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质评总结报告
室间质评总结

室间质评总结
输血相容性室间质评每次五项分别是:ABO正定型、ABO反定型、RH血型、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每次26份标本,室间质评对输血科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是实验室各种硬件、软件标准化,操作过程规范化,积累了操作经验,提高了检验质量,为临床输血提供了安全保障。
通过室间质评能过识别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改进方法,确定重点投入和培训需求.室间质评是实验室质量的客观证据,是质量保证的外部监管工具,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对提高实验室技术能力,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输血科工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检验方法的选择: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在输血前采用的检测方法极为重要。
用于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筛查的方法有盐水法、凝聚胺法、抗人球法、微柱凝胶法等,对于临床实验室应当从中选择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都可靠的方法,同时具备检出IGM、IGG抗体,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才能满足临床要求。
采用目前较普遍应用的微柱凝胶法,此方法与传统抗人球法、凝聚胺法比较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操作标准化、重复性好等优点,结果可靠,完全满足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要求。
检验技术人员培训:检验技术人员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成败。
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输血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单位进修学习,巩固和提高检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质量意识培训,使检验技术人员在具备基本技能的同时意识到质量在输血工作中的重要性,保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确保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小结

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小结
本次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已完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参评实验室:共有[X]家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质评。
2. 标本情况:本次质评共发放[X]份标本,包括正常标本和异常标本。
3. 结果分析:对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 总体合格率:[X]%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大多数实验室在全血细胞计数项目上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
- 分项指标分析: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分项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各项合格率]%。
4. 问题分析:部分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 仪器校准:部分实验室未按要求进行仪器校准或校准不及时,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 操作规范:一些实验室在操作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各实验室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 加强仪器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性能稳定。
- 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意识。
-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本次室间质评,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希望各实验室能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全血细胞计数项目的检测水平。
天津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总结

常规化学(各单项成绩)
项目 Cr TP ALB CHO TG Bil GPT GOT 07年1次 96.5 96.7 97.4 97.1 97.5 96.2 98.8 95.3 07年2次 96.7 94.9 94.3 95.5 97.9 96.7 98.4 96.9 08年1次 97.4 99.4 98.6 96.5 98.8 97.9 96.4 96.5 08年2次 94.1 94.1 92.1 99 89.8 95.0 99.0 94.0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类 妇幼保健院
64家 16家 10家
企业医院 部队医院 民办医院 疾控中心
6家 7家 8家 3家
主要内容
生化专业(常规化学、血气及pH测定) 临床检验(血细胞计数、凝血试验、尿 液化学) 免疫血清学(传染病、免疫球蛋白、肿 瘤标志物 微生物鉴定及药敏试验
常规化学
质评物:来自RANDOX和AUSBIO公司
批次:每年两次,每次五个批号
评价方式:PT和VIS并行 评价项目:k、Na、Cl、Ca、P、Glu、Urea、UA、Crea、 TP、ALB、CHO、TG、Bil、GPT、GOT、ALP、LDH、CK
常规化学
全市总体情况
07年1次 07年2次 08年1次 08年2次 参加数 100 107 108 108
常规化学(各单项成绩)
项目 ALP LDH CK 07年1次 99.3 98.0 99.3 07年2次 99.4 98.0 100 08年1次 99.1 98.6 100 08年2次 98.9 93.2 95.4
血清K、Na测定方法比较
2%
6%
1%
临检组室间质评总结

