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南映象的感想

合集下载

云南印象观感

云南印象观感

云南印象观感云南印象对于学舞蹈的应该不是陌生的,它在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决赛中,以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五的观众满意率,一举荣获剧目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和优秀表演奖,并被专家评价为"民族舞蹈的再启蒙"。

该作品把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面貌表现地淋漓尽致。

从小我对少数民族就非常的感兴趣,它是那么的神秘,或许就因为这样我对该作品非常的喜欢。

序幕――混沌初开,连续地巨响让人无比震撼。

当你还没从中缓过来,舞台一下就黑了。

第一场是太阳,太阳缓缓地生起,感觉万物复苏。

随着那神秘的声音响起,一个人在太阳的光辉下慢慢地站起。

他的动作很慢却很有力的感觉,象那声音一样充满了原始的味道。

后是鼓声,一声比一声急、快。

黄色的灯光突然照亮了整个舞台接着是红色的然后变白。

这么大的舞台效应怎能不让人震惊。

还有那种原始的鼓声,声声都敲尽了人们的心中。

随着太阳慢慢地落下,月亮升起。

冷冷的月光下,舞者以手的舞动为开始,象一只飞翔在夜间的大雁。

光这样的开头就让人感觉很唯美。

最后,舞者还是以舞动的手消失在落下的月亮中。

这两场相比而言,我更喜欢第二场。

或许是因为自己是个女生吧!比较喜欢柔美的。

这就决定了我会更喜欢《雀之灵》。

它不仅使孔雀的形象惟妙惟肖的展现于观众视野中,而且还创造出一个精灵般的、高洁的生命意象。

在动作的编排上,充分发挥了舞蹈本身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手指、脘、胸、腰等关节的有节奏的运动,塑造了一个超然、灵动的形象。

特别是修长柔韧的臂膀和灵活自如的手指形态变化,把孔雀的引颈昂首的静态和细微的动态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同时在那引颈昂的动态中表现了生命的活力和勃发向上的精神。

同外国的舞蹈相比,特别是踢踏舞,云南印象是如此的柔美、神秘。

这或许是中国民间舞蹈的特色吧!但杨丽萍并没有简单的搬用傣族舞蹈风格化和模式化的动作,而是抓住傣族舞蹈内在的动律和审美,大胆的创新,吸收了现代舞,充分发挥肢体的能动性的优点,动作灵活多变,每处都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云南映象观后感

云南映象观后感

云南映象观后感云南映象观后感《云南映象》是一部大型原声态歌舞表演,通过美妙的音乐、优美的舞蹈反映了云南地区人民对美好的向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云南映象》主要内容有太阳、土地、家园、祭火、朝圣五个篇章。

讲述了云南人民对太阳的崇拜,对土地的向往和酷,对家园的眷恋,以及对火神的敬仰,朝圣虔诚的心理。

自力更生舞蹈语汇音乐、语言表现了云南人民的美好心情。

全剧结构严谨,一个篇章接着一个篇章,尾声《雀之灵》把观众带进了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意境。

节目在淡淡的音乐中拉开序目,天地一片混沌,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传说中的盘古出现在眼前,充满了激情,顿时开天辟地,崭新的世界映入眼帘,升起了红日,人们欢歌载舞,一副热闹的景象,令人心潮澎湃,配上混厚的话外音,东边亮了,西边亮了,彝族人民敲起澎湃的锣鼓,唱起的歌谣,非常雄伟、壮观。

接着的一个篇章是土地,人们用歌舞,反映了人民热爱土地的心情,最有特色的是《月光》,各族少女穿上不同的服装载歌载舞,轻舞霓裳,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表现人们对土地的眷恋。

最有特色的节目就是尾声《雀之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傣族人民把象征爱情的孔雀称为太阳鸟,以此表达人民对火神的崇拜。

总之,一切都是精彩绝伦,独特的音乐,现代式的舞台,反映了民族的习俗,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2.“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亮了……”伴着“神鼓”歌谣,《云南映象》今日拉开在北京首演的序幕,舞台上六十面大鼓响起了粗犷、豪放的鼓声,那鼓点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头,表达出如火山爆发般的原始生命力,令人不禁感动莫名。

作为一台号称“原生态歌舞”的晚会,《云南映象》是杨丽萍花了一年多时间,到云南最原始的地区收编的最具云南民间特色的音乐和舞蹈,其中四分之三的演员是她从各村寨找来的当地村民和族人。

