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药物分析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体内药物分析复习题

体内药物分析复习题

一、简述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哪些特点。

一、简述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哪些特点。

体内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药学的也是现代药学的创新、创新、延伸和发展。

延伸和发展。

延伸和发展。

体内药物分析旨在通过各种分析手段,体内药物分析旨在通过各种分析手段,体内药物分析旨在通过各种分析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量与质量变化,量与质量变化,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代谢方式代谢方式和途径等信息。

和途径等信息。

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以下特点:1、干扰杂质多,样品一般需经过分离、净化才能进行分析。

2、样品量少(、样品量少(ng/ml-ug/ml ng/ml-ug/ml ng/ml-ug/ml)),不易重新获得,在测定前需要浓缩、富集。

3、药物浓度低,对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专属性要求高 。

4、要求较快提供结果(临床用药监护,中毒解救等)5、要有可以进行复杂样品分析的设备如GC-MS GC-MS、、HPLC 等。

等。

6、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阐明不太容易。

二、简述常用生物样本的种类及采集、储存方式。

简述生物样品测定前除蛋白质的原因及常用方法。

前除蛋白质的原因及常用方法。

1、血液、血液采集:待药物在血液中分布均匀后取样,从静脉采血。

制备:血浆制备:血浆(plasma)(plasma)(plasma):全血:全血:全血++抗凝剂(肝素等)—离心—上清液(淡黄色)血清血清(serum)(serum)(serum):全血静置一段时间—离心—上清液(淡黄色):全血静置一段时间—离心—上清液(淡黄色)全血全血(whole blood)(whole blood)(whole blood):全血:全血:全血 + + + 抗凝剂(肝素等)—混合抗凝剂(肝素等)—混合抗凝剂(肝素等)—混合储存:采血后即使分离,不超过2h 2h,分离后置于冰箱或冷冻柜中保存;若不予先,分离后置于冰箱或冷冻柜中保存;若不予先分离,血凝后冰冻保存;短期分离,血凝后冰冻保存;短期44℃,长期℃,长期-20-20-20℃。

体内药物--复习提纲

体内药物--复习提纲

1.体内药物分析定义。

P3➢体内药物分析也称体液药物分析、生物药物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通过分析的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质和量的变化,获得各种药代动力学的参数和药物代谢途径与转化方式的信息。

➢体内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的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

2.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

P4-7➢研究对象—人体、动物体;细胞模型、组织匀浆、微粒体、离体器官等➢生物样本—血液、尿液、唾液、毛发、汗液、乳汁、泪液、类便、羊水、各种器官、组织,以及呼出的气体;细胞悬液、微粒体孵育液、器宫灌流液➢分析对象—母体药物、代谢产物、必要的内源性物质或与之相关的其他药物3.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P8-9➢生物样品基质复杂:生物样品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杂质,结合的、游离的原型药物、代谢物往往干扰分析测定,因此样品一般均需经过分离,净化后才能进行分析,以适应分析方法的专属性与耐用性要求。

➢被测物浓度低:ug/ml~ug/ml,个体之间、连续取样点之间的浓度变化幅度大➢样品量少:采集量受到限制,尤其在连续取样测定过程中,不能再度获得完全相同的样品➢待测物的易变性:一些药酶离体后仍作用于待测物,一些药物不稳定,离体后即发生降解➢分析方法要求高:临床用药监护,中毒解救等➢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高:样品冷贮、萃取、离心分离、浓集等必要的设备,LC-MS,GC-MS,LC-NMR,HPLC,GC,HPCE,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等分析仪器➢工作量大,数据处理复杂: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需要测定数百个样品,有时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比较困难。

4.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P15-18➢血液样品的采集:(1)从动脉或心脏取血,用于动物实验;(2)静脉采血:直接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静脉血管内抽取,抽取的血液移至试管或其他容器时,注意不要用力压出,最好取针头后轻轻推出。

以防血细胞破裂使血浆或血清带有血红蛋白。

(每次1~5ml,动物实验时,采血量不宜超过动物总血量的15%~20%)(3)从毛细管采血:成人手指或耳垂取血,小儿多从脚趾取血。

【执业药师考试】体内药物分析法、药物的杂质检查、常用药物的分析(一)

