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间的畿辅水利营田

雍正年间的畿辅水利营田
雍正年间的畿辅水利营田

保密级别:内部

学位级别:历史学硕士

论文提交日期:1999年12月28日

论文答辩日期:2000年1月11日

论文中文题名:雍正年间的畿辅水利营田

论文英文题名:The water conservancy in JiFu area during yongzheng's period

作者及所在单位:李成燕历史系

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梁希哲历史系

分类标识:F129

中文主题标识:雍正年间畿辅水利营田

英文主题标识:Y ong Zheng's period , JiFu , the water conser

vancy in Jifu area

总页数:34页

开本:16开

是否有图表:有图:1、雍正初年直隶水系图

2、雍正年间的畿辅水利营田成绩示意图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1

一、元、明及清代顺康时期发展畿辅水利营田的议论和尝试‥‥‥‥‥1

二、雍正年间对直隶河道的治理‥‥‥‥‥‥‥‥‥‥‥‥‥‥‥‥‥5

(一)直隶水系‥‥‥‥‥‥‥‥‥‥‥‥‥‥‥‥‥‥‥‥‥‥5(二)清初畿辅地区的水利状况‥‥‥‥‥‥‥‥‥‥‥‥‥‥‥7(三)时人的“畿辅水利议”‥‥‥‥‥‥‥‥‥‥‥‥‥‥‥‥8(四)雍正年间允祥等对直隶河道的治理‥‥‥‥‥‥‥‥‥‥‥8三、雍正年间在畿辅营治水田的活动‥‥‥‥‥‥‥‥‥‥‥‥‥‥‥11

(一)营田四局之设及其营田活动‥‥‥‥‥‥‥‥‥‥‥‥‥‥12

1、京东局‥‥‥‥‥‥‥‥‥‥‥‥‥‥‥‥‥‥‥‥‥‥13

2、京西局‥‥‥‥‥‥‥‥‥‥‥‥‥‥‥‥‥‥‥‥‥‥15

3、京南局‥‥‥‥‥‥‥‥‥‥‥‥‥‥‥‥‥‥‥‥‥‥17

4、天津局‥‥‥‥‥‥‥‥‥‥‥‥‥‥‥‥‥‥‥‥‥‥19

(二)雍正年间畿辅水利营田的特点及效果‥‥‥‥‥‥‥‥‥‥20四、雍正年间畿辅水利营田的衰败及其原因‥‥‥‥‥‥‥‥‥‥‥‥21结束语‥‥‥‥‥‥‥‥‥‥‥‥‥‥‥‥‥‥‥‥‥‥‥‥‥‥‥23注释‥‥‥‥‥‥‥‥‥‥‥‥‥‥‥‥‥‥‥‥‥‥‥‥‥‥‥‥24主要参考书目‥‥‥‥‥‥‥‥‥‥‥‥‥‥‥‥‥‥‥‥‥‥‥‥26主要参考文献‥‥‥‥‥‥‥‥‥‥‥‥‥‥‥‥‥‥‥‥‥‥‥‥26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内容提要

元明清时期,漕运不但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而且也加重了江南人民的赋役负担,造成了江南赋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元明清时期,许多人主张兴办畿辅水利并付诸实施。其中,雍正帝对此付诸了大量心血,在畿辅进行了规模颇大的水利营田活动。为此,雍正帝派允祥等人首先对海河流域各河道进行了治理,采取“堵、疏、挖”的方法,对各河上中下游统一治理,并对畿辅水利加以规划。在此基础上,又在畿辅展开了大规模的营治水田活动,兴修水利,种植水田,以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可是,这次畿辅水利营田活动不久便失败了。究其原因,封建社会人去政亡的弊端、海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对河流的治标不治本以及统治者的保漕思想等等都构成了这次活动失败的原因。

前言

海河流域的水利很早就受到重视,至今仍备受关注。前人对历史上海河流域的灌溉情况、明清时期的“畿辅水利”,以及明清时期在天津的水利营田情况、清代前期直隶地区的植稻活动,都作了研究。可是,对于清代雍正年间在海、滦河流域进行的规模巨大的畿辅水利营田活动却缺乏专

门论述。当时,雍正帝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畿辅水利营田活动的背景是什么?其目的何在?这项活动的效果如何?其失败的原因又何在?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简略探讨。

正文

宋元以来,经济重心南移,但政治重心仍在北方。为了维持北方大批官僚和军队庞大的消费开支,朝廷每年都从南方向北方漕运几百万石的粮食,这加重了江南人民的负担。为了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寻求江南重赋问题的解决方案,明代江南人如虞集、归有光、徐贞明、徐光启、以及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清代的许承宣等人都提出了发展西北水利的主张。清人刘献廷亦谓:“西北乃先王旧都,二千年余年未闻仰给东南,何则?沟洫通,水利修也。……故欲经理天下,必自西北水利始矣。”[1]他们所说的西北,范围甚广,包括当时的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诸省。持西北水利议者认为,西北水利的实施,要由京东而畿内,由畿内而西行,“盖先之数处以兆其端,而京东之地皆可渐而行也;先之京东,而畿内列郡皆可渐而行也;先之畿内列郡,而西北之地皆可渐而行也。……特始之京东数处,因而推之西北。”[2]正是在这种先京东而畿内、进而发展整个西北水利的主张之下,许多人首先在畿辅进行了水利营田的尝试。

一、元、明及清代顺康时期发展畿辅水利营田的议论和尝试

畿辅,亦有京畿、京师、腹里、直隶之称,一般指国都附近的地方,为中央直辖之地。元明清三代均建都今北京,畿辅之地即指今北京、天津及其附近地区,只是具体范围大小有所不同而已。元代畿辅为中书省直辖之地,“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3]明代则为京师,“京师,《禹贡》冀兖豫三州之域,元直隶中书省。……北至宣府(外为边地),东至辽海(与山东界),南至东明(与山东、河南界),西至阜平(与山西界)。”[4]清代为“直隶”,“《禹贡》冀兖二州之域,明为北京,置北平布政使司、万全都指挥使司。清顺治初定鼎京师,为直隶省。”[5]在清代,畿辅又是直隶省的别称。而明清时期人们所谓的“畿辅水利”,往往指海河流域的水利。[6]

水利一词较早见于战国末期问世的《吕氏春秋》中的《孝行览?慎人》篇,但它所讲的“取水利”系指捕鱼之利。约公元前104—前91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成《史记》,其中的《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

该书记述了从大禹治水到汉武帝黄河瓠子堵口这一历史时期内一系列治河防洪、开渠通航和引水灌溉的史实之后,感叹道:“甚哉水之利害也”。并指出:“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7]从此,水利一词就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除害兴利的含义。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的内涵不断充实扩大。但是,水利的含义仍主要是防洪、灌溉、航运三方面。而所谓水利营田,是指对水充分利用,引水灌溉,并防治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而元明清时期所说的水利营田,所营之田主要是水田。

