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化反应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烃化反应

第四章 烃化反应

H2C N N
+
ROH
H3C N N OR
N2
CH3OR
R = Ar 或 R' C 酸 O 酚
OMe OMe OH OMe OH OH
过量CH2N2
2 mol CH2N2
COOMe
COOMe
COOH
什么情况下为过量? 1 mol CH2N2
OH OH
羧酸比酚更易于反应
COOMe
DCC催化酚醇偶联 催化酚醇偶联
b
R H
OH
H H Nu
过渡态时 C- O断 裂 少 - 断
位阻小
H2SO4
Ph O
* CH2OH Ph 2h
OMe
+ +
Ph
* CH2OMe
OH
+
MeOH CH3ONa 2h
Ph
90% * CH2OH
OMe
10% * CH2OMe
OH
Ph
25%
75%
由于产物中含羟基,如果环氧乙烷过量,就可形成聚醚, 由于产物中含羟基,如果环氧乙烷过量,就可形成聚醚,故 甲醇必须过量
多卤化物与醇钠反应,得到多醚化产物: 多卤化物与醇钠反应,得到多醚化产物:
CHCl3
+ 3 RONa CCl3NO2 + 4 RONa
CH(OR)3 C(OR)4
原酸酯 四烷氧基甲烷
Cl
EtOH/NaOH
NO2
OEt
(95.6%) 转化率70%
NO2
4.1.1.2 芳磺酸酯作烃化剂
芳磺酸酯的应用比硫酸酯(有毒 广 是很好的离去基团。 芳磺酸酯的应用比硫酸酯 有毒)广,且OTs是很好的离去基团。 有毒 是很好的离去基团

05第五章 烃化反应

05第五章  烃化反应
H R' C O a CH2 H H R' C O H C-O键先从取代 较多的碳原子 一边部分断裂 H δ OR R' C CH2 Oδ H 在过渡态,键的断裂优 于键的形成,环碳原子 上带部分正电荷 -H R' CH2 b HOR
-H OR
H R' C O H
CH2
δ H R' C
R'
H C HO 仲醇 H C
COOEt C C OTl H R'I /CH3CN 60℃, 20 h H R'O
COOEt C C OR' H
COOEt
COOEt
COOEt
d.溶剂的影响
常用过量醇作(质子)溶剂,也兼作反应剂;质子溶剂有利 于RCH2-X的解离,但易于R’O-发生溶剂化,使R’O- 亲核性下 降,应当使用非质子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液氨或 DMF、DMSO等,同时需在无水条件下反应.
CH2 OR
CH2 HOR Oδ H
亲核试剂优先与取代 较多的环碳原子结合
CH2
OR OH 伯醇
Ph-CH-CH2 + EtOH
O
NaOH
CH3CHCH2OEt OH 80%
O
CH3OH/H △
+
OH OCH3 80%
OMe OH
H2SO4 ,5 h Ph CH O ,6 h CH3ONa CH2 + MeOH
O2N Cl EtOH/NaOH (95.6%) O2N OEt
非那西汀中间体
非那西汀(N-乙酰-4-乙氧基苯胺)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发热、头 痛、神精痛等。毒性低,作用缓慢而持久。
iv)对芳香氮杂环卤化物来说,卤原子在N原子的邻或/和对位, 其活性会增大,易于发生与醇的烃化反应,如下例:

《烃化反应》课件

《烃化反应》课件
碳正离子的形成是烃化反应的关键步骤,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反应速率和 产物构型。在形成碳正离子的过程中,取代基的影响较大,取代基的电
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均可影响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亲核取代过程是放热反应,其速率主要受亲核试剂的活性影响。在亲核 取代过程中,溶剂效应、温度、压力等因素也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构 型。
烃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底物的影响
底物的结构和取代基的性质对烃化反应的影响较 大。在底物分子中,未取代的碳-氢键的数目和取 代基的性质均可影响碳正离子的形成和稳定性。
溶剂的影响
溶剂的极性和酸碱性对烃化反应的影响较大。在 极性溶剂中,反应物的溶解度和反应速率均会增 加。此外,酸碱性溶剂可影响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进而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构型。
烃化反应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反 应效率和选择性、降低能耗和资 源消耗等是烃化反应面临的挑战 。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 的增加,烃化反应在化工、医药 、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具有很大的发展机遇。
烃化反应的前沿研究动态
新催化剂研究
针对烃化反应的催化剂进行创新研究, 开发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催化剂体系
氨基烃化
在氨氮上添加烃基,生成胺类 化合物。
烃化反应的重要性
01 02
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性
烃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可以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药 物、香料等。通过烃化反应,可以改变有机物的官能团和结构,生成新 的化合物。
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烃化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农药 、染料等。通过烃化反应,可以生产出具有特定性能和用途的化学品。
烃化反应的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低碳

药物合成反应-3烃化反应

药物合成反应-3烃化反应
《药物合成反应》
第二章 烃化反应
(Hydrocarbylation Reaction,Alkylation)
一、概念
《药物合成反应》
用烃基取代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包括某些 官能团或碳架上的氢原子,均称为烃化反应。
引入的烃基包括: 饱和的、不饱和的烃基 脂肪的、芳香的烃基 含有各种取代基的烃基 举例 NaOH
O CH2OCOC17H33
O
O
/KOH /H2 O
CH2OCOC17H33 O(CH2CH2O)p H
HO OH
OH (75.5%)
H(OCH2CH2)mO (13 )
(m、n、p均约为20)
O(CH2CH2O)nH
四、烯烃为烃化剂
《药物合成反应》
醇可与烯烃双键进行加成反应生成醚, 也可理解为烯对醇的O-烃化。但对烯烃双 键旁没有吸电子基团存在时,反应不易进 行。只有当双键的α-位有羰基、氰基、酯 基、羧基等存在时,才较易发生烃化反应。 例如醇在碱存在下对丙烯腈的加成反应。
HOOC NH
HX
CuSO4/NaOH,pH5~6
F3C NH2
HOOC Cl
Cu/无水K2CO3 HCl
F3C
HOOC NH
pH4
二、酯类为烃化剂
《药物合成反应》
1.硫酸酯为烃化剂
OH COOCH3 S O NH O
(CH3)2SO4/NaOH 25 ,10h
OH COOCH3 S O N CH3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溶剂对烃化位置有较大影响:
《药物合成反应》
酚类在DMSO、DMF、醚类、醇类中烃化时,主要 得酚醚(O-烃化产物),而在水、酚或三氟乙醇中 烃化时,则主要得到C-烃化产物。

第五章烃化反应

第五章烃化反应

丙二酸酯、丙二腈、氰乙酸酯、乙酰乙酸乙酯、苄腈等
Eg. CH2(COOEt)2
Cl
(EtOOC)2HC
EtONa
(61%)
主要影响因素 a.催化剂 常用RONa b.溶剂 以RONa为催化剂时,多选用醇类作溶剂。 c.被烃化物的结构 当活泼亚甲基上有两个活性H时,若有足够量的碱 和烃化剂存在,可发生双烃化反应。
O
C OEt H2C
C OEt O
(CH3)2CHCH2CH2Br EtONa, EtOH
O
C OEt
CH (H3C)2HCH2CH2C C OEt
O
O
CH3CH2Br EtONa, EtOH
C2H5
C OEt
C (H3C)2HCH2CH2C C OEt
O
三、硫酸酯和芳磺酸酯类烃化剂
(CH3)2SO4 , (C2H5)2SO4 ,
⑵ 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C-烃化
活性亚甲基:亚甲基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其上氢原子的
活性增大。 X
B:-
H2C
+R
Y
X
X R HC Y
吸e基使亚甲基活性增大的能力按大小次序排列:
X H2C Y
X, Y为吸电子基
O
-NO2 > -CR> RSO2-> -CN> -COOR> Ph
常见的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β-二酮、β-羰基酸酯、
OHO N H
(CH3)2SO4,NaOH

O
O OCH3
(酚羟基形成氢链
N
O 用RX难烃化)
CH3
抗肿瘤药阿克罗宁(Acronine)
⑵ 氮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亲核活性 氨基氮 > 羟基氧 , 用(CH3)2SO4更易烃化. Eg.