【执业药师考试】体内药物分析法、药物的杂质检查、常用药物的分析(一)

体内药物分析法、药物的杂质检查、常用药物的分析(一)(总分:100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48,score:100分)1.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常用的标本是•【A】唾液•【B】组织•【C】血浆•【D】汗液•【E】脏器【score:2分】【A】【B】【C】【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E】本题思路:[解析]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常用的标本是血浆。

当药物在体内达到稳定状态时,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能够反映药物在靶器官的状况,因而,血浆药物浓度可作为体内药物浓度的可靠指标。

故答案为C。

2.在血浆样品制备中,常用的抗凝剂是•【A】葡萄糖•【B】氯化钠•【C】肝素•【D】三氯醋酸•【E】氢氧化钠【score:2分】【A】【B】【C】【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E】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血浆制备的相关内容。

血浆制备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氟化钠。

故答案为C。

3.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血浆样品常用的处理方法有•【A】沉淀蛋白•【B】干燥•【C】固相萃取•【D】炽灼残渣•【E】液-液萃取【score:2分】【A】【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C】【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E】【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4.药物纯度合格是指•【A】对患者无害•【B】符合分析纯的规定•【C】绝对不存在杂质•【D】含量符合药典的规定•【E】不超过该药物杂质限量的规定【score:2分】【A】【B】【C】【D】【E】【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纯度的定义。

药物纯度是药物净化的程度,是反映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药物纯度合格指对于各杂质的量的控制在限度范围以内。

故答案为E。

5.药物中有害杂质限量很低,有的不允许检出如•【A】氯化物•【B】碘化物•【C】氰化物。

体内药物分析(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精品文档)_共5页

体内药物分析(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精品文档)_共5页

46.体内药物分析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不需进行临床监测的药物是A.治疗范围较窄的药物B.在体内存在代谢分型的药物C.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D.氨基糖苷类药物E.非处方药正确答案:E2.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A.血浆B.尿液C.唾液D.胆汁E.乳汁正确答案:A3.血浆药物浓度通常系指A.游离型药物浓度B.结合型药物浓度C.游离型与结合型药物总浓度D.游离型药物与代谢物总浓度E.结合型药物与代谢物总浓度正确答案:C4.采用全血作为样品测定药物浓度的原因是A.测定全血中药物可提供更多的信息B.全血的净化较血浆的净化更容易C.适用于药物在血浆和红细胞的分配比不恒定患者的药动学研究D.通常所指药物治疗浓度范围系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范围E.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更能反映药物在体内(靶器官)的状况正确答案:C5.采用溶剂萃取法处理碱性药物时,水相最佳pH值应A.宜高于药物pKa值1~2个pH单位B.宜低于药物pKa值1~2个PH单位C.宜等于药物pKa值D.应高于药物pKa值3~4个pH单位E.应低于药物pKa值3~4个pH单位正确答案:A6.离子对萃取法A.适用于脂溶性药物的萃取B.适用于离子化、水溶性药物的萃取C.适用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的提取D.适用于分子型药物的萃取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A.在pH值高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酸与蛋白质阴离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B.在pH值等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强酸与蛋白质分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C.在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强酸与蛋白质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盐沉淀D.破坏蛋白质结构E.使蛋白质脱水产生沉淀正确答案:C8.对于酶解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酶解法水解蛋白质迅速B.酶解法条件温和,可避免药物在酸及高温下分解C.酶解法不适用于与蛋白质结合牢固的药物的游离D.酶解法不适用于尿样中药物代谢的测定E.采用溶剂直接提取酶解液时易形成乳化现象正确答案:B9.用作蛋白沉淀剂的三氯醋酸的浓度通常为A.1%B.5%C.10%D.30%E.60%正确答案:C10.在液-液萃取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采用尽量多的萃取次数,以便使药物萃取完全B.应使用沸点较高的溶剂,以减少溶剂的挥发C.尽量在较高的pH值下萃取,以提高药物的萃取率D.尽量在较低的pH值下萃取,以减少内源性物质的萃取率E.尽量在较高的pH值下萃取,以减少内源性物质的萃取率正确答案:E二、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

