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趣现象的物理化学原理
物理化学生活实例

1、热力学(1)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下降。
(绝热膨胀,内能降低,温度下降)(2)融雪天比下雪天感觉更冷。
(融雪过程需要从环境吸热。
另融雪天空气湿度大,人体向外散热速度快)(3)炎炎盛夏,在河边走为什么感到凉爽?(因水的热容比空气的热容大,接受同样热能(光照),水的温度较低,且水蒸发吸热,也使水温降低。
由于河水温度较低,河边空气会有部分热量传递给河水,这样河边空气温度稍低,感觉自然凉爽些)(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岁月留痕。
(不可逆过程)(5)殊途同归。
(状态函数法、盖斯定律)(6)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不劳而获”和“天上掉馅饼”是不可能的。
有得必有失。
(热力学第一定律)(7)覆水难收。
破镜不能重圆。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8)点石成金。
(高压下石墨可自发转变为金刚石)(9)海水总是表面先结冰。
(克拉佩龙方程。
水的冰点随压力增大而降低)(10)高山上的冰川会滑动。
(克拉佩龙方程。
冰的熔点随压力增大而降低,冰川下面就有部分冰变为水,就如同涂了一层润滑油)(11)高山上很难将东西煮熟。
(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外压越小沸点越低)(12)夏天易中暑。
(非平衡态热力学。
外熵流不畅导致体内积熵而引起疾病)(13)冬天水蒸气在高空凝结成规则的六角形雪花。
(耗散结构、自组织现象)(14)美丽的蝴蝶、斑马花纹。
(化学振荡、化学波)(15)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改革开放富民强国。
(封闭系统总要趋于平衡,开放系统才有产生并维持稳定有序结构的可能。
非平衡乃有序之源,远平衡乃活力之源)2、多组分系统(1)汽水瓶、啤酒瓶等需达到一定的耐压强度要求。
(亨利定律。
挥发性溶质溶解得越多,蒸气压越大)(2)清洗时用水应少量多次。
(分配定律及萃取效率)(3)冬天河水结冰时海水却还没有结冰。
(稀溶液依数性之凝固点降低)(4)冬季建筑施工时,为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盐类,且加CaCl2效果较好。
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学

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学
物理学是关于物质、能量、力和运动的科学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与物理学相关的现象和原理。
以下是一些例子:
重力: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掉落到地面上,或者我们感受到自身体重,这都与地球上的重力有关。
重力是物体之间的引力,使得物体朝向地心运动。
力学:当我们开车、骑自行车或者走路时,我们会经历到运动学和动力学中的力学原理。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热学:当我们喝一杯热咖啡时,可以感受到热量的传递。
热学研究了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包括热传导、辐射和对流等过程。
光学:当我们看到光线反射在镜子上或者折射进水里时,我们就接触到了光学现象。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现象。
电磁学:当我们使用电器、手机或者看到闪电时,涉及到了电磁学。
电磁学研究了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波的传播。
除了以上提到的,物理学还涉及到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核物理学等各个领域。
物理学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从而应用于科技和工程领域。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物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和分析各种现象和问题。
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及原理

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及原理生活中存在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这些现象不仅让我们感到好奇,还能深化我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几个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及其相关的原理。
第一节:水波纹的形成与传播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水波纹的形成和传播现象,尤其是当我们在池塘或湖面上扔一颗石子时。
水波纹从石子的投入点开始向四周扩散,并逐渐消失。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波动的物理原理来解释。
当石子投入水中时,石子对水的作用力会引起水分子的振动,这种振动会逐渐向周围扩散形成水波纹。
水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水分子的振动在水中传播。
第二节:磁悬浮列车的原理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力浮起并行驶的交通工具,它以其高速和平稳的行驶方式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是基于磁力的斥力和吸力。
磁悬浮列车的轨道上布置了一组强大的电磁铁,而列车底部有磁铁,这两者之间形成了磁力作用。
当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与列车底部的磁铁相互作用,使得列车浮起并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
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电磁铁的磁场不断变化,从而使得列车不断向前推进。
第三节: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
例如,当我们用铅笔倾斜放入水中时,我们会发现铅笔在水中看起来弯曲了。
这一现象是由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光从一种介质(例如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例如水)时,会发生折射。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方向的改变,从而使得我们看到的物体位置发生偏差,产生了弯曲的视觉效果。
第四节: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是一种由物体振动引起的机械波,它能够在不同媒质中传播。
然而,不同媒质对声音的传播速度有所不同。
例如,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3米,而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1484米。
这是因为不同媒质中的物质密度和弹性模量的不同导致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结语:生活中存在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这些现象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物理原理。
水波纹的形成与传播、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光的折射现象以及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生活中的奇妙科学现象

生活中的奇妙科学现象
1. 静电现象:当我们在干燥的环境中穿着某些材料的衣物,如化纤衣物,可能会感受到静电现象。
这是因为摩擦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产生静电荷。
2. 彩虹:彩虹是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穿过大气中的水滴时,光线发生折射、反射和再次折射,形成一圈彩色的光环。
3. 冰与水的密度差异:与大多数物质不同,水在凝固成冰时密度反而变小。
这是因为冰晶结构中的氢键使水分子保持较大的间距。
4. 植物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这一神奇的过程为地球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和清洁的空气。
5. 液体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的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小虫子能够在水面上行走,以及水滴为何呈圆形。
6. 磁场:磁场是一种无形的力场,存在于地球以及许多物体中。
地球磁场对于导航、动物迁徙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应用至关重要。
7. 紫外线引发的荧光现象:在某些物质中,当它们吸收紫外线光子后,会立即以可见光的形式将能量释放出来,产生荧光。
几个常见现象中蕴含的表面物理化学知识