这台服饰、道具、歌、舞和演员都来自民间的歌舞集,通过灯光、舞台的转换来变换场景。

声光效果的奇妙运用,将舞者的肢体语言发挥到了极致。

云南印象观后感

云南印象观后感

《云南印象》观后感(关于舞台)首先这个表演伴随着音乐声慢慢开始,舞台都是漆黑的,然后就出现了一个人——盘古根据我们学过的当然就是盘古开天辟地。

随后舞台中央就渐渐升起了太阳(红日),在这时的一个舞台灯光的设计我觉得是很好的:在全场黑暗的前提下映有2轮红日,貌似是地面上1个、背景1个。

说不清楚具体的感受,总之给我的是一种震撼。

仔细想一下太阳为什么要选用早上的红日呢?我认为的原因有2 个,第一就是正午的太阳那般刺眼,根本无法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第二就印证了盘古开天辟地时肯定是初生的太阳,不可能刚刚出现世间万物就用正午的太阳来表现。

随后便是敲一下东边亮了,又敲一下西边亮了,直到最后舞台通亮!然后就是吊炸天的人敲鼓,那气场十足!然后第二幕就是由红日渐渐变换为月亮的过程,变换的也是如此巧妙!在月亮中的舞者杨丽萍先是用缓慢的舞姿来表现孔雀的静态美,再渐渐变的比较欢快、具有动感,有节奏的舞动带动了观众们的热情。

其中最打动我的不是像平常跳傣族舞的扭腰而是舞者的手;婉转的手把孔雀表现的淋漓尽致。

然后就是说唱,但是此说唱非彼说唱。

我个人观点:1、现在的舞台表演导演都特别注重灯光,基本是色彩鲜艳,加追光、聚光、闪光等等为了达到舞台的效果,我也在学院12.9晚会上提醒灯光师傅工作,但就我的喜好、加和朋友的探讨还有现场观众的气氛,人们对黑暗的舞台上呈现的“亮”更是情有独钟,效果不亚于丰富的闪光效果。

就比如这个表演中的许多场景,比如红日、月亮等等,此外,在一次我们看相声表演的时候,运动到“移步换影”的方法也很不错。

(因为我也不清楚那叫什么方法,就是一个表演结束了就变黑了,再转移到另一块表演者的位置就亮了)2、我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大家都在强调的是表演要注意不要偏台,但我看到红日和孔雀舞的表演者,第一感觉就是偏台了,舞台偏左,不知道是故意地还是不小心的?。

云南印象杨丽萍观后感

云南印象杨丽萍观后感

云南印象杨丽萍观后感云南印象是一台充满瑰丽与神秘的舞蹈表演,由著名中国舞蹈家杨丽萍创作并演出。

云南印象以云南的多元民族文化为背景,融合舞蹈、音乐、服饰等元素,展现了云南这片神奇土地的魅力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观看云南印象的表演过程中,我被杨丽萍与她的团队为观众呈现出的独特舞蹈语言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所震撼。

整个表演中,舞者们的动作流畅而有力,犹如云南大地上的飞瀑流泉,给人一种迅猛奔涌的力量感。

他们的舞姿优美而独特,仿佛演绎着云南的山水风景,使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

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姿态都展示着云南这片土地上特有的韵律和民族风情,令人陶醉其中。

表演过程中,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云南的民族音乐多样丰富,它与舞蹈深度融合,使整个舞台充满了神秘的韵律和欢乐的气氛。

音乐中的乐器演奏者技艺高超,他们用琴弦和鼓点诉说着云南人民的心声,唤起对云南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思念。

每一段音乐都能让人沉浸其中,仿佛能听到云南大地上的风声和鸟鸣,感受到云南的大山和大海。

云南印象的服饰也是整个表演中的一大亮点,舞者们穿着各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姿。

这些服饰不仅展现了云南的多元文化,也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

在表演的灯光照射下,服饰上的刺绣和图案更加绚烂夺目,给整个表演增加了艺术的层次感。

除了舞蹈、音乐和服饰,云南印象还通过舞台布景和灯光设计等手段,营造出了一种令人心醉的景象。

舞台上的山水、云雾和阳光照射下的云南大地,与舞者们的动作相得益彰,营造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