元代最早提出畿辅水利主张的是虞集。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7年),翰林学士虞集认为:“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辽海,南濒青齐,萑苇之场也。海潮日至,淤为沃壤。”因而主张“用浙人之法,筑堤捍水为田。”[8]采取招募垦荒的方式,鼓励愿意做官的富民以开荒为建功得官的资本。每个富民因手下掌握的农人数目不同而授予不同面积的荒地,并分别授为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等职。二年之内国家不征税,第三年根据收成情况和土地的优劣确定征收税额。五年后如有积蓄,就正式授给官职;十年后则颁发符印,子孙可以世袭为官。虞集认为这种屯田方式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利用屯田的农民“近卫京师,外御岛夷”;二是可以减少漕运量,“以纾疲民”;三是可以“遂富民得官之志,而获其用”;四是可以使“江海游食盗贼之类,皆有所归”。[9]虞集的主张在当时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以为一有此制,则执事者必以贿成,而不可为矣。”[10]他的主张没能付诸实施。

三十年后,元末丞相脱脱采纳了这一建议。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南方农民起义蜂起云涌,海漕两运中断,为了解决京师的需要,他建议发展北方水田,“京畿近地水利,召募江南人耕种,岁可得粟麦百余万石,不烦海运而京师足食。”[11]于是他亲自主持大司农司,拨发牛具、农器、谷种和贷款,又计划从江浙、淮东召募善于种植水田和修筑围岸的技师各一千人,每人给钞十锭,一年后允许返回原籍。在他的大力推行下,“西至西山,东至迁民镇(今临榆县),南至保定、河间,北至檀(治密云)、顺州(治顺义),皆引水利,立法佃种,岁乃大稔”。[12]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十二月又在保定、河间、武清、景县、蓟县设四处大兵农司,推进水利营田。但是,元朝迅即灭亡,畿辅水利营田并未能取得较大成绩。

明代中期,随着国家军事、经济方面的需要,每年从南方漕运到北方的漕粮不下四百万石,而北方的海河流域水涝灾害也较以前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兴修水利,发展北方水田的主张又重新被提出来。弘治时,大学士丘浚作《大学衍义补》,提出在地势平衍的京畿一带,开沟挖河,兴修畿辅水利,“莫若少仿遂人之制,每郡以境中河水为主,又随地势各为大

沟,广一丈以上者以达于河;又各随地势开小沟,广四尺以上者达于大沟;又各随地势开细沟,二三尺以上者委曲以达于小沟。”其经理办法,“其大沟则官府为之,小沟则合有田者共为之,细沟则人各自为之于其田。每岁二月以后,官府遣人督其开挑,而又时常巡视,不使淤塞。”这样,“纵有霖雨,不能为害矣”。[13]在京东沿海一带,他建议推广虞集的屯田主张,派出得力大臣进行考察,然后进行招募屯垦,“随宜相势,分疆定畔,因其多少,授以官职,一如虞集之策。”[14]

继丘浚之后,万历年间的徐贞明也提出兴修畿辅水利,开垦水田,并付诸实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任工科给事中的徐贞明上疏神宗,要求采纳虞集发展畿辅水利的主张,改变京师仰食东南的不正常状况。他认为,如果北方有一石粮食的收获,就可以节省南方几石的漕运量,如果能持续发展下去,“东南民力庶几再苏。”[15]所以他主张兴修北方水利,发展北方水田。而北方水利的兴修,首先应从京东开始,然后推广到畿内,进而整个西北,以此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减轻东南重赋之苦。后来,徐贞明又著《潞水客谈》,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论证北方兴修水利的14条好处,驳斥反对意见,提出具体办法。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九月,徐贞明被任命为尚宝寺少卿,后兼监察御史,领垦田使,前往京东各地实施水利营田,第二年便在京东永平府(治今河北卢龙县)垦田三万九千余亩。[16]正当他履勘海河流域各河,准备推广之时,却受到北方占有大片土地的大官僚的反对,徐贞明被劾罢官,畿辅水利营田计划中途夭折。

继徐贞明之后,明后期主张畿辅水利营田的有汪应蛟、左光斗、卢观象、张慎言、董应举等人。万历二十六年到三十年(公元1598—1602年)几年间,天津巡抚都御史汪应蛟在天津葛沽、何家圈、双沟、白塘等地“令防海军丁屯种,人授田四亩,共种五千余亩,水稻二千亩,收多。”[17]汪应蛟所主持开垦的水田形式大致是,一面滨河,三面开渠,与河水相通,四面筑堤以防水涝,中间多开沟渠,纵横交错。这是一种典型的围田模式,利用海河潮汐的特点,涨潮时引水灌溉,退潮时排出尾水,循环往复,降低土壤盐分。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改任保定巡抚都御史的汪应蛟,上疏建议推广水利屯田,设想在天津开垦七千顷水田,每年收谷二百万石,可抵当时漕运量的一半,不久他又把开垦水田的主张扩大到整个北直隶(北直隶指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即畿辅)。但是他的这一主张未能实现。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5年),任管理屯田御史的左光斗上疏请开水田,第二年他又把屯田事务与当时的科举事业结合起来,主张兴办“屯学”。

[18]天启年间,太仆卿董应举又在通州以东、山海关以西的大片土地上进行屯垦戍边活动,而其屯田的重点和主要收益区则是天津一带。

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兴启对北方水利尤为重视,主张在水利条件较好的

京东一带推广水利营田。自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年间,徐光启以个人的力量在天津实施水利营田,其目的就是“欲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又发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19]他凭借个人的力量推行屯田,必然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到了清代,仍有人在讲求畿辅水利,希望举办水利,救荒并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陆陇其认为“宜通查所属州县水道,何处宜疏通,何处宜堤防,约长阔若干,工费若干,汇成《畿辅水利》一书呈进,请以次分年举行。”[20]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直隶巡抚李光地上《请开河间府水田疏》,主张兴水利、开水田以治水患,他针对献县、交河等地的情况指出:该处“系盐河上游,若能修治沟洫,杂兴水田,则水势渐分,将下流之水势亦日减。是资水之利,即以除水之害也”。[21]

康熙年间,水利营田成绩较大的是蓝理在天津的营田。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被任为天津总兵官的蓝理,到任后看到,天津一望皆平原,可以开河引水种植稻田,第二年便上疏,奏:“直隶沿海旷地,丰润、宝坻、天津等处洼地,可仿南方开为水田,栽稻一二年后渐成肥沃。”[22]于是上疏奏请营田。蓝理营田,一方面采用与明朝类似的军屯方式,以“节省兵饷”,另一方面则计划招募福建农民二百余人,一旦试验成功,就打算进一步招募江南农民,以便在天津“将沿海弃地尽行开垦。”[23]至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开成二百顷(一说一百五十顷),“岁收丰稔”,获得成功,康熙皇帝将这部分新垦荒地全部赐给蓝理,并命名为“蓝田”。蓝理这次营田活动使天津城南的沼泽地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雨后新凉,水田漠漠,人号为小江南云”。[24]蓝理营田不足两年的时间,在他初步试验成功之后,曾向朝廷建议把水利营田范围扩大到全直隶,甚至打算把江南各省的“军徒人犯”都投入到营田活动中来。但他的建议没有得到皇帝批准,被搁置下来。[25]蓝理离任之后,将水田“奏归之官”,一度由他的参将蓝珠管理。但不久因无人管理,不几年就废弃了。

