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分类

合集下载

换热器分类

换热器分类

换热器分类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随处可见,在工业中应用非常普遍,特别是耗能用量十分大的领域,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种类开发越来越多。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和形式亦不同,换热器种类随新型,高效换热器的开发不断更新,具体分类如下。

(一)按传热原理分类1.直接接触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主要工作原理是两种介质经接触面而相互传递热量,实现传热,接触面积直接影响到传热量。

这类换热器的介质通常是一种气体,另一种为液体,主要以塔设备为主体的传热设备,但通常又涉及传质。

故很难区分与塔器的关系,通常归口为塔式设备,电厂用凉水塔为最典型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2.蓄能式换热器(简称蓄能器)这类换热器用量极少,原理是通过一种固体物质,热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传递热量的目的。

3.板,管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用量非常大,占总量的99%以上,原理是热介质通过金属或非金属将热量传递给冷介质的传热设备,这类换热器是我们通常称为管壳式,板式,板翘式,板壳式换热器。

(二)按传热种类分类1.无相变传热一般分为加热器和冷却器。

2.有相变传热一般分为冷凝器和重沸器。

重沸器又分为釜式重沸器,虹吸式重沸器,再沸器,蒸发器,蒸汽发生器,废热锅炉。

(三)按结构分类分为釜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双壳程换热器,单套管换热器,多套管换热器,外导流筒换热器,折流杆式换热器热管式换热器,插管式换热器,滑动管板式换热器。

(四)按折流板分类分为单弓形换热器,双弓形换热器,三弓形换热器,螺旋弓形换热器。

(五)按板状分类分为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翘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板式蒸发器,板式冷凝器,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穿孔板换热器。

(六) 按密封形式分类此类换热器多用于高温,高压装置中,具体分为:螺旋锁紧环换热器,薄膜密封换热器,钢垫圈换热器,密封盖板式换热器。

换热器分类及发展趋势

换热器分类及发展趋势

换热器的种类及各种发展趋势一、按照传统方式的不同,换热设备可分为三类:1.混合式换热器利用冷、热流体直接能与混合的作用进行热量的交换这类交换器的结构简单、但价便宜、常做成塔状。

两种容许完全混合且不同温度的介质,在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完成其热量的传递。

例如:冷水塔(凉水塔)、造粒塔、气流干燥装置、流化床等。

2.蓄热式换热器在这类换热器中,能量传递是通过格子砖或填料等蓄热体来完成的。

首先让热流体通过,把热量积蓄在蓄热体中,然后再让冷流体通过,把热量带走。

由于两种流体交变转换输入,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小部分流体相互掺和的现象,造成流体的“污染”。

蓄热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单位体积传热面大,故较适用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

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原料气转化和空气余热。

回转蓄热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实现连续操作,换热器中的蓄热体一般采用成型板片或金属丝网组装的扇形柜内,其外部由金属壳体密封,并以每分1~4转得慢速转动进行连续换热。

3、间壁式换热器所谓间壁式换热器,是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在固定的壁面(称为传热面)相隔的空间里流动,通过璧面得导热和壁表面的对流换热进行热量的传递。

参加换热的流体不会混合,传递过程连续而稳定地进行。

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面大多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制造。

在某些场合由于防腐的需要,也有用非金属(如石墨,聚四乙烯等)制造的。

这是工业制造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类换热器。

冷、热流体被一固体壁面隔开通过璧面进行传热。

按照传热面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它可分为:(1)管式换热器:如套管式、螺旋管式、管壳式、热管式等。