而灯光的变换和使用也给整个表演增加了戏剧化的效果,使观众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云南这片土地的魅力与内涵。

总的来说,云南印象是一场充满了瑰丽与神秘的舞蹈盛宴。

它通过杨丽萍及其团队的努力和创作,将云南这片土地上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底蕴展现给了世人。

舞蹈、音乐、服饰、舞台布景和灯光等元素的有机结合,使观众能够充分体验到云南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

云南旅游感想收获体会

云南旅游感想收获体会

云南旅游感想收获体会
云南旅游感想收获体会:
一、美丽的自然景观
云南的自然风光非常壮观,让我流连忘返。

我去了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石林、大理等景点,每个地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玉龙雪山,雪山之巅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云层中,美得让人窒息。

二、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我有幸了解了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

去到大理崇圣寺三塔,可看到白族少女穿着华丽的服装跳起了舞蹈,感觉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浓郁的白族文化。

此外,在丽江古城,还了解到了纳西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感觉非常有意思。

三、简约清新的美食
云南的美食以简约清新为主,是让人感觉健康美味和营养的食品。

我品尝了米线、过桥米线、云南火腿等美食,口感清新、鲜美,特别是吃过桥米线,让我印象深刻,它的制作过程和口味都非常独特。

四、淳朴热情的民风民俗
云南人民淳朴热情,礼尚往来,令我感叹。

在旅行过程中,我与不少当地人交流,得到了他们热情的帮助,让我感受到了云南人们的淳朴和热情。

此外,云南的节日活动也非常有特色,例如:火把节、彩云之南、苗族赛龙舟等等。

五、享受放松的旅游体验
云南旅游是一次让人心情舒畅、身心放松的旅行。

游览美丽景点,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品尝美食,还可以参加温泉浴等放松身心的活动,非常舒适惬意。

总之,这次云南之行是一次让我收获难忘的经历。

没有繁杂的现代都市烦扰,没有压抑的感觉,只有自在、自然、淳朴的感觉。

把旅游当作一件享受的事情,让自己真正的走进旅游深处去享受这里的一切。

《云南印象》观后感

《云南印象》观后感

不止是云南,不仅是印象“我分明有着深沉的感动,却很难准确说明白这感动源于何处”,这是以前读朦胧诗的感觉,一种久违的感觉。

不曾想,在观看《云南印象》时,这种感觉又一次涌上心头。

于我而言,舞蹈艺术是相当陌生的,即便是经常会在综艺节目里看到,也只能是“熟知而非真知”,很少有哪个舞蹈节目能在我心里惊起些许涟漪,或许正是由于这种陌生,《云南印象》才会给与我深深的感动。

《混沌初开》让我感受到了震撼人心的阳刚之美,《月光独舞》让我感受到了充满惊喜的阴柔之美,这阴阳动静的完美结合有力地阐释了舞蹈这一古典艺术的迷人魅力。

或许同样是出于对于舞蹈艺术的陌生,我更多的是整体上的感知,很难从细节上做出专业的剖析,我可以感触到舞台上各种舞蹈的和谐之美,却很难道出这和谐的原由。

因此,我的赏析也只能从整体出发,去感悟这一艺术对于当下文化的启示。

《云南印象》将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与原生态的舞蹈艺术结合,并用现代化的方式给以完美的呈现,这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视听盛宴,更是在文化贫瘠的当下对人们迷茫情绪的一种深情慰藉。

我们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一个,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有着数不胜数的艺术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然而,当下萦绕在我们身旁的不是好莱坞的影视大片,就是韩国的奢华剧集,抑或是日本的动漫文化。

在我们的端午节越来越越冷清之时,韩国的端午节却精彩纷呈;在我们大家都纷纷抱怨春节的无聊和乏味时,源于欧美的圣诞节却被我们过得有声有色。

本应在世界文化园地里独树一帜风华绝代的中华文化,却呈现出了枯萎凋零之势,实在是痛心。

无法与欧美文化分庭抗礼已经值得我们反思,而脱胎于中华儒家文化的日韩文化却能在我们国家掀起影响深远的潮流,这就更值得的我们痛定思痛的反思。

反思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反思之后的何处何从?在这一点上,我想,杨丽萍老师是有发言权的,《云南印象》的成功便是最好的印证,这印证的是一个我们早就熟知的道理: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云南印象观后感