在畿辅水利营田的活动中,付诸大量心血的要算雍正帝了,他继位三年后便展开了大规模的畿辅水利营田活动,令怡亲王允祥主持营田工程,朱轼副之。怡亲王等人在对直隶河道加以治理的同时,展开了大规模的畿辅营治水田活动。

二、雍正年间对直隶河道的治理

清代直隶两面环山,一面临海。其北为燕山山脉,西为太行山脉。京东诸河多源于塞外,独流入海。京西和京南各河多源于太行山麓,“逶迤环拱,遥卫神京,水势因之尽朝宗而左骛。故自西北山而下者皆东南汇于两淀,自西南山而下者皆东北汇于大陆二泺。两道分流,毕由东淀达直沽

入海。”[26]发源于西北山脉的河流,向东南汇入东西二淀;发源于西南诸山的河流则向东北汇入南北二泊。南北二泊之水出滏阳河道,合滹沱河入东淀;西北诸山之水汇入西淀,经会同河亦入东淀;东淀之水流为淀河,在天津三岔口合南北运河入海,此为海河。(见图1:《雍正初年直隶水系图》此图据(雍正)《畿辅通志?舆地总图》描绘)。

(一)直隶水系

1、南北二泊

北泊即宁晋泊,又名胡卢河,在宁晋县东南。自隆平县流入,向东北流入冀州,土人称之为宁晋泊。“河、冶河、沙河、河、槐河、午河、李阳河、七里河、滏阳河咸入焉”。[27]南泊即大陆泽,一名广阿泽,在任县,土人又称之为张家泊。“百家、牛尾、野、澧、沙、、刘累、程二寨、圣水、顺水、蔡马、柳林等河咸入焉。”[28]南泊东经鸡爪河、张滋河等与滏阳河相通,又与北泊相联。所以,“正定、广平、顺德三郡之水三十余河毕汇于南北二泊,翕受而亭蓄之,然后合为一川出北泊。”[29]“一川”即滏阳河,南北二泊之水经滏阳河道,在衡水县焦冈村与滹沱河合流,奔注数百里至大城县王家口注入东淀。自滹沱合流至东淀的一段为子牙河,所以子牙河为滹滏下流。南北二泊因常年疏于疏浚,听其淤垫,逐年垫高,到雍正初年,蓄泄能力已大为减弱。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代州繁峙县太戏山,流经太原盂县北,入直隶平山县。滹沱河水急流浊,所至填淤,雍正前曾入宁晋泊,使宁晋泊淤塞,邻近水道俱受其害。后来东徙,在焦冈与滏水合流,注入东淀。

滏阳河:亦名滏水,发源于河南与直隶交界的磁州神山,向东北流经邯郸,与渚、沁二水相会。滏阳河过去曾与漳河合流,由于漳河雨季水势急促,流量较大,经常泛滥。后来漳水东徙,经魏县元城抵馆陶注入卫河,滏阳河独行贯宁晋泊而出,至焦冈与滹沱河合流,经冀州、武强、献县、河间、青县、大城注入东淀。滏阳河和滹沱河为子牙河上流。

2、西淀

西淀跨雄、新诸邑,“既广且深,西北诸山之水皆汇焉。”[30]注入西淀的河流主要有三支:(1)“北自雄县来者曰白沟河”,[31]入柴伙淀(西淀的一部分)。白沟河为拒马河下流,拒马河发源于易州广昌县涞山,至房山县铁锁崖分为两派,一派向东流入涿州,过新城县向南流,挟河、琉璃河、广阳盐沟诸水及白玉塘、西域寺、甘池诸泉汇入;一派南入涞水,经定兴东流,易州濡水、武水、白杨虎眼、梁村马跑诸泉及遒栏河、女思涧、子庄溪诸水汇入;两派合流为白沟河。(2)“西自安州来者曰依城河。”[32]依城河为曹河、徐河以及一亩泉、鸡距泉、方顺水、龙泉等相汇而成。(3)“南自高阳来者曰猪龙河”,[33]唐河、沙河、滋河三水在祈州三岔口汇为

猪龙河,经博野、蠡县、高阳县注入白洋淀(西淀的一部分)。唐河原名水,发源于山西灵邱,流入直隶唐县而名之为唐河,恒水自西北而来,汇入唐河;沙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流入直隶曲阳县合平阳河南流,至阜平县,当城、胭脂二河汇入,流至行唐县,郜河又汇入;滋河发源于山西枚回山,经直隶灵寿县为滋水。“三水颇称巨流,毕会于祈州之三岔口,为猪龙河。”

[34]其他尚有许多小河汇入西淀,所以,“顺天、保定、河间三郡之水三十余河毕会于西淀,翕受而停蓄之。”[35]

3、会同河和清河

会同河:西淀之水“合为一川出茅儿湾,经保定曰玉带河,经霸州曰会同河,至文安苏桥之三口入东淀。”[36]会同河在霸州南十三里,又名苑口河,“本玉带河也”。[37]玉带河出西淀茅儿湾,至霸州,拒马河、桑乾河、胡良河、霸水会入,故名会同河。至雍正年间,各河俱已改流,仅余栲栳圈一河与之南北相望,此即中亭河。

清河:“即淀池之经流也。”[38]有东西南三派:西派自会同河三口经台山,又北经纪家淀,然后东入胜河;东派由赵家房经托莲泊出郭家洼,与胜河相会;南派由下马头经崔家房入张家嘴,过任家庄,经左家庄泊,注入石沟河;沿大堤向东经西马头、堂头、左家庄会石沟河,此为会同河支流。胜、石沟二河总归于台头一河,经羊芬港出杨家河。

4、东淀

东淀跨霸州,文安、大城、武清、东安等县,为七十二清流汇之处,“西淀之水合为一河分为三而汇于东淀;南泊之水注于北泊,北泊之水出滏阳之道合滹沱之流亦由子牙河归于东淀,则是东淀一区所以蓄直隶全局之水,游衍而节宣之。”[39]

永定河自西北注入东淀。永定河在隋唐两代称芦沟水,元明时期又称浑河,“石水斗泥”,十分浑浊,有“小黄河”之称。从石景山以下进入平原后,下游多淤,迁徙无常,为害较大。康熙帝治浑河后定名为永定河。其上流为桑乾河,发源于太原天池。