2019年临检组室间质评总结2019年临检专业组共参加室间质评项目为:2019年临检组参加室间质评使用仪器试剂分别为:全血细胞计数与网织红细胞计数: Sysmex XN-2800及相关配套试剂;凝血试验与D二聚体与FDP:积水CP-3000及太阳公司血凝试剂,D二聚体与FDP采用积水原装试剂;尿液化学分析:AVE-752及爱威公司尿液干化试纸条;血气分析:RAPIDPoint500及西门子配套血气试剂;红细胞沉降率:赛科希德SD-100以上均使用卫生部与四川省临检中心统一发放得室间质评物。
2019年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项目统计如下:血细胞分析:参评项目WBC、RBC、HCT、Hb、HCT、MCV、MCH、MCHC共8个项目,卫生部与四川省室间质评合格率均为100%,第一次卫生部、四川省室间质评中RBC、HGB虽然通过,但回报结果都偏高,呈偏态分布,也使得相应得计算值MCH、MCHC也有相应得偏态分布。
第二次回报结果中,卫生部室间质评得RBC、HB偏高,相应得MCH、MCHC也偏高,四川省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中,HCT偏低,相应得MCV偏低,MCHC偏高,查找原因:质控品在相应效期,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质控品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当日室内质控在控,所有试剂均足量且在有效期内,根据今年两次质评测定结果,RBC、HB、HCT均偏高,判定为系统误差,分析原因为仪器近期未进行校准维护,联系工程师进行维护校准。
整改措施: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校准,坚持每日清洗保养,坚持每日室内质控,保证仪器运行得稳定性,重复性,结果得可靠性。
2019年网织红细胞计数室间质评项目统计如下: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评项目为网织红细胞计数,卫生部室间质评合格率为100%,结果呈正态分布,回报结果满意。
2019年凝血试验室间质评项目统计如下:2019年D二聚体与FDP室间质评项目统计如下:凝血试验:参评项目为PT、INR、ATTT、TT共4个项目,卫生部与四川省质评回报成绩合格率为100%,但其中卫生部第一次回报结果中201911号,201914号,201915号PT偏低,1-5号ARTT偏高,卫生部第二次回报结果中1-5号TT偏低。
室间质评年总结

室间质评年总结一、引言室间质评是学校教育质量监控和改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对本年度的室间质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为下一年度的室间质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室间质评工作总述本年度,本校开展了一系列严格规范的室间质评工作。
经过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师进行多次室间观察和评价,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我校室间质评工作的主要特点和亮点:1.设立专业评委组我校成立了专业评委组,由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和学科骨干组成。
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室间质评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评价作用。
2.制定详细的评价指标针对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特点,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指标,包括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参与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评价指标的制定有利于评价者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把握和评价。
3.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在室间质评结束后,我们及时向被评价教师提供评价结果和专业指导。
评价结果的反馈有利于被评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改进。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本校室间质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评委组成员专业素养不够强评委组成员中有一些人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但在评价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情况时,仍然存在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加强评委组成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
2.评价指标不够精确和明确现行的评价指标虽然较为详细,但仍然存在一些模糊和不确定的地方。
有时评委之间对于某些指标的理解不一致,导致对同一教师的评价结果不一致。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评价指标。
3.评价结果的反馈渠道不畅目前,室间质评的评价结果主要通过口头反馈的方式传达给被评价教师,这种方式存在信息传达不及时和不准确的问题。
我们需要探索出一种更加高效和准确的反馈渠道,例如书面反馈或者电子邮件反馈。
室间质评总结报告最后怎么写

室间质评总结报告最后怎么写201x年度本人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带领全科顺利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
现就全年本人工作情况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汇报如下:一、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遵守院规院纪,服从领导,透明管理。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按照卫生部“三好一满意”的要求,加强科室的医德医风建设。
建立了医德医风台账,将医德医风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科室每月安排一次固定的医德医风培训学习时间,每月固定总结反馈一次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使全体员工增强了服务意识,热情为患者服务。
免疫室工作人员为了方便患者提前取到检验报告,中午不休息,连续工作,使患者可以在当天取到报告。
同时我们还向社会承诺24小时全面开放服务,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来检验科做检验或领取检验报告。
用卫生部“三好一满意”的标准来衡量科室的服务质量,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如:窗口服务,由于环境限制,患者与工作人员对话时极其不方便,导致误解时有发生。
我们曾设想通过改造窗口结构来解决,但由于可能会影响建筑安全而放弃了改造方案。
今年将另想他法以谋解决之道。
二、能201x年科室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检测能力。
1、围绕发展目标,201x年科室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选派两人到外单位进修学习,使科室血液细胞形态学诊断工作满足了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同时填补了医院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空白。
201x年共派出23人次参加疆内外各种相关专业培训。
对于科室今年重点发展的免疫专业派出的人次最多,免疫专业也是科室今年开展新项目最多、专业能力提升最快的专业。
2、为了保证检验质量,科室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
积极参加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全年成绩优良;坚持开展室内质控工作,有专人负责;为了保证医疗安全,今年在全院实行了样本的条形码管理,在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出错概率明显下降;建立了“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报告记录并对报告时间和内容进行监控。
检验科室间质评总结