(2)板面式换热器:如板式、螺旋板式,、板壳式等。

(3)扩展表面式换热器:如板翅式、管翅式、强化的传热管等。

一. 夹套式换热器结构如图所示。

夹套空间是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通路。

这种换热器主要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却。

当用蒸汽进行加热时,蒸汽上部接管进入夹套,冷凝水由下部接管流出。

作为冷却器时,冷却介质(如冷却水)由夹套下部接管进入,由上部接管流出。

换热器分类

换热器分类
内流动,冷却水 由管排上方的喷淋装置均匀淋下。
与沉浸式相比较,喷淋式蛇管换 热器主要优点是管外流体的传热 系数大,且便于检修和清洗。其 缺点是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 冷却水用量较大,有时喷淋效果 不够理想
该换热器是一种流体在逃管的内管中流 动,另一种流体在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通 道中流动,从而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 内管的壁面是传热面。套管式换热器以 适宜长度(4到6米)的套管为单位,通 过增减套管的连接数目能够改变传热面 积。套管内的冷热流体可同向流动(并 流);但一般采用两流体相反方向的的 逆流流动。流体中通常选择α值较大的流 体走套管环隙。如果由于条件限制或其 他的理由,必须使用α值较小的流体走套 管环隙时,为增大内管侧的传热面积, 也可使用图(2)翅片管为传热管。 对于流体流量较小或高压流体的场合大 多使用
横 向 壳体、管板、管束、顶盖(封头) 、挡板 纵 向
列 管 式 换 热 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U型管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
填料函式换热器
夹套式换热器
属于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在容器外壁安装夹套制成,结构 简单;但其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也不高.为提高传 热系数且使釜内液体受热均匀,可在釜内安装搅拌器.当夹套 中通入冷却水或无相变的加热剂时,亦可在夹套中设置螺旋 隔板或其它增加湍动的措施,以提高夹套一侧的给热系数.为 补充传热面不足,也可在釜内部安装蛇管. 夹套式换热器广泛 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和冷却。 结构:主要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却,是在容器外壁安装 夹套制成。 优点:结构简单。缺点: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 小。为提高传热系数且使釜内液体受热均匀,可在釜内安 装搅拌器。也可在釜内安装蛇管。
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 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 组成。所需材质 ,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 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 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 这称为壳程列管式换热器。

tema换热器分类

tema换热器分类

tema换热器分类一、换热器概述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一种用于实现两个或多个介质之间热量传递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医药等行业。

换热器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对于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换热器分类1.按热媒介质分类根据热媒介质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1)水水换热器:主要用于锅炉、热力系统等场合,实现水与水之间的热量传递。

(2)汽汽换热器:主要用于蒸汽之间的热量传递,如锅炉尾部烟道换热器。

(3)水汽换热器:主要用于水与蒸汽之间的热量传递,如汽轮机组的回热抽汽换热器。

2.按结构分类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1)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由壳体和管束组成,热媒介质在管内流动,壳侧为冷凝或蒸发空间。

适用于高压、高温场合。

(2)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板间夹层为热媒介质流动通道。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中低压、温度较低的场合。

(3)螺纹管换热器:螺纹管换热器采用特殊螺纹的管子组成,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和抗振性能。

适用于高压、高温场合。

3.按工作原理分类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1)间壁式换热器:通过壁面分离热媒介质,实现热量传递。

如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2)沉浸式换热器:热媒介质直接浸泡在另一介质中,实现热量传递。

如沉浸式水冷器等。

(3)翅片式换热器:在热媒介质管道外表面设置翅片,增加换热面积,实现热量传递。

如空气预热器等。

三、各类换热器的特点与应用1.壳管式换热器: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较高的承压能力,适用于高压、高温场合。

