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一)
1959年至今的科技政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史

1959年至今的科技政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史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政策也是国家制定的重要政策之一,用于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从1959年至今的科技政策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史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一、1959年至今的科技政策中国的科技政策可以追溯到1959年,当时中国开始制定《科学技术五年计划》。
这是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发展规划,也是中国在科技领域进行国家层面的规划和组织的开端。
之后,中国陆续出台了《科学技术七年计划》、《科学技术十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政策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1986年,中国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国家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了“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的发展思路,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攻关行动。
1995年,中国成立了科技部,负责全国的科技事务和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和管理。
科技部在一系列政策中,提出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防安全需求”的实现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目标。
2015年,中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促进前沿科学探索”等一系列发展目标。
目前,中国科技政策已经处于不断完善和创新的阶段,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二、科学技术发展史随着历史的演进,科学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中国古代的科技,已有较高的水平,如制陶、冶金、造纸、印刷等,发明了九章算术、中国炮、火药、南针等众多重要的科技成果。
但在现代科技创新方面,中国曾受制于列强之手,科技水平长期滞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积极开展科技事业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
1956年,中国实现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中国相继在月球探测、载人航天、量子通信等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积累。
政策科学历史

政策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 1、20世纪之前,公共政策不被关注 2、苏联计划经济政策的影响 3、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计 划”、凯恩斯主义,法西斯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4、二战后新形势要求:科技与经济发展,开放
二、美国社会的公共问题 1、国际问题的压力 卫星事件 朝鲜战争 奥本海默事件 2、国内公共问题的压力 财政支出 竞选的焦点 政府干预经济
Leabharlann
三、脑库的价值 1、脑库的产生 2、脑库的意义 (1)政策研究的人事基础 (2)探索完善了各种政策分析方法 (3)进行大量具体政策问题的研究 (4)强化了政治研究、社会研究中的政策分析
总之,脑库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政策科学的基础 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对象,这就形成了这一学 科建立的基础和基本要素。
公共政策学发展历史的简述

西方公共政策学发展历史的简述第一阶段创建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1.1 标志性事件1.1.1一次学术会议即“关于国际关系论的革命性、发展新血水讨论会”(简称RADIR学术会议)。
会议在美国西部斯坦福大学召开,与会成员有当时闻名于世的一些社会科学精英人士。
1.1.2一本著作即《政策科学》(The Policy Sciences)。
这本著作是作为上述会议主要成果之一的论文集,1951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
作为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然而并未在社会上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中产生较大的影响。
后来许多学者认为,其真正意义在于引发了社会科学上的“静悄悄的革命”。
1.2代表人物:哈罗德·拉斯韦尔1.3主要思想20世纪60年代,公共政策学者致力于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其中对议会、政府和政党作用的分析和评价。
在这一时期,将政策制定规划视为由若干环节按照程序组成的循序推移的过程,大多采用线性思维方式。
1.4相关评价这一时期的公共政策学过分偏重自然科学和枯燥的数字,因而是一门生硬的机械的科学,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20世界70年代2.1标志性事件及代表人物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出版,包括《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年),《政策科学探索》(1971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
这三部著作是由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叶海尔·德洛尔(Yehezhel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的。
2.2主要思想德洛尔认为,公共政策必须要构建一个模型,并且要包括方法论和决定论。
他将医学上的治疗来比喻这种模式,治疗一般有两种模型,一是通过外部处理,一是让患者自己恢复功能,必须将这两种模型结合起来。
而公共政策的旧范式只强调让患者自我恢复,应该建立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新范式,但公共政策研究的是社会病理,还涉及到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问题。
2.3主要成果2.3.1“趋前倾向”——60年代后期70年代前期指政策研究偏重于加强政策咨询的倾向。
第五章 公共政策科学发展

人。
③从政府机构或职业组织的伦理问题入 手分析公共责任与义务
高斯罗普:《公共部门的管理、系统与伦理学》— —职业伦理;
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手册》《行政伦理学》— —组织伦理; ……
2、关于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
(1)梅尔斯诺(Meltsner)和贝拉威(Bellavita) : 《政策组织》——政策管理、政策沟通、政策组织、 政策行动等四者的相互联系理论;
