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实习地点介绍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华东地区的皖江中下游,横跨安徽省和湖北省,总面积为2184平方公里。

巢湖水域宽阔,两岸植被生长繁茂,湖水清澈,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巢湖水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养殖业、渔业、旅游业等在这里都非常发达。

二、实习经历在实习期间,我们先进行了岩石采集和分类工作。

我们前往巢湖北岸的丰乐山,采集了山上不同地层的岩石样品。

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丰乐山主要由侏罗纪鹤城组构成,岩石类型主要是石英砂岩、泥岩和页岩等。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巢湖地质博物馆,学习了更多有关地质和地貌的相关知识。

博物馆结合巢湖的地质特点,通过展示陈列,沙盘模型,实物模型等形式,将巢湖的地质和史前生物孕育成长之路展示在我们面前。

最后,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巢湖的天然景观—沈家硍水乡。

这里的景观TYPE有河流、水山、村庄和农田等。

我们乘坐木筏,在河道上欣赏了河岸的自然风光,远处的山峦、近处的种植物、翠绿的水草和清澈的水下生物,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巢湖众多的自然风光和魅力。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巢湖的地质和地貌特征,以及其自然景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到了实用的岩石分类方法,对岩石、地质和地貌测量有了更多的了解。

同时,这次实习也加深了我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并让我们意识到了自然资源的珍贵性,需要大力保护和维护。

四、感想巢湖的地质和地貌景观非常丰富,拥有着众多的自然景观。

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和破坏越来越大。

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同时更要保护好自己的眼前的风景,珍爱这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巢湖实习报告(下)

巢湖实习报告(下)

一、实习总结本次巢湖地质地貌实习,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我掌握了以下知识和技能:1. 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和综合分析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地质现象,描述地质特征,并对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2. 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知识。

通过对巢湖地区的实地考察,我对这些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 地质图件的绘制。

实习期间,我学会了绘制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地质图件。

4. 文字报告的编写。

通过对实习地区地层层序、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我能够撰写出较为详细的实习报告。

二、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2. 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3. 增强了对地质学专业的热爱。

通过实习,我对地质学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地质学研究的信念。

三、实习感悟1. 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领域。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积累。

2. 野外实习是地质学专业的必经之路,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知识。

3. 培养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4. 艰苦奋斗、团结互助。

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团队成员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四、建议1. 加强实习前的理论学习。

在实习前,我们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2. 优化实习课程设置。

根据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合理设置实习课程,提高实习效果。

3. 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

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指导。

4. 加强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安徽巢湖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层分布等地质现象,巩固和提升我们在地质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实习地点位于安徽巢湖地区,实习时间为2021年6月28日至7月2日。

三、实习内容与成果1. 实习内容(1)观察和学习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了解不同地层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动历史。

(2)研究巢湖地区的地貌类型,分析其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

(3)掌握巢湖地区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4)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5)编写文字报告,对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实习成果(1)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识别了不同地层的岩性特征,分析了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动历史。

(2)我们研究了巢湖地区的地貌类型,了解了其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对巢湖地区的地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巢湖地区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4)我们绘制了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使我们对巢湖地区的地质结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5)通过编写文字报告,我们对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加深了对巢湖地区地质特征的理解。

四、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们对巢湖地区的地质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

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互相学习也使我们更加成熟和自信。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在地质学领域的专业素养。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巢湖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巢湖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工程地质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地质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此次巢湖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时间为2023年8月15日至8月20日,实习地点位于安徽省巢湖市。

二、实习目的1. 巩固和加深对工程地质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了解巢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实习内容1. 巢湖地区工程地质概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环抱巢湖,总面积为9423平方公里。

巢湖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矿产资源丰富。

实习期间,我们重点考察了巢湖地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2. 野外实地考察(1)地层与岩性:巢湖地区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砾岩为主。

(2)地质构造:巢湖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有逆断层、正断层、挤压带等。

(3)水文地质条件:巢湖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多样,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3. 工程地质问题分析(1)地基承载力问题:巢湖地区地层松散,地基承载力较差,需采取地基处理措施。