体内药分复习重点归纳

体内药分复习重点归纳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采用高压输液泵将不同极性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2.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GC )用气体作为移动相的色谱法。

根据所用固定相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固定相是固体的,称为气固色谱法;固定相是液体的则称为气液色谱法。

3. 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 :用纯物质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试样,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准确定量进样,测定峰面积(或峰高),绘制标准曲线。

在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对样品进行测定,根据所得的峰面积(或峰高),带入曲线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4. 内标法(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将一个已知准确含量的化合物加入样品和标准品中,进行提取、蒸发、溶解、进样等一系列操作,根据被测组分与内标物的峰高(或峰面积)之比计算被测物的含量。

5. 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 :两种不同生物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6.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由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分子可以和不同生物间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结合。

7. 半抗原(hapten):分子量小于 1000 的物质,需要与蛋白质或多肽等载体物质结合后,才能具有抗原性,并诱发特异性抗体。

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半抗原。

(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大多数为半抗原)。

抗体质量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7+8+9 8. 抗体的特异性(specificity)①抗体与标记及非标记药物的结合能力(要求:对标记及非标记药物有同等结合力,以便有效抑制)②抗体与同特定抗原相似物质的结合能力,即交叉反应的程度(要求:抗体与标记药物的结合力不被交叉反应所抑制) .9. 亲和力(affinity):抗体对抗原吸引力的大小及抗原抗体结合的牢固度。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

一.填空题1.常见的生物样品有血液,尿液,唾液,组织,头发。

最常用的样本为血浆和血清,其中选用最多的为血浆。

2.最常用的抗凝剂:肝素2.去除蛋白质方法:(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2)加入中性盐(3)加入强酸(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5)超滤法(6)酶水解法(7)加热法3.生物样品分离纯化常用: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

4.缀合物的水解方法:酸水解,碱水解,溶剂解。

.6.两种最重要的内源性物质:葡萄糖醛酸、硫酸6.体内药物分析稳定性包括:方法稳定性,生物样品稳定性10.在线生物样品制备方法: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限制进入固定相与HPLC仪器联用的在线固定相萃取技术,微透析技术与HPLC、HPCE、GC、MS的联用11.平衡后血浆中药物总浓度(Ct)分为两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浓度(Cb);游离药物浓度(Cf)。

Cb /Cf的百分比即为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90%的药物为高蛋白结合率,小于20%者,则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

1.萃取回收率——从生物样本基质中回收得到分析物质的响应值与标准品产生的响应值的百分比。

2.特异性——在样品中存在干扰组分的情况下,分析方法能准确专一地测定分析物的能力。

3.限进填料(RAM)——在色谱填料的疏水层上覆盖一层亲水层,亲水层允许小分子物质如药物自由出入于固定相的疏水层,而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不能渗透进入疏水层,限制其与固定相的疏水层发生相互作用。

4.精密度——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相同介质中相同浓度样品的一系列测量值的分散程度。

5.稳定性——一种分析物在确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在给定介质中的化学稳定性。

6.标准曲线——试验响应值与分析浓度间的关系。

7.介质效应——用于药品中存在干扰物质,对响应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8.标准样品——在空白生物介质中加入已知量分析物配制的样品,用于建立标准曲线,计算质控样品和未知样品中分析物的浓度。

9.质控样品——在空白生物介质中加入已知量分析物配制的样品,用于监测生物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和评价每一分析批中未知样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体内药分复习资料全

体内药分复习资料全

体药物分析整理者:王思雨绪论1.体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代物和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是药物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

2.生物样本包括生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和体液。

3.分析对象:母体药物及其代产物、必要的源物质、与之相关的其他药物。

4.体药物分析的任务:分析方法学的研究和完善(首要任务)、体药物的测定和研究、源性物质的测定和研究5.体药物分析的特点:干扰物质多、样品量少、不能重复取样、被测成分浓度低、要求快速提供结果、有一定的仪器设备、工作量大、待测物的易变性。