子牙河自两南注入东淀,为滹滏下流。子牙河至大城县王家口入淀之处分为两派,一派西流,一派向东北流;西派的北支往往横截清流,为害大堤;向东北流的一派与清河相会后东流。

5、淀河和南北运河

东淀之水流为淀河,在天津三岔口与南北运河会为海河,至天津大沽口入海。

南运河为“卫水、淇水、洪水、汶水之所会也,以卫河为经流。”[40]南运河亦称永济渠、御河。卫河发源于河南卫辉府,经山东流入直隶,漳河在魏县馆陶注入卫河。

北运河为“白河、潮河、沽河、榆河、沙河、通惠河诸水之所会也,

以白河为经流。”[41]

南北运河是清王朝重要的漕运通道。

6、京东诸水

“京东诸水,不于天津归海。……其经流之大者,莫如滦,余若石河、汤河、洋河、潮河、清水河、陡河,皆独行赴海,其他枝津别派附巨川而朝宗者数十百道。”[42]

蓟运河:一名潮河,为沙河、沽河、河、淋河、黄颁诸水相会之流。在宝坻县东二十里,自三河县流入。

还乡河:即水,亦名环香河,发源于迁安县,经丰润县,至玉田县注入蓟运河。“凡水皆自西而东,此水独西,俗谓之还乡河”[43]滦河:发源于塞外,源远流长,势如建瓴,沿途多支流汇入,是京东最大的河流,向南注入渤海。

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直隶水系除京东诸水独行入海外,海河水系则成扇形分布,直隶六十余河之水汇入东淀,流为淀河,合南北运河入

海。

(二)清初畿辅地区的水利状况

海河水系这种扇形分布的特点,使海河成为几条大河共同的出海口,形成“合一省大小七十余泉一处入海”的局面,造成河水渲泄困难。而元明以来对太行山、燕山山地森林的严重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使各河泥沙含量增加,河道淤积加快,更使河水入海困难。清代海河水系各河每遇“骤雨急涨”,便“泛滥横溢,为民生患也。”[44]滦河各支流也山洪频仍。

清代顺治和康熙年间都比较重视对水患的治理,但是顺治年间由于财政困难,收效不大;至康熙年间,清廷逐步开始了对水患最为严重的海河水系各河的全面治理,使畿辅水利较前有所好转。然而,当政者举办的水利,往往治标不治本,又不能兼顾全局,而且工程草率而又时兴时废,雍正初年,直隶仍然面临着水患的严重威胁。

另外,直隶河流的淤积致使河床不断增高,河水决堤后留下的旧河道也高出地面,使周围地区形成了封闭的洼地,由于沥水找不到出路而使地下水位不断提高,出现了次生盐碱化。春季干旱多风的气候,使土壤水分极易蒸发,便于土壤积盐返碱,结果在有些地方旱涝盐碱相继为灾。这也是直隶出现大片荒地的重要原因。

直隶旱涝盐碱相继为灾,致使直隶农业生产发展缓慢。而清王朝定鼎北京,为了维持官僚和北方军队的庞大的消费开支,清政府每年都要通过运河向京师运输四、五百万石的粮食,不但使漕运成为清王朝的一大负担,而且也加重了东南人民的负担;同时,清王朝的统治也日渐稳定,社会经济开始恢复。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政治家和有识之士便提出了在畿辅地区举办水利的主张,以除害兴利,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解决仰食东南的问题。

(三)时人的“畿辅水利议”

早在康熙年间,就不断有人提倡畿辅水利,主张兴利除害,发展北方农业生产,解决京师仰食东南的问题。至雍正年间,许承宣谓“古者众建诸侯,各食其地之所入,其时称沃饶者率在西北,不闻其仰食东南也。”而“天下无无水之地,亦无不可以溉田之水”,所以,要兴修西北水利,发展西北的农业生产,这样,“西北之粟米日增,即东南之岁漕可渐减矣。”如果在京师一带发展水田,则“民无兑粮之费,不蠲赋而筋力以舒,国家岁省四百余万之金,不烦输而天庾常满。”[45]

漳浦人蓝鼎元过齐鲁抵京师,看到北方“万顷平原枯燥,为陆河湖淀荡水浅沙淤,至于夏秋霖雨,则又成巨浸”的情况,“每叹北方不习水利,惟苦水害”,于是上《论北直水利书》,提出兴修直隶水利的主张,认为“东南转漕一石,至京糜十石之价不止”,所以“开河垦田,根本至计”。[46]雍正三年,畿辅大水,诸河泛滥,被水七十余州县,饥民遍野,促使雍正帝下决心早日经营畿辅地区的水利,除害兴利,他当即派怡亲王允祥董其事,朱轼副之,怡亲王等人于是首先着手治理直隶河道。

(四)雍正年间允祥等对直隶河道的治理

允祥等通过雍正三年一个冬天和四年一个春天的详细查勘,分别拟定了畿南、京东、京西兴修水利的方案,对直隶各地的水利多所规划,根据河北平原水系的特点,提出下游增挖减河,多开出海口以利渲泄,同时于海口兴修闸坝,以防海水倒灌成灾。中游疏浚东西二淀并多开引河,使诸淀脉络相通,以增强蓄洪调节能力。对于子牙河等易于为患的河流,令其与一些支流“开决分注”,以杀其“奔流之势。”对永定河等水浊易淤的河流,则疏浚河道,开挖尾闾淀泊,在危险河段加固堤防;并建议在除害的同时在低洼积涝地区营田种稻。允祥的这些方案都得到了雍正帝的支持。

[47]

1、南北运河

治河伊始,怡亲王允祥向陈仪请教治河之所始,除仪提出了“欲治河莫如先扩达海之口,欲扩达海之口莫如先减入口之水”的治水主张。因为,“入口之水减则达海之口宽,而北之永定,南之子牙,中之七十二沽乃得沛然入三岔口而东注矣。”[48]而这也正是朱子所言“治水先从低处下手”

[49]之意。按照陈仪“减入口之水”和“扩达海之口”的主张,怡亲王首先着手对南北运河的治理,在南北运河建坝开河,减水分流,使其别途归海。雍正三年大水,卫河决口十三处,怡亲王于沧州砖河建石坝一座,开挖引

河长一百二十里;在青县兴济建石坝一座,开挖引河长九十里。“分泄水势,注之海港。”[50]雍正六年,拓北运河筐儿港旧坝,阔六十丈,展挖引河,束以长堤,使之注入塌河淀。又怕塌河淀不能容,七年疏浚贾家沽道,泄淀水入海河,所以,自筐儿港以下运河安流,杨村至天津一带堤工稳固。

2、东西二淀诸河

永定河俗称浑河,“石水斗泥”,康熙三十七年于成龙治河,引河入淀,二十多年后,东淀被淤塞。雍正三年大水,永定河再次泛滥,雍正谕引浑河别途归海,怡亲王便从范口另开长甸河一道,引浑河绕王庆坨东北入三角淀,直趋而东,使浑河不再南流入东淀。东安、武清二县在浑河下流,浑河泛滥,两县皆受其害,怡亲王自柳岔口至韩家村三十多里的地方筑堤。又“于淀内筑堤,使河自河,淀自淀,庶浊流不为患。”[51]