(2)边坡稳定性问题:巢湖地区地质构造复杂,边坡稳定性较差,需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3)岩溶问题:巢湖地区岩溶发育,岩溶洞穴、溶洞等地貌现象较多,需进行岩溶发育规律研究。

四、实习成果1. 完成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2. 编制巢湖地区工程地质简图,标注地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信息。

3. 分析巢湖地区工程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实习体会1. 工程地质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工程地质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2. 野外实地考察让我掌握了实地观察、记录、分析地质现象的方法。

3.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2

此次实习地点地形全貌图巢湖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实习目的:通过此次巢湖北部区域野外地质实习,亲身实地观察典型地质现象并对其观察、描述、综合分析,充实《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并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我们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1)通过实地观察巢湖垃圾处理场地区、麒麟山和平顶山地区地质构造及岩层产状和岩性发育;观察紫薇洞和王乔洞的岩溶发育,收集各种地表及浅层地下岩层的地质信息和相关地质证明,学习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等知识。

(2)编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1、熟悉巢湖北部山区地层层序、岩性、厚度和接触关系。

2、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巢湖北部山区各种沉积岩、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手标本的描述。

3、认识巢湖北部山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斜层理、缝合线、虫迹等),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此次巢湖地质实习时间是12月13至14号两天。

实习路线巢湖垃圾处理场——原山——紫薇洞;麒麟山——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

四、实习过程我们在赵静、刘佩贵两位老师的带领下,13号清晨从学校出发赶赴巢湖进行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习。

1.巢湖垃圾处理场。

13号早上9点左右,我们到达实习的地个点——巢湖垃圾处理场。

在严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垃圾场和公路旁边的小采石场开始了实习。

严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该地区是由于地质运动形成背斜褶皱。

背斜的中间表面受张应力,加上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了现在的V型山谷。

该地区地志留系的,岩层形成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严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地质罗盘对该地区的岩层的倾向,倾角进行测量,结果为SN260°∠24°。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本次实习报告主要介绍我参加的巢湖地质地貌实习活动,包括实习地点的概况、实习过程的情况和我的收获以及体验。

一、实习地点概况巢湖地处中国中部,是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湖泊呈半南北走向。

巢湖周边的地貌十分丰富,承载着丰富的地质资源,包括玉石、花岗岩等。

实习地点位于巢湖南部,我所到的地方是巢湖较为著名的一个景点--铜陵华山,是我这次实习的重点。

二、实习过程1.第一天第一天我们到达实习地点后进行了简单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向导给我们介绍了铜陵华山的历史和地貌变化,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巢湖地区的地貌变迁和历史非常有帮助。

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华山的山形结构,认识到华山是一个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峰,由于熔岩和火山灰的覆盖,使得山峰表面光滑华丽。

下午我们前往山脚下的一个花岗岩采石场,亲眼观看了巢湖的玉石资源、花岗岩资源以及附近的農商业资源,得以亲手磨制出一个只有手掌大小的美玉作品。

体验了一把采石场喧嚣的生活,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

2.第二天第二天我们去了历史文化古迹-云升寺,认识到巢湖还有许多神奇而漂亮的景观。

3.第三天第三天我们去了沙河铺,了解了当地的制瓷技术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为我们认知周边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三、我的收获和体验在本次巢湖地质地貌实习中,我得到了很好的经验和教育。

通过几天的参观、考察和学习,我对巢湖和华山的火山形成、花岗岩和玉石资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领悟到了地貌变化对我们生存的影响,加强了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此外,实习中我们也体验了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一步了解了巢湖地区的风土人情,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也促进了我们学科和社会分组的交流。

最后,此次巢湖地质地貌实习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对生态环境、地质地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我未来的学业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安徽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地质实习报告安徽巢湖地质实习报告【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习目的任务及成果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资源环境地学基础》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2、实习任务:(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

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二、实习要求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掌握编制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主要地质图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学会在地质观察、编图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地质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三、工作方法每个阶段进行之前,都要上课对本阶段的要求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由老师带队进行踏勘,分别到麒麟山东南麓以及麒麟山和凤凰山交汇处、7410工厂及甘露寺一线、马家山、平顶山、姚家山、和177高地等地,共计5天,第二阶段:分组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包括绘制地层剖面图、编写地层剖面说明书),共计5天。

