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干燥缺陷类型、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合集下载

木材的主要缺陷及其检量

木材的主要缺陷及其检量

木材的主要缺陷及其检量摘要:木材检验工作从木材产品的生产到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木材检验工作可以为提高木材的销售打下基础,也关系到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对木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检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木材缺陷产生原因检量木材检验工作是林业企业木材生产以及产品经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环节,木材检验工作效果的好坏会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合理使用,同时也会关系到木材产品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

如何找到木材的缺陷并采取相应储存和预防措施,来提高木材保管的技巧,是每个林业工作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木材缺陷概述1.1 木材缺陷形成的原因产生木材缺陷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点:1)生理原因:即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此类缺陷只可适量控制,不可完全避免,如节子、树干形状缺陷、木材构造缺陷等。

2)病理原因:在生长过程中或伐倒后受到生物因素如菌类、虫类等危害而形成的缺陷,是后天性的,保护措施适当则可减缓其至避免发生,如变色、腐朽、虫眼、裂纹、伤疤等。

3)人为原因:由生产、加工技术不良或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缺陷,这类缺陷也是后天性的,可减轻或避免,如机械损伤、加工缺陷等。

此外,一种缺陷的形成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木材开裂和翘曲,既有生理原因造成的缺陷,又有加工保管的不当造成的,生产中须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2 缺陷对木材及加工利用的影响任何一种木材缺陷对木材产品等级都有一定的影响,如使木材失去完整性,增大不均匀性,减弱耐久性,减少使用年限,降低甚至失去原有强度,加工中影响木材的经济出材率,降低锯材质量,提高生产成本,但合理利用则可大大降低木材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时还可提高木材的利用和经济价值。

二、木材的主要缺陷及其检量2.1 树干和木材枝头部分的节子节子在木材中十分常见,节子有多种的分类方法,按照节子与周围木材连生的程度,可分为活节和死节两种,活节是由树木的活枝所形成的,节子会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其质地通常比较坚硬,构造正常;死节是由树木的枯死枝条所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基本脱离,在板材中有时脱落而逐渐形成空洞等。

常见烘干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常见烘干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常见烘干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一. 端裂:1. 材质,髓芯材的端裂是由材质原因造成的,此种端裂在烘干过程中难以避免,主要是由于髓芯材与半髓芯材材质结构造成的。

在烘干过程中,木材的水分是沿木射线方向散失,而不是厚度方向。

当外层生长轮开始干缩,而内部水分散失较少,在生长轮方向形成拉应力,内部则形成压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木材横纹抗拉强度时,产生开裂;半髓芯材则出现向弦切面弧形变形,髓芯面沿树芯纵向开裂。

由于在板材端部,减少了板材结构的影响,这种开裂和变形就非常明显。

2. 烘干工艺,板材的端裂是由于板材端部水分散失过快、干燥不均匀,沿木射线方向形成的开裂。

端裂预防措施:在烘干前堆垛时,在板材端部涂刷耐高温石蜡;堆垛时,隔条与板材两端齐平,装窑时可在材堆两端设置挡风板。

二. 表裂:烘干时,在板材较宽的一表面的开裂叫表裂,这是由于在干燥初期烘干过快造成的。

在初期板材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形成拉应力,内部水分无法及时向外扩散,造成外部收缩而内部无法同步收缩,产生压应力。

当外部拉应力超过木材横纹抗拉强度时,形成表面开裂。

表裂预防措施:注意多观察窑内木材,适时调整烘干工艺,适当减缓烘干速度。

内裂:烘干后,在板材断面沿木射线,呈蜂窝状开裂叫内裂,这是由于后期干燥过快造成的,常伴随板材表面出现不规则凹陷。

在烘干后期,剧烈的烘干工艺,会使板材内部水分过快地从板材内部向外扩散并收缩。

而外部含水率偏低,并且高温塑化(高速)形成应力层,无法同步收缩形成内裂。

内裂预防措施:在烘干后期,注意不要烘干过快,同时分期做试板观察。

干燥工艺> 樟子松方材干燥技术的研究ImagePosted by -- on 11/29/07 09:47 AM, updated on 10/23/08 03:04 PM贺勤 王喜明摘要:以100×100mm樟子松方材为研究对象,研究高温干燥基准下,不同打孔布置形式以及两面或四面打孔对方材的干燥预热升温速度、干燥速度以及干燥质量的影响。

