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合集下载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

物理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小刚与小健在家用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1)制作冻豆腐,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与图中第______幅图相似,这是因为水在______后体积变大;(2)他们在一杯水中加入半勺盐,搅拌使盐溶解后插入一支温度计,放到冰箱冷冻室。

一小时后发现部分盐水已经结了冰,此时小刚读出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④,他的读数是______(正确/错误)的。

这杯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另一杯水中加了更多的盐,凝固时温度计示数如图⑤,可以初步得出食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

(3)小健观察到冰箱的冷冻室内积着厚厚的霜,这些霜的形成是______过程。

小健家把食物放进冰箱时喜欢盖起来或用保鲜膜包起来,因此小健家的冰箱应该更______(容易/不容易)产生霜。

2.某同学欲乘火车从恩施到宜昌,他注意到候车大厅的运行时刻表如表: 车次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 里程 K 501恩施 始发站 15:20 0分 0 2 建始 15:49 15:52 3分 35 3 巴东 16:32 16:35 3分 101 4宜昌东17:5318:1219分214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解答下列问题(保留整数): (1)K 50次列车由建始到宜昌东需要多长时间?(2)K 50次列车由建始驶往巴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 /h ? (3)中途K 50次列车以36km /h 的速度,用了3min 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 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3. 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直至水沸腾,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了冰熔化至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全过程质量不变)。

请你回答:(1)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冰熔化过程需时间____min;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说明此时实验地点的大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要___(选填“高”、或“低”)。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跨学科实践 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跨学科实践 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
123456
根据以上实验,要想减少电冰箱冷冻室内霜的产生,你的 建议是_减__少__打__开__电__冰__箱__门__的__次__数___。
123456
②小荣发现妈妈将食物放入电冰箱冷冻室前,一般先用保 鲜膜将食物包起来,这样做电冰箱中_不__容__易___(填“容易 ”或“不容易”)产生霜。
123456
5. 如图是自制的“简易冰箱”,在盛水的盆里放两块高出 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装有 剩饭剩菜,再将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 入水里,吸收盆里的水,从而使整个纱布袋湿润。
123456
篮子上罩纱布袋是通过___增__大__液__体__表__面__积_____的方法来加 快水蒸发吸热。为了使“简易冰箱”的致冷效果更好,可 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放__在__通__风__处_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___(写出 一种方法即可)。
123456
2. 冬季常吃的火锅中经常加入“冻豆腐”,原本光滑细嫩
的鲜豆腐,经过冷冻和解冻,豆腐中形成了疏松多孔的
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这些小孔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 豆腐遇冷收缩形成的
B. 豆腐受热膨胀形成的
C. 豆腐里面的水先汽化膨胀,后液化形成的
D. 豆腐里面的水先凝固膨胀,后熔化形成的
123456
3. [2024江阴期末]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 合实践活动中。
(1)研究电冰箱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①需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实验室普通温度计、秒表和小团 湿棉花。
123456
②小荣将湿棉花_包__在__温__度__计__的__玻___璃__泡__上__,再将温度计分 别放在冷藏室的上部、中部、下部以及冷冻室测量温 度,保持温度计位置到电冰箱门的距离相同。每次测量 5 min,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迅速读出示数并将示数 记录在表中,测量结果如表一。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电冰箱内的物态变化》(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电冰箱内的物态变化》(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电冰箱内的物态变化》(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2.通过实践活动,复习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

3.进一步认识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重、难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实际应用;难点:实验的设计。

【课前准备】课前观察电冰箱冷冻室的现象,查阅资料或上网了解电冰箱的制冷原理【课堂学习】(一)复习1.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请你概括出来。

2.学到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二) 理论联系实际1.打开电冰箱冷冻室的门,有时可以看到内壁上有一层薄霜,它是由电冰箱内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由于会______(吸/放)热,霜层过厚,不仅使冷冻室容量减小,而且因冰雪导热能力差,从而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效率降低,增加能源消耗。

2.异丁烷(R600a)是国际公认的冰箱制冷剂之一,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温室效应为零,热学性能也比较好.电冰箱在工作过程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迅速汽化(蒸发)_____,使冷冻室内温度_______.气态的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些制冷剂液化______,液态的制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3.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量有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三) 实验探究1.如何用温度计研究电冰箱冷藏室内的温度分布情况?2. 为了更方便测量含盐的冰的凝固点,减少打开冰箱门的次数,请你设计一种方案并说明理由。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加,其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四) 例题讲解。