第一章1.选取生物样品的一般原则:能反映药物浓度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易获得、便于处理,适合于分析、根据不同目的与要求2.血药总浓度(结合型和游离型)3.当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稳定时,血药总浓度可以有效地表示游离药物浓度样品处理:血浆 (plasma)全血 + 抗凝剂(肝素,等)→2500至3000rpm离心5~10min→上清液血清 (serum)全血→放置30min至1h→2500至3000rpm离心5~10min→上清液全血 (whole blood)全血 + 抗凝剂(肝素等)→混合4.尿液:收集服药后一定时间(8、12、24h…)尿样,记录体积,混合均匀后取一定量, 测定尿中药物浓度,计算一定时间尿中药物的累计量。

尿中药物浓度变化较大,其变化不直接反映血液中药物浓度,因此,两者相关性较差,在药动学、生物利用度研究方面应用较少。

用于:药物剂量回收,肾清除率,代物类型研究,及人群代分型研究。

5.唾液:漱口15min后收集口自然流出或经舌在口搅动后流出的混合唾液,离心后取上清液。

与血浆药浓相比,唾液中药物浓度变化较大,且浓度较低。

蛋白含量低,源性物质少,便于前处理。

6.组织器官●新药临床前药动学研究(组织分布研究)●临床中毒死亡的原因分析、司法鉴定●通常需要先制备组织匀浆7.头发:主要用于体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硒)、滥用药物和兴奋剂检测、毒物分析(砷)8.生物样品取样:包括服药前空白血样、在曲线的峰前至少4个点、峰后6个及以上,峰附近应有足够的点,总采样点不少于12个(不包括空白)。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_2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_2