常见木材的几大缺陷

常见木材的几大缺陷

常见木材的几大缺陷木材的优点很多,但也有其缺陷。

常见的木材缺陷有:木材的腐烂、木材的变形和木节等三大缺陷。

对木材的缺陷做适当的处理,是生产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家具的重要环节。

(一)木材的腐烂与预防木材不仅含有水分,而且含有有机物质,如淀粉、糖分等。

这些有机物质是菌类生长的营养品,如果对木材处理不当,菌类就要繁殖,使木材腐烂。

防止木材腐烂的办法:1.木材含水量应保持在18%以下,这样可以限制细菌的生长。

2.木材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根据各地气候和干湿度的不同,也可采取适当方法,使木材达到干燥程度。

3.家具刷油是防腐、防湿的好办法。

(二)木材的变形木材在干燥的过程中,一般纵向收缩很小,横向收缩明显。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翘曲、裂缝等现象。

1,翘曲。

由于木材在干燥过程中,各部分受热温度不均,空气流通不同,造成水分蒸发不匀而形成翘曲。

这种翘曲,一股可以补救。

补救办法是,让木材吸足水分,就台恢复原状。

但有的木村由于本身结构不均匀,纹理不均匀,收缩不一致而形成的翘曲无法改变。

2.裂缝。

裂缝的原因是木材在干燥过程中,由于周围温度较高或者受到曝晒,产生不均匀的收缩而引起的。

知道裂缝的原因,便可注意防止了。

3.蜂窝形裂缝。

蜂窝形裂缝的产生,是由于木材外表比内部干燥速度快,使外表产生一种膜壳,这种膜壳阻止了内部水分的蒸发。

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内部水分产生蒸汽,由于蒸汽压力增大而击破膜壳,产生蜂窝形裂缝。

如果温度下降后,经长时间,内部水分漫馒干掉,则产生蜂窝形的空隙。

(三)木节木节可分为活节和死节,由树木的活枝条或枯死枝条在树干中形成。

树干在生长过程中,木节与树干一起生长的为活节。

活节与周围的木质全部紧密相连,质地竖硬,结构正常。

死节是树枝早已枯死或腐烂,树木继续生长而形成,死节与周围的木质脱离或部分脱离。

不论活节还是死节,都破坏了木材的完整性,影响木材的强度。

因此,使用木材时必须注意木节的位置,要量材使用,以免影响家具的质量。

木材干燥缺陷及预防

木材干燥缺陷及预防
干燥质量尤 为重要 。 成 的, 有 时天然干燥 时, 表层 也常常 因受阳光 些 树种, 如榆木, 是 较容易发 生扭 曲缺 陷的材 防止 日光 直照 , 在堆 积的最 上一垛 加盖遮 挡 木材是一种高分子 的聚合体。 自由水,吸 的强照而 会 出现表面 裂现 象, 而 影 响板材 的 种 之一, 当在严冬干燥 时, 一定要缓慢进 行, 为
面水 分蒸发快 , 内部水 分蒸发慢, 这样势 必造 理 ,在 E MC = 1 0的情况下处理 l 0小时 以上 , 慎, 开始 不要使用高温, 高湿 工艺, 一般低温干 燥到 一周后 再缓 慢加温 , 会大 大 降低 崩溃 的 成木 材表面 和芯 部含水 率 的不同, 所 以在 木 会大大减少这种损伤 。. 材 内部 , 就会产 生一个 含水率梯度 , 从而 形成
6 .崩溃 : 有些树种 由饱和状态 开始以高 发生 . 若早期 能够发现崩溃 现象, 及 早地进行
表面 易发 生不 规则 的收缩现 象, 部 中间 处理, 降低 温 度, 提高 湿度 , 保 证板 材 在 应力 , 应力 的产生及变 化, 是木 材形成干 燥缺 温干燥 时, 陷 的重要原 因. 而细胞 的不均 匀排列, 使 木材 分 木材纤 维凹塌 进去, 在木 材表面 形成 一条 9 0 %以上的湿度介质中稳定 2 4 — 4 8小时, 即可 的 收缩有 方 向性 , 也 造成木 材不均 匀 的收缩 条小 凹痕, 干瘪瘪, 皱 巴巴的, 长短不 一,, 严重 使木 材恢复 原状 . 但如 果崩溃太 多, 就不 能恢

3 .崩溃的防止 : 最常规的方法是 生材 自
采用 人工 干燥才 能达 到理想 的要求 , 人 工干 含水 率较 高 的板 材进行 干燥 时. 在 干燥 前期 然干燥 到 3 O %以下的水分, 再进窑人工干 燥,

