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类自然观历史演化及特点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观发展过程进行详细探讨。
一、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1.1 古代自然观主要以神话和宗教解释自然现象
1.2 古代人类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神灵控制的
1.3 古代自然观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表象和现象层面
二、中世纪自然观的演变
2.1 中世纪自然观受到宗教的束缚,以神学为主导
2.2 中世纪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神的杰作,人类应当顺应神的旨意
2.3 中世纪自然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仍然停留在神奇和超自然层面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变革
3.1 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开始向理性和实证转变
3.2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开始运用实验和观察来解释自然现象
3.3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奠定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
四、近代自然观的发展
4.1 近代自然观通过科学方法不断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
4.2 近代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规律和现象的理论
4.3 近代自然观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五、当代自然观的趋势
5.1 当代自然观强调跨学科合作和整合,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5.2 当代自然观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5.3 当代自然观将人类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提倡和谐共生的理念
总结:自然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完善的历史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自然观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简述人类自然观历史演化及特点

1.简述人类自然观历史演化及特点古代朴素自然观(公元前7世纪—前5世纪)→中世纪神学自然观(公元5世纪—15世纪)→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自然观(16—18世纪末)→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8世纪末—19世纪末)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笼统性,直接性,模糊性;埋藏着宗教迷信的种子.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特点:一方面具有理论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宗教迷信和唯心论的特点.或者说,这种自然观是神学家自觉的将宗教神学和哲学唯心论相结合而成的反科学的理论.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它作为总观点,其“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它认为自然界始终如此,如果说变化,也只是物体在空间中扩张,而无时间上的发展历史;只有物体的机械位移和动量转换;上述变化,其原因在物体的外部,即外力推动,而不在事物的内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科学实验和科学事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联系的发展的看待自然界。
唯物论,辩证法,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构成这种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9.谈谈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基本关系:1)人不能离开自然,又可以能动的改造自然界2)人在自然面前具有能动性,也有受动性,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3)能动以受动为基础,后者制约着前者,特定实践的能动性都以特定受动性为依据4)能动又主导受动,人通过自觉活动来完善和发展自己,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调控恩格斯说过: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在于做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的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为代价的发展,做到可持续发展要做好以下三个协调:a.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协调b.经济的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协调c.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10.简述科学哲学及其性质内容科学哲学是对科学的哲学研究,以作为认识现象的科学为对象.科学哲学的性质:科学哲学是处于科学和哲学之间的中层次的边缘学科,是比一般哲学层次低的哲学学科.科学哲学的内容:1)对各门学科的逻辑结构和经验内容的分析2)对科学知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分析3)对科学知识与科学家的关系的分析.科学哲学的内容是科学中以方法论为核心的哲学问题.11.简述科学与非科学分界标准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的发展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首要与基本问题.由于不同时期的不同学派对科学的理解不同,导致在科学与非科学的划借问题上纷争迭起,壁垒森严.1)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确实可靠性标准即“任何理论要成为科学,必须放弃一切未经证明的东西;只要是被人的感觉或思想证明了的就可以归之于科学行列;反之则属于巫术,迷信之类.”2)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性标准即任何命题只要能被经验证实的才是有意义的,科学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或形而上学的.3)波普尔的证伪性标准一个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就其划借问踢理论而言,仍然未能突破逻辑实证主义的窠臼.4)库恩的“范式”标准即“拥有了一个范式,有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种更深奥的研究,这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任何一个学科在未形成一个共同的范式之前,只能处于前科学时期,而不配称为科学.5)拉卡托斯的理论进步标准他的划界标准在于理论是否产生新的事实或是否具备预见能力.6)费耶阿本德的虚无标准费耶阿本德宣科: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事业,它没有普遍的规范性方法可言.他否认了科学与宗教迷信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取消了科学与非科学划界标准的讨论.他的见解无疑是十分错误的,也是近乎荒谬的.7)新历史主义的划界标准新历史主义学派以夏佩尔,劳丹,麦克斯韦和格丁等为代表,新历史主义者继续坚持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的历史主义传统,批判老历史主义学派的非理性主义的错误倾向.其中劳丹与夏佩尔分别代表了其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劳丹坚持以实用主义的观点“批判”老历史主义学派的理论,其实质是继续坚持非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夏佩尔则坚持以科学实在论观点批判老历史主义学派的非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从而把新历史主义理论引向了唯物主义.8)后现代主义的划界标准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范·弗拉森与罗蒂等.后现代主义者通过对“客观”“真理”“实在”“理性”等概念的解构,彻底摧毁了科学作为知识典范的地位,从而根本取消了科学与文学艺术宗教神话等非科学文化的界限而走向彻底的相对主义.12.谈谈你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的理解通过阅读对于划界标准的历史演变,我觉得要解决划界问题,全面揭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它们进行辩证的综合分析。