云南印象观后感

云南印象观后感云南,一个位于中国西南部的美丽省份,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这里有着雄伟的高山、清澈的湖泊、蜿蜒的河流和茂密的森林,还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丰富的历史遗迹。

在我眼中,云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首先,云南的自然风光让我震撼不已。

在云南的大山深处,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梯田——元阳梯田。

梯田层层叠叠,如同巨大的阶梯,令人叹为观止。

在阳光的照射下,梯田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仿佛一幅幅绝美的画卷。

此外,云南还有着神奇的石林、壮丽的丽江、秀丽的泸沽湖等自然景观,每一处都让人心驰神往。

其次,云南的民族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有着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和传统。

我曾去过哈尼族的村落,看到他们穿着传统的服饰,唱着悠扬的歌曲,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区中。

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纯粹和真挚。

而在泸沽湖畔,我见到了摩梭族的母系社会,他们以女性为中心,崇尚自由恋爱和走婚制度,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让我大开眼界。

最后,云南的历史遗迹也让我印象深刻。

在大理,我参观了古城和崇圣寺三塔,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积淀。

在丽江古城,我走进了古老的街巷,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这些历史遗迹让我对云南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眷恋。

总的来说,云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和向往。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去探寻更多的美丽和神奇。

云南,你的美丽和魅力永远在我的心中。

云南旅游感想范文

云南旅游感想范文

云南旅游感想范文云南是中国的一颗明珠,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曾经拥有过丰富的历史,各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

最近我有幸到云南旅游,亲身体验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留下了深刻的感想。

云南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首先,在云南我见到了许多壮丽的山脉和广袤的原野。

滇池是云南最美丽的湖泊之一,湖面宛如一面明镜,倒映着蓝天和白云,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丽江古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的丽江古镇保存着800多年的历史,拥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朴的民族风情和浓厚的传统气息。

其次,云南还有许多奇特的地理景观,如虎跳峡和玉龙雪山。

虎跳峡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两侧峭壁陡峭,云雾缭绕。

我站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震撼力和人类的渺小。

玉龙雪山则是云南最高的雪山,山上常年积雪,给人一种冰雪世界的感觉。

我乘坐缆车登上山顶,俯瞰着四周的景色,壮丽的山峦和雪山让我感到无尽的美丽和宁静。

除了自然景观,云南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我参观了大理古城和香格里拉。

大理古城以其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风俗而闻名,这里的白族人民保留了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

我逛着古街,欣赏着古老的建筑和小吃摊,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世界。

香格里拉则是藏族文化的代表地之一,这里有壮丽的雪山和草原,也有丰富的民俗风情和寺庙。

我参观了松赞林寺,亲眼目睹了藏传佛教的庄严和虔诚。

这些人文景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云南的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外,云南的美食也让我难以忘怀。

云南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种类而闻名于世。

我尝试了过桥米线、酸辣鱼和雪花酥等传统美食,它们口味独特,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与此同时,云南还有丰富的水果和茶叶,如当地特产的普洱茶和红心柚子,它们不仅有着独特的味道,还有着许多的健康功效。

我对云南的美食深感满意,感觉每一口都是一种享受,是对这片土地的一种味觉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云南映象>>的感想
这学期我选修了舞蹈艺术知识与欣赏课,在这堂课上我学到了很多。

我观看了许多的优秀舞蹈表演。

每到周二我都期盼着去教室上这堂生动有趣的课,记得老师给我们上过一趟非常震撼的课,他给我们看了一段原生态歌舞名叫《云南映象》。

我当时看的第一感觉就觉得它要表现的东西很原始,很野性,同时又很有生命力!
舞蹈,可以说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礼乐”中“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曾言:“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在古代先民们的日常生活劳动时间中产生的,它是民间的舞蹈,具有“文化源头”的意义,较少受到“现代化”的入侵。

开始时有一段沙哑的旁白,是杨丽萍说的,很鬼魅:“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亮了……”伴着“神鼓”歌谣,《云南映象》拉开了序幕,舞台上大约几十面大鼓响起了粗犷、豪放的鼓声,那鼓点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头,表达出如火山爆发般的原始生命力。