木工工程中的常见质量缺陷分析

木工工程中的常见质量缺陷分析

木工工程中的常见质量缺陷分析Introduction木工工程是一门与木材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

在木工工程中,出现质量缺陷可能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木工工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探讨其产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以期提高木工工程的质量水平。

1. 大面积开裂大面积开裂是指木材在某个方向上出现较大的开裂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木材内部受力不平衡,导致木材组织的破坏。

为避免大面积开裂,应选择具有较低含水率的木材,并使其均匀干燥。

此外,设计合理的构造和正确的安装方法也能减少木材开裂的风险。

2. 翘曲变形木材翘曲变形是指木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弯曲、扭曲或弓形变形。

主要原因包括木材含水率不均匀、干燥不当以及受到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防止翘曲变形,应在木材加工和安装前使其充分干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环境温湿度。

3. 虫蛀虫蛀是指木材内部或表面受到昆虫幼虫侵害而造成的腐蚀现象。

常见的虫蛀昆虫包括粉蠹虫和腹足类昆虫。

为预防虫蛀,可在木材处理过程中应用防腐剂,或采用物理方法,如贮存时与其他木材分开,以减少昆虫寄生的机会。

4. 表面瑕疵木材表面瑕疵是指木材表面出现的孔洞、裂纹、疤痕等不良状况。

这些瑕疵可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不慎造成的,也可能是木材本身的质量不达标导致的。

为减少表面瑕疵,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同时选用质量良好的木材进行工程。

5. 接头松动接头松动是指木工工程中使用的接头部位出现松动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接头设计不当、切割不精确或者使用的胶黏剂不强牢引起的。

解决接头松动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接头设计和制作的精确度,并选择合适的胶黏剂进行粘接。

6. 强度不足强度不足是指木材的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或质量不合格。

造成强度不足的原因可能包括木材本身质量不佳、加工工艺不当或者设计不合理。

为避免强度不足,应选择质量可靠的木材供应商,严格执行加工工艺规范,并与工程设计师密切合作,确保木工构件的合理强度。

木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缺陷与预防方法

木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缺陷与预防方法

木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缺陷与预防方法第一节:底层不平整在木工工程中,底层不平整是一种常见的施工缺陷。

当底层不平整时,将会影响后续施工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预防底层不平整,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地面处理,确保底层平整并且符合规范要求。

第二节:接口开裂接口开裂是木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缺陷之一。

在木材的接口处,由于木材的膨胀和收缩,以及施工中的错误操作,很容易导致接口开裂。

为了避免接口开裂,可以在施工前选用合适的木材,并将接口处进行加固处理。

第三节:拼接不牢固拼接不牢固是木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缺陷之一。

在木工工程中,常常需要对木材进行拼接,如果拼接不牢固,将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预防拼接不牢固,应选用合适的拼接材料,并在施工中注意加强拼接处的固定。

第四节:木材开裂木材开裂是木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缺陷之一。

在木材的制作和安装过程中,由于木材的含水率变化或者施工中的温度变化,木材会出现开裂现象。

为了避免木材开裂,应选用合适的木材,并在施工前对木材进行干燥处理。

第五节:漏水漏水是木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缺陷之一。

在木工工程中,如果施工不严密或者施工质量不过关,将会导致漏水问题。

为了预防漏水,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防水处理,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细节,确保木工工程的完整性。

第六节:接头虚弱接头虚弱是木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缺陷之一。

在木工工程中,接头处是整个结构的关键部分,如果接头虚弱,将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预防接头虚弱,应选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并在施工中注意加强接头处的固定和加固处理。

第七节:木材弯曲木材弯曲是木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缺陷之一。

在木工工程中,由于木材自身的质量问题或者施工操作不当,木材会出现弯曲现象。

为了避免木材弯曲,应选用质量好的木材,并在施工中注意控制木材的质量和加固处理。

第八节:抽象不平整抽象不平整是木工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缺陷之一。

在木工工程中,抽象表面的平整度直接关系到整体施工的美观性。

为了避免抽象不平整,应在施工前对木材进行充分的处理,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表面的平整度。

木材表面缺陷的特点

木材表面缺陷的特点

木材表面缺陷的特点一、引言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其表面缺陷对于木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木材表面缺陷的特点,包括缺陷种类、形态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木材表面缺陷种类木材表面缺陷种类较为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2.1 裂痕裂痕是木材表面缺陷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可以分为径向裂纹和切割裂纹两种。