简述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演化规律

简述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演化规律一、人类自然观的初期形成人类自然观的初期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
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和简单的经验总结来了解自然界。
在这个阶段,人们认为自然界是神灵所创造的,存在着超自然力量支配着世界。
二、古希腊哲学对于自然观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和生命本质的理论,并将其系统化整合成为一种科学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性思想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两个层次组成:物质层和理念层。
而亚里士多德则主张通过感性经验来认识世界,从而得出更为准确和科学化的结论。
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对于自然观的影响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神学对于人类自然观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时,基督教教义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人类则是上帝的代表。
因此,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仍然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人们相信自然界存在着一种神圣秩序,而科学研究则被视为一种亵渎行为。
四、启蒙运动对于自然观的影响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动了人类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理性和科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对于自然界的研究中。
启蒙运动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知识,并反对传统信仰和迷信。
这些思想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开创了新时代下更加准确、科学和理性化的自然观。
五、现代科学对于自然观的影响现代科学以其严谨性和精确性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通过现代科学方法,人们已经深入研究了宇宙、地球、生命等方面,并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
现代科学方法强调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论,这些思想为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提供了更为准确和科学化的基础。
六、人类自然观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深入,人们对于自然观也将不断发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宇宙、地球和生命等方面,并通过新技术手段来获取更为准确、全面和深入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以确保人类与自然界共存共荣。
自然观的演变过程

自然观的演变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然观不断地发展演变,从最初的神话、迷信到现在的科学世界观。
以下将从史前时期、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期和现代社会六个阶段来介绍自然观的演变过程。
史前时期:自然和神秘是不可分离的史前时期人们还没有文化,很少有可靠的书面记录,自然观大多取决于神话和传说。
古人们相信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是由神祇创造的,他们赋予各种自然现象超自然的力量。
例如,太阳是由太阳神掌控,雷电是由闪电神制造的,大海是由海神掌管的。
人类的生与死也跟神祇的决定有关。
古代:人类开始探索自然的规律古代是自然观经历了第一个转折点的时期。
人类开始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神话和迷信走向了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探索。
在古代,土著人民获得了对生命和世界的基本认识,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自然观。
在古代,人们开始探究天文学、地理学和医学等自然科学。
中世纪:自然观再度被神化中世纪的自然观受到基督教神权主义的影响,自然被视为上帝的创造,宇宙万物由上帝掌控。
人类自身的问题、自然界的现象,都被解读为上帝是在强迫人类做出某些选择。
这种自然观持续了上千年之久,对于科学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文艺复兴:科学的奠基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人类逐渐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欧洲学术界发生了从教会到自然的重大转变。
伟大的自然学家如可杜珂、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开创了逐步解放自然的科学时代,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力和实验力掌握自然规律。
启蒙时期:人类完全摆脱宗教束缚的时期启蒙时期为自然观带来了重大改变,人们开始从以往的神秘主义和迷信想法中走出来。
自然科学成为这个时期发展的基础。
这个时期的主要思想家是伏尔泰和卢梭,他们不再相信基督教的神灵约束,完全摆脱了宗教式的自然观。
人们开始相信理性和实证主义的价值,重视追求自由和个人尊严。
现代社会:自然观的综合时期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观念在继承从前发展的基础上也发生了改变。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标题: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引言概述: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自然观的形成1.1 自然神论的阶段在古代,人们认为自然界是由众多神祇掌控的,自然现象是神灵的表现,人们通过祭祀和祈祷来获得自然的恩赐。
1.2 自然哲学的兴起随着古希腊哲学家的出现,人们开始通过理性思考和观察来探讨自然规律,提出了一些关于自然的理论和观点。
1.3 自然观的初步形成在古代中国、印度、埃及等文明中,人们开始建立起对自然的认识体系,形成了一些关于自然的基本观念和理论。
二、中世纪自然观的转变2.1 宗教对自然观的影响在中世纪,宗教信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自然观更加倾向于神秘和超自然的解释。
2.2 自然科学的复苏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自然科学的研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2.3 人文主义的影响中世纪的人文主义运动强调人类的自主性和理性,对自然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的更深入探索。
三、近代自然观的演变3.1 科学革命的发生17世纪的科学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方式,科学方法的确立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研究和理解自然规律。
3.2 自然法则的确立牛顿的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理论的提出,使得人们对自然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然观逐渐向机械论和物理主义转变。
3.3 生态观念的兴起近代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念逐渐成为当代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现代自然观的特点4.1 综合性和系统性现代自然观不再是单一的观念,而是综合多种学科的成果,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自然观体系。
4.2 多元化和开放性现代自然观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不再排斥多元文化和多元思维,开放性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
4.3 可持续性和生态化现代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绿色、环保的自然观念。
浅谈人类自然观的演化

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整个自然观的演化史,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科学技术,一直在加速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时至今日,已经成了改变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主要推动力。