南大巢湖实习报告

南大巢湖实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南大巢湖实习报告篇一:巢湖实习报告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巢湖北部山区地质实习报告专业班级:资源勘查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XX/12/12——20XX/01/06目录第一章1.11.21.3前言~~~~~~~~~~~~~~~~~~~~~~~~~~~~~~~~~~~~~~~~~~3实习目的、任务及意义~~~~~~~~~~~~~~~~~~~~~~~~~~~~~~~~3实习区的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3前人研究成果及科学观点~~~~~~~~~~~~~~~~~~~~~~~~~~~~~4 地层~~~~~~~~~~~~~~~~~~~~~~~~~~~~~~~~~~~~~~~~~~6第二章2.12.2概述~~~~~~~~~~~~~~~~~~~~~~~~~~~~~~~~~~~~~~~~~~~~~~~6地层~~~~~~~~~~~~~~~~~~~~~~~~~~~~~~~~~~~~~~~~~~~~~~~6 构造~~~~~~~~~~~~~~~~~~~~~~~~~~~~~~~~~~~~~~~~~12第三章3.1褶皱~~~~~~~~~~~~~~~~~~~~~~~~~~~~~~~~~~~~~~~~~~~~~~123.2断层~~~~~~~~~~~~~~~~~~~~~~~~~~~~~~~~~~~~~~~~~~~~~~16 第四章岩浆岩~~~~~~~~~~~~~~~~~~~~~~~~~~~~~~~~~~~~~~~164.1概述~~~~~~~~~~~~~~~~~~~~~~~~~~~~~~~~~~~~~~~~~~~~~~~224.2实习区侵入岩特征~~~~~~~~~~~~~~~~~~~~~~~~~~~~~~~~~~~~22第五章矿产~~~~~~~~~~~~~~~~~~~~~~~~~~~~~~~~~~~~~~~~~245.1概述~~~~~~~~~~~~~~~~~~~~~~~~~~~~~~~~~~~~~~~~~~~~~~~245.2矿产资源~~~~~~~~~~~~~~~~~~~~~~~~~~~~~~~~~~~~~~~~~~~~24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28结语~~~~~~~~~~~~~~~~~~~~~~~~~~~~~~~~~~~~~~~~32参考文献~~~~~~~~~~~~~~~~~~~~~~~~~~~~~~~~~~~~34第一章前言1.1实习目的、任务及意义本次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旨在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和所属地层,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学会用导线法测量地层剖面;学会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地质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环境;通过实习掌握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地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地区1:50000 地质测量实习报告班级:地质10-2班组别:第五组指导老师:***学号:***********名:***成员:张瑞儒王先毫杨政吴乐乐黄静蒋风茂目录第一章. 前言 (3)1.1实习目的及任务 (3)1.2实习区位置及行政区划 (3)1.3实习区自然及经济地理概况 (3)1.4地质调查史 (4)1.5工作方法、时间安排、工作量及质量评价 (5)1.6 实习队的组成 (6)第二章地层 (7)2.1.地层概述 (7)2.2地层分述 (7)第三章实习区岩石 (14)3.1岩石概述 (14)3.2岩石分述 (14)第四章地质构造 (15)4.1实习区地质构造概述 (14)4.2 褶皱 (15)4.3断层 (17)4.4节理 (18)第五章矿产 (18)5.1石灰岩矿 (19)5.2耐火粘土、陶用粘土 (19)5.3煤 (19)5.4铁矿 (20)5.5磷矿 (20)第六章区域地质发展历史 (21)结束语 (22)第一章. 前言1.1实习目的及任务目的通过地质野外填图实习,使我们初步具备一个地质工作者的素质,学会如何在一个地区进行地质工作以及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与要求(如资料的收集,编制地质图,编写文字报告等)。

并同时充实《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简明教程》、《古生物地史学》、《结晶矿物学》、《水文地质学》、《测量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任务 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

对测区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1.2实习区位置及行政区划地理位置我们实习的地址是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35′-31°42′,东经117°47′-117°54′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平面图上呈“M”形延伸,主要由马家山、、山、碾盘山、凤凰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