检验科室间质评总结上半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我们自己不断努力下,检验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室整体搬至新建的医技大楼,这里实验室布局合理,条件舒适。
同时医院还投入巨资,为我科添置了大量先进的检验设备,使我们的检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我科的工作条件及仪器设施在本市同级的县市医院中首屈一指,我们都为之引以为荣。
各种新型仪器的购入,不但能使我科室积极配合临床开展工作,不断增加新的检测项目,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而且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检验质量,增加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落实了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能力”的理念。
在科室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转变管理理念,认真落实院、科两级负责制,带领全科同志发扬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密切配合医院改革的步伐,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如下:一、努力完成各项经济指标。
上半年共完成经济任务187.5万元,检查人次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0%;试剂耗材开支.8元,占收入的18.7%,较去年同期上升5%。
二、对病人服务态度明显改善。
我科门诊每天平均接待病人80人次,工作较为繁琐而细致,大家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包括病人的信息、门诊发票号、抽血注意事项等,耐心解释病人的各类报告单,严把分析前质量控制关,病人对我们表现是满意的。
三、劳动纪律明显好转。
上班一般是提前五分钟到岗,下班都略有延时,即使碰到晚来的病人也要做好交接班手续才下班,一改以前迟到、早退陋习。
四、著重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规范了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坚持天天做,同时积极参加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在凝血、免疫、生化、血液、尿液、血型鉴定等六个项目评价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显示了我科实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在各实验室间的可比性。
五、强化与临床沟通交流。
上半年我科积极向临床宣传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共发出《检验与临床通讯》4期,配合科教科完成院内各类培训讲座3次,同时科内积极加强自身业务培训学习,坚持每月集中学习2次。
全国血液体液检验室间质评总结 2023

全国血液体液检验室间质评总结 2023全国血液体液检验室间质评总结 2023一、前言血液体液检验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分析血液样本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血液体液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各地的血液体液检验实验室都需要接受间质评的监督和评估。
在2023年,全国范围内对血液体液检验实验室的间质评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回顾,本文将就此主题展开讨论。
二、间质评的对象和内容间质评是指对血液体液检验实验室进行的一种质量评价和监督活动,其评价对象包括实验室的人员、设备、试剂、方法和质量保证等方面。
间质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的管理和文件记录、员工的素质、设备的状态和维护、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等。
三、全国间质评的总体情况据2023年的数据统计,全国范围内的血液体液检验实验室共计xxx 个,参与了间质评的实验室有xxx个。
评估结果显示,其中有xx%的实验室被评定为优秀,xx%的实验室为良好,xx%的实验室为合格,xx%的实验室为不合格。
四、不同类型实验室的评估情况1. 医院实验室医院实验室作为提供血液体液检验服务的主要机构,其间质评结果直接关系到医院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
2023年的间质评显示,大部分医院实验室的综合评定为良好或优秀,但仍有个别实验室存在设备老化、人员素质不高、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2. 检验中心作为地区或社区的检验中心,其间质评结果也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大部分检验中心的间质评结果为合格或良好,但少数检验中心在设备更新、技术培训等方面仍需加强。
3. 第三方实验室第三方实验室在最新的间质评中表现良好,其严谨的管理体系和高水平的专业技术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这些实验室不仅在质量管理体系上表现优异,而且还在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上具有显著优势。
五、间质评带来的启示和展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血液体液检验实验室的间质评总结中,我们发现虽然绝大部分实验室在检验过程中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