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浅谈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但是,与国际上先进的服务贸易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对其进行评价与对策分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评价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对策分析,揭示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从而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评价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及优劣势分析;2. 探讨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包括政策环境、人才、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等;3. 提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包括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等。
(二)研究方法:1. 通过文献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2. 运用SWOT分析法,评价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其优势和劣势;3. 运用因素分析法,从政策环境、人才、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探讨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4. 运用对策分析法,提出可行的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第二阶段:SWOT分析评价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第三阶段: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第四阶段:对策分析提出可行的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第五阶段:撰写论文并完成答辩五、预期收获1. 深入了解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2. 提出可行的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3. 为我国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服务行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风潮下,世界各国之间的服务贸易交流日益频繁,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成为各国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何如?当前问题有哪些?如何制定未来的发展对策?本文着重探讨中国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二、文献综述服务贸易是一种新型贸易形态,其内涵包括商业服务、旅游服务、文化服务、运输服务、金融服务等诸多领域,是连接全球贸易的重要链条。
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但在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当前我国在服务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完全竞争程度不够高,出口贸易规模较小等等。
因此,探究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首先,将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进出口贸易规模、重点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情况等方面。
然后,将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例如竞争力不足、贸易结构不合理等,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和发展需要,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最后,本文将提出我国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
首先,我们将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分析,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对服务贸易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相关学术观点。
其次,我们将收集一定量的相关数据对服务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我们将运用SWOT分析法深度剖析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对中国服务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全面深入的探讨。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效果本文旨在深入探究中国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作为新兴领域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包括许多对经济发展和国际间各领域的交往具有重要意义的服务,如金融、法律、会计、咨询、IT、研发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合作的深入推进,中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也在快速增长。
然而,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当前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水平和质量,还满足不了国内企业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因此,在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水平,促进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二、研究意义1. 提高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在技术、品质、人才等方面的短板和优势。
并且能够发现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中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 推动中国服务业升级。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业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从中汲取经验,推进中国服务业升级,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3. 拓展中国服务贸易市场。
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提高中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水平,将更多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拓展中国服务贸易市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概述。
(2)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3)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分析。
(4)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和对策。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查阅相关文献,获取和整理有关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对研究主题详细分析。
(2)实地调研法:借助实地调研方式,深入中国一些生产性服务贸易公司,了解其商业模式、市场环境以及与海外企业进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情况,并加以比较与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服务贸易也在逐步增长。
然而,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仍存在一些问
题和挑战。
为了增强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提高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有
必要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的分析,探讨如何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帮助我国服务业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推动我国跨境服务贸易的发展。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概念、特征、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文献综述,了解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接着,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我国服务贸易的关键因素、优劣势评价、
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等内容,寻找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路径和方法。
3. 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得出以下预期成果:
(1)明确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定义和特征,了解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2)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找到提升我国服务贸易
竞争力的路径;
(3)提出一系列适合我国情况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为我国服务贸
易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4. 研究进度安排
本研究计划在四个月内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第1个月):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制定;
第二阶段(第2-3个月):数据采集和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评价和分析;
第三阶段(第4个月):总结与分析,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的提出,撰写研究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服务贸易是指跨境提供的服务和相关产业的国际交易,是区别于商
品贸易和直接投资等其他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特形式。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
化进程的加速,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遇到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
的服务贸易也逐渐跃居世界前列。
然而,中国服务贸易也面临诸多问题
和障碍,如进入壁垒、技术壁垒、贸易逆差、市场准入限制、人员流动
限制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服务贸易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并
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根据现有文献和数据,从政策层面、结构层面、制度层面
等多方面探讨中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及原因。
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数据
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并借助 SWOT 分析和 PEST 分析等工具,对中
国服务贸易面临的问题、机遇、未来趋势、优势与劣势等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中国服务贸易未来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服务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
同时,能够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明确政府、企业在未来服务贸易
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
最终,本研究旨在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中国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
中的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与印度的比较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与印度的比较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服务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产业。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经济的崛起使得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攀升,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目前中国服务贸易与印度的服务贸易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市场准入、专业化能力以及国际品牌塑造等方面。
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了解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印度进行比较,探索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和前景,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探讨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化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包括服务贸易的种类、服务贸易的主要渠道以及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等方面。