例1.观察电冰箱你会发现很多现象。

例如:打开电冰箱上面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雾状水珠。

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梆梆的,冰格子里装着一些冰块,隔几星期后冰块变少了。

除此之外,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

电冰箱与物态变化

电冰箱与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涉及到三种物态之间的六种变化。

此部分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而综合性比较强,可探究的问题也较为常见,只要留心观察,同学们会发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

题1.观察电冰箱你会发现很多现象。

例如:打开电冰箱上面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雾状水珠。

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梆梆的,冰格子里装着一些冰块,隔几星期后冰块变少了。

除此之外,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

再打开电冰箱下边冷藏室的门,见到里面的蔬菜、水果有的变得干瘪了,冷藏室的底部有少量的水,这些水正流到冰箱底部的容器内。

请你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电冰箱内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填在下列横线上。

(1)观察到的现象:打开电冰箱上面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气”,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的现象: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梆梆的,冰格子里装着一些冰块。

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的现象:隔几星期后冰块变少了。

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到的现象: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

物态变化___________。

(5)观察到的现象:里面的蔬菜、水果有的变得干瘪了。

物态变化___________。

(6)观察到的现象:冷藏室的底部有少量的水。

物态变化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将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接触到的电冰箱、电冰箱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物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同学们感觉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不是很神秘、很深奥的;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在平时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生活中接触到的现象主动联系的习惯。

(1)“白气”并不是气,而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液化。

(2)鱼、肉变得硬梆梆、水变成冰块,这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凝固。

(3)冰块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少,不会是熔化了,只能是变为水蒸气跑掉了──升华。

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一、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苏科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本节是八年级上册教材新修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

本节内容安排在第二章《物态变化》章末,以物态变化为知识背景,以学生熟悉的电冰箱为制冷工具,通过学科渗透及多样化的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本章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实验研究,在知识结构上有升华拓展的作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六种物态变化,并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对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仅限于知道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动手能力欠缺。

学生将在本节的学习中不仅对知识点加深理解,对实验探究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围绕电冰箱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活动项目均需用到电冰箱,这就客观决定了活动只能在家做。

设计中选择了教材提供的三个活动项目,教师将其细分为四个,第一个是研究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第二个是研究电冰箱内的温度分布情况,第三个是研究不同液体的冷冻情况,第四个是自制冻豆腐。

活动前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一个小组完成第一个活动,两个小组完成第二个和第三个活动,一个小组完成第四个活动。

小组在家实验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过程,课堂汇报展示,然后进行交流分析和评估。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代表在课堂展示汇报,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并对其实验过程进行评估,教师解决学生疑惑,适当点评,师生思维碰撞,课堂在教师的预设下有生成、有升华。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探索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箱内温度分布情况,会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现象;(2)学会利用电冰箱制作饮品和食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冰箱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和质疑的精神。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2章知识点汇总(无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2章知识点汇总(无答案)

章节知识点题目才能等级2.1 物质的三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物质的状态与有关。

电饭锅烧饭时冒出的“白汽〞是水的态。

根底温度1.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上的标度一般采用摄氏温标,他以通常情况下______的温度为0℃,以标准气压下______的温度为100℃。

假设将0℃至100℃之间等分为50等分,那么每一等份为______℃。

根底2.以下关于温度的估计正确的选项是〔〕A.家用普通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25℃B.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3℃D.兴化地区夏天最高气温约50 ℃根底3.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该是中等温度计的使用1.小明练惯用温度计测量某物体温度。

如图甲所示是他在读数时情景,读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______;②______。

假设此时温度计如图乙所示,那么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

根底2.小明同学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如右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

〔1〕该温度计在环境温度温度升高时,由于瓶内气体,液柱将向〔填“左〞、“右〞、“左或右〞〕边挪动;〔2〕小明尝试在此温度计上标注刻度。

将它放到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右端所在位置处标上,将它放到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液柱右端所在位置标上,然后在以上两个刻度之间进展等分,就可以标上各个刻度了。