几个常见现象中蕴含的表面物理化学知识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见到的一些现象可能已经习以为常,认为它们理应如此,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就没有过多地去想了。
例如,下过雨后,我们见到树叶上、草上的小水珠都接近于球形;如果不小心打碎了体温计后,里面的水银掉到桌上、地上也呈球形。
毛巾下端浸水后,使得整条毛巾变湿。
另外中学课堂经常表演一个小魔术:先准备一杯水,然后小心地把一枚针水平放置在水面上,结果发现针浮在水面上而不沉于杯底,并且在针下面的水面上形成一个凹面。
所有这些现象其实都与表面张力有关。
事实上,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与表界面的特殊性质有关。
本文将选取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参考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教材,应用表界面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对表面的特殊性质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例一:吹胀的肥皂泡成球形,不再吹时会变小;自来水管口滴下的水滴、室外的露珠皆呈圆球形。
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以固、液、气三种相态存在。
不同相态相互接触即产生界面,常见界面有气—液、液—液、气—固、固—液和固—固等。
习惯常将气—液、气—固界面叫做液体表面和固体表面。
图1 液体的表面层分子与内部分子受力情况示意图以气-液体系为例,液体的表面层分子与内部分子所处的环境不同,如图1所示。
在液体内部的任一分子,均处于同类分子的包围中,因此平均来看,体相内部的分子所受四周邻近相同分子的作用力是对称的,各个方向的力彼此抵销。
但是处于表面层的分子,由于气相密度比体相低,液面上方蒸气分子对表面层分子的吸引力远远小于液体内部分子对它的吸引力,使得表面层分子恒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拉力,因而液体表面就如同一层绷紧了的弹性膜。
这种引起液体表面收缩的单位长度的力,我们称为表面张力,单位N.m-1。
它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并和两部分的分界线垂直。
如果是水平液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平面上,如图2所示。
假设用细钢丝制成一个框架,其一边是可自由活动的金属丝(无摩擦)。
将此金属丝固定后使框架蘸上一层肥皂泡。
物理化学生活小常识

物理化学生活小常识:
(1)坐在快速行驶的车上,在转弯的时候,会感觉向外甩,这是离心现象。
(2)指甲剪、剪刀、镊子的工作原理,是杠杆。
(3)人们使用的镊子、筷子、剪刀等
(4)汽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火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
(5)施工时用一重物,看其是否与墙平行
(6)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7)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8)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化学现象:铜器发暗怎么办铜器在空气中置久会"生锈"。
物理化学生活现象的解释

物理化学生活现象的解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现象。
这些现象围绕着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体验。
本文将为您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现象,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们周围的世界。
一、融化和凝固现象融化是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固体物质受到足够的热量作用时,其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减弱。
这使得固体变得更加有序,从而形成液态。
具体而言,当物质的温度超过其熔点时,固体开始融化。
凝固则是相反的过程,即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当液体物质受到足够的冷却时,其内部结构重新排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增强,固体形成并保持稳定。
当液体的温度低于其凝固点时,液体开始凝固。
这些融化和凝固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当我们吃巧克力时,将它放在口中使其融化,就是融化现象的一个例子。
另外,当我们将水倒入冰块的容器中,水因为被周围的冷空气吸热而冷却,最终凝固成冰块。
二、汽化和凝结现象汽化是将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过程,而凝结则是相反的过程,即将气体转变为液体。
当液体受到足够的热量作用时,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减弱,液体分子会以高速运动脱离液体并形成气体。
这就是汽化现象。
凝结则是相反的过程。
当气体得到足够的冷却或者受到外界的压力增加时,气体分子的动能减小,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增强,从而使得气体分子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
我们在煮开水时,会观察到水从液态转变为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而当我们呼吸时,气体中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时,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水雾。
三、溶解和结晶现象溶解是将固体物质或气体溶于液体中的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固体或气体)的分子与溶剂(液体)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溶质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当溶质的分子与溶剂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时,溶解发生。
结晶是溶液中溶质重新聚集形成固体的过程。
当溶液中溶质浓度超过一定饱和度时,溶质的分子会重新排列并通过吸附在晶体核心上的方式重新拼接在一起,形成固体晶体。
物理化学现象

物理化学现象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背后的物理性质和化学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到许多有趣的物理化学现象,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物理化学现象,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实际应用。
1. 蒸发和沸腾蒸发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发生在液体表面。
当液体蒸发时,其分子或离子从液态进入气态,并与周围空气分子相互作用。
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动能越大,蒸发速率就越快。
沸腾则是在液体的整个体积内发生的剧烈蒸发现象,通常发生在加热液体时。
沸腾和蒸发都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其中吸热是导致物质变为气体的主要原因。
蒸发和沸腾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例如,我们在烹饪时使用沸腾来使食物煮熟。
此外,衣物在晾晒时也会通过蒸发来干燥。
在工业生产中,沸腾被广泛应用于蒸汽发生器和冷凝器等设备中。
2. 溶解和溶液的浓度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溶解的程度可以通过浓度来表示,浓度指的是溶解物质的量与溶剂的体积之比。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的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的量。
溶解和溶液的浓度是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很多实验室和工业过程需要控制溶液的浓度。
例如,医院内输液的浓度必须准确控制,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3. 化学平衡和动力学化学反应通常包括前向反应和逆反应。
当前向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时,称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其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保持恒定。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系统会迅速偏离平衡态,以抵消这些变化。
例如,增加反应物浓度会导致平衡系统向生成物的方向偏移以消耗多余的反应物。
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反应速率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的影响。
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是合成新物质和优化工业生产过程的关键。
4. 光谱学和光催化光谱学是研究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对光谱的分析,可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