---------------------------------------------------------------最新资料推荐------------------------------------------------------药物分析复习资料药物分析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35 分)1、关于药典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 国家临床常用药品集 B 药学教学的参考书 C 药工人员必备书 D 国家关于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典 2、《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A 0.03mg B 0.3mg C0.1mg D 0.3g 3、药物鉴别的主要目的是() A 判断药物的优劣 B 判断药物的真伪 C 确定有效成分的含量D 判断未知物的组成和结构 4、下列不属于物理常数的是() A折光率 B 旋光度 C 比旋度 D 相对密度 5、《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测定液体的相对密度时温度应控制在() A 20℃ B 18℃ C 22℃ D 30℃ 6、具有旋光性的药物,结构中应含有() A 碳-碳双键 B 手性碳原子 C 羰基D 酚羟基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一般性杂质的是() A 氯化物 B 砷盐 C 硫酸盐 D 旋光活性物 8、药物中的重金属杂质是指() A 能与金属配合剂反应的金属 B 碱土金属 C 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试液作用而显色的金属 D比重较大的金属 9、药物中检查砷盐,加入一组试剂,正确的是() A 锌粒、盐酸、溴化汞试纸 B 盐酸、碘化钾、氯化亚锡、锌粒、溴化汞试纸 C 浓盐酸、氯化亚锡 D 浓盐酸、氯化亚锡、碘化钾、溴化汞试纸 10、《中国药典》现行1 / 7版中检查硫酸阿托品中的莨菪碱,采用的方法是() A 旋光法B 薄层色谱法 C 紫外分光光度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11、检查重金属时,为消除供试液颜色的干扰,可加入() A 维生素 C B 稀焦糖溶液 C 碘化钾 D 硫代硫酸钠12、《中国药典》现行版检查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方法是()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B 高效液相色谱法 C 气相色谱法 D 比色法13、灰分检查,是下列哪类药物的检查项目() A 化学合成药B 生物合成药C 中药材D 中药注射液 14、直接碘量法测定的药物应是() A 氧化性药物 B 还原性药物 C 中性药物 D 无机药物 15、 NaNO2滴定法测定芳伯氨基化合物时,加入固体 KBr的作用是() A 使重氮盐稳定 B 防止偶氮氨基化合物形成 C 作为催化剂,加速重氮化反应速度D 使 NaNO2滴定液稳定 16、非水碱量法测定有机碱的氢卤酸盐时,应加入消除干扰的试剂是() A 醋酸铵 B 硝酸银 C 溴化钾 D 醋酸汞 17、紫外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A 氘灯 B 钨灯 C 卤钨灯 D 碘钨灯 18、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配制待测溶液浓度的依据是使()A 测得吸光度应尽量大 B 测得吸光度应在 0.3-0.7 C 测得吸光度应大于 1.0 D 测得吸光度应大于 0.7 19、当溶液的厚度不变时,吸收系数的大小取决于() A 溶液的浓度 B 光的波长 C 光线的强弱 D 溶液颜色 20、《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 HPLC 法采用的检测器是() A 热导检测器 B 紫外---------------------------------------------------------------最新资料推荐------------------------------------------------------检测器 C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D 氮磷检测器 21、色谱峰的拖尾因子符合要求的范围是() A 0.85-1.15 B 0.90-1.10 C 0.95-1.05 D 0.99-1.01 22、片重在 0.3g 或 0.3g 以上的片剂的重量差异限度为() A 7.5% B 5.0% C 6.0% D 7.0% 23、注射用水与纯化水质量检查相比较,增加的检查项目是() A 亚硝酸盐 B 氨 C 微生物限度 D 细菌内毒素24、片剂中应检查的项目是() A 可见异物 B 重复原料药的检查项目 C 检查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D 含量均匀度和重量差异检查同时进行 25、药物制剂的崩解时限测定可被下列哪项试验代替() A 重量差异检查 B 含量均匀度检查 C 含量测定 D 溶出度测定 26、片剂溶出度的检查中,溶出液的温度应恒定在() A 300.5℃ B 370.5℃ C 360.5℃ D 390.5℃ 27、《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可不进行() A 重量差异检查 B 溶出度测定 C 崩解时限检查 D 脆碎度检查 28、糖类辅料对下列哪种定量方法产生干扰() A 酸碱滴定法 B 非水溶液滴定法 C 氧化还原滴定法D 配位滴定法 2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氧剂的是() A 硫酸钠 B 亚硫酸氢钠 C 焦亚硫酸钠 D 硫代硫酸钠 30 下列物质中对配位滴定法产生干扰的是() A 硫代硫酸钠 B 硬脂酸镁 C 乳糖 D 滑石粉 31、下列物质中对离子交换法产生干扰的是() A 滑石粉 B 葡萄糖 C 糊精 D 氯3 / 7化钠 32、含量测定时受水分影响的方法是()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B 配位滴定法 C 非水溶液滴定法 D 氧化还原滴定法 33、采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时,所用溶剂为() A 水-乙醇 B 水-甲醇 C 水-氯仿 D 水-乙醚 34、苯甲酸的钠盐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产生() A 紫红色 B 紫堇色 C 赭色沉淀 D 米黄色沉淀 35、《中国药典》现行版对生物碱的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大多采用() A 比色法 B 旋光法 C 紫外分光光度法 D 非水溶液滴定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 1、《中国药典》现行版内容包括() A 凡例 B 附录 C 索引 D 正文 E 参考文献 2、有毒化学试剂贮存要求是() A 单独发放 B 专人保管 C 专柜 D 专帐 E 双锁 3、常用于药物鉴别的方法有() A 化学鉴别法 B 红外光谱鉴别法 C 薄层色谱鉴别法 D 气相色谱鉴别法 E 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 4、引入杂质的途径有()A 原料不纯 B 生产所用容器不洁 C 药物保存不当D 生产过程中的的中间体 E 药物进入体内分解 5、《中国药典》现行版对药物酸碱度检查的方法有() A 酸碱滴定法 B 指示剂法 C 旋光法 D 折光法 E pH 测定法 6、能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药物有() A 水杨酸 B 阿司匹林 C 对氨基水杨酸钠 D 盐酸普鲁卡因 E 对氨基酚 7、下列哪些属于糖类药物的基本性质()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旋光性 D 折光性 E 水解性 8、抗生素含量测定的现行方法有() A 酸---------------------------------------------------------------最新资料推荐------------------------------------------------------ 碱滴定法 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C 高效液相色谱法 D 微生物检定法 E 免疫法 9、片剂中应检查的项目有() A 重量差异 B 装量差异 C 崩解时限 D 不溶性微粒 E 制剂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10、注射液规定的检查项目包括() A 热原 B 无菌 C 不溶性微粒 D 可见异物 E 装量三、实例分析题(1、 2 题每题 10 分, 3、 4 题每题 15 分,共 50 分)1 溴化钠中检查砷盐杂质,规定含砷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四,取标准砷溶液(每 1ml 相当于0.001mgAs3+) 2ml,依法检查,应取供试品多少克? 2、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含量测定: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 0.0411g,置 250ml 容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 5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5ml 置100ml 容量瓶中, .加 0.4%氢氧化钠溶液 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述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骤。