烃化反应

烃化反应

普鲁卡因
学习重点
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历程、烃化剂种类、特点及应用 范围
氮原子上的烃化反应历程、烃化剂种类、特点及应用 范围
伯胺的制备方法 芳烃的C-烃化(F-C反应)历程、特点及影响因素 烯丙位、苄位、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C-烃化的反应历
程及影响因素
一 醇的O-烃化
1 卤代烷为烃化剂 2 磺酸酯 3 环氧乙烷类作烃化剂 4 烯烃作为烃化剂 5 醇作为烃化剂 6 其它烃化剂
ii)当X相同时
卤代丙烯, 卤苄 > 卤代烷 > 卤芳烃ArX
Cl
OEt
NaOH
+ EtOH
非那西丁中间体
NO 2
NO 2
当卤代烃为叔卤代烃时,不能在强碱下反应,
易消除HX,可在中性或弱碱性下反应。
CH 3
B
CH3 C +
CH 3
CH 2
CH3-C
CH 3
影响因素 b 醇的影响
苯海拉明合成可采用的两种方法。可以看到,由于醇羟基氢原子的活性不 同,进行烃化反应时所需的条件也不同。前一反应醇的活性低,要先制成 醇钠;而二苯甲醇中,由于苯基的吸电子效应,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性增大 ,在反应中加入氢氧化钠作除酸剂即可。显然后一反应优于前一反应,因 此苯海拉明的合成采用了后一种方式
4%
3 叔胺的制备
1) 仲胺与卤代烃或α,β不饱和烃作用
(n-Pr)2NH+H2C=CHCN
(n-Pr)2NCH2CH2CN
2) 仲胺+1mol醛或酮还原烃化 伯胺+2mol醛或酮还原烃化
O
C
-CN -COOR' -COOH
O NaOH
H3C

第二章 烃化反应

第二章 烃化反应

6
苄基卤化物,烯丙基卤化物活性较大,只要在 较弱的碱碳酸钾催化下与酚反应即得苄醚或烯 丙醚:
OH
K CO , KI 2 3 K K CO CO ,, KI KI K CO , KI 2 2 3 3 2 3 + ClCH CH=CH + 2CH=CH 2 2CH=CH + ClCH ClCH 2 Me CO 2 2 2 Me2CO Me Me CO CO 2 2 2 OH OH OH OH
NO 22 NO NO 2
OH OH OH OH
NO2
NO2
OCH3 OCH3OH OCH 3 OH NaOH OH NaOH NaOH
OCH3 OCH3ONa OCH 3 ONa ClCH2CHOHCH2OH ONa ClCH2CHOHCH CHOHCH2OH OH ClCH
2 2
OCH3 OCH OCH3 OCH2CHCH2OH 3 OCH 2OH OCH22CHCH CHCH OH 2OH OH OH 6 6
伯卤代烃:SN2机理 苄卤和烯丙卤:SN1或SN2的反应活性都很高; 不同卤素对反应活性有影响: R-I > R-Br > R-Cl。 亲核试剂对反应活性有影响,强亲核试剂对SN2反 应有利,但强碱对于易按SN1机理反应的叔卤烷影 响不大,却可引起它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
叔卤代烃作烷基化试剂:会发生消除反应,得不 到相应的醚; 要合成叔烷基混合醚时,需用叔醇与相应的卤代 烷进行反应;
OH + + R'X R-OH R'X
OH OH
R-O-R' R-O-R'
该反应为亲核取代反应(SN) 根据烃基的结构,可按SN1或SN2机理进行。

2015烃化反应

2015烃化反应

HO
O
OMe MeI/NaOH
MeO
O
OMe
O
H
O
O
H
O
用 NaH、RLi 将酚转变位钠盐或锂盐,然后再与卤代
烃在乙醚或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中烃化。 或者反应在较剧烈的条件下进行。
第二章 烃化反应
page 16
第二节 氮原子上的烃化 一、氨及脂肪胺的的N-烃化
卤代烃与氨的烃化反应,易得到伯、仲、叔胺以及季胺盐的
page 14