中等t/minT/℃Ot/minT/℃Ot/minT/℃Ot/minT/℃OA B C D甲乙〔3〕请对该温度计提出一条你的评价意见: 。

3.如以下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选项是根底体温计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使体温计分开人体读数,同时在每次测量前要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3.5+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5+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__________。
2.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比较电冰箱内
不同区域的温度情况:
温度计
秒表
(1)需要用到的器材有:________和______。
(2)小明采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了自己家电冰箱不同区域的温度,所得数据如下:
位置
冷藏室上层
冷藏室中层
冷藏室下层
冷冻室
温度
10 ℃
产物)出现。
3.小刚同学发现,放在冰箱冷藏室内下层的酸奶盒表面上有冰,而放在上层的
同种酸奶盒表面无冰,为什么呢?他猜想:冷藏室内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低。
(1)为了验证猜想,小刚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
(2)请帮小刚同学设计实验方案。
(3)请帮小刚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
温度计
(1)为了验证猜想,小刚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
是相同的,用小火加热还可以节约燃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小红提醒妈妈,打开锅盖时一定
要小心,不要被水蒸气烫伤,因为被热水蒸气烫伤会
比被等温度的热水烫伤还要严重,请你说出被水蒸气
烫伤会比被等温度的热水烫伤还要严重的物理原理:
液化放热
锅里的水沸腾,鸡蛋和粽子用同样的时间也会煮熟。
妈妈

你认为______(选填“小红”或“妈妈”)的想法更合理,你的理由是____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只要使水保持沸腾,用大火加热和小火加热水的温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节 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常考题(填空题30题)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常考题(填空题30题)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常考题(填空题30题)一.填空题(共18小题)1.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门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的相对性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说的,它比意大利科学家提出的类似的观点还早1500多年。

2.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F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羽毛球会从筒的上端出来,该同学是利用(选填“羽毛球”或“球筒”)的惯性取出羽毛球。

3.如图是小球从空中落入水中的频闪照片,每块瓷砖高为6cm,每隔0.1s拍摄一次,小球下落过程中,以小球为参照物,瓷砖是(选填“静止”、“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的,经过C点的速度为m/s。

4.科学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图所示,佩戴口罩时,用手按压口罩上的鼻夹(金属条)可使其贴合面部,使鼻夹贴合面部的施力物体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5.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大小为10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静止不动;当把拉力F增大为15N时,物体向左直线做匀速运动;当把拉力F增大为20N时,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6.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重G=500N,圆柱体高AD=40cm,底面直径AB=30cm,若要使该圆柱体的A点离开地面,则需要在D点施加的最小的力是N。

7.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相对地面而言,若小球在此时受到的所有力同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8.如图所示,F1=6N,F2=3N。

物体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体B在物体A表面向左匀速运动了0.2米(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1)滑轮1和滑轮2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2)弹簧测力计读数为牛。

(3)若F2增大,则物体A相对地面的运动状态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学案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授课时间 __________ 执教 __________ 【目标定向】
1.观察和探索家用电冰箱中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热现象。

(学习评价:完全达到□基本达到□没有达到□)
2.学会用电冰箱制作感兴趣的食品和饮品。

(学习评价:完全达到□基本达到□没有达到□)【个体自学】
一、制作“冻豆腐”
1.观察新鲜的普通豆腐的外观,记录下其表面状态?
2.一块新鲜的普通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一两天后,普通豆腐就变成“冻豆腐”,
“冻豆腐”与原先放入的普通豆腐相比,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刚开始解冻时的“冻豆腐”表面有什么产生?
4.解冻后的“冻豆腐”的表面和内部有什么变化?
二、自制冰淇淋
1.选择蛋黄两个、砂糖25g、鲜奶200g、奶油200g。

2.将蛋黄、砂糖、鲜奶一起放在奶锅内充分搅拌。

3.将奶锅放在小火上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蛋奶变得浓稠。

4.用过滤器将蛋奶过滤到较小的食品盒内,自然冷却。

5.在冷却后的蛋奶里加入奶油并搅拌均匀。

6.最后将混合液放到冰箱中冷冻,每隔30min取出搅拌一次,共进行四次。

这样冰淇淋就成功制成了。

【同伴互导·教师解难】
【练习检测】
1.电冰箱用久了冷藏室里会有一层霜,其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
2.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冻豆腐,冻豆腐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有很多小孔,你认为其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的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3.制作冻豆腐.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与下面
第_________幅图相似,这是因为水在凝固后体积_________ 。


4.冰淇淋“白气”不断,入口却冷,为什么?
【补充学习】
课后可以自制各种口味的冰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