纵观整个世界史,最早的,被公认的高度发展的文明,就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我们的中华文明。
这四大古文明都代表了那个时期,世界各个地域的最先进的,最具代表性的思想。
任何的文明,任何的哲学都必然面临三个终极的问题。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去何处。
高度的文明,就是人和动物的本质的区别。
下面我们先罗列四大古文明的创世观观,再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古埃及人人文最初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的原始之水“努恩”,后来在水中升出第一块陆地,原始之丘。
其上荒凉晦暗,长满原始植物。
就在这晦暗的土丘上,诞生了“阿图姆”神。
之后,阿图姆神生下空气之神“殊”和潮气之神“特弗努特”这对兄妹,这对兄妹神结合生下天后“努特”与地父“盖伯”。
天地诞生,世界出现。
“奔奔石”模仿的就是世界创造之初的原始之丘,法老的陵墓之所以修建成金字塔的形状,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都是对创世的模仿。
古埃及人认为,永恒是一个不断的循环,但这个循环不是原封不动的重复,而是再生,是突破了旧的束缚的创造。
古印度人的创世观也是很有意思的。
他们认为在地面之下,有力大无穷的四只大象支撑著,大象则站在象征力量的乌龟的背上,乌龟又趴在首尾相衔的眼镜蛇背上。
一些印度民间神话也这样描述:蛇神舍沙环绕着龟神俱利摩,支撑起负责背负整个世界的四头(或称八头)大象。
著名的奇幻小说作家Terry Pratchett 巧妙的借鉴了这个创世观的设定,创作了“碟形世界”这个著名的系列小说。
古巴比伦人认为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汪洋一片海。
海中有一股咸水,叫提亚玛特,还有一股甜水,叫阿普苏,它们分别代表阴阳两性,在汪洋中不断交汇,生出几个神祗。
然后众神大战,最后的胜利者建立了伟大的巴比伦王国。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称,是人类对于自然现象、规律和原理的观察、思量和总结的结果。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完善。
1. 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依靠观察和经验。
古代的自然观主要包括神话观、宗教观和哲学观。
在神话观中,人们将自然现象解释为神灵的行为,认为自然界是由神灵创造和掌控的。
在宗教观中,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神圣的存在,认为自然界是上帝的创造物。
而哲学观则通过思辨和推理,试图解释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2. 科学自然观的兴起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实证主义思想的兴起,科学自然观逐渐取代了古代的自然观。
科学自然观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客观事实,并通过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
科学自然观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
3. 自然观的革命自然观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多次革命。
其中最重要的是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证明了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而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为后来的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物种的演化和自然选择的理论,对生物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现代自然观的特点现代自然观以科学为基础,强调客观事实和实证证据。
现代自然观的特点包括:(1)实证主义: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客观事实,拒绝主观臆断和信仰。
(2)理论构建:通过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建立科学体系。
(3)综合性: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融合,形成综合性的自然观。
(4)不断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总结:自然观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过程,从古代的神话观、宗教观和哲学观,到科学自然观的兴起和自然观的革命,再到现代自然观的特点,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
02第二讲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变1(北林版)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 霞
第一篇 自然观
第二讲
人类自然观 的历史演变(Ⅰ)
2
第一篇 自然观
第 一 篇
1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自 然 观
2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2016/9/30
4
“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
丹皮尔 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 来使大地丰产, 来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残, 来使幼小者降生时平平安安。
原始社会时间
埃及和巴比伦: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 3000年进入奴隶社会 印度:公元前3000年---前2500年进入奴隶社 会 中国:约在公元前2100前进入奴隶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止于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
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一、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人类文明的历史,首先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 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 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 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 区别的还是劳动。”
地球进化 ——生命起源于何时?
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 45亿年前- 太阳系形成,地球 形成 35亿年前- 化石记录 生命起源于45-35亿年之间
问:人类出现在什么时间?
人类在自然史中的位置
目前科学家所了解到的整个宇宙,其半径 大约为150亿光年左右。 太阳系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是大约 45亿年前形成的。目前正处在“壮年期”,不 过到了它的寿命的晚期,地球将会被太阳所吞 噬,整个太阳系最后会变作一颗走向衰亡的红 巨星。
1929年9月于多塞特郡希尔费尔德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演化与时间箭头的关系?(简述人类自然观历史演化及特点)
●
●古代朴素自然观(公元前7世纪—前5世纪)→中世纪神学自然观(公元5世纪—15世
纪)→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自然观(16—18世纪末)→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8世纪末—19世纪末)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笼统性,直接性,模糊性;埋藏着宗教迷信的种子.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特点:
一方面具有理论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宗教迷信和唯心论的特点.或者说,这种自然观是神学家自觉的将宗教神学和哲学唯心论相结合而成的反科学的理论.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它作为总观点,其“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它认为自然界始终如此,如果说变化,也只是物体在空间中扩张,而无时间上的发展历史;只有物体的机械位移和动量转换;上述变化,其原因在物体的外部,即外力推动,而不在事物的内部.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以科学实验和科学事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联系的发展的看待自然界.唯物论,辩证法,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构成这种自然观的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