2. 国际竞争力分析,包括比较双方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环境、行业、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劣势比较,探索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 成功经验借鉴,通过对印度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服务贸易的研究,寻找成功经验,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4. 政策建议,结合前面的研究,提出适合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和SWOT分析等方法,以系统性和实证性的方法来探讨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研究预期成果1. 了解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服务贸易产业界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比较分析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找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优势,为制定服务贸易产业的战略方案提供参考。
3. 分析成功经验,并提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当前,服务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其在服务贸易中的份额较低,相关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研究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描述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服务业竞争力的差距,探究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3. 从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和对策;4. 提出如何提高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探索未来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等。
具体来说,将采用SWOT分析法、PESTEL分析法和Porter五力分析法等工具,综合分析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四、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1. 研究计划本研究将在六个月内完成,并按照以下时间节点安排:第一阶段(1个月):问题与目标确定、文献搜集与分析;第二阶段(2个月):定性数据分析:SWOT分析、PESTEL分析、Porter五力分析;第三阶段(2个月):定量数据分析: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第四阶段(1个月):研究总结、撰写论文。
2.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形成一篇完整的论文,表明以下方面:1. 描述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分析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3. 从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和对策;4. 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如何提高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的开题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的开题报告中国服务贸易的开题报告一、引言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超过15%。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比重持续扩大。
三、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能力为服务贸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其次,中国在信息技术、金融、教育、旅游等领域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此外,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的开放与合作,为外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四、中国服务贸易的问题与挑战尽管中国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服务贸易的结构不平衡,以旅游、运输和商务服务为主导,而高端服务如金融、教育和医疗等仍相对薄弱。
其次,服务贸易的贸易壁垒和市场准入限制仍然存在,制约了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此外,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标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五、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为了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首先,加大对高端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高端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外国企业在中国服务业中的门槛,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际知名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加强服务贸易的监管和标准化,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和可信度,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六、结论中国服务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通过加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和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中国服务贸易将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饶友玲,张伯伟,《国际服务贸易》[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10]沈明其,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国际比较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9期
[11]王小平,中国服务贸易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J],财贸经济,2004第8期
第八阶段:毕业论文定稿并誊正(2008-6-2--2008-6-15)
第九阶段:毕业论文答辩(2008-6-22左右)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存在问题:1、时间不充裕2资料来源有限
解决措施:见:
年月日
第四阶段:请指导教师审核初稿并征求意见(2008-1-21至2008-2-9)
第五阶段:修改论文初稿,提交论文第二稿(2008-2-9至2008-3-11)
第六阶段:请指导教师审核第二稿并征求意见(2008-3-12---2007-3-24)
第七阶段:修改论文第二稿,提交论文第三稿(2008-3-25--2008-4-6)
[12]庄丽娟,《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特征》[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
[13]赵书华,《国际服务贸易研究》[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14]仲鑫,《我国知识型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前景》[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6月,第3期21卷
[15]张海青,肖静,《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因素》[D],科技信息,2006年第8期
课题名称
浅谈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学生姓名
李佳佳
专业班级
040808
学号
0403199
指导教师
许春红
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依据、意义和研究目的:
选题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1990年到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年平均增速达到18%,世界排名也由1990年的第二十六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九位,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0年的0.70%增加到2004年的2.77%,增长了近三倍,世界排名也由1990年的第二十六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九位。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国内服务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部分学者通过计算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认为:九十年代后,我国服务贸易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并且持续恶化。那么,要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呢?这已经成为了当前最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
[4]贾继锋等,《重结构优势:入世后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5]刘伟全,《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升》[N],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6]李怀政,《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N],《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2期
[7]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N],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2期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程大中,陈宪,《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现实基础、总体状况及初步设想》[J],世界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期
[2]邓世荣:《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N],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2004年第3期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4.
[16]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 2004第12期.
论文结构的初步设计:
一、引言
二、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一)从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看服务贸易的总体国际竞争力
(二)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及行业比较优势指数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选题意义: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服务贸易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从理论上构建服务贸易竞争力发展的基础,并根据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则,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同时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有利保证。
研究目的: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家竞争力,从而逐步构建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对于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工业,更加有效的参加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至关重要。此次写作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对我国服务贸易国家竞争力有个比较全面且深入的分析。
(一)生产要素——先天充沛,后天不足
(二)相关、支持性产业——支持力度不强
(三)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主要以国内为舞台
(四)政府角色——监管水平较低
(五)需求条件——需求潜力巨大
(六)机会——服务业发展机会增多
四、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二)寻找国内服务业市场的支持
(三)实行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协同发展
(四)完善政府管制和法律法规体系
五、参考文献
进度计划、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9-10至2007-11-8)
第二阶段:构建本论文的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2007-11-8至2007-11-20)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2007-11-21至20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