最高峰大尖山海拔高程350m,一般山区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

实习区西南部的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育,系属长江流域。

最大的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省会、与长江的水上通道。

行政区划2011年8月市进行了新的行政划分。

撤销原地级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市。

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市的行政区域。

新设的县级市由省直辖,市代管。

原地级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市管辖。

无为县划归市管辖;和县的巷镇划归市鸠江区管辖。

含山县、和县(不含巷镇)划归马市管辖。

本次实习在现市北边郊区(即原地级市居巢区)。

1.3实习区自然及经济地理概况气候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

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

最高气温可达39℃,8月份气温仍较高,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可至-13℃,年平均气温15℃。

区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3.0—3.4米/秒,春季最大为3.4—3.7米/秒,秋季最小,为2.6—3.2米/秒。

地形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最高峰大尖山356米,一般山峰在200米左右,山脉走向为NE向展布。

南部为省最大淡水湖,面积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湖水容量18×108m3。

交通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东北半汤接口,可抵、、、、、,另有省干线可至无为、和县、庐江,水运以为中心可抵,南下经裕溪河可达长江,交通十分便利。

经济地理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此次之。

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菜籽、芝麻、花生等。

水果有花红、滩梨、桃、杏等。

水产有鲜鱼、银鱼、毛刀鱼、虾米、湖蟹。

矿产有煤、白云石、化工石灰岩、熔剂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硅石、萤石、耐火粘土、陶用粘土和驰名省外的半汤矿泉水等。

工业以化工,轻工、军工为主。

规模较大的工厂有水泥厂、皖维集团、柴油机厂、油泵油咀厂、铸造厂、坦克修配厂等。

外围地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不胜枚举。

: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山水相依,美不胜收。

在里有一个姆山岛,在岛上有大量火山角砾岩。

除此之外,还有牛山跳远,银屏奇花,姆姑三岛,王乔佛洞,金庭曲水,汤翼温泉,紫薇仙境,被誉为“八大景”。

地方特产:银鱼,毛蟹,鑫马珠宝,牛角工艺等,远近闻名。

1.4地质调查史1.1934年,徐克勤曾在市北部地区作过1:5万地质调查,著有“省巢县北部地质报告”。

2.1953年4月,省地质局市地质队云祝,对该区曾做过1:1万泥盆纪铁矿普查,著有“巢县凤凰山-岠嶂山铁矿评价报告”。

3.1956年元月,华东地质局巢县地质队曾做过1:1万煤田普查,著有“含山、巢县、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

4.1959年4月,云祝对该区做过1:1万泥盆纪铁矿普查工作,著有“巢县凤凰山—-炬嶂山铁矿评价报告”。

5.1978年,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作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1:20万、定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6.1983年,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作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1:5万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工业大学,理工大学就将巢部开辟为教学实习基地,其后又有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在此实习。

目前在此实习的高校达17所,均在不同方面做过地质研究。

1.5工作方法、时间 安 排、工作量及质量评价(1)工作方法沉积岩命名沉积岩命名原则:颜色+层厚+结构+基本名称一般根据岩石组分的含量采用采用三级命名法①含量〈10%者不参与命名;②含量10-25%者称为"含";③含量25-50%者称为"质";④含量〉50%者称为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