构成因素;
(8)对时间非常敏感,现在是过去和未来间的桥梁;
(9)对变化的过程和动态的情境十分敏感;
(10)认识到超理性过程和非理性过程的重要作用;
(11)既修正已被接受的科学原则和方法论,又将它 们扩展到已被接受的科学研究的界限之外;
(12)要成为自觉的社会科学,它寻求自己的范式、 假定和理论;
(13)为它自己在实际政策制定中的日益增加的应用 和职业化而奋斗;
(3)时下局部的问题并不是政策科学所主要关心的, 政策科学将致力于一般选择理论的研究;
(4)政策科学是某种不同于应用社会科学东西,因为 它主要关心社会中人的基本问题;
(5)关心解释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关心搜集数据并 提供对特定时期政策问题的解释; ……
2、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六大规定性
(1)关于民主的学问; (2)哲学基础是理论实证主义; (3)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科学; (4)跨学科的一门学问; (5)政府官员与学者共同研究的学科; (6)包含“发展建构”(Developmental Construct)概念;
罗尔斯:《正义论》——用分配的正义取代传统的功 利主义伦理学;
所有的社会基本价值,包括自由 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的 基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 其中一种或所有的一种不平等分
第一讲 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一)

Y.德洛尔的话来说是一次“科学革命”,用A.里夫林的话来说是“当代社会科学发生的一次静悄悄的革命”。
国际政治学会主席K.冯贝米称“政策分析的发展是国际政治学会成立20年来最重大的突破”;W.罗迪则称“当代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发展是政策研究的兴起”。
第1——2学时难点:政策科学的定义;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要点:政策科学的定义,为什么学习政策科学,如何学习政策科学,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渊源,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时间地点,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自我介绍1什么是政策科学学科术语1“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s)、“政策分析”( Policy Analysis)、“公共政策(学)”(Public Policy)和“政策研究”是几个经常用来表示这一学科领域的术语。
这些术语有时被当作同义词而加以交替使用,有时则被有区别地加以界定。
一般认为,“政策科学”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韦尔(Haroad D. Lasswell)首先提出的。
早在1943年的一个备忘录中,他就提到了“政策科学”的概念,而正式提出这个概念则是1950年他与卡普兰(A. Kaplan)合著的《权力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一书。
1“政策分析”一词则是美国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Charles E. Lindblom)首先使用的,他在1958年发表了《政策分析》一文,用“政策分析”表示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渐进比较分析的类型。
2多种定义17按照拉斯韦尔:政策科学是“以制订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为焦点,运用新的方法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3德洛尔认为,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的核心是把政策制定作为研究和改革的对象,包括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以及具体的政策问题和领域;政策研究的性质、范围、内容和任务是:理解政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政策制订过程。
41See Ronald D. Brunner, "The policy Movement as a Policy Problem". in Advances in Policy Studies Since 1950,V ol.10,Policy Studies Annual Review. Eds. By William N. Dunn and Rita Mae Kelly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1991), p.189,note 2.2Charles E. Lindblom, “Policy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No.3,Jun.1985, pp.298-312.3Daniel Lerner and Harold D. Lasswell, The Policy Sciences: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cope and Method,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pp.Ⅷ~XI.4S.S.那格尔主编.政策研究百科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7.S.S.那格尔(Stuart S. Nagel)说:“政策研究可以总的定义为:为解决各种具体社会问题而以对不同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及效果的研究”。
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

德洛尔继承和发展了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思想,对政策科学的一 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进一步具体详尽的论证,从而形成了拉斯韦尔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传统。在这些论著中,德洛尔分析当代社会科学尤 其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局限性以及政策科学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 性,讨论了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范围及方法论问题。
3.政策科学的拓展(第三个15年 3.政策科学的拓展(第三个15年) 政策科学的拓展 15 1970年代中到1980年代末是政策科学的拓展时期(第三个15年)。 政策分析范式的发展及其与政策科范式之争 政策过程的执行/评估/终结环节的研究 比较公共政策研究与公共政策伦理研究的重视 社会、政治和法律的理性取代经济和技术的理性 4.政策科学的新近发展(后现代的政策科学) 政策科学的新近发展(后现代的政策科学) 199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出项的一系列新变化,例如: 宏观的政策哲学维度:方法论——从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 价值观——从价值中立到价值承载 中观的基本理论维度 :政策过程理论、政策论证、政策解释 微观的方法技术维度 :政策工具研究及新一代评估技术的出现。
(二) 研究对象