醇--DCC 缩合法 该方法伯醇收率较好,仲醇、叔醇收率偏低
H N C N ROH
H H N C N O R ArOH
O H H N C N
+ ArOR
PhOH + PhCH2OH
DCC 100oC
PhCH2OPh
第二章 烃化反应
page 15
2.螯合对烃化的影响
H O O OH MeOH/NaOH OH O OMe
_H R
OR' OH
H2SO4 H Ph C CH2 + MeOH O CH3ONa
OMe Ph C CH2OH H OH Ph C CH2OMe H
第二章 烃化反应
page 11
4.烯烃: 醇与烯烃(要求:双键的α-位有吸电子基团 氰基、 羰基、酯基、羧基等)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醚
CH3OH OH CN CH3OH H2C CH CH3OCH2CH2CN CH3OCH2CHCN CH3O
Me n-Pr-CH- NH2
Me i-Bu-CH- NH2 (65%)
(90%)
O H2 / Raney Ni NH3 + i-Pr C Pr-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 CH ph OH + ClCH2CH2NMeHCl
NaOH/二甲苯 △
ph CH ph OCH2CH2NMe2
苯海拉明(Diphenydramine)
返回本节
(2)酚结构对烃化反应的影响
酚酸性比醇强,在碱性条件下,很容易得到高收率的酚醚。
ArOH RX
OH
Ar
O R
X
H2O