应用于锅炉、热力系统、化工等领域。

2.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清洗和维修,适用于中低压、温度较低的场合。

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行业。

3.螺纹管换热器: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和抗振性能,适用于高压、高温场合。

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

4.沉浸式换热器:传热效果较好,适用于液液、气液等介质的热量传递。

换热器基本知识

换热器基本知识

(2) 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 1—防冲板;2—折流板;3—浮头管板;4—钩圈;5—支耳
浮头式换热器
• 浮头式换热器 管束一端的管板可自由浮动,完 全消除了热应力;且整个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 便于机械清洗和检修。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较 广。
• 优点:管间和管内清洗方便,不会产生热应力 ;
• 缺点:结构复杂,造价比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高 ,设备笨重,材料消耗量大,且浮头小盖在操 作中无法检查,制造时对密封要求较高。
• 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 图示为最简单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简称为1-1型换热器。为提高管内 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这样 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 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 通过壳体空间,称为多壳程。多管程与多壳程可配合应用。
设备。
二、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
喷淋式换热器
套管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
列管式换热器
U型管
平板式换热器
浮头式 填料函式
螺旋板式换热器 夹套式换热器
板翘式换热器 翘片式换热器
翘片管换热器
(一) 管式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特点
• 管式换热器虽然在换热效率、结构紧凑性和单位传热
• 缺点:由于受弯管曲率半径的限制,其换热管 排布较少,管束最内层管间距较大,管板的利 用率较低,壳程流体易形成短路,对传热不利 。当管子泄漏损坏时,只有管束外围处的U形 管才便于更换,内层换热管坏了不能更换,只 能堵死,而坏一根U形管相当于坏两根管,报 废率较高。

换热器分类

换热器分类

按照传统方式的不同,换热设备可分为三类:1.混合式换热器利用冷、热流体直接能与混合的作用进行热量的交换这类交换器的结构简单、但价便宜、常做成塔状。

两种容许完全混合且不同温度的介质,在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完成其热量的传递。

例如:冷水塔(凉水塔)、造粒塔、气流干燥装置、流化床等。

2.蓄热式换热器在这类换热器中,能量传递是通过格子砖或填料等蓄热体来完成的。

首先让热流体通过,把热量积蓄在蓄热体中,然后再让冷流体通过,把热量带走。

由于两种流体交变转换输入,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小部分流体相互掺和的现象,造成流体的“污染”。

蓄热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单位体积传热面大,故较适用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

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原料气转化和空气余热。

回转蓄热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实现连续操作,换热器中的蓄热体一般采用成型板片或金属丝网组装的扇形柜内,其外部由金属壳体密封,并以每分1~4转得慢速转动进行连续换热。

3、间壁式换热器所谓间壁式换热器,是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在固定的壁面(称为传热面)相隔的空间里流动,通过璧面得导热和壁表面的对流换热进行热量的传递。

参加换热的流体不会混合,传递过程连续而稳定地进行。

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面大多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制造。

在某些场合由于防腐的需要,也有用非金属(如石墨,聚四乙烯等)制造的。

这是工业制造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类换热器。

冷、热流体被一固体壁面隔开通过璧面进行传热。

按照传热面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它可分为:(1)管式换热器:如套管式、螺旋管式、管壳式、热管式等。

(2)板面式换热器:如板式、螺旋板式,、板壳式等。

(3)扩展表面式换热器:如板翅式、管翅式、强化的传热管等。

一. 夹套式换热器结构如图所示。

夹套空间是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通路。

这种换热器主要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却。

当用蒸汽进行加热时,蒸汽上部接管进入夹套,冷凝水由下部接管流出。

作为冷却器时,冷却介质(如冷却水)由夹套下部接管进入,由上部接管流出。

浅谈换热器的分类和特点

浅谈换热器的分类和特点

浅谈换热器的分类和特点换热器是一种用于在流体之间传递热量的设备,常用于加热、冷却或蒸发过程中。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换热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根据换热介质的形式:(1) 气液换热器:主要用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换热,如汽水换热器、空气冷却器等。

(2) 液液换热器:主要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换热,如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3) 气气换热器:主要用于气体之间的换热,如空气预热器、再热器等。

2. 根据传热方式:(1) 直接传热式换热器:换热介质之间直接接触传热,如冷却塔、喷淋式换热器等。

(2) 间接传热式换热器:换热介质之间通过壁面传热,如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3. 根据结构形式:(1) 管壳式换热器:由管束和外壳组成,换热介质分别流过管内和管外。