政策科学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政策实践、政策 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人类社会发展,改 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质量,因此,政策科学有自己相对 独立的研究领域,这是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政策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 前提。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戴维·伊斯顿) “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托马斯·戴伊 ) 。 我们可以将公共政策界定为: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 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 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 例等的总称。
西方现代政策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政治学研究10西方现代政策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严 强(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教授 南京 210093)现代政策科学是西方公共行政知识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从理论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看,大体上经过了从强调政治与行政两分的 政治范式 到强调以管理为主的 管理范式 再到强调以公共政策研究为主的 政策范式 的演变过程。
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的政策范式加以研究,弄清西方现代政策科学兴起与演变的历史,勾画其发展的轨迹,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政策科学兴起、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考察政策科学的发展与公共行政实践变化的关联,考察政策科学的演变与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之间的关联;二是从政策科学的演变与发展中,考察政策科学知识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与结构。
西方现代政策科学产生的基础考察严格说来,西方现代政策科学(M odern Policy Science)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
但是,政策研究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领域在西方却早已存在。
古典的或传统的政策研究的出现,以及这一领域的扩展与繁荣是同政府这一公共权力机构在社会公共管理中作用的扩展、是同公共行政学这一专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16世纪至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市场还远远没有发育齐全。
在当时的欧美国家里,政府的作用,特别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要远远超过市场的自发调控功能。
这种客观状况致使不少政治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政府的政策引导上面。
他们深入讨论了国家、主权、权力与政策的关系问题。
一些思想家,比如洛克、孟德斯鸠、卢梭,还专门研究和设计过国家的一些基本政策。
到18世纪中叶,重商主义在欧洲占据了统治地位。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家们注重研究和倡导各种经济政策,并确信只要有了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就能兴建与发展现代国家。
即使是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当时也非常重视政策问题。
他提出 国富 即国民生产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追求最大或最多的 国富 乃是一个国家必须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
社会政策概论 社会政策学科的历史发展及理论体系PPT课件

第9页/共33页
4.西方社会政策学科最近的发展(Midgley,2000)
➢ 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并向纵深发展:左右对立→多元主义;福 利国家→混合福利;国家-市场对立→国家-市场结合;注重非 国家因素在社保和救助中的作用;收入补偿→非收入补偿。 ➢ 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社会服务领域的政策及管理实 践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 研究范式发生了转移:对社会政策的理解不断深化,由传统 范式→经济资源分配→社会关系(地位与权利)分配。 ➢ 高度重视宏观政策分析,促进政府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更 重视国家总体政策制定,重视战略性大政方针和政策范式的改进 与创新。 ➢ 政策绩效评估成为研究焦点:具体部门政策评估;政府总体 政策能力评估。各类政策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
➢ 社会政策研究力求“了解”社会政策的决策过程和执行 方式。 ➢ 社会政策研究力求“描述”社会状况和回应这些社会状 况的社会政策。 ➢ 社会政策研究力求“解释”社会状况和影响这些社会状 况的社会政策的产生方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 ➢ 社会政策研究力求“评估”社会政策的效果和他的后果。
---
第14页/共33页
2.社会政策学科的发源
社会工作的发展:慈善组织会社的成立和个案社会工 作的出现
贫困研究:《伦敦人民的生活与劳动》、《贫困:城 镇生活研究》
社会政策主张:费边主义者主张国家通过实施社会政 策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政策学科在大学中的起源:20世纪初在伯明翰大 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工作、社会问题研究和社会行 政逐渐融合,成为社会政策学科的雏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德洛尔的话来说是一次“科学革命”,用A.里夫林的话来说是“当代社会科学发生的一次静悄悄的革命”。
国际政治学会主席K.冯贝米称“政策分析的发展是国际政治学会成立20年来最重大的突破”;W.罗迪则称“当代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发展是政策研究的兴起”。
第1——2学时难点:政策科学的定义;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要点:政策科学的定义,为什么学习政策科学,如何学习政策科学,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渊源,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时间地点,西方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自我介绍1什么是政策科学学科术语1“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s)、“政策分析”( Policy Analysis)、“公共政策(学)”(Public Policy)和“政策研究”是几个经常用来表示这一学科领域的术语。