确定合适的分析方法→纯品试验→空白溶剂试验→ 空白生物基质试验→模拟生物基质试验→实验生物样品的测定(预处理→分离分析→数据处理)
3 为什么进行生物样本预处理?
(1)使药物从缀合物及结合物中释放出来,以测定药物的总浓度;
(2)生物样品介质组成复杂,干扰多,而药物组分是微量的,必须先经过预处理,使纯化富集;(3)为了适应和符合测定方法所要求的灵敏度;
(4)为了防止分析仪器的污染、劣化,提高测定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和选择性等。

4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1)机体因素:包括生理、病理、遗传因素
(2)药物因素:包括剂型因素、药物相互作用
(3)其他因素:大气污染、食品、烟、酒、茶等
5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1)干扰杂质多(2)被测浓度低(3)供试样品量少(4)待测物的易变性(5)要求较快提供结果(6)要有一定的仪器设备(7)工作量大
6 请简述液液萃取法、蛋白沉淀法和固相萃取法的优缺点。

(1)液液萃取法:
优点:有选择性缺点:存在乳化现象
(2)蛋白沉淀法:
优点:快速简便缺点:待测物含量低时,不适用。

(3)固相萃取法:
优点:①引入干扰物质少②完全避免乳化的形成③在优化条件下,有较高的萃取率④可以用少量的样品⑤柱子可弃,无污染⑥使用的溶剂大多可以与水混合⑧易于自动化。

缺点:①价格昂贵②技术要求高③批与批之间有差异④柱子易阻塞,影响分离效果⑤样品需要经过预处理
7 液液提取法的原理、影响因素及提取技术。

原理:药物与干扰成分在互不相容的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选择性地提取生物基质中的药物。

影响因素:水相pH。

提取溶剂种类、离子强度。

提取技术:通常在戴塞的试管中进行,多半进行一次提取,用酸碱回提时也只是一次,不考虑提取尽药物。

8 液固提取法的原理,固相萃取的主要步骤,及固相萃取的影响因素。

原理:将样品液通过合适的固相小柱,利用药物与杂质对固相小柱亲和力的差别,用适当溶剂冲洗、洗脱,使药物得到净化。

步骤:(1)固相柱选择(2)固相柱处理(3)样品液上样(4)分离净化(5)待测物洗脱。

提取率、选择性的影响因素:(1)流速(2)样品装载量(3)固相柱使用要求(4)样品上柱前的处理。

8 生物样品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测定对象。

①色谱分析法,对象: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大分子类药物或内源性物质的检测与分析
②免疫分析法,对象:应用于临床TDM及生物大分子类物质的药物动力学及其相关研究
③生物学方法,对像:用于抗生素类药物的体内分析
9 需要进行哪些稳定性试验?
①短期室温稳定性②长期储存稳定性③冻融稳定性④储备液稳定性⑤待测溶液稳定性⑥样品处理过程稳定性
10 生物样品制备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1)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存在形式(2)待测药物的浓度范围(3)药物测定的目的(4)选用的生物样品类型(5)样品预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关系
12 生物样品选择的基本原则,常用的生物样品及其应用特点。