(2) 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平行的金属板组成,换热介质分别流过板间和板外。

(3) 管束式换热器:由多个平行排列的管子组成,换热介质分别流过管内和管外。

(4) 换热管:由单个管子组成,流体分别流过管内和管外。

换热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传热效率高:换热器能够通过不同的传热方式和结构设计,提高传热效果,从而实现高效的热量传递。

2. 热损失小:换热器通过良好的隔热设计和密封性能,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结构紧凑:换热器通常采用紧凑型结构设计,占用空间小,适用于各种工艺设备的组织。

4. 维护方便:换热器的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能够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5. 适应性强:换热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和介质特性进行定制设计,适用范围广泛。

换热器的分类

换热器的分类

换热器的分类
一、按工艺功能分类
1、冷却器它是冷却工艺物料流的设备。

一般冷却剂多采用水,若冷却温度低时,可采用氨或氟利昂为冷却剂。

2、加热器他是加热工艺物流的设备。

一般多采用水蒸气作为加热介质,当温度要求高时可采用导热油、熔盐等作为加热介质。

3、再沸器用于蒸馏塔底蒸发物料的设备。

其中热虹式再沸器是被蒸发的物料依靠液头压差自然循环蒸发;动力循环式再沸器,被蒸发物流是用泵进行循环蒸发。

4、冷凝器它是用于蒸馏塔顶物流的冷凝或者反应器的冷凝循环的设备。

冷凝器可用于多组分的冷凝,当最终冷凝温度高于混合组分的泡点时,仍有一部分组分未冷凝,采用冷凝器可达到再一次分离的目的。

另一种为含有惰性气体的多组分的冷凝器,排出的气体含有惰性气体和未冷凝的组分。

全凝器,多组分冷凝器的最终冷凝温度等于或低于混合组分的泡点,所有组分全部冷凝。

5、蒸发器专门用于蒸发溶液中的水分或者溶剂的设备。

6、过热器对饱和蒸汽再加热升温的设备。

7、废热锅炉从工艺的高温物流或者废气中回收其热量而发生蒸汽的设备。

8、换热器、两种不同温位的工艺物流相互进行显热而发生的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器分类夹套式换热器结构如图所示。

夹套空间是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通路。

这种换热器主要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却。

当用蒸汽进行加热时,蒸汽上部接管进入夹套,冷凝水由下部接管流出作为冷却器时,冷却介质(如冷却水)由夹套下部接管进入,由上部接管流出。

夹套式换热器结构简单,但由于其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面较小,且传热系数不高。

二.喷淋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的结构与操作如下图所示。

这种换热器多用作冷却器。

热流体在管内自下而上流动,冷水由最上面的淋水管流出,均匀地分布在蛇管上,并沿其表面呈膜状自上而下流下,最后流入水槽排出。

喷淋式换热器常置于室外空气流通处。

冷却水在空气中汽化亦可带走部分热量,增强冷却效果。

其优点是便于检修,传热效果较好。

缺点是喷淋不易均.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部件由直径不同的直管按同轴线相套组合而成。

内管用180 暗幕*Сざ任?~6m。

若管子太长,管中间会向下弯曲,使环隙中的流体分布不均匀套管换热器的优点是构造简单,内管能耐高压,传热面积可根据需要增减,适当选择两管的管径,两流体皆可获得适宜的流速,且两流体可作严格逆流。

