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7讲 力的概念 重力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第七章力的知识点回顾

初二物理第七章力的知识点回顾

初二物理第七章力的知识点回顾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变形或停止运动的原因。

力的研究是力学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回顾初二物理第七章力的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变形或停止运动的原因。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

牛顿是以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1牛顿等于给1千克质量的物体施加的力,使其在1秒钟内加速度改变1米/秒^2。

二、力的分类1.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弹力等。

2. 非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不需要直接接触即可相互作用的力,例如重力、电磁力等。

三、力的性质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存在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应关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 叠加原理: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它们之间可以按照矢量叠加原理进行合成,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力的效果1. 力的平衡:当所有对物体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不会发生加速度,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力的不平衡:当存在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加速度,产生运动或变形。

五、力的计算对于力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 力的大小计算公式: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中的加速度,即F = m * a。

2.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当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成正比,即F = k * x。

六、应用举例1. 重力:地球吸引物体的作用力称为重力,是物体下垂直向下的力。

重力可以根据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来计算,即F = m * g。

2. 弹力:当物体和弹簧发生接触时,弹簧会对物体产生弹力,其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有关。

七、课外拓展1.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ppt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ppt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运动状态改变
(a)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b)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 时发生改变。
思考: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受到了力? 转化法:对不容易观察的事情,通过另外与之有关的容易观察的事物去研究,这种方法叫 转化法。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请学生说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观察总结共同特点
(a)投球手把静止的棒球投掷出去; (b)棒球被接球手接住; (c)接球手将棒球击出。 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静止 运动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 静止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五、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例: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
F=50N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二、三题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
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两个鸡蛋放在手中为1N 一个普通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二、力的作用效果
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竿子发生了形变
沙发发生了形变
竹子发生了形变
运动状态

运动方向
控制变量法
三、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的越远
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是核心内容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对第七章关于力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力的概念与分类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力的分类:-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 按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张力等。

二、力的测量与单位1.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天平等。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三、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开始运动、停止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或速度。

2.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看作是一个力的效果,这个力称为合力。

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效果,这些力称为分力。

五、摩擦力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准备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物体的压力等。

六、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3.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以上对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的总结,相信同学们对力的概念、分类、测量、作用效果、合成与分解以及摩擦力和牛顿三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级物理,第7章 力 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7章 力 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力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符号是F,物体间推、拉、举、吸引等作用叫力的作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作用。

(3)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4)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大小与单位(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2)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是1牛,托起1千克的物体所用的力是10牛。

三、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是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指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的改变)(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2)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3)物体运动的快慢发生变化,(4)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5)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同时发生变化。

四、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1)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叫力的示意图。

(2)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受到力。

2.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知识点二弹力一、弹性和塑性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2.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3.弹性形变: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4.塑性形变:外力撤消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二、弹力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一是两物体接触,二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

3.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常见的力都是弹力。

4.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接触形变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说课稿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说课稿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初中物理第七章——力。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测量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等重要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们将介绍力的定义和性质。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所描述的内容。

其次,我们将探讨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上。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可能会发生加速度的改变,或者改变运动方向。

此外,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接下来,我们会学习如何测量力。

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胡克定律,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施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

通过观察弹簧秤上的刻度,我们可以准确地读取出力的大小。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考虑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

这时,我们可以将这些力通过矢量合成的方法,合并成一个等效的合力。

同样地,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以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丰富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让同学们亲手操作弹簧秤,来感受力的大小变化;通过观察橡皮筋的形变,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制作简易的天平,来学习力的平衡条件。

最后,我们将引导同学们思考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杠杆原理来省力等。

通过这些实际应用的讨论,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力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不断提问和探索。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只有通过实践和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知识点概括第1节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符号F2、单位: 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概有1N3、条件:起码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互相作用③接触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都可能有力的作用4、作用成效: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三因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受力物体上〕,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成效。

6、特色: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同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

互相作使劲特色:同时产生,同时消逝。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向来线上,作用在两个不一样的物体上。

第2节弹力1、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还本来的形状的特征叫做弹性。

〔弹性有必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可以完整还原。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可以自动恢复本来形状的特征叫做塑性。

