
5、有关于防燃材料要求:
热缩套管V—1或VTM—2以上;PVC套管V—1或VTM—2以上
铁氟龙套管V—1或VTM—2以上;塑胶材质如硅胶片,绝缘胶带V—1或VTM—2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