其缺点是管间接头较多,接头处易泄漏,单位换热器体积具有的传热面积较小。

故适用于流量不大、传热面积要求不大但压强要求较高的场合。

四.管壳式换热器1.固定管板式结构如图所示。

管子两端与管板的连接方式可用焊接法或胀接法固定。

壳体则同管板焊接。

从而管束、管板与壳体成为一个不可拆的整体。

这就是固定管板式名称的由来折流板主要是圆缺形与盘环形两种,其结构如图所示。

操作时,管壁温度是由管程与壳程流体共同控制的,而壳壁温度只与壳程流体有关,与管程流体无关。

管壁与壳壁温度不同,二者线膨胀不同,又因整体是固定结构,必产生热应力。

热应力大时可能使管子压弯或把管子从管板处拉脱。

所以当热、冷流体间温差超过50℃时应有减小热应力的措施,称“热补偿”。

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常用“膨胀节”结构进行热补偿。

图所示的为具有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即在壳体上焊接一个横断面带圆弧型的钢环。

该膨胀节在受到换热器轴向体伸缩,从而减小热应力。

但这种补偿方式仍不适用于热、冷流体温差较大大于70℃)的场合,且因膨胀节是承压薄弱处,壳程流体压强不宜超过6at 。

管式列管换热器结构如图所示。

其特点是有一端管板不与外壳相连,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

这种结构不但完全消除了热应力, 而且由于固定端的管板用法兰与壳体连接, 整 个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 便于清洗和检修。

浮头式换热式应用较为普遍, 但结 构复杂,造价较高。

一管板上。

封头内用隔板分成两室。

这样,管子可以自由伸缩,与壳体无关。

这 种换热器结构适用于高温和高压场合, 其主要不足之处是管内清洗不易, 制造困 难。

.各种板式换热器3.U 型管如图所示, U 型管式换热器每根管子都弯成 U 型,管子的进出口均安装在同1.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如图所示。

其特点是有一端管板不与外壳相连,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

这种结构不但完全消除了热应力,而且由于固定端的管板用法兰与壳体连接,整个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和检修。

浮头式换热式应用较为普遍,但结构复杂,造价较高。

螺旋板换热器的直径一般在1.6m 以内,板宽200 ~1200mm ,板厚2~4mm 。

两板间的距离由预先焊在板上的定距撑控制,相邻板间的距离为5~25mm 。

常用材料为碳钢和不锈钢。

螺旋板换热器的优点是:①传热系数高:螺旋流道中的流体由于离心惯性力的作用,在较低雷诺数下即可达到湍流(一般在Re=1400 ~1800 时即为湍流),并且允许采用较高流速(液体2m/s ,气体20m/s ),所以传热系数较大。

如水与水之间的换热,其传热系数可达2000 ~3000W/(m 2.℃),而列管式换热器一般为1000~2000W/(m 2.℃)。

②不易结垢和堵塞:由于对每种流体流动都是单通道,流体的速度较高,又有离心惯性力的作用,湍流程度高,流体中悬浮的颗粒不易沉积,故螺旋板换热器不易结垢和堵塞,宜处理悬浮液及粘度较大的流体。

③能利用低温热源:由于流体流动的流道长和两流体可完全逆流,故可在较小的温差下操作,充分回收低温热源。

据有的资料介绍,若流体出口端热、冷流体温差可小至3℃。

④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约为列管式的3 倍。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主要缺点是:①操作压强和温度不宜太高:目前最高操作压强不超过20at ,温度在400℃ 以下。

②不易检修:因常用的螺旋板换热器被焊成一体,一旦损坏,修理很困难。

2.平板式换热器平板式换热器(通常为板式换热器)主要由一组冲压出一定凹凸波纹的长方形薄金属板平行排列,以密封及夹紧装置组装于支架上构成。

两相邻板片的边缘衬有垫片,压紧后可以达到对外密封的目的。

操作时要求板间通道冷、热流体相间流动,即一个通道走热流体,其两侧紧邻的流道走冷流体。

为此,每块板的四个角上个各开一个圆孔。

通过圆孔外设置或不设直圆环形垫片可使每个板间通道只同两个孔相连。

板式换热器的组装流程如图( a )所示。

由图可见,引入的流 体可并联流入一组板间通道, 而组与组间又为串联机构。

换热板的结构如图 ( b )有多种,图( b )所示的是人字形波纹板。

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是:① 传热系数高:因板面上有波纹,在低雷诺数( Re=200 左右)下即可达到 湍流,而且板片厚度又小,故传热系数大。