选择原则:
①必须能反映浓度与药效的关系②易于获得③便于处理④根据不同目的要求选取
常用生物样品及应用特点:
血液优点:较好体现药物浓度与治疗的关系
缺点:(1)损伤性取样,取样量有限制(2)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尿液优点:(1)非损伤性取样(2)药物浓度高(3)收集方便
缺点:(1)浓度变化大、与血药浓度相关性差(2)不易采集、保存(3)肾功不全、婴儿不宜用唾液优点:(1)非损伤性取样(2)含蛋白浓度低,易处理(3)C S/C P较恒定时,可代替血样进行TDM 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缺点:(1)适用药少(2)取样量变化大
毛发优点:(1)取样方便,可重复取样(2)通过测某特定代谢物区别滥用药、临床药(3)可获得长期用药信息
缺点:(1)预处理繁杂,干扰多(2)分析对象含量低,需精密仪器
14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时需要通过哪些实验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
在进行分离条件筛选时,应考察生物基质中的内源性物质及代谢产物对分离与检测的干扰,步骤如下:
(1)空白溶剂试验—溶剂(方法特异性)(2)空白生物基质试验—(方法特异性)
(3)质控样品实验—方法效能指标(4)实际生物样品测试—代谢产物(方法特异性)
15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效能指标
(1)特异性(专属性)—避免干扰(2)标准曲线(3)线性范围—覆盖所有浓度范围
(4)准确度—与实际状况相符(5)精密度—结果可重现(6)定量限—LLOQ和ULOQ 样品(1)稳定性—确保所有样品准确测定(2)提取回收率—确保准确度
16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技术有哪些?
A: 有机破坏法B: 除蛋白法C: 分离、纯化与浓集D: 缀合物水解E: 化学衍生化法
1 试简述常见的生物种类及其制备、贮存的方法。

答:种类及其制备:
(1)血液:血清样品:室温下放置至少30min到1h,待凝结出血饼后,用细竹捧或玻璃棒轻轻
地剥去血饼,以2500~3000rpm离心5min使与血细胞分离,分取上清液即得;血浆样品:置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合,以2500~3000rpm离心5min使与血细胞分离,分取上清液即得;全血样品:置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合,不离心。

(2)尿液:测定一定时间内(如8h、12h或24h等)尿液中药物的总量将排泄的尿液全部储在起来,并记录其体积,取其一部分测定药物浓度,然后乘以尿量求得排泄总量。

尿液采集后需立即测定或加入适当的防腐剂保存。

(3)唾液:测量体积,静置分层后离心(3000rpm,5min),取上清。

放置后分为泡沫部分、透明部分、灰乳白色沉淀部分。

(4)组织:先将组织均匀化,脏器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称重,加入一定量的水或生理盐水等,在匀浆机中匀浆,使被测药物溶解,之后可直接可取上清液,或用加入蛋白沉淀剂,加入一定量酸或碱,酶解法等方法萃取。

(5)毛发:清洗,反复清洗2~3次,再有机破坏,最后提取(甲醇、酸碱液、酶解)。

贮存:
(1)冰冻(短期保存:可置4℃冰箱中冷藏;长期保存:需置-20℃或更低温度冰柜中冷冻;临时来不及处理:先置冰屑或冰块中,然后再进行冷冻贮存;小体积分装贮存)。

去活性:
加防腐剂,改变生物样品pH。

2 简要说明直接沉淀法、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3种生物样品预处理技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并比较三者。

答:(1)直接沉淀法:将一定量生物样品加蛋白沉淀剂,涡旋,离心,取上清夜进样。

注意沉淀剂体积、沉淀剂的选择及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氧化、对酸不稳定)。

液液萃取法:取一定量生物样品加有机提取溶剂,涡旋,离心,取有机层,氮气吹干,流动相溶样进样。

注意⑴水相pH值,⑵提取溶剂选择,⑶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

固相萃取法:将不同填料作为固定相装入微型小柱,当含有药物的生物样品溶液通过时,由于受到“吸附”或“分配”或“离子交换”或其它亲和力作用时,药物或杂质被保留在固定相上,用适当溶剂洗除杂质,再用适当溶剂洗脱药物。

注意⑴流速,⑵装样量,⑶缓冲液pH及用量。

(2)比较:直接沉淀法:待测物浓度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达到检测要求时可用。

直接沉淀法可使结合型的药物释放出来,操作简单,但缺点在于容易发生乳化现象。

液液萃取法:有选择性,基于其提取溶剂的性质,能与多数内源性物质分离,缺点在于乳化现象的产生;有机溶剂易挥散、有毒性、对环保不利及不能自动化也是该法的不足之处。

固相萃取法:萃取剂与样品有很大的接触面,短时间内可有效的萃取,可自动化;可以避免乳化的形成;柱子可弃,无污染。

缺点在于价格昂贵,技术要求高,批与批之间有差异,柱子易阻塞,影响分离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