如镇痛药邻乙氧基苯甲酰胺(Ethenzamide)的合成。
返回本节
(2)卤代烃的选择


a. 由于Williamson合成是在强碱条件下进行的,所以 一般不用叔卤烷作为烃化试剂,因为叔卤烷在碱性条 件下易发生消除,生成烯烃。 b. 如果卤原子相同,则伯卤烷的反应最好,仲卤烷次 之。 c. 氯苄和溴苄的活性较大,易于进行烃化反应; d. 氯苯和溴苯由于卤原子与芳环存在p-π共轭,活性 很差,烃化反应较难进行。 e. 芳基-脂肪混合醚的制备 制备芳基-脂肪混合醚(Ar-O-R)时,一般应选用酚类 与脂肪族的卤代烃反应。
返回本节
(2)酚的氧烃化
① 由于酚的烃化比醇容易,所以常用的碱除 了氢氧化钠等强碱外,还可以用碳酸钠(钾) 等弱碱。 ② 反应溶剂可用水、醇类、丙酮、DMF、 DMSO、苯或二甲苯等。
返回ArSO2OR)和硫酸酯烃化剂
也是常用烃化剂,其反应机理与卤代烃的烃化反应 相同。由于芳磺酸酯基和硫酸酯基比卤原子易离去, 所以,其活性比卤代烃大,是一类强烃化剂。因此, 使用芳磺酸酯和硫酸酯时,其反应条件较卤代烃温 和。 芳磺酸酯由芳磺酰氯与相应的醇在低温下反应制得。 芳磺酸酯中应用最多的是对甲苯磺酸酯(TsOR), 常用于引入分子量较大的烃基。 某些难以烃化的羟基(如螯合酚的烃化),可用芳 磺酸酯进行烃化。
一、卤代烃为烃化剂 1.醇或酚的影响
1.1原理: 醇、酚中羟基氧原子上的氢具有一定的酸性,性质活泼;在 碱性条件下,可以被烃基取代,得到醚类,是制备结构复杂的混合醚 的常用方法。 1.2规律: a. 酚的酸性比醇强,所以酚的烃化比醇的烃化更容易。 b. 当酚羟基的邻位有羰基存在时,难以烃化,需用特殊条件。 c. 多元酚中酚羟基的酸性不同,选用合适的条件,可以进行选择性烃 化。
3.碱和溶剂 (1)醇的氧烃化
① 常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钠等强碱性物质, 使ROH转化成RO—,亲核性增强,加速反应。 ② 质子溶剂会降低RO—的亲核性,而极性非质子 性溶剂能够增强RO—的亲核性。因此,反应中常 采用极性非质子性溶剂如DMSO、DMF、苯、甲 苯等; ③ 若被烃化物醇为液体,也可过量兼作溶剂使用; ④ 还可将醇盐悬浮在醚类(如乙醚、四氢呋喃、 乙二醇二甲醚等)溶剂中进行反应。
第三节 碳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芳烃的C-烃化: Friedel-Crafts反应 1.反应机理 2.主要影响因素 (1)烃化试剂 (2)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 (3)催化剂 (4)溶剂 3.应用F-C烃化反应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烃基的异构化 (2)烃基的定位 4.F-C烃化反应的应用 二、芳烃的氯甲基化:Blanc反应 1.芳烃结构 2.氯甲基化试剂 3.应用
返回本节
1.3 Williamson合成:醇或酚在碱(钠、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等)存在下,与卤代烃反应生成醚。是制 备混合醚的有效方法。其过程如下:
ROH + B R'X + OR RO + HB X R'OR +
此反应为亲核取代反应,即ROˉ对卤代烃中与卤素 相连的碳原子作亲核取代。
返回本节
(1)醇结构对烃化反应的影响
生成伯、仲、叔胺及季胺盐的混合物,所 以采用大大过量的NH3与卤代烃反应,可抑 制生成的伯胺的进一步烃化,而主要得伯 胺。如:
CH3 CHCOOH Br
NH3(70mol)
CH3
CHCOOH NH2
(70%)
烃化反应中还可加入氯化铵、硝酸铵、醋
酸铵等铵盐,因增加铵离子,使氨的浓度 增高而有利于反应。
化。这时,氨中两个氢原子已被酰基取代, 只能进行单烃化反应。在操作时,利用氮 原子上氢的酸性,先使其与氢氧化钾或碳 酸钠作用生成钾或钠盐,然后再与卤代烃 作用,得N-烃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之后, 进行肼解或酸水解可得纯伯胺。此反应称 为Gabriel合成,其过程如下:
O
=
O
=
O K
RX/DMF
NH
KOH/EtOH
返回首页
第一节: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卤代烃为烃化剂 1.醇或酚的影响 (1)醇的结构 (2)酚的结构 2.卤代烃的影响 (1)卤代烃的活性 (2)卤代烃的选择 (3)分子内的Williamson合成——环醚的制备 3.碱和溶剂 (1)醇的氧烃化 (2)酚的氧烃化 二、酯类为烃化剂 1.芳磺酸酯烃化剂 2.硫酸酯烃化剂 三、环氧乙烷类为烃化剂
一、卤代烃为烃化剂
卤代烃与氨、胺反应可以在氮原子上引入烃
基,得到伯、仲、叔胺,但由于氨及胺分子 中含有多个活泼氢,易得混合物。可通过选 择烃化剂种类、原料配比、反应溶剂、添加 剂等分别制备伯、仲、叔胺。
返回本节
1.伯胺的制备 (1)NH3与卤代烃反应
由于NH3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被烃基所取代,
返回首页
3.
常用的烃化剂:卤代烃、硫酸酯、芳磺 酸酯、环氧烷类(醇类、醚类、烯烃、甲醛、 甲酸等也有应用)。 4. 烃化反应的机理: 1. 亲核取代(较多),如氧、氮以及活性 亚甲基、炔烃上的碳等原子的烃化 2. 亲电取代,如芳烃的烃化
返回首页
5. 影响因素 : ⑴ 被烃化物的结构 ⑵ 烃化剂的结构及离去基团的性质 ⑶ 催化剂、溶剂等
第二节 氮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卤代烃为烃化剂 1.伯胺的制备 (1)NH3与卤代烃反应 (2)邻苯二甲酰亚胺与卤代烃反应 (3)环六亚甲基四胺与卤代烃反应 2.仲胺的制备 (1)利用反应物的活性及位阻 (2)利用阻断基 3.叔胺的制备 4.联芳胺的制备 二、酯类为烃化剂 1.硫酸酯为烃化剂 2.芳磺酸酯及其他酯类烃化剂 三、环氧乙烷类烃化剂
醇的活性一般较弱,需要在反应中加入碱以生成亲核试剂 ROˉ,促进反应的进行。 a. 活性小的醇,必须先与金属钠或氢氧化钠作用生成醇 钠, 再进行烃化。
CH3ONa+ClCH2COOCH3
CH3OH/pH8~9 64~66℃,3h
CH3OCH2COOCH3
(88.4%)
b. 活性大的醇,可不生成醇钠,而是在反应中加入氢氧化钠 等碱作为去酸剂,即可反应。
返回本节
第二节