这些术语有时被当作同义词而加以交替使用,有时则被有区别地加以界定。
一般认为,“政策科学”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韦尔(Haroad D. Lasswell)首先提出的。
早在1943年的一个备忘录中,他就提到了“政策科学”的概念,而正式提出这个概念则是1950年他与卡普兰(A. Kaplan)合著的《权力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一书。
1“政策分析”一词则是美国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Charles E. Lindblom)首先使用的,他在1958年发表了《政策分析》一文,用“政策分析”表示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渐进比较分析的类型。
2多种定义17按照拉斯韦尔:政策科学是“以制订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为焦点,运用新的方法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3德洛尔认为,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的核心是把政策制定作为研究和改革的对象,包括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以及具体的政策问题和领域;政策研究的性质、范围、内容和任务是:理解政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政策制订过程。
41See Ronald D. Brunner, "The policy Movement as a Policy Problem". in Advances in Policy Studies Since 1950,V ol.10,Policy Studies Annual Review. Eds. By William N. Dunn and Rita Mae Kelly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1991), p.189,note 2.2Charles E. Lindblom, “Policy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No.3,Jun.1985, pp.298-312.3Daniel Lerner and Harold D. Lasswell, The Policy Sciences: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cope and Method,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pp.Ⅷ~XI.4S.S.那格尔主编.政策研究百科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7.S.S.那格尔(Stuart S. Nagel)说:“政策研究可以总的定义为:为解决各种具体社会问题而以对不同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及效果的研究”。
5克朗(,政策科学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探求对人类系统的了解与改进,它的研究焦点之一是政策制定系统。
6奎德 (Edward S.Quade):“政策分析是应用研究的一种形式,用来获得对社会技术问题的更深刻的理解,并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政策分析试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去解决社会问题,寻求可行的行动过程,产生信息,排列有利证据,并推导出这些行动过程的可能结果,其目的是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案。
”7邓恩 (William N. Dunn):“政策分析是一种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它使用各种研究和论证方法,产生并转变政策相关信息,以便政治组织解决政策问题。
”8我国的政策科学学者给政策科学或政策学下过一些定义,可以概括为这样四种基本看法:一是认为政策科学主要研究政策制定的理论和方法,是研究如何制定优化政策、避免错误政策的学科领域;二是认为政策科学是关于制定政策方案、规划政策的实施、评价政策的结果、预测政策的方向的一门学科;三是认为政策科学是研究政策的属性及特点、政策制定和执行规律的科学;四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界定政策科学,认为广义的政策科学是对不同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和结果进行的研究;狭义的政策研究可以界定为对目标、方案及社会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小故事)本教材的界定因此,可以一般地将政策科学定义为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如何理解研究基础与研究方法: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
研究基础: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价值分析、经济学分析等。
综合的特征:政策科学并不是由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的拼凑堆积而成的,而是在新的学术框架中将种种知识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5S.S.那格尔主编.政策研究百科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1.6R.M.克朗.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8~29.7E. S. Quade,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3 ed.).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Inc.1989, pp.4-5. 8William N. Dunn,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 Prentice-Hall,1981, p.Ⅸ; also, Policy Analysis: Perspectives, Concepts and Methods, JAI Press,Inc.,1986, p.ⅩⅢ.研究对象: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政策系统:由政策的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现代化、科学化的公共决策系统(政策系统)是由信息、咨询(参谋)、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所构成的大系统。
政策过程: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与监控、政策终结和周期。
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都要揭示这一类事物或现象及其过程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并通过概念、命题、原理和方法在思维中加以再现,形成学科理论体系。
公共政策的实质:公共政策的原因:政策现象与政策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目标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政策结果:政策对客观事物与政策环境所造成影响,如效果、效益等。