层厚的概念 ①块状层〉2m ;②厚层2-0.5m ;③中层0.5-0.1m ;④薄层0.1-0.01m ;⑤微层〈0.01m 。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砾岩:颗粒粒径大于2毫米砾岩的描述容: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层厚,命名砂岩:颗粒粒径位于2~0.05毫米砂岩的描述容:颜色,成分,结构特征,填隙物,接触关系,构造特征,层厚,命名粉砂岩:颗粒粒径位于0.005~0.05毫米粉砂岩的描述容:颜色,粉末感,是否含化石及白云母,填隙物,接触关系,构造特征,层厚,命名泥岩:颗粒粒径位于小于0.005毫米泥岩的描述容:颜色,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填隙物,接触关系,构造特征,层厚,命名碳酸盐岩的鉴定 根据与5%盐酸反应程度区分:强强反应,起泡剧烈,水珠飞溅,灰岩中等反应,起泡迅速,无水珠飞溅,白云质灰岩弱反应,起泡缓慢,灰质白云岩不反应,无气泡,白云岩地层地层划分,将地球岩石圈的层状岩层按原来的形成顺序,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和属性划分为不同的地层单位方法:1.资料的收集;2.野外踏勘;3.测制地层剖面;4.提交地层资料 地质构造褶皱的描述 名称,地理位置,区域构造部位,分布延展情况,核部位置,核翼地层两遗产状,枢纽轴面产状,次生构造,断层 断层面,断距,地层缺失重复,形成时间,次生构造节理 部位,产状,形态,填隙物,力学性质,排列方式,节理组等(2)时间安排 野外实习时间为3周,如下安排: 室准备阶段1天 工作阶段20天 1、路线地质踏勘5天;2.实测地层剖面3天;3.地质测量填图4天;4. 信 手 地 质实 测 地 层 剖野外室讲课(容为工作方法和各阶段工作小结)3天5.青苔山1天;6.机动(包括往返路途)2天。

返校后室最终综合整理和编写报告2周。

(3)工作量及质量评价工作围在-凤凰山-狮子口一带,工作量不大,首先,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其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1.6 实习队的组成此次实习,实习队由地质10级五个班组成。

每班由一名老师带领,各班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6人左右。

我被分到二班五组,组长为瑞儒,组员有瑞儒,王先毫,政,吴乐乐,黄静,蒋风茂。

第二章地层2.1.地层概述巢北地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巢北沉积区,以发育古生界为特点。

其中尤以中、晚古生代地层(延入中、下三叠统)研究较详。

区地层除古近系、新近系缺失外,自上震旦统灯影组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尤以上古生界至下三叠统发育较为齐全;震旦系至下,中三叠统为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泥岩,为相对稳定的地台型建造,下三叠统剖面完整,露头连续,化石丰富。

也是进行科研、教学、地质旅游的良好地区。

从志留系的高家边组到三叠系的东马组,在实习区出露较好,化石丰富,是实习的良好地区。

现以实习区巢北地层的发育特征阐明如下。

2.2地层分述上元古代震旦系区震旦系出露在青苔山及半汤两地(背斜核部),仅有上震旦系灯影组(Z2dn),由于受断裂影响或掩盖,该组未见底。

如本区北部之青苔山,灯影组可分为上、下两段,厚度360.06m。

下段厚约291.49,以浅灰色白云岩为主,可分上、中、下三部分。

下部含硅质条带、硅质结核,148.33m,中部为厚层葡萄状含凝块石含蓝藻泥晶白云岩95.82m,上部类硅质岩,白云石呈碎裂状,厚47.34m。

其中中下部含微古植物原始光面球藻Protleiasphaerdium sp.等以及核形石Osagia sp.葛万藻Girvanella sp.迭层石:贝加尔迭层石?Baicalia cf.等上段为灰白、灰紫、灰黄色薄层微晶白云岩、条纹状白云岩及细晶鲕粒白云岩,底部为厚层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层,顶部掩盖,产微古植物化石原始光面球藻等,厚68.57m。

本区灯影组上段顶部直接为下寒武统冷泉王组假整合超覆,缺失西南地区及、巢县前湾灯影组顶部的一套厚层硅质岩下古生界志留系志留系在巢南与巢北都比较发育,常组成背斜核部地层。

但巢南、巢北的志留系沉积有明显差异,表现在巢北地区缺乏上统茅山组,而以中统坟头组直接与泥盆系五通组相接触。

下统:高家边组(S1g)以长腰山—七四10厂附近出露较好。

由黄绿色薄层泥质细砂岩组成。

呈黄绿色薄层片状粉砂质泥岩夹黄绿色薄层泥质细砂岩石。

其中有丰富的笔石化石:向上尖笔石Akidograptus ascensus.无为单笔石Monograptus wuweinsis氏锯笔石Pristiograpus leei.这些化石指示了当时的沉积是水动力弱,水体深,当属海洋深水盆地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