径向裂纹是沿着木材纤维方向延伸的裂纹,多数是由于干燥不均匀或木材在工艺加工过程中的受力产生的。

切割裂纹则是在木材切割、锯切或刨削过程中产生的。

2.2 疤痕疤痕是由于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浅层伤害而形成的,通常表现为一些小而浅的凹陷或痕迹。

疤痕会导致木材表面不平整,影响美观度和质感。

2.3 疵点疵点是指木材表面的一些细小的缺陷,例如树脂团、虫眼等。

这些疵点可能是由于树木生长过程中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在采伐、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引入的。

2.4 粗糙度不均木材表面的粗糙度不均是由于木材纤维方向的不同、切削工具磨损或工艺加工不当等因素引起的。

粗糙度不均会影响木材的触感和外观,也会影响涂装和油漆的附着力。

2.5 污渍和斑点木材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些污渍和斑点,这些污渍和斑点可能是由于树木生长过程中的自然因素或外界污染引起的。

污渍和斑点会影响木材的美观度和表面整洁度。

三、木材表面缺陷的形态特征木材表面缺陷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尺寸木材表面缺陷的尺寸可以从微观到宏观不等。

微观的缺陷往往较小,如细小的裂纹、小疤痕等;而宏观的缺陷则较为明显,如大的裂痕、较大的疤痕等。

3.2 形状木材表面缺陷的形状各异,常见的有线形、点状和面状。

线状缺陷如裂痕、切割裂纹等;点状缺陷如小疵点、虫眼等;面状缺陷如大面积的疤痕、污渍等。

3.3 分布木材表面缺陷的分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均匀分布的缺陷在木材表面呈现出规律性,不均匀分布则表现为集中或分散分布。

四、木材表面缺陷的产生原因木材表面缺陷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4.1 自然因素木材生长过程中的自然因素是导致木材表面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规木材干燥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常规木材干燥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生产工艺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常规木材干燥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陈忠东, 林 海, 崔玉权, 张利萍 (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辽宁 丹东 118002)
在干燥室各部分干燥设备能够保证正常工作状态 面: 木材装堆时, 板材的端头与垫条没有齐平摆放; 长
的情况下, 木材干燥工艺条件则是保证木材干燥周期 度方向上材堆之间的衔接空隙过大, 造成干燥室内气
的原因, 从木材干燥工艺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
③内裂: 内裂( 亦称蜂窝裂) 一般发生在木材干燥过
1 木材干燥产生的开裂变形 ①端裂: 端裂是指干燥时的木材端面沿径向发生的
裂纹。端裂在木材干燥的全过程中都会出现, 主要在木 材 端 头 形 成 。木 材 的 端 头 是 顺 纤 维 的 末 端,木 材 干 燥 时 , 水分从端头容易激烈地蒸发, 使木材产生不均匀的干 缩, 导致出现端裂。产生端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
②变色: 木材在干燥过程中产生变色的主要原因是 在干燥过程中干球温度始终偏高, 尤其是干燥后期。有 资料表明, 栎木在 50℃以上, 色木、桦木、山毛榉、赤扬、 椴木和胡桃在 60℃以上, 针叶材在 90℃以上都会产生 变色; 干燥过程的中间处理次数过多( 大于 3 次) 、中间 处 理 的 温 度 过 高 、时 间 偏 长 也 会 产 生 变 色 。
了常规室干生产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常规木材 干燥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多且复杂, 但如果干燥设 备生产状态完好、选择和确定合理的干燥基准工艺条 件 、认 真 操 作 、灵 活 运 用 是 可 以 避 免 上 述 问 题 发 生 的 。 如果了解和掌握了问题所在, 即使出现了问题, 也是可 以得到合理解决的。
水率不均匀等现象都属于木材在干燥过程中的干燥缺 高) ; 对易端裂的木材没有涂封不透水的涂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选择较软的基准进行干燥 ②被干木材端头涂上防水涂料 ③正确堆积材堆 ④材堆端部的隔条与材堆端面平齐或略突出材堆端 面 ⑤严格按照干燥工艺操作
径裂是端裂的特殊情况,这种缺陷主要发生在 髓心板上,因为弦向收缩和径向收缩不一致而 引起
对于大髓心板材,无论在气干还是室于过程中都会 产生这种缺陷。而这种缺陷只能预防,主要是在干燥 木材时,将髓心部分除去或者使髓心位于木材的表 面,方可预防这种缺陷的产生