2、弹力:〔施力〕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产生的条件:两物体互相接触〔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4、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相关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5、常有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

6、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答: (1) “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能否瞄准零刻线,假定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可以高出量程。

(3)使用前,用手轻轻地往返拉动几次,防备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丈量的正确性。

(4)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视野一定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定义: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遇到的力。

符号 G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邻近的全部物体3、重量:重力的大小。

八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八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范本(精选17篇)无固定期限劳动篇1甲方:乙方代表: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合同期限从年月日起至建筑业劳动合同约定工程完成日期年月日止。

合同期限如需变动,需及时办理合同变更手续。

二、工作岗位甲方安排乙方在班组从事工作。

乙方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

三、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甲方需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保证乙方人身安全及人体不受危害的环境条件下从事工作。

甲方根据乙方岗位实际情况,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向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四、工作时间甲方确因工作原因需要乙方加班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五、劳动报酬乙方工资按以下第种方式,按工期进度结算:㈠按时计酬,日薪元或月薪元;㈡按建筑面积计酬,每平方米元;㈢其它:若按工期进度结算工资超一个月的,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甲方须按月先支付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费元,待工程实际完成结算工资时扣减。

六、社会保险甲、乙双方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七、劳动纪律乙方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施工规范、安全等各项。

乙方违反劳动纪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甲方可给予批评、教育、处罚,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八、劳动合同的解除与不得解除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合同:㈠在试用期间,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㈡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甲方的规章制度的;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㈣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劳动教养的。

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本人:㈠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适当工作的;㈡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㈣甲方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力1.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和表示符号:(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

托起一个鸡蛋大约是1N。

(2)力的表示符号:F。

4.补充:(1)一个力的产生必需有两个物体,即肯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接触力:推力, 拉力, 阻力, 摩擦力等),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非接触力:磁力, 重力)。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1.意义: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推断力的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 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例子: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例子: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1.内容: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4:弹力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2.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越大。

(弹力大小的定性)4.补充:(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复原原来形态的形变;(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复原原来形态的形变。

知识点5:弹簧测力计1.概念: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即在肯定的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3.种类:盒型弹簧测力计, 圆筒型弹簧测力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力的概念重力7.1 学习提要7.1.1 力的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例如:用手压篮球时,球会凹进去,手对球有力的作用;人推着自行车前进,人对车有力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受力的物体发生形变。

如手捏面团,面团变形等。

(2)力可以改变受力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例如:足球守门员用力将球扑出去时,足球受到守门员力的作用,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3. 力的三个属性(1)力的物质性:力是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的作用,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相互性: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在受到施力物体作用的同时,必然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反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且力的性质也相同。

(3)力的方向性:力是有方向的,比较两个力是否相同,不但要比较他们的大小,还需要比较他们的方向是否一致。

4. 力的单位力的符号是F。

在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5. 力的三要素及图示法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因此通常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就叫做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比例线段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比例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就是力的图示法。

例如:用3N 的水平拉力F向右拉A物体,则力F可用图7-1的图示法表示。

此外,还有一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它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严格表示力的大小。

6. 力的测量测量力的仪器叫做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如图7-2所示。

该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牛,最小分度是0.2牛,使用前要观察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并进行调零,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7.1.2 重力1. 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符号通常用G,表示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不论是否与地球之间接触都会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在一根线的下端悬挂重物,重物静止时总是竖直下垂的,我们把它叫做重垂线,与重垂线平行的线和面都是竖直的,与重垂线垂直的线或面都是水平的,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通常用重垂线来检验一条线是否竖直或一个面是否水平。

3. 重力的大小在地球确定的位置,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其中g是常数,单位是N/Kg,读作牛每千克,一般取g为9.8 N/kg)。

在地球不同的位置,物体所受的重力一般不同,在两极较大,赤道较小;在地面较大,高空较小。

4.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一般情况下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7.2 难点解释7.2.1 对重力的理解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所在星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同一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同,所以在不同星球上同一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根据g=G/m在不同星球上g值得大小不同,其大小反映了物体所在星球对物体吸引作用的强弱。

例如,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只有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月球上的g值大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7.2.2 力的分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拉力、推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重力、摩擦力”等名称来说常见的力,其实这些都是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在中学物理中,更多是按力的性质进行分类,常见的三类是重力、弹力、摩擦力。