《云南映象》是一台传统和现代之美兼而有之的舞蹈。

全剧由《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和尾声《雀之灵》组成,“云”、“日”、“月”、“林”、“火”、“山”、“羽”等舞蹈元素展现人们的劳动、欢唱、爱情和信仰。

虽然当中没有太多的语言,一般都是以当地少数民族的人民为主要演员,不论男女,都是相当的豪放,动作和穿着都很原始、野性。

这台舞蹈,通过灯光、舞台的转换来变换场景。

声光效果的奇妙运用,将舞者的肢体语言发挥到了极致。

有的舞台上只有屏幕,没有演员,演员的人影和热带雨林的光影在屏幕上虚虚实实地交错,像五彩的抽象画也像云南工笔重彩画。

它使舞者变成了林中的精灵,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台舞蹈,舞者们的动作很是夸张,跳跃的幅度很大,击鼓的声音也很大,我想,这应该是要很多力气的吧,所以看得出来,不管是男的还女的,体格都很强壮,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强硬的体格,从这一点,也可以或多或少的反应出少数民族人民的淳朴。

整场歌舞,没有太多人工雕逐的痕迹,演员脸上自然的笑容和对舞蹈的沉醉,以及举手投足间恣意狂放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让观众体会到强大的生命力。

就连歌词都是那样的本真。

“太阳歇是歇得的,女人歇歇不得;女人歇了火塘会灭,女人歇了男人要病”、“哪里好吃哪里在,哪里好玩去哪里”……旁白又是出自杨丽萍,她跳舞的时候,我已经分不清是真的是她在跳还是她的灵魂在跳,她的身体很是柔韧,使我想到了康河的柔波里的水草,既柔软又有生命力,,舞蹈时快时慢,一抬头,一转身,动作都很有力度,总之就是该柔的柔,该有力的又很有力,仿佛,她就是舞蹈的女王!这使观众能深深体会到这些歌唱和舞蹈的灵魂,在烟盒舞中,男女的情爱是如此的真挚、圣洁。

人是万
物生灵的一族,是生灵就会有繁衍,有了生生不息的繁衍才能体现情爱和生命的无尚崇高。

再来看看服饰和服装。

《云南印象》充分展现了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具有本民族人文文化与审美趋向的服饰、服装。

例如:白族的风花雪月,纳西族的披星戴月,彝族的莲花图案,火图案等,都是原始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心灵感应。

这种心灵感应无不出自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形成了各民族的人文文化和审美意象。

最后再说说道具和舞美。

对于一台大型舞蹈来说,道具和舞美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像《云南印象》将民族民间的原始道具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确属罕见。

如:佤族的木鼓、太阳鼓、牛头;哈尼族的芒鼓;彝族的铜鼓及藏族的转经筒等,都是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蕴含着各少数民族最原始、最古老的文化传承和精神。

我认为,这种民族味道很浓烈的艺术应该得到大力的支持,传承和发扬下去,因为这些能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生命的真谛,我们现在的社会很需要这种淳朴而又生命力旺盛的东西,来不断的激励我们,同时,如果作为单纯欣赏的东西,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

我从小虽然没接受过什么舞蹈训练的熏陶,但对于舞蹈还是知道些的,央视举办的电视舞蹈大赛陆陆续续也看过一些,人们总说,练过舞蹈的人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比如,芭蕾演员的一举一动似乎都透漏着高贵,我想这就是舞蹈的魅力。

对于舞蹈家,也是知道一些的,比如60余岁的孔雀公主刀美兰曾经给周总理跳过孔雀舞,黄豆豆艰辛拔高终于考入上海舞蹈学院。

这学期由于教育部八大类选课要求和自己的喜好,加入了舞蹈鉴赏这个班,在这一学期的舞蹈鉴赏课中,欣赏到了黄豆豆舞蹈作品的《醉鼓》,只是一小段节目,黄豆豆在舞台上全心的表演着,可曾有几个观众了解他如今的风光背后曾有着怎样的汗水和泪血的付出。

我想,舞蹈就是台上一分钟的表演,台下十年功的付出。

年幼的孩子们为学习舞蹈压腿而疼的哇哇大哭,在课上,老师曾说过,在练舞房里,最不值钱的就是眼泪,所以,当我们不管通过任何途径领略到舞蹈家用自己的身体诠释给我们的美以后,请为他们鼓掌,不仅是为了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美的享受,也是对他们舞台后辛苦付出的肯定与赞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