主要原因是沿材堆的高度方向介质的循环速 直气道,加热管最好放在材堆底部;在强制循环干燥

度分布不均
室内,要注意使介质循环速度沿材堆的高度方向均

匀分布,如设置挡风板与导向板,或干燥室的侧墙做

成斜壁等

沿
材 ①材堆内木材的规格、厚度不统一 ①在制材时统一规格,使木材厚度一致
堆 ②干燥薄板时,两块木材重叠堆积或者是多块 ②合理堆积木材
度较慢

②加快介质循环速度
①对于易产生皱缩的木材,一般采用低温和缓慢的
①主要是木材受高温的作用,微毛细管排出水 干燥工艺;对已发生皱缩的木材,可用 82~95℃的温
分之后处于真空状态,在周围毛细管压力作用 度和 100%的相对湿度进行长期(约一昼夜)喷蒸处
下,细胞被压扁而造成的
理,使木料含水率重新湿润到纤维饱和点,然后再进
横 木材重叠堆积 ③对于有条件的单位来说,可把宽木材用强制循环
截 ③宽木料在自然循环干燥室内,干燥时往往会 干燥室来干燥
面 产生干燥不均匀

缺陷名称
表 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外 部 开 裂
端 裂
径 裂
内 部 开 裂
弯 曲 变 形
翘 曲
生霉
皱缩
产生的一般原因
预防、纠正方法
①多发生在干燥过程的初期阶段,基准太硬,
水分蒸发过于强烈
②基准升级太快,操作不当。干燥室内温度和 ①选用较软基准,或者采用湿度较高的基准
相对湿度波动较大
②改进工艺操作,减少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波动
⑤在材堆顶部加配重压块
⑤材堆顶部未加配重压块
①主要由于干燥过程中木材干缩不一致造成 ①在材堆顶部加配重压块
的板面扭翘不平
②确保材堆中温湿度和干燥介质循环速度的均匀分
②材堆中温湿度分布不均,干燥介质循环速度 布
缓慢和不均
③加快介质循环速度
①对已生霉的木材,可在较高温度的情况下,用 60℃
干燥室温度低,相对湿度高,干燥介质循环速 的干燥介质将木材热透若干小时,可以消除生霉现


沿

①对于强制循环干燥室,通过材堆的介质循环速度

主要是由于通过材堆的气流速度太慢,材堆宽 应保持在 1 米/秒以上

度方向上的介质循环速度分布不均
②对于干燥较慢的木材,在堆垛时可适当增加隔条


的厚度




沿

要做好干燥室介质循环的导向。在自然循环干燥室


内,材堆沿高度方向的垂直气道不合理,或者没留垂
③被干木材的内应力未及时消除或者中间处 ③及时进行正确的中间处理,消除内应力
理不当
④进行正确的平衡处理
④平衡处理不当、被干木材有残余应力
⑤被干木材冷却至工艺要求后,卸出干燥室
⑤平衡处理后,被干木材在较热的情况下,卸 ⑥做好预热处理
出干燥室
⑥干燥前原有的裂纹在干燥过程中扩大
①基准较硬,木材水分蒸发强烈 ②被干木材,顺纹理的端头蒸发水分强烈 ③堆积不当,隔条离木材端头太远 ④被干木材顺纹理的端头,水分蒸发较强烈 ⑤原有的端裂在干燥过程中扩大
①主要由于径向和弦向干缩不一致而产生,尤
其是弦向板易发生弯曲
①按木材堆积工艺要求进行堆垛
②被干木材的材堆堆积不正确,隔条厚度不均 ②严格按工艺要求配置隔条,使用厚度一致的隔条
匀,隔条上下位置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③在堆垛时确保被干木材厚度一致
③被干木材厚度不均匀
④做好干燥过程的平衡处理
④终含水率不均匀,有残余应力
②某些硬阔叶树材(例如栎木),在高温干燥条 行低温干燥
件下易产生皱缩
②在被干木材含水率没有降到 25%以前,不采用超
过 70℃的温度干燥工艺
沿


检查加热器的安装,排除加热管中的冷凝水和空气;
主要是因为沿干燥室长度方向干燥介质对材

检查输水器是否失灵,回水管是否堵塞;确保加热器
堆的加热不均匀

正常工作
①发生在干燥后期,由于干燥条件较剧烈,木 材内部的拉伸应力超过了木材横纹极限强度, 形成了木材的内部开裂 ②基准太硬,敢在前期过快,表面塑化固定 ③被干木材属于较易产生内部开裂的木材
①做好被干木材的预热处理 ②选择较软的基准,控制前期干燥速度,及时进行中 间处理 ③对于易产生内裂的被干木材,采用较软的基准。干 燥时加强检查,及时调节和控制干燥介质的温度和 相对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