子牙河是滹沱河、漳河、滏阳河、大陆泽诸水下流,含沙量大,一遇大雨,诸水汹涌而至,容易泛滥成灾。怡亲王将两岸河堤加高加厚;在大城县王家口入淀之处,“障其西流,约束归一”,[52]“藉淀河清流之力刷之,使河流泥沙不至淤淀。”[53]

环东西两淀有一道钦堤,回环千里,自康熙三十七年修筑之后将近三十年,大堤日益圮坏,偶遇淀水暴涨就会冲决堤岸。怡亲王自清苑以下,文安以上,加修低薄残缺之堤。“建设坝,镶以桩苇,坚以夯硪。”[54]又开张家嘴河、胜河,以免会同河和玉带河浸啮堤根。会同河出西淀,实为京西三十余河相会之流,河身浅窄,经常漫决,怡亲王疏浚中亭河、十望河,“中亭河成,分流北去,而玉带之水十减其三矣”。[55]玉带河即会同河上流。柴伙淀在会同河上游,怡亲王开口头村引河,开掘张青口、毛儿湾等处,导入中亭河,“以缓其势,以分其流”[56],减轻了其对大堤的浸啮。

牛河原为白沟河支流,由于经常泛滥决口,天长日久便自成一河,牛河“一遇伏秋山水涨发,奔腾冲突,故土人谓之牛河。”[57]而“下无所归,泛溢田野”,[58]良乡、涿州、固安、霸州累被其害。雍正四年,怡亲王奏请于任村以南开挖新河,东南经涿州,东经固安西北,沿芦沟河故道,向南经霸州南孟等村,向东南抵西栲栳圈,注入中亭河,长二百余里,“自是奔突患息,野潦有归,四州县秋禾皆获丰稔。”[59]新安当曹、雹二河之冲,东西南三面环水,只有城北为干土,地势低洼,雨水一多“则大淀一带尽为邻,墟里萧条,最称贫瘠。”[60]雍正三年,怡亲王奏准自三台村以南开引河一道,使曹河入雹,雹河入烧车淀,南岸筑堤建闸,“以裨节宣”,这样,“堤内大淀数百顷皆引流种稻,屡获丰收,泽国已成乐土矣。”[61]

自高阳而来注入西淀的猪龙河,“水性湍急奔腾,最难捍御。”[62]雍正三年大水,猪龙河“决柴淀口而东,溃螂口古堤,直冲州,驿路十里

浸为巨泽。”[63]怡亲王疏通猪龙河故道,堵筑螂口、放水口,涸出任邱被淹之地,使民复业。

赵北口为西淀咽喉,原有十里长堤,八座木桥,怡亲王将桥增至十一座,易木为石。将桥洞浚深一丈多,“庶河流无滞,淀淀贯通。”[64]注入东西两淀的河流得到治理后,东西两淀的淤塞状况有所改善。对于淀池本身的治理,陈仪提出设专官管理,以淀池附近船民股役,免其其他役赋,每三人一船,捞挖淀泥,负责淀池的官员每月要进行检查。所捞淀泥不得堆放在淀池旁边,以免大水时仍被冲刷入淀。淀池专官隶属直隶河道总督,如果治淀不力,二者均负失职之责。

3、南北二泊诸河

西南诸山之水汇入南北二泊,南北二泊之水出滏阳河,会滹沱河入东淀。自滹沱河入北泊,北泊便被淤塞,使注入北泊诸河无泄水之路。雍正三年大水,南北二泊诸河皆泛滥成灾,滹沱河更漫流四野。怡亲王沿自木邱南至焦冈的滹沱旧道,自第四沟开控,一路疏浚深通,于周头筑坝,使其东流与滏水相会,不再注入北泊。对南北二泊,仿东西淀之法加以浚深,又疏浚沟通南泊和滏阳河的鸡爪河和穆家口河,深八九尺,广八丈多,长三十多里;又在邢家湾筑堤防其决口,浚深王甫堤桥下,展挖营上村黄儿营等处,“从此,二泊之会于滏阳者,下流无滞。”[65]

漳河在康熙年间摆动于滏阳河和卫河之间,一部分入滏水,一部分入卫水。后来漳水东徙,在馆陶入卫。漳河水浊泥多,怡亲王加修了漳河河堤,以防其冲决漫溢。

对于滏阳河,加筑河堤,建坝设闸,节制水流,引滏水营田。

4、京东诸河

蓟运河发源于塞外,途中支流会入较多,“源高派繁,河形曲折,”[66]所以,经常溃决堤岸。宝坻县因地势低下,所以受害较大。雍正四年,怡亲王奏请自三河县料马庄至宝坻县江潢口筑堤,长一百八十多里。可是,堤内地势洼下,西北一带村庄常常雨潦积水,怡亲王令人在鲁沽庄建石闸一座,于长亭庄建涵洞一座,在张头窝建涵洞一座,与潮汐相通,解决了饮水和灌溉问题,雨水多时可以泄水入海,“从此宝坻永离昏垫,比年丰稔,称畿东乐国矣。”[67]

还乡河委折蛇行,有三湾九曲之称,河道狭窄,堤堰低矮,“东决则淹丰润,西决则淹玉田。”[68]怡亲王于河身曲折严重之处裁弯取直,于河身狭窄之处加阔,修筑残缺堤工,且拓广加高,于刘钦庄、王木匠庄各开直河一道,使两处分泄。

5、各处古河故道

为了利于雨多时泄水,怡亲王等也对原有的古河故道加以疏浚。在通州、武清开挖凤河,在香河、宝坻开挖窝头、鲍邱二河;又开挖与凤河相

近的古龙河,与南运河相近的古漳河,交河县的古清河,与滏阳河相近的古滹沱故道,衡水县的古盐河,枣强县的古黄栌河,柏乡的槐、午等河,以及经山东又入直隶的马颊、朱龙二河,甚至黄河故道(雍正年间,黄河通过淮河河道入海,北方有古黄河故道)。“近泊者导之归泊,近河者导之入河,近淀者导之入淀;淤者挖之,平者浚之,断者联之,隔者通之。”

[69]

总之,怡亲王治河可以用“堵、疏、挖”三个字来概括,对于决口之处加以堵塞,低矮河堤加筑高厚;对于淤塞河道加以疏浚,对于东西二淀、南北二泊加以挖浚,疏通入淀、出淀之口;在下游多开挖减河和引河以泄水势。但是,怡亲王并没有对直隶河道加以彻底根治,治标不治本,上游的水土流失得不到治理,直隶河道淤塞的现象就不可能根除,由此而带来的淀泊淤塞,河床加高,河流泛滥都不可能根本解决。

怡亲王等人在对畿辅河道加以治理的基础上,疏流建闸,展开了大规模的畿辅营治水田活动。

三、雍正年间在畿辅营治水田的活动

雍正三年,“授朱轼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上命偕怡亲王往直隶,查勘水利营田事务。”[70]并指示,畿辅之水“不达于川,乃在田,非地利之异于古,乃人事之未修也。夫水,聚之则为害,而散之则为利;用之则为利,而弃之则为害。仿遂人之制以兴稻人之稼,无欲速,无惜费,无阻于浮议。”[71]

怡亲王遂奉命率员到京畿各地查勘河流源委、水势特点、水害程度,以及造成水害的原因,一方面治理直隶河道,一方面进行营治水田活动。雍正三年,怡亲王上疏“请择沿河濒海施功容易之地,若京东之滦、蓟、天津,京南之文、霸、任邱、新、雄等处,各设营田专官经画疆理。”[72]雍正四年,怡亲王又提出:“营治稻田,必须次第经理”,由国家“率先营治,以为农民之倡。”[73]接着进一步提出实施方案:(1)开水田与治河相济,二者互为结合,可变害为利,“农田之法兴,而泛滥之害消矣。”[74](2)发挥人的作用,扭转“丰歉听天时”的状况。(3)将水利营田事实,逐一开注,由河道征送督抚,以定优劣……凡所属地方水利营田之兴废,即该道奉职之优劣。”[75]将经营水田的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一个标准。

由于北方农民不懂水田之法,雍正帝下令江浙两省各选三十名熟悉水田耕种的三十人,每月给以工食粮米,令其到直隶教耕,等本地人学会之后,允其返回原籍;所需水田农具和水利工具,延请江浙工匠制造,并命直隶工匠跟从学习,以便使技术传接下来。[76]水田造价较高,并不是家家都能种植水稻,怡亲王建议“小民力不能办者,动支正项代为经理,田熟

岁纳十分之一,以补库帑,足额而止;其有力之家,率先遵奉者,圩田一顷以上,分别旌赏,违者督责不贷;有能出资代人营治者,民则优旌,官则议叙,仍照库帑例,岁收十分之一,归还原本。”至于疏浚圩岸和水、节水、引水及戽水的方法,则“一一仿照成规,酌量地势,次第兴修。”

[77]

(一)营田四局之设及其营田活动

怡亲王等人首先在京东的滦州、玉田等地浚流圩岸,建闸开渠,进行水利营田活动。是秋,“田成岁稔,凡一百五十顷有奇。”[78]而民间也争趋效仿,“若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新安、安州、任邱共七百一十四顷有奇。”[79]接着,怡亲王和朱轼又提出设立营田四局的计划,建议分诸河为四局,由营田四局分别管理直隶地区的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五年便分局营田。四局所辖地区为:

京东局:自白河以东,统辖丰润、玉田、蓟州、宝坻、平谷、武清、滦州、迁安等州县。

京西局:自苑家口以西,统辖宛平、涿州、房山、庆都、唐县、安肃、新安、霸州、任邱、安州、行唐、新乐、满城等州县。

京南局:自滹沱河、滏阳河以西,统辖正定、平山、井陉、邢台、沙河、南和、磁州、永年、平乡、任县等州县。

天津局:自苑口以东,统辖天津、静海、沧州以及兴国、富国二场。

以上四局,每局皆设专官负责,配有一定的辅助人员,并责成地方官同各局官员密切配合。为统辖四局,还设一水利营田府,由怡亲王允祥总理其事,各局将水利营田事实一一开注,上报水利营田府存档。为了加速营田工程的进度,大学士朱轼又提出四项建议:一是民人自行营田,照亩数多寡,给九品以上、五品以下顶戴,鼓励私人垦辟;二是到水利营田工程处效力的民人,视其包干完成的工程量的大小,录用为不同职务的官员;三是降级、革职的官员赴工程处效力者,工成后准予开复;四是流徙以上的罪犯效力者,准予减等。[80]

清政府的上述诸项措施,使民人勇跃,官吏思奋,水利营田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当时四局所辖各州县营治水田的具体情况如下:(见图2:《雍正年间畿辅水利营田成绩示意图》)

1、京东局 

京东负山控海,泉深土泽,潮淤壤沃,各州县泉从地涌,“随决即通,水与田平,一引即至,俱可疏凿成田。[81]宋人何承矩、元相脱脱以及明代徐贞明都曾在此实践水利营田,雍正年间也以京东营田最有成效。

丰润县:引陡河、泥河、黑龙潭、杨家等泉水营田,仍泄水于本河。陡河即馆水,发源于滦州馆山,向东绕丰润县,又南流。怡亲王治理河道,

将陡河引入大泺,通过大泺注入勃海,则“泺内可耕之田多矣”。[82]怡亲王在以上各处“委员筑圩,开渠闸,蓄洞引,次第就理,咸获丰稔。”[83]雍正四年,县治正西高丽铺、卢各庄等处营治稻田共一十六顷二十五亩一分。五年,县治西南曹家汩等处营治稻田共一十八顷二亩二分,农民自营稻田共三十五顷二十八亩。七年,县治正南王兰庄、刁家窝等处营治稻田二十七顷八十一亩,农民自营稻田四十顷二十九亩。九年,改旱田十一顷五十四亩。十年,县治正南王兰庄、车道铺、望林泊、老潭等处营治稻田共一百一十九顷七十八亩;王兰庄、菱角泊、三家淀等处营副使光禄寺卿王钧,建闸筑围,营治稻田共五十顷十一年,县治正南梁家湾、胡家泊等处营治稻田共一百零七顷六十七亩九分四厘。[84]

玉田县:引水泉、暖泉、孟家泉、黄家山泉、蓝泉等水营田,仍泄水于本河,在以上各泉水、河水处筑围浚淤,建闸节水,营成稻田一万八千余亩。[85]

雍正四年,县治东北袁家庄、西南曲河头等处营治稻共七十六顷五十三亩,农民自营稻田共三项五十五亩。五年,县治东南韩家庄,西南邢家楼等处营治稻田共三十九顷五十亩,农民自营稻田九十八亩。六年,县治西南曲河头等处营治稻田共五十八顷四十五亩,农民自营稻田共二顷五亩。九年,改旱田四顷。十一年,县治东南罗毕窝等处营治稻田共二百零三顷十三亩九分。[86]

迁安县:引徐流河、三里河、黄山泉河之水营田,仍泄水于本河。于以上各河“委员相度,围堰渠闸随宜布列,分引灌溉,田成千六百亩。”[87]雍正四年,县治东北三里河、徐流营、西北云峰寺等处营治稻田共一十二顷七十八亩四分。五年,县治西北泉庄营治稻田二顷五十亩;东南丁家泉、平坡营、芦沟堡、磨眼泉等处农民自营稻田九十九亩。[88]滦州:引河、暖泉及福山泉、馆水营田,仍泄水于本河。于以上各河泉“设闸疏渠,莱芜悉成稻。”[89]

雍正四年,州治河沿、王家店、老新庄、苏家桥等处营治稻田共八顷十一亩;农民自营稻田二顷十九亩;州牧朱煌营稻田十三顷五亩三分。六年,州治梅庄营治稻田二顷七十七亩;农民自营稻田五十亩。七年,州治西北孟家店等处营治稻田共三顷十九亩七分。九年,改旱田五顷三十八亩二分。[90]

平谷县:引河及山泉之水营田,仍泄水于本河。

雍正五年,县治正东龙家务、东北水峪寺等处营田共五顷三十五亩;农民自营稻田共七十六亩五分。九年,改旱田三顷五十亩。[91]蓟州:引大小海子等泉之水,泄水于淋河。淋河为蓟州主要河流,它接纳了州北各山泉,又与河会流,源远流长,颇有灌溉之利。怡亲王先在蓟州城东西附近沮洳之地,“疏导山泉,置闸开渠”,营田五千余亩。[92]

雍正五年,州治正东大屯庄、三家店,正西山冈庄等处营治稻田共二十顷六十四亩五分;农民自营稻田共二十九顷四十二亩。六年,州治正东三家店、丁家庄,正西夏各庄等处营治稻田共四顷五十四亩七分;农民自营稻田共一顷九十四亩八分。九年,改旱田十三顷四十一亩。[93]宝坻县:引蓟运河潮水营田,仍泄水于本河。怡亲王命人在宝坻县疏旧渠,建置闸洞,汲引浇灌,使“濒海卤渐成膏腴。”[94]

雍正五年,县治东南尹家圈、八门城等处营治稻田共二十五顷五十三亩九分五厘五毫;农民自营稻田共三十四顷二十八亩七分九厘三毫。七年,县治东南下王各庄等处营治稻田共四十四顷七十九亩四厘;农民自营稻田共七顷五十八亩七分四厘。九年,改旱田四十六顷五十三亩四分。[95]宁河县:也是引蓟运河潮水营田,仍泄水于本河。宁河县境内的蓟运河“涯广流深,潮汐最盛,沽道颇多”,所以“沿河数十村俱成稻田,沟塍绣错,阡陌交通,宛以江乡风景。”[96]

雍正五年,县治西关、东关及东窝庄、南窝庄、岳旗庄、江潢口、崔成庄、齐家沽等处共营治稻田三十三顷四十五亩;农民自营稻田四十九顷八十一亩一分五厘三毫。七年,本城及芦台等处农民自营稻田共二十顷三十九亩九分六厘。九年,改旱田三十七顷一十亩七分四厘。[97]武清县:引凤河之水营田,仍泄水于本河。凤河自南苑流向东南,至武清县堠上村断流,河身渐渐淤为平地,一遇到雨潦,就漫流四野,运河堤岸亦受其浸啮。怡亲王治河,将凉水河分引至堠上村,沿凤河故道浚深,使凉水河经凤河故道入淀。在桐林等村疏渠,分引凤河之水,用以溉田。雍正五年,县治西北桐林村等处营治稻田十八顷二亩五分一厘。[98]

2、京西局 

京西诸河皆会于西淀,宋代河承矩曾在此营田;雍正四年,怡亲王受命营田后,于京西“亲相度一切疏泉引流壅淀事宜,奏请报可次年开局,新安始,自大淀渐及诸邑,东至霸州,西抵满城,北自宛平,南及新乐,凡可成田者,次第就理,町畦沟浍,宛似江南风景。”[99]

新安县:新安县当曹、雹二河之冲,又为容城下流,地势低洼,一遇雨潦,便为邻。雍正四年,怡亲王开引河一道,引曹入雹,引雹入淀,在南岸筑堤,“大等淀沮洳遂为膏壤。”[100]雍正五年,营治外作围,圩内疏浚沟渠,建闸六座,引河淀之水灌溉,“贫瘠之区皆殷富矣。”[101]雍正五年,县治西北大淀营治稻田共一百三十三顷三十五亩九分三厘,农民自营稻田共一十四顷四亩三分。六年,县治东北宋家庄、东南刘家庄等处,农民自营稻田共五百五十九顷六十六亩九分九厘。九年,县治西南太平庄、赵家庄,西北大淀营治稻田共一百五十六顷五十九亩九分,农民自营稻田共二十七顷八十八亩。[102]

安州:引依城河及淀河之水营田,仍泄水于本河。安州在新安上游,

亦为积淀环绕,属“多圩莱”之地。开局营田之后,州人“相率垦泽,引河流,自行插,营田一千六百三十余亩,收获甚丰。”[103]雍正六年,州治西垒头、东垒头、边村、南曲堤、同口、郝官、南北冯村、韩堡村等处农民自营稻田共十六顷三十八亩。[104]

安肃县:引督亢陂及雹河之水营田,这一带水利屯田历史悠久,北魏裴延即修督亢陂,引水溉田,怡亲王循其旧迹,疏渠设闸,进行水利营田,“屡庆丰登。”[105]

雍正五年,县治东南南梨园等处营治稻田共四十一顷二十一亩四分,农民自营稻田共三十九顷一十亩二分。六年,县治西北白塔铺、古庄头、高林庄等处营治稻田共二十六顷四十七亩二分五厘,农民自营稻田共七十八亩。九年,改旱田八十顷三十一亩六分。[106]

唐县:金、明两朝都曾开渠设闸,引唐河之水灌溉。怡亲王循其旧迹,重新开渠设闸,“俾山麓平原高下承接,递相灌输。”结果,“数十里町畦相望”、“亦且丰年屡庆矣”。[107]

雍正五年,县治西北明伏庄、大洋村、西雹水村等处营田共一十一顷三十三亩五分五厘。九年,改旱田四十八顷八十一亩七分五厘五毫。[108]庆都县:引隍池、北隆、坚功、涌鱼等泉之水营田。

雍正五年,县治正东高岭村、侯坨村营治稻田共一十二顷五十三亩五分。九年,改旱田一十顷四十三亩五分。[109]

涞水县:土人引涞河之水种植水稻,怡亲王“相度地势,开渠设闸疏引”,推广水利,“俾旧治新营,咸资灌溉之利焉。”[110]

雍正五年,县治东北赤土村、八岔沟、水北村等处营治稻田共二十二顷二十八亩。九年,改旱田一十二顷四十四亩。[111]

房山县:土人在县西南引玉塘泉之水种稻,但受泉水限制,拒马河、挟河源流较盛,怡亲王令开渠设闸,引拒马、挟河二水艺稻,“十余里畦相望,较玉塘泉水之利广矣。”[112]

雍正五年,县治西南广润庄、高家庄等处营治稻田共二十顷四十二亩六分,农民自营稻田共二顷七十二亩八分。六年,县治西南南良家庄、长沟村营治稻田共二顷八十九亩,农民自营稻田共四十亩。[113]涿州:引拒马河、胡良河、夹河之水种稻三千亩。[114]

雍正五年,州治西北茂林庄、毛家屯、蓝家营等处营田共十九顷五十二亩,农民自营稻田共四十八亩。六年,州治西北普利庄、北鲁坡、泗各庄等处营治稻田共十顷五十一亩,农民自营稻田共二顷五十五亩。[115] 霸州:西淀之水出茅儿湾为玉带河,玉带河过霸州苑家口为会同河。为分玉带河之水,怡亲王疏浚中亭河,霸州许多地方引中亭河之水营田。“中亭支河须水则引之,水足则止,围埝渠闸,经理有法。”[116]雍正六年,州治东南鱼厂村、高各庄、徐各庄等处营治稻田共二十九

顷二十二亩二分,农民自营稻田共一十二顷一十二亩。九年,改旱田四十一顷三十五亩二分。十一年,州治东南台山村小圈内营治稻田四十顷。十间房、平口等村营田观察副使光禄寺卿王钧建闸筑围,营治稻田共五十顷。[117]

任邱县:雍正六年,县治西北关城村引白洋淀之水营治稻田共四十五顷八十亩,农民自营稻田共四十顷。白洋淀为众水所汇,关城村以前就设涵洞引水灌溉,并筑月堤防洪,以后县令许毓又筑堰防洪,但日久便废弛了。怡亲王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整修,并疏浚沟渠,“自近而远递相贯注,不惟水盈畦陇,抑且润及邻疆。”九年,改旱田旧二十四顷五十九亩二分。[118]

文安县:会同河自西而来,子牙河自南而北过文安县境,又合流入淀。当地人在濒河傍淀的的地方种植水稻,然而一遇淀水河水涨发,稻田就会被淹没,营田使刘、革职效力人员秦峤在苍耳、李齐等淀“立围建闸,疏渠设洞,以防以灌,俾节俾宣,遂成永利焉。”[119]

雍正十一年,县治西北苍耳淀营稻田一百五十四顷四十亩。十二年,县治东北李齐淀、流河淀营治稻田三百零五顷。[120]

大城县:与文安县一样,傍河临淀,难免漂没之虞。雍正十一年,革职员外郎秦峤建一道北堤,捍御北运河洪流;第二年又在大城县南面建闸,引子牙河浇灌,在北堤开设涵洞以备宣泄,“从此以渐开筑,数十里皆稻乡也。”[121]

雍正十一年,李齐淀营治稻田三十二顷九十七亩四分。十二年,李齐淀、流河淀营治稻田三百顷。[122]

定州:引小清河、马跑泉、白龙泉等水营田。雍正五年,州治东南吴家庄等处营治稻田共一十五顷八十八亩,农民自营稻田共一顷三十四亩。六年,州治东南唐家庄、曹家庄等处营治稻田共二十二顷三十六亩五分,农民自营稻田共二十二顷八十八亩八分。[123]

行唐县:引莲花池和龙泉之水营田,莲花池“倚桥为闸,随塍为沟,数里皆稻乡,从前所未有也。”[124]雍正五年,县治东北河合村、塞里贾庄、欢同村等处营治稻田共一十四顷一十二亩。[125]

新乐县:疏浚海泉、涌泉,引泉水营田,涌泉源于邑西伏庙,向东南流,海泉汇入,岁久淤塞。雍正五年,县治东南大流村、牛家沟等处营治稻田共三顷五亩五分,农民自营稻田三十一亩。九年,改旱田一顷九十八亩。[126]

满城县:引一亩、鸡距、红花等泉营田。一亩泉发源于满城县东南,涌地而出,鸡距、红花等泉与之相通,又与方顺、龙泉诸水汇为依城河入西淀。当地居民建闸引流,种植水田。

雍正六年,县治东南一亩泉、北奇村、尹家庄、孙家塘等处农民自营

稻田共二顷二十一亩九分。[127]

宛平县:引永定河之水营田,水淀河石水斗泥,不宜灌溉,其上流桑乾河适宜引水浇灌。雍正六年,县治西南永淀河上流修家庄、三家店等处农民自营稻田共一十六顷。[128]

3、京南局 

京南水利丰富,二十余河之水汇于南北二泊,然后出滏阳河合滹沱河入东淀,形如聚扇,各河上流居民往往建坝壅流,“踞高则不知有下,恃源而欲绝其流”,怡亲王派人均平水利,“远者刻以日,近者分以时”,以尽水利,广平、顺德二府田成三万八千七百三十八亩多,滹沱河及其支流冶河流域田成一十五万三千零一十六亩多。[129]

磁州:位于滏阳河上流,居民常闭闸筑坝,下流难沾其利,水大时却受其害,为此每年纷争不断。怡亲王奏请将磁州由河南省改属直隶,统筹规划,“分定水限,均利息争。”又劝磁人种稻,营田达十万多亩。[130]雍正五年,州县西北务本村、张家庄、量斗庄,东北太平村、杏园营等处农民自营稻田西闸共四百零一顷四十亩,东闸共六百零九顷四十九亩,计十万亩之多。[131]

永年县:滏阳河流经县境,旧有闸八座,后因磁人筑坝拦水,八废其五。怡亲王均水息争后,永年县大受其益,“滏水汤汤,良苗翼翼,一时顿复其旧云。”[132]

雍正五年,郡治西南张家庄、南胡贾村等处农民自营稻田共一百零六顷二十亩六分一厘。六年,郡治西南张家庄、赵家庄等处农民自营稻田共十二顷一十六亩九分四厘。七年,郡治西南南、北胡贾村等处农民自营稻田共三十六顷七十七亩八分六厘。八年,郡治东南利民闸大堤北农民自营稻田共二顷零二亩九分。[133]

平乡县:拦滏水壅升用以营田。雍正五年,县治东北豆二庄、周章村、重义町等处营田共十顷零二十七亩六分。七年,县治东北油召村、崔泉庄等处营田共九顷三十八亩四分。九年,改旱田一十八顷四十亩。[134]任县:滏阳河流至任县,水流大为减弱,百泉、牛尾二河在任县注入滏阳河,使滏水加强,居民引滏水及牛尾河之水浇灌,营田近万亩。新开的澧河,源于大陆泽,水流较盛,两岸居民亦引以溉稻。

雍正五年,县治东北边家庄、牛新寨、孙家庄等处营田共八十四顷五十九亩二分零五毫五丝,农民自营稻田共六顷十六亩一分二厘。七年,县治正北西北张村、大北张村等处营田共二顷七十五亩六分,农民自营稻田共八顷五十八亩四分二厘。九年,改旱田八十一顷七十九亩二分一厘三毫。[135]

正定县:引大小鸣泉之水营田,疏浚方泉、班泉,分流引灌,均泄水于滹沱河,“由邑西北而至东南数十里町畦鳞次,清漪环,向之废弃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