热水与冷水间换热的传热系数可达 1500 ~4700W/(m 2.℃)。

② 结构紧凑:一般板间距为 4~6mm ,单位体积设备可提供的传热面积为250~ 1000m2/m 3(列管换热器只有40~150m 2/m 3)。

③ 具有可拆结构:可根据需要,用调节板片数目的方法增减传热面积。

故检 修、清洗都比较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主要缺点是:①操作压强和温度不太高:压强过高容易泄漏,操作压强不宜超过20at 。

操作温度受垫片材料耐热性能限制,一般不超过 250 ℃。

②处理量小:因板间距离仅几毫米,流速又不大,故处理量较小。

3. 板翅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更为高效、紧凑、轻巧的换热器,应用甚广。

板翅式换 热器的结构形式很多,但其基本结构元件相同,即在两块平行的薄金属板之间, 夹入波纹状或其它形状的金属翅片,并将两侧面封所示。

板上的凹凸波纹可增大流体的湍流程度, 亦可增加板的刚性。

波纹的形式死,即构成一个换热基本单元。

将各基本元件进行不同的叠积和适当的排列,并用钎焊固定,即可制成并流、 逆流或错流的 板束(或称芯部)。

其结构如图所 示。

将带有流体进、 出口接管的集 流箱焊在板束上, 就成为板翅式换 热器。

我国目前常用的翅片型式有 光直型、锯齿形和多孔形翅片三种,如图所示板翅式换热器的优点是: 流时给热系数为 115~1750W/(m 2.℃)。

冷、热流体间换热不仅以平隔板为传热面,而且 大部分通过翅片传热(二次传热面) ,因此提高了传热效果。

②结构紧凑:单位体积设备提供的传热面积一般能达到 2500 ~4300m2/m3。

③ 轻巧牢固:通常用铝合金制造,板重量轻。

在相同的传热面积下,其重量 约为列管式换热器的 1/10 。

波形翅片不单是传热面,亦是两板间的支撑,故其 强度很高。

④适应性强、操作范围广:因铝合金的导热系数高,且在0℃以下操作时,其延伸性和抗拉强度都较高, 适用于低温及超低温的场合,故操作范围广。

①传热系数高、 传热效果好: 因翅 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湍流并破 坏了传热边界层的发展, 故传热系 数高。

空气强制对流给热系数为 35 ~350W/(m此外,既可用于两种流体的热交换,还可用于多种不同介质在同一设备内的换热,故适应性强。

板翅式换热器的缺点是:①设备流道很小,易堵塞,且清洗和检修困难,所以,物料应洁净或预先净制。

②因隔板和翅片都由薄铝片制成,故要求介质对铝不腐蚀二.强化管式换热器1.翅片管翅片管换热器是在管的表面加装翅片制成。

常用的翅片有横向和纵向两类,图所示的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几种翅片形式。

翅片与管表面的连接应紧密,否则连接处的接触热阻很大,影响传热效果。

常用的连接方法有加套、镶钳、张力缠绕和焊接等方法。

此外,翅片管也可采用整体轧制、整体铸造和机械加工等方法制造。

2.热管热管是6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热元件。

它是在一根抽除不凝性气体的密闭金属管内充以一定量的某种工作液体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

工作液体因在热端吸收热量而沸腾汽化,产生的蒸汽流至冷端放出潜热。

冷凝液回至热端,再次沸腾汽化。

如此反复循环,热量不断从热端传至冷端。

冷凝液的回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如毛细管作用、重力等)来实现。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具有毛细结构的吸液芯装在管的内壁上,利用毛细管的作用使冷凝液由冷端回流至热端。

热管工作液体可以是氨、水、丙酮、汞等。

采用不同液体介质有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

热管传导热量的能力很强,为最优导热性能金属的导热能力的10 3~104倍。

因充分利用了沸腾及冷凝时给热系数大的特点,通过管外翅片增大传热面,且巧妙地把管内、外流体间的传热转变为两侧管外的传热,使热管成为高效而结构简单、投资少的传热设备。

目前,热管换热器已被广泛应用于烟道气废热的回收过程,并取的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