研究目的: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改善公共决策系统:信息子系统要为公共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和适用的信息,参谋子系统或智囊子系统做好参谋咨询,决断子系统要高瞻远瞩,综合权衡,做出正确的决策,执行子系统要将任务落实,监控子系统要更好地监督、控制、控制政策情况。
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为什么学习政策科学10研究政策分析的三种理由41. 纯粹科学上或学术上的理由。
(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类事物、现象及其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要揭示这一类事物或现象及其过程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并通过概念、命题、原理和方法在思维中加以再现,形成学科理论体系。
即研究政策分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政策的起因、发展过程和它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这反过来可以增加人们关于社会及政治系统的知识。
政策分析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以现实的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要揭示其本质或规律性,从而增加人们对政策系统及过程的知识。
2. 职业上的理由。
对于公共政策的原因、结果以及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本质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更有效地利用社会科学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
掌握实际的知识是医治社会疾病,解决社会问题的先决条件。
因此,政策分析可以成为一种职业。
政策分析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必须通过政策分析及其他学科来加以培养和训练。
3. 政治上及行政上的理由。
它在政治上可以保证国家、政府采纳正确的政策,端正社会的发展方向,并达成一定的发展目标。
政策分析研究可以为政治服务,它可以使人们熟悉政治讨论提高政治敏感性,在关注政策的技术的可行性的同时,关注政策的政治可行性;它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密切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促进两者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实践上:第一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例子,我国政策制定系统的问题:“三拍”决策;我国政策执行系统的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二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
(劳动保护法)理论上: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宗旨都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但认识世界——公共政策——改造世界。
专业上:行政管理学的基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举例何学习政策科学16读书(至少阅读1本政策科学经典著作)思考(关注并深入思考1种公共政策)讨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研究(撰写1篇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阅读书目第一讲政策科学的历史发展1.宁骚.公共政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二讲政策科学的学科要素1. [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讲政策与政策系统1.第四讲政策活动者1.[美]詹姆斯·E·安德森著. 公共决策. 唐亮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第五讲公共决策体制1.[美]丹尼斯·C·缪勤著. 公共选择理论(第2版. 杨春学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文建东公共选择学派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第六讲政策工具1.杨代福.政策工具选择的理性分析与网络分析——以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2003——2008)为例 [D] .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第七讲政策制定1. [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 [美]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胡象明,地方政策分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4.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第八讲政策执行1. Jeffrey L. Pressman and Aaron Wildavsky, Implementation: How Great Expectations In Washington Are Dashed In Oakland (thir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2.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九讲政策评估1. [美]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贠杰杨诚虎,公共政策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十讲政策监控1.[美]威廉·F·韦斯特. 控制官僚——制度制约的理论与实践. 张定淮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第十一讲政策终结、政策周期与政策变迁1. Mark R. Daniels, Terminating Public Programs.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19972.西方政策变迁研究:三十年回顾.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4). 新华文摘,2007(24)第十二讲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1.[美]威廉·N·邓恩著.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美]卡尔·帕顿、大卫·沙维奇著. 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孙兰英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十三讲系统分析方法1.[美]R·M·克朗著. 系统分析与政策科学. 陈东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第十四讲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1.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