氮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氮原子上的烃化:在氨及伯、仲胺的氮原子上引入 烃基可分别得到伯、仲、叔胺,是制备胺类的主要 方法。 反应特点: ① 比羟基烃化容易。 ② 由于氨及胺分子中有多个活泼氢,可发生多取代 甚至成铵盐,比羟基的烃化复杂。 主要内容: ① 卤代烃为烃化剂 ② 酯类为烃化剂 返回本节 ③ 环氧乙烷类烃化剂
N
=
N R
O
=
NH2NH2
HCl/H2O
酸性水解:一般需要剧烈条件,如用盐酸
需在封管中加热至180℃,收率低,操作不 便。水合肼水解:反应迅速,不需加压, 操作方便,收率也较高,多采用此法。 返回本节
=
O
=
O
=
O
NH NH
+ RNH2
O CO2H CO2H
=
+ RNH2
(3)环六亚甲基四胺与卤代烃反应 用环六亚甲基四胺[(CH2)6N4,即抗菌药
返回本节
(3)分子内的Williamson合成——环醚的制备
卤代醇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分子内的Williamson 反应,用于制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及高环醚类化 合物。如
ClCH2CH2OH Ca(OH)2 75~90℃
H2C O H2 C CH2
ClCH2CH2CH2OH
H2C O
CH2
返回本节
CONH2 CONH2
EtBr/NaOH 80~100℃
OH OEt
(75%)

酚羟基易苄基化,将酚置于干燥的丙酮中,与氯化苄、碘化 钾、碳酸钾回流,即得相应的苄醚。
Br Br HO OH PhCH2O
PhCH2Cl/Me2CO/KI/K2CO3
OCH2Ph

请读者思考,上例中氯化苄、碘化钾、碳酸钾、丙酮的作用 各是什么?
第四节 相转移催化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一、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原理 二、相转移催化剂 1.相转移催化剂的要求 2.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 三、影响相转移催化反应的主要因素 1.反应溶剂的选择 2.催化剂的选择 3.其他因素
6-1: 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Introduction and Review

返回本节
三、环氧乙烷类烃化剂
环氧乙烷属小环化合物,容易开环,在酸或
碱的作用下,能和分子中含有活泼氢的化合 物(如醇、酚、胺、活性亚甲基、芳环等) 反应得到烃化产物,在被烃化的原子上引入 羟乙基,所以这类反应又称为羟乙基化反应。 羟乙基化后,羟基还可以进行其他转换,可 以制备一系列重要的化合物。 环氧乙烷可以通过氯醇法或氧化法制备。
返回本节
2.卤代烃的影响 (1)卤代烃的活性
卤代烃的活性与其结构及卤原子有较大的关系。 ①当烃基相同时不同卤代烃的活性次序为: RF<RCl<RBr<RI; ②当卤原子相同时,随烃基分子量的增大,卤代烃的活性逐 渐降低。 卤代烃中,RF 的活性很小且本身不易制备,故很少应用。 RI的活性虽然大,但由于稳定性差、不易制备、价格较贵 等原因而应用较少,应用较多的是RCl和RBr。 当需引入分子量较大的长链烃基时,一般常选用活性较大 的RBr,且当所用的卤代烃的活性不够大时,可加入适量 的碘化钾,使卤代烃中的卤原子被置换成碘,而有利于烃 化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