7.3 例题解析7.3.1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和力作用的相互性例1 人用力蹬地面起跳时,使人能够跳起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受力物体又是什么?【点拨】人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使人跳起。

【解析】人起跳时用力蹬地面,给地面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同时地面也会给人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是这个反作用力使人弹起。

反作用力与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向下蹬地面的力越大,地面给人的向上的反作用力就越大。

【答案】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人。

【反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力的感觉往往来自自身肌肉的紧绷或松弛,容易把常说的“用力蹬地面跳起”理解为使人跳起的力是由人施加给地面的力。

例2 游泳运动员游泳时,_______和_______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运动员向后拨水,运动员向前游的力是_________对________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

【点拨】运动员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

游泳时,相互作用的是运动员和水,研究对象是运动员,当运动员向后拨水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受到运动员的作用力的同时也会施加给运动员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

水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使运动员前进。

【答案】运动员,水,水,运动员,水,运动员【反思】运动员游泳时用力是为了得到水对运动员的反作用力。

7.3.2 力的作用效果例3 用力压弹簧,弹簧变短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了,这表明__________。

【点拨】弹簧变短和橡皮筋变长的共同点在于“变”【解析】用力压弹簧,弹簧变短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不论变长或变短,其共同之处是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答案】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反思】通过分析物理现象,找出本质共同的规律(结论),并准确表达出来。

7.3.3 重力的计算例4 用一个质量为200克的金属球,它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把它放在太空飞船上,测得重力为0牛,此时它的质量为_______Kg。

(g=9.8N/kg)【点拨】注意重力与质量的区别,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解析】G=mg=0.2kg×9.8N/kg=1.96N。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外太空完全失重的情况下,虽然所受重力变为0,但质量不变,仍为0.2kg。

【答案】1.96,0.2【反思】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但重力只是星球对表面物体的一种作用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7.3.4 力的图示例5 一个重为4N的均匀金属球,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请用力的图示法表示金属球所受重力G。

【点拨】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大小G=4N。

【解析】金属球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是它的球心,重力的大小为4N,方向竖直向下,我们可以选2N作为一个比例标度。

【答案】如图7-3所示。

【反思】按合理步骤画出力的图示法。

7.4 强化训练A 卷1、力是__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2、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490N,他的质量约为_________kg。

3、如图7-4所示的仪器是测量力的工具,叫做_______。

它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N,测量范围是________N。

指针所指的读数是_____N。

4、由于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

在地球表面某一确定位置,物体的_________越大,重力越大。

5、为了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物理学中把这个意思写作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按力的作用效果将图7-5中的现象分成两类,并写明分类的理由。

一类为________(选填(a)、(b)、或(c)),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为_________(选填(a)、(b)、或(c)),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没有物体,力也能够客观存在C. 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D.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C. 只有一个物体是不会发生力的作用的D. 地球和物体相互作用时,地球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9、马拉车匀速前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B. 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 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D. 只存在马拉车的力,不存在车拉马的力10、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B. 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必须远远小于物体的质量C. 天平不是称量物体重力的仪器D. 物体的重力必须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之内1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C. 天平不是称量物体重力的仪器D. 千克是重力的一种单位1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B. 只有在空中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离开了地面,它不受重力D. 在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均受重力,与物体和地球是否接触无关1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心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C. 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D. 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落在物体外面14、以下物体的重力最接近1N的物体是()A. 一张100元的纸币B. 一包方便面C. 一个中学生D.一辆出租车15、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如忽略空气阻力,则足球()A. 只受重力作用B. 只受踢力的作用C. 受重力和踢力的作用D. 不受力1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就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C. 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D. 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17、重为25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6中画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

18、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7中画出重为8N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19、用40N的力竖直向上提一个20N的物体,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8中画出该物体所受的力。

20、弹簧测力计最大能侧重49N的重物,它是否能直接测质量为6kg的物体的重力?B 卷1、质量分布均匀的圆形薄木板,其重心_________圆形薄木板上;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其重心_______圆环上。

(均选填“在”或“不在”)2、学生a和b面对面地坐在相